第七章 整形修剪 果树在一年或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矛盾,如生长与结果、生长结果与衰 老更新、地上与地下、产量和质量、个体与群体等。 从树体内部代谢来看,存在着同化与异化、消耗与积累、集中与分配等矛盾。 树体外部,树体与环境(光、温、湿、通风、微域小气候等)、栽培技术之间的协调等。 这些矛盾和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栽培的成败,整形修剪作为一项栽培技术措施, 主要承担着解决、协调这些问题的作用。但是,不能把修剪神话。修剪只是起到调节、控制、 促进的作用,修剪必须在其它农业技术措施(土肥水、病虫防治、花果管理等)基础上,因 时、因地、因材(树种、品种),合理运用,才能获得较佳效果。 整形修剪是两个概念 整形(整枝):广义的整形是根据果树生长发育的内在规律和外界条件,综合运用修剪 技术,把果树培养成具有丰产、稳产、优质树体结构和群体结构的树形。 狭义的整形:应用修剪技术,使果树的骨干枝和树冠形成一定结构和形状。 修剪:广义的修剪包括整形。就是整形技术,是指运用工具或以撑、拉、伤、变等手段, 控制枝条的长势、方位及数量,形成一定的形状,达到维持良好的生长与结果的相互协调。 不仅指剪枝(梢),还包括根系修剪、外科手术和化控技术等。整形与修剪是不可分的。 狭义的修剪是指剪枝。 第一节 整形修剪的历史和发展 整形修剪也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和市场 需求的变化而革新。一种好的整形技术和树形的评价,不能离开特定的历史条件。研究果树 整形修剪的历史和发展,对于掌握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欧洲是世界近代和现代果树发展中心。自古代至17世纪中期,一般不进行人为的整形 修剪,树形为放任自然形,此期栽培技术落后,社会对果品需求量少,果品产量低、品质差。 17世纪末至19世纪末,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庭院美化的需要,果树强化作形, 把树冠强制性的修整成立体的几何形状。主要是追求观赏价值。此类整形虽美观细致,能获 得果大质优的果品,但产量低、需支架和有技术的劳动力,成本高,不适于大面积生产。 19世纪末以后,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储运加工的兴起,果树生产 趋向于商品化,逐步实现良种区域化,果树跨出了庭院和城区,出现大规模经济栽培,要求 提高效率,因此发展为管理省工、容易的人工自然形,如自然开心形、自然圆头形、疏散分 层形等。在修剪方法上改短截修剪制度为疏删修剪制度。该阶段栽培密度小,乔化大冠稀植
第七章 整形修剪 果树在一年或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矛盾,如生长与结果、生长结果与衰 老更新、地上与地下、产量和质量、个体与群体等。 从树体内部代谢来看,存在着同化与异化、消耗与积累、集中与分配等矛盾。 树体外部,树体与环境(光、温、湿、通风、微域小气候等)、栽培技术之间的协调等。 这些矛盾和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栽培的成败,整形修剪作为一项栽培技术措施, 主要承担着解决、协调这些问题的作用。但是,不能把修剪神话。修剪只是起到调节、控制、 促进的作用,修剪必须在其它农业技术措施(土肥水、病虫防治、花果管理等)基础上,因 时、因地、因材(树种、品种),合理运用,才能获得较佳效果。 整形修剪是两个概念 整形(整枝):广义的整形是根据果树生长发育的内在规律和外界条件,综合运用修剪 技术,把果树培养成具有丰产、稳产、优质树体结构和群体结构的树形。 狭义的整形:应用修剪技术,使果树的骨干枝和树冠形成一定结构和形状。 修剪:广义的修剪包括整形。就是整形技术,是指运用工具或以撑、拉、伤、变等手段, 控制枝条的长势、方位及数量,形成一定的形状,达到维持良好的生长与结果的相互协调。 不仅指剪枝(梢),还包括根系修剪、外科手术和化控技术等。整形与修剪是不可分的。 狭义的修剪是指剪枝。 第一节 整形修剪的历史和发展 整形修剪也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和市场 需求的变化而革新。一种好的整形技术和树形的评价,不能离开特定的历史条件。研究果树 整形修剪的历史和发展,对于掌握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欧洲是世界近代和现代果树发展中心。自古代至17世纪中期,一般不进行人为的整形 修剪,树形为放任自然形,此期栽培技术落后,社会对果品需求量少,果品产量低、品质差。 17世纪末至19世纪末,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庭院美化的需要,果树强化作形, 把树冠强制性的修整成立体的几何形状。主要是追求观赏价值。此类整形虽美观细致,能获 得果大质优的果品,但产量低、需支架和有技术的劳动力,成本高,不适于大面积生产。 19世纪末以后,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储运加工的兴起,果树生产 趋向于商品化,逐步实现良种区域化,果树跨出了庭院和城区,出现大规模经济栽培,要求 提高效率,因此发展为管理省工、容易的人工自然形,如自然开心形、自然圆头形、疏散分 层形等。在修剪方法上改短截修剪制度为疏删修剪制度。该阶段栽培密度小,乔化大冠稀植
内堂无效空间大,管理较费工,结果晚、早期土地、光能利用率低。 20世纪30~40年代后,世界人口、土地、劳动力的矛盾加剧,栽培成本和市场要 求的提高有求结果早、产量高,更新快,发展为矮化密植集约化栽培。随着矮化砧木、短枝 矮化品种的选出,推动了集约化的发展,矮化密植成为果树栽培的重大变革和生产现代化的 标志。果树修剪也发生重大变化 树形由大 小,高 矮,圆 扁,胖 瘦。 结构个体 群体。 骨干枝多 少。 分枝级次减少。 修剪时期以冬剪为主 四季修剪。 修剪技术细致 简化。 手段由手工 机械、化学。 方法由剪枝为主 综合方法。 我国古代果树整形技术简单,一般多为自然形,19世纪后期,从欧美、引进苹果、西 洋梨,整形技术也相应引入,总体落后于欧美。 如 20 世纪 30 年代前也强调人工造形。30 年代后逐步转向人工自然形。如主干疏层形, 自然开心形,三挺身形等。70 年代后期提出了中干小冠形,二层开心形等,80 年代中后期 提出了纺缍形,园柱形等,逐步与世界接轨。但值得提出的是,我国在整形修剪的几个阶段 也走了很多弯路,以苹果为例。 60、70、年代前是乔化大冠稀植。70 年代后学国外搞密植但缺乏矮化砧木,矮化品种, 结果密栽不能密管,80 年代进行大树改造。 80 年代进行大树改造的同时,提出乔砧密植小冠形,或二层开心形。出现过密。90 年 代后期又进行幼树改造。 80 年代后期逐步推广纺缍形等树形,使整形修剪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老技术人员不放弃旧技术,对于新技术推广带来难度
内堂无效空间大,管理较费工,结果晚、早期土地、光能利用率低。 20世纪30~40年代后,世界人口、土地、劳动力的矛盾加剧,栽培成本和市场要 求的提高有求结果早、产量高,更新快,发展为矮化密植集约化栽培。随着矮化砧木、短枝 矮化品种的选出,推动了集约化的发展,矮化密植成为果树栽培的重大变革和生产现代化的 标志。果树修剪也发生重大变化 树形由大 小,高 矮,圆 扁,胖 瘦。 结构个体 群体。 骨干枝多 少。 分枝级次减少。 修剪时期以冬剪为主 四季修剪。 修剪技术细致 简化。 手段由手工 机械、化学。 方法由剪枝为主 综合方法。 我国古代果树整形技术简单,一般多为自然形,19世纪后期,从欧美、引进苹果、西 洋梨,整形技术也相应引入,总体落后于欧美。 如 20 世纪 30 年代前也强调人工造形。30 年代后逐步转向人工自然形。如主干疏层形, 自然开心形,三挺身形等。70 年代后期提出了中干小冠形,二层开心形等,80 年代中后期 提出了纺缍形,园柱形等,逐步与世界接轨。但值得提出的是,我国在整形修剪的几个阶段 也走了很多弯路,以苹果为例。 60、70、年代前是乔化大冠稀植。70 年代后学国外搞密植但缺乏矮化砧木,矮化品种, 结果密栽不能密管,80 年代进行大树改造。 80 年代进行大树改造的同时,提出乔砧密植小冠形,或二层开心形。出现过密。90 年 代后期又进行幼树改造。 80 年代后期逐步推广纺缍形等树形,使整形修剪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老技术人员不放弃旧技术,对于新技术推广带来难度
第二节 整形 果树整形修剪的目的是培养丰产优质的树体结构和群体结构,结构也就是组成及组成部 分之间的配置关系及所表现的生产能力。在长期的栽培实践中广大果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认为“没有不丰产的树形,只有不丰产的结构”,说明整什麽样的树形,只要结构合理,就 能丰产。烟台地区的果农认为丰产果园的基本条件必须是“树满园,枝满冠”,形象的描述 了丰产群体结构和树体结构的特征,说明了丰产结构必须有充足的枝量,这是丰产的基础。 一、群体结构 整形修剪不仅是对个体的整形,还包括对群体结构的调整和配置。 群体由个体组成,有自己的特性和发展规律,随着果树矮化密植程度的提高,群体特性 更加重要。 (一)群体结构的构成要素 主要包括:栽植密度、植株整齐度、覆盖率、亩冠积、叶面积系数、亩枝量、枝类组成、 花枝率、确形角等
第二节 整形 果树整形修剪的目的是培养丰产优质的树体结构和群体结构,结构也就是组成及组成部 分之间的配置关系及所表现的生产能力。在长期的栽培实践中广大果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认为“没有不丰产的树形,只有不丰产的结构”,说明整什麽样的树形,只要结构合理,就 能丰产。烟台地区的果农认为丰产果园的基本条件必须是“树满园,枝满冠”,形象的描述 了丰产群体结构和树体结构的特征,说明了丰产结构必须有充足的枝量,这是丰产的基础。 一、群体结构 整形修剪不仅是对个体的整形,还包括对群体结构的调整和配置。 群体由个体组成,有自己的特性和发展规律,随着果树矮化密植程度的提高,群体特性 更加重要。 (一)群体结构的构成要素 主要包括:栽植密度、植株整齐度、覆盖率、亩冠积、叶面积系数、亩枝量、枝类组成、 花枝率、确形角等
果树群体构成要素相关简图(辛培刚 1993) (二)群体结构分析 各个构成要素对群体结构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我们不对每一个因素进行分析,这里只 分析群体结构的最终效果,已明确合理群体结构应具备的特征。 1.群体结构的形成动态 群体结构随着生命周期和年龄周期的变化而呈现动态变化,合理的动态有利于发挥最大 的生产效能。 从生命周期来看,幼龄果园植株间隙大,光能利用率低,一般生长较旺,不易结果,此 期修剪的主要目的是轻剪、多留枝,迅速扩大树冠,增加枝量、覆盖率和叶面积系数,促进 枝类转化,迅速建成丰产的群体结构 成龄阶段重点是精细修剪,稳定结构,控制树高、冠径,保证行间适当的间隔和合理的 覆盖率,稳定枝类组成和花果留量,适时更新,维持较长的盛果期年限。 从年周期来看,落叶果树在一年内随着叶片的增长和脱落,群体结构发生变化。从春到 秋,随着枝梢和叶片的生长,叶幕形成,果树群体的截光量加大。 据 Faust(1984)对美国一个苹果园的研究,苹果优质生产的截光量 60%左右为宜。 由此可见,叶幕形成越早越好,当叶幕达到最佳效果以后,要加强夏剪,调节光照,保 持叶幕稳定。 叶幕形成与中短枝比例和停止生长的早晚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合理修剪,增加中短枝 比例,促进营养积累和中短枝提早停长,意义重大。 叶系指标 树体性状 枝梢指标 覆盖率 透光率 叶面积系 数 树冠体积 树势长势 栽植密度 梢头距 枝类组成 枝量
果树群体构成要素相关简图(辛培刚 1993) (二)群体结构分析 各个构成要素对群体结构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我们不对每一个因素进行分析,这里只 分析群体结构的最终效果,已明确合理群体结构应具备的特征。 1.群体结构的形成动态 群体结构随着生命周期和年龄周期的变化而呈现动态变化,合理的动态有利于发挥最大 的生产效能。 从生命周期来看,幼龄果园植株间隙大,光能利用率低,一般生长较旺,不易结果,此 期修剪的主要目的是轻剪、多留枝,迅速扩大树冠,增加枝量、覆盖率和叶面积系数,促进 枝类转化,迅速建成丰产的群体结构 成龄阶段重点是精细修剪,稳定结构,控制树高、冠径,保证行间适当的间隔和合理的 覆盖率,稳定枝类组成和花果留量,适时更新,维持较长的盛果期年限。 从年周期来看,落叶果树在一年内随着叶片的增长和脱落,群体结构发生变化。从春到 秋,随着枝梢和叶片的生长,叶幕形成,果树群体的截光量加大。 据 Faust(1984)对美国一个苹果园的研究,苹果优质生产的截光量 60%左右为宜。 由此可见,叶幕形成越早越好,当叶幕达到最佳效果以后,要加强夏剪,调节光照,保 持叶幕稳定。 叶幕形成与中短枝比例和停止生长的早晚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合理修剪,增加中短枝 比例,促进营养积累和中短枝提早停长,意义重大。 叶系指标 树体性状 枝梢指标 覆盖率 透光率 叶面积系 数 树冠体积 树势长势 栽植密度 梢头距 枝类组成 枝量
2.营养面积利用率(树冠覆盖率) 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营养面积(栽培面积)之比。 适宜的营养面积利用率是丰产、优质的基础。但是过高,相邻植株互相遮阴,通风透光 不良,降低产量和品质。 于绍夫等(1991)研究表明,无病毒乔纳金/M26 密植园,利用率 25.9%时,亩产可达 1064.26kg,同时指出 75%左右是适宜指标。 久米靖穗在日本秋田县南部,调查了红富士营养面积利用率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利用率 62.3%,夏季行间枝头间距 1.5m 时,光线能透射到树冠下部,树冠下部大果比 例高,花青素含量为上部果实的 70%;2~3 年生枝顶芽横径 0.36~0.45cm 的占 53%。 利用率 70.7%,枝头间距 0.8 米时,有较多光线透射,大果率也较高,花青素为上部的 71%。 85.4%,枝头间距 0.5m 时,透射光线为全日照的 10~15%,下部大果比例低,花青素为 上部的 57%,顶芽饱满度差,横径在 0.31~0.40cm 之间的占 54%。 认为,生产优质、着色、风味佳的红富士苹果,营养面积利用率最宜为 60%左右,透 光空间应达到 40%左右。 张宗坤等(1991)在烟台的研究红富士苹果营养面积利用率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营养面积利用率 枝头间距 直射光透射率 ;固形物% 着色指数 64.1 1.25 29.4 15.1 75.4 74.1 0.86 18.3 14.9 68.4 87.5 0.39 9.8 13.6 55.7 认为营养面积利用率 65%左右,树冠直射光透光率 30%左右,邻树枝头间距 1.2 米左右。 大面积丰产示范研究结果认为覆盖率从 65——75%为宜。平地宜低,山地高些。 河北农业大学鸭梨课题组对优质鸭梨树相研究结果认为,覆盖率以 70-75 较为适宜。 营养面积利用率的高低与树冠间隔、邻树交接率以及确形角有关,利用率低则树冠间隔 月份 截光量 4 月 18% 5 月 35% 6 月 61% 7 月 69%
2.营养面积利用率(树冠覆盖率) 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营养面积(栽培面积)之比。 适宜的营养面积利用率是丰产、优质的基础。但是过高,相邻植株互相遮阴,通风透光 不良,降低产量和品质。 于绍夫等(1991)研究表明,无病毒乔纳金/M26 密植园,利用率 25.9%时,亩产可达 1064.26kg,同时指出 75%左右是适宜指标。 久米靖穗在日本秋田县南部,调查了红富士营养面积利用率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利用率 62.3%,夏季行间枝头间距 1.5m 时,光线能透射到树冠下部,树冠下部大果比 例高,花青素含量为上部果实的 70%;2~3 年生枝顶芽横径 0.36~0.45cm 的占 53%。 利用率 70.7%,枝头间距 0.8 米时,有较多光线透射,大果率也较高,花青素为上部的 71%。 85.4%,枝头间距 0.5m 时,透射光线为全日照的 10~15%,下部大果比例低,花青素为 上部的 57%,顶芽饱满度差,横径在 0.31~0.40cm 之间的占 54%。 认为,生产优质、着色、风味佳的红富士苹果,营养面积利用率最宜为 60%左右,透 光空间应达到 40%左右。 张宗坤等(1991)在烟台的研究红富士苹果营养面积利用率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营养面积利用率 枝头间距 直射光透射率 ;固形物% 着色指数 64.1 1.25 29.4 15.1 75.4 74.1 0.86 18.3 14.9 68.4 87.5 0.39 9.8 13.6 55.7 认为营养面积利用率 65%左右,树冠直射光透光率 30%左右,邻树枝头间距 1.2 米左右。 大面积丰产示范研究结果认为覆盖率从 65——75%为宜。平地宜低,山地高些。 河北农业大学鸭梨课题组对优质鸭梨树相研究结果认为,覆盖率以 70-75 较为适宜。 营养面积利用率的高低与树冠间隔、邻树交接率以及确形角有关,利用率低则树冠间隔 月份 截光量 4 月 18% 5 月 35% 6 月 61% 7 月 69%
大,邻树交接率低(幼树期);利用率过高,树冠间隔小,邻树交接多(盛果期应控制)。 盛果期丰产优质园应保证行间树冠枝头 80-150cm 的间距。株间交接率小于 10%。 确形角:在任一冠间距条件下,一行树冠顶部与其相邻行树冠基部连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确形角与冠高、冠径、冠间距、冠型有关,进而与覆盖率有关。可作为检定营养面积利 用率和群体遮荫状况的指标。 国内外研究认为保证苹果正常生长结果,生长季每天树冠下部应保证3~3.5小时直射光, 要有 25~30%的透光率。为保证直射光照射时间,必须考虑太阳高度角(纬度),纬度高, 确形角可小,在华北地区确形角 49°左右为宜。 在一个地区,确形角是不变的,可通过冠高、冠径、冠间距、冠型调节。 (三)群体整齐度 构成群体的植株类型和整齐度决定着产量和质量水平,“树满园”就是对园貌整齐度的 最直观描述。 于绍夫(1982)研究认为,在树冠完整的苹果园中,可以用干周变异系系数(CV)作 为整齐度的指标,优质丰产苹果园 CV 在 10%以内。在一个果园中,缺株、劣株多,CV 大。 孔庆雷等(1990)依据群体中植株的产量水平,划分为 4 个级别 3 级 优质高产树 株数为 a 2 级 中产树 b 1 级 低产树 c 0 级 无产树 d 群体整齐度:同时认为在矮化密植苹果园中,群体整齐度应达到 0.85 以上。 (四)单位面积总质量与之类比 单位面积总枝量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一年生枝的总量,常用亩枝量、公顷枝量表示。是 反映群体生产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枝量不足,树体容易旺长,树势不稳定,产量低,大小年严重
大,邻树交接率低(幼树期);利用率过高,树冠间隔小,邻树交接多(盛果期应控制)。 盛果期丰产优质园应保证行间树冠枝头 80-150cm 的间距。株间交接率小于 10%。 确形角:在任一冠间距条件下,一行树冠顶部与其相邻行树冠基部连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确形角与冠高、冠径、冠间距、冠型有关,进而与覆盖率有关。可作为检定营养面积利 用率和群体遮荫状况的指标。 国内外研究认为保证苹果正常生长结果,生长季每天树冠下部应保证3~3.5小时直射光, 要有 25~30%的透光率。为保证直射光照射时间,必须考虑太阳高度角(纬度),纬度高, 确形角可小,在华北地区确形角 49°左右为宜。 在一个地区,确形角是不变的,可通过冠高、冠径、冠间距、冠型调节。 (三)群体整齐度 构成群体的植株类型和整齐度决定着产量和质量水平,“树满园”就是对园貌整齐度的 最直观描述。 于绍夫(1982)研究认为,在树冠完整的苹果园中,可以用干周变异系系数(CV)作 为整齐度的指标,优质丰产苹果园 CV 在 10%以内。在一个果园中,缺株、劣株多,CV 大。 孔庆雷等(1990)依据群体中植株的产量水平,划分为 4 个级别 3 级 优质高产树 株数为 a 2 级 中产树 b 1 级 低产树 c 0 级 无产树 d 群体整齐度:同时认为在矮化密植苹果园中,群体整齐度应达到 0.85 以上。 (四)单位面积总质量与之类比 单位面积总枝量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一年生枝的总量,常用亩枝量、公顷枝量表示。是 反映群体生产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枝量不足,树体容易旺长,树势不稳定,产量低,大小年严重
枝量过多,树体养分分散,生长势弱,通透性差,果实品质差也易产生大小年。 合理的总枝量可维持树势健壮,稳定树势,丰产优质盛果期苹果修剪后亩留枝量 7-9 万 个为宜。(新梢量 9-14 万)产量在 2000-3000kg 亩。短枝形与普通形相比,短枝形稍高大冠 与小冠,大冠稍高。 农大鸭梨亩产 3000-3500kg 留枝量 4-6 万条,大冠多留。 适宜的枝量还必须有适宜的枝类比,枝类比,各类长中短枝的比例,(短枝包括叶丝枝)。 长枝是衡量树势的重要指标,而中短枝则是主要结果的枝类,不同枝类结果状况不同,因此 枝类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树势及产量和品质,盛果期丰产,优质果红富士苹果枝类比为 10: 20:70。优质短枝 70%以上,鸭梨 10:5-10:75-80。 五.单位面积的总叶量和叶面系数(LAI) 群体光合生产力的基础,据出东资料平地上中冠型苹果,亩叶量超过 210 万片,叶面积 子数高于 6 时,树冠郁闭,中下部光照不良,叶片枯黄脱落,结果表面化品质差。 不连续树冠果园遮荫有树间遮荫和树冠遮荫两种 树冠自身遮荫随树冠体积(叶幕厚度增加)增加而增加;树间遮荫与树冠间隔和太阳高 度角有关。 在一定覆盖率的前提下,LAI 反应了叶幕自身遮荫状况。Faust 研究了适宜矮化苹果树 的叶面积系数,认为 LAI=2.45 时,对高产和优质即过大了。在现代化矮化密植苹果园中 M9 砧木的篱壁型矮化苹果园,LAI=1.5 左右;圆柱型果园 LAI=2.2 左右,草地果园更低一 些。表明 LAI 与整形有关。 我国研究结果,认为苹果 LAI 以 3~5 为宜,大冠型果园大些,矮化小冠形宜小,如三 优园为 2.5~3。 叶幕层厚度宜在 2m 以下。 鸭梨叶面积系数 3~4 为宜。 (六)单位面积花果数量 产量=花量×坐果率×平均单果重。 对于同一个品种,其优质果的单果重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在适宜枝量的前提下,保证 适宜的花枝率和适宜的坐果率,即可实现优质丰产。 单位面积上的花枝率和花果数量的适宜范围,因树种、品种、树龄以及栽培管理水平而 不同。 苹果园,一般认为花枝率 30%左右,花朵坐果率 20%,即具备丰产的群体结构条件。 二、树体结构
枝量过多,树体养分分散,生长势弱,通透性差,果实品质差也易产生大小年。 合理的总枝量可维持树势健壮,稳定树势,丰产优质盛果期苹果修剪后亩留枝量 7-9 万 个为宜。(新梢量 9-14 万)产量在 2000-3000kg 亩。短枝形与普通形相比,短枝形稍高大冠 与小冠,大冠稍高。 农大鸭梨亩产 3000-3500kg 留枝量 4-6 万条,大冠多留。 适宜的枝量还必须有适宜的枝类比,枝类比,各类长中短枝的比例,(短枝包括叶丝枝)。 长枝是衡量树势的重要指标,而中短枝则是主要结果的枝类,不同枝类结果状况不同,因此 枝类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树势及产量和品质,盛果期丰产,优质果红富士苹果枝类比为 10: 20:70。优质短枝 70%以上,鸭梨 10:5-10:75-80。 五.单位面积的总叶量和叶面系数(LAI) 群体光合生产力的基础,据出东资料平地上中冠型苹果,亩叶量超过 210 万片,叶面积 子数高于 6 时,树冠郁闭,中下部光照不良,叶片枯黄脱落,结果表面化品质差。 不连续树冠果园遮荫有树间遮荫和树冠遮荫两种 树冠自身遮荫随树冠体积(叶幕厚度增加)增加而增加;树间遮荫与树冠间隔和太阳高 度角有关。 在一定覆盖率的前提下,LAI 反应了叶幕自身遮荫状况。Faust 研究了适宜矮化苹果树 的叶面积系数,认为 LAI=2.45 时,对高产和优质即过大了。在现代化矮化密植苹果园中 M9 砧木的篱壁型矮化苹果园,LAI=1.5 左右;圆柱型果园 LAI=2.2 左右,草地果园更低一 些。表明 LAI 与整形有关。 我国研究结果,认为苹果 LAI 以 3~5 为宜,大冠型果园大些,矮化小冠形宜小,如三 优园为 2.5~3。 叶幕层厚度宜在 2m 以下。 鸭梨叶面积系数 3~4 为宜。 (六)单位面积花果数量 产量=花量×坐果率×平均单果重。 对于同一个品种,其优质果的单果重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在适宜枝量的前提下,保证 适宜的花枝率和适宜的坐果率,即可实现优质丰产。 单位面积上的花枝率和花果数量的适宜范围,因树种、品种、树龄以及栽培管理水平而 不同。 苹果园,一般认为花枝率 30%左右,花朵坐果率 20%,即具备丰产的群体结构条件。 二、树体结构
果树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整形修剪主要针对的上部,近年来也提出了根系修剪问题。 地上部:主干和树冠 树冠:中心干、主枝、侧枝和枝组,中心干、主枝、侧枝构成树冠的骨架,称为骨干枝。 果树树体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大小,形状,结构,间隔等,都影响树体和群体的光能利用和生 产效率,因此,分析树体结构,对指导整形修剪有重要意义。 1.主干 地面至第一层主枝之间的树干部分。干高对树体影响很大。 高干:根、冠间距大,树冠成形晚,体积小干的无效消耗增多,易上强,便于地下管理, 过高增加树上管理难度。下部通透性好。 矮干:成形快,冠体积大,生长势强,早期丰产,易下强,便于树冠管理,不利于地下 管理,结果易下垂托地,通风不良,下部难以生产优质果。 干高的确定应具体分析: 树种品种:干性强,树性直立,枝条硬,干可以矮些;树形开张,枝条软垂的,干宜高 些。 栽植密度及整形方式:稀植大冠宜矮,矮化密植宜高,疏散分层形宜矮,开心形、纺锤 形宜高,三挺身形宜矮。 主枝角度:角度大,干宜高。角度小,宜矮。 气候:大陆性气候,高纬度,宜矮;海洋性气候,低纬度,可高。 立地条件:山地、丘陵地、贫瘠土壤、高海拔干宜矮;平地、低洼地、肥沃土壤、低海 拔宜高。 间作宜高。 干高一般 50~90cm。 2.树冠 (1)树冠体积 由冠高、冠径决定。树高冠大(大冠),可充分利用空间,立体结果, 经济寿命长,适应性、抗性较强,但成形慢,早期光能和土地利用率低,结果晚,早期产量 低,树冠形成后分枝级次多,枝干增多,运输距离大,无效消耗多,管理不便,同时无效空 间增大。 美国学者 Heinicke(1975)调查,苹果树高从 2.4m 增加到 6.1m,有效叶面积的比例从 92% 减少到 76%,单位土地面积的有效叶面积减少 1/3。 据苏联的研究,苹果有效结果枝年龄在 8~10 年以内,而大冠半圆形树冠中,小于 8 年 生的枝条只占总长的 40%左右,有效体积比小冠形减少
果树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整形修剪主要针对的上部,近年来也提出了根系修剪问题。 地上部:主干和树冠 树冠:中心干、主枝、侧枝和枝组,中心干、主枝、侧枝构成树冠的骨架,称为骨干枝。 果树树体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大小,形状,结构,间隔等,都影响树体和群体的光能利用和生 产效率,因此,分析树体结构,对指导整形修剪有重要意义。 1.主干 地面至第一层主枝之间的树干部分。干高对树体影响很大。 高干:根、冠间距大,树冠成形晚,体积小干的无效消耗增多,易上强,便于地下管理, 过高增加树上管理难度。下部通透性好。 矮干:成形快,冠体积大,生长势强,早期丰产,易下强,便于树冠管理,不利于地下 管理,结果易下垂托地,通风不良,下部难以生产优质果。 干高的确定应具体分析: 树种品种:干性强,树性直立,枝条硬,干可以矮些;树形开张,枝条软垂的,干宜高 些。 栽植密度及整形方式:稀植大冠宜矮,矮化密植宜高,疏散分层形宜矮,开心形、纺锤 形宜高,三挺身形宜矮。 主枝角度:角度大,干宜高。角度小,宜矮。 气候:大陆性气候,高纬度,宜矮;海洋性气候,低纬度,可高。 立地条件:山地、丘陵地、贫瘠土壤、高海拔干宜矮;平地、低洼地、肥沃土壤、低海 拔宜高。 间作宜高。 干高一般 50~90cm。 2.树冠 (1)树冠体积 由冠高、冠径决定。树高冠大(大冠),可充分利用空间,立体结果, 经济寿命长,适应性、抗性较强,但成形慢,早期光能和土地利用率低,结果晚,早期产量 低,树冠形成后分枝级次多,枝干增多,运输距离大,无效消耗多,管理不便,同时无效空 间增大。 美国学者 Heinicke(1975)调查,苹果树高从 2.4m 增加到 6.1m,有效叶面积的比例从 92% 减少到 76%,单位土地面积的有效叶面积减少 1/3。 据苏联的研究,苹果有效结果枝年龄在 8~10 年以内,而大冠半圆形树冠中,小于 8 年 生的枝条只占总长的 40%左右,有效体积比小冠形减少
从营养消耗来看,苹果(旭)矮化树在生长期用于果实以外的同化营养占总合成量的 20%,而大冠型则高达 50%以上。 (2)冠高、冠径和间隔 主要影响光能利用和劳动效率。 机械化程度高,行间树冠间隔宜大,以方便管理为宜 从光能利用来看,主要考虑树冠基部光照条件,在生长季能得到满足。在夏季每天树冠 下部应保证 3~3.5 小时的直射光,。 研究认为,温带地区苹果花芽分化,至少需要约 30%的日光辐射,树冠投影面积内有 15~25%左右的光斑(光投影面积),花脸状筛网状。 生产优质着色果,需要 40~50%的日光辐射,地面上光投影面积占 25~30%。 确形角是衡量树冠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群体结构) 在华北地区,确形角 49°左右,一般间隔 1.2~1.5m,冠高不超过行距的 2/3。冠高与冠 径密其相关,冠高,则冠径宜小,如纺锤形、圆柱形;冠矮,则冠径宜大,如半圆型,开心 形。 (3)冠形 主要分为自然形、扁平型(篱架形、树篱形)、水平形(棚架、盘状形、匍匐形)三类。 扁平形:群体有效体积、树冠有效面积大,操作方便,产量高,品质好,是密植的主要 树形。 自然形多用于大冠。无效空间较大,产量高,但品质较差。 水平形光照好,但产量低。 (4)树冠结构和叶幕配置
从营养消耗来看,苹果(旭)矮化树在生长期用于果实以外的同化营养占总合成量的 20%,而大冠型则高达 50%以上。 (2)冠高、冠径和间隔 主要影响光能利用和劳动效率。 机械化程度高,行间树冠间隔宜大,以方便管理为宜 从光能利用来看,主要考虑树冠基部光照条件,在生长季能得到满足。在夏季每天树冠 下部应保证 3~3.5 小时的直射光,。 研究认为,温带地区苹果花芽分化,至少需要约 30%的日光辐射,树冠投影面积内有 15~25%左右的光斑(光投影面积),花脸状筛网状。 生产优质着色果,需要 40~50%的日光辐射,地面上光投影面积占 25~30%。 确形角是衡量树冠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群体结构) 在华北地区,确形角 49°左右,一般间隔 1.2~1.5m,冠高不超过行距的 2/3。冠高与冠 径密其相关,冠高,则冠径宜小,如纺锤形、圆柱形;冠矮,则冠径宜大,如半圆型,开心 形。 (3)冠形 主要分为自然形、扁平型(篱架形、树篱形)、水平形(棚架、盘状形、匍匐形)三类。 扁平形:群体有效体积、树冠有效面积大,操作方便,产量高,品质好,是密植的主要 树形。 自然形多用于大冠。无效空间较大,产量高,但品质较差。 水平形光照好,但产量低。 (4)树冠结构和叶幕配置
树冠分层,单位枝群(呈园锥形)叶片立体分布,形成立体叶幕则光能利用率高。 3.中心干:中心干又称中心(央)领干,有无与树形,树种品种特性有关。 有中干的树形主枝与中心干结合牢固,主枝可上下分层或错落排布,保持明显主从关系, 有利于体结果和提高光能利用。 有中心干的大冠树形易出现上强下弱,下部通风透光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应采取 分层形,并采取延迟开心措施,以改善光照条件。 小冠形或单位枝 (4)树冠结构和叶幕配置 树冠分层、单位枝群(圆锥形)、叶片离体分布,形成立体叶幕,光能利用率高。 3.中心干 又称中性领导干,中心干的有无,与树种、品种及树形有关。 有中心干的树形,主枝和中心干结合牢固,主枝可上下分层或错落排布,保持明显主从 关系,有利于立体结果和提高光能利用。 有中心干高的大冠树形,易出现上强下弱,下部通风透光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 应采取分层性,或延迟开心形,改善光照条件 有主干小冠形,可采用纺锤形、圆柱形,形成单位枝群。 有中干树型,在结果后也可改造成开心形(无主干形),背上垂直优势强,应加以控制。 无中干树形主要有:开心形、棚架形。结果容易平面化,背上生长势强。 有无主干,主要取决于树种、品种的干性强弱,苹果、梨、柿子、枣等树种有中心干, 核果类、葡萄等无中心干。 中心干有直线延伸和弯曲延伸两种类型,用于平衡上下生长势。 4.骨干枝(数目和级次) 骨干枝构成树冠的骨架,粗负着树冠扩大,水分,养分运输和负栽果实的任务。 骨干枝为非生产性枝条,因此在能占满空间的条件下,骨干权越少越好,级次越低越好, 一般中大型树冠,骨干枝可多些,分枝级次高些,如流散分层形主枝 5-7 个,侧枝 13-15 个,2 级 以上。 小型树冠骨干枝可少些,自由纺缍形,小主枝 8-12 个,分枝级次 1 级。或枝力弱的品 种骨干枝宜多些,以占满空间,否则易少些。幼树期宜多些,成树宜少些。骨干枝延伸,同 样存在直线,弯曲两种。 直延伸:树冠扩大快,生长旺,树势不易衰,但开张角度小时易前强后弱,中下部易光 秃
树冠分层,单位枝群(呈园锥形)叶片立体分布,形成立体叶幕则光能利用率高。 3.中心干:中心干又称中心(央)领干,有无与树形,树种品种特性有关。 有中干的树形主枝与中心干结合牢固,主枝可上下分层或错落排布,保持明显主从关系, 有利于体结果和提高光能利用。 有中心干的大冠树形易出现上强下弱,下部通风透光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应采取 分层形,并采取延迟开心措施,以改善光照条件。 小冠形或单位枝 (4)树冠结构和叶幕配置 树冠分层、单位枝群(圆锥形)、叶片离体分布,形成立体叶幕,光能利用率高。 3.中心干 又称中性领导干,中心干的有无,与树种、品种及树形有关。 有中心干的树形,主枝和中心干结合牢固,主枝可上下分层或错落排布,保持明显主从 关系,有利于立体结果和提高光能利用。 有中心干高的大冠树形,易出现上强下弱,下部通风透光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 应采取分层性,或延迟开心形,改善光照条件 有主干小冠形,可采用纺锤形、圆柱形,形成单位枝群。 有中干树型,在结果后也可改造成开心形(无主干形),背上垂直优势强,应加以控制。 无中干树形主要有:开心形、棚架形。结果容易平面化,背上生长势强。 有无主干,主要取决于树种、品种的干性强弱,苹果、梨、柿子、枣等树种有中心干, 核果类、葡萄等无中心干。 中心干有直线延伸和弯曲延伸两种类型,用于平衡上下生长势。 4.骨干枝(数目和级次) 骨干枝构成树冠的骨架,粗负着树冠扩大,水分,养分运输和负栽果实的任务。 骨干枝为非生产性枝条,因此在能占满空间的条件下,骨干权越少越好,级次越低越好, 一般中大型树冠,骨干枝可多些,分枝级次高些,如流散分层形主枝 5-7 个,侧枝 13-15 个,2 级 以上。 小型树冠骨干枝可少些,自由纺缍形,小主枝 8-12 个,分枝级次 1 级。或枝力弱的品 种骨干枝宜多些,以占满空间,否则易少些。幼树期宜多些,成树宜少些。骨干枝延伸,同 样存在直线,弯曲两种。 直延伸:树冠扩大快,生长旺,树势不易衰,但开张角度小时易前强后弱,中下部易光 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