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课程代码 PHAR1093 课程性质 大类基础课程 授课对象 药学院大二学生 学 分 3 学 时 54 主讲教师 刘艳丽郑毅然陈燕王媛 修订日期 2021-6-20 指定教材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ISBN:978-7-117-22097-2,主编:沈关心等,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作为一门大类基础课程,开课学期为第4学期,教授对象为药学院所有专业学生,教学内容包括 免疫学和微生物学两部分。免疫学部分主要包括抗原、抗体、补体系统、细胞因子、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免疫细胞、免疫 应答及其调节、超敏反应、免疫学应用等部分内容。微生物学部分主要包括细菌学、真菌学、病毒学概论:常见病原微生物 的致病性及防治: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微生物分布与医学微生态学:医学实践中有害微生物的控制:微生物学在药学中的 应用:药物抗菌试验以及药品的微生物学质量控制。课程以多媒体讲授教学为主,辅以课堂讨论、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旨 在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及其初步应用,使学生明确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 以及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方法,并牢固树立“环境有菌”、“无菌操作”和“生物安全”的意识和理念,为学科专业知识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Microbiology & Immunology 课程代码 PHAR1093 课程性质 大类基础课程 授课对象 药学院大二学生 学 分 3 学 时 54 主讲教师 刘艳丽 郑毅然 陈燕 王媛 修订日期 2021-6-20 指定教材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ISBN:978-7-117-22097-2,主编:沈关心等,人民卫生出版社,第 8 版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作为一门大类基础课程,开课学期为第 4 学期,教授对象为药学院所有专业学生,教学内容包括 免疫学和微生物学两部分。免疫学部分主要包括抗原、抗体、补体系统、细胞因子、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免疫细胞、免疫 应答及其调节、超敏反应、免疫学应用等部分内容。微生物学部分主要包括细菌学、真菌学、病毒学概论;常见病原微生物 的致病性及防治;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微生物分布与医学微生态学;医学实践中有害微生物的控制;微生物学在药学中的 应用;药物抗菌试验以及药品的微生物学质量控制。课程以多媒体讲授教学为主,辅以课堂讨论、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旨 在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及其初步应用,使学生明确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 以及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方法,并牢固树立“环境有菌”、“无菌操作”和“生物安全”的意识和理念,为学科专业知识
的深入学习和后续药理学相关课程和酶工程等微生物应用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同时也为未来从事开发研制与微 生物有关的药物、药品质量控制与保证等方面的工作做基础技术准备。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通过学习免疫学,使学生掌握抗原抗体、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的结构特征和生物学功能,掌握T细胞和B细胞等免疫细 胞在机体中的分化发育过程和各细胞亚群的功能,熟悉免疫应答和超敏反应的科学原理和相关临床免疫学基础知识,了解新 型实用免疫学技术,形成基本的学科素养,为药理学深入学习和新药设计打下理论基础。 课程目标2: 通过学习微生物学,使学生掌握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结构和生物学性状以及遗传与变异机制,掌握各种病原性 微生物的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方法,掌握医学实践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措施以及抗菌药物的抗菌机制,了解各类微生物的营 养、生长、代谢特点,了解微生物在医药领域里的应用、药物的抗菌试验和药品的微生物学质量控制,为后续药理学和酶工 程等微生物应用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 课程目标3: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应用,了解微生 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趋势,了解免疫学和微生物学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发生发展及诊疗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免疫学 和微生物学的兴趣和学科认同感,培养学生在学科领域提出科学问题并进行初步探索的能力,促进学生进一步参加学科相关 的科研和实践工作。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课程子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的深入学习和后续药理学相关课程和酶工程等微生物应用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同时也为未来从事开发研制与微 生物有关的药物、药品质量控制与保证等方面的工作做基础技术准备。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 通过学习免疫学,使学生掌握抗原抗体、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的结构特征和生物学功能,掌握 T细胞和 B 细胞等免疫细 胞在机体中的分化发育过程和各细胞亚群的功能,熟悉免疫应答和超敏反应的科学原理和相关临床免疫学基础知识,了解新 型实用免疫学技术,形成基本的学科素养,为药理学深入学习和新药设计打下理论基础。 课程目标 2: 通过学习微生物学,使学生掌握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结构和生物学性状以及遗传与变异机制,掌握各种病原性 微生物的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方法,掌握医学实践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措施以及抗菌药物的抗菌机制,了解各类微生物的营 养、生长、代谢特点,了解微生物在医药领域里的应用、药物的抗菌试验和药品的微生物学质量控制,为后续药理学和酶工 程等微生物应用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 课程目标 3: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应用,了解微生 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趋势,了解免疫学和微生物学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发生发展及诊疗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免疫学 和微生物学的兴趣和学科认同感,培养学生在学科领域提出科学问题并进行初步探索的能力,促进学生进一步参加学科相关 的科研和实践工作。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 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课程子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1.1掌握先天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特 第三章补体系统 掌握先天免疫系统的基础理论 点、补体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第四章细胞因子 和基础知识 第六章免疫细胞 掌握免疫学的 第一章抗原 基础理论和基 第二章抗体 础知识 1.2掌握适应性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 第五章主要组织相容 性复合体及其编码的抗 掌握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基础理 胞的特征和功能、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 论和基础知识 免疫应答的过程和机制 原系统 第七章免疫应答及其 调节 第八章超敏反应 第十章细菌学概述 2.1掌握细菌结构、生物学性状、生长繁 掌握细菌结构、性状、致病性 殖、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措施 第十一章常见的病原 及防治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础 性细菌 知 掌握微生物学 第十三章病毒学概述 掌握病毒结构、性状、致病性 的基础理论和 2.2掌握病毒结构、生物学性状、生长繁 基础知识 殖、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措施 第十四章引起人类疾 及防治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础 病的常见病毒 知 2.3了解真菌结构、生物学性状、生长繁 了解真菌结构、性状、致病性 第十二章真菌学 及防治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础 殖、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措施 知
掌握免疫学的 基础理论和基 础知识 1.1 掌握先天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特 点、补体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第三章 补体系统 第四章 细胞因子 第六章 免疫细胞 掌握先天免疫系统的基础理论 和基础知识 1.2 掌握适应性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 胞的特征和功能、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 免疫应答的过程和机制 第一章 抗原 第二章 抗体 第五章 主要组织相容 性复合体及其编码的抗 原系统 第七章 免疫应答及其 调节 第八章 超敏反应 掌握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基础理 论和基础知识 掌握微生物学 的基础理论和 基础知识 2.1 掌握细菌结构、生物学性状、生长繁 殖、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措施 第十章 细菌学概述 第十一章 常见的病原 性细菌 掌握细菌结构、性状、致病性 及防治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础 知 2.2 掌握病毒结构、生物学性状、生长繁 殖、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措施 第十三章 病毒学概述 第十四章 引起人类疾 病的常见病毒 掌握病毒结构、性状、致病性 及防治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础 知 2.3 了解真菌结构、生物学性状、生长繁 殖、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措施 第十二章 真菌学 了解真菌结构、性状、致病性 及防治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础 知
第十五章微生物的遗 传和变异 2.4了解微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 第十六章微生物分布 微生物的分布及有害微生物及药品中微生 与医学微生态学 了解微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物质 第十七章医药学实践 物的控制 基础及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中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第二十一章药品的微 生物学质量控制 第九章免疫学应用 第十八章抗生素 熟悉微生物学 第十九章微生物在其 了解免疫学和微生物学在肿 和免疫学的应 熟悉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应用 他药物生产中的应用 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发生发 用 展及诊疗中的应用 第二十章药物的抗菌 试验 三、教学内容 (具体描述各章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实验课程可按实验模块描述) 绪论 1.教学目标 掌握免疫和免疫学的概念 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4 了解微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 微生物的分布及有害微生物及药品中微生 物的控制 第十五章 微生物的遗 传和变异 第十六章 微生物分布 与医学微生态学 第十七章 医药学实践 中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第二十一章 药品的微 生物学质量控制 了解微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物质 基础及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熟悉微生物学 和免疫学的应 用 熟悉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应用 第九章 免疫学应用 第十八章 抗生素 第十九章 微生物在其 他药物生产中的应用 第二十章 药物的抗菌 试验 了解免疫学和微生物学在肿 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发生发 展及诊疗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 (具体描述各章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实验课程可按实验模块描述) 绪论 1.教学目标 • 掌握免疫和免疫学的概念 • 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掌握免疫应答的类型及作用 掌握微生物的分类 熟悉免疫器官的特点 熟悉各类微生物的特点 了解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发展史 2.教学重难点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免疫细胞的发育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克隆选择学说 3.教学内容 0-1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微生物的分类 微生物学及其分支 免疫的概念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 掌握免疫应答的类型及作用 • 掌握微生物的分类 • 熟悉免疫器官的特点 • 熟悉各类微生物的特点 • 了解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发展史 2.教学重难点 •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免疫细胞的发育 • 免疫系统的功能 • 克隆选择学说 3.教学内容 0-1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 微生物的分类 • 微生物学及其分支 • 免疫的概念 •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0-2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微生物学与抗感染免疫发展时期 现代免疫学与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0-3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医药学中的作用 免疫相关产品在生物技术产业中的应用 4.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演示,课内习题检测 5.教学评价 课后习题 微生物的种类与主要特性P1-2表格(种类、形态与结构特点、培养特性) 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简述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微生物学三大奠基人及其贡献
0-2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 微生物学与抗感染免疫发展时期 • 现代免疫学与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0-3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医药学中的作用 • 免疫相关产品在生物技术产业中的应用 4.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演示,课内习题检测 5.教学评价 课后习题 • 微生物的种类与主要特性 P1-2 表格(种类、形态与结构特点、培养特性) • 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 简述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 微生物学三大奠基人及其贡献
第一章抗原 1.教学目标 掌握抗原的概念和两种基本特性 掌握抗原表位的概念和分类 掌握抗原的分类(根据抗原诱生抗体对T细胞的依赖性分类、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熟悉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熟悉免疫佐剂的概念和应用 了解超抗原的概念 2.教学重难点 抗原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区分 抗原表位的概念和分类 抗原的分类(尤其是根据诱生抗体对T细胞的依赖性分类、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免疫佐剂的概念和应用 3.教学内容 1-1抗原的基本概念及其特性
第一章 抗原 1.教学目标 • 掌握抗原的概念和两种基本特性 • 掌握抗原表位的概念和分类 • 掌握抗原的分类(根据抗原诱生抗体对 T 细胞的依赖性分类、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 熟悉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 熟悉免疫佐剂的概念和应用 • 了解超抗原的概念 2.教学重难点 • 抗原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区分 • 抗原表位的概念和分类 • 抗原的分类(尤其是根据诱生抗体对 T 细胞的依赖性分类、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 免疫佐剂的概念和应用 3.教学内容 1-1 抗原的基本概念及其特性
抗原的免疫原性 抗原的反应性 1-2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抗原本身的理化性状 机体因素 免疫方式 1-3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抗原决定簇(抗原表位)的概念 抗原结合价 抗原表位的分类 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1-4抗原的分类及其在医药学实践中的应用 抗原的分类 抗原在医药学实践中的应用 1-5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免疫佐剂 超抗原 丝裂原
• 抗原的免疫原性 • 抗原的反应性 1-2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 抗原本身的理化性状 • 机体因素 • 免疫方式 1-3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 抗原决定簇(抗原表位)的概念 • 抗原结合价 • 抗原表位的分类 • 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1-4 抗原的分类及其在医药学实践中的应用 • 抗原的分类 • 抗原在医药学实践中的应用 1-5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 免疫佐剂 • 超抗原 • 丝裂原
4.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演示,课内习题检测 5.教学评价 课后习题 抗原有哪两种基本特性? 抗原的分类(根据抗原诱生抗体对T细胞的依赖性分、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 简述佐剂的作用机制。 试述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章抗体 1.教学目标 掌握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关系 掌握抗体的基本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熟悉五类抗体的特性
4.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演示,课内习题检测 5.教学评价 课后习题 • 抗原有哪两种基本特性? • 抗原的分类(根据抗原诱生抗体对 T 细胞的依赖性分、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 • 简述佐剂的作用机制。 • 试述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章 抗体 1.教学目标 • 掌握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关系 • 掌握抗体的基本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 熟悉五类抗体的特性
熟悉抗体的基因结构及多样性产生原因 了解人工制备抗体 2.教学重难点 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除抗体外还包含其他蛋白质 抗体的基本结构和对应的功能 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3.教学内容 2-1抗体的基本概念 2-2抗体的结构 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 J链和分泌片 水解片段 2-3抗体的异质性 同种型 同种异型 独特型 2-4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抗体的主要功能
• 熟悉抗体的基因结构及多样性产生原因 • 了解人工制备抗体 2.教学重难点 • 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除抗体外还包含其他蛋白质 • 抗体的基本结构和对应的功能 • 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3.教学内容 2-1 抗体的基本概念 2-2 抗体的结构 • 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 • J 链和分泌片 • 水解片段 2-3 抗体的异质性 • 同种型 • 同种异型 • 独特型 2-4 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 抗体的主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