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方法的重心转移论文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 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在以往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受 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地位出 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一些学校教师居于重心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 位。正如一位教授所言:“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面临 着一个改革开放,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复杂的社会环境。而我们的德育 方法往往重传递,轻思考,忽视了道德选择和澄清能力的培养;当代 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增强,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灌输, 轻交流,习惯于‘我说你听……,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青少年 道德观的建立,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 态的品德践行,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说教,轻交流,忽视了德育 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青少年儿童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养 成,既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约束,更有赖于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 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外律、轻内 修 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 样,需要从多渠道汲取营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满足于开设了多 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发挥 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
小学德育方法的重心转移论文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 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在以往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受 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地位出 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一些学校教师居于重心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 位。正如一位教授所言:“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面临 着一个改革开放,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复杂的社会环境。而我们的德育 方法往往重传递,轻思考,忽视了道德选择和澄清能力的培养;当代 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增强,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灌输, 轻交流,习惯于‘我说你听……,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青少年 道德观的建立,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 态的品德践行,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说教,轻交流,忽视了德育 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青少年儿童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养 成,既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约束,更有赖于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 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外律、轻内 修。 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一 样,需要从多渠道汲取营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满足于开设了多 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发挥 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敢想敢干,富于创造的新型人才。传统的 德育方法体系与这一要求很不相称。要想顺应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德 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必须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改 革和调整。笔者认为,学校德育方法重心的转移应是改革和调整的重 要内容之 、面对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培养道德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 求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 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 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 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 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 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 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传唯一的 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 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 就难以奏效了 从教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 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教师也颇感生疏。 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 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敢想敢干,富于创造的新型人才。传统的 德育方法体系与这一要求很不相称。要想顺应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德 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必须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改 革和调整。笔者认为,学校德育方法重心的转移应是改革和调整的重 要内容之一。 一、面对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培养道德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 求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 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 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 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 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 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 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传唯一的 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 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 就难以奏效了。 从教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 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教师也颇感生疏。 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 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
断。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教 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绝对正确。像以往那样由教师代 替学生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恐怕过于简单了。对教师个人 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 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 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 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 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 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 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 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 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创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 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 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 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养 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 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 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 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 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断。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教 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绝对正确。像以往那样由教师代 替学生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恐怕过于简单了。对教师个人 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 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 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 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 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 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 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 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 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创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 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 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 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养 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 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 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 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 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从本质上看,三者是统一的。个体发展与 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 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 动,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 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 走向文明,创造辉煌的必要前提。 在走向学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 的必然走向 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社会的现代化,归根 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 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传统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 备,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生。教育成为界定未来身份的阶梯,垒 砌这些阶梯的材料就是知识。学生通过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逐级 获得高学历,保证今后拥有优越地位。知识学习是贯穿传统教育始终 的主题。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不是否 定知识,主张终身学习,即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 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中清楚地表明“终 身学习始于生,止于死”。“学习为人们所必需,但并非总要受教于 他人,学习将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这是未来学习社会的起码要求。” 在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以备今后使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从本质上看,三者是统一的。个体发展与 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 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 动,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 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 走向文明,创造辉煌的必要前提。 二、在走向学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 的必然走向 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社会的现代化,归根 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 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传统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 备,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生。教育成为界定未来身份的阶梯,垒 砌这些阶梯的材料就是知识。学生通过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逐级 获得高学历,保证今后拥有优越地位。知识学习是贯穿传统教育始终 的主题。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不是否 定知识,主张终身学习,即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 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中清楚地表明“终 身学习始于生,止于死”。“学习为人们所必需,但并非总要受教于 他人,学习将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这是未来学习社会的起码要求。” 在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以备今后使
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度过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 我价值的途径 很显然,传统教育观以知识为核心,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知识 为核心必然强调“教”,教育的重点通常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知识的内 容本身。以人为核心,必然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 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这种转 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充分考虑 到学习者自身的作用,其着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教师的 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 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 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这说明,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另外, 现代教育以人为核心,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 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即学会 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目的必 然带来学校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知识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 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会眀显增加。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能力和修养, 善于实践。教育内容方面的变化是:僵死的、陈旧的知识会大幅度削 减,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增长见识,身体力行的教育内容会大大增加。 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应调整。技能课、修养 课和实践课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
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度过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 我价值的途径。 很显然,传统教育观以知识为核心,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知识 为核心必然强调“教”,教育的重点通常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知识的内 容本身。以人为核心,必然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 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这种转 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充分考虑 到学习者自身的作用,其着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教师的 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 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 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这说明,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另外, 现代教育以人为核心,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 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即学会 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目的必 然带来学校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知识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 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会明显增加。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能力和修养, 善于实践。教育内容方面的变化是:僵死的、陈旧的知识会大幅度削 减,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增长见识,身体力行的教育内容会大大增加。 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应调整。技能课、修养 课和实践课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
在实践中,在与人交往中,在解决困难中,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 思考、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总之,现代学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须转向学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 的剩余时间,使人们可以从事生产以外的其它社会活动。……人们可 以在生产以外较全面地发展。因此,教育不仅是劳动力的教育,而且 还应是社会主体人的教育;教育不仅是生产者的教育,还应是消费者、 享受者的教育。” 落实学生重心地位,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 着社会发展步代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 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 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 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 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 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 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娶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 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 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 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
在实践中,在与人交往中,在解决困难中,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 思考、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总之,现代学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须转向学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 的剩余时间,使人们可以从事生产以外的其它社会活动。……人们可 以在生产以外较全面地发展。因此,教育不仅是劳动力的教育,而且 还应是社会主体人的教育;教育不仅是生产者的教育,还应是消费者、 享受者的教育。” 三、落实学生重心地位,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 着社会发展步代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 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 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 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 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 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 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娶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 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 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 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
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 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 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另一方面,完整 的道德品质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 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 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 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 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 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 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 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 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 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 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公务员之家 总之,今后的学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闭的课堂,因为无论是德育理论 还是社会生活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参与道德 生活。落实德育实践化,学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实践环节。具体方法可 以是: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参与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参与社 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军、学农、野营拉练、城 乡“留学”(城市学生到乡村学习,乡村学生到城市学习)等。总体
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 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 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另一方面,完整 的道德品质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 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 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 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 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 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 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 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 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 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 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公务员之家 总之,今后的学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闭的课堂,因为无论是德育理论 还是社会生活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参与道德 生活。落实德育实践化,学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实践环节。具体方法可 以是: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参与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参与社 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军、学农、野营拉练、城 乡“留学”(城市学生到乡村学习,乡村学生到城市学习)等。总体
特征是: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从设计到联系,从实施到组织都要发挥 学生的作用,最好是学生自己组织,自觉走向社会,教师主要起指导、 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的作用。 (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传授点文化科学知识,而忽视培养的方 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⑥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是要使人具有完美 的人格。尽管这一目标对具体人来说,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正是这 种理想,激励着人们发奋苦读,改革创新,具有更高的追求。一段时 间以来,我们的德育谈理想少了,道德教育也被纳入了“应试教育” 的轨道,单纯传递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其结果是高 分低能者随处可见,知识高深却缺乏道德者随处可见。一个人仅有知 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来说,仅仅传授知识也是远远 不够的。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漠视灵魂的塑造,这个 民族肯定没有希望。学校德育承担着塑造青少年人格的历史使命。当 代青少年人格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走向何方。每一个 成年人,尤其是学校教师,具有不可推御的责任。务必使我们的青年 代拥有美好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和完善的人格。尽快使学校德育走 出单纯传递知识的误区,以塑造健全人格为目标,是今后学校德育方 法改革的核心。围绕着全面育人,推行素质教育的教改方向,学校德 育方法可以考虑以下具体方式:生活辅导、心理咨询、挫折训练、角 色扮演、人际交往训练、艺术陶冶、榜样模仿、偶像分析等等。总体
特征是: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从设计到联系,从实施到组织都要发挥 学生的作用,最好是学生自己组织,自觉走向社会,教师主要起指导、 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的作用。 (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传授点文化科学知识,而忽视培养的方 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⑥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是要使人具有完美 的人格。尽管这一目标对具体人来说,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正是这 种理想,激励着人们发奋苦读,改革创新,具有更高的追求。一段时 间以来,我们的德育谈理想少了,道德教育也被纳入了“应试教育” 的轨道,单纯传递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其结果是高 分低能者随处可见,知识高深却缺乏道德者随处可见。一个人仅有知 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来说,仅仅传授知识也是远远 不够的。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漠视灵魂的塑造,这个 民族肯定没有希望。学校德育承担着塑造青少年人格的历史使命。当 代青少年人格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走向何方。每一个 成年人,尤其是学校教师,具有不可推御的责任。务必使我们的青年 一代拥有美好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和完善的人格。尽快使学校德育走 出单纯传递知识的误区,以塑造健全人格为目标,是今后学校德育方 法改革的核心。围绕着全面育人,推行素质教育的教改方向,学校德 育方法可以考虑以下具体方式:生活辅导、心理咨询、挫折训练、角 色扮演、人际交往训练、艺术陶冶、榜样模仿、偶像分析等等。总体
特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判断、自我控制、 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做“四有”新人 以上笔者从民主化、实践化和理想化三个方面粗略地设计了今后学校 德育方法落实学生重心的具体思路。三方面内容实际应构成一个整 体,相互补充,综合运用,有所侧重,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重心 地位。需要指出的是,笔者主张德育方法的重心向学生转移,无意否 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不否定教给学生必要的、有用的知识。主要是 针对传统德育方法中学生主体地位丧失提出的。任何矫枉过正的做法 对教育事业发展都是有害的
特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判断、自我控制、 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做“四有”新人。 以上笔者从民主化、实践化和理想化三个方面粗略地设计了今后学校 德育方法落实学生重心的具体思路。三方面内容实际应构成一个整 体,相互补充,综合运用,有所侧重,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重心 地位。需要指出的是,笔者主张德育方法的重心向学生转移,无意否 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不否定教给学生必要的、有用的知识。主要是 针对传统德育方法中学生主体地位丧失提出的。任何矫枉过正的做法 对教育事业发展都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