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一文言文 01、东城 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活板》,完成第10-12题。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 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 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 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 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 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 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 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0.填空。(4分) (1)《岳阳楼记》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中“具”通“俱”,是“全 皆”的意思,《核舟记》中“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一句中“具”是“具备、 具有”的意思,文中“则第二板已具”中“具”的意思是 (2)《陈涉世家》中“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一句中“为”是“被”的 意思,《小石潭记》中“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中“为”是“成为”的意思, 文中“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中“为”的意思是: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有奇字素无备者 翻译: 12.本文内容简明,条理清晰。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第②空用原文回答, 其它空用自己的话回答。每空不超过4个字)(3分) 文章第②段,首先介绍活板的」 方法;其 次介绍制版和印刷的方法,并且说明了印数越多越能体现的优点 是 然后,介绍了贮字的方法;最 后与木制字模作比较,介绍③ 的优点 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 10.答案:(1)具备(2)被(共4分) 11.答案: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共3分) 12.答案:①活字制作②极为神速(瞬息可就)⑧胶泥制字(共3分) 02西城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第10-12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 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 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 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 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014 年北京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 01、东城 三、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活板》,完成第 10-12 题。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 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 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 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 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 “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 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 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 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0. 填空。(4 分) (1)《岳阳楼记》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中“具”通“俱”,是“全、 皆”的意思,《核舟记》中“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一句中“具”是“具备、 具有”的意思,文中“则第二板已具”中“具”的意思是: (2)《陈涉世家》中“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一句中“为”是“被”的 意思,《小石潭记》中“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中“为”是“成为”的意思, 文中“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中“为”的意思是: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有奇字素无备者 翻译: 12. 本文内容简明,条理清晰。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第②空用原文回答, 其它空用自己的话回答。每空不超过 4 个字)(3 分) 文章第②段,首先介绍活板的 ① 方法;其 次介绍制版和印刷的方法,并且说明了印数越多越能体现的优点 是 ② ;然后,介绍了贮字的方法;最 后与木制字模作比较,介绍 ③ 的优点。 三、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10.答案:(1)具备 (2)被(共 4 分) 11.答案: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共 3 分) 12.答案:①活字制作 ②极为神速(瞬息可就) ③胶泥制字(共 3 分) 02 西城 二、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第 10-12 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 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 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 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 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0.(1)《伯牙善鼓琴》中“钟子期必得之”一句中“之”是代词,代“伯牙所 念”,《核舟记》中“能以径寸之木”中“之”相当于“的”,文中“七里之郭 一句中“之”的意思是 。(1分) (2)《小石潭记》“如鸣珮环”一句中“环”是指“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一句中“环”是“围,绕”的意思,本文中“环而 攻之而不胜”一句中,“环”的意思是: (1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翻译 文章先用“三里”“七里”等词语来强调防守方虽①,但占有地利,用“环 而攻之”来表明进攻方②,用攻方无法取胜的结果证明地利的重要。然后再 用一组排比句,表明防守方占有地利,用其最终却“③”的结果证明人和的 重要。在此基础之上,文章最后阐明了作者的观点,告诉我们君子“战必胜”的 根本原因是 (限两个字)。 12.下面是有关本文的分析,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自己的 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4分) 二、(共10分) 10.(1)的(2)围,绕(2分。每空1分) 11.(1)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2分。关键词“威”“以”“兵革”“利” 错一处扣1分) 2)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2分。 每句1分,关键词“寡”“至”“亲戚”“畔”错一处扣1分) 12.①城郭小(势力弱)②攻势强大(占优势、得天时)③委而去之④ 得道 (4分。前两空意思对即可。) 03、海淀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陈涉世家》与《祖逖》选段,完成第11-13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 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 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 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 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 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 应者。”吴广以为然 (二)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 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 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 使自召募
10.(1)《伯牙善鼓琴》中“钟子期必得之”一句中“之”是代词,代“伯牙所 念”,《核舟记》中“能以径寸之木”中“之”相当于“的”,文中“七里之郭” 一句中“之”的意思是: 。(1 分) (2)《小石潭记》“如鸣珮环”一句中“环”是指“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一句中“环”是“围,绕”的意思,本文中“环而 攻之而不胜”一句中,“环”的意思是: 。(1 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翻译: 文章先用“三里”“七里”等词语来强调防守方虽__①__,但占有地利,用“环 而攻之”来表明进攻方__②__,用攻方无法取胜的结果证明地利的重要。然后再 用一组排比句,表明防守方占有地利,用其最终却“__③__”的结果证明人和的 重要。在此基础之上,文章最后阐明了作者的观点,告诉我们君子“战必胜”的 根本原因是“__④__”(限两个字)。 12.下面是有关本文的分析,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自己的 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4 分) 二、(共 10 分) 10.(1)的 (2)围,绕 (2 分。每空 1 分) 11.(1)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2 分。关键词“威”“以”“兵革”“利” 错一处扣 1 分) (2)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2 分。 每句 1 分,关键词“寡”“至”“亲戚”“畔”错一处扣 1 分) 12.①城郭小(势力弱) ②攻势强大(占优势、得天时) ③委而去之 ④ 得道 (4 分。前两空意思对即可。) 03、海淀 二、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陈涉世家》与《祖逖》选段,完成第 11-13 题。 (一)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 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 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 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 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 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 应者。”吴广以为然。 (二)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 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 遭残贼,人思自 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 使自召募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楚人怜之 之:睿素无北伐之志 (2)上使外将兵将:大王诚能命将出师将: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翻译: 13.请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的一段文字补充完整。(前两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 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选文中作为农民起义领袖的陈涉与矢志北伐首付中原的著名将领祖逖,有许多 相似的地方。如对当前社会形势的分析准确独到:陈涉指出发动起义“宜多应 者”的根本原因是“① ”,祖逖分析天 下大乱的根本原因是“② 又 如对未来行动有着合理的设想:陈涉制定的起义策略 是是 ,祖逖对北伐的建议 。这些都体现出他们敏锐的洞察力 与英明的决策力。 。这些都体现出他们敏锐的洞察力与英明的决策力。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11.(1)他,指项燕的(2)带领将领(共4分。共2小题,每小题 2分) 12.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走了。(共2分) 13.1天下苦秦久矣2宗师争夺,自相鱼肉3打着扶苏项燕的旗号,倡导天下 4派出大将统兵出师北伐(共4分,每小题1分) 04、朝阳 二、文言文阅读。(共11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第10-12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 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楚人怜之 之:睿素无北伐之志 之: (2)上使外将兵 将:大王诚能命将出师将: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翻译: 13. 请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的一段文字补充完整。(前两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 用自己的话回答)(4 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11.(1)他,指项燕 的(2)带领 将领(共 4 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2 分) 12.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走了。(共 2 分) 13.1 天下苦秦久矣 2 宗师争夺,自相鱼肉 3 打着扶苏项燕的旗号,倡导天下 4 派出大将统兵出师北伐(共 4 分,每小题 1 分) 04、朝阳 二、文言文阅读。(共 11 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第 10-12 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 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文中作为农民起义领袖的陈涉与矢志北伐首付中原的著名将领祖逖,有许多 相似的地方。如对当前社会形势的分析准确独到:陈涉指出发动起义“宜多应 者”的根本原因是“ ① ”,祖逖分析天 下大乱的根本原因是“ ② ”。又 如对未来行动有着合理的设想:陈涉制定的起义策略 是 ③ ,祖逖对北伐的建议 是 ④ 。这些都体现出他们敏锐的洞察力 与英明的决策力。 。这些都体现出他们敏锐的洞察力与英明的决策力
【乙】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 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 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 之以应陈涉。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委而去之 去 (2)皆刑其长 吏 刑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翻译 (2)将军身被坚执锐 翻译: 内容理解。(5分) (1)结合【甲】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守城者的优势。(3分) 答 (2)请用【甲】文中的词语概括【乙】文中陈涉起义胜利的原因。(2分) 答 、文言文阅读。(共11分) 10.答案:(1)离开(2)惩罚(共2分。每小题1分) 11.答案:(1)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2)将军您身穿着战甲,拿着武 器 (共4分。每小题2分) 12.(1)答案要点:①城墙高②护城河深⑧武器装备精良④粮食 充足 (共3分。少一个要点减1分) (2)答案:得道(或“人和”)(2分) 05、丰台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0-13题 【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 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 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节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 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 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 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 蕲以东。攻铚、郧、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 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 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
【乙】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 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 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 之以应陈涉。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委而去之 去: (2)皆刑其长 吏 刑: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翻译: (2) 将军身被坚执锐 翻译: 12.内容理解。(5 分) (1)结合【甲】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守城者的优势。(3 分) 答: (2)请用【甲】文中的词语概括【乙】文中陈涉起义胜利的原因。(2 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共 11 分) 10.答案:(1)离开 (2)惩罚(共 2 分。每小题 1 分) 11.答案:(1)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2)将军您身穿着战甲,拿着武 器 (共 4 分。每小题 2 分) 12.(1)答案要点:①城墙高 ②护城河深 ③武器装备精良 ④粮食 充足 (共 3 分。少一个要点减 1 分) (2)答案:得道(或“人和”)(2 分) 05、丰台 二、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 10-13 题。 【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 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 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节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 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 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 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 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 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 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
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 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一节选自《陈涉世家》 10.填空(2分) 1)【乙】文中“以激怒其众”一句中的“以”相当于“来”,《曹刿论战》 中“可以一战”一句中的“以”是“凭借、依靠”的意思,【甲】文中“以天下 之所顺”中的“以”的意思 是 (2)《陈涉世家》中“固以怪之矣”一句中的“固”是“本来”的意思,【甲】 文中“固国不以山谿之险”一句中的“固”是“巩固”的意思,【乙】文中“而 戍死者固十六七”中的“固”的意思 是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12.下面是对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简单分析,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 (第③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其他三空用原文回答,)(4分) 陈胜领导的起义得到了众人的拥护,【乙】文中徒属对陈胜做出了“_①_ 的承诺,受苦大众也以“②”的行动支持陈胜。起义的队伍迅 速③ 起义军攻城掠地、所向披靡,而秦朝的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 这正如【甲】文所说:“④。”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10.(共2分)(1)凭借、依靠(2)本来(评分说明:每小题1分) 11.(共4分)(1)拥护的人少到极点,连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 (2)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走,使尉恼怒。(评分说明:每小题2分) 12.(共4分)①敬受命②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③发展壮大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评分说明:每个要点1分) 06、石景山 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911题。 【甲】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 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
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 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节选自《陈涉世家》 10.填空(2 分) (1)【乙】文中“以激怒其众”一句中的“以”相当于“来”,《曹刿论战》 中“可以一战”一句中的“以”是“凭借、依靠”的意思,【甲】文中“以天下 之所顺”中的“以”的意思 是: 。 (2)《陈涉世家》中“固以怪之矣”一句中的“固”是“本来”的意思,【甲】 文中“固国不以山谿之险”一句中的“固”是“巩固”的意思,【乙】文中“而 戍死者固十六七”中的“固”的意思 是: 。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12.下面是对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简单分析,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 (第③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其他三空用原文回答,)(4 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10.(共 2 分)(1)凭借、依靠 (2)本来 (评分说明:每小题 1 分) 11.(共 4 分)(1) 拥护的人少到极点,连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 (2)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走,使尉恼怒。(评分说明:每小题 2 分) 12.(共 4 分)①敬受命 ②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③发展壮大 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评分说明:每个要点 1 分) 06、石景山 三、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 9-11 题。 【甲】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 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 陈胜领导的起义得到了众人的拥护,【乙】文中徒属对陈胜做出了“ ① ” 的承诺,受苦大众也以“ ② ”的行动支持陈胜。起义的队伍迅 速 ③ ,起义军攻城掠地、所向披靡,而秦朝的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 这正如【甲】文所说:“ ④
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 谏之路也。 9.填空(4分) (1)【甲】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句中“喻”的意思是①,【乙】文“引喻 失义”一句中“喻”的意思是② (2)在文言文中,“于”常与名词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短语。它既可以表示动作行 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译为“在”;又可以表示动作行为向谁而发,译为 “向”。【甲】文“困于心”一句中“于”译为①,【乙】文“欲报之于陛下也” 一句中“于”译为②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11.根据上面两个选段的内容填空。(4分) 【甲】【乙】两段都体现了①的治国思想。【甲】段中的“法家拂士”具体是指 【乙】段中的②和③。【甲】段中的“敌国外患”具体是指【乙】段中的④ 三、共10分 9.(1)①了解②用作比方的事例(2)①在②向评分:共4分。每空1分。 10.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听取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 的勇气。 评分:共2分。 11.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侍卫之臣③忠志之士④天下三分 评分:共4分。每空1分。 7、昌平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扁鹊见蔡桓公》,完成第10-12题 ①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 “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②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 桓侯又不悦。 ③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 出,桓侯又不悦。 ④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 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⑤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共2分) (1)立有间间: (2)君之病在肌肤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共4分) (1)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翻译: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翻译: 12.下面是有关文章内容的解读,请根据你的理解将其补充完整。(①②空用原 文回答,③④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共4分 本文以时间为序,写了扁鹊与蔡桓公的四次见面。扁鹊曾三次主动请求为桓公治 病,但都因桓公主观地认为“①”和 再拒绝治疗,而贻误救治的最佳 时机。桓公终因病入骨髓而亡。由此看出桓公③和④的态度,是导致桓公遂死的
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 谏之路也。 9.填空(4 分) ⑴【甲】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句中“喻”的意思是①,【乙】文“引喻 失义”一句中“喻”的意思是②。 ⑵在文言文 中,“于”常与名词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短语。它既可以表示动作行 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译为“在”;又可以表示动作行为向谁而发,译为 “向”。【甲】文“困于心”一句中“于”译为①,【乙】文“欲报之于陛下也” 一句中“于”译为②。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 分)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11.根据上面两个选段的内容填空。(4 分) 【甲】【乙】两段都体现了①的治国思想。【甲】段中的“法家拂士”具体是指 【乙】段中的②和③。【甲】段中的“敌国外患”具体是指【乙】段中的④。 三、共 10 分 9.⑴①了解 ②用作比方的事例⑵①在 ②向评分:共 4 分。每空 1 分。 10.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听取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 的勇气。 评分:共 2 分。 11.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侍卫之臣 ③忠志之士 ④天下三分 评分:共 4 分。每空 1 分。 07、昌平 二、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扁鹊见蔡桓公》,完成第 10-12 题。 ①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 “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②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 桓侯又不悦。 ③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 出,桓侯又不悦。 ④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 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⑤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共 2 分) (1)立有间间:_________(2)君之病在肌肤之: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共 4 分) (1)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翻译:_________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翻译:_________ 12.下面是有关文章内容的解读,请根据你的理解将其补充完整。(①②空用原 文回答,③④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共 4 分) 本文以时间为序,写了扁鹊与蔡桓公的四次见面。扁鹊曾三次主动请求为桓公治 病,但都因桓公主观地认为“①”和“②”,一再拒绝治疗,而贻误救治的最佳 时机。桓公终因病入骨髓而亡。由此看出桓公③和④的态度,是导致桓公遂死的
根本原因。 10.答案:(1)间:一会(2)之:相当于“的”(共2分。每个词1分) 11.答案:(1)翻译:君王,您的皮肤间有点小病,不医治的话,恐怕要更 厉害了 (2)翻译:扁鹊远远看到桓侯后转身就跑。(共4分。每句2分) 12答案:①寡人无疾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⑧盲目自信④讳疾忌医(共 4分。每空1分) 08、顺义 二、文言文阅读(共11分)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第10-13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 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 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 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 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委而去之 ②亲戚畔 11.下列语句中的“之”字与“三里之城”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渔人甚异之 B.辍耕之垄上 C.何陋之 有 D.醉翁之意不在酒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3分)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 译 13.孟子在本文中提出的观点 是 ,《陈涉世家》 中,陈胜、吴广以一支九百人的农民队伍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最后推翻秦 朝统治,这段历史事件很好地证明了本文中孟子的 论断(用原文 中的语句回答)。(4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1分) 10.①委:放弃②畔:通“叛”,背叛评分:本题共2分,每小题1 分 11.D评分:本题共2分 12.巩固国防不依靠山河的险要,扬威天下不依靠锐利的兵器。评分:本题共3 分
根本原因。 10. 答案:(1)间:一会(2)之:相当于“的”(共 2 分。每个词 1 分) 11. 答案:(1)翻译:君王,您的皮肤间有点小病,不医治的话,恐怕要更 厉害了 (2)翻译:扁鹊远远看到桓侯后转身就跑。(共 4 分。每句 2 分) 12.答案:①寡人无疾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③盲目自信 ④讳疾忌医(共 4 分。每空 1 分) 08、顺义 二、文言文阅读(共 11 分)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第 10-13 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 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 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 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 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0.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①委而去之 ②亲戚畔 之 11. 下列语句中的“之”字与“三里之城”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渔人甚异之 B.辍耕之垄上 C.何陋之 有 D.醉翁之意不在酒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3 分)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 译: 13.孟子在本文中提出的观点 是 ① ,《陈涉世家》 中,陈胜、吴广以一支九百人的农民队伍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最后推翻秦 朝统治,这段历史事件很好地证明了本文中孟子的 “ ② ”论断(用原文 中的语句回答)。(4 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 11 分) 10. ①委:放弃 ②畔:通“叛”,背叛 评分:本题共 2 分,每小题 1 分 11. D 评分:本题共 2 分 12.巩固国防不依靠山河的险要,扬威天下不依靠锐利的兵器。评分:本题共 3 分
13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或“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 之 评分:本题4分,每空2分,有错字不给分 09、通州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8分) 活板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 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 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 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 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 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 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 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与“每字为一印”中的“为”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2分) A.又为活板 B.每韵为一帖 C.不以木为之者 D.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 原句: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翻译: 12.阅读第②段,填写表格。(4分) 用胶泥的优 用木头的缺陷 ① 制版排版简捷 ④ 常与药(松脂、蜡)粘在一起,不能再用 备字储存灵活 10.答案:B2分。 11.要点: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2分,前后分句各 1分,漏译一处扣1分。 12.要点:①刻字薄而坚固②木头本身纹理疏密不均③沾水后高低不平 ④印刷速度快4分,每点1分。 10、大兴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活板》,完成第10~12题 活 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13.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或“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 之” 评分:本题 4 分,每空 2 分,有错字不给分。 09、通州 三、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8 分) 活板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 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 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 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 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 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 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 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与“每字为一印”中的“为”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 )(2 分) A. 又为活板 B.每韵为一帖 C.不以木为之者 D.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 分) 原句: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翻译: 12.阅读第②段,填写表格。(4 分) 用胶泥的优 势 用木头的缺陷 ① 制版排版简捷 ④ 备字储存灵活 ② ③ 常与药(松脂、蜡)粘在一起,不能再用 10.答案:B 2 分。 11.要点: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2 分,前后分句各 1 分,漏译一处扣 1 分。 12.要点:①刻字薄而坚固②木头本身纹理疏密不均③沾水后高低不平 ④印刷速度快 4 分,每点 1 分。 10、大兴 二、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活板》,完成第 10~12 题。 活 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 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 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 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 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 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 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0.下列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B.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 具 C.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其上以松脂、蜡和 纸灰之类冒之 D.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有奇字素无备者, 旋刻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持就火炀之 翻译: (2)用讫再火令药熔 翻译: 12.阅读全文,填写表格。(4分) 活字印刷的工序原文中最能体现每道工序“活”的特征的语句 刻字 (1) (2) 乃密布字印 印刷 (3) (4) 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10.D(共2分) 11.(1)把它拿到火上烤。(2)印完后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共4分 每句2分) 12.示例: (1)每字为一印(2)制板(版)(3)更互用之(4)拆板(版)(共4分。 每空1分) 11、房山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第11-13题。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 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 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 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 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 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 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 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 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 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0.下列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B.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 具 C.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其上以松脂、蜡和 纸灰之类冒之 D.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有奇字素无备者, 旋刻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 分) (1)持就火炀之 翻译: (2)用讫再火令药熔 翻译: 12.阅读全文,填写表格。(4 分) 活字印刷的工序 原文中最能体现每道工序“活”的特征的语句 刻字 (1) (2) 乃密布字印 印刷 (3) (4) 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二、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10.D(共 2 分) 11.(1)把它拿到火上烤。(2)印完后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共 4 分。 每句 2 分) 12.示例: (1)每字为一印(2)制板(版)(3)更互用之(4)拆板(版)(共 4 分。 每空 1 分) 11、房山 二、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第 11-13 题。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 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 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 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
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 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 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 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 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温袍敝衣处其间 其 (3)卒获有所闻卒 (4)腰白玉之环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翻译 13.结合文章内容填空。(4分) 从第①段来看,作者幼时因“嗜学”“假书”“计日以还”,其最终结果是 加冠”后,不远百里、,从而有所收获。第②段叙述了求师路途中的 情景和生活上的艰难。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0分。 11.答案:()向(2)他们3)最终(4腰间挂着本题共4分。每空1分。 12.答案:我站着陪侍在老师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 评分:本题2分。基本意思答对,“左右”“援”“质”“以”等字都译对给2 分 13.答案:遍观群书恭敬从师(或虚心求教等)艰难(或顶风冒雪之 类)衣食(或吃穿等) 评分:本题4分。每空1分。后三空意思对即可。 12、门头沟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第1012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 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 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 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 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 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 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 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 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 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 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于: ⑵缊袍敝衣处其间 其: ⑶卒获有所闻卒: ⑷腰白玉之环 腰: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 分)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翻译:。 13.结合文章内容填空。(4 分) 从第①段来看,作者幼时因“嗜学”“假书”“计日以还”,其最终结果是 “ ”; “加冠”后,不远百里、 ,从而有所收获。第②段叙述了求师路途中 的 情景和生活上的艰难。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10 分。 11. 答案: ⑴向⑵他们⑶ 最终⑷腰间挂着本题共 4 分。每空 1 分。 12.答案:我站着陪侍在老师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 评分:本题 2 分。基本意思答对,“左右”“援”“质”“以”等字都译对给 2 分。 13.答案:遍观群书 恭敬从师(或虚心求教等) 艰难(或顶风冒雪之 类) 衣食(或吃穿等) 评分:本题 4 分。每空 1 分。后三空意思对即可。 12、门头沟 二、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第 10—12 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 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 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 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 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 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 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