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望江县200-2010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共68分)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说“春秋”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徐连城在《文史 哲》第三期著文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由战国时人命名 的,确立于西汉。 春秋以前是以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来命名时代的,战国人继续使用前 人关于夏、商、周三代的名称,但其历史年代学的观点略有变化,在命名新的历 史时代时有了自己的特点。一方面,自周王室东迁后,诸侯国林立,大国争霸的 战争不休,周王室已无力控制诸侯,相反却常有求于大国。显然,仍以族、地 王朝三名合一的年代学命名已失去意义。另一方面,战国是个思想活跃、百家争 鸣的时代,战国人发展了春秋时己有的“天命靡常”的观点,命名当世为“战 国”;又根据西周以后诸侯国林立,各国国史均名曰《春秋》,称这段历史时期 为“春秋”。两汉时,人们继承了战国时人对春秋时代的称谓。 至于说“春秋时代是由鲁国国史《春秋》得名”的看法,徐文商榷说:鲁史《春 秋》被拔高到经典的地位,是汉以后儒学作为官学后的事,战国时人未必肯把它 奉为经典;鲁国当时并非大国,地位衰微;再者,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众多的《春 秋》还会大量保存的,否则何以会说“吾见百国《春秋》”可见,战国人是不会 以鲁《春秋》来命名这一时代的。 1.对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在秦始皇焚书以后,众多的《春秋》已被焚毁,不可能大量保存,所以墨子 不可能见到百国《春秋》 B.墨子见过的百国《春秋》,几乎全被秦始皇烧毁了,只剩下鲁国《春秋》, 因此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命名 C.墨子说他见过百国《春秋》,说明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命名,而绝大 多数都已被秦始皇烧毁。 D.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保存了大量的鲁国《春秋》。如果不烧这些书,墨子见 到的《春秋》会有百部以上。 2.徐文认为“春秋”不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的,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 依据的一项是()(3分) A.鲁史《春秋》当时并未被奉为经典 B.当时大国争霸,周王室无力控制诸侯 C.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为名,并非鲁国一国。 D.鲁国当时并不是大国,而且地位衰微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夏、商、周三代的名称,是由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命名的 B.“春秋”这一时代称谓始于战国,两汉时人们继承了这一称谓。 C.“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以思想活跃、百家争鸣作为历史背景的。 D.产生于战国的“天命靡常”的观点,是“战国”时代得名的依据。 、(42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4-7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 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
安徽望江县 2009-2010 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 68 分) 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说“春秋”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徐连城在《文史 哲》第三期著文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由战国时人命名 的,确立于西汉。 春秋以前是以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来命名时代的,战国人继续使用前 人关于夏、商、周三代的名称,但其历史年代学的观点略有变化,在命名新的历 史时代时有了自己的特点。一方面,自周王室东迁后,诸侯国林立,大国争霸的 战争不休,周王室已无力控制诸侯,相反却常有求于大国。显然,仍以族、地、 王朝三名合一的年代学命名已失去意义。另一方面,战国是个思想活跃、百家争 鸣的时代,战国人发展了春秋时已有的“天命靡常”的观点,命名当世为“战 国”;又根据西周以后诸侯国林立,各国国史均名曰《春秋》,称这段历史时期 为“春秋”。两汉时,人们继承了战国时人对春秋时代的称谓。 至于说“春秋时代是由鲁国国史《春秋》得名”的看法,徐文商榷说:鲁史《春 秋》被拔高到经典的地位,是汉以后儒学作为官学后的事,战国时人未必肯把它 奉为经典;鲁国当时并非大国,地位衰微;再者,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众多的《春 秋》还会大量保存的,否则何以会说“吾见百国《春秋》”可见,战国人是不会 以鲁《春秋》来命名这一时代的。 1.对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秦始皇焚书以后,众多的《春秋》已被焚毁,不可能大量保存,所以墨子 不可能见到百国《春秋》。 B.墨子见过的百国《春秋》,几乎全被秦始皇烧毁了,只剩下鲁国《春秋》, 因此 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命名。 C.墨子说他见过百国《春秋》,说明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命名,而绝大 多数都已被秦始皇烧毁。 D.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保存了大量的鲁国《春秋》。如果不烧这些书,墨子见 到的《春秋》会有百部以上。 2.徐文认为“春秋”不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的,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 依据的一项是( )(3 分) A.鲁史《春秋》当时并未被奉为经典。 B.当时大国争霸,周王室 无力控制诸侯。 C.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为名,并非鲁国一国。 D.鲁国当时并不是大国,而且地位衰微。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夏、商、周三代的名称,是由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命名的。 B.“春秋”这一时代称谓始于战国,两汉时人们继承了这一称谓。 C.“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以思想活跃、百家争鸣作为历史背景的。 D.产生于战国的“天命靡常”的观点,是“战国”时代得名的依据。 二、(42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4—7 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 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
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 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 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 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 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 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 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 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 4.对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贪,负其强负:依仗 B.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特:只,不过 C.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 D.怀其璧,从径道亡亡:丢失 5对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侍从 B.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布衣:平民 C.臣至,大王见臣列观列观:一般的宫殿 D.固请,召有司案图有司:司法人员 6.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 A.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B.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C.大王必欲急臣 D.乃使其从者衣褐 7.下列各句没有省略现象的一项是()(3分) A.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B.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 C.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D.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 晁错者,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天下 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 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遺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 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 数上书孝文帝,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 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 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汉时君称臣,父称子,平辈互 称,皆为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 错曰 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
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 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 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 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 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 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 和氏璧,天下所共 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 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 赵。 4.对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秦贪,负其强 负:依仗 B.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特:只,不过 C.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察看 D.怀其璧,从径道亡 亡:丢失 5.对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左右:侍从 B.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布衣:平民 C.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列观:一般的宫殿 D.固请,召有司案图 有司:司法人员 6.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3 分) A.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B.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C.大王必欲急臣 D.乃使其从者衣褐 7.下列各句没有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3 分) A.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B.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 C.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D.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8—11 题。 晁错者,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天下 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 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 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 智囊”。 数上书孝文帝,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 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 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汉时君称臣,父称子,平辈互 称,皆为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 错曰:“ 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
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而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余日, 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 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 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 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 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 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 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赞曰: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其父睹之,经于沟渎,亡益救败,不如 赵母指括,以全其宗。悲夫!错虽不终,世哀其忠。故论其施行之语著于篇。 选自《汉书·袁盎晁错传》) 8.对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治:研究 B.莫敢难,独窦婴争之难:非难 C.公言善,吾亦恨之恨:怨恨 D.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恐:担心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 乃赏成,献诸抚军 B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 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 C以其辩得幸太子 吴楚七国果反, 以诛错为名 D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 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干。 B.晁错极力主张借诸侯的罪过来削弱它们的土地,收取他们四边的郡城,只有这 样才能尊崇天子的地位,国家才会安定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晁错死后,邓公作为抗击吴楚叛军的将领,向景帝谈及他对诛杀晁错的看法, 他认为处死晁错其实是替诸侯报了仇。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数上书孝文帝,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4分) (2)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2.13两题。(8分)
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而死,曰:“ 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余日, 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 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 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 曰:“ 何哉?”邓公曰:“ 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 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 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 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赞曰: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其父睹之,经于沟渎,亡益救败,不如 赵母指括,以全其宗。悲夫!错虽不终,世哀其忠。故论其施行之语著于篇。 (选自《汉书•袁盎晁错传》) 8.对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 治:研究 B.莫敢难,独窦婴争之 难:非难 C.公言善,吾亦恨之 恨:怨恨 D.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 恐:担心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 乃赏成,献诸抚军 B 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 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 C 以其辩得幸太子 吴楚七国果反, 以诛错为名 D 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 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干。 B.晁错极力主张借诸侯的罪过来削弱它们的土地,收取他们四边的郡城,只有这 样才能尊崇天子的地位,国家才会安定。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晁错死后,邓公作为抗击吴楚叛军的将领,向景帝谈及他对诛杀晁错的看法, 他认为处死晁错其实是替诸侯报了仇。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数上书孝文帝,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4 分) (2)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4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 12.13 两题。(8 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 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 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3分) 13.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5分) 答 14.补写下列诗文名句。(5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赤壁怀古》)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3)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登建康赏 心亭》)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5)吾所以为此者 也。(《廉 颇蔺相如列传》) 三、(17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17题 给生命配乐 侯建臣 ①有时候走在街上,总想哼一种调子。不管是什么调子,也不管跑调不跑调,就 是很随便地哼,很投入地哼,哼着哼着,就发现原来那调子一直是和自己的脚步 合拍的。哼着哼着,也就发现那调子原来也和自己的心跳声是合着拍的。 ②其实慢慢地发现,我们有时在干活的时候,有时在沉思的时候,有时在痛苦的 时候,有时在快活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地哼一哼。哼一种老调或者哼一种新调 或者就顺着我们的心跳哼一种不是调的调。那调要是让别人听了实在难听极了 而我们那时觉得是那么动听 ③那是真的动听,是全身感到舒畅的动听。那一刻就觉得是天底下没有什么比那 种调子更让人觉得动听的了。而且我还发现一个人不管是烦恼的时候也好痛苦的 时候也好,只要一哼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调子,就会慢慢地变得开朗,眼前的路也 就开阔起来。 ④我曾经好多次见过父亲一个人一边干着活,一边随意地哼着,父亲是一个木工, 他一般戴着一顶很破的帽子,帽沿儿朝一边歪着,在帽子下面插着一支铅笔,他 边挥动凿子凿着木头,一边哼着调子。他在亮光下的影子显得十分生动。父亲 的调子是那种很粗放的调子。我也曾经多次见过母亲一边收拾着家一边哼着,母 亲哼得很细很细,被人听到了她就会不自然地笑笑。等人走了她就又开始哼了 其实那时我们的家是很困难的。父亲和母亲身上的担子也很重,可他们却会不时 地哼出他们心底的旋律来,父亲和母亲都是这个世界上很一般的人,但在他们 边干活一边哼歌的时候,我觉得他们很美很美,他们是在从心底灿烂他们的人生, 他们是在用心歌唱他们所正在过着的生活。很多年后,我一想到小时候见到的父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 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 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3 分) 答: 13.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5 分) 答: 14.补写下列诗文名句。(5 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赤壁怀古》)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3)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登建康赏 心亭》) (4)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5)吾所以为此者, 也。(《廉 颇蔺相如列传》) 三、(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5-—17 题 给生命配乐 侯建臣 ①有时候走在街上,总想哼一种调子。不管是什么调子,也不管跑调不跑调,就 是很随便地哼,很投入地哼,哼着哼着,就发现原来那调子一直是和自己的脚步 合拍的。哼着哼着,也就发现那调子原来也和自己的心跳声是合着拍的。 ②其实慢慢地发现,我们有时在干活的时候,有时在沉思的时候,有时在痛苦的 时候,有时在快活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地哼一哼。哼一种老调或者哼一种新调 或者就顺着我们的心跳哼一种不是调的调。那调要是让别人听了实在难听极了, 而我们那时觉得是那么动听。 ③那是真的动听,是全身感到舒畅的动听。那一刻就觉得是天底下没有什么比那 种调子更让人觉得动听的了。而且我还发现一个人不管是烦恼的时候也好痛苦的 时候也好,只要一哼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调子,就会慢慢地变得开朗,眼前的路也 就开阔起来。 ④我曾经好多次见过父亲一个人一边干着活,一边随意地哼着,父亲是一个木工, 他一般戴着一顶很破的帽子,帽沿儿朝一边歪着,在帽子下面插着一支铅笔,他 一边挥动凿子凿着木头,一边哼着调子。他在亮光下的影子显得十分生动。父亲 的调子是那种很粗放的调子。我也曾经多次见过母亲一边收拾着家一边哼着,母 亲哼得很细很细,被人听到了她就会不自然地笑笑。等人走了她就又开始哼了。 其实那时我们的家是很困难的。父亲和母亲身上的担子也很重,可他们却会不时 地哼出他们心底的旋律来,父亲和母亲都是这个世界上很一般的人,但在他们一 边干活一边哼歌的时候,我觉得他们很美很美,他们是在从心底灿烂他们的人生, 他们是在用心歌唱他们所正在过着的生活。很多年后,我一想到小时候见到的父
亲和母亲一边哼歌一边干活的情景就忍不住在心中感动不已。很难想象一个能够 很随意地从心底哼出歌的人会不热爱生活,会厌倦人世 ⑤记得很小的时候。一个人天黑的时候要从一个很远的地方回家,因为路远,而 且还要经过一块坟地,所以就很害怕。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就跟在自己的后面。于 是在心里一遍一遍地说我是大人,好像是要告诉谁似的。但这一招并不起作用 因为自己的心里很清楚并不是一个大人。就哼起了歌,哼得很响,在黑夜的旷野 里就只能听到自己的歌了。那一刻似乎自己真的大了,那段路也在不知不觉中就 走完了。 ⑥在走那段路的时候,哼歌让我给自己创造了自信,使我从容地走过了一段本来 就应该是很艰难的路。我就想父亲和母亲在哼歌的时候是不是也在为自己创造自 信呢?在繁杂的生活面前他们肯定也会感到压力和沉重。但哼着哼着,那些东西 就显得很轻很轻了。我曾经问过他们,母亲没说话只是笑着,而父亲则是在沉思 什么的样子,他们要回答的一切就在他们的笑容里和沉思着的眸子里了。 ⑦生活就是这样,父亲和母亲用他们心中的旋律使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起来了, 倘若他们整日愁眉苦脸,很难想象我们当时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生活有时是 场大型交响乐,但生活有时又是很单纯的二胡独奏;生活有时是激越的,但大多 数时间则是小河一样静静地流着。谁想让生活永远澎湃着激情那是不可能的也是 不现实的。而流动着的生活更能让人品出生活的真味。也更能让人陶醉其中 ⑧乐于给自己的生命配乐,起码说明我们还是很看重我们的生命,说明我们的生 命还有值得我们为此而干下去的东西。我们也就会活得有滋有味。而给自己的生 命配了乐,我们的生命本身也就有了色彩,有了旋律,有了让我们走下去的信心 和勇气。 ⑨人需要的又是什么呢? 15.作者在文中说:“生活就是这样”。请根据文章内容写出这句话的具体含义。 (4分) 16.第④段中,“很多年后,我一想到小时候见到的父亲和母亲一边哼歌一边干 活的情景就忍不住在心中感动不已。”为什么?根据文意,简要回答。(5分) 17.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8分) ①从“乐于给自己的生命配乐”,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10字 以内)(3分) ②“父亲和母亲都是这个世界上很一般的人。”然而作者为什么“觉得他们很 美很美”?(5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2分)
亲和母亲一边哼歌一边干活的情景就忍不住在心中感动不已。很难想象一个能够 很随意地从心底哼出歌的人会不热爱生活,会厌倦人世。 ⑤记得很小的时候。一个人天黑的时候要从一个很远的地方回家,因为路远,而 且还要经过一块坟地,所以就很害怕。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就跟在自己的后面。于 是在心里一遍一遍地说我是大人,好像是要告诉谁似的。但这一招并不起作用, 因为自己的心里很清楚并不是一个大人。就哼起了歌,哼得很响,在黑夜的旷野 里就只能听到自己的歌了。那一刻似乎自己真的大了,那段路也在不知不觉中就 走完了。 ⑥在走那段路的时候,哼歌让我给自己创造了自信,使我从容地走过了一段本来 就应该是很艰难的路。我就想父亲和母亲在哼歌的时候是不是也在为自己创造自 信呢?在繁杂的生活面前他们肯定也会感到压力和沉重。但哼着哼着,那些东西 就显得很轻很轻了。我曾经问过他们,母亲没说话只是笑着,而父亲则是在沉思 什么的样子,他们要回答的一切就在他们的笑容里和沉思着的眸子里了。 ⑦生活就是这样,父亲和母亲用他们心中的旋律使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起来了, 倘若他们整日愁眉苦脸,很难想象我们当时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生活有时是一 场大型交响乐,但生活有时又是很单纯的二胡独奏;生活有时是激越的,但大多 数时间则是小河一样静静地流着。谁想让生活永远澎湃着激情那是不可能的也是 不现实的。而流动着的生活更能让人品出生活的真味。也更能让人陶醉其中。 ⑧乐于给自己的生命配乐,起码说明我们还是很看重我们的生命,说明我们的生 命还有值得我们为此而干下去的东西。我们也就会活得有滋有味。而给自己的生 命配了乐,我们的生命本身也就有了色彩,有了旋律,有了让我们走下去的信心 和勇气。 ⑨人需要的又是什么呢? 15.作者在文中说:“生活就是这样”。请根据文章内容写出这句话的具体含义。 (4 分) 16.第④段中,“很多年后,我一想到小时候见到的父亲和母亲一边哼歌一边干 活的情景就忍不住在心中感动不已。”为什么?根据文意,简要回答。(5 分) 17.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8 分) ①从“乐于给自己的生命配乐”,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10 字 以内)(3 分) ②“父亲和母亲都是这个世界上很一般的人。”然而作者为什么“ 觉得他们很 美很美”?(5 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 82 分)
四(22分) 1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忤(w)逆前合后偃(yan)铁杵(chu)揠(ya)苗助长 B.罪愆(qian)繁衍(yan)生息榅(wen)泪愠(yun)怒 C.谂知(shn)熟稔(ren) 诡谲(jue)鹬(y)蚌相争 D.蕴藉(jie)杯盘狼藉(j 笑靥(yan)梦魇(yan) 19.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虚嚣惫赖暑气暄负曲衔冤B.绣闼墙隅干家缘鳏寡孤独 C.萧瑟暮霭歪剌骨红鸾天喜D.看觑变徵白泠泠蜗角虚名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 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的词 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 的语法规律的。 C.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 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校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 D.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己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 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 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 为人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 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摸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作品 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22.从以下12个词中选取最恰当的8个,分别填入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选词 不得重复。(填序号,4分) a停止 b损害 c设立 d具 有 e核实 f侵害 g咨询 h维护 i存在 叫 停 k保护 1免受 “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是文化部指导下的企业自律行为 先期试点的六家网络企业将建立服务页面, )专线电话等,为家长 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网游监管提供 与服务。家长可实名举 报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网络游戏企业 之后 将根据家长的要求,依法限制或④ 对该未成年人提供相关的网络服 务 目前,一些网络游戏不同程度地 ⑤低俗、暴力、色情等 方面的内容,这严重⑥了那些沉迷于网游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实 施网游监护工程的目的是要」 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 使他们 )不良网络游戏的侵害
四(22 分) 1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忤(wǔ)逆 前合后偃(yǎn) 铁杵(chǔ) 揠(yà)苗助长 B.罪愆(qiān) 繁衍(yǎn)生息 揾(wèn)泪 愠(yùn)怒 C.谂知(shěn)熟稔(rěn) 诡谲(jué) 鹬(yù)蚌相争 D.蕴藉(jiè) 杯盘狼藉(jí) 笑靥(yǎn) 梦魇(yǎn) 19.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 分) A.虚嚣 惫赖 暑气暄 负曲衔冤 B.绣闼墙隅 干家缘 鳏寡孤独 C.萧瑟 暮霭 歪剌骨 红鸾天喜 D.看觑变徵 白泠泠 蜗角虚名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 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 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的词 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 的语法规律的。 C.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 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校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 D.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己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 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 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 为人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 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摸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作品, 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22.从以下 12 个词中选取最恰当的 8 个,分别填入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选词 不得重复。(填序号,4 分) a 停止 b 损害 c 设立 d 具 有 e 核实 f 侵害 g 咨询 h 维护 i 存在 j 叫 停 k 保护 l 免受 “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是文化部指导下的企业自律行为。 先期试点的六家网络企业将建立服务页面, ① 专线电话等,为家长 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网游监管提供 ② 与服务。家长可实名举 报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网络游戏企业 ③ 之后, 将根据家长的要求,依法限制或 ④ 对该未成年人提供相关的网络服 务。 目前,一些网络游戏不同程度地 ⑤ 低俗、暴力、色情等 方面的内容,这严重 ⑥ 了那些沉迷于网游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实 施网游监护工程的目的是要 ⑦ 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 使他们 ⑧ 不良网络游戏的侵害
23.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博大”为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所 写的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成熟是一种临危不乱的从容:成熟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淡定;成熟是一种 卓尔不群的大气。 答 五、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子硕问墨子道:“从事正义的事业,哪件事最为重要?”墨子说:“好比筑墙 样,能捣土就捣土,能填土就瑱土,能递土就递土,然后墙就筑好了。从事正 义的事业也一样,能论辩就论辩,能讲解就讲解,能干具体事就干具体事,这样, 正义的事业就完成了。” 请以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但不得套作,抄袭;②文 体自选(诗歌出外)。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答题卷 11(1)数上书孝文帝,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4分) (2)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4分) 1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3分)
23.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博大”为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所 写的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6 分) 成熟是一种临危不乱的从容;成熟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淡定;成熟是一种 卓尔不群的大气。 答: 五、作文(60 分)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子硕问墨子道:“从事正义的事业,哪件事最为重要?”墨子说:“ 好比筑墙 一样,能捣土就捣土,能填土就填土,能递土就递土,然后墙就筑好了。从事正 义的事业也一样,能论辩就论辩,能讲解就讲解,能干具体事就干具体事,这样, 正义的事业就完成了。” 请以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① 立意自定。但不得套作,抄袭;②文 体自选(诗歌出外)。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 800 字。 答 题 卷 11(1)数上书孝文帝,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4 分) (2)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4 分) 1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3 分)
13.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5分) 14.补写下列诗文名句。(5分) (1)羽扇纶巾,谈笑 。(苏轼《赤壁 怀古》)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 怕 (苏轼《定风波》) (3)楚天千里清秋 辛 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到黄昏、点点 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5)吾所以为此者, 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15.作者在文中说:“生活就是这样”。请根据文章内容写出这句话的具体含义。 (4分) 16.第④段中,“很多年后,我一想到小时候见到的父亲和母亲一边哼歌一边干 活的情景就忍不住在心中感动不已。”为什么?根据文意,简要回答。(5分) 17.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8分) ①从“乐于给自己的生命配乐”,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10字 以内)(3分)
答: 13.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5 分) 答: 14.补写下列诗文名句。( 5 分) (1)羽扇纶巾,谈笑 间, 。(苏轼《赤壁 怀古》)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 怕? 。(苏轼《定风波》) (3)楚天千里清秋, 。(辛 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4) ,到黄昏、点点 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5)吾所以为此者, 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15.作者在文中说:“生活就是这样”。请根据文章内容写出这句话的具体含义。 (4 分) 16.第④段中,“很多年后,我一想到小时候见到的父亲和母亲一边哼歌一边干 活的情景就忍不住在心中感动不已。”为什么?根据文意,简要回答。(5 分) 17.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8 分) ①从“乐于给自己的生命配乐”,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10 字 以内)(3 分)
②“父亲和母亲都是这个世界上很一般的人。”然而作者为什么“觉得他们很 美很美”?(5分) 22 23.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博大”为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所 写的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成熟是一种临危不乱的从容;成熟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淡定;成熟是一种 卓尔不群的大气 (6分) 答 23.作文(60分) 参考答案 1.解析:A项对墨子看《春秋》的时代表述错误;B项说“墨子见过的《春秋》 几乎被烧掉”表述错误;D项说“大量鲁国的《春秋》”表述不对。 谷案:C 2.解析:只是当时社会局面的描述。 答案:B 3.解析:“天命靡常”的观点产生于春秋 谷案:D 4.D(亡,逃跑。) 5.D(有司,官吏的通称。) 6.B(A“上”,名词用作状语:C“急”,使动用法;D“衣”,名词用作动词。) 7.B(A省略宾语“之”,C省略介词宾语“之”,D省略介词“于”。) 8.C(恨,悔恨。) 9.A(B①地方,②所字结构;C①介词,凭借,②介词,拿,用;D①况且,而 且,②暂且;A于是。)
②“父亲和母亲都是这个世界上很一般的人。”然而作者为什么“ 觉得他们很 美很美”?(5 分) 22.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3.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博大”为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所 写的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6 分) 成熟是一种临危不乱的从容;成熟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淡定;成熟是一种 卓尔不群的大气。 (6 分) 答: 23.作文(60 分) 参考答案: 1. 解析:A 项对墨子看《春秋》的时代表述错误;B 项说“墨子见过的《春秋》 几乎被烧掉”表述错误;D 项说“大量鲁国的《春秋》”表述不对。 答案:C 2.解析:只是当时社会局面的描述。 答案:B 3. 解析:“天命靡常”的观点产生于春秋。 答案:D 4.D (亡,逃跑。) 5.D (有司,官吏的通称。) 6.B (A“上”,名词用作状语;C“急”,使动用法;D“衣”,名词用作动词。) 7.B (A 省略宾语“之”,C 省略介词宾语“之”,D 省略介词“ 于”。) 8.C (恨,悔恨。) 9.A (B①地方,②所字结构;C①介词,凭借,②介词,拿,用;D①况且,而 且,②暂且;A 于是。)
10.C(“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这个说法不符合文意) 11.(1)晁错好几次上书说到削弱诸侯的事,以及可加以更定的法令。(2)等 到窦婴、袁盎进谏陈说,景帝于是命令晁错穿着朝服,而在东市把他斩杀了 12(3分)解析:本题考査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路暗花 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 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是:表现 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 的心情 13(5分)解析:本题考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 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 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 了工整的对仗。故答案为 一句一个场景②拟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赏析】 这是一首体制十分奇特、艺术手法十分讲究的诗。一句一绝,四句诗是四 个不同的独立意境,虽然此诗四个画面各自独立,然而组合在一起却又成为一幅 构思完整、意境连绵的图画。 全诗一句一截,各自独立,描绘了秋夜、春宵、棋罢、酒阑四个不同的意境, 好像四幅单轴画 杨慎《升庵诗话》卷十一认为,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鸳上 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此诗之祖。不过,细细体味,这 四句给人的意象又是统一的,正可以诗题的一个“梦”字贯通。因为是梦,故尔 有意识流动变幻不定,前后不连贯的特点,使诗中的景和事显得迷离惝忆,隐隐 绰绰,游移不定,似是而非。末句是全诗之关目,一个“客”字便是梦的原由 梦的主旨,梦的归宿。李后主尚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时候,到底给人片刻慰 籍。可欧阳公表现的梦,却是客愁贯穿于始终,令人抑郁不展,魇魔难去。日有 所思则夜有所梦,可见这客愁之深之切了。诗题“梦中作”,这当然不可能,可 全诗却给人以无庯置疑的梦境之感,有如身历亲受。诗人良苦用心和绝妙手笔, 可发一赞叹。 14.(5分) (1)樯橹灰飞烟灭(2)一蓑烟雨任平生(3)水随天去秋无际(4)梧桐更兼细 雨 (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15.人在生活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和压力,只要有信心和勇气,就能战胜它们, 使沉重的生活变得轻快起来。(意思概括对即可) 6、父亲和母亲“一边哼歌一边干活”,不仅使他们的人生变得“灿烂”,也 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快乐、自信。(结合下文进行概括) 17、①看重生命、热爱生命。②因为他们即使在一种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也依然 热爱生活,用哼歌的方式使他们的人生变得绚烂多彩(或用心来歌唱他们所正在 过着的生活)。 18.D(笑靥yan--ye) 19.A(曲(屈)
10.C (“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这个说法不符合文意) 11.(1)晁错好几次上书说到削弱诸侯的事,以及可加以更定的法令。(2)等 到窦婴、袁盎进谏陈说,景帝于是命令晁错穿着朝服,而在东市把他斩杀了。 12(3 分)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 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 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是:表现 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 的心情 13(5 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 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 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 了工整的对仗。故答案为: 一句一个场景②拟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赏析】 这是一首体制十分奇特、艺术手法十分讲究的诗。一句一绝,四句诗是四 个不同的独立意境,虽然此诗四个画面各自独立,然而组合在一起却又成为一幅 构思完整、意境连绵的图画。 全诗一句一截,各自独立,描绘了秋夜、春宵、棋罢、酒阑四个不同的意境, 好像四幅单轴画。 杨慎《升庵诗话》卷十一认为,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鸳上 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此诗之祖。不过,细细体味,这 四句给人的意象又是统一的,正可以诗题的一个“梦”字贯通。因为是梦,故尔 有意识流动变幻不定,前后不连贯的特点,使诗中的景和事显得迷离惝忆,隐隐 绰绰,游移不定,似是而非。末句是全诗之关目,一个“客”字便是梦的原由, 梦的主旨,梦的归宿。李后主尚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时候,到底给人片刻慰 籍。可欧阳公表现的梦,却是客愁贯穿于始终,令人抑郁不展,魇魔难去。日有 所思则夜有所梦,可见这客愁之深之切了。诗题“梦中作”,这当然不可能,可 全诗却给人以无庸置疑的梦境之感,有如身历亲受。诗人良苦用心和绝妙手笔, 可发一赞叹。 14.(5 分) (1)樯橹灰飞烟灭(2)一蓑烟雨任平生(3)水随天去秋无际(4)梧桐更兼细 雨 (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15.人在生活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和压力,只要有信心和勇气,就能战胜它们, 使沉重的生活变得轻快起来。(意思概括对即可) 16、父亲和母亲“一边哼歌一边干活”,不仅使他们的人生变得“ 灿烂”,也 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快乐、自信。(结合下文进行概括) 17、①看重生命、热爱生命。②因为他们即使在一种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也依然 热爱生活,用哼歌的方式使他们的人生变得绚烂多彩(或用心来歌唱他们所正在 过着的生活)。 18.D (笑靥 yǎn——yè) 19.A (曲(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