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安区2007届初三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 、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3分) 根据拼音完成词语。(3分) ②6u心沥血 ③心无旁w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2分) A.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土军装,但站在军装笔挺的晋军将领 中,仍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B.小张同学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C.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D.同学们喜爱新颖别致的小玩意,原来那些样式陈旧、毫无个性的东西早已无人问津 3.解释下列加点文言词语。(4分) ①欲信大义于天下 ②比至陈 ③委而去之 ④望其旗靡 4.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浊酒一杯家万里 ②过尽千帆皆不是 胜作一书生 ,肯将衰朽惜残年。 草色遥看近却无。 ⑥不畏浮云遮望眼 ⑦人们常常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 的诗句来形容“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或赞颂那些献身事业的人 ⑧“神州六号”遨游太空,让全体中国人的心随着它跳动了五天五夜,也让全世界再次感 受到了中华民族 ”的雄心和气概。(填 写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5.根据中心语知识,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2分) 3月27日,美军在海湾地区举行了由两个航空母舰战斗群、100多架战机和1万多 名官兵组成参加的自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演习。 答 6.请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一句话,作为该语段的论点。(2分) 你诚然不能脱窝社会和他人而生活,但你不 能—味攀援在社会建筑物和他人身上。你自己要在生命的土壤中扎根。你要在人生的大海 初三语文中考一模试卷共8页,第1
初三语文中考一模试卷 共8页,第1页 崇安区 2007 届初三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 23 分) 1.根据拼音完成词语。(3 分) ①diàn 污 ②ǒu 心沥血 ③心无旁 wù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2 分) A.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土军装,但站在军装笔挺的晋军将领 中,仍给人鹤立鸡群 ....之感。 B.小张同学匠心独运 ....,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C.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 D.同学们喜爱新颖别致的小玩意,原来那些样式陈旧、毫无个性的东西早已无人问津 ....。 3.解释下列加点文言词语。(4 分) ①欲信.大义于天下 ③委.而去之 ②比.至陈 ④望其旗靡. 4.根据课文默写。(10 分) ①浊酒一杯家万里, 。 ②过尽千帆皆不是, 。 ③ ,胜作一书生。 ④ ,肯将衰朽惜残年。 ⑤ ,草色遥看近却无。 ⑥不畏浮云遮望眼, 。 ⑦人们常常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 , ” 的诗句来形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或赞颂那些献身事业的人。 ⑧“神州六号”遨游太空,让全体中国人的心随着它跳动了五天五夜,也让全世界再次感 受到了中华民族“ , ”的雄心和气概。(填 写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5.根据中心语知识,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2 分) 3 月 27 日,美军在海湾地区举行了由两个航空母舰战斗群、100 多架战机和 1 万多 名官兵组成参加的自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演习。 答: 6.请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一句话,作为该语段的论点。(2 分) 。你诚然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而生活,但你不 能一味攀援在社会建筑物和他人身上。你自己要在生命的土壤中扎根。你要在人生的大海
上抛下自己的锚。一个人如果把自己仅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即使是极其美好的事物,顺 利时,也许看不出他的内在空虛,缺乏根基,一旦起了风浪,例如社会动乱、事业挫折 亲人亡故、失恋等等,就会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溃。 :填写的句子是 二、阅读分析(共39分) (一)(2分) 7.对下列古诗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A.首联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 B.颔联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深秋塞外宁静而美丽的景色 C.颈联中“临易水”三字既表明交战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 去不复还”的壮怀激烈的豪情。 D.尾联引用“黄金台”的典故,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二)(11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1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 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 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乙) 于是朝廷盛开选举①,或有诈伪资荫者,帝令其自首,不首者罪至于死。俄有诈伪者 初三语文中考一模试卷共8页,第2页
初三语文中考一模试卷 共8页,第2页 上抛下自己的锚。一个人如果把自己仅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即使是极其美好的事物,顺 利时,也许看不出他的内在空虚,缺乏根基,一旦起了风浪,例如社会动乱、事业挫折、 亲人亡故、失恋等等,就会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溃。 答:填写的句子是 二、阅读分析(共 39 分) (一)(2 分) 7.对下列古诗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A.首联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 B.颔联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深秋塞外宁静而美丽的景色。 C.颈联中“临易水”三字既表明交战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 一去不复还”的壮怀激烈的豪情。 D.尾联引用“黄金台”的典故,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二)(11 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8—11 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 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 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乙) 于是朝廷盛开选举①,或.有诈伪资荫者,帝令其自首,不首者罪至于死。俄有诈伪者
事泄,胄②据法断流③以奏之。太宗曰:“朕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流,是示天下以不信。 卿欲卖狱乎?”胄日:“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有司,臣不敢亏法。”太宗日:“卿 自守法,而令我失信耶?”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 发耳。陛下发一朝④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若顺 忿违信,臣窃为陛下惜之。”太宗曰:“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注:①选举:古代通过推选或科举选拔官吏的制度。②胄:即戴胄,唐太宗的大臣。③流: 流放,古代的一种刑罚。下文的“从流”与“流”意同。④一朝:一时 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 (1)臣之妻私臣 (2)王之蔽甚矣_ (3)或有诈伪资荫者 (4)卿欲卖狱乎 (5)既付有司 (6)公能正之 9.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2分) A.既知不可而置之于法 B.王之蔽甚矣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无案牍之劳形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卿自守法,而令我失信耶 翻译: (2)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翻译: 11.两段选文同是劝谏君主,但劝说的方式各不相同。请结合选文内容加以简要分析。(2 (三)请你点亮节能灯(12分) ()目前,高效照明的节能灯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据专家测算,如果以功率11W 的节能灯代替60W的白炽灯,可以节电80%,亮度还能提高20%-30%如果全国有 12亿只节灯,一年可节电85848亿度,相当于三峡电站一年的发电量。但是,由于种 种原因,节能灯在国内反应冷淡,无法发挥巨大的节能作用 (2)每年夏天,大部分省份就会产生电力紧张的情况,很多工厂因为用电量大,被迫限 电。然而,现在国内一些大型用电企业在使用了节能灯后取得了很好的节徽效果。2005 年3月,昆明钢铁集团公司将13000多只白炽灯换成节能灯照明功率由整改前的1032 干瓦下降到235千瓦,综合节电率在70%以上,年节电110万度 (3)节能灯节电不仅能减少电力负荷,缓解我国电力紧张状况,而且还有巨大的环保效 益。每节约1亿度电就意味着节约4.04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10.64万吨二氧化碳、009 万吨二氧化硫。 (4)据悉,美国、法国、荷兰、英国、意大利等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纷纷制订出相 关的扶持政策,用于推广节能灯等节能产品。仅美国环保局从1991年开始实施绿色照明 初三语文中考一模试卷共8页,第3页
初三语文中考一模试卷 共8页,第3页 事泄,胄②据法断流③以奏之。太宗曰:“朕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流,是示天下以不信。 卿欲卖狱.乎?”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有司,臣不敢亏法。”太宗曰:“卿 自守法,而令我失信耶?”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 发耳。陛下发一朝④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若顺 忿违信,臣窃为陛下惜之。”太宗曰:“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注:①选举:古代通过推选或科举选拔官吏的制度。②胄:即戴胄,唐太宗的大臣。③流: 流放,古代的一种刑罚。下文的“从流”与“流”意同。④一朝:一时。 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 分) ⑴臣之妻私.臣 ⑶或.有诈伪资荫者 ⑸既.付有司 ⑵王之蔽.甚矣 ⑷卿欲卖狱.乎 ⑹公能正.之 9.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2 分) A.既知不可而置之.于法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王之.蔽甚矣 D.无案牍之.劳形 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卿自守法,而令我失信耶? 翻译: ⑵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翻译: 11.两段选文同是劝谏君主,但劝说的方式各不相同。请结合选文内容加以简要分析。(2 分) 答: (三)请你点亮节能灯(12 分) ⑴目前,高效照明的节能灯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据专家测算,如果以功率 11W 的节能灯代替 60W 的白炽灯,可以节电 80%,亮度还能提高 20%—30%。如果全国有 12 亿只节能灯,一年可节电 858.48 亿度,相当于三峡电站一年的发电量。但是,由于种 种原因,节能灯在国内反应冷淡,无法发挥巨大的节能作用。 ⑵每年夏天,大部分省份就会产生电力紧张的情况,很多工厂因为用电量大,被迫限 电。然而,现在国内一些大型用电企业在使用了节能灯后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2005 年 3 月,昆明钢铁集团公司将 13 000 多只白炽灯换成节能灯,照明功率由整改前的 1 032 千瓦下降到 235 千瓦,综合节电率在 70%以上,年节电 110 万度。 ⑶节能灯节电不仅能减少电力负荷,缓解我国电力紧张状况,而且还有巨大的环保效 益。每节约 1 亿度电就意味着节约 4.04 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 10.64 万吨二氧化碳、0.09 万吨二氧化硫。 ⑷据悉,美国、法国、荷兰、英国、意大利等国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纷纷制订出相 关的扶持政策,用于推广节能灯等节能产品。仅美国环保局从 1991 年开始实施绿色照明
计划以来,就投资了10多亿美元用于推广高效照明产品。 (5)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节能灲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 产量也跃居世界第一,2003年中国节能灲的产量已占全球产量的70%以上。但是,我国 生产的节能灯主要是用于出口,国内的使用量偏低。以2003年为例,当年节能灯在国内 的销售量为356亿只,白炽灯的使用量却高达30亿只。 (6)为何节能灯在国际市场大受欢迎,而国内反应却这么冷淡呢?这里面原因很多,其 中—个主要障碍就是行业市场不规范,运行混乱。一些小作坊制造的节能灯光效低、寿命 短和光衰快,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信心。2005年2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上海、 广东两地的节能灲商品进行检测,结果抽样合格率仅为39%。行业市场的混乱导致规范 的节能灯生产厂家不敢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内。厂家倚重出口加剧了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 使消费者对节能灯的信心更难建立起来,恶性循环,导致了节能灲产品“墙内开花墙外香 的局面 ()另外,扶持政策不完善也是节餘灲在国内遇冷的原因,我国还缺少全国性的鼓励高 效照明产品生产使用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推广节能灯产品也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和激 励机制。美国等发达国家对购买节能产品都会进行补贴,在美国市场,消费者每买1只“得 邦”牌节能灯(浙江出口产品),便能得到美国能源部3美元的补贴 (文/曲兵《科学大众》2005年10月 12.节能灯在国际市场大受欢迎,而在国内反应冷淡的原因有很多,请概括说明。(3分) 13.文章第(2)段主要运用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答 14.“在美国市场,消费者每买1只“得邦”牌节能灯(浙江出口产品),便能得到美国能源 部3美元的补贴。”请说说句中加点“便”的表达效果。(2分) 15.请说说第(6)段画线句“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含义。(2分) 请你为推广使用节能灯设计一条宣传标语。(限15字)(2 (四)随风吹笛(14分) 林清玄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 初三语文中考一模答案共1页,第4页
初三语文中考一模答案 共 1 页,第4页 计划以来,就投资了 10 多亿美元用于推广高效照明产品。 ⑸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节能灯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 产量也跃居世界第一,2003 年中国节能灯的产量已占全球产量的 70%以上。但是,我国 生产的节能灯主要是用于出口,国内的使用量偏低。以 2003 年为例,当年节能灯在国内 的销售量为 3.56 亿只,白炽灯的使用量却高达 30 亿只。 ⑹为何节能灯在国际市场大受欢迎,而国内反应却这么冷淡呢?这里面原因很多,其 中一个主要障碍就是行业市场不规范,运行混乱。一些小作坊制造的节能灯光效低、寿命 短和光衰快,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信心。2005 年 2 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上海、 广东两地的节能灯商品进行检测,结果抽样合格率仅为 39%。行业市场的混乱导致规范 的节能灯生产厂家不敢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内。厂家倚重出口加剧了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 使消费者对节能灯的信心更难建立起来,恶性循环,导致了节能灯产品“墙内开花墙外香” 的局面。 ⑺另外,扶持政策不完善也是节能灯在国内遇冷的原因,我国还缺少全国性的鼓励高 效照明产品生产使用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推广节能灯产品也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和激 励机制。美国等发达国家对购买节能产品都会进行补贴,在美国市场,消费者每买 1 只“得 邦”牌节能灯(浙江出口产品),便.能得到美国能源部 3 美元的补贴。 (文/曲兵《科学大众》2005 年 10 月) 12.节能灯在国际市场大受欢迎,而在国内反应冷淡的原因有很多,请概括说明。(3 分) 答: 13.文章第⑵段主要运用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 分) 答: 14.“在美国市场,消费者每买 1 只“得邦”牌节能灯(浙江出口产品),便.能得到美国能源 部 3 美元的补贴。”请说说句中加点“便”的表达效果。(2 分) 答: 15.请说说第⑹段画线句“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含义。(2 分) 答: 16.请你为推广使用节能灯设计一条宣传标语。(限 15 字)(2 分) (四)随风吹笛(14 分) 林清玄 ⑴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
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萧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 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 简单的几种节奏。 (2)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 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3)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 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 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 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 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4)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埂坐下来,独自听那一 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 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5)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 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6)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便是演奏者。原来竹子洒过小雨, 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岀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 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η)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 初三语文中考一模答案共1页,第5页
初三语文中考一模答案 共 1 页,第5页 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萧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 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 简单的几种节奏。 ⑵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 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⑶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 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 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 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 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⑷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埂坐下来,独自听那一 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 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⑸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 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⑹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便是演奏者。原来竹子洒过小雨, 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出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 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⑺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
至刮风天里涛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 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8)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座-日,为的是要听 蝉声,有一次他送我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 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 的美,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9)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是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一回我 放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琤琮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 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岀欢欣的感叹。 ⑩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原来在 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 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 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 悠远、绵长的声音。 〕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 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我才知道,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分 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 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 2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 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这 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 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还是活 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境界。 3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明白了这一点,艺术 家就难免兴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寂寞之感。人能绘下长江万里图令人动 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人能录下蝉的鸣唱,但永远不能代替看美丽的 蝉在树梢唱岀动人的歌声。 4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 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 6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原文有改动 17.阅读第(1)段,请概括风雨中笛声的特点。(3分) 18.第①段中加点的“双重的组合”指什么?(2分) 答 19.文章叙述了作者雨天听竹的过程,其间作者心情波澜起伏。请简要写出作者心理变化 的四个过程。(4分) 初三语文中考一模答案共1页,第6页
初三语文中考一模答案 共 1 页,第6页 至刮风天里涛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 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⑻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座一日,为的是要听 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 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 的美,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⑼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是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一回我 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琤琮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 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⑽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原来在 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 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 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 悠远、绵长的声音。 ⑾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 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我才知道,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分 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 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 ⑿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 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这 种双重的组合 .....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 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还是活 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境界。 ⒀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明白了这一点,艺术 家就难免兴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寂寞之感。人能绘下长江万里图令人动 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人能录下蝉的鸣唱,但永远不能代替看美丽的 蝉在树梢唱出动人的歌声。 ⒁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 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 ⒂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原文有改动) 17.阅读第⑴段,请概括风雨中笛声的特点。(3 分) 答: 18.第⑿段中加点的“双重的组合”指什么?(2 分) 答: 19.文章叙述了作者雨天听竹的过程,其间作者心情波澜起伏。请简要写出作者心理变化 的四个过程。(4 分) 答:
20.依照第①3段画线句,用“人能……,但永远……”的句式仿写。(2分) 21.文章最后说“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分) 综合性学习(共8分) 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有谁离得开大地母亲,离得开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 22.请你说说与土地有关的成语或俗语,至少2条。(多写可加分)(2分) 答:① ③ 23.土地哺育了人类,人类离不开土地,更离不开自己的故土。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 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请你拿起手中的笔,描绘我们美丽的家园, 或者讴歌这片充满激情的热土吧!(介绍你所熟悉的一景即可)(字数不要超过50字)(4分 24.现在,世界范围内面临着共同的问题: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大量的不合理的工业用地 挤占耕地。就此问题,请你向市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 答 四、作文(60分) 25.母爱,是我心中的阳光,给我寒冷的世界带来温暖:友情,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困 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恩师,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迷惘的时候指点迷津:理想和信念, 我心中的阳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请以“心中的阳光”(或“我心中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6行。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 校名和人名 初三语文中考一模答案共1页,第7页
初三语文中考一模答案 共 1 页,第7页 20.依照第⒀段画线句,用“人能……,但永远……”的句式仿写。(2 分) 答: 21.文章最后说“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分) 答: 三、综合性学习(共 8 分) “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有谁离得开大地母亲,离得开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 22.请你说说与土地有关的成语或俗语,至少 2 条。(多写可加分)(2 分) 答:① ② ③ 23.土地哺育了人类,人类离不开土地,更离不开自己的故土。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 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请你拿起手中的笔,描绘我们美丽的家园, 或者讴歌这片充满激情的热土吧!(介绍你所熟悉的一景即可)(字数不要超过 50 字)(4 分) 答: 24.现在,世界范围内面临着共同的问题: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大量的不合理的工业用地 挤占耕地。就此问题,请你向市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2 分) 答: 四、作文(60 分) 25.母爱,是我心中的阳光,给我寒冷的世界带来温暖;友情,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困 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恩师,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迷惘的时候指点迷津;理想和信念,是 我心中的阳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请以“心中的阳光”(或“我心中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 600 字。若写诗歌,不少于 16 行。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 校名和人名
崇安区2007届初三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答案 、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3分) 1.(3分)①玷②呕③鹜 2.(2分)B 3.(4分)①通“伸”,伸张②等到③放弃④倒下 4.(10分)①燕然未勒归无计②斜晖脉脉水悠悠③宁为百夫长④欲为圣明除 弊事⑤天街小雨润如酥⑥自缘身在最高层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 目始干⑧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2分)美军举行演习 6.(2分)人必须有人格上的独立自主。(意思对即可) 、阅读分析(共39分) )7.(2分)B (二)8.(3分)①偏爱②受蒙蔽,这里是因受蒙蔽而不明的意思。③有人④官司 ⑤已经⑥纠正(使……正) 9.(2分)A 10.(4分)(1)你自己遵守法律了,却让我不讲信用吗? (2)这是克制个人的愤怒而保存了法律的尊严啊 11.(2分)邹忌采用讽谏,戴胄采用直谏,具体内容略。 三)12.(3分)①行业市场不规范,运行混乱:②扶持政策不完善:③推广节能灯缺乏 有效的投资渠道和激励机制。 13.(3分)举例子、列数字:说明了节能灯巨大的节电作用。 14.(2分)“便”在句中是“就”的意思,突出了美国对推广使用节能灯的政策扶持,用 该词能够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2分)我国生产的节能灯产量居世界首位,但主要是用于出口,国内的使用量偏低。 (意思对即可) 16.(2分)例:请使用节电、环保的节能灯。 (四)17.(3分)清晰、高扬、穿透力强 18.(2分)活的画面和声音 19.(4分)①被笛声吸引,②被笛声震撼,③感动于笛声,④遗憾没有录下笛声 20.(2分)例:(1)人能录下昙花翕合花瓣的声音,但永远不能聆听到它绽放生命的欢快 (2)人能绘下劲松参天挺立的英姿,但永远不能再现它破坚石而出的毅力 21.(3分)自然是美丽的,自然是时刻变化的,人们应该时时体验自然,感悟自然,融入 自然,生命就会有价值,生活就会有意义。(意思对即可)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 22.(2分)例:①沧海桑田②一方水养一方人 23.(4分)略 24.(2分)略(建议合理,语言通顺即可) 四、作文(60分)略(建议切入分为45分) 初三语文中考一模答案共1页,第8页
初三语文中考一模答案 共 1 页,第8页 崇安区 2007 届初三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 23 分) 1.(3 分)①玷 ②呕 ③骛 2.(2 分)B 3.(4 分)①通“伸”,伸张 ②等到 ③放弃 ④倒下 4.(10 分)①燕然未勒归无计 ②斜晖脉脉水悠悠 ③宁为百夫长 ④欲为圣明除 弊事 ⑤天街小雨润如酥 ⑥自缘身在最高层 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 泪始干 ⑧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2 分)美军举行演习。 6.(2 分)人必须有人格上的独立自主。(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分析(共 39 分) (一)7.(2 分)B (二)8.(3 分)①偏爱 ②受蒙蔽,这里是因受蒙蔽而不明的意思。 ③有人 ④官司 ⑤已经 ⑥纠正(使……正) 9.(2 分)A 10.(4 分)⑴你自己遵守法律了,却让我不讲信用吗? ⑵这是克制个人的愤怒而保存了法律的尊严啊。 11.(2 分)邹忌采用讽谏,戴胄采用直谏,具体内容略。 (三)12.(3 分)①行业市场不规范,运行混乱;②扶持政策不完善;③推广节能灯缺乏 有效的投资渠道和激励机制。 13.(3 分)举例子、列数字;说明了节能灯巨大的节电作用。 14.(2 分)“便”在句中是“就”的意思,突出了美国对推广使用节能灯的政策扶持,用 该词能够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2 分)我国生产的节能灯产量居世界首位,但主要是用于出口,国内的使用量偏低。 (意思对即可) 16.(2 分)例:请使用节电、环保的节能灯。 (四)17.(3 分)清晰、高扬、穿透力强 18.(2 分)活的画面和声音 19.(4 分)①被笛声吸引,②被笛声震撼,③感动于笛声,④遗憾没有录下笛声。 20.(2 分)例:⑴人能录下昙花翕合花瓣的声音,但永远不能聆听到它绽放生命的欢快。 ⑵人能绘下劲松参天挺立的英姿,但永远不能再现它破坚石而出的毅力 21.(3 分)自然是美丽的,自然是时刻变化的,人们应该时时体验自然,感悟自然,融入 自然,生命就会有价值,生活就会有意义。(意思对即可) 三、综合性学习(共 8 分) 22.(2 分)例:①沧海桑田 ②一方水养一方人 23.(4 分)略 24.(2 分)略(建议合理,语言通顺即可) 四、作文(60 分)略(建议切入分为 4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