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九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考试题 高一语文 命题人:彭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 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卷上。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于南方居民而言,竹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以竹 子为主要原料的工厂、作坊星罗棋布。有的地方以竹林、竹楼和系列竹产品开展 旅游业,游客云集。其实,在远离竹林的北方,也是须臾离不开竹子的。吃饭的 竹筷,铺的竹席,织衣、烤肉串的竹针,剔牙的牙签,居室的竹帘,真是俯拾皆 是。至于工程用的脚手架、跳板,打鱼用的桅杆、网竿、撑竿,竹篙,葡萄、豆 角、黄瓜、西红柿等作物用的架竿,大多是竹子。就连我国最北部边境的黑龙江 里,也有上下漂流的竹排。所以,从竹子的使用范围之广来说,把竹子叫作“中 华竹”是再恰当不过的。 把竹子称为“中华竹”,还因为竹子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载体,包括礼 乐、书、数、兵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第一场《灿烂文明》中最精彩的一段当属 竹简操了。演员们手持竹简表演,精彩绝伦。这竹简便是用竹片穿成的书一—中 国最早的书。“韦编三绝”里的“编”,就是孔子读的《周易》,是用牛皮绳把 竹简编在一起的。后来的“四书”、“五经”,都是竹简书。再说乐,古代的音 乐被称为“丝竹”或“管弦”,这里的“竹”和“管”指的正是竹乐器,包括笙、 管、笛、箫等。书法更离不开竹,用竹管插上兽毫就是笔,“用笔”又叫“握管”, 字当然要写在竹子上,成语“罄竹难书”由此而来。算术用的筹是竹子做的,由 “筹”发展到“筹划”,再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足见“筹”的 重要。兵指的是战争。战争的主要武器 箭”,就是竹子做的,字义从竹而 来。最早的盾、云梯、陷阱都离不开竹。现代的竞技体育有好多项目来自竹,如 跳髙、撑杆跳、射箭、漂流、竹竿操等。在古代建筑中,把竹跟石灰、砂浆混合 使用,创造了比钢筋混凝土还坚固耐久的建筑奇迹,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便是最好 的例证。 在成语词典里,带“竹”字的词语非常多,诸如“胸有成竹”、“竹报平安”、 势如破竹”、“竹节松贞”、“青梅竹马”等。文人墨客的诗文书画,好多以 竹为题材。刘禹锡的“竹含天籁清商乐,水绕庭台碧玉环”,白居易的“露荷散 清香,风竹含疏韵”都是咏竹的佳句。郑板桥则终其一生以画竹为乐趣,他的《竹 石图》中“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 时”的诗和画堪称“双绝”。如今,以竹为题材、背景的文学作品、绘画、工艺 品、编织品、装饰物比比皆是。带“竹”、“筠”、“汉卿(汗青)”等字眼的 人名更是无法统计,关汉卿用戏剧为民请命而千古流芳,张汉卿以兵谏救国而青 史留名。陶渊明笔下的“良田美池桑竹”,是世外桃源的自然特征。“竹林七贤” 竹林中饮酒赋诗吹管潇洒一生。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大多选址于竹林,他
涡阳九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考试题 高一语文 命题人:彭 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 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卷上。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于南方居民而言,竹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以竹 子为主要原料的工厂、作坊星罗棋布。有的地方以竹林、竹楼和系列竹产品开展 旅游业,游客云集。其实,在远离竹林的北方,也是须臾离不开竹子的。吃饭的 竹筷,铺的竹席,织衣、烤肉串的竹针,剔牙的牙签,居室的竹帘,真是俯拾皆 是。至于工程用的脚手架、跳板,打鱼用的桅杆、网竿、撑竿,竹篙,葡萄、豆 角、黄瓜、西红柿等作物用的架竿,大多是竹子。就连我国最北部边境的黑龙江 里,也有上下漂流的竹排。所以,从竹子的使用范围之广来说,把竹子叫作“中 华竹”是再恰当不过的。 把竹子称为“中华竹”,还因为竹子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载体,包括礼、 乐、书、数、兵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第一场《灿烂文明》中最精彩的一段当属 竹简操了。演员们手持竹简表演,精彩绝伦。这竹简便是用竹片穿成的书——中 国最早的书。“韦编三绝”里的“编”,就是孔子读的《周易》,是用牛皮绳把 竹简编在一起的。后来的“四书”、“五经”,都是竹简书。再说乐,古代的音 乐被称为“丝竹”或“管弦”,这里的“竹”和“管”指的正是竹乐器,包括笙、 管、笛、箫等。书法更离不开竹,用竹管插上兽毫就是笔,“用笔”又叫“握管”, 字当然要写在竹子上,成语“罄竹难书”由此而来。算术用的筹是竹子做的,由 “筹”发展到“筹划”,再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足见“筹”的 重要。兵指的是战争。战争的主要武器——“箭”,就是竹子做的,字义从竹而 来。最早的盾、云梯、陷阱都离不开竹。现代的竞技体育有好多项目来自竹,如 跳高、撑杆跳、射箭、漂流、竹竿操等。在古代建筑中,把竹跟石灰、砂浆混合 使用,创造了比钢筋混凝土还坚固耐久的建筑奇迹,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便是最好 的例证。 在成语词典里,带“竹”字的词语非常多,诸如“胸有成竹”、“竹报平安”、 “势如破竹”、“竹节松贞”、“青梅竹马”等。文人墨客的诗文书画,好多以 竹为题材。刘禹锡的“竹含天籁清商乐,水绕庭台碧玉环”,白居易的“露荷散 清香,风竹含疏韵”都是咏竹的佳句。郑板桥则终其一生以画竹为乐趣,他的《竹 石图》中“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 时”的诗和画堪称“双绝”。如今,以竹为题材、背景的文学作品、绘画、工艺 品、编织品、装饰物比比皆是。带“竹”、“筠”、“汉卿(汗青)”等字眼的 人名更是无法统计,关汉卿用戏剧为民请命而千古流芳,张汉卿以兵谏救国而青 史留名。陶渊明笔下的“良田美池桑竹”,是世外桃源的自然特征。“竹林七贤” 竹林中饮酒赋诗吹管潇洒一生。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大多选址于竹林,他
们都以竹的精神品格而自省、自悟、自喻。难怪观世音菩萨的对联也用了“碧莲 台上主,紫竹林中仙”。 (选自郑徳忱《中华竹》 1.下列关于“中华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远离竹林的北方,竹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吃 饭的竹筷,铺的竹席,织衣、烤肉串的竹针,剔牙的牙签,居室的竹帘,真 是俯拾皆是 B.竹在古代建筑中也有应用。赵州桥就是古人把竹跟石灰、砂浆混合使用,创 造了比钢筋混凝土还坚固耐久的建筑,赵州桥并由此而举世闻名。 C.竹子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载体,包括文学、音乐、书法、建筑等各个方面。 在古代,甚至战争都离不开竹子 D.带“竹”字的成语非常多,现代社会,以竹为题材、背景的文学作品、绘画、 工艺品、编织品、装饰物也比比皆是。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中国最早的书,便是用竹片穿成的竹简。后来的“四书”、“五经”都是用 牛皮绳等物把竹简编在一起的竹简书 B.文人墨客以竹为题材的诗文书画有很多,郑板桥终其一生以画竹为乐趣,他 的《竹石图》堪称诗画“双绝”。 C.用竹管插上兽毫就是笔,“用笔”又叫“握管”,字当然要写在竹子上,所 以说,古代的书法更离不开竹 D.竹子在南方居民的生产、生活中很重要。竹子被利用于工厂建设,竹林、竹 楼和竹产品被加以利用开展旅游业。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其实,在远离竹林的北方,也是一会儿都离不开竹子的。就连我国最北部边 境的黑龙江里,也有上下漂流的竹排,可见,竹子的使用地域很广。 B.古代的诗书、音乐、书法、算数、战争都和竹子有关。在现代,竹子也应用 于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 C.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都选址于竹林,他们都以竹自省、自悟、自喻, 而且这些场所有时也通过对联来表达对竹子的推崇,可见竹子在文人心中的 地位之高 D.古代战争用到的的盾、云梯、陷阱都离不开竹。现代的竞技体育有好多项目 来自竹,如跳高、撑杄跳、射箭、漂流、竹竿操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 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 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 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 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节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们都以竹的精神品格而自省、自悟、自喻。难怪观世音菩萨的对联也用了“碧莲 台上主,紫竹林中仙”。 (选自郑徳忱《中华竹》) 1.下列关于“中华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远离竹林的北方,竹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吃 饭的竹筷,铺的竹席,织衣、烤肉串的竹针,剔牙的牙签,居室的竹帘,真 是俯拾皆是。 B.竹在古代建筑中也有应用。赵州桥就是古人把竹跟石灰、砂浆混合使用,创 造了比钢筋混凝土还坚固耐久的建筑,赵州桥并由此而举世闻名。 C.竹子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载体,包括文学、音乐、书法、建筑等各个方面。 在古代,甚至战争都离不开竹子。 D.带“竹”字的成语非常多,现代社会,以竹为题材、背景的文学作品、绘画、 工艺品、编织品、装饰物也比比皆是。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中国最早的书,便是用竹片穿成的竹简。后来的“四书”、“五经”都是用 牛皮绳等物把竹简编在一起的竹简书。 B.文人墨客以竹为题材的诗文书画有很多,郑板桥终其一生以画竹为乐趣,他 的《竹石图》堪称诗画“双绝”。 C.用竹管插上兽毫就是笔,“用笔”又叫“握管”,字当然要写在竹子上,所 以说,古代的书法更离不开竹。 D.竹子在南方居民的生产、生活中很重要。竹子被利用于工厂建设,竹林、竹 楼和竹产品被加以利用开展旅游业。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其实,在远离竹林的北方,也是一会儿都离不开竹子的。就连我国最北部边 境的黑龙江里,也有上下漂流的竹排,可见,竹子的使用地域很广。 B.古代的诗书、音乐、书法、算数、战争都和竹子有关。在现代,竹子也应用 于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 C.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都选址于竹林,他们都以竹自省、自悟、自喻, 而且这些场所有时也通过对联来表达对竹子的推崇,可见竹子在文人心中的 地位之高。 D.古代战争用到的的盾、云梯、陷阱都离不开竹。现代的竞技体育有好多项目 来自竹,如跳高、撑杆跳、射箭、漂流、竹竿操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 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 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 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 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节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非常:不一般,不寻常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D.何可胜道也哉 胜:胜利 5、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 B.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C.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6、对这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 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 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 惜 D.平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7、翻译下列句子。(10分)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为不 在也。(5分)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8-9题。(8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8.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 9.结合全诗赏析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 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看万山红遍, 万类霜天竞自由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乙:(1)软泥上的青荇, (2)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沉默呵,沉默呵!
B.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非常:不一般,不寻常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D.何可胜道也哉 胜:胜利 5、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 B.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C.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6、对这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 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 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 惜。 D.平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7、翻译下列句子。(10分)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为不 在也。(5分)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8—9题。(8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8.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 9.结合全诗赏析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4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 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乙:(1)软泥上的青荇,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沉默呵,沉默呵!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其意常在沛公也 (5) ,唯君图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周海亮 红色的铁伏在砧上,任一把大钳夹持,任两把铁锤反复锻打。老铁匠的小锤 轻敲上去,如蜻蜓点水,小铁匠的大锤紧跟上来,似巨雷轰顶。柔软的铁像面团 般变着形状,灼烫的火星在大锤落下的瞬间如烟花般迸散绽放。几点火光飞溅老 铁匠腰间的牛皮围裙,又在霎时熄灭。围裙就像黄褐色的天幕,黑色的星光点点 炉火熊熊,红和蓝的火焰缠绕交织。小铁匠气喘吁旴,挥锤的胳膊渐渐变得沉 重,表情也开始痛苦。老铁匠看看他,停下手里的小锤。歇一歇喝口水,他说 你好像心不在焉。 小铁匠没有搭话 因为这把刀?老铁匠问他 小铁匠只好点点头。他用一条黑色的毛巾擦着彤红的脸膛,村里人都说你是汉 奸 还说你是小汉奸?老铁匠面无表情。 那是肯定,小铁匠瞪着老铁匠,干脆我们逃了吧!夜里咱们爷俩…… 你觉得能逃出去吗?老铁匠仍然面无表情。 那也不打了!小铁匠把毛巾狠狠地扔到地上,不打能怎样呢?大不了是一死 不打?老铁匠苦笑,不打铁,我们还是铁匠吗?他站起身,从熊熊炉火中钳出再 次变得柔软的铁,用力按到砧上。儿啊,开锤! 军刀在两个月以后打造完毕。青蓝的刀锋,弧形的刀柄,雕了简洁图案的刀鞘。 刀似乎可以斩断目光和阳光,那是一把令人胆寒的好刀。小野小队长按时过来取 刀,身边跟着四个持枪的日本兵。他盯着刀,嘴角不停抖动。他问老铁匠,全是 铁的?老铁匠说,当然。小野再问,如何?老铁匠说,可试。小野就抽出腰间的军 刀,哇哇怪叫着冲上来,一道寒光自上而下,直逼老铁匠。老铁匠微微一笑,手 中刀轻轻一迎,“噗”一声响,小野的军刀,便折为两截 小野向老铁匠翘起拇指,好快的刀!又摆摆手,示意身边的日本兵接过刀。想 不到老铁匠却退后一步,说,刀暂时不能拿走 不能拿走?小野愣住。 不能拿走。老铁匠说,刀柄上还没有刻字 刻 这是规矩。老铁匠说,只有刀柄上刻了字,才算一把刀打造完毕,刀才算有了 主人。如果你信得过我,后天过来取刀。 小野想想,再看看老铁匠,再想想,再看看老铁匠,然后点点头。他在一张纸 片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递给老铁匠。要刻得和这个一模一样,小野说,能办到吧? 老铁匠笑笑,没问题。 别耍花样啊! 后天我来取刀! 可是第二天老铁匠就不见了,连同那把削铁如泥的军刀。小野暴跳如雷,他把 全村人驱赶到一起,逼他们说出老铁匠的下落。当然没有人说。也许连他们也不
(4)______________,其意常在沛公也 (5)____________,唯君图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铁 周海亮 红色的铁伏在砧上,任一把大钳夹持,任两把铁锤反复锻打。老铁匠的小锤 轻敲上去,如蜻蜓点水,小铁匠的大锤紧跟上来,似巨雷轰顶。柔软的铁像面团 般变着形状,灼烫的火星在大锤落下的瞬间如烟花般迸散绽放。几点火光飞溅老 铁匠腰间的牛皮围裙,又在霎时熄灭。围裙就像黄褐色的天幕,黑色的星光点点。 炉火熊熊,红和蓝的火焰缠绕交织。小铁匠气喘吁吁,挥锤的胳膊渐渐变得沉 重,表情也开始痛苦。老铁匠看看他,停下手里的小锤。歇一歇喝口水,他说, 你好像心不在焉。 小铁匠没有搭话。 因为这把刀?老铁匠问他。 小铁匠只好点点头。他用一条黑色的毛巾擦着彤红的脸膛,村里人都说你是汉 奸。 还说你是小汉奸?老铁匠面无表情。 那是肯定,小铁匠瞪着老铁匠,干脆我们逃了吧!夜里咱们爷俩…… 你觉得能逃出去吗?老铁匠仍然面无表情。 那也不打了!小铁匠把毛巾狠狠地扔到地上,不打能怎样呢?大不了是一死。 不打?老铁匠苦笑,不打铁,我们还是铁匠吗?他站起身,从熊熊炉火中钳出再 一次变得柔软的铁,用力按到砧上。儿啊,开锤! 军刀在两个月以后打造完毕。青蓝的刀锋,弧形的刀柄,雕了简洁图案的刀鞘。 刀似乎可以斩断目光和阳光,那是一把令人胆寒的好刀。小野小队长按时过来取 刀,身边跟着四个持枪的日本兵。他盯着刀,嘴角不停抖动。他问老铁匠,全是 铁的?老铁匠说,当然。小野再问,如何?老铁匠说,可试。小野就抽出腰间的军 刀,哇哇怪叫着冲上来,一道寒光自上而下,直逼老铁匠。老铁匠微微一笑,手 中刀轻轻一迎,“噗”一声响,小野的军刀,便折为两截。 小野向老铁匠翘起拇指,好快的刀!又摆摆手,示意身边的日本兵接过刀。想 不到老铁匠却退后一步,说,刀暂时不能拿走。 不能拿走?小野愣住。 不能拿走。老铁匠说,刀柄上还没有刻字。 刻字? 这是规矩。老铁匠说,只有刀柄上刻了字,才算一把刀打造完毕,刀才算有了 主人。如果你信得过我,后天过来取刀。 小野想想,再看看老铁匠,再想想,再看看老铁匠,然后点点头。他在一张纸 片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递给老铁匠。要刻得和这个一模一样,小野说,能办到吧? 老铁匠笑笑,没问题。 别耍花样啊! 放心! 后天我来取刀! 请! 可是第二天老铁匠就不见了,连同那把削铁如泥的军刀。小野暴跳如雷,他把 全村人驱赶到一起,逼他们说出老铁匠的下落。当然没有人说。也许连他们也不
知道。也许连小铁匠也不知道。一一日本人早在村子通往外界的唯一路口设下重 重关卡,老铁匠的突然失踪,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愤怒的小野几次想毙掉小铁匠,可是他终未下手。他们正在村后的山上修筑工 事,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一位强壮的铁匠。 个月后的一个夜里,山上的壮丁们突然组织了一次暴动。他们用石块打死四 个看守,然后四散而逃。尽管日本人的机关枪哒哒扫个不停,可是最终,还是有 三十多人逃了出去。 小铁匠在突围中中弹身亡。据说他是这次暴动的组织者。据说他在临死前只说 了一句话。他说,爹告诉我,能屈能伸才是铁。 再后来,日本人就投降了 多年后他们那栋老房子突然倒塌。在一个雨夜,伴着一道划破天空的闪电。人 们在听到一声闷响后爬起来看,就惊呆了 那房子,只剩下一面伫立的墙。 那面墙里,镶着一位伫立的老人。只剩白色骨架的老人。 风雨中,白色骨架岿然不动,似乎他的每块骨头,都闪烁出红和蓝的光泽。 红色像铁锈或者红的炉火。蓝色像刀锋或者蓝的炉火, 白色骨架的手里,紧握着一把刀。军刀。 刀柄上清晰地刻着三个字:中国铁。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分) A.小说情节曲折、极富戏剧性,但老铁匠的失踪、小铁匠的组织暴动,来得太 突然了,这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B.小说一开始写老铁匠得知自己被村人说成是汉奸后仍面无表情地打铁,说明 老铁匠一开始并没有想要反抗,而是逆来顺受想要忍气吞声躲过这一劫 C.“刀柄上清晰地刻着三个字:中国铁。”文字简练,系点睛之笔,对主题进 行了阐释与深化,使标题的匠心得以彰显。 D.小说以饱含深情的笔调,用爱国主义者的鲜血和骨气让一块普通的铁拥有了 震撼心灵的内涵,老铁匠与小铁匠互相映衬,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完美 E.作者运用悬念,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传神地刻画出 了父子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祖国尊严的高大形象 12、“铁”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3、小说中的老铁匠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14、老铁匠说,“能屈能伸才是铁”。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 实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第Ⅱ卷(84分) 15.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A.百舸(ge) 漫溯(suo) 慰藉(jie) 博闻强识(zhi
知道。也许连小铁匠也不知道。——日本人早在村子通往外界的唯一路口设下重 重关卡,老铁匠的突然失踪,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愤怒的小野几次想毙掉小铁匠,可是他终未下手。他们正在村后的山上修筑工 事,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一位强壮的铁匠。 一个月后的一个夜里,山上的壮丁们突然组织了一次暴动。他们用石块打死四 个看守,然后四散而逃。尽管日本人的机关枪哒哒扫个不停,可是最终,还是有 三十多人逃了出去。 小铁匠在突围中中弹身亡。据说他是这次暴动的组织者。据说他在临死前只说 了一句话。他说,爹告诉我,能屈能伸才是铁。 再后来,日本人就投降了。 多年后他们那栋老房子突然倒塌。在一个雨夜,伴着一道划破天空的闪电。人 们在听到一声闷响后爬起来看,就惊呆了。 那房子,只剩下一面伫立的墙。 那面墙里,镶着一位伫立的老人。只剩白色骨架的老人。 风雨中,白色骨架岿然不动,似乎他的每块骨头,都闪烁出红和蓝的光泽。 红色像铁锈或者红的炉火。蓝色像刀锋或者蓝的炉火。 白色骨架的手里,紧握着一把刀。军刀。 刀柄上清晰地刻着三个字:中国铁。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小说情节曲折、极富戏剧性,但老铁匠的失踪、小铁匠的组织暴动,来得太 突然了,这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B.小说一开始写老铁匠得知自己被村人说成是汉奸后仍面无表情地打铁,说明 老铁匠一开始并没有想要反抗,而是逆来顺受想要忍气吞声躲过这一劫。 C.“刀柄上清晰地刻着三个字:中国铁。”文字简练,系点睛之笔,对主题进 行了阐释与深化,使标题的匠心得以彰显。 D.小说以饱含深情的笔调,用爱国主义者的鲜血和骨气让一块普通的铁拥有了 震撼心灵的内涵,老铁匠与小铁匠互相映衬,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完美。 E.作者运用悬念,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传神地刻画出 了父子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祖国尊严的高大形象。 12、“铁”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3、小说中的老铁匠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14、老铁匠说,“能屈能伸才是铁”。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 实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第Ⅱ卷(84分) 15.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 ) A.百舸(gě) 漫溯(suò) 慰藉(jiè) 博闻强识(zhì)
B.青荇(xing)瞋(chen)目 混沌(hun) 挥斥方遒(qi) C.寥廓(liao)渐(jin)染 纤(xian)细 风靡一时(mi) D.屠戮(1u) 猗(yi)郁 骸(hai) 长歌当哭(dang) 1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撕打家具殒身不恤 风华正茂 B.绯红忸怩绿草如荫 谈笑风声 C.落寞伴侣桀傲不驯 没精打采 D.租赁恶耗睡眼醒松 如椽大笔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壹周立波秀》在嬴得良好的口碑和惊人的收视率之后,于国庆期间再推第三 季。周立波以其幽默睿智的语言使观众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随着电影《小时代》的热映,又掀起了一股“郭敬明热”,郭敬明已成为粉丝 眼中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了。 C.2013年令人期待的中秋国庆长假渐近,网上最流行的是一份“请假11天休24 天”的方案,“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朋友:切不可久假不归!让休假变 辞职 D.果海梨都砀山以七十万亩连片果园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每年清明时节,梨花 吐蕊绽蕾,竞相盛开,雪堆云涌,银波琼浪,让你叹为观止。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随着4G时代的到来,使多数运营商将通过提高套餐门槛、超出后限速计费等资 费策略对流量业务进行整合经营 B.“外因在天气,内因在污染!”部分专家认为,天气因素是触发和加剧雾霾的 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是持续的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 容量造成的 C.淘宝网传来消息,12月12日将推出本年度继双十一之后最大型的网购盛宴,并 继续开展去年的“全民疯抢”活动 D.新浪、百度、网易等各大网站的代表纷纷表示,要培养抵制假恶丑、弘扬真善 美的社会氛围,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引领互联网健康快速发展 19.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内容。(不超过25个字)(5分) 中新网10月10日电: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于瑞典当地时间10月10日下午1时(北京 时间10月10日晚7时)揭晓,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 Alice munro)获此殊荣。 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以短篇小说见长,今年82岁的她一生创作了11部短篇 小说集和1部类似故事集的长篇小说。1968年,加拿大女权运动正处于最髙峰, 她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一炮而红,并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 门罗写的大部分是女人的故事,笔触虽朴素,却十分细腻地展现平淡生活的真实 面貌,多涉及和生老病死相关的严肃主题。诺贝尔文学奖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 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颁“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 最佳作品的人”。和其他科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不同,文学奖的颁奖单位 是瑞典文学院。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中国作家莫 20.请根据你学过的对联知识,从下面的备选句中选择合适的语句,按照合理的 顺序为下面的挽联补上下联,只填序号即可。(4分) ①华表托精灵②何当化鹤重来③身世浮沉④词源如海笔如椽
B.青荇(xíng) 瞋(chēn)目 混沌(hùn) 挥斥方遒(qiú) C.寥廓(liáo) 渐(jiàn)染 纤(xiān)细 风靡一时(mí) D.屠戮(lù) 猗(yī) 郁 尸骸(hái) 长歌当哭(dàng) 1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 A.撕打 家具 殒身不恤 风华正茂 B.绯红 忸怩 绿草如荫 谈笑风声 C.落寞 伴侣 桀傲不驯 没精打采 D.租赁 恶耗 睡眼醒松 如椽大笔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A.《壹周立波秀》在赢得良好的口碑和惊人的收视率之后,于国庆期间再推第三 季。周立波以其幽默睿智的语言使观众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随着电影《小时代》的热映,又掀起了一股“郭敬明热”,郭敬明已成为粉丝 眼中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了。 C.2013年令人期待的中秋国庆长假渐近,网上最流行的是一份“请假11天休24 天”的方案,“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朋友:切不可久假不归!让休假变 辞职。 D.果海梨都砀山以七十万亩连片果园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每年清明时节,梨花 吐蕊绽蕾,竞相盛开,雪堆云涌,银波琼浪,让你叹为观止。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随着4G时代的到来,使多数运营商将通过提高套餐门槛、超出后限速计费等资 费策略对流量业务进行整合经营。 B.“外因在天气,内因在污染!”部分专家认为,天气因素是触发和加剧雾霾的 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是持续的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 容量造成的。 C.淘宝网传来消息,12月12日将推出本年度继双十一之后最大型的网购盛宴,并 继续开展去年的“全民疯抢”活动。 D.新浪、百度、网易等各大网站的代表纷纷表示,要培养抵制假恶丑、弘扬真善 美的社会氛围,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引领互联网健康快速发展。 19.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内容。(不超过25个字)(5分) 中新网10月10日电: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于瑞典当地时间10月10日下午1时(北京 时间10月10日晚7时)揭晓,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获此殊荣。 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以短篇小说见长,今年82岁的她一生创作了11部短篇 小说集和1部类似故事集的长篇小说。1968年,加拿大女权运动正处于最高峰, 她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一炮而红,并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 门罗写的大部分是女人的故事,笔触虽朴素,却十分细腻地展现平淡生活的真实 面貌,多涉及和生老病死相关的严肃主题。诺贝尔文学奖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 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颁“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 最佳作品的人”。和其他科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不同,文学奖的颁奖单位 是瑞典文学院。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中国作家莫言。 20.请根据你学过的对联知识,从下面的备选句中选择合适的语句,按照合理的 顺序为下面的挽联补上下联,只填序号即可。(4分) ①华表托精灵 ②何当化鹤重来 ③身世浮沉 ④词源如海笔如椽
⑤一生一死⑥深闺有妇赋招魂⑦五岳岱宗高 郁达夫挽徐志摩: 新诗传宇宙,竟尔乘风归去,同学同庚,老友如君先宿草 21.请选择你熟悉的一种花卉,写一个句子,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比喻和拟 人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40个字。(3分) 示例: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只蚌对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边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 圆圆的,我难受极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的情绪答道:“感谢上天,也感谢大海,我身体里边毫无痛 苦,我里里外外都很健全。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对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全的蚌 说:“是的,你是健全的,然而,你知道吗?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乃是一颗 异常美丽的珍珠。 读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现实,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 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⑤一生一死 ⑥深闺有妇赋招魂 ⑦五岳岱宗高 郁达夫挽徐志摩: 新诗传宇宙,竟尔乘风归去,同学同庚,老友如君先宿草;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21.请选择你熟悉的一种花卉,写一个句子,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比喻和拟 人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40个字。(3分) 示例: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一只蚌对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边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 圆圆的,我难受极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的情绪答道:“感谢上天,也感谢大海,我身体里边毫无痛 苦,我里里外外都很健全。”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对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全的蚌 说:“是的,你是健全的,然而,你知道吗?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乃是一颗 异常美丽的珍珠。” 读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现实,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