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题 命题人:李慧审题人:赵磊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第Ⅰ卷(共62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9分 也许有人不知道,大家深恶痛绝的地沟油其实是生物柴油的上好原料,在欧洲许多国家 用菜籽等油料作物和回收的食用残油提炼生物柴油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 生物柴油的概念是1895年由德国工程师、柴油的发明者鲁道夫·迪索提出的。生物柴油 是指利用各类动植油脂为原料,与甲醇或乙醇等醇类物质经过交脂化反应改性,使其最终变 成可供内燃机使用的一种燃料。 20世纪70年代全球陷入能源危机以后,生物柴油成为了热门课题。与普通柴油相比, 生物柴油含硫量低,含氧量髙,点火性能好,燃烧时排烟少,一氧化碳的排放与柴油相比减 少约10%,可以减排50%的尾气。此外,生物柴油不含导致环境污染的芳香族烷烃,废气 对人体的损害低于柴油。检测表明,与普通柴油相比,使用生物柴油可减少90%的空气毒 性。“地沟油”回收后,除了用提取物制造肥皂外,最普遍的处理方法就是提炼生物柴油 地沟油生产的生物燃料不但能够用于汽车,甚至能够用于飞机。今年6月,荷兰皇家航空成 为全球第一家用地沟油提炼的航空煤油做燃料的航空公司。 像我们平时炒菜的油,一般是脂肪酸甘油酯,若跟甲醇反应,就能变成脂肪酸甲酯,它 有很好的燃烧性,能当柴油烧。据统计,现有生产柴油的方法达20多种,生产技术相对简 单。在国内,也有科技创新企业在研发用食用残油提炼生物柴油。地沟油杂质虽多,但主要 成分还是油,油脂与甲醇或乙醇混合,使用氢氧化钠(占油脂重要的1%)或甲醇钠作触媒, 在酸性或者碱性催化剂和高温(230℃-—250℃)下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相应的脂肪酸甲酯 或乙酯,经分离、洗涤、干燥即得生物柴油。 以地沟油做原料的生物柴油色泽透明澄净,略带芳香气味。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的转化 率由最初70%到80%,提高到目前的98%,产出比高得惊人。市场售价也低于化石柴油。 而且,作为可再生能源,与石油储量不同,通过农业和生物科学家的努力,生物柴油可供应 量不会枯竭 然而,目前用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综合利用成本还太高,导致合法渠道的地沟油回收 无法与地沟油重上餐桌这条“黑心链”竞争,给“地沟油上餐桌”留下可乘之机,管理地沟 油,各国各有招数。德国的每一桶泔水都有张“身份证”,从产出、回收到利用都严格记录 在案。意大利政府规定家庭餐厨废油要集中倒进住宅区或是公共场所的专门容器里,由专业 公司定期收集,用于提炼生物柴油。此外,意大利会定期在学校推广展示废油转化为生物柴 油的过程,培养青少年收集,利用废油的意识。加拿大政府制定了生物燃料法规,为餐馆和 家庭提供上门回收废油服务。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使这些废油真正用得其所,变废为宝。 1.下列关于“生物柴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不含可导致环境污染的芳香族烷烃,因此生物柴油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B.生物柴油含硫量低,含氧量高,点火性能好,色泽透明澄浄,略带芳香气味。 C.菜籽等油料作物、各类动植物油脂和食用残油都可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 D.与普通柴油相比,生物柴油的优势明显,不仅用途广泛,存储量也比石油大。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生物柴油具有产出比高,售价低,燃烧时排烟少,废气对人体的损害低等特点,地
1 高二语文试题 命题人:李慧 审题人:赵磊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 (共 62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3 题(9 分) 也许有人不知道,大家深恶痛绝的地沟油其实是生物柴油的上好原料,在欧洲许多国家, 用菜籽等油料作物和回收的食用残油提炼生物柴油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 生物柴油的概念是 1895 年由德国工程师、柴油的发明者鲁道夫•迪索提出的。生物柴油 是指利用各类动植油脂为原料,与甲醇或乙醇等醇类物质经过交脂化反应改性,使其最终变 成可供内燃机使用的一种燃料。 20 世纪 70 年代全球陷入能源危机以后,生物柴油成为了热门课题。与普通柴油相比, 生物柴油含硫量低,含氧量高,点火性能好,燃烧时排烟少,一氧化碳的排放与柴油相比减 少约 10%,可以减排 50%的尾气。此外,生物柴油不含导致环境污染的芳香族烷烃,废气 对人体的损害低于柴油。检测表明,与普通柴油相比,使用生物柴油可减少 90%的空气毒 性。“地沟油”回收后,除了用提取物制造肥皂外,最普遍的处理方法就是提炼生物柴油。 地沟油生产的生物燃料不但能够用于汽车,甚至能够用于飞机。今年 6 月,荷兰皇家航空成 为全球第一家用地沟油提炼的航空煤油做燃料的航空公司。 像我们平时炒菜的油,一般是脂肪酸甘油酯,若跟甲醇反应,就能变成脂肪酸甲酯,它 有很好的燃烧性,能当柴油烧。据统计,现有生产柴油的方法达 20 多种,生产技术相对简 单。在国内,也有科技创新企业在研发用食用残油提炼生物柴油。地沟油杂质虽多,但主要 成分还是油,油脂与甲醇或乙醇混合,使用氢氧化钠(占油脂重要的 1%)或甲醇钠作触媒, 在酸性或者碱性催化剂和高温(230℃—250℃)下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相应的脂肪酸甲酯 或乙酯,经分离、洗涤、干燥即得生物柴油。 以地沟油做原料的生物柴油色泽透明澄净,略带芳香气味。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的转化 率由最初 70%到 80%,提高到目前的 98%,产出比高得惊人。市场售价也低于化石柴油。 而且,作为可再生能源,与石油储量不同,通过农业和生物科学家的努力,生物柴油可供应 量不会枯竭。 然而,目前用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综合利用成本还太高,导致合法渠道的地沟油回收 无法与地沟油重上餐桌这条“黑心链”竞争,给“地沟油上餐桌”留下可乘之机,管理地沟 油,各国各有招数。德国的每一桶泔水都有张“身份证”,从产出、回收到利用都严格记录 在案。意大利政府规定家庭餐厨废油要集中倒进住宅区或是公共场所的专门容器里,由专业 公司定期收集,用于提炼生物柴油。此外,意大利会定期在学校推广展示废油转化为生物柴 油的过程,培养青少年收集,利用废油的意识。加拿大政府制定了生物燃料法规,为餐馆和 家庭提供上门回收废油服务。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使这些废油真正用得其所,变废为宝。 1.下列关于“生物柴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不含可导致环境污染的芳香族烷烃,因此生物柴油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B.生物柴油含硫量低,含氧量高,点火性能好,色泽透明澄净,略带芳香气味。 C.菜籽等油料作物、各类动植物油脂和食用残油都可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 D.与普通柴油相比,生物柴油的优势明显,不仅用途广泛,存储量也比石油大。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由于生物柴油具有产出比高,售价低,燃烧时排烟少,废气对人体的损害低等特点,地
沟油的最佳处理方法就是提炼生物柴油。 B.只要满足有触煤,催化剂和高温三个条件,油脂与甲醇或乙醇混合后就可以发生酯交换 反应,生成相应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 C.在欧洲许多国家,提炼生物柴油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国内虽然也有企业在研发用食用 残油提炼生物柴油,但技术比较落后 D.管理地沟油各国措施不同,德国严格记录在案,加拿大制定法规。意大利加强知识普及 和宣传教育,这些都能使地沟油用得其所。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②0世纪70年代以后,生物柴油作为能够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成为研 究的热门课题。 B.综合利用成本太高是制约用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的重要因素,因此降低综合成本是加快 其应用的关键。 C.当前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很多,生产技术相对简单,由此看来要把地沟油转换成生物柴 油是相对容易的 D.地沟油制成生物柴油能造福人类,上餐桌就会危害人的健康,是“害”是“利”取决于 人对它的利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19分) 来函由清江至镇搭轮船赴鄂,拟五月初七接篆,川费不足,借用弟与省斋各二千金,俟 到任陆续缴呈老母收存。将来此项归还,乞禀母亲转交六弟妇,留作家用。幼弟代办经方等 喜事,未寄分文,殊以为歉。闻其家不甚宽裕,或分作两次付寄为妥。 方儿按课作文,工夫浅,天分低,仅成片段。鄙意原不必观场,而少年欲速之志未便阻 遏,或临时请赵密庵、彭子尊送去,试毕即归。桂儿尚未开笔,孔桂轩喜与讲典,故史、鉴 略解一二,而书不能熟,又因气弱未肯严督。弟公冗不暇兼管,伊能读书亦觉文、诗、小楷 无甚用处。每忆髫龄,仰蒙严亲日夕督责,乃底于成,今竟不克施于儿辈,有愧庭训多矣 子弟之不才固关气数,父兄当于文艺之外教以做人立身之道,或亦可挽回一二耶。季弟久无 鄂信,疏懒已极,事亲大节若置度外,岂能责子孙以孝为?金姬病时好时歹,似尚不至作古。 桐城既有隙地,姑存此说。去夏收婢名顺喜者,弟妇尝讥其无用而有性气,必欲遣之:嗣闻 其有孕而止。四月初二申时竟产一男(拟名燕保),在我不必多此赘物,亦不敢不为堂上告。 合家闻之,当共喷饭。此间无称贺者,或请慈谕弟妇,时婉讽其善视之,无使失所。弟于此 事颇知调停,伉俪更益和睦。妇病亦久不作,惟觉多此一举。天下事往往无意得之,亦悔之 晚耳! 注:本文是李鸿章写给长兄李瀚章家书。文中的“幼弟”即李鸿章六弟李昭庆,“李经 方”是李鸿章长子。“桂儿”即李经述,是李鸿章次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俟到任陆续缴呈老母收存 俟:等到 B.弟公冗不暇兼管 冗:多余 C.事亲大节若置度外 度:考虑 D.妇病亦久不作 作:发作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借用弟与省斋各二千金 失其所与,不知 B.岂能责子孙以孝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 C.闻其家不甚宽裕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弟妇尝讥其无用而有性气吾尝终日而思矣 2
2 沟油的最佳处理方法就是提炼生物柴油。 B.只要满足有触煤,催化剂和高温三个条件,油脂与甲醇或乙醇混合后就可以发生酯交换 反应,生成相应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 C.在欧洲许多国家,提炼生物柴油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国内虽然也有企业在研发用食用 残油提炼生物柴油,但技术比较落后。 D.管理地沟油各国措施不同,德国严格记录在案,加拿大制定法规。意大利加强知识普及 和宣传教育,这些都能使地沟油用得其所。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生物柴油作为能够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成为研 究的热门课题。 B.综合利用成本太高是制约用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的重要因素,因此降低综合成本是加快 其应用的关键。 C.当前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很多,生产技术相对简单,由此看来要把地沟油转换成生物柴 油是相对容易的。 D.地沟油制成生物柴油能造福人类,上餐桌就会危害人的健康,是“害”是“利”取决于 人对它的利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7 题。(19 分) 来函由清江至镇搭轮船赴鄂,拟五月初七接篆,川费不足,借用弟与省斋各二千金,俟 到任陆续缴呈老母收存。将来此项归还,乞禀母亲转交六弟妇,留作家用。幼弟代办经方等 喜事,未寄分文,殊以为歉。闻其家不甚宽裕,或分作两次付寄为妥。 方儿按课作文,工夫浅,天分低,仅成片段。鄙意原不必观场,而少年欲速之志未便阻 遏,或临时请赵密庵、彭子尊送去,试毕即归。桂儿尚未开笔,孔桂轩喜与讲典,故史、鉴 略解一二,而书不能熟,又因气弱未肯严督。弟公冗不暇兼管,伊能读书亦觉文、诗、小楷 无甚用处。每忆髫龄,仰蒙严亲日夕督责,乃底于成,今竟不克施于儿辈,有愧庭训多矣…… 子弟之不才固关气数,父兄当于文艺之外教以做人立身之道,或亦可挽回一二耶。季弟久无 鄂信,疏懒已极,事亲大节若置度外,岂能责子孙以孝为?金姬病时好时歹,似尚不至作古。 桐城既有隙地,姑存此说。去夏收婢名顺喜者,弟妇尝讥其无用而有性气,必欲遣之;嗣闻 其有孕而止。四月初二申时竟产一男(拟名燕保),在我不必多此赘物,亦不敢不为堂上告。 合家闻之,当共喷饭。此间无称贺者,或请慈谕弟妇,时婉讽其善视之,无使失所。弟于此 事颇知调停,伉俪更益和睦。妇病亦久不作,惟觉多此一举。天下事往往无意得之,亦悔之 晚耳! 注:本文是李鸿章写给长兄李瀚章家书。文中的“幼弟”即李鸿章六弟李昭庆,“李经 方”是李鸿章长子。“桂儿”即李经述,是李鸿章次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俟.到任陆续缴呈老母收存 俟:等到 B.弟公冗.不暇兼管 冗:多余 C.事亲大节若置度.外 度:考虑 D.妇病亦久不作. 作:发作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A.借用弟与.省斋各二千金 失其所与.,不知 B.岂能责子孙以.孝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 C.闻其.家不甚宽裕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弟妇尝讥其无用而.有性气 吾尝终日而.思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鸿章认为自己的儿子作文的工夫浅,天分低,所以认为儿子暂不适合参加科举考试, 但又不能阻止他的上进心,所以打算临时请人代考 B.这封信写于李鸿章搭乘轮船赴湖北上任途中,李赴仼时,为筹足旅费,还向亲戚朋友借 了四千两银子。 C.作者在信中指出,家中子弟没有才能固然关乎家族的命运,但在文章技艺之外教给他们 立身做人的道理,或许可以有所补救。 D.李鸿章曾经收了一个叫顺喜的婢女,夫人认为顺喜没有什么用处,性情脾气还不小,所 以千方百计要把顺喜赶走,最后因对方怀孕了才作罢。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每忆髫龄,仰蒙严亲日夕督责,乃底于成,今竟不克施于儿辈,有愧庭训多矣· (2)此间无称贺者,或请慈谕弟妇,时婉讽其善视之,无使失所。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8~9题。(8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 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8.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4分) 9.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4分) 四、名句默写(6分)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梦游天姥吟留别》 (2)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劝学》 (3)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4)出师未捷身先死, 。《蜀相》 ,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 (6) 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0~13题。(20分) 于是之 陈丹青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总算没拆,模样,也还大致没变。前年去看了场话剧《阮玲玉》, 出台的都是目下演剧界的新腕儿,倒也演得卖力 但是不好。也说不上哪儿不好一一所以更不见佳。一句话:话剧腔 这才想到二十年前看《茶馆》。我连着三夜看了三场,那后两回的戏票全是我站在台阶 沿愣靠等退票等来的 头场其实是看昏了,此后两天丧魂落魄,天黑了就往人艺小广场人堆里扎,词儿是早学 顺溜了:富裕票!有富裕票没有?得,头排中座。仰头看,蓝天野郑榕于是之这几位爷在聚 光灯下连耳梢脖梗的细皱纹都叫我瞧得清清楚楚。临了“王掌柜”撒纸圈儿,还有那么几片 掠到我脸上身上,触电似的。谢幕时众演员离我那叫近的,真想蹿上去抓一把,可于是之 脸的不动声色,俩手软软地虚拍拍,鞠躬到地,台底下那可是掌声雷动经久不息—一多少年 后《茶馆》告别演出,据说谢幕时二楼有位小姑娘冲着台上大叫:永别啦,王掌柜! 是了。别说“永别”演出,二十年前那三天热昏,我就老在想,得赶紧看,以后这帮老 将退了,就看不到这阵势了。怎么办呢,我年轻,年轻人心里被一件事给烧的,就非得有所
3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李鸿章认为自己的儿子作文的工夫浅,天分低,所以认为儿子暂不适合参加科举考试, 但又不能阻止他的上进心,所以打算临时请人代考。 B.这封信写于李鸿章搭乘轮船赴湖北上任途中,李赴任时,为筹足旅费,还向亲戚朋友借 了四千两银子。 C.作者在信中指出,家中子弟没有才能固然关乎家族的命运,但在文章技艺之外教给他们 立身做人的道理,或许可以有所补救。 D.李鸿章曾经收了一个叫顺喜的婢女,夫人认为顺喜没有什么用处,性情脾气还不小,所 以千方百计要把顺喜赶走,最后因对方怀孕了才作罢。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每忆髫龄,仰蒙严亲日夕督责,乃底于成,今竟不克施于儿辈,有愧庭训多矣…… (2)此间无称贺者,或请慈谕弟妇,时婉讽其善视之,无使失所。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 8~9 题。(8 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 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8.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4 分) 9.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4 分) 四、名句默写(6 分)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梦游天姥吟留别》 (2)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劝学》 (3)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4)出师未捷身先死, 。《蜀相》 (5) ,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 (6) ,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0~13 题。(20 分) 于是之 陈丹青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总算没拆,模样,也还大致没变。前年去看了场话剧《阮玲玉》, 出台的都是目下演剧界的新腕儿,倒也演得卖力。 但是不好。也说不上哪儿不好——所以更不见佳。一句话:话剧腔。 这才想到二十年前看《茶馆》。我连着三夜看了三场,那后两回的戏票全是我站在台阶 沿愣靠等退票等来的。 头场其实是看昏了,此后两天丧魂落魄,天黑了就往人艺小广场人堆里扎,词儿是早学 顺溜了:富裕票!有富裕票没有?得,头排中座。仰头看,蓝天野郑榕于是之这几位爷在聚 光灯下连耳梢脖梗的细皱纹都叫我瞧得清清楚楚。临了“王掌柜”撒纸圈儿,还有那么几片 掠到我脸上身上,触电似的。谢幕时众演员离我那叫近的,真想蹿上去抓一把,可于是之一 脸的不动声色,俩手软软地虚拍拍,鞠躬到地,台底下那可是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多少年 后《茶馆》告别演出,据说谢幕时二楼有位小姑娘冲着台上大叫:永别啦,王掌柜! 是了。别说“永别”演出,二十年前那三天热昏,我就老在想,得赶紧看,以后这帮老 将退了,就看不到这阵势了。怎么办呢,我年轻,年轻人心里被一件事给烧的,就非得有所
举动,我就给于是之同志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则我记得很短:于老师,您好,我连看三 场《茶馆》,太棒了!你们这代活宝(我真用了“活宝”这俩字)要是不演了,就再没得好 戏看 那时的市内邮票四分钱一枚。信寄出,我睡踏实了。只是往后好些天走进走出的,我总 有意无意松开臂肘,手掌略略向外虚张着,虚晃着,学那“王掌柜”茶座间走动照应的小动 作:人忙惯了,就是那架势,江南上了岁数的勤快跑堂也一样,嘿,到了舞台上给于是之这 么不起眼地撩几下子,绝了! 几天后,于老先生的回信居然搁在门房口。我没要他回信的意思呀,大概是看在美院的 信封吧。字迹清秀老实,纸是那种练习本子扯下来的,写满一张。我飞快读过,却有点失望 他说,他的表演离焦菊隐导演的要求,离老舍同志的剧本,都还差得远,还要努力云。大师 回信,大师谦逊,诚然感动,但这和开会发言“创作谈”的老套有啥两样?我以为在他信中 会看到他那右手晃晃撩撩的意思的 开春,于是之竟给杨先让先生请来美院开讲座,我又看见他了!那天于先生说些什么 我不记得了。实话说,也有点儿失望。好像是怎样的体验生活,体验生活怎样要紧。他真的 以为自己的表演对不住老前辈么?他真的以为体验了“生活”他才能演成那样儿么?看来是 真的谦逊,真的相信。可是别人为什么不如他?“文革”中,我看过批判赵丹的资料,赵丹 大大咧咧说:体验生活?我演工像工,演农像农!我可没当过工人和农民!一一于先生开过 茶馆当过掌柜么?他见是一定见过,可是当年泡茶馆的爷们儿多的是,他演来出神入化,因 为他是“于是之”!我连看三场凭什么?还不是冲着他 翌年我出国去。读到一篇于是之写的短稿,心中大喜,真是说得好。他说,他每次出台 前就对自己念叨着:往坏里演吧,往坏里演。豁出去,反而演好了。又说王掌柜决定寻死刻 意安顿家人的第三幕,导演要求送别鞠躬后要有眼泪流下来,所以每次王掌柜流下泪来那 瞬,于是之就在心里暗自嘀咕:得,这回没演砸,这回没演砸, 他终于说了出来:那才是他实实在在的“生活”,他在舞台上“体验”的是他自己,对 得住他的戏。在台下,他像大部分那几代艺术家,诚心诚意,自然而然活在同一的思路话语 中,“体验”着,“生活”着。可是上得戏台,他就分明晓得“往坏里演”,一边流泪,一边 庆幸“没演砸”一一那一刻,就在那一刻,他其实既不是老舍笔下的王掌柜,也不是焦导演 旗下的好演员,他是谁呢?在台上,他谁也不是,就是他于 (选自《多余的素材》) 10.文中开头写观看话剧《阮玲玉》,有何种作用?(4分) 11.第四段结尾“永别啦,王掌柜!”表达观众哪些感情?(4分) 12.依据文章四至八段,简要分析于是之的形象特点。(6分) 13.请谈谈你对文章末段划线句的理解。(6分) 第Ⅱ卷(共88分) 1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摒除(bing) 被褥(r) 刀削面(ⅹue) 力能扛鼎(gng) B.懵懂(meng) 宫绦(tao) 夹生饭(j 叱咤风云(zha) C.连累(lei) 负疚(j)胳肢窝(9a) 间不容发fin) 佣钅 讦(je)拗不过(do) 长吁短叹(x)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撕杀 掂量 发祥地 欢呼鹊跃 B.跻身 擅长 摄相机 不胫而走
4 举动,我就给于是之同志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则我记得很短:于老师,您好,我连看三 场《茶馆》,太棒了!你们这代活宝(我真用了“活宝”这俩字)要是不演了,就再没得好 戏看! 那时的市内邮票四分钱一枚。信寄出,我睡踏实了。只是往后好些天走进走出的,我总 有意无意松开臂肘,手掌略略向外虚张着,虚晃着,学那“王掌柜”茶座间走动照应的小动 作:人忙惯了,就是那架势,江南上了岁数的勤快跑堂也一样,嘿,到了舞台上给于是之这 么不起眼地撩几下子,绝了! 几天后,于老先生的回信居然搁在门房口。我没要他回信的意思呀,大概是看在美院的 信封吧。字迹清秀老实,纸是那种练习本子扯下来的,写满一张。我飞快读过,却有点失望: 他说,他的表演离焦菊隐导演的要求,离老舍同志的剧本,都还差得远,还要努力云。大师 回信,大师谦逊,诚然感动,但这和开会发言“创作谈”的老套有啥两样?我以为在他信中 会看到他那右手晃晃撩撩的意思的。 开春,于是之竟给杨先让先生请来美院开讲座,我又看见他了!那天于先生说些什么, 我不记得了。实话说,也有点儿失望。好像是怎样的体验生活,体验生活怎样要紧。他真的 以为自己的表演对不住老前辈么?他真的以为体验了“生活”他才能演成那样儿么?看来是 真的谦逊,真的相信。可是别人为什么不如他?“文革”中,我看过批判赵丹的资料,赵丹 大大咧咧说:体验生活?我演工像工,演农像农!我可没当过工人和农民!——于先生开过 茶馆当过掌柜么?他见是一定见过,可是当年泡茶馆的爷们儿多的是,他演来出神入化,因 为他是“于是之”!我连看三场凭什么?还不是冲着他! 翌年我出国去。读到一篇于是之写的短稿,心中大喜,真是说得好。他说,他每次出台 前就对自己念叨着:往坏里演吧,往坏里演。豁出去,反而演好了。又说王掌柜决定寻死刻 意安顿家人的第三幕,导演要求送别鞠躬后要有眼泪流下来,所以每次王掌柜流下泪来那一 瞬,于是之就在心里暗自嘀咕:得,这回没演砸,这回没演砸。 他终于说了出来:那才是他实实在在的“生活”,他在舞台上“体验”的是他自己,对 得住他的戏。在台下,他像大部分那几代艺术家,诚心诚意,自然而然活在同一的思路话语 中,“体验”着,“生活”着。可是上得戏台,他就分明晓得“往坏里演”,一边流泪,一边 庆幸“没演砸”——那一刻,就在那一刻,他其实既不是老舍笔下的王掌柜,也不是焦导演 旗下的好演员,他是谁呢?在台上,他谁也不是,就是他于是之。 (选自《多余的素材》) 10.文中开头写观看话剧《阮玲玉》,有何种作用?(4 分) 11.第四段结尾“永别啦,王掌柜!”表达观众哪些感情?(4 分) 12.依据文章四至八段,简要分析于是之的形象特点。(6 分) 13.请谈谈你对文章末段划线句的理解。(6 分) 第Ⅱ卷( 共 88 分) 六、 1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 ) A.摒.除(bǐnɡ) 被褥.( rù ) 刀削.面(xuē) 力能扛.鼎(ɡānɡ) B.懵.懂(měnɡ) 宫绦.(tāo ) 夹.生饭( jiā ) 叱咤.风云( zhà ) C.连累.(lèi) 负疚.(jiù ) 胳.肢窝(ɡā ) 间.不容发(jiān ) D.佣.钱( yònɡ ) 攻讦.(jié ) 拗.不过(ào ) 长吁.短叹( xū)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 分) ( ) A.撕杀 掂量 发祥地 欢呼鹊跃 B.跻身 擅长 摄相机 不胫而走
C.暮霭 乖张 炷香 甘败下风 D.嗔怪 桅杆 破天荒 挑肥拣瘦 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日前,某网站公布了一项名为“网络十大罪状”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垃圾邮件首当其 冲,排在“十大罪状”第一位, B.我国西部地区如能用好政策,更新观念,大胆创新,那么迅速赶上沿海发达地区,甚至 青出于蓝,是完全可能的 C.中东很多国家陷于混乱,人民流离失所,道路上饿殍遍野,这警示人们,追求民主的前 提是要保持国家的稳定 D.对那些少不更事的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 地成熟起来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近日,励志电影《网络妈妈》在全国各地热映,引起了强烈反响,对这部关注网瘾少年 的电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一件小事往往可以折射一个人的心灵,可以让人赢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因此,不管事情 多么微不足道,我们都要认真对待 C.不知是从何时起,报纸、书刊和杂志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缅怀往事的文章,慨叹现代生 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D.康师傅食用油的安全问题告诉我们,打击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违法行为的问题,是一 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不是一两次专项整治行动就能奏效的,还必须加大处罚力度。 七、名著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18.《一千零一夜》故事里最终勇敢的嫁给国王山鲁亚尔的姑娘是()的大女儿。 A.农夫B.邻国国王C.宰相 19.老渔翁第二网打上来的是() A.死驴B.瓦罐C.魔鬼 20.《名人传》的作者是 八、语言运用(7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筛选信息,给“低头族”下定义,不超过40字(含标点符号)(3分) 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餐桌上、排队时、会议及课堂间隙 总有很多人低着头玩手机。他们的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 亮的方寸屏幕。他们总想通过这种方式,把空闲的时间填满。他们对身边的外部世界漠不关 心—一这就是所谓的“低头族”。答 22.羊年舂节,手机上的“抢红包”活动风靡全国。有人盯得眼发花,有人戳得手指疼,有 人为抢红包年夜饭没好好吃,有人因抢红包冷落了父母亲友……“抢红包”正从消遣的“伴 奏曲”演变为春节的“主题歌”。某论坛以“‘抢红包’活动该不该成为春节的‘主题曲” 为话题展开讨论,对此话题,你是怎样思考的?请按要求写一段文字,参与讨论。 要求:①观点鲜明,②论述有说服力,③表达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⑤不 少于75字。(4分) 九、(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这是一首很有意蕴的诗。从这首诗中,不同人会读出不同的感受 请根据你自己读这首诗的体会,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5 C.暮霭 乖张 一炷香 甘败下风 D.嗔怪 桅杆 破天荒 挑肥拣瘦 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 ) A.日前,某网站公布了一项名为“网络十大罪状”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垃圾邮件首当其 ... 冲.,排在“十大罪状”第一位。 B.我国西部地区如能用好政策,更新观念,大胆创新,那么迅速赶上沿海发达地区,甚至 青出于蓝 ....,是完全可能的。 C.中东很多国家陷于混乱,人民流离失所,道路上饿殍遍野 ....,这警示人们,追求民主的前 提是要保持国家的稳定。 D.对那些少不更事 ....的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 地成熟起来。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 A.近日,励志电影《网络妈妈》在全国各地热映,引起了强烈反响,对这部关注网瘾少年 的电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一件小事往往可以折射一个人的心灵,可以让人赢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因此,不管事情 多么微不足道,我们都要认真对待。 C.不知是从何时起,报纸、书刊和杂志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缅怀往事的文章,慨叹现代生 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D.康师傅食用油的安全问题告诉我们,打击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违法行为的问题,是一 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不是一两次专项整治行动就能奏效的,还必须加大处罚力度。 七、名著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18.《一千零一夜》故事里最终勇敢的嫁给国王山鲁亚尔的姑娘是( )的大女儿。 A.农夫 B.邻国国王 C.宰相 19.老渔翁第二网打上来的是( ) A.死驴 B.瓦罐 C.魔鬼 20.《名人传》的作者是 八、语言运用(7 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筛选信息,给“低头族”下定义,不超过 40 字(含标点符号)(3 分) 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餐桌上、排队时、会议及课堂间隙 …… 总有很多人低着头玩手机。他们的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 亮的方寸屏幕。他们总想通过这种方式,把空闲的时间填满。他们对身边的外部世界漠不关 心——这就是所谓的“低头族”。答: 22.羊年春节,手机上的“抢红包”活动风靡全国。有人盯得眼发花,有人戳得手指疼,有 人为抢红包年夜饭没好好吃,有人因抢红包冷落了父母亲友……“抢红包”正从消遣的“伴 奏曲”演变为春节的“主题歌”。某论坛以“‘抢红包’活动该不该成为春节的‘主题曲’” 为话题展开讨论,对此话题,你是怎样思考的?请按要求写一段文字,参与讨论。 要求:①观点鲜明,②论述有说服力,③表达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⑤不 少于 75 字。(4 分) 九、(60 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是一首很有意蕴的诗。从这首诗中,不同人会读出不同的感受。 请根据你自己读这首诗的体会,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