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朱在彬(201m/2/1)(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 《治水必躬亲》知识点(编者:朱在彬)(2017/12/1)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 (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 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 原文第一母: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索一文钱财。必须像这样,以后才能做成事情。如果 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 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第一段:论述治水要也就办不好了。 防止的现象和治水必躬亲的原因。) 赏析本文先阐明了治水要防止的现象,论述治水必躬 免一节重点字躬亲:亲身。治:治理。法:方法。亲的原因,再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亲,而 可:可以,能够。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执:且要清廉。第一段:论述治水要防止的现象和治水必 固执 端,一方面。泥于掌故:拘泥于古代的躬亲的原因。第二段:举例论证,以海瑞为例,表明 典章制度。泥:拘泥。掌故:古义:古代的典章制度。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对比论证(正反对比) 今义: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亦:也。可:阐明治水与利、义之间的关系,道理简明,令人信服, 可以,能够。妄意:随意。轻:轻易。信:相信。盖: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原因是,就因为。潴:水停聚的地方。势:指河流的海珊形象:他是一个廉洁奉公的清官,也是一个身体 形势。相度:观察和测量。相:观察。度:测量。得:力行、操劳奔忙、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造福百 (能够)了解。其:它的,它们的。情:真实情况。 姓的实干家 咨询:访问,征求意见。穷其致:彻底摸清情况。穷:础题 追究到底。致:事理。是以:因此,所以。是:此,1指出加点古今义:①泥古义:古代的典章制 这样。以:因,因为。必:必须。得:应该,应当。度。今义: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②则事 躬历山川:亲自登山涉水。躬:亲自。胼胝:手脚因不而水利古义:完成、做好。今义:举起、抬起。 劳动而磨成的茧子 2从本文中概括出两个成语:好逸恶劳、利忘义。 第一节译文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一端,不知3.“海忠介”指海瑞,明朝曾经骂过皇帝的清官,与包 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公(北宋包拯,人称“包青天”)齐名,人称“海青天” 人的话。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池塘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杂文家吴晗曾写过一部关于他的 有深有浅,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历史剧《海瑞罢官》。 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同答鳳 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1.文中提出的治水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劳,不怕吃苦。(第二段:举例论证,以海瑞为例,表答: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对比论证(正反对2治水要防止哪些现象?答:执一;泥于掌故;妄意轻 比),阐明治水与利、义之间的关系,道理简明,令人信人言。 信服,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性、说服力和感染力。)|3作者认为“事举”“水利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第二节重点字解释布袍缓带:穿着轻便服装。缓带:答:躬亲、清廉(“冒雨冲风,亲给钱粮,不扣一厘 穿着宽束衣带。往来:来来往往。于:在。之:的。4.海瑞当年是如何治河的 亲:亲自。给:发给。扣:克扣。而:并且。未尝 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 不曾。尝:曾经。横索:横行勒索。必:必须。如 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 像。是:这样。举:古义:完成、做好,办事成功:横索一钱。 今义:举起、抬起。如:如果。好:喜好,喜欢。逸:5.下面句子分别表现了海瑞哪些方面的品质? 安逸。恶:讨厌,厌恶。计:计较,盘算,考虑 ①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远远地(躲开)嫌:(躲开)嫌疑。避:避免。怨:抱答:为真实、全面地了解情况,注重调查研究,不辞 怨。则:那么。兴:办成,办好 劳苦、事必躬亲。(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原文第二书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瑞为真实、全面地了解情况,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宣重调查研究,不辞劳苦、事必躬亲的样子。) 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②亲给钱粮,不扣一厘…… 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答:廉洁奉公、造福百姓。(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生 不兴矣。 动形象地表现了海瑞廉洁奉公、造福百姓的优秀品 第二节译文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穿着轻装便服,质。)
编者:朱在彬(2017/12/1)(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 1 《治水必躬亲》知识点(编者:朱在彬)(2017/12/1) (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 原文第一节: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 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 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第一段:论述治水要 防止的现象和治水必躬亲的原因。) 第一节重点字:躬亲:亲身。治:治理。法:方法。 可:可以,能够。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执: 固执。一:一端,一方面。泥于掌故:拘泥于古代的 典章制度。泥:拘泥。掌故:古义:古代的典章制度。 今义: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亦:也。可: 可以,能够。妄意:随意。轻:轻易。信:相信。盖: 原因是,就因为。潴:水停聚的地方。势:指河流的 形势。相度:观察和测量。相:观察。度:测量。得: (能够)了解。其:它的,它们的。情:真实情况。 咨询:访问,征求意见。穷其致:彻底摸清情况。穷: 追究到底。致:事理。是以:因此,所以。是:此, 这样。以:因,因为。必:必须。得:应该,应当。 躬历山川:亲自登山涉水。躬:亲自。胼胝:手脚因 劳动而磨成的茧子。 第一节译文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一端,不知 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 人的话。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池塘 有深有浅,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 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 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 劳,不怕吃苦。(第二段:举例论证,以海瑞为例,表 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对比论证(正反对 比),阐明治水与利、义之间的关系,道理简明,令人 信服,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二节重点字解释:布袍缓带:穿着轻便服装。缓带: 穿着宽束衣带。往来:来来往往。于:在。之:的。 亲:亲自。给:发给。扣:克扣。而:并且。未尝: 不曾。尝:曾经。横索:横行勒索。必:必须。如: 像。是:这样。举:古义:完成、做好,办事成功; 今义:举起、抬起。如:如果。好:喜好,喜欢。逸: 安逸。恶:讨厌,厌恶。计:计较,盘算,考虑。远: 远远地(躲开)嫌:(躲开)嫌疑。避:避免。怨:抱 怨。则:那么。兴:办成,办好。 原文第二节: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 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 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 不兴矣。 第二节译文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穿着轻装便服, 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 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 索一文钱财。必须像这样,以后才能做成事情。如果 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 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 也就办不好了。 赏析本文先阐明了治水要防止的现象,论述治水必躬 亲的原因,再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 且要清廉。第一段:论述治水要防止的现象和治水必 躬亲的原因。第二段:举例论证,以海瑞为例,表明 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对比论证(正反对比), 阐明治水与利、义之间的关系,道理简明,令人信服, 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海瑞形象:他是一个廉洁奉公的清官,也是一个身体 力行、操劳奔忙、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造福百 姓的实干家。 基础题 1 指出加点古今义:①泥于掌故 古义:古代的典章制 度。今义: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②则事 不举而水利 古义:完成、做好。今义:举起、抬起。 2.从本文中概括出两个成语:好逸恶劳、见利忘义。 3.“海忠介”指海瑞,明朝曾经骂过皇帝的清官,与包 公(北宋包拯,人称“包青天”)齐名,人称“海青天”。 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杂文家吴晗曾写过一部关于他的 历史剧《海瑞罢官》。 问答题 1.文中提出的治水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答: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2.治水要防止哪些现象?答:执一;泥于掌故;妄意轻 信人言。 3.作者认为“事举”“水利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躬亲、清廉(“冒雨冲风,亲给钱粮,不扣一厘”)。 4.海瑞当年是如何治河的? 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 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 横索一钱。 5.下面句子分别表现了海瑞哪些方面的品质? ①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答:为真实、全面地了解情况,注重调查研究,不辞 劳苦、事必躬亲。(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瑞为真实、全面地了解情况,注 重调查研究,不辞劳苦、事必躬亲的样子。) ②亲给钱粮,不扣一厘…… 答:廉洁奉公、造福百姓。(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生 动形象地表现了海瑞廉洁奉公、造福百姓的优秀品 质。)
编者:朱在彬(2017/2/1)(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 6为何治水“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亲”的道理。 答: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是(C) 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A.治水/必躬亲。B泥于/掌故。C.昔/海/忠介治 7作者用哪些论证方法证明“治水必躬亲”这观点的?河。D而随官人役/未尝/横索一钱。 答:摆事实(事实论证或举例论证),以海瑞为例,表比较阅读()【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 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对比论证(正反对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 比),阐明治水与利、义之间的关系,道理简明,令人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信服,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肼胭。∥昔海忠介治河,布袍 8文中是如何强调治水必须观察、测量和广泛征求意见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 的重要性的? 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 答:用“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两个双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 重否定句,强调治水必须观察、测量和广泛征求意见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治水必躬亲》)【乙】都御 的重要性。 史刚峰①海公卒于官舍,同乡宦南京者,惟户部苏民 列举我国历史上治水名人,简要介绍其事迹。 怀一人。苏点其宦囊②,竹笼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 答:①大禹:中国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领袖人物,用疏③、旧衣数件而已。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司寇 导的方法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②李冰父子:风洲评之云④:“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此九字 秦时蜀郡太守,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发挥巨大断尽海公生平⑤回千万言谀团能加于此评乎?(《刚 的经济效益。③范仲淹:北宋文学家,在江苏东部海峰宦囊》)注释:①刚峰:海瑞号刚峰。②宦囊:指为 滨修筑捍海大堤——范公堤,恩泽后代:治理太湖时,官所得钱财。③葛布:即夏布。端:布以六丈为一端 提出了“浚河、修圩、置闸”三者并重的治水方式。|④王司寇风洲:王世贞号风洲,明文学家。司寇为周 10海瑞墓室后扩建了“扬廉轩”,亭柱刻有海瑞两副对|代掌管刑狱的官,后世为刑部尚书的别称 联,其一是“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谈1.解释加点字:(1)非厦不得其情(测量)(2)必 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如国而后事可举也(这样)(3)此九字圆尽海公生平 答:海瑞一生正气、清正廉洁、大公无私,值得后人(判断,评论)(4)那可多得(同“哪”,哪里) 尊敬。 2下列加点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组是(D) 11文中用到海瑞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A.治水区法既不可执一(的)王司寇风洲评图云(他, 答:举例论证,以海瑞治水的事例作为例证,用来论指海瑞。) 述做任何事情都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清正廉洁才B.往国村野水间(在)能加国此评乎(比) 能取得治水成功的道理,有力地论证了“治水必躬亲”C四好逸而恶劳(如果)圆此都御史,那可多得(像) 的论点,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D.圖地有高低(原因是)圖钉板上下弥束(原因是) 12海瑞在你心目中是怎样一个形象?读了本文后,你3.翻译文中画线句。 对他有哪些新的认识? 答:(1)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答:海瑞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个清官,他为民请命,(2)即使再有千万句话来赞美他 清廉公正,力主反贪,刚正不阿。课文写海瑞躬亲治|4读了两文,你认为海瑞是个什么样的人? 水,不畏艰辛,注重调査研究,为民着想,清正廉洁,答:海瑞是一个清正廉明、吃苦耐劳、为民着想的清 他的正确做法和崇高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官 选择题 乙译文]都御史海瑞在任上去世,他在南京作官的 1.请选择理解有误的一项(C) 同乡只有户部的苏民怀一个人,苏民怀清点他的遗物 A、“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寥寥几字,塑造了海瑞不发现,只有竹笼中的俸金八两,夏布六丈和几件旧衣 怕艰险、身先士卒的形象 服而已。这样的都御史哪里还能有啊!司寇王世贞评 B、海瑞的随从官吏,以海瑞为榜样,清正廉洁,不横价他说:“不怕死,不贪财,不拉帮结伙。”这九个字 索百姓一钱。 恰当评价了海瑞的一生,即使再有千万句话来赞美他, C、文章列举海瑞的事情是从反面说明治水如何才能成还能比这几句更准确吗? 功,然后,有从正面说明水利不兴的原因,前后对比,(二)【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 观点鲜明 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 D、文章以海瑞的事情为榜样,深刻说明了“治水必躬|势有曲直,匪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虱,是以
编者:朱在彬(2017/12/1)(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 2 6.为何治水“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答: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 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7.作者用哪些论证方法证明“治水必躬亲”这观点的? 答:摆事实(事实论证或举例论证),以海瑞为例,表 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对比论证(正反对 比),阐明治水与利、义之间的关系,道理简明,令人 信服,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8.文中是如何强调治水必须观察、测量和广泛征求意见 的重要性的? 答:用“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两个双 重否定句,强调治水必须观察、测量和广泛征求意见 的重要性。 9.列举我国历史上治水名人,简要介绍其事迹。 答:①大禹:中国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领袖人物,用疏 导的方法治水 13 年,三过家门而不入。②李冰父子: 秦时蜀郡太守,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发挥巨大 的经济效益。③范仲淹:北宋文学家,在江苏东部海 滨修筑捍海大堤——范公堤,恩泽后代;治理太湖时, 提出了“浚河、修圩、置闸”三者并重的治水方式。 10.海瑞墓室后扩建了“扬廉轩”,亭柱刻有海瑞两副对 联,其一是“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谈 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海瑞一生正气、清正廉洁、大公无私,值得后人 尊敬。 11.文中用到海瑞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答:举例论证,以海瑞治水的事例作为例证,用来论 述做任何事情都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清正廉洁才 能取得治水成功的道理,有力地论证了“治水必躬亲” 的论点,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12.海瑞在你心目中是怎样一个形象?读了本文后,你 对他有哪些新的认识? 答:海瑞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个清官,他为民请命, 清廉公正,力主反贪,刚正不阿。课文写海瑞躬亲治 水,不畏艰辛,注重调查研究,为民着想,清正廉洁, 他的正确做法和崇高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选择题 1.请选择理解有误的一项(C) A、“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寥寥几字,塑造了海瑞不 怕艰险、身先士卒的形象。 B、海瑞的随从官吏,以海瑞为榜样,清正廉洁,不横 索百姓一钱。 C、文章列举海瑞的事情是从反面说明治水如何才能成 功,然后,有从正面说明水利不兴的原因,前后对比, 观点鲜明。 D、文章以海瑞的事情为榜样,深刻说明了“治水必躬 亲”的道理。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是(C) A.治水/必躬亲。 B.泥于/掌故。C.昔/海/忠介治 河。D.而随官人役/未尝/横索一钱。 比较阅读(一)【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 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 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 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 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 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 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治水必躬亲》)【乙】都御 史刚峰①海公卒于官舍,同乡宦南京者,惟户部苏民 怀一人。苏点其宦囊②,竹笼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 ③、旧衣数件而已。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司寇 风洲评之云④:“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此九字 断尽海公生平⑤,即千万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刚 峰宦囊》)注释:①刚峰:海瑞号刚峰。②宦囊:指为 官所得钱财。③葛布:即夏布。端:布以六丈为一端。 ④王司寇风洲:王世贞号凤洲,明文学家。司寇为周 代掌管刑狱的官,后世为刑部尚书的别称。 1.解释加点字:(1)非相度不得其情(测量)(2)必 如是而后事可举也(这样)(3)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 (判断,评论)(4)那可多得(同“哪”,哪里) 2.下列加点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组是(D ) A.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的)王司寇风洲评之云(他, 指海瑞。) B.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在)能加于此评乎(比) C.如好逸而恶劳(如果) 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像) D.盖地有高低(原因是)盖钉板上下弥束(原因是) 3.翻译文中画线句。 答:⑴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⑵即使再有千万句话来赞美他。 4.读了两文,你认为海瑞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海瑞是一个清正廉明、吃苦耐劳、为民着想的清 官。 【乙译文】:都御史海瑞在任上去世,他在南京作官的 同乡只有户部的苏民怀一个人,苏民怀清点他的遗物 发现,只有竹笼中的俸金八两,夏布六丈和几件旧衣 服而已。这样的都御史哪里还能有啊!司寇王世贞评 价他说:“不怕死,不贪财,不拉帮结伙。”这九个字 恰当评价了海瑞的一生,即使再有千万句话来赞美他, 还能比这几句更准确吗? (二)【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 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 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
编者:朱在彬(201m/2/1)(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 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不举而水利不兴矣。(《治水必躬亲》) 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乙】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无陆途,民 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颇病涉①。久欲为长堤,但苏州皆泽国,无处求土。 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嘉祐中,人有献计,就水中以鑲篠②刍藁③为墙,栽 不举而水利不兴矣。(《治水必躬亲》) 两行,相去三尺。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漉④ 【乙】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水中淤泥实鏟篠中,候干,则以水车汏⑤去两墙之间 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②蔬自给。总督旧水,墙间六丈皆土。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为渠, 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取土以为堤。每三四里则为一桥,以通南北之水。不 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囊胡公按部日堤成,至今为利。(沈括《梦溪笔谈》) ③,令所过无供张④。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注】①病涉:苦于往来涉水。②鑪篠( quchu):古 橐⑤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选自指用竹或苇编的粗席。③刍藁(g0o):草把。④漉: 《明史,海瑞传》胜释①布袍脱粟:穿粗布的衣服,捞取。⑤状(quan):本意河水降落,这里引申为排水。 吃粗粮糙米。②艺:种植。③按部:巡查部属。④供1解释加点词:(1)圈于掌故。(2)是四必得躬历。(3) :奉献招待,意思是铺张浪费。⑤橐:袋。 四通南北之水。(4)漉水中淤:图度條中。答:拘泥、 1解释加点字:(1)必如是而后事可也(2)园而因此、用来(来填实(填满) 避怨(3)面肉二斤矣(4)团利而忘义 2.翻译:(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2)好逸 答:(1)(办事)成功(2)远离、远远地躲开(3)买而恶劳,计利而忘义。(3)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 (4)盘算、考虑、计较。 答:(1)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 2翻译甲画线句: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2)贪图 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大义)。(3)距 甲乙两文主要写到了海瑞的哪些事迹?甲文中用到离这墙六丈远的地方再修建一堵墙,方法也是这样。 海瑞事迹的作用是什么? 3.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要“坚持不懈加强 答:海瑞躬亲治水;生活节俭:惩罚总督之子。甲文农田水利建设”这两则文言文前者侧重于工作态度 用海瑞治水的事迹作为例证,用来论述只有不辞辛劳后者侧重于具体办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亲自奔走、清正廉洁才能取得治水的成功这一道理 (1)甲文告诉我们主持水利工作的官员应当做? 4甲乙两文中海瑞的形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答:不怕辛劳,实地考察;为官清廉不计私利 答:相同点:清廉。不同点:甲文还表现了海瑞不辞(2)乙文中古人造堤方法有何巧妙之处,有何启示? 辛劳的特点,乙文还表现了海瑞不畏权势,为人刚正答:利用了系统思想和统筹方法,就地取材,因地制 的特点 宜,节省人力物力。启示:要因地制宜,做事不要死 【乙译文】海瑞,字汝贤,琼山(今海南)人。乡试板,要根据事情本身的特点解决问题。 中了举人。进入京城,朝廷任命他南平教谕(学官名)”区文译文苏州到昆山县共六十里,都是浅水而没有陆 改任淳安知县。穿布袍,吃粗饭,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路,百姓都苦于往来涉水,很久就想要筑长堤。但苏 自足。总督(官职名)胡宗宪曾经对人说:“昨天听说州到处都是水乡,没有地方取土。嘉佑年间,有人建 海县令为母亲作寿,买了两斤肉。”胡宗宪的二子经过议,在水中用粗竹席和干草做成墙,排立两行,相距 淳安县,被驿馆的官员惹恼,把官员倒挂起来。海瑞三尺。在离墙六丈的地方,又用同样的方法再做一道 说:“从前胡大人公管理部下,明令所经过的地方,地墙。捞起水中淤泥填实到竹席墙中间,等淤泥干了 方官员招待他们不要铺张。如今此人行李装备很丰厚,就用水车汲去两道墙中间的积水,墙中间六丈宽的地 定不是胡公子。”罚了他好几千两银子,收在官库里,方都是泥土了。保留它的一半作为堤基,把它的另 派人骑马禀告胡宗宪,胡宗宪无法给他施加罪名 半挖成河渠,挖出的土用来筑堤。每三四里就修一座 三)【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桥,来沟通南北的水流。不久堤就修好了,至今还给 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予人们交通之便。 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 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编者:朱在彬)(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 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 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 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
编者:朱在彬(2017/12/1)(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 3 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 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 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 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 不举而水利不兴矣。(《治水必躬亲》) 【乙】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 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②蔬自给。总督 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囊胡公按部 ③,令所过无供张④。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 橐⑤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选自 《明史·海瑞传》)注释:①布袍脱粟:穿粗布的衣服, 吃粗粮糙米。②艺:种植。③按部:巡查部属。④供 张:奉献招待,意思是铺张浪费。⑤橐:袋。 1.解释加点字:(1)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2)远嫌而 避怨(3)市肉二斤矣(4)计利而忘义 答:(1)(办事)成功(2)远离、远远地躲开(3)买 (4)盘算、考虑、计较。 2.翻译甲画线句: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 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 3.甲乙两文主要写到了海瑞的哪些事迹?甲文中用到 海瑞事迹的作用是什么? 答:海瑞躬亲治水;生活节俭;惩罚总督之子。甲文 用海瑞治水的事迹作为例证,用来论述只有不辞辛劳 亲自奔走、清正廉洁才能取得治水的成功这一道理。 4.甲乙两文中海瑞的形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相同点:清廉。不同点:甲文还表现了海瑞不辞 辛劳的特点,乙文还表现了海瑞不畏权势,为人刚正 的特点。 【乙译文】海瑞,字汝贤,琼山(今海南)人。乡试 中了举人。进入京城,朝廷任命他南平教谕(学官名)。” 改任淳安知县。穿布袍,吃粗饭,让老仆人种菜自给 自足。总督(官职名)胡宗宪曾经对人说:“昨天听说 海县令为母亲作寿,买了两斤肉。”胡宗宪的二子经过 淳安县,被驿馆的官员惹恼,把官员倒挂起来。海瑞 说:“从前胡大人公管理部下,明令所经过的地方,地 方官员招待他们不要铺张。如今此人行李装备很丰厚, 一定不是胡公子。”罚了他好几千两银子,收在官库里, 派人骑马禀告胡宗宪,胡宗宪无法给他施加罪名。 (三)【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 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 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 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 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 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 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 不举而水利不兴矣。(《治水必躬亲》) 【乙】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无陆途,民 颇病涉①。久欲为长堤,但苏州皆泽国,无处求土。 嘉祐中,人有献计,就水中以籧篨②刍藳③为墙,栽 两行,相去三尺。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漉④ 水中淤泥实籧篨中,候干,则以水车汱⑤去两墙之间 旧水,墙间六丈皆土。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为渠, 取土以为堤。每三四里则为一桥,以通南北之水。不 日堤成,至今为利。(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病涉:苦于往来涉水。②籧篨(qúchú):古 指用竹或苇编的粗席。③刍藳(gǎo):草把。④漉: 捞取。⑤汱(quǎn):本意河水降落,这里引申为排水。 1.解释加点词:(1)泥于掌故。(2)是以必得躬历。(3) 以通南北之水。(4)漉水中淤泥实籧篨中。答:拘泥、 因此、用来(来)、填实(填满)。 2.翻译: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⑵好逸 而恶劳,计利而忘义。⑶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 答:(1)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 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2) 贪图 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大义)。(3)距 离这墙六丈远的地方再修建一堵墙,方法也是这样。 3.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要“坚持不懈加强 农田水利建设”。这两则文言文前者侧重于工作态度, 后者侧重于具体办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1)甲文告诉我们主持水利工作的官员应当做? 答:不怕辛劳,实地考察;为官清廉,不计私利。 (2)乙文中古人造堤方法有何巧妙之处,有何启示? 答:利用了系统思想和统筹方法,就地取材,因地制 宜,节省人力物力。启示:要因地制宜,做事不要死 板,要根据事情本身的特点解决问题。 乙文译文苏州到昆山县共六十里,都是浅水而没有陆 路,百姓都苦于往来涉水,很久就想要筑长堤。但苏 州到处都是水乡,没有地方取土。嘉佑年间,有人建 议,在水中用粗竹席和干草做成墙,排立两行,相距 三尺。在离墙六丈的地方,又用同样的方法再做一道 墙。捞起水中淤泥填实到竹席墙中间,等淤泥干了, 就用水车汲去两道墙中间的积水,墙中间六丈宽的地 方都是泥土了。保留它的一半作为堤基,把它的另一 半挖成河渠,挖出的土用来筑堤。每三四里就修一座 桥,来沟通南北的水流。不久堤就修好了,至今还给 予人们交通之便。 (编者:朱在彬)(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