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水利通史。《史记》是西汉司马 迁著,《河渠书》是其中一个专篇。记述从禹治水 开始,延续到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黄河瓠子 堵口,及其以后各地区倡兴水利,开渠引灌等史实, 共13段,25事。其中防洪6事、航运3事、灌溉11事、 航运兼灌溉5事,所叙河流有黄河、长江、淮河、济 水、淄水、漳水等。它是系统介绍古代中国水利及 其对国计民生影响的权威性记录。司马迁在此书篇 末,历叙他阅历过的江淮河济等众多水系和地区, 从而归结为一个概念:“甚哉,水之为利害也!” 深刻地反映他对水的可为利又可为害的两面性认识 和对水利问题的重视与关切
中国第一部水利通史。《史记》是西汉司马 迁著,《河渠书》是其中一个专篇。记述从禹治水 开始,延续到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黄河瓠子 堵口,及其以后各地区倡兴水利,开渠引灌等史实, 共13段,25事。其中防洪6事、航运3事、灌溉11事、 航运兼灌溉5事,所叙河流有黄河、长江、淮河、济 水、淄水、漳水等。它是系统介绍古代中国水利及 其对国计民生影响的权威性记录。司马迁在此书篇 末,历叙他阅历过的江淮河济等众多水系和地区, 从而归结为一个概念:“甚哉,水之为利害也!” 深刻地反映他对水的可为利又可为害的两面性认识 和对水利问题的重视与关切
《河渠书》是以后历代史书撰述河 渠水利专篇的典范。《史记·河渠书》另一 贡献是首次明确赋予水利一词以治河修渠等 工程技术的专业性质,从而区别于在它以前 的先秦古籍中所谓利在水或取水利等泛指水 产渔捕之利的一般范畴。《史记河渠书》 的诞生,为水利史学科建立了第一块奠基石。 历代相承的“水利”概念,溯源于此。此书 历来随《史记》流传
《河渠书》是以后历代史书撰述河 渠水利专篇的典范。《史记·河渠书》另一 贡献是首次明确赋予水利一词以治河修渠等 工程技术的专业性质,从而区别于在它以前 的先秦古籍中所谓利在水或取水利等泛指水 产渔捕之利的一般范畴。《史记·河渠书》 的诞生,为水利史学科建立了第一块奠基石。 历代相承的“水利”概念,溯源于此。此书 历来随《史记》流传
耐习课文
别
对照注释,译文 落实重点文言字词句
、禹抑洪水十三年抑:治理 2、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 陆行载(以)车,水行载(以)舟,泥行蹈 毳、山行即(以)桥 3、以别九州 别:区分,区别。 4、任土作贡 任:依据 5、通九州道通:使动用法,使…通畅 6、陂九泽 陂(于)九泽 陂:筑堤防,名词作动词用
1、禹抑洪水十三年 抑:治理 2、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 陆行载(以)车,水行载(以)舟,泥行蹈 毳、山行即(以)桥 3、以别九州 别:区分,区别。 4、任土作贡 任:依据 5、通九州道 通:使动用法,使……通畅 6、陂九泽 陂(于)九泽 陂:筑堤防,名词作动词用
7、害中国也尤甚中国:中原地区 尤甚:特别厉害 8、唯是为务 是:这件事 9、数为败 数:屡次,多次 10、播为九河 播:分布,分散。 11、功施于三代施(yi):延续,延伸
7、害中国也尤甚 中国:中原地区 尤甚:特别厉害 8、唯是为务 是:这件事 9、数为败 数:屡次,多次 10、播为九河 播:分布,分散。 11、功施于三代 施(yì):延续,延伸
译第L
夏书曰: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 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 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通九道,陂 九泽,度九山。然河淄衍溢,害中国也尤甚。 唯是为务。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南到华阴, 东下砥柱,及孟津、洛汭,至于大邳。于是禹 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 为败,乃厮一渠以引其河。北载之高地,过降 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勃 海。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 三代
夏书曰: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 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 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通九道,陂 九泽,度九山。然河淄衍溢,害中国也尤甚。 唯是为务。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南到华阴, 东下砥柱,及孟津、洛汭,至于大邳。于是禹 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 为败,乃厮一渠以引其河。北载之高地,过降 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勃 海。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 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