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高三2019年10月考 语文 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育一般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美术教育,一种是审美教育,后者大体可以涵盖前者。审 美教育不仅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素养的培育,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审 美教育;不仅包括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教育,也包括各种审美实践场景中艺术技巧提升、审美 能力培养、审美价值观塑造等。美育的整个过程与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背景密不可 分,与现实中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文化是美育的底色,文化精神是 美育的灵魂。如果忽视了文化精神的培养,美育就是不完整的。 欣赏人类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美学蕴涵,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史 和艺术史知识,联系艺术作品产生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许多困难和障碍就会迎刃 而解。比如我们鉴赏西方绘画时,必须要掌握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文艺复兴时 期的许多绘画要联系宗教精神来赏析;我们欣赏中国绘画,其空间留白、用笔运意、墨彩浓 淡等,无不浸润着中华文化的精神意境,如果不了解中国绘画中计白当黑、浓淡生趣、意境 天成等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就很难体会到艺术作品的神韵。 文学的鉴賞也是如此。从孔子论《诗》的“兴观群怨”开始,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就将 个人情志的抒发与社会风俗民情的描摹乃至现实政治的讽喻结合起来,儒家诗教传统深深 地影响了诗歌的发展,阅读各个朝代的诗歌,都需充分考虑诗人共同秉持的基本价值观念, 才能体会诗中比兴寄托所表达的种种意味,才能明白诗句所传达的哀怨悲欢的情感。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美育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曾被作为一个启蒙 郑重提出,承载了爱国救亡、除弊振新的重任。从梁启超的“趣味教育”理论、蔡无培的 “美育代宗教”说、鲁迅文艺“拯救国民性”的呼吁,到丰子恺、刘海粟、林风眠等艺术 家提倡以艺术教育推进美育的观念,都深深地融λ关注国家和民族发展未来的責任意识。 也就是说,将美育代入社会文化改造、国民精神重塑这一宏大目标,成为当时美育思想的主 线。因此,孤立地谈当代美育,狭隘、庸俗地理解美育的内涵,既抛弃了百年美育积累起来 的宝贵资源,也丢失了美育所包含的塑造中华文化精神的价值理念 当下美育思想和美育方法存在着重技巧传递而轻文化传承、迎合刺激体验而忽视趣味 涵育、趋附西方审美而贬抑民族审美等问题。人们对审美教育的理解往往就是艺术技能培 养,家长送孩子到各种培训班学乐器、学绘画、学舞蹈等,却很少从培育艺术潜能、提升人 文素养出发来制定教育方案 此外,当下美育还出现重西方而轻传统的倾向,我们的美育应充分吸纳传统文化内容, 自觉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将西方的与民族的、古典的与现代的充分融汇起来,从民族角度观 察世界,自现代眼光观照传统,形成既能包容人类文明的所有优秀成果,又能彰显我们民族 文化特色、体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精神风貌的审美教育体系。 总之,培养健康自信的文化精神,不仅是推进美育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美育最终的目 标之一,我们应将美育当作传承文化、培养国民精神的传世工程,接续中华文脉,延续百年
唐山高三 2019 年 10 月考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美育一般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美术教育,一种是审美教育,后者大体可以涵盖前者。审 美教育不仅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素养的培育,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审 美教育;不仅包括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教育,也包括各种审美实践场景中艺术技巧提升、审美 能力培养、审美价值观塑造等。美育的整个过程与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背景密不可 分,与现实中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文化是美育的底色,文化精神是 美育的灵魂。如果忽视了文化精神的培养,美育就是不完整的。 欣赏人类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美学蕴涵,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史 和艺术史知识,联系艺术作品产生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许多困难和障碍就会迎刃 而解。比如我们鉴赏西方绘画时,必须要掌握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文艺复兴时 期的许多绘画要联系宗教精神来赏析;我们欣赏中国绘画,其空间留白、用笔运意、墨彩浓 淡等,无不浸润着中华文化的精神意境,如果不了解中国绘画中计白当黑、浓淡生趣、意境 天成等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就很难体会到艺术作品的神韵。 文学的鉴赏也是如此。从孔子论《诗》的“兴观群怨”开始,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就将 个人情志的抒发与社会风俗民情的描摹乃至现实政治的讽喻结合起来,儒家诗教传统深深 地影响了诗歌的发展,阅读各个朝代的诗歌,都需充分考虑诗人共同秉持的基本价值观念, 才能体会诗中比兴寄托所表达的种种意味,才能明白诗句所传达的哀怨悲欢的情感。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美育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曾被作为一个启蒙 郑重提出,承载了爱国救亡、除弊振新的重任。从梁启超的“趣味教育”理论、蔡元培的 “美育代宗教”说、鲁迅文艺“拯救国民性”的呼吁,到丰子恺、刘海粟、林风眠等艺术 家提倡以艺术教育推进美育的观念,都深深地融入关注国家和民族发展未来的責任意识。 也就是说,将美育代入社会文化改造、国民精神重塑这一宏大目标,成为当时美育思想的主 线。因此,孤立地谈当代美育,狭隘、庸俗地理解美育的内涵,既拋弃了百年美育积累起来 的宝贵资源,也丢失了美育所包含的塑造中华文化精神的价值理念。 当下美育思想和美育方法存在着重技巧传递而轻文化传承、迎合刺激体验而忽视趣味 涵育、趋附西方审美而贬抑民族审美等问题。人们对审美教育的理解往往就是艺术技能培 养,家长送孩子到各种培训班学乐器、学绘画、学舞蹈等,却很少从培育艺术潜能、提升人 文素养出发来制定教育方案。 此外,当下美育还出现重西方而轻传统的倾向,我们的美育应充分吸纳传统文化内容, 自觉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将西方的与民族的、古典的与现代的充分融汇起来,从民族角度观 察世界,自现代眼光观照传统,形成既能包容人类文明的所有优秀成果,又能彰显我们民族 文化特色、体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精神风貌的审美教育体系。 总之,培养健康自信的文化精神,不仅是推进美育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美育最终的目 标之一,我们应将美育当作传承文化、培养国民精神的传世工程,接续中华文脉,延续百年
美育思潮,将美育推向社会每个角落,让美育产生润化人心的力量,守护每个人的精神健康, 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 (摘编自黄仲山《美育重在培养文化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育包括美术教育和审美教育,文化是美育的底色和灵魂,不能忽视文化精神的培养。 B.欣赏中国绘画,应该了解其中计白当黑、浓淡生趣意境天成等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 C.美育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一直承载了爱国救亡、除弊振新的重任 D.当下美育应重传统轻西方,融汇西方与民族、古典与现代的文化,形成好的审美教育体 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层次展开论证的,在逻辑上呈现递进式 B.谈欣赏人类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文章采用引用论证说明了鉴赏中西方绘画的区别 C.文章列举梁启超、蔡元培、鲁迅等人的例子启迪了我们美育要与时代责任联系起来。 D.本文论证兼顾历史与当下,既有对美育历程的相关分析,又有对当下美育弊端的批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儒家诗教传统注重将个人情志的抒发与社会风俗民情的描摹乃至现实政治的讽 喻结合起来。 B.将美育代人社会文化改造、国民精神重塑这一宏大目标,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美 育思想的主线 C.我国审美教育体系既能包容人类文明的所有优秀成果,又能彰显我们民族文化特色, 实现兼收并蓄。 D应将美育当作传承文化、培养国民精神的工程,将其推向社会每个角落,以期提升社会 的文化素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 思维导图,英文是 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 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 来,使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 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 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我们知道发散性思维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 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一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 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 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 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 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你的记忆,就如同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互相连接,也就是你的个 人数据库。 材料二:
美育思潮,将美育推向社会每个角落,让美育产生润化人心的力量,守护每个人的精神健康, 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 (摘编自黄仲山《美育重在培养文化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美育包括美术教育和审美教育,文化是美育的底色和灵魂,不能忽视文化精神的培养。 B.欣赏中国绘画,应该了解其中计白当黑、浓淡生趣意境天成等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 C.美育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一直承载了爱国救亡、除弊振新的重任。 D.当下美育应重传统轻西方,融汇西方与民族、古典与现代的文化,形成好的审美教育体 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层次展开论证的,在逻辑上呈现递进式 B.谈欣赏人类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文章采用引用论证说明了鉴赏中西方绘画的区别。 C.文章列举梁启超、蔡元培、鲁迅等人的例子启迪了我们美育要与时代责任联系起来。 D.本文论证兼顾历史与当下,既有对美育历程的相关分析,又有对当下美育弊端的批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儒家诗教传统注重将个人情志的抒发与社会风俗民情的描摹乃至现实政治的讽 喻结合起来。 B.将美育代人社会文化改造、国民精神重塑这一宏大目标,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美 育思想的主线。 C.我国审美教育体系既能包容人类文明的所有优秀成果,又能彰显我们民族文化特色, 实现兼收并蓄。 D.应将美育当作传承文化、培养国民精神的工程,将其推向社会每个角落,以期提升社会 的文化素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思维导图,英文是 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 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 来,使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 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 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我们知道发散性思维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 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 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 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 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 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你的记忆,就如同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互相连接,也就是你的个 人数据库。 材料二:
思维导图利用图像、分支和关键词等元素,充分调动全脑来记录和表达思想,它有四大 原理,分别是图像原理、发散原理、收敛原理和主动原理,它有四大要素,分别是图像、 颜色、线条和关键词 思维导图的结构也很简单,主要结构是中心图、主干和分支,除了中心图、主干和分支 之外,还有关键词和小图像。 中心图占据了思维导图的中心,是将思维导图的主题以一幅大的图像或者“图像十文 字”的形式表示出来;主干也叫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攴,它与思维导图的中心图相连,是信 息组织的主要几个大的方面;一级分支下面又有二级分支,是每一个大方面下的几个小方 面。逻辑层次非常清晰。主干和分支以线条的形式表现,关键词写在线条上,简洁明了。 关键词和分支旁边可以画一些小图像,加以颜色等,就可以更好地刺激大脑,印象更加 深刻。 思维导图图例 关键词 分支 分支 主干 中心图 材料三: 从系统思维的要求来看。思维导图并不是一个很理想的工具。主要原因是:思维导图表 面上看是一张放射性的大网,但如果把枝叶都垂下来,就会发现这只不过是一个树形结构。 而现实中的系统绝不会都只是树形结构这么简单,系统的结构是非常多样的,并且有的复 杂系统很可能是多种基本结构的组合,会非常复杂。所以,如果凡事都用思维导图,那么 我们其实是曲解和简化了原本的系统。 不少人把思维导图既当作自己思考某个问题的起点,又当成了终点。当把一张思维导图 画完时,就以为已经大功告成、万事大吉。思维导图的流行使很多人误以为系统分析就是 这样一个简单、可控的过程,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给剖析清楚。它使 人们忽视了系统的复杂性,低估了系统思维的艰巨程度,从而逐渐形成一种浅尝辄止的思 维习惯。 所以对待思维导图正确的做法是:适度地使用它,把它作为思维工具之一,而不是全部。 以问题的本质、本原为起点和终点进行思考,思维可视化的形式应依不同问题的性质而自 由变化和创造,不必拘泥于思维导图的结构和风格
思维导图利用图像、分支和关键词等元素,充分调动全脑来记录和表达思想,它有四大 原理,分别是图像原理、发散原理、收敛原理和主动原理,它有四大要素,分别是图像、 颜色、线条和关键词。 思维导图的结构也很简单,主要结构是中心图、主干和分支,除了中心图、主干和分支 之外,还有关键词和小图像。 中心图占据了思维导图的中心,是将思维导图的主题以一幅大的图像或者“图像+文 字”的形式表示出来;主干也叫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它与思维导图的中心图相连,是信 息组织的主要几个大的方面;一级分支下面又有二级分支,是每一个大方面下的几个小方 面。逻辑层次非常清晰。主干和分支以线条的形式表现,关键词写在线条上,简洁明了。 关键词和分支旁边可以画一些小图像,加以颜色等,就可以更好地刺激大脑,印象更加 深刻。 材料三: 从系统思维的要求来看。思维导图并不是一个很理想的工具。主要原因是:思维导图表 面上看是一张放射性的大网,但如果把枝叶都垂下来,就会发现这只不过是一个树形结构。 而现实中的系统绝不会都只是树形结构这么简单,系统的结构是非常多样的,并且有的复 杂系统很可能是多种基本结构的组合,会非常复杂。所以,如果凡事都用思维导图,那么 我们其实是曲解和简化了原本的系统。 不少人把思维导图既当作自己思考某个问题的起点,又当成了终点。当把一张思维导图 画完时,就以为已经大功告成、万事大吉。思维导图的流行使很多人误以为系统分析就是 这样一个简单、可控的过程,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给剖析清楚。它使 人们忽视了系统的复杂性,低估了系统思维的艰巨程度,从而逐渐形成一种浅尝辄止的思 维习惯。 所以对待思维导图正确的做法是:适度地使用它,把它作为思维工具之一,而不是全部。 以问题的本质、本原为起点和终点进行思考,思维可视化的形式应依不同问题的性质而自 由变化和创造,不必拘泥于思维导图的结构和风格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有效而又极具实用性的图形思维工具,它可以将人们的发散 性思维进行形象化展示 B.人类的发散性思考方式决定,进入大脑的每一种资料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 由此向外发散出无数的关节点 C.材料二的“思维导图图例具备了图像、线条和关键词三大思维导图要素,但是颜色 这一要素展示得不够充分 D.材料三认为“思维导图不是一种理想的思维工具”的主要原因是,思维导图比较简单, 是浅尝辄止的思维成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能有效提升人的左右脑的机能,协助人们实现科学与 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的平衡发展。 B.思维导图的主干部分是以一幅大的图像或者“图像+文字”的形式表示出来的,主要 呈现信息组织的主要几个大的方面。 C.思维导图实际上还是一种树形结构,而现实思维系统却复杂多样,可能是多种基本 结构的组合,树形结构只是其中之一。 D.思维导图并不能表现思维的全貌,但作为一种工具,它能将思维可视化,因而可以 大大激发我们大脑的无限潜力。 6.根据材料信息,按序号补齐下面三则材料中所述的思维导图的空缺内容。(6分)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内容和结构十一结构 分支 思维导图的缺点和使用方法 形成浅尝辄止的思维习惯 正确使用 变化与创造 ④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最幸福的事 张爱国 课堂上,钟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让自己感到最幸福的事是什么?” “受到老师的表扬最幸福。”剛刚受到钟老师表扬的李大雷第一个站起来,得意扬扬 地,的是考了第一名1…张明说着还耗样似的看了看李一这两个我子一直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有效而又极具实用性的图形思维工具,它可以将人们的发散 性思维进行形象化展示。 B.人类的发散性思考方式决定,进入大脑的每一种资料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 由此向外发散出无数的关节点。 C.材料二的“思维导图图例”具备了图像、线条和关键词三大思维导图要素,但是颜色 这一要素展示得不够充分。 D.材料三认为“思维导图不是一种理想的思维工具”的主要原因是,思维导图比较简单, 是浅尝辄止的思维成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能有效提升人的左右脑的机能,协助人们实现科学与 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的平衡发展。 B.思维导图的主干部分是以一幅大的图像或者“图像+文字”的形式表示出来的,主要 呈现信息组织的主要几个大的方面。 C.思维导图实际上还是一种树形结构,而现实思维系统却复杂多样,可能是多种基本 结构的组合,树形结构只是其中之一。 D.思维导图并不能表现思维的全貌,但作为一种工具,它能将思维可视化,因而可以 大大激发我们大脑的无限潜力。 6.根据材料信息,按序号补齐下面三则材料中所述的思维导图的空缺内容。(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最幸福的事 张爱国 课堂上,钟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让自己感到最幸福的事是什么?” “受到老师的表扬最幸福。”刚刚受到钟老师表扬的李大雷第一个站起来,得意扬扬 地说。 “最幸福的是考了第一名!”张明明说着还挑衅似的看了看李扬──这两个孩子一直
在学习上较劲,而上周的考试,张明明获得了第一名。 “最幸福的是过周末!”陈志磊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因为周末,外婆会为 我做很多好吃的 孩子们哄堂大笑,陈志磊真是个“贪吃鬼” “今年春天,我爷爷的腿好了,又重新能挑水的时候,我感到最幸福。”龙小刚进入 了回忆状态,“去年下大雪之后,有一天我爷爷摔了一跤,躺在床上不能动。我奶奶又挑 不了水,每天都逼着我和她一起抬。地上滑,好几次,我和奶奶都摔破了手,还摔坏了几 只桶呢。那时候,我、爷爷、奶奶和弟弟真苦啊,舍不得喝水……所以,爷爷腿好了,能 够一跛一跛地拎水的时候,我感到特别幸福!” 你爷爷奶奶真笨!看我爷爷奶奶,建了个大水窖,趁夭晴把水窖挑满水,就够一家 人过冬了……”说话的孩子还想取笑龙小刚,被钟老师制止了 “去年,邻居莲奶奶病了,睡在家里好几夭没人知道,我最先发现的,是我给她儿子 打了电话,她儿子才从外地赶回家里带她治病的,不然她就死掉了。”班上有名的“调皮 鬼”刘洋大声说,“现在莲奶奶总夸我是好孩子,还常常给我糖吃。要我说,我才是最幸 孩子们显然不屑。 “这也算幸福啊?哼!” 我还帮一个老爷爷打过电话呢 “我也是…” 我也有一次…” “我那次帮了一个小妹妹打电话,她想她爸爸妈妈了……” 教室里哄闹起来,钟老师拍了拍讲桌,启发孩子们再换换角度。 我最幸福的事是在今年暑假。”柳静尽力说得有文采一些,“我坐了两天一夜的火 车,到了我爸爸妈妈打工的深圳——啊!深圳真大啊,比我们镇上大多了。那天晩上,我 爸爸没上班,带我到大街上——啊!深圳的大街真亮啊,各式各样的灯都有。逛完街,爸 爸还带我吃了肯德基- 肯德基真……” 嘁!深圳算什么?”同枭郛童很不服气,“深圳有东方明珠塔吗?有海洋世界吗? 有世博园吗?没有吧?但上海都有。我暑假去的时候,我爸爸妈妈一整夭都没上班,带我 看东方明珠……” “老师,郭童撒谎!他根本就没看到东方明珠塔。”一个叫刘洋的冋学站起来,又冲 着郭童叫道,“我爸爸打电话和我说了,你爸爸刚走出工地不远就迷了路,然后随便找个 地方说是东方明珠塔,你其实连东方明珠塔的影子都没看到· 我看到了,我看到东方明珠塔的塔尖了,我还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好几夭呢。”郭童 气呼呼地反驳道,“你嫉妒我,因为你爸爸妈妈从来都没带你去过那儿……” 你们别吵了,要我看,去深圳,去上海都比不上我去我姑姑家幸福。”杨鑫博眉飞 色舞地说,“姑姑和姑父都忙,很少在家,我一去,就能和我表哥整天打游戏、上网,想 玩什么就玩什么。 这时,钟老师叫起很少发言的郭素素,问:“郭素素,你来说说最幸福的是什么。” “我……其实我觉得毎天都很幸福。”郭素素淡淡地说,“毎天下午放学后,爷爷坐 在院子里抽烟,奶奶在厨房里烧饭,妺妺和我一起写作业。等爸爸妈妈从地里回来了,全
在学习上较劲,而上周的考试,张明明获得了第一名。 “最幸福的是过周末!”陈志磊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因为周末,外婆会为 我做很多好吃的。” 孩子们哄堂大笑,陈志磊真是个“贪吃鬼”。 “今年春天,我爷爷的腿好了,又重新能挑水的时候,我感到最幸福。”龙小刚进入 了回忆状态,“去年下大雪之后,有一天我爷爷摔了一跤,躺在床上不能动。我奶奶又挑 不了水,每天都逼着我和她一起抬。地上滑,好几次,我和奶奶都摔破了手,还摔坏了几 只桶呢。那时候,我、爷爷、奶奶和弟弟真苦啊,舍不得喝水……所以,爷爷腿好了,能 够一跛一跛地拎水的时候,我感到特别幸福!” “你爷爷奶奶真笨!看我爷爷奶奶,建了个大水窖,趁天晴把水窖挑满水,就够一家 人过冬了……”说话的孩子还想取笑龙小刚,被钟老师制止了。 “去年,邻居莲奶奶病了,睡在家里好几天没人知道,我最先发现的,是我给她儿子 打了电话,她儿子才从外地赶回家里带她治病的,不然她就死掉了。”班上有名的“调皮 鬼”刘洋大声说,“现在莲奶奶总夸我是好孩子,还常常给我糖吃。要我说,我才是最幸 福的。” 孩子们显然不屑。 “这也算幸福啊?哼!” “我还帮一个老爷爷打过电话呢……” “我也是……” “我也有一次……” “我那次帮了一个小妹妹打电话,她想她爸爸妈妈了……” 教室里哄闹起来,钟老师拍了拍讲桌,启发孩子们再换换角度。 “我最幸福的事是在今年暑假。”柳静尽力说得有文采一些,“我坐了两天一夜的火 车,到了我爸爸妈妈打工的深圳──啊!深圳真大啊,比我们镇上大多了。那天晚上,我 爸爸没上班,带我到大街上──啊!深圳的大街真亮啊,各式各样的灯都有。逛完街,爸 爸还带我吃了肯德基──啊,肯德基真……” “嘁!深圳算什么?”同桌郭童很不服气,“深圳有东方明珠塔吗?有海洋世界吗? 有世博园吗?没有吧?但上海都有。我暑假去的时候,我爸爸妈妈一整天都没上班,带我 看东方明珠……” “老师,郭童撒谎!他根本就没看到东方明珠塔。”一个叫刘洋的同学站起来,又冲 着郭童叫道,“我爸爸打电话和我说了,你爸爸刚走出工地不远就迷了路,然后随便找个 地方说是东方明珠塔,你其实连东方明珠塔的影子都没看到……” “我看到了,我看到东方明珠塔的塔尖了,我还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好几天呢。”郭童 气呼呼地反驳道,“你嫉妒我,因为你爸爸妈妈从来都没带你去过那儿……” “你们别吵了,要我看,去深圳,去上海都比不上我去我姑姑家幸福。”杨鑫博眉飞 色舞地说,“姑姑和姑父都忙,很少在家,我一去,就能和我表哥整天打游戏、上网,想 玩什么就玩什么。” 这时,钟老师叫起很少发言的郭素素,问:“郭素素,你来说说最幸福的是什么。” “我……其实我觉得每天都很幸福。”郭素素淡淡地说,“每天下午放学后,爷爷坐 在院子里抽烟,奶奶在厨房里烧饭,妹妹和我一起写作业。等爸爸妈妈从地里回来了,全
家人就坐在一起吃饭……” 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郭素素还在说着,突然,不知谁哭出了声,一个,两个,一大片。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钟老师这一形象文章虽然着墨不多,但是通过他制止孩子取笑小龙、启发孩子们转 换角度思考等细节,可以看出他教育有方。 B.小说设计孩子们围绕帮人打电话而引发争议的这一情节,主要是为了塑造乡村孩子 们乐于助人、朴实善良的群像特点 C.小说善于运用短句,这既符合孩子们口语表达的特点,结构简单,句意明晰,也使 文章具有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特点。 D.孩子们对幸福的理解虽然各有不同,但都真实地展示了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作者并 没对孩子的幸福观作出直接的褒贬评价。 8.郭素素的发言为什么会引发一片哭声?作者以此作为文章的结尾,蕴含了怎样的情 感和用意?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9.文章主要采用孩子们的对话来进行叙事,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6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吾德,字懋修,归善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行人。隆庆三年,擢工科给事中。两广 多盗,将吏率虛文罔上。吾德列便宜八事,皆允行。明年正月朔,日有食之,已而月复食。吾 德言“岁首,日月并食,天之大灾,陛下宜屏斥一切玩好,应天以实。”诏谴中官督织造,吾 德偕同官严用和切谏,报闻。帝从中官崔敏言,命市珍宝,户部尚书刘体乾、户科都給事中 李已执奏,不从。吾德复偕已上疏曰:“伏睹登极诏书,罢采办,蠲加派,且云‘各监局以缺 乏为名,移文苛取,及所司阿附奉行者,言官即时论奏,治以重典’,海内闻之,欢若更生。比 者左右近习,干请纷纭,买玉市珠,传帖数下。人情惶骇,咸谓诏书不信,无所适从。迩时府 库久虛,民生困瘁,司度支者日夕忧危。陛下奈何以玩好故,费数十万赀乎!崔敏等献谄营私, 罪不可宥。乞亟谴斥,以全诏书大信。”帝震怒,杖已百,锢刑部狱,斥吾德为民。神宗嗣位, 起吾德兵科。万历元年,进右给事中。张居正柄国,谏官言事必先请,吾德独不往。未几,争 成国公朱希忠赠定襄王爵,益忤居正。及蕊定官后案灾德力惫出为绕州知府有资建影丢 烹煮之南京见获居正愙操江都彻史毛篆失聂德部下失资適及总典忠御史又劾其莅饶 时违制讲学,用库金市学田,遂除名为民。居正死,荐起思州推官,移宝庆同知,皆以亲老不 赴。后终湖广佥事。 (节选自《明史·陈吾德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家人就坐在一起吃饭……” 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郭素素还在说着,突然,不知谁哭出了声,一个,两个,一大片。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钟老师这一形象文章虽然着墨不多,但是通过他制止孩子取笑小龙、启发孩子们转 换角度思考等细节,可以看出他教育有方。 B.小说设计孩子们围绕帮人打电话而引发争议的这一情节,主要是为了塑造乡村孩子 们乐于助人、朴实善良的群像特点。 C.小说善于运用短句,这既符合孩子们口语表达的特点,结构简单,句意明晰,也使 文章具有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特点。 D.孩子们对幸福的理解虽然各有不同,但都真实地展示了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作者并 没对孩子的幸福观作出直接的褒贬评价。 8.郭素素的发言为什么会引发一片哭声?作者以此作为文章的结尾,蕴含了怎样的情 感和用意?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主要采用孩子们的对话来进行叙事,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6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陈吾德,字懋修,归善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行人。隆庆三年,擢工科给事中。两广 多盗,将吏率虚文罔上。吾德列便宜八事,皆允行。明年正月朔,日有食之,已而月复食。吾 德言“岁首,日月并食,天之大灾,陛下宜屏斥一切玩好,应天以实。”诏遣中官督织造,吾 德偕同官严用和切谏,报闻。帝从中官崔敏言,命市珍宝,户部尚书刘体乾、户科都给事中 李已执奏,不从。吾德复偕已上疏曰:“伏睹登极诏书,罢采办,蠲加派,且云‘各监局以缺 乏为名,移文苛取,及所司阿附奉行者,言官即时论奏,治以重典’,海内闻之,欢若更生。比 者左右近习,干请纷纭,买玉市珠,传帖数下。人情惶骇,咸谓诏书不信,无所适从。迩时府 库久虚,民生困瘁,司度支者日夕忧危。陛下奈何以玩好故,费数十万赀乎!崔敏等献谄营私, 罪不可宥。乞亟谴斥,以全诏书大信。”帝震怒,杖已百,锢刑部狱,斥吾德为民。神宗嗣位, 起吾德兵科。万历元年,进右给事中。张居正柄国,谏官言事必先请,吾德独不往。未几,争 成国公朱希忠赠定襄王爵,益忤居正。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 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操江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御史又劾其莅饶 时违制讲学,用库金市学田,遂除名为民。居正死,荐起思州推官,移宝庆同知,皆以亲老不 赴。后终湖广佥事。 (节选自《明史·陈吾德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 操江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盜/谪马邑典史/ B.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 操江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 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 操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 D.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 操江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朔,月初之名也,又称“新月”,指农(夏)历每月初一。朔日的前一天称“晦”。 B.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其最高长官是户部侍郎 C.诏书,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D.劾,指审理、判决,《说文》:“劾,法有辜也。”这里指检举揭发罪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吾德借助天象,及时劝谏皇帝。隆庆三年正月初一,出现日食后又出现月食,陈吾德 认为年初日月并食,是上天的大灾,皇上应当摒弃一切玩物嗜好。 B.陈吾德心系百姓,忧虑府库虚空。百姓困顿不堪,负责财政支出者整日担忧危局,陈吾 德建议皇帝不要耽于玩物,耗费资财,应谴责崔敏等人。 C.陈吾德敢于直谏,以致触怒皇帝。他认为皇帝的登基诏书令国人欢欣鼓舞,而皇帝听从 侍从购买金玉珠宝的建议,有不讲信用之嫌,引得皇帝暴怒 D.陈吾德为人正直,不惧强权势力。张居正掌权时,谏官论事必先请示他,唯独陈吾德不 去,后因争辩朱希忠被赠封定襄王爵号事,更加违逆张居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两广多盗,将吏率虚文罔上。吾德列便宜八事,皆允行。(5分) (2)诏遣中官督织造,吾德偕同官严用和切谏,报闻。(5分 (二)文言基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最早的 部国别体史书。 B.《左传》为“十三经”之一,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所作,因为《左传》和 《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我国古代最大的 部编年体逋史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被鲁迅称誉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5.下面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 均是爵位
A.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 操江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 B.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 操江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 C.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 操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 D.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 操江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朔,月初之名也,又称“新月”,指农(夏)历每月初一。朔日的前一天称“晦”。 B.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其最高长官是户部侍郎。 C.诏书,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D.劾,指审理、判决, 《说文》:“劾,法有辜也。”这里指检举揭发罪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陈吾德借助天象,及时劝谏皇帝。隆庆三年正月初一,出现日食后又出现月食,陈吾德 认为年初日月并食,是上天的大灾,皇上应当摒弃一切玩物嗜好。 B.陈吾德心系百姓,忧虑府库虚空。百姓困顿不堪,负责财政支出者整日担忧危局,陈吾 德建议皇帝不要耽于玩物,耗费资财,应谴责崔敏等人。 C.陈吾德敢于直谏,以致触怒皇帝。他认为皇帝的登基诏书令国人欢欣鼓舞,而皇帝听从 侍从购买金玉珠宝的建议,有不讲信用之嫌,引得皇帝暴怒。 D.陈吾德为人正直,不惧强权势力。张居正掌权时,谏官论事必先请示他,唯独陈吾德不 去,后因争辩朱希忠被赠封定襄王爵号事,更加违逆张居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两广多盗,将吏率虚文罔上。吾德列便宜八事,皆允行。(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诏遣中官督织造,吾德偕同官严用和切谏,报闻。(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基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最早的一 部国别体史书。 B.《左传》为“十三经”之一,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所作,因为《左传》和 《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我国古代最大的 一部编年体逋史。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被鲁迅称誉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5.下面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 均是爵位
B.“不然,籁何以至此”中的“籍”是项羽的名。古人幼时命名,成年时取字,对尊 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自称和对平辈则称名。 C.“是寡大之过也”中的“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 是古代君主、诸侯王自己的谦称。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是对对方的敬称。“吾不 能早用子”中韵“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D.按照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所以古人常把称王称帝 叫做南面”,“北面”。宾主之间宴席酬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 西向为侍坐 16.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傅说举于版筑(建造)之间 B.小信未孚(信服),神弗福也 C.小大之狱(案件),虽不能察,必以情 D.望其旗靡(倒下),故逐之 17.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宫妇左右莫不私(偏爱)王 B.王之蔽(受蒙蔽)甚矣 C.能谤(批评)讥于市朝 D.时时而间(偶尔)进 18.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盖追(回溯过去)先帝之殊遇 B.恢弘(发扬光大)志士之气 C.是以先帝简(挑选)拔以遗陛下 D.性行淑均(稳重平易) 19.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便要(将要)还家 B.便扶向路,处处志(做标记)之 C.自非(假如不是)亭午夜分 无案牍(官府的公文)之劳形 20.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春和景(阳光)明,波澜不惊 B.得之心而寓(寄托)之酒也 C.树林阴翳(阴暗),鸣声上下 D.可远观而不可亵(亲近而不庄重)玩焉 21.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犹幸预(干预)君子之列
B.“不然,籁何以至此”中的“籍”是项羽的名。古人幼时命名,成年时取字,对尊 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自称和对平辈则称名。 C.“是寡大之过也”中的“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 是古代君主、 诸侯王自己的谦称。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是对对方的敬称。“吾不 能早用子”中韵“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D.按照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所以古人常把称王称帝 叫做南面”,“北面”。宾主之间宴席酬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 西向为侍坐。 16.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傅说举于版筑.(建造)之间 B.小信未孚.(信服),神弗福也 C.小大之狱.(案件),虽不能察,必以情 D.望其旗靡.(倒下),故逐之 17.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宫妇左右莫不私.(偏爱)王 B. 王之蔽.(受蒙蔽)甚矣 C. 能谤.(批评)讥于市朝 D. 时时而间.(偶尔)进 18.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盖追.(回溯过去)先帝之殊遇 B. 恢弘..(发扬光大)志士之气 C. 是以先帝简.(挑选)拔以遗陛下 D. 性行淑.均.(稳重平易) 19.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便要.(将要)还家 B. 便扶向路,处处志.(做标记)之 C. 自非..(假如不是)亭午夜分 D. 无案牍..(官府的公文)之劳形 20.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和景.(阳光)明,波澜不惊 B. 得之心而寓.(寄托)之酒也 C. 树林阴翳..(阴暗),鸣声上下 D. 可远观而不可亵.(亲近而不庄重)玩焉 21.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犹幸预.(干预)君子之列
B.父母岁有裘葛之遗(留下的东西) C.撰长书以为贽(初次拜见时所赠的礼物) D.诋(只是)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 22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拜会,前往)/旦暮(在早晚间)渡易水/坐须臾,沛公起 如(往)厕 有以报太子(有用来……的办法)/不能喻之于怀(明白)/既祖(祭路神,引申为 饯别和送行),取道 C.沛公则置(置办)车骑/脱身独骑/怨不任我意,逆(逆料、想到将来)以煎我怀/ 乃引其匕首提(掷击)秦王 D.持千金之资币(礼品)物/秦王复击轲,被(受)八创/若不阙(侵损,削减)秦, 将焉取之 2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是()(3分)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处分适兄意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D.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4-25题。(共9分)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苏轼 杏花飞帘散馀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口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卲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注释:【1】炯:光明的样子。【2】青蘋:浅水生植物。【3】山城:当时,作者在徐州 任上。 2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描写馀春景物,富于动感 B.“褰衣”二句移步户外,静赏一派月夜景致。 C.在洞箫声中诗人看月落杯空,为此惆怅不已 D.全篇紧扣题目,人景情相互依存,颇可玩味 25.有人评价这首诗“人因物而情迁”,意思是人物的情感随景物的变化而变化。请通观 全诗,在“杏花”与“月”中任选一个物象,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6分)
B.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留下的东西) C. 撰长书以为贽.(初次拜见时所赠的礼物) D. 诋(只是)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 22.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拜会,前往)/旦暮..(在早晚间)渡易水/坐须臾,沛公起 如.(往)厕 B.有以..报太子(有用来……的办法)/不能喻.之于怀(明白)/既祖.(祭路神,引申为 饯别和送行),取道 C.沛公则置.(置办)车骑/脱身独骑/怨不任我意,逆.(逆料、想到将来)以煎我怀/ 乃引其匕首提.(掷击)秦王 D.持千金之资帀.(礼品)物/秦王复击轲,被.(受)八创/若不阙.(侵损,削减)秦, 将焉取之 2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是( )(3 分)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处.分.适兄意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D.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三)古代诗歌阅读(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24-25 题。(共 9 分)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苏轼 杏花飞帘散馀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1】如流水涵青蘋 【2】。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3】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注释:【1】炯:光明的样子。【2】青蘋:浅水生植物。【3】山城:当时,作者在徐州 任上。 2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描写馀春景物,富于动感。 B.“褰衣”二句移步户外,静赏一派月夜景致。 C.在洞箫声中诗人看月落杯空,为此惆怅不已。 D.全篇紧扣题目,人景情相互依存,颇可玩味。 25.有人评价这首诗“人因物而情迁”,意思是人物的情感随景物的变化而变化。请通观 全诗,在“杏花”与“月”中任选一个物象,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2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夏的学问造诣很深,对孔子“学”的也理解很深刻,他说:“ ”(《子张》)很好地理解了孔子“学”的方法与目的 (2)诗圣杜甫之所以令人敬仰,在于他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在《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中他自己的居室“ ”却为天下寒士发出“安得广 厦千万间”的呼喊 (3)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 中选句,应是“ 三、语言表达与运用(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7题 我们看到天空的颜色,是阳光被大量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 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这些大气分子和微粒本身是不会发 光的,但由于它们散射了太阳光,使每一个大气分子都形成了一个散射光源。根据瑞利散 射定律,太阳光谱中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被散射,它们会被大气中的 粒子散射向四面八方。因此,()。 2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蔚蓝色就是我们看到晴朗的天空高处或头顶的色彩 B.天空高处或头顶总是以蔚蓝色呈现在我们眼前 C.我们看到晴朗的天空高处或头顶总是呈蔚蓝色。 D.在我们的眼里,晴朗的天空高处或头顶总是蔚蓝色。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8-30题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的楼兰古城,是 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留下的深刻教训;润泽一方的都江堰,记录下中国人 利用 自然的朴素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代蹇罕坝人接力传承,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 迹。人类与生态环境互动的诸多事例,一遍遍警示和昭示我们 竭泽而渔的发 展方式已走到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已是必然选择。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工业化留下了满 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不能再走“先 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如今,绿色生活方式已经是中国社会的新时尚,生态环保思想日益成为主流文化。垃 圾分类制度逐步推进,绿色出行为“最后一公里”难题找到了答案,“地球一小时”等环 保公益活动 …():保护环境的自觉,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 理体系。 2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黄沙漫天妥善杀鸡取卵如火如荼 黄沙漫天妥当以卵击石如日中天 C.过眼云烟妥善杀鸡取卵如日中天 D.过眼云烟妥当以卵击石如火如荼 2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2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子夏的学问造诣很深,对孔子“学”的也理解很深刻,他说:“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子张》)很好地理解了孔子“学”的方法与目的。 (2)诗圣杜甫之所以令人敬仰,在于他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在《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中他自己的居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为天下寒士发出“安得广 厦千万间”的呼喊。 (3) 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 中选句,应是“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与运用(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27 题。 我们看到天空的颜色,是阳光被大量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 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这些大气分子和微粒本身是不会发 光的,但由于它们散射了太阳光,使每一个大气分子都形成了一个散射光源。根据瑞利散 射定律,太阳光谱中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被散射,它们会被大气中的 粒子散射向四面八方。因此,( )。 2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蔚蓝色就是我们看到晴朗的天空高处或头顶的色彩。 B. 天空高处或头顶总是以蔚蓝色呈现在我们眼前。 C. 我们看到晴朗的天空高处或头顶总是呈蔚蓝色。 D. 在我们的眼里,晴朗的天空高处或头顶总是蔚蓝色。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8-30 题。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_______的楼兰古城,是 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留下的深刻教训;润泽一方的都江堰,记录下中国人_______利用 自然的朴素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 迹。人类与生态环境互动的诸多事例,一遍遍警示和昭示我们:_______ 、竭泽而渔的发 展方式已走到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已是必然选择。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工业化留下了满 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不能再走“先 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如今,绿色生活方式已经是中国社会的新时尚,生态环保思想日益成为主流文化。垃 圾分类制度逐步推进,绿色出行为“最后一公里”难题找到了答案,“地球一小时”等环 保公益活动_______ ……( );保护环境的自觉,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 理体系。 2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黄沙漫天 妥善 杀鸡取卵 如火如荼 B.黄沙漫天 妥当 以卵击石 如日中天 C.过眼云烟 妥善 杀鸡取卵 如日中天 D.过眼云烟 妥当 以卵击石 如火如荼 2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