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福建卷】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2)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3)茕茕孑立 (李密《陈情表》)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5)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6)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鲁炅,幽人。长七尺余,略通书史。以荫补左羽林长上。陇右节度使哥舒翰①引为别奏。 后复以破吐蕃跳荡有功,除右领军大将军。 安禄山反,拜上洛太守,将行,于帝前画攻守势。迁南阳太守,兼守捉防御使,封金乡 公。寻为山南节度使,以岭南、黔中、山南东道子弟五万屯澂水南。贼将武令珣、毕思琛等 击之,众欲战,炅不可。贼右趋,乘风纵火,郁气奔营,士不可止,负扉走,贼矢如雨,炅 与中人薛道挺身走,举众没贼 炅揪散兵保南阳。潼关失守,贼使哥舒翰招下,不从,使武令珣攻之。令珣死,田承嗣 继往。颍川来瑱、襄阳魏仲犀合兵援炅。炅城中食尽,米斗五十千,一鼠四百,饿者相枕藉。 朝延遣使者曹日升宣慰,不得入。日升请单骑致命,仲犀不可。会颜真卿自河北至,谓曰 “脱能入城,则万心固矣。”仲犀益骑凡十辈。贼望见,知皆锐兵,不敢击,遂入致命,人 心益固。日升复以骑趋襄阳,遂以一千人取路运粮而入,贼亦不能遏,得相持逾三月。炅被 围凡一年,昼夜战,人至相食,卒无救 至德二载五月,乃率众突围走襄阳。承嗣尾击,炅殊死战二日,斩获甚众,贼引去。俄 拜御史大夫、襄邓十州节度使。亦会二京平,贼走河北。时襄、汉数百里,乡聚荡然,举无 樵烟。初,贼欲剽乱江湖,赖炅适扼其冲,故南夏以完 乾元元年,又加淮西节度、邓州刺史。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炅领淮西、襄阳两镇 步卒万人、骑三百。明年,与史思明战安阳,王师不利,炅中流矢,辄奔,诸节度溃去,所 过剽夺,而炅军尤甚。有诏徙炅郑、陈、毫节度使。至新郑,闻郭子仪整军屯谷水,李光弼 还太原,炅羞惴,仰药死,年五十七。 (选自《新唐书·鲁炅 传》,有删改) 注:①哥舒翰:唐朝名将,突厥人。屡有战功。安史之乱时,被安禄山击败,晚节不保,遂
2015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福建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2)小楼昨夜又东风, 。 (李煜《虞美人》) (3)茕茕孑立, 。 (李密《陈情表》) (4)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5)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6)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鲁炅,幽人。长七尺余,略通书史。以荫补左羽林长上。陇右节度使哥舒翰①引为别奏。 后复以.破吐蕃跳荡有功,除右领军大将军。 安禄山反,拜上洛太守,将行,于帝前画攻守势。迁南阳太守,兼守捉防御使,封金乡 公。寻为.山南节度使,以岭南、黔中、山南东道子弟五万屯滍水南。贼将武令珣、毕思琛等 击之.,众欲战,炅不可。贼右趋,乘风纵火,郁气奔营,士不可止,负扉走,贼矢如雨,炅 与中人薛道挺身走,举众没贼。 炅揪.散兵保南阳。潼关失守,贼使哥舒翰招下,不从,使武令珣攻之。令珣死,田承嗣 继往。颍川来瑱、襄阳魏仲犀合兵援炅。炅城中食尽,米斗五十千,一鼠四百,饿者相枕藉。 朝延遣使者曹日升宣慰,不得入。日升请单骑致命,仲犀不可。会颜真卿自河北至,谓曰: “脱.能入城,则万心固矣。”仲犀益.骑凡十辈。贼望见,知皆锐兵,不敢击,遂入致命,人 心益固。日升复以骑趋襄阳,遂以一千人取路运粮而入,贼亦不能遏,得相持逾三月。炅被 围凡一年,昼夜战,人至相食,卒无救。 至德二载五月,乃率众突围走襄阳。承嗣尾击,炅殊死战二日,斩获甚众,贼引去。俄 拜御史大夫、襄邓十州节度使。亦会二京平,贼走河北。时襄、汉数百里,乡聚荡然,举.无 樵烟。初,贼欲剽乱江湖,赖炅适扼其冲,故南夏以完。 乾元元年,又加淮西节度、邓州刺史。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炅领淮西、襄阳两镇 步卒万人、骑三百。明年,与史思明战安阳,王师不利,炅中流矢,辄奔,诸节度溃去,所 过剽夺,而炅军尤甚。有诏徙炅郑、陈、亳节度使。至新郑,闻郭子仪整军屯谷水,李光弼 还太原,炅羞惴,仰药死,年五十七。 (选自《新唐书•鲁炅 传》,有删改) 注:①哥舒翰:唐朝名将,突厥人。屡有战功。安史之乱时,被安禄山击败,晚节不保,遂
降敌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炅揪散兵保南阳 揪:召集 B.脱能入城,则万心固矣 脱:如果 C.仲犀益骑凡十辈 益:增加 D.乡聚荡然,举无樵烟 举:行动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鲁炅“为国效命”的一项是()(3分) ①将行,于帝前画攻守势②炅与中人薛道挺身走,举众没贼③贼使哥舒翰招下, 不从④故炅得与贼相持逾三月⑤炅殊死战二日,斩获甚众⑥所过剽夺,而 炅军尤甚 2②④B.①③⑥C.②⑤⑥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炅精通经书和史籍,有气节。他身材高大,因为祖上的功劳而担任官职,后又受 到哥舒翰的举荐,但是在哥舒翰投降叛军之后,鲁炅并没有接受哥舒翰的劝降 B.鲁炅在安史之乱中,受到皇帝的器重。在出征之前,他向皇帝分析进攻和防守的形 势,之后不久,他历任多地节度使,还被封爵为岐国公,并实封两百户。 C.鲁炅作战勇猛,力挽狂澜。他在担任山南节度使时,率领五万军队与叛军在溝水南 岸展开肉搏战,战斗失败,全军陷没了 D.鲁炅作战顽强,战功卓著。他兵败退保南阳之后,遭到了叛军一年的重重围困,救 兵始终不至,他最终率众突围。 5、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炅被围凡一年,昼夜战,人至相食,卒无救(3分) 译文 (2)赖炅适扼其冲,故南夏以完(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词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清平乐 元好问 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飞去飞来双语燕,消息知郎近远。 楼前小雨珊珊,海棠帘幕轻寒。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 (1)本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2分) (2)试分析“飞去飞来双语燕,消息知郎近远”一句的妙处。(4分)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降敌。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炅揪.散兵保南阳 揪:召集 B.脱.能入城,则万心固矣 脱:如果 C.仲犀益.骑凡十辈 益:增加 D.乡聚荡然,举.无樵烟 举:行动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鲁炅“为国效命”的一项是( )(3 分) ①将行,于帝前画攻守势 ②炅与中人薛道挺身走,举众没贼 ③贼使哥舒翰招下, 不从 ④故炅得与贼相持逾三月 ⑤炅殊死战二日,斩获甚众 ⑥所过剽夺,而 炅军尤甚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鲁炅精通经书和史籍,有气节。他身材高大,因为祖上的功劳而担任官职,后又受 到哥舒翰的举荐,但是在哥舒翰投降叛军之后,鲁炅并没有接受哥舒翰的劝降。 B.鲁炅在安史之乱中,受到皇帝的器重。在出征之前,他向皇帝分析进攻和防守的形 势,之后不久,他历任多地节度使,还被封爵为岐国公,并实封两百户。 C.鲁炅作战勇猛,力挽狂澜。他在担任山南节度使时,率领五万军队与叛军在滍水南 岸展开肉搏战,战斗失败,全军陷没了。 D.鲁炅作战顽强,战功卓著。他兵败退保南阳之后,遭到了叛军一年的重重围困,救 兵始终不至,他最终率众突围。 5、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炅被围凡一年,昼夜战,人至相食,卒无救(3 分) 译文: (2)赖炅适扼其冲,故南夏以完(3 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词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 分) 清平乐 元好问 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飞去飞来双语燕,消息知郎近远。 楼前小雨珊珊,海棠帘幕轻寒。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 (1)本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2 分) (2)试分析“飞去飞来双语燕,消息知郎近远”一句的妙处。(4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园子里发现象征男欢女爱的香囊,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 里,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并无私弊之物。在惜春室内,惜春不但顶撞凤姐 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 B.董卓部将华雄骁勇异常,先后战败盟军多名大将。袁绍正担心没人可拿下华雄时, 关羽挺身而出。袁绍于是给关羽酾热酒一杯,与他饮了上马,关羽却叫袁绍手下先 斟下酒,便提刀而出,俄顷,关羽拍马而回,掷华雄人头于地,而斟的酒还是热的 吴荪甫在公债市场上失利后,便用更残酷的手段剥削工人。当他的家乡双桥镇爆发 了农民运动时,他打电报申请政府火速调保安团镇压。这是30年代反动工业资本 家阶级本质的充分暴露 D.当爱斯梅拉达因为被指控使用巫术刺伤了弗比斯而判处绞刑时,卡西莫多从钟楼飞 身而下,把她解救到教堂里,为保护她不受别人的侵害,他甚至不惜得罪了收养他 的副主教克洛德 E.葛朗台在弥留之际,当神甫把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却做 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给欧也妮 的最后一句话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红楼梦》中说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指的是谁?试举其“机关算 尽”的一例 (2)请简单介绍“舌战群雄”的情节。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①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②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③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1)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算得上君子?(3分) (2)你认为现代社会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土豪”为何似曾相识 童明 “土豪”这个词在2013年可谓大出风头,兴起于网络,火爆于民间,用法日益多元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园子里发现象征男欢女爱的香囊,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 里,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并无私弊之物。在惜春室内,惜春不但顶撞凤姐, 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 B.董卓部将华雄骁勇异常,先后战败盟军多名大将。袁绍正担心没人可拿下华雄时, 关羽挺身而出。袁绍于是给关羽酾热酒一杯,与他饮了上马,关羽却叫袁绍手下先 斟下酒,便提刀而出,俄顷,关羽拍马而回,掷华雄人头于地,而斟的酒还是热的。 C.吴荪甫在公债市场上失利后,便用更残酷的手段剥削工人。当他的家乡双桥镇爆发 了农民运动时,他打电报申请政府火速调保安团镇压。这是 30 年代反动工业资本 家阶级本质的充分暴露。 D.当爱斯梅拉达因为被指控使用巫术刺伤了弗比斯而判处绞刑时,卡西莫多从钟楼飞 身而下,把她解救到教堂里,为保护她不受别人的侵害,他甚至不惜得罪了收养他 的副主教克洛德。 E.葛朗台在弥留之际,当神甫把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却做 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给欧也妮 的最后一句话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8、简答题。(选做一题)(5 分) (1)《红楼梦》中说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指的是谁?试举其“机关算 尽”的一例。 (2) 请简单介绍“舌战群雄”的情节。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 分) ①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②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③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1)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算得上君子?(3 分) (2)你认为现代社会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3 分)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土豪”为何似曾相识 童 明 “土豪”这个词在 2013 年可谓大出风头,兴起于网络,火爆于民间,用法日益多元
语义日渐丰富。国外媒体关注,诠释加评论,还将此词纳入牛津英语词典;国内撰文者或追 溯到某网络游戏,或将源头归于民间的笑话,或侧重它的讽刺意义。也有人说:这个词收进 牛津词典,多少有损我们的民族形象。 “土豪”起死回生,源于“土豪,我们交个朋友吧”这句话的流行。此话饱含了国人特 有的历史沧桑之感。曾经,“土豪”是农村里为富不仁、欺压乡民的地主。于是,“打土豪 分田地”深得贫民之心,成为革命的口号和实践。而星移斗转,时空变幻,如今“土豪”衣 锦还乡,我们却要放下身段,争取和他交朋友。 今天意义上的“土豪”不是过去占有农耕土地的乡村劣绅,而是住在城市里的新富。他 们的生活最具现代化标准,也不见得一定欺压任何人。“豪”已不是以前的“豪”法,“土” 也不是过去的“土”法。他们究竟是谁呢?国外学者直译为“新富”,而从历史文化的渊源 理解则应译为“暴发户”,19世纪则有个比较正式的名称叫“布尔乔亚”。 马克思在二元辩证法的语境里,用“布尔乔亚”(我们译为“资产阶级”),指“普罗 阶级”(我们译为“无产阶级”)的对立面,做的是政治经济学的判断。然而,在19世纪 的欧洲文化里,“布尔乔亚”指那些有钱有闲却乏味庸俗的新富。美学判断之下的布尔乔亚 是什么样的?指贪婪、虚伪的某些新富,冠冕堂皇却庸俗不堪。布尔乔亚的最大特点是:他 们有钱,却没有审美的兴趣、耐心和能力;他们有钱,善用一切具有商品价值的话语和物品 包装自己,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素养。 西方思想进入中国驱动我们的现代化,“布尔乔亚”这个词也就成了舶来品。百余年来, 我们一直在寻找中国的布尔乔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矛头有时直指知识分子,直指浪漫的 生活习惯,以至于“知识”和“浪漫”这两个不属于“布尔乔亚”的特征被张冠李戴。以后, 这个寻找悄然终止。一直到现在,我们用“土豪”描述某些新富,还是没有想起“布尔乔亚” 这个洋词。 现代化过程中人们必然富裕。渐进的、适度的财富积累多是正常的,“暴富”则往往意 味着不那么正常。美国人会想到“伟大的盖茨比”那些猫腻。我们呢,也知道种种有特色的 方式。所以,才前有“大款”、“暴发户”这样的词,后有旧词新用的“土豪”。这样思 考,2013年“土豪”一词的卷土重来就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西方人19世纪以来就有的现象, 如今我们也有了。世界意义上的现代化终于抵达中国。 刚开始看到外电对“土豪”一种诠释——说当下许多中国人藐视新富,暗中却妒忌 觉得西方人不能理解其中复杂的中国式冷嘲。后来,随着这个词在国内普及,很多情况下 “土豪”原先的讽刺意味荡然无存,只有妒忌。不仅妒忌,还羡慕不已。不仅想和“土豪” 做朋友,还恨不得马上变成“土豪”。可见,在商品社会里,大众文化既有无比的创意, 又有媚俗的趋势。应当警惕后者。最大的公约数往往是最低的标准。 间的旧词新用,意在游戏。而游戏有各种不同:一、仅仅是游戏,为游戏而游戏;二、 认真地游戏,因为认真而游戏有了意义;三、忘记了是在游戏,假作真时真亦假。如此等等
语义日渐丰富。国外媒体关注,诠释加评论,还将此词纳入牛津英语词典;国内撰文者或追 溯到某网络游戏,或将源头归于民间的笑话,或侧重它的讽刺意义。也有人说:这个词收进 牛津词典,多少有损我们的民族形象。 “土豪”起死回生,源于“土豪,我们交个朋友吧”这句话的流行。此话饱含了国人特 有的历史沧桑之感。曾经,“土豪”是农村里为富不仁、欺压乡民的地主。于是,“打土豪, 分田地”深得贫民之心,成为革命的口号和实践。而星移斗转,时空变幻,如今“土豪”衣 锦还乡,我们却要放下身段,争取和他交朋友。 今天意义上的“土豪”不是过去占有农耕土地的乡村劣绅,而是住在城市里的新富。他 们的生活最具现代化标准,也不见得一定欺压任何人。“豪”已不是以前的“豪”法,“土” 也不是过去的“土”法。他们究竟是谁呢?国外学者直译为“新富”,而从历史文化的渊源 理解则应译为“暴发户”,19 世纪则有个比较正式的名称叫“布尔乔亚”。 马克思在二元辩证法的语境里,用“布尔乔亚"(我们译为“资产阶级”),指“普罗 阶级”(我们译为“无产阶级”)的对立面,做的是政治经济学的判断。然而,在 l9 世纪 的欧洲文化里,“布尔乔亚”指那些有钱有闲却乏味庸俗的新富。美学判断之下的布尔乔亚 是什么样的?指贪婪、虚伪的某些新富,冠冕堂皇却庸俗不堪。布尔乔亚的最大特点是:他 们有钱,却没有审美的兴趣、耐心和能力;他们有钱,善用一切具有商品价值的话语和物品 包装自己,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素养。 西方思想进入中国驱动我们的现代化,“布尔乔亚”这个词也就成了舶来品。百余年来, 我们一直在寻找中国的布尔乔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矛头有时直指知识分子,直指浪漫的 生活习惯,以至于“知识”和“浪漫”这两个不属于“布尔乔亚”的特征被张冠李戴。以后, 这个寻找悄然终止。一直到现在,我们用“土豪”描述某些新富,还是没有想起“布尔乔亚” 这个洋词。 现代化过程中人们必然富裕。渐进的、适度的财富积累多是正常的,“暴富”则往往意 味着不那么正常。美国人会想到“伟大的盖茨比”那些猫腻。我们呢,也知道种种有特色的 方式。所以,才前有“大款”、 “暴发户”这样的词,后有旧词新用的“土豪”。这样思 考,2013 年“土豪”一词的卷土重来就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西方人 l9 世纪以来就有的现象, 如今我们也有了。世界意义上的现代化终于抵达中国。 刚开始看到外电对“土豪”一种诠释——说当下许多中国人藐视新富,暗中却妒忌—— 觉得西方人不能理解其中复杂的中国式冷嘲。后来,随着这个词在国内 普及,很多情况下 “土豪”原先的讽刺意味荡然无存,只有妒忌。不仅妒忌,还羡慕不已。不仅想和“土豪” 做朋友,还恨不得马上变成“土豪”。可见,在商品社 会里,大众文化既有无比的创意, 又有媚俗的趋势。应当警惕后者。最大的公约数往往是最低的标准。 民间的旧词新用,意在游戏。而游戏有各种不同:一、仅仅是游戏,为游戏而游戏;二、 认真地游戏,因为认真而游戏有了意义;三、忘记了是在游戏,假作真时真亦假。如此等等
“土豪,我们交个朋友吧!”如果您也这么说,是想说些什么呢? (摘自《南方周末》,有删节) 10.下列说法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3分) A.有钱却没有审美的兴趣、耐心和能力,善于用具有商品价值的话语和物品包装自己 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素养是19世纪欧洲文化里的“布尔乔亚”的最大特点。 B.“布尔乔亚”一词是舶来品,我们在寻找自己的布尔乔亚过程中,矛头总是直指知 识分子和浪漫的生活习惯,以至于“知识”和“浪漫”这两个特征被张冠李戴到“布 尔乔亚”身上。 C.现代化过程中人们渐进的、适度的财富积累都是正常的,但是“暴富”则往往不那 么正常 D.在商品社会里,大众文化既有无比的创意,也有媚俗的趋势,对于二者,我们应当 提高警惕 11.当今的“土豪”与传统的“土豪”有何不同?(3分) 12.为什么说“土豪似曾相识”?(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医生 沈从文 医生罗福,为人和平正直,单身住家在离京都三百里左右一个地方,执行业务。有 天听人说,大觉寺有法师讲经,十分动人。故这医生,也就走去听听。听经以后,出庙门时 还觉得那法师有一分魔力。那夭法师讲的是牺牲精神,说到东方圣人当年如何为人类牺 也如何为畜类牺牲,在牺牲情形中,如何使生命显得十分美丽。这法师不谈牺牲果报,只谈 牺牲美丽,因此极其为这医生钦服。出庙门后,医生就心想,一个人若能够为一个畜生也去 受点苦,或许当真这痛苦也可以变成一分快乐。 这医生从一个穿珠人家门前过身,看到那个穿珠人手指为针戳伤,流血不止,正无办法 生怜悯,照着乡下医生的慷慨精神,不必别人招呼,就赶忙走过去为这穿珠人止血,用药 末带子,好好把这受伤人调理妥贴。那时穿珠人正为国王穿一珠饰,有一粒大珍珠在盘盂内。 穿珠人因医生妤意替他照料伤处,十分感谢,就进屋里取一些点心,款待客人。那时有一只 白鵝,见着珍珠,如大桑椹,不问一切,就把它一口吞下。穿珠人取了点心出来请客时节 记起宝珠,各处寻觅,皆不再见。这宝珠既为宫中拿出,值价自然非常贵重,穿珠人家中并 不富裕,若真失去,如何可以赔偿?心想铺里决无另一生人,把珠拿去,现在事情,不出这 医生所作所为。就向医生询问:“见我珠吗?
“土豪,我们交个朋友吧!”如果您也这么说,是想说些什么呢? (摘自《南方周末》,有删节) 10.下列说法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3 分) A.有钱却没有审美的兴趣、耐心和能力,善于用具有商品价值的话语和物品包装自己 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素养是 19 世纪欧洲文化里的“布尔乔亚”的最大特点。 B.“布尔乔亚”一词是舶来品,我们在寻找自己的布尔乔亚过程中,矛头总是直指知 识分子和浪漫的生活习惯,以至于“知识”和“浪漫”这两个特征被张冠李戴到“布 尔乔亚”身上。 C.现代化过程中人们渐进的、适度的财富积累都是正常的,但是“暴富”则往往不那 么正常。 D.在商品社会里,大众文化既有无比的创意,也有媚俗的趋势,对于二者,我们应当 提高警惕。 11.当今的“土豪”与传统的“土豪”有何不同?(3 分) 12.为什么说“土豪似曾相识”? (3 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医生 沈从文 医生罗福,为人和平正直,单身住家在离京都三百里左右一个地方,执行业务。有一 天听人说,大觉寺有法师讲经,十分动人。故这医生,也就走去听听。听经以后,出庙门时 还觉得那法师有一分魔力。那天法师讲的是牺牲精神,说到东方圣人当年如何为人类牺牲, 也如何为畜类牺牲,在牺牲情形中,如何使生命显得十分美丽。这法师不谈牺牲果报,只谈 牺牲美丽,因此极其为这医生钦服。出庙门后,医生就心想,一个人若能够为一个畜生也去 受点苦,或许当真这痛苦也可以变成一分快乐。 这医生从一个穿珠人家门前过身,看到那个穿珠人手指为针戳伤,流血不止,正无办法, 心生怜悯,照着乡下医生的慷慨精神,不必别人招呼,就赶忙走过去为这穿珠人止血,用药 末带子,好好把这受伤人调理妥贴。那时穿珠人正为国王穿一珠饰,有一粒大珍珠在盘盂内。 穿珠人因医生好意替他照料伤处,十分感谢,就进屋里取一些点心,款待客人。那时有一只 白鹅,见着珍珠,如大桑椹,不问一切,就把它一口吞下。穿珠人取了点心出来请客时节, 记起宝珠,各处寻觅,皆不再见。这宝珠既为宫中拿出,值价自然非常贵重,穿珠人家中并 不富裕,若真失去,如何可以赔偿?心想铺里决无另一生人,把珠拿去,现在事情,不出这 医生所作所为。就向医生询问:“见我珠吗?
这医生见鹅吃珠时节,以为吃的只是一颗桑椹或草莓,不甚介意,今见穿珠人脸上流汘, 中发急,口说手比,心中清楚,这珠此时正在白鹅腹中。医生心想:我一说明,这鵝即刻 就得杀去,方便取珠。当设一计策,莫使鹅死。但如何设计,倒很为难。因记起先前一时法 师所说各种牺牲之美丽处,故决心不即说出,等候再过一时,鹅把珍珠从大便中排出以后, 再来说明。故不说话。 那穿珠人,眼看医生沉默不语,疑心特增,便说:“房中分明只你一人,赶快退还,莫 开玩笑。若不退还,一定得大家认真变脸,你会受苦。今天这事,决不容易轻轻了事。” 生心想:“用自己痛苦,救别的生命,现在不说话,尽其生气,只望一时不即杀鹅, 小小痛苦,不甚要紧。” 生仍不说话,只是摇头。故虽明知穿珠人业已十分愤怒,鞭棒即刻就得加于身体,仍 然微笑不答,默然玩味另一真理,一切全不在意 穿珠人忍无可忍,就尽力鞭打这个医生。那时医生两手并头,皆已被缚,不能动弹,四 向顾望,不知所逃。鞭子上身,沉重异常,流血被面,眼目难于睁开。轻轻的自言自语:“为 只小鹅牺牲,虽似乎不必,但牺牲精神,自然极其高贵。” 穿珠人打了医生一阵,看到医生头脸流血,毫不呻吟,询问医生:“傻子,你有甚话说, 只管说来。” 医生说:“没有话说,说即更傻。只请不要单打头部。一两天内,你那宝珠仍然可望归 穿珠人以为这医生倔强异常,直到这时,还说笑话,就大声辱骂,“不用多说空话,装 傻装疯,以为因此一来就可让你逃走!”于是重新把手脚缚定于屋柱上,加倍鞭打。并且用 绳急绞,因此这医生到后鼻孔口中,皆直喷血 那时那只白鹅,见地下有血,各处流动,就来吃血,穿珠人把鵝嗾去,不久又复走来。 引起瞋忿,就一鞭一脚,把鹅即刻打死。医生听鹅在地下扑翅声音,极力把眼睁开,见白鹅 业已死去,就长叹了好些次数,悲泣不已,独自语言:“担心你受苦,我为你牺牲,若早知 你因此死去,也许我早说,主人为爱你,反不至于死去!” 穿珠人见状希奇,不知原因,就问医生:“这鹅同你非亲非戚,它死同你有甚关系?自 己挨打,不知痛苦,一只小鹅,使你伤心到这样子!” 医生说:“我本为它牺牲,训练自己,想不到为它牺牲,反使它因此早死。”医生就告 这穿珠人一切事情经过。那时穿珠人将信将疑,赶忙把鵝腹用刀剖开,就在白鵝嗉囊里,掏 出那颗大珠。因鹅吃下不少鲜血,珠浴血中,红如血玉。穿珠人见到宝珠以后,想起医生行 为,以及自己行为,就大声哭泣,爬伏医生脚下,向医生作种种忏悔,不知休止 这医生这样训练自己,方法倒不很坏。因这次牺牲,他自己也才认识自己生命的价值。 且说,世界上只要有这样一个医生,也就可以把一切医生罪过黩去了。 13、下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5分)
这医生见鹅吃珠时节,以为吃的只是一颗桑椹或草莓,不甚介意,今见穿珠人脸上流汗, 心中发急,口说手比,心中清楚,这珠此时正在白鹅腹中。医生心想:我一说明,这鹅即刻 就得杀去,方便取珠。当设一计策,莫使鹅死。但如何设计,倒很为难。因记起先前一时法 师所说各种牺牲之美丽处,故决心不即说出,等候再过一时,鹅把珍珠从大便中排出以后, 再来说明。故不说话。 那穿珠人,眼看医生沉默不语,疑心特增,便说:“房中分明只你一人,赶快退还,莫 开玩笑。若不退还,一定得大家认真变脸,你会受苦。今天这事,决不容易轻轻了事。” 医生心想:“用自己痛苦,救别的生命,现在不说话,尽其生气,只望一时不即杀鹅, 小小痛苦,不甚要紧。” 医生仍不说话,只是摇头。故虽明知穿珠人业已十分愤怒,鞭棒即刻就得加于身体,仍 然微笑不答,默然玩味另一真理,一切全不在意。 穿珠人忍无可忍,就尽力鞭打这个医生。那时医生两手并头,皆已被缚,不能动弹,四 向顾望,不知所逃。鞭子上身,沉重异常,流血被面,眼目难于睁开。轻轻的自言自语:“为 一只小鹅牺牲,虽似乎不必,但牺牲精神,自然极其高贵。” 穿珠人打了医生一阵,看到医生头脸流血,毫不呻吟,询问医生:“傻子,你有甚话说, 只管说来。” 医生说:“没有话说,说即更傻。只请不要单打头部。一两天内,你那宝珠仍然可望归 回。” 穿珠人以为这医生倔强异常,直到这时,还说笑话,就大声辱骂,“不用多说空话,装 傻装疯,以为因此一来就可让你逃走!”于是重新把手脚缚定于屋柱上,加倍鞭打。并且用 绳急绞,因此这医生到后鼻孔口中,皆直喷血。 那时那只白鹅,见地下有血,各处流动,就来吃血,穿珠人把鹅嗾去,不久又复走来。 引起瞋忿,就一鞭一脚,把鹅即刻打死。医生听鹅在地下扑翅声音,极力把眼睁开,见白鹅 业已死去,就长叹了好些次数,悲泣不已,独自语言:“担心你受苦,我为你牺牲,若早知 你因此死去,也许我早说,主人为爱你,反不至于死去!” 穿珠人见状希奇,不知原因,就问医生:“这鹅同你非亲非戚,它死同你有甚关系?自 己挨打,不知痛苦,一只小鹅,使你伤心到这样子!” 医生说:“我本为它牺牲,训练自己,想不到为它牺牲,反使它因此早死。”医生就告 这穿珠人一切事情经过。那时穿珠人将信将疑,赶忙把鹅腹用刀剖开,就在白鹅嗉囊里,掏 出那颗大珠。因鹅吃下不少鲜血,珠浴血中,红如血玉。穿珠人见到宝珠以后,想起医生行 为,以及自己行为,就大声哭泣,爬伏医生脚下,向医生作种种忏悔,不知休止。 这医生这样训练自己,方法倒不很坏。因这次牺牲,他自己也才认识自己生命的价值。 且说,世界上只要有这样一个医生,也就可以把一切医生罪过赎去了。 13、下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5 分)
A.小说的第一段交代了医生的基本情况,同时介绍了他为保护小鹅而牺牲自己的精神 B.小说用穿珠人与医生形成对比,用以揭示人性的中恶与善,从而唤醒人们去恶扬善。 C.小说保持了沈从文先生语言质朴的特点,全文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堆砌的辞藻。 D.小说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离奇曲折,但又不失沈从文先生取材农村,追求真实的 创作风格。 E.小说中医生训练自己的方法虽说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了伤害,但提升了自己的灵魂。 14、小说中的医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4分) 15、文中说“世界上只要有这样一个医生,也就可以把一切医生的罪过赎去了”,你如何理 解?(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周有光:周全而有光 王乾荣 周有光,江苏常州人,中国语言学家、文字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青年 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当过经济学教授,1955年,他的学术方向改变,开 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几十年 一直致力于中国大陆的语文改革。 跟周有光老人首次见面,是在2006年7月14日全国政协礼堂《群言》杂志创刊20周 年座谈会上。周有光是与会者中最年长者。他中等个子,穿着朴素,风姿儒雅,戴黑色上緣 框框的眼镜,面容滋润,目光睿智,头发稀疏而白,乍看,六七十岁模样,只迈步稍稍蹒跚。 周老曾遭遇“被下放”诸种坎坷,他都平和豁达以对。他也不求什么世俗的荣华富贵。 天长地自久,人道有亏盈。对人生真谛通透的体味,自足达观,随时“锻炼筋骨”,也许正 是这位文化老人长寿的“秘诀”。他说了:“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作为学 人,善于思考,“伏案太勤”,周先生一生著述等身,百岁过后,仍然关注社会民生,笔耕 不辍,尚能一年写一本书,可谓奇迹中的奇迹 年轻时留美攻读经济,一个偶然机遇,改变了周老的后半生。他说自己的人生,原是个 “错位”。可正是这个错位,使他成为一个著名语言学家和文化大师,成为新中国文字改革 方面的重磅专家。周老幼年即具语言天赋,他那颗语言中枢敏感发达的大脑,对这门学问的 奧妙魅力,充满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期间,他即选修《语言学》,热 衷于参加“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并且发表过相关论文。 这个“拉丁化运动”,简单说就是使用拉丁字母——或称罗马字母,周老笑说“有人指 它是‘帝国主义的字母’”—给汉字注音,进而以拉丁字母拼写汉语,使汉语成为世界通 用的“蝌蚪文”。这是咱们老祖宗几千年从未涉猎过的先锋学术活动,始于100多年之前
A.小说的第一段交代了医生的基本情况,同时介绍了他为保护小鹅而牺牲自己的精神 起源。 B.小说用穿珠人与医生形成对比,用以揭示人性的中恶与善,从而唤醒人们去恶扬善。 C.小说保持了沈从文先生语言质朴的特点,全文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堆砌的辞藻。 D.小说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离奇曲折,但又不失沈从文先生取材农村,追求真实的 创作风格。 E.小说中医生训练自己的方法虽说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了伤害,但提升了自己的灵魂。 14、小说中的医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4 分) 15、文中说“世界上只要有这样一个医生,也就可以把一切医生的罪过赎去了”,你如何理 解?(6 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周有光:周全而有光 王乾荣 周有光,江苏常州人,中国语言学家、文字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青年 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当过经济学教授,1955 年,他的学术方向改变,开 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 年公布),几十年 一直致力于中国大陆的语文改革。 跟周有光老人首次见面,是在 2006 年 7 月 14 日全国政协礼堂《群言》杂志创刊 20 周 年座谈会上。周有光是与会者中最年长者。他中等个子,穿着朴素,风姿儒雅,戴黑色上缘 框框的眼镜,面容滋润,目光睿智,头发稀疏而白,乍看,六七十岁模样,只迈步稍稍蹒跚。 周老曾遭遇“被下放”诸种坎坷,他都平和豁达以对。他也不求什么世俗的荣华富贵。 天长地自久,人道有亏盈。对人生真谛通透的体味,自足达观,随时“锻炼筋骨”,也许正 是这位文化老人长寿的“秘诀”。他说了:“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作为学 人,善于思考,“伏案太勤”,周先生一生著述等身,百岁过后,仍然关注社会民生,笔耕 不辍,尚能一年写一本书,可谓奇迹中的奇迹。 年轻时留美攻读经济,一个偶然机遇,改变了周老的后半生。他说自己的人生,原是个 “错位”。可正是这个错位,使他成为一个著名语言学家和文化大师,成为新中国文字改革 方面的重磅专家。周老幼年即具语言天赋,他那颗语言中枢敏感发达的大脑,对这门学问的 奥妙魅力,充满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期间,他即选修《语言学》,热 衷于参加“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并且发表过相关论文。 这个“拉丁化运动”,简单说就是使用拉丁字母——或称罗马字母,周老笑说“有人指 它是‘帝国主义的字母’”——给汉字注音,进而以拉丁字母拼写汉语,使汉语成为世界通 用的“蝌蚪文”。这是咱们老祖宗几千年从未涉猎过的先锋学术活动,始于 100 多年之前
周老语言、文改方面专著以及与之相关的论述,达20多部,广为人称道;而经济学著 作仅三两部,鲜为人知。周老在语言学方面的卓越建树,对中国文字改革的巨大贡献,学界 和坊间众口一词,赞誉有加。但是近年众多媒体一味尊之为“汉语拼音之父”,他却“敬谢 不敏”,诚道“不敢当”。“丝绸西去,字母东”(周有光语)。干吗?拼音。汉语拼音又 不是他周有光“生”的,他怎能当人家“老爸”呢! 今天,凡中国人,以及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外国人,谁离得开《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的拼 音法?联合国也要用它呢。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开辟了汉语和中国文化走向国际 社会的一条便捷通道,功不可没。仅从这一点看,周有光其名,便将彪炳青史。 改革开放初期,为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通晓四国语言的周有光,又被邀参与英文《不 列颠百科全书》的汉译,为中方三专家之一,因此人称“周百科”;中方另二人,一是新闻 巨子兼大学者刘尊棋,一是被誉为“万能科学家”的钱伟长教授。 《百科全书》号称“没有围墙的大学”,翻译这本书,是一个浩大工程,对于不管多大 的学者说,也是一个学习、重温百科知识的过程。而这于周老,又是一个机遇。也许正是这 ˉ工作,激发了他研究全球化、信息化、语文现代化和世界多国文化的热情,使他晩年的学 术生活,在更广阔的领域大放异彩。这时的周有光,就不只是翻译百科全书意义上的“周百 科”了,而堪称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杰出学者。 周老学问大,但他不是只会躲在象牙塔里啃书本的书呆子。他研究语言,搞拼音,也没 有让一串串字母,将自己纠缠在一个狭小天地里。大学者雕小虫忙,近年《群言》杂志,几 乎每期都刊登他议论社会现象的短文。他其实是一个温文尔雅的斗士,其人具有杂文家惯于 挖掘社会病的特质,但不赤膊上阵。他把自己的“愤”,化在平实睿智之中,常以机智独特 的方式针砭时弊,文字读别有不愠不火、绵里藏针的风味, 周老说:“我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思考到老,快乐到老。”但愿,在《群言》 40周年庆祝会上,还能聆听这位极其独特老人的宏论 (选自《北京日报》2011年11月22日有删改) 1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表现了周老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与世无争 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这也是他长寿的秘诀之 B.人称“周百科”,因为周老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而且又被邀参与英文《不 列颠百科全书》的汉译。 C.因为当时中国没有自己的拼音,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所以周有光放弃经济领域 的研究,改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 D.周有光原学习的并非语言学,但他对语言兴趣浓厚,而且有语言天赋,所以能实现 ‘使汉语成为世界通用的‘蝌蚪文’”的理想。 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详略有序地叙述了周有光的经历,读者从中感受到了他
周老语言、文改方面专著以及与之相关的论述,达 20 多部,广为人称道;而经济学著 作仅三两部,鲜为人知。周老在语言学方面的卓越建树,对中国文字改革的巨大贡献,学界 和坊间众口一词,赞誉有加。但是近年众多媒体一味尊之为“汉语拼音之父”,他却“敬谢 不敏”,诚道“不敢当”。“丝绸西去,字母东”(周有光语)。干吗?拼音。汉语拼音又 不是他周有光“生”的,他怎能当人家“老爸”呢! 今天,凡中国人,以及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外国人,谁离得开《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的拼 音法?联合国也要用它呢。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开辟了汉语和中国文化走向国际 社会的一条便捷通道,功不可没。仅从这一点看,周有光其名,便将彪炳青史。 改革开放初期,为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通晓四国语言的周有光,又被邀参与英文《不 列颠百科全书》的汉译,为中方三专家之一,因此人称“周百科”;中方另二人,一是新闻 巨子兼大学者刘尊棋,一是被誉为“万能科学家”的钱伟长教授。 《百科全书》号称“没有围墙的大学”,翻译这本书,是一个浩大工程,对于不管多大 的学者说,也是一个学习、重温百科知识的过程。而这于周老,又是一个机遇。也许正是这 一工作,激发了他研究全球化、信息化、语文现代化和世界多国文化的热情,使他晚年的学 术生活,在更广阔的领域大放异彩。这时的周有光,就不只是翻译百科全书意义上的“周百 科”了,而堪称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杰出学者。 周老学问大,但他不是只会躲在象牙塔里啃书本的书呆子。他研究语言,搞拼音,也没 有让一串串字母,将自己纠缠在一个狭小天地里。大学者雕小虫忙,近年《群言》杂志,几 乎每期都刊登他议论社会现象的短文。他其实是一个温文尔雅的斗士,其人具有杂文家惯于 挖掘社会病的特质,但不赤膊上阵。他把自己的“愤”,化在平实睿智之中,常以机智独特 的方式针砭时弊,文字读别有不愠不火、绵里藏针的风味。 周老说:“我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思考到老,快乐到老。”但愿,在《群言》 40 周年庆祝会上,还能聆听这位极其独特老人的宏论。 (选自《北京日报》2011 年 11 月 22 日 有删改) 1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表现了周老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与世无争 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这也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 B.人称“周百科”,因为周老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而且又被邀参与英文《不 列颠百科全书》的汉译。 C.因为当时中国没有自己的拼音,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所以周有光放弃经济领域 的研究,改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 D.周有光原学习的并非语言学,但他对语言兴趣浓厚,而且有语言天赋,所以能实现 “使汉语成为世界通用的‘蝌蚪文’”的理想。 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详略有序地叙述了周有光的经历,读者从中感受到了他
的人格魅力和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 14、文章的第二段去掉,后文也不显得突然,你认为可以去掉吗?(4分) 15、从周有光的人生经历中你学到了什么?请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8题。(6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5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刚一出炉,在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 工作的小薛长吁了一口气,因为在除夕夜和家人吃一顿团圆饭似乎有了保证。但他同时将其 截图发到了朋友圈,并提出质疑:“《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是不是也要改?” (甲)网友“劳月”说,2008年前除夕不放假,2008年到2012年除夕放假,去年除夕 不放假,今年除夕又放假。“翻来复去的做法令民众很不满。(乙)决策者似乎很无奈,很 纠结。难道不可以从立法程序解决这一问题么?” (丙)“外漂族”希望多长假,离家近的市民又希望可以固定休息。民众对于节假日放 假安排的不同需求注定使每年的节假日安排不可能尽如人意。(丁) 16.“节假日放假太随意”已成为不少民众心中的痛”加在原文的哪一处最恰当?(2分)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17.指出文中的一个错别字,并进行修改。(2分) 18.文中第一段有一个病句,请指出来,并进行修改。(2分) 19.阅读下面的小故事,谈谈其中蕴含的哲理,并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该哲理的认识。(7 分) 有一个大师,一直潜心苦练,几十年练就了一身“移山大法”。有人虔诚地请教:“大 师用何神力,才得以移山?我如何才能练出如此神功呢?”大师笑道:“练此神功也很简单 只要掌握一点: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现实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样,是你无法改变的,或者至少是暂时无法改 变的 五、写作(7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孔子承认人与己在生性上的平等,才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承认人与己在性发展上的不平等,才有“己欲立而人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根据上面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与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 论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 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的人格魅力和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 14、文章的第二段去掉,后文也不显得突然,你认为可以去掉吗?(4 分) 15、从周有光的人生经历中你学到了什么?请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6 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 一 18 题。(6 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2015 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刚一出炉,在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 工作的小薛长吁了一口气,因为在除夕夜和家人吃一顿团圆饭似乎有了保证。但他同时将其 截图发到了朋友圈,并提出质疑:“《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是不是也要改?” (甲)网友“劳月”说,2008 年前除夕不放假,2008 年到 2012 年除夕放假,去年除夕 不放假,今年除夕又放假。“翻来复去的做法令民众很不满。(乙)决策者似乎很无奈,很 纠结。难道不可以从立法程序解决这一问题么?” (丙)“外漂族”希望多长假,离家近的市民又希望可以固定休息。民众对于节假日放 假安排的不同需求注定使每年的节假日安排不可能尽如人意。(丁) 16.“节假日放假太随意”已成为不少民众心中的痛”加在原文的哪一处最恰当? (2 分)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7.指出文中的一个错别字,并进行修改。(2 分) 18.文中第一段有一个病句,请指出来,并进行修改。(2 分) 19.阅读下面的小故事,谈谈其中蕴含的哲理,并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该哲理的认识。 (7 分) 有一个大师,一直潜心苦练,几十年练就了一身“移山大法”。有人虔诚地请教:“大 师用何神力,才得以移山?我如何才能练出如此神功呢?”大师笑道:“练此神功也很简单, 只要掌握一点: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现实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样,是你无法改变的,或者至少是暂时无法改 变的。 五、写作(70 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 分) 孔子承认人与己在生性上的平等,才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承认人与己在性发展上的不平等,才有“己欲立而人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根据上面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与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或议 论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 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