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饵料培养和浮游生物的意义 ●1、为水产经济动物提供优质饵料。 ●2、为生态健康生产服务 ●3、分析池水的生物种群,利于生产安全。 ●4、直接培养商品饵料一食品,可能是今 后的方向 ●5、提取有价值的原料
学习饵料培养和浮游生物的意义 ⚫1、为水产经济动物提供优质饵料。 ⚫2、为生态健康生产服务。 ⚫3、分析池水的生物种群,利于生产安全。 ⚫4、直接培养商品饵料-食品,可能是今 后的方向。 ⚫5、提取有价值的原料
复习参考题 1、生物饵料的优点有那些? ●2、优良生物饵料种应具备哪些条件?
复习参考题 ⚫1、生物饵料的优点有那些? ⚫2、优良生物饵料种应具备哪些条件?
展示目标12 ●第二章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
展示目标12 ⚫第二章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
教学重点 ●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 ⚫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方法
教学难点 ●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工艺
教学难点 ⚫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工艺
第二章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 ●轮虫是一群微小的多细胞动物,其种类繁多,广泛分 布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之中,是鱼类、甲壳类重要 的天然饵料生物,其中的褶皱臂轮虫是迄今人们研究 最多、生产上利用最广的一个半咸水种类,它具有营 养丰富、大小适宜、繁迅速、生活力和易于培养等优 点,是理想的动物性生物饵料。目前在鱼类、甲壳类 的苗种生产中正被广泛应用。随着鱼类、甲壳类苗种 的规模化生产,轮虫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人们在采捕 和利用天然水哉繁殖轮虫的同时,不断研究和探索室 内工厂化培养和室外土池培养的生产技术,近年来有 了长足的进展,创造和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第二章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 ⚫ 轮虫是一群微小的多细胞动物,其种类繁多,广泛分 布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之中,是鱼类、甲壳类重要 的天然饵料生物,其中的褶皱臂轮虫是迄今人们研究 最多、生产上利用最广的一个半咸水种类,它具有营 养丰富、大小适宜、繁迅速、生活力和易于培养等优 点,是理想的动物性生物饵料。目前在鱼类、甲壳类 的苗种生产中正被广泛应用。随着鱼类、甲壳类苗种 的规模化生产,轮虫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人们在采捕 和利用天然水哉繁殖轮虫的同时,不断研究和探索室 内工厂化培养和室外土池培养的生产技术,近年来有 了长足的进展,创造和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第一节褶皱臂尾轮虫的生物学 、形态特征 褶皱臂尾轮虫( Brachionus plicatilis)属轮虫门( Rotatoria)、单卵巢 纲( Monogononta)、游泳目( Ploima)、臂尾轮虫科( Brachionidae)、臂 尾轮虫属( Brachionus)。轮虫雌雄异体(图2-1),一般常见的是雌体 褶皱臂尾轮虫雌体身体前端烛一发达头盘,头盘的纤毛环上有3个棒状突起, 突起末端着生许多粗大的纤毛,称为触毛。连接于头盘(亦称头盘)的躯干 部,为一透明、光滑的被甲包裹。被甲入式技术196-250徽米,宽150-202微 米。被甲面观略呈长椭圆形,后半部比前半部稍膨大而成壶状。被甲背面前 缘有棘刺6个,中央1对棘刺的长度与其他2对棘刺的长度差别不大或稍大些。 被甲的侧面观,腹面较平直,背面靠后1/3处明显隆起。被甲后端正中有一开 孔,开孔在背面为方形,在腹面则为三角形。尾部即从此孔伸出
第一节 褶皱臂尾轮虫的生物学 ⚫ 一、形态特征 ⚫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属轮虫门(Raotatoria)、单卵巢 纲(Monogononta)、游泳目(Ploima)、臂尾轮虫科(Brachionidae)、臂 尾轮虫属(Brachionus)。轮虫雌雄异体(图2-1),一般常见的是雌体。 ⚫ 褶皱臂尾轮虫雌体身体前端烛一发达头盘,头盘的纤毛环上有3个棒状突起, 突起末端着生许多粗大的纤毛,称为触毛。连接于头盘(亦称头盘)的躯干 部,为一透明、光滑的被甲包裹。被甲入式技术196-250徽米,宽150-202微 米。被甲面观略呈长椭圆形,后半部比前半部稍膨大而成壶状。被甲背面前 缘有棘刺6个,中央1对棘刺的长度与其他2对棘刺的长度差别不大或稍大些。 被甲的侧面观,腹面较平直,背面靠后1/3处明显隆起。被甲后端正中有一开 孔,开孔在背面为方形,在腹面则为三角形。尾部即从此孔伸出。 ⚫
刚毛束 头冠 头冠 眼点 二脑神经节 咀嚼囊 原肾管 胃 精 卵黄腺 趾 阴蒸 肛门 膀 是腺 图2-1臂尾轮虫的形态构造 A.雌体B.雄体C.夏卵D.休眠卵
图2-1 臂尾轮虫的形态构造 A.雌体 B.雄体 C.夏卵 D.休眠卵
注意 ●雌性轮虫的生殖系统由单一的卵巢、卵黄腺和输卵管构成, 位于假体腔的腹部。卵巢内已经成熟的卵,经过卵黄腺和 输卵管进入泄殖腔,再由泄殖腔送出体外,粘着在足的基 部,即在被甲后端孔的周围。胚胎发育,即在母体外面环 境中进行。 ●雄性轮虫不常见到,如果出现,只在一个很短促的时间内 生存。雄的个体很小,只有雌体的1/8-1/3。身体构造简单 内部主要是一个特别发达的单独精囊,交接器大而弯曲, 游泳性强,遇到雌体就进行交配,将精子注入雌体泄殖腔 内或穿过雌体不同部位的体壁使精子进入卵巢而受精。雄 体无消化系统,不摄食
注意 ⚫ 雌性轮虫的生殖系统由单一的卵巢、卵黄腺和输卵管构成, 位于假体腔的腹部。卵巢内已经成熟的卵,经过卵黄腺和 输卵管进入泄殖腔,再由泄殖腔送出体外,粘着在足的基 部,即在被甲后端孔的周围。胚胎发育,即在母体外面环 境中进行。 ⚫ 雄性轮虫不常见到,如果出现,只在一个很短促的时间内 生存。雄的个体很小,只有雌体的1/8-1/3。身体构造简单, 内部主要是一个特别发达的单独精囊,交接器大而弯曲, 游泳性强,遇到雌体就进行交配,将精子注入雌体泄殖腔 内或穿过雌体不同部位的体壁使精子进入卵巢而受精。雄 体无消化系统,不摄食
、生态习性 ●(一)对环境的适应褶皱臂尾轮虫广泛分布于温、热带地区的海水和半咸水中,中 国沿海港湾和半咸水池塘均有分布。 褶皱臂尾轮虫对水体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1、水温褶皱臂尾轮虫在5-40℃的温度范围内能正常生长繁殖。较适宜的温度为25- 38℃,而在28-35℃的条件下繁殖最快。当温度超过30℃时,轮虫的休眠卵在5-35℃的 水温范围内都能孵化,最适孵化温度为20-25℃。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变温似较恒温 时孵化更有利。 ●应该注意的是,褶皱臂轮虫种内存在着形态和生理上变异的不同种群,它们对环境条 件的适应力有所不同。据日本大上(1997)报告,L型(大型)轮虫和S型(小型)轮 虫两个亚种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差别较大:S型轮虫在34℃C的条件下,一天的繁殖率最高 达250%,而L型轮虫在25℃的条件下,一天繁殖率为170%,高于25℃则繁殖率下降;在 15℃以下的较低温度条件下,S型轮虫几乎不繁殖,而L型轮虫在10℃条件下,还大量 繁殖。在生产性培养池中,能取得最高繁殖速度的水温,两个品系也不相同:S型近 30℃,L型则为12-15℃。轮虫在昼夜温差较大的环境下培养,繁殖较慢
二、生态习性 ⚫ (一)对环境的适应 褶皱臂尾轮虫广泛分布于温、热带地区的海水和半咸水中,中 国沿海港湾和半咸水池塘均有分布。 ⚫ 褶皱臂尾轮虫对水体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 1、水温 褶皱臂尾轮虫在5-40℃的温度范围内能正常生长繁殖。较适宜的温度为25- 38℃,而在28-35℃的条件下繁殖最快。当温度超过30℃时,轮虫的休眠卵在5-35℃的 水温范围内都能孵化,最适孵化温度为20-25℃。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变温似较恒温 时孵化更有利。 ⚫ 应该注意的是,褶皱臂轮虫种内存在着形态和生理上变异的不同种群,它们对环境条 件的适应力有所不同。据日本大上(1997)报告,L型(大型)轮虫和S型(小型)轮 虫两个亚种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差别较大:S型轮虫在34℃的条件下,一天的繁殖率最高 达250%,而L型轮虫在25℃的条件下,一天繁殖率为170%,高于25℃则繁殖率下降;在 15℃以下的较低温度条件下,S型轮虫几乎不繁殖,而L型轮虫在10℃条件下,还大量 繁殖。在生产性培养池中,能取得最高繁殖速度的水温,两个品系也不相同:S型近 30℃,L型则为12-15℃。轮虫在昼夜温差较大的环境下培养,繁殖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