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中草药免疫》黄芪的免疫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2,文件大小:266.79KB,团购合买
内蒙黄芪A. m og holicusBge. 的根, 其性味甘, 微温, 中医认 为其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排脓、消肿生肌的功能。现代药 理研究表明, 黄芪含黄芪苷类、多糖类、黄酮类、氨基酸、微量元素、 胆碱、叶酸等多种化学成分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0I VOL: 12 NO 10 时珍国医国药2001年第12卷第10期 黄芪的免疫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杜光,王丽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武汉430030;2.湖北省直属机关门诊部,湖北武汉430071) 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 A strag alus m an branacens( Fisch.)4对诱生干扰素的影响 Bge,内蒙黄芪A.m∝ gholicus Bge.的根,其性味甘,微温,中医认 研究提示以不同剂量黄芪培养3种肺癌细胞株后,采用 为其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排脓、消肿生肌的功能。现代药 ELISA法分别测定上述细胞株的1-2,IFN-y含量,结果发现中 理研究表明,黄芪含黄芪苷类、多糖类、黄酮类、氨基酸、微量元素、剂量(10%)组中的三种肺癌细胞株Ⅱ-2及IFN-y水平明显高于 胆碱、叶酸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关于黄芪免疫对照组(P<005)0。张氏用黄芪与干扰素组成合剂,以14,39 药理作用,从0年代末到今报道甚多,总括这些研究,黄芪制剂经型鼻病毒为模型在不同人二倍体细胞培养上研究复方干扰素的抗 历了由黄芪的复方,单味黄芪到从黄芪中分离有效成分这一逐步鼻病毒作用。结果表明0.3%的黄芪注射液对人2b型基因工程 深入的过程,而且剂型也从黄芪的水煎剂过渡到黄芪中提出的单干扰素抗1439型鼻病毒有协同作用叫。 体纯品。这一由简单到精细的过程,使黄芪的研究走向定量化标5对自身免疫疾病的影响 准化,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和综合有效地利用黄芪资源, 黄芪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它不仅可使机体从免疫功能低 以及以黄芪或黄芪为主要成分的新药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下的状况中恢复,而且可使处于免疫亢进状态的机体恢复正 础。根据文献报道,黄芪的免疫药理研究由于各个实验室的条件不常叫,慢性乙肝(CHB)与乙肝病毒感染和人体免疫功能紊乱密切 一,有的仍用黄芪水煎液有的则用黄芪的单体成分,如多糖,黄芪相关,陈氏应用黄芪注射液应用于CHB病人发现可使患者细胞免 甲苷等报道较多。下面就将黄芪近些年来的免疫药理硏究概述如疫得到调节叫,李氏等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肝炎临床与试验研 究表明,黄芪注射液在促进肝细胞功能恢复同时还调整改善了机 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体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水平叫,一些系统红斑狼疮、银屑病、支气 研究发现以1375~275g/g的芪加合剂可使荷瘤小鼠低管哮喘、慢性肾病的防治上黄芪具有一定的功效。 下的lgM,血清中的lgG含量恢复接近正常水平,可使荷瘤小鼠腹 综上所述,黄芪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功能,包括非特异性免 腔巨噬细胞产生TNF,还能使荷瘤小鼠低下的血常规指标接近正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且能诱生干扰素,对免疫功能低下,免疫 常水平。夏氏用10~25g/kg黄芪煎液可增强正常小鼠和泼尼功能素乱的临床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具有抗肿瘤,抗病毒作用 松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增加环磷酰胺小鼠血清溶血素抗随着对黄芪及其制剂的免疫药理的深入研究,对于中医学基础理 体生成能力。黄芪多糖(APS)可使小鼠胸腺和脾内T细胞数增论及补气中药的进一步加深理解,为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结合 加,而lgG的产生更需T细胞参与,给小鼠口服黄芪液,对免疫反找到了一些共同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其它同类中药及其方 应早期阶段的脾脏抗原结合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的前体细剂的免疫药理的研究,黄芪素有中药“补益之长”之称,这些补益作 胞)有促进作用,以绵羊红细胞免疫后的小鼠lgG抗体产生增加,用与免疫调节息息相关的,从其有效成分看,其多糖,皂苷及微量 脾溶血空斑数增加或呈调节作用,此调节作用与脾脏中的元素硒,氨基酸这些都是补益作用的物质基础,深入开展对黄芪免 CAMP, CAMP/CGMP的变化量逆相相关,与CGMP正向相关,疫的药理研究必将对黄芪新制剂研究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黄芪资 此外黄芪制剂喷鼻后,鼻分泌液中1gA明显上升(P∞001)正常源将有积极的意义。 人服用黄芪浸膏片后lgM,lgE显著增加。 2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周氏用黄芪注射液20ml,次/静脉滴注,结果表明空腹静凹阴健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93: 脉血检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显著提高(P< 001),黄芪注射液能显著提高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水平。王氏P2]张运芳,李俊,金涌,等芪加合剂对荷瘤小鼠体液免疫的影响 利用建立阻塞性黄疸大鼠模型腹腔内注射黄芪250mg/(kg·d) [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035(2):118-120 2周血中T细胞表型CD3CD4CD8含量升高至正常水平。焦围聂淑琴薛宝云,杨庆等黄芪注射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氏用黄芪茎叶总黄酮对实验性小鼠药物处理前后T细胞总数增 [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5(2):33 加,亚群数紊乱,提高ML-2所诱导的LAK细胞活性的。 4]徐毅,王守富,张英黄芪注射液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临 床医学,1998,18(1):17-18 3对自然杀伤细胞NK)的影响 5]周义乾刘玉林,刘清珍,等黄芪注射液对肺结核患者τ细胞亚群 利用黄芪注射液联用牛黄酸治疗急性心肌炎时发现血中NK 的影响及近期疗效]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920(10)921-923 细胞活性明显升高。刘氏将体外培养的人鳞癌细胞株GNM接间6]王涌,胡志前,成志刚等中药黄芪对阻塞性黄疸大鼠细胞免疫 种于20只裸鼠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观察了黄芪、平阳霉素及二 功能的影响卩]肝胆外科杂志20008(1)64-66 者联合用药对GNM细胞移植瘤抑瘤效果时发现,黄芪及其联合η]焦艳,闻杰,于晓红等膜荚黄芪茎叶总黄酮对小鼠细胞免疫 用药组的脾细胞密度和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平阳霉素及对照组 功能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核杂志19919(6)356-357 (P<0.01),证实黄芪能促进NK细胞活性参与机体免疫門。 [8]苏群,方强黄芪注射液联用西药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对自 然杀伤细胞活性及可溶性白芥素-2受体水平的影响U]中国中西 收稿日期2001-06-11;修订日期2001-07-21 急救杂志,20007(2):75 (下转第954页) 359 50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收稿日期: 2001206211; 修订日期: 2001207221 黄芪的免疫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杜 光1 , 王 丽2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30; 2. 湖北省直属机关门诊部, 湖北 武汉 430071) 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 strag alus m em branacens (Fisch. ) Bge., 内蒙黄芪A. m og holicusBge. 的根, 其性味甘, 微温, 中医认 为其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排脓、消肿生肌的功能。现代药 理研究表明, 黄芪含黄芪苷类、多糖类、黄酮类、氨基酸、微量元素、 胆碱、叶酸等多种化学成分[1] , 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关于黄芪免疫 药理作用, 从 70 年代末到今报道甚多, 总括这些研究, 黄芪制剂经 历了由黄芪的复方, 单味黄芪到从黄芪中分离有效成分这一逐步 深入的过程, 而且剂型也从黄芪的水煎剂过渡到黄芪中提出的单 体纯品。这一由简单到精细的过程, 使黄芪的研究走向定量化、标 准化,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和综合有效地利用黄芪资源, 以及以黄芪或黄芪为主要成分的新药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 础。根据文献报道, 黄芪的免疫药理研究由于各个实验室的条件不 一, 有的仍用黄芪水煎液, 有的则用黄芪的单体成分, 如多糖, 黄芪 甲苷等报道较多。下面就将黄芪近些年来的免疫药理研究概述如 下: 1 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研究发现以 13.75~ 27.5 gökg 的芪加合剂可使荷瘤小鼠低 下的 IgM, 血清中的 IgG 含量恢复接近正常水平, 可使荷瘤小鼠腹 腔巨噬细胞产生 TNF , 还能使荷瘤小鼠低下的血常规指标接近正 常水平[2]。夏氏用 10~ 25 gökg 黄芪煎液可增强正常小鼠和泼尼 松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 增加环磷酰胺小鼠血清溶血素抗 体生成能力[3]。黄芪多糖(APS ) 可使小鼠胸腺和脾内 T 细胞数增 加, 而 IgG 的产生更需 T 细胞参与, 给小鼠口服黄芪液, 对免疫反 应早期阶段的脾脏抗原结合细胞(包括 T 细胞、B 细胞的前体细 胞) 有促进作用, 以绵羊红细胞免疫后的小鼠 IgG 抗体产生增加, 脾溶血空斑数增加或呈调节作用, 此调节作用与脾 脏中的 CAMP , CAMP öCGMP 的变化量逆相相关, 与 CGMP 正向相关, 此外黄芪制剂喷鼻后, 鼻分泌液中 IgA 明显上升( P <0.01 ) 正常 人服用黄芪浸膏片后 IgM, IgE 显著增加[4]。 2 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周氏用黄芪注射液 20 ml ,1 次öd 静脉滴注, 结果表明空腹静 脉 血检测外周血中T 淋巴细胞亚群CD 3, CD 4显著提高 ( P < 0.01 ) , 黄芪注射液能显著提高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水平[5]。王氏 利用建立阻塞性黄疸大鼠模型腹腔内注射黄芪 250 mg ö(kg·d) , 2 周, 血中 T 细胞表型CD3, CD4, CD8 含量升高至正常水平[6]。焦 氏用黄芪茎叶总黄酮对实验性小鼠药物处理前后 T 细胞总数增 加, 亚群数紊乱, 提高 ΧIL22 所诱导的LAK 细胞活性[7]。 3 对自然杀伤细胞(NK ) 的影响 利用黄芪注射液联用牛黄酸治疗急性心肌炎时发现血中NK 细胞活性明显升高[8]。刘氏将体外培养的人鳞癌细胞株 GNM 接 种于 20 只裸鼠皮下, 建立移植瘤模型, 观察了黄芪、平阳霉素及二 者联合用药对 GNM 细胞移植瘤抑瘤效果时发现, 黄芪及其联合 用药组的脾细胞密度和NK 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平阳霉素及对照组 ( P <0.01 ) , 证实黄芪能促进NK 细胞活性参与机体免疫[9]。 4 对诱生干扰素的影响 研究提示以不同剂量黄芪培养 3 种肺癌细胞株后, 采用 ELISA 法分别测定上述细胞株的 IL22, IFN2Χ含量, 结果发现中 剂量(10% ) 组中的三种肺癌细胞株 IL22 及 IFN2Χ水平明显高于 对照组( P <0.05 ) [10]。张氏用黄芪与干扰素组成合剂, 以 14,39 型鼻病毒为模型在不同人二倍体细胞培养上研究复方干扰素的抗 鼻病毒作用。结果表明 0.3% 的黄芪注射液对人 Α22b 型基因工程 干扰素抗 14,39 型鼻病毒有协同作用[11]。 5 对自身免疫疾病的影响 黄芪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它不仅可使机体从免疫功能低 下的状况中恢复, 而且可使处于免疫亢进状态的机体恢复正 常[12] , 慢性乙肝(CHB) 与乙肝病毒感染和人体免疫功能紊乱密切 相关, 陈氏应用黄芪注射液应用于 CHB 病人发现可使患者细胞免 疫得到调节[13] , 李氏等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肝炎临床与试验研 究表明, 黄芪注射液在促进肝细胞功能恢复同时还调整改善了机 体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水平[14] , 一些系统红斑狼疮、银屑病、支气 管哮喘、慢性肾病的防治上黄芪具有一定的功效。 综上所述, 黄芪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功能, 包括非特异性免 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且能诱生干扰素, 对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 功能紊乱的临床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 具有抗肿瘤, 抗病毒作用, 随着对黄芪及其制剂的免疫药理的深入研究, 对于中医学基础理 论及补气中药的进一步加深理解, 为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结合, 找到了一些共同的基础, 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其它同类中药及其方 剂的免疫药理的研究, 黄芪素有中药“补益之长”之称, 这些补益作 用与免疫调节息息相关的, 从其有效成分看, 其多糖, 皂苷及微量 元素硒, 氨基酸这些都是补益作用的物质基础, 深入开展对黄芪免 疫的药理研究必将对黄芪新制剂研究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黄芪资 源将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阴 健. 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M ]. 北京: 学苑出版社,1993: 593. [2] 张运芳, 李 俊, 金 涌, 等. 芪加合剂对荷瘤小鼠体液免疫的影响 [J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0,35 (2):118 2120. [3] 聂淑琴, 薛宝云, 杨 庆, 等. 黄芪注射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J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9,5 (2):33. [4] 徐 毅, 王守富, 张 英. 黄芪注射液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J ]. 临 床医学,1998,18 (1):17 218. [5] 周义乾, 刘玉林, 刘清珍, 等. 黄芪注射液对肺结核患者T 细胞亚群 的影响及近期疗效[J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9,20 (10):921 2923. [6] 王 涌, 胡志前, 成志刚, 等. 中药黄芪对阻塞性黄疸大鼠细胞免疫 功能的影响[J ]. 肝胆外科杂志,2000,8 (1):64 266. [7] 焦 艳, 闻 杰, 于晓红, 等. 膜荚黄芪茎叶总黄酮对小鼠细胞免疫 功能的影响[J ]. 中国中西医结核杂志,1999,19 (6):356 2357. [8] 苏 群, 方 强. 黄芪注射液联用西药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对自 然杀伤细胞活性及可溶性白芥素22 受体水平的影响[J ]. 中国中西 急救杂志,2000,7 (2):75. (下转第 954 页) 359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01 VOL.12 NO.10 时珍国医国药 2001 年第 12 卷第 10 期

时珍国医国药2001年第12卷第10期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01 VOL 12 NO 10 其他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实验诊断中的意义 袁桂荣,翟中良 (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4350000 由于糖尿病的发病多隐匿、无症状,许多患者就诊时已发生了合形成,作为糖尿病人6-8周前血糖定量指标,一般用于评定糖 眼、肾、神经等多器官并发症,严重威胁人们身心健康,影响人们生尿病的控制程度,正常人的为(52±1)%,糖尿病与糖耐量低减 活质量,因此寻找能早期发现糖尿病的方法成为世界糖尿病研究者,由于血糖的浓度高,与血红蛋白结合机会增多而糖化血红蛋白 者的共同目标。据文献报道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为3.6%,并随着人增高 口老龄化发病率逐年上升。本文就糖化血红蛋白(HbAc)检测在 糖尿病实验诊断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表1各组的人数及HbAc结果 1材料和方法 阳性率(%) 1.1对象本地区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396人,年龄1876岁, 09±44 平均483岁,男性204人,女性192人。同时检测HbAc和进行口 74±2.8 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r)。 1.2方法采用微柱法测定HbAc,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D 96±29 1000 63±1.6 测定血糖 1.3仪器与试剂血糖测定试剂盒,保定长城临床试剂公司, 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HITACHI日本HbAc测定试剂盒, 表1结果显示,仅用ADA(1997)FPG诊断标准进行糖尿病普 Biosystems公司西班牙(正常参考值42%~62%)。 查尽管方便、易行,但有278%DA+B)FG<7.0mmo的 2诊断标准及实验分组 糖尿病患者被漏诊,低估糖尿病患病率叫,还有68.3%(E/+ 根据ADA(1997)FPG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PG)≥70C)的糖耐量低减者被列入糖耐量正常范围,与文献报道相符,且 mmol/为糖尿病FPG≥6mmoA但<70mmoA为IFG,受被检者空腹时间长短影响。以HbAc为指标进行糖尿病实验诊 PG<61mmoA为NFG。及WHO(1980-1985)诊断标准:断指标虽然特异性比上前者稍差,但方法简便、易行、不受被检者 FPG≥78mmoA或OG服糖后2h血糖(2hPG)≥111空腹时间长短影响,且灵敏度比前者的40.7%提高了334%。如 mmol A为糖尿病,FPG<7.8 mola,2hPG≥78mmol但果用 HbA Ic加上ADA(1997)FPG诊断标准进行糖尿病实验诊 <111mmol为糖耐量低减FPG<78mmoA,2hPG<78断,然后用OGTr进行确诊,特别重视2hPG的检测,更有利于 mmd为糖耐量正常。我们把实验数据分成如下6组进行统我们早期发现糖尿病及糖耐量低减者,并采取适当的控制和治 计分析。 疗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 FPG≥78mmoA,2hPG≥1.1mmol归为A组(糖尿 病)FG≥70m0A且<18m0,2hBG≥1mod参考文献 归为B组(糖尿病),FPG≥70 mmol/且<78 mmol/,2hPG[王金平姜亚云,张景玲,等1997年及1985年诊断标准调查人群糖 ≥7.8mmoA但<1.1 mola归为C组(糖耐量低减);FPG< 尿病患病率的差别[]中国糖尿病杂志,1992(7):105 70mmol2hPG≥111molA归为D组(糖尿病);FG<2]姚军钱荣立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糖耐量低减与美国糖尿病协会 7.0mmo,2hPG≥7.8mmo且<1.1 mmol/归为E组 定义的空腹葡萄糖低减之间缺乏一致性卩]中国糖尿病杂志,199 (糖耐量低减);FPG<7.0 mola,2hPG<7.8mmoA归为F 2(7):124-125 组(糖耐量正常)。 3] The expert commitee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3结论 report of the expert commitee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HbAc是血液中血红蛋白分子中的β链的氨基酸末端与糖结 diabetes mellitus J). Diabetes care 1997, 20: 1183 4]赵文,池芝盛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比空腹血糖测定对糖尿病 的诊断更可靠U]中国糖尿病杂志1995(7):268 收稿日期200 修订日期2001-06-28 (上接第953页) 2]周金黄中药免疫药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372 9]刘辉,李金荣,胡传真黄芪对鳞癌细胞株GNM荷瘤裸鼠的免疫 增强及抑瘤作用的研究U]口腔医学,19919(2)60-61 13]练祥,蔡琴芳,章丽影黄芪注射液对慢性乙肝的患者外周血T细 [10孙继萍,肖伟黄芪对人肺癌细胞株Ⅱ-2及IFN-y的诱生作用 胞亚群的影响[]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6):42 U山东医药,200040(4)9-10. 14]李强忠,黄成君矫立华等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临 []张丽兰,梁国栋,刘永清,等复方干扰素合剂抗鼻病毒研究卩]中 床与实验研究U]上海医药,1997,(7)21-22. 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99811(1):10-13 459 20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 其 他(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实验诊断中的意义 袁桂荣, 翟中良 (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 435000) 由于糖尿病的发病多隐匿、无症状, 许多患者就诊时已发生了 眼、肾、神经等多器官并发症, 严重威胁人们身心健康, 影响人们生 活质量, 因此寻找能早期发现糖尿病的方法成为世界糖尿病研究 者的共同目标。据文献报道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为 3.6%, 并随着人 口老龄化发病率逐年上升。本文就糖化血红蛋白(HbA 1c) 检测在 糖尿病实验诊断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 本地区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 396 人, 年龄 18~ 76 岁, 平均 48.3 岁; 男性 204 人, 女性 192 人。同时检测HbA 1c 和进行口 服 75 g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 1.2 方法 采用微柱法测定 HbA 1c, 葡萄糖氧化酶2过氧化物酶法 测定血糖。 1.3 仪器与试剂 血糖测定试剂盒, 保定长城临床试剂公司, 7170A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HITACHI 日本; HbA 1c 测定试剂盒, Biosystems 公司西班牙(正常参考值 4.2% ~ 6.2% )。 2 诊断标准及实验分组 根据 ADA (1997 ) FPG 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 (FPG ) ≥7.0 mmol öL 为糖尿病; FPG ≥6.1 mmol öL 但<7.0 mmol öL 为 IFG; FPG <6.1 mmol öL 为NFG 。及WHO (1980~ 1985) 诊断标准: FPG ≥7.8 mmol öL 或OGTT 服糖后 2 h 血糖 (2 h PG ) ≥11.1 mmol öL 为糖尿病; FPG <7.8 mmol öL ,2 h PG≥7.8 mmol öL 但 <11.1 mmol öL 为糖耐量低减; FPG <7.8 mmol öL ,2 h PG <7.8 mmol öL 为糖耐量正常[1]。我们把实验数据分成如下 6 组进行统 计分析。 FPG ≥7.8 mmol öL ,2 h PG≥11.1 mmol öL 归为A 组 (糖尿 病); FPG ≥7.0 mmol öL 且<7.8 mmol öL ,2 h PG≥11.1 mmol öL 归为B 组(糖尿病); FPG ≥7.0 mmol öL 且<7.8 mmol öL ,2 h PG ≥7.8 mmol öL 但<11.1 mmol öL 归为C 组(糖耐量低减); FPG < 7.0 mmol öL ,2 h PG≥11.1 mmol öL 归为D 组(糖尿病); FPG < 7.0 mmol öL ,2 h PG≥7.8 mmol öL 且<11.1 mmol öL 归为 E 组 (糖耐量低减); FPG <7.0 mmol öL ,2 h PG<7.8 mmol öL 归为 F 组(糖耐量正常)。 3 结论 HbA 1c 是血液中血红蛋白分子中的 Β链的氨基酸末端与糖结 收稿日期: 2001205217; 修订日期: 2001206228 合形成, 作为糖尿病人 6~ 8 周前血糖定量指标, 一般用于评定糖 尿病的控制程度, 正常人的为 (5.2 ±1) %, 糖尿病与糖耐量低减 者, 由于血糖的浓度高, 与血红蛋白结合机会增多而糖化血红蛋白 增高。 表 1 各组的人数及HbA 1c 结果 组别 人数 HbA 1c (% ) 阳性率(% ) A 4 10.9 ±4.4 100.0 B 9 8.3 ±3.0 100.0 C 20 7.4 ±2.8 85.0 D 5 9.6 ±2.9 100.0 E 43 6.3 ±1.6 58.1 F 315 5.1 ±1.4 1.3 表 1 结果显示, 仅用ADA (1997) FPG 诊断标准进行糖尿病普 查尽管方便、易行, 但有 27.8% (DöA + B) FPG <7.0 mmol öL 的 糖尿病患者被漏诊, 低估糖尿病患病率[2,3] , 还有 68.3% (EöE+ C) 的糖耐量低减者被列入糖耐量正常范围, 与文献报道相符, 且 受被检者空腹时间长短影响。以 HbA 1c 为指标进行糖尿病实验诊 断指标虽然特异性比上前者稍差, 但方法简便、易行、不受被检者 空腹时间长短影响, 且灵敏度比前者的 40.7% 提高了 33.4% 。如 果用 HbA 1c 加上ADA (1997) FPG 诊断标准进行糖尿病实验诊 断, 然后用OGTT 进行确诊, 特别重视 2 h PG 的检测, 更有利于 我们早期发现糖尿病及糖耐量低减者[4] , 并采取适当的控制和治 疗措施, 减少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金平, 姜亚云, 张景玲, 等.1997 年及 1985 年诊断标准调查人群糖 尿病患病率的差别[J ]. 中国糖尿病杂志,1999,2 (7):105. [2] 姚 军, 钱荣立.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糖耐量低减与美国糖尿病协会 定义的空腹葡萄糖低减之间缺乏一致性[J ]. 中国糖尿病杂志,1999, 2 (7):124 2125. [3] The expert commitee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report of the expert commitee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J ]. Diabetes care,1997,20:1183. [4] 赵 文, 池芝盛. 口服葡萄糖后 2 小时血糖比空腹血糖测定对糖尿病 的诊断更可靠[J ]. 中国糖尿病杂志,1999,5 (7):268. (上接第 953 页) [9] 刘 辉, 李金荣, 胡传真. 黄芪对鳞癌细胞株GNM 荷瘤裸鼠的免疫 增强及抑瘤作用的研究[J ]. 口腔医学,1999,19 (2):60 261. [10] 孙继萍, 肖 伟. 黄芪对人肺癌细胞株 IL22 及 IFN2Χ的诱生作用 [J ]. 山东医药,2000,40 (4):9 210. [11] 张丽兰, 梁国栋, 刘永清, 等. 复方干扰素合剂抗鼻病毒研究[J ]. 中 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998,11 (1):10 213. [12] 周金黄. 中药免疫药理学[M ].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372 2 373. [13] 练 祥, 蔡琴芳, 章丽影. 黄芪注射液对慢性乙肝的患者外周血T 细 胞亚群的影响[J ].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9,9 (6):42. [14] 李强忠, 黄成君, 矫立华, 等. 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临 床与实验研究[J ]. 上海医药,1997, (7):21 222. 459 时珍国医国药 2001 年第 12 卷第 10 期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01 VOL.12 NO.10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