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藏象学说
第三章 藏象学说
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 所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其相通应的自然界事物和现象 藏象学说: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 中医学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长期观察 研究推论 内脏的形态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外在环境之问密切关系的基本理论 Page 2
Page 2 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 所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其相通应的自然界事物和现象 藏象学说: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 中医学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长期观察 研究推论 内脏的形态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以及 脏腑之间、脏腑与外在环境之间密切关系的基本理论
五脏: 心、肝、脾、肺、肾 实质性器官,化生、贮藏精、气、血、津液。 “藏精气而不泻” store essence, never discharge Page 3
Page 3 五 脏: 心、肝、脾、肺、肾 实质性器官,化生、贮藏精、气、血、津液。 “藏精气而不泻” store essence, never discharge
六腑 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空腔性器官 受盛和传化水谷,消化、吸收、排泄,以通为顺 “传化物而不藏” transport and trans form food, never store Page 4
Page 4 六 腑: 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空腔性器官 受盛和传化水谷,消化、吸收、排泄,以通为顺 “传化物而不藏” transport and transform food, never store
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形态中空似腑 功能贮藏精气似脏 Page 5
Page 5 奇恒之腑: 脑、髓、骨、 脉、胆、女子胞 形态中空似腑 功能贮藏精气似脏
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基于古代解剖学知识 近似于现代解剖学,并具有解剖学基础上的生理功能。 ●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 “有诸内,必形诸外”,对生命现象整体观察,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 秋燥皮毛、鼻、呼吸道、肺 ●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综合把握脏腑功能和解剖知识 ●医疗实践经验的验证、积累 Page 6
Page 6 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 基于古代解剖学知识 近似于现代解剖学,并具有解剖学基础上的生理功能。 ● 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 “有诸内,必形诸外”,对生命现象整体观察,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 秋 燥 皮毛、鼻、呼吸道、肺 ● 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综合把握脏腑功能和解剖知识 ● 医疗实践经验的验证、积累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脏腑、阴阳合为表里,通过经络相互络属, 与相应的形体、诸窍、精神情志、自然环境特定联系 五脏之间相生、相克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稳定 ●不单是一个解剖学概念 是关于内脏位置形态、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脏腑间关系、脏腑与外在环境统一的综合概念 Page 7
Page 7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脏腑、阴阳合为表里,通过经络相互络属, 与相应的形体、诸窍、精神情志、自然环境特定联系 五脏之间相生、相克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稳定 ● 不单是一个解剖学概念 是关于内脏位置形态、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脏腑间关系、脏腑与外在环境统一的综合概念
人体组织器官五行属性 五行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液 胆 木火土金水 肝心脾肺肾 小肠 胃 大肠 目舌口鼻耳 筋脉肉皮骨 怒喜思悲恐 泪汗涎涕唾 膀胱 Form five function systems center aroud five zang organs Page 8
Page 8 人体组织器官五行属性 五行 五脏 五腑 五官 五体 五志 五液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泪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汗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涎 金 肺 大肠 鼻 皮 悲 涕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唾 Form five function systems center aroud five zang organs
第一节、五脏 the five zang- organs
第一节、五 脏 the five zang-organs
部位 位于胸腔,横隔之上, 有心包卫护其外 与小肠互为表里 Page 10
Page 10 一、心 部位 位于胸腔,横隔之上, 有心包卫护其外 与小肠互为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