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中医诊断学《针法灸法学》期末考试题(选择填空判断题含参考答案)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4,文件大小:38.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针法灸法学》期末考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押手 拔罐法 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灸法主要研究 和不同灸具的作用特点及其适应症 2.毫针的结构,可分为 、针尾五个部分。 3.从针刺角度分,进针可分为 三种。 4.针刺宜忌,包括部位宜忌 宜忌、 宜忌及 宜忌四个方面。 5.灸法从总体上可分为 6.行针的基本手法包括 两种。 7.飞经走气包括青龙摆尾、 四 8.《灵枢·官能》认为:“针之不为, 9.《难经》中强调刺法结合腧穴特性,故“泻合当泻_”,“补当补合”,“泻井当刺”。 10.根据“补母泻子法”,肝的实证,可取本经 穴,还可取 经的 穴。脾的虚 证,可取本经 还可取 经的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九针”中的大针,在后来的实践中发展为 A.粗针B.长针C.三棱针D.火针 E.圆利 2.徐疾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 A.进针慢,出针快 B.进针快,出针慢C.进针快,出针快 D.进针慢,出针慢 E.以上均不是 3.捻转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方法是() A.左转为主,大指向前力重,向后力轻B.左转为主,大指向前力重,向后力重 C.右转为主,大指向前力重,向后力轻D.左转为主,大指向前力轻,向后力重 E.左转为主,大指向前力轻,向后力轻 4.具有温肾壮阳作用的间接灸是() A.隔蒜灸B.隔盐灸 C.隔姜灸 D.隔附子饼灸 E.以上均不是 下列哪组穴位不是俞、募配穴()

《针法灸法学》期末考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针法 押手 拔罐法 二、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15 分) 1.灸法主要研究 、 、 和不同灸具的作用特点及其适应症。 2.毫针的结构,可分为 、 、 、 、针尾五个部分。 3.从针刺角度分,进针可分为 、 、 三种。 4.针刺宜忌,包括部位宜忌、 宜忌、 宜忌及 宜忌四个方面。 5.灸法从总体上可分为 和 。 6.行针的基本手法包括 、 两种。 7.飞经走气包括青龙摆尾、 、 、 四法。 8.《灵枢·官能》认为:“针之不为, ”。 9.《难经》中强调刺法结合腧穴特性,故“泻合当泻 ”,“补 当补合”,“泻井当刺 ”。 10.根据“补母泻子法”,肝的实证,可取本经 穴,还可取 经的 穴。脾的虚 证,可取本经 穴,还可取 经的 穴。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九针”中的大针,在后来的实践中发展为( ) A.粗针 B.长针 C.三棱针 D.火针 E.圆利针 2.徐疾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 ( ) A.进针慢,出针快 B.进针快,出针慢 C.进针快,出针快 D.进针慢,出针慢 E.以上均不是 3.捻转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方法是 ( ) A.左转为主,大指向前力重,向后力轻 B.左转为主,大指向前力重,向后力重 C.右转为主,大指向前力重,向后力轻 D.左转为主,大指向前力轻,向后力重 E.左转为主,大指向前力轻,向后力轻 4.具有温肾壮阳作用的间接灸是( ) A.隔蒜灸 B.隔盐灸 C.隔姜灸 D.隔附子饼灸 E.以上均不是 5.下列哪组穴位不是俞、募配穴( )

A.肝俞配期门 B.心俞配巨阙 C.膀胱俞配关元D.脾俞配章门E.肺俞配中府 6.胸椎棘突下的穴位针刺法是( A.直刺 B.向下斜刺 C.向上或向下平刺 D.向上斜刺 E.平透刺 7.头针疗法临床应用最多的是() A.内脏性疾病 B.脑源性疾病C.神经系统疾病 D.小儿科疾病E.老年性疾病 8施灸程序应为() A.先上后下,先阳后阴 B.先下后上,先阴后阳 C.先中后上,先阳后阴 D.先中后下,先阴后阳 E.以上均不是 9.平补平泻法是() A.既有补法成份,也有泻法成份B.既不是补法,也不是泻法C.以补为主,兼有泻法 D.以泻为主,兼有补法 E.进针后均匀 调经为主 10.提插补泻的补法是() A.先深后浅,重插轻提B.先浅后深,重插轻提C.先深后浅,重提轻插 D.先浅后深,重提轻插 E.以上均不是 11.可使用瘢痕灸的是 A.消渴病B.头面部 C.乳头处D.哮喘病 E.大血管处 12.四肢末端放血,一般采用() A.挑刺法 B.点刺法 C.散刺法 D.刺络法 E.扬刺 13.根据“补母泻子法”,肺的实证应取() A.商阳 B.鱼际 C.太渊 D.经渠 E.尺泽 14.以下除哪一项外,治疗时可以适当增加留针时间() A.急性病B.顽固性疾病 C.疼痛性疾病 D.痉挛性疾病 慢性病 15.同取大椎、肩井穴,最合适的体位是() A.仰卧位B.俯卧位 C.侧卧位 D.俯仆坐位 E侧伏坐位 16.烧山火手法中的补泻关系为() A.纯补无泻 B.纯泻无补 C.先补后泻 D.后泻后补 E.平补平泻 17.下列各项,除哪项外,都是拔罐法的治疗作用() A.温经通络 B.祛湿逐寒 C.行气活血 D.补益气血 E.消肿止痛 18.下列各项中,应慎用灸法的是() A.寒邪束表B.阳虚暴脱C.瘀血阻络D.寒滞经络 阴虚发热 19.下列穴位除哪项外,经常用以刺血疗法() A.十宣B.印堂 C.委中 D.经渠 E.耳尖 20.某患者患有子宫下垂症,求助于针灸治疗,首选() A.毫针平补平泻 B.毫针补法 C.毫针泻法 D.拔罐法 E.灸法 21.下列哪种疾病不适于选用皮内针治疗() A.头痛 B.便秘 C.高血压病 D.膝关节痛 E.胃痛 22.下列哪组穴位不宜用电针治疗() A.肺俞、大杼(同侧) B.风府、人中 C.乳根、期门(同侧) D.命门、百会 E.以上都不能 3.下列使用火针的方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选用较粗的针 B.先烧针尖后烧针身 C.快速刺入已选好的穴位中 D.迅速出针 E.可于施针前用普鲁卡因局麻 24.下列哪种疾病不适用于用三棱针放血治疗() A.高热 B.中风闭症 C.中风脱症 D.咽喉肿痛 E.目赤肿痛

A.肝俞配期门 B.心俞配巨阙 C.膀胱俞配关元 D.脾俞配章门 E.肺俞配中府 6.胸椎棘突下的穴位针刺法是( ) A.直刺 B.向下斜刺 C.向上或向下平刺 D.向上斜刺 E.平透刺 7.头针疗法临床应用最多的是( ) A.内脏性疾病 B.脑源性疾病 C.神经系统疾病 D.小儿科疾病 E.老年性疾病 8.施灸程序应为( ) A.先上后下,先阳后阴 B.先下后上,先阴后阳 C.先中后上,先阳后阴 D.先中后下,先阴后阳 E.以上均不是 9.平补平泻法是( ) A.既有补法成份,也有泻法成份 B.既不是补法,也不是泻法 C.以补为主,兼有泻法 D.以泻为主,兼有补法 E.进针后均匀行针,调经为主 10.提插补泻的补法是( ) A.先深后浅,重插轻提 B.先浅后深,重插轻提 C.先深后浅,重提轻插 D.先浅后深,重提轻插 E.以上均不是 11.可使用瘢痕灸的是( ) A.消渴病 B.头面部 C.乳头处 D.哮喘病 E.大血管处 12.四肢末端放血,一般采用( ) A.挑刺法 B.点刺法 C.散刺法 D.刺络法 E.扬刺 13.根据“补母泻子法”,肺的实证应取( ) A.商阳 B.鱼际 C.太渊 D.经渠 E.尺泽 14.以下除哪一项外,治疗时可以适当增加留针时间( ) A.急性病 B.顽固性疾病 C.疼痛性疾病 D.痉挛性疾病 E.慢性病 15.同取大椎、肩井穴,最合适的体位是( ) A.仰卧位 B.俯卧位 C.侧卧位 D.俯仆坐位 E.侧伏坐位 16.烧山火手法中的补泻关系为( ) A.纯补无泻 B.纯泻无补 C.先补后泻 D.后泻后补 E.平补平泻 17.下列各项,除哪项外,都是拔罐法的治疗作用( ) A.温经通络 B.祛湿逐寒 C.行气活血 D.补益气血 E.消肿止痛 18.下列各项中,应慎用灸法的是( ) A.寒邪束表 B.阳虚暴脱 C.瘀血阻络 D.寒滞经络 E.阴虚发热 19.下列穴位除哪项外,经常用以刺血疗法( ) A.十宣 B.印堂 C.委中 D.经渠 E.耳尖 20.某患者患有子宫下垂症,求助于针灸治疗,首选( ) A.毫针平补平泻 B.毫针补法 C.毫针泻法 D.拔罐法 E. 灸法 21.下列哪种疾病不适于选用皮内针治疗( ) A.头痛 B.便秘 C.高血压病 D.膝关节痛 E.胃痛 22.下列哪组穴位不宜用电针治疗( ) A.肺俞、大杼(同侧) B.风府、人中 C.乳根、期门(同侧) D.命门、百会 E.以上都不能 23.下列使用火针的方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A.选用较粗的针 B.先烧针尖后烧针身 C.快速刺入已选好的穴位中 D.迅速出针 E.可于施针前用普鲁卡因局麻 24.下列哪种疾病不适用于用三棱针放血治疗( ) A.高热 B.中风闭症 C.中风脱症 D.咽喉肿痛 E.目赤肿痛

25.下列哪种疾病,首选放血拔罐法() A.咽喉肿痛B.泻泄 C.咳嗽 D.丹毒 E.牙痛 26.五输穴与五行相配,下列错误的是( A.复溜一金B.支沟一火C.中渚一土 侠溪一水 府一火 27.九针中用于按摩的针具是() A.饞针 B.鍵针C.员针D.员利针E.锋针 8.下列哪一组穴位可用仰靠坐位() A.风池、曲池、血海B.百会、哑门、足三里C.廉泉、列缺、照海 D.人中、委中、肾俞E.环跳、风府、肩井 29.隔姜灸的确切作用是 A.清热解毒B.温肾壮阳C.温中扶阳固脱D.防病保健E.解表散寒温中 30.雷火神针是() A.一种火针 B.一种温针 C.一种特制的毫针 D.一种配合符咒的针法E.以上均不是 四、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划√,错的划×,并将其更正。每小题2分 共10分) 1.《内经》五刺法与五脏相对应,其中豹文刺对应脾。( 2.常用双手进针法,包括提捏、捻转、舒张、夹持四种。() 《内经》“九刺法”中,“左刺右,右刺左”的是指分刺法。() 4.肝经的井穴大敦五行属性是属木。( 5.胃经的井穴是厉兑,荥穴是侠溪。()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简述注射针头埋线法的操作方法 2.简述晕针的处理方法。 3.简述灸法的作用 六、论述题(12分) 试述烧山火的操作方法、常用穴位及主治

25.下列哪种疾病,首选放血拔罐法( ) A.咽喉肿痛 B.泻泄 C.咳嗽 D.丹毒 E.牙痛 26.五输穴与五行相配,下列错误的是( ) A.复溜-金 B.支沟-火 C.中渚-土 D.侠溪-水 E.少府-火 27.九针中用于按摩的针具是( ) A.鑱针 B.鍉针 C.员针 D.员利针 E.锋针 28.下列哪一组穴位可用仰靠坐位( ) A.风池、曲池、血海 B.百会、哑门、足三里 C.廉泉、列缺、照海 D.人中、委中、肾俞 E.环跳、风府、肩井 29.隔姜灸的确切作用是( ) A.清热解毒 B.温肾壮阳 C.温中扶阳固脱 D.防病保健 E.解表散寒温中 30.雷火神针是( ) A.一种火针 B.一种温针 C.一种特制的毫针 D.一种配合符咒的针法 E.以上均不是 四、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划√,错的划×,并将其更正。每小题 2 分, 共 10 分) 1. 《内经》五刺法与五脏相对应,其中豹文刺对应脾。(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常用双手进针法,包括提捏、捻转、舒张、夹持四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内经》“九刺法”中,“左刺右,右刺左”的是指分刺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肝经的井穴大敦五行属性是属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胃经的井穴是厉兑,荥穴是侠溪。(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1.简述注射针头埋线法的操作方法。 2.简述晕针的处理方法。 3.简述灸法的作用。 六、论述题(12 分) 试述烧山火的操作方法、常用穴位及主治

答案 、名词解释 (略 、填空 1、灸治材料、灸治方法、灸治部位2、针尖、针身、针根、针柄3、直刺、斜刺、平刺4、体质、 病情、时间5、艾条灸、非艾条灸6、提插、捻转7、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8、灸之所 宜9、井、井、荥10、行间、心、少府、大都、少府 三、单选 DBADCDBAEB DBEADADEDE DCBCDCCCEE 四、判断改错 1、(×),改为:《内经》五刺法与五脏相对应,其中豹文刺对应心。 2、(×),改为:常用双手进针法,包括提捏、指切、舒张、夹持四种。 3、(×),改为:《内经》“九刺法”中,“左刺右,右刺左”的是指巨刺法 5、(×),改为:胃经的井穴是厉兑,荥穴是内庭。 五、简答 (略) 六、论述题 (略)

答 案 一、名词解释 (略) 二、填空 1、灸治材料、灸治方法、灸治部位 2、针尖、针身、针根、针柄 3、直刺、斜刺、平刺 4、体质、 病情、时间 5、艾条灸、非艾条灸 6、提插、捻转 7、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 8、灸之所 宜 9、井、井、荥 10、行间、心、少府、大都、少府 三、单选 DBADCDBAEB DBEADADEDE DCBCDCCCEE 四、判断改错 1、(×),改为:《内经》五刺法与五脏相对应,其中豹文刺对应心。 2、(×),改为:常用双手进针法,包括提捏、指切、舒张、夹持四种。 3、(×),改为:《内经》“九刺法”中,“左刺右,右刺左”的是指巨刺法。 4、(√) 5、(×),改为:胃经的井穴是厉兑,荥穴是内庭。 五、简答 (略) 六、论述题 (略)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