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送《吉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的函 科技部政体司 按照科技部统一部署,我省组织部分专家起草了《吉林省区 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经专家论证、修改和领导审阅,现将《吉 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呈上,请审阅。 附件:吉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 吉林省科技厅 二O0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1 关于报送《吉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的函 科技部政体司: 按照科技部统一部署,我省组织部分专家起草了《吉林省区 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经专家论证、修改和领导审阅,现将《吉 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呈上,请审阅。 附件:吉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 吉林省科技厅 二 OO 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吉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戈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时代的 到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知 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日益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 动力和决定因素,建设国家创新系统成为许多国家的共同选择。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本区域 的企业、教育机构、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 为核心,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 统 吉林省力争站在21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跟随国家创新体系 建设步伐,构造有利于高度集聚创新资源,大幅度提高创新能力, 进一步促进科技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在激烈的竞争 中,抢占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制高点。通过与国家创新系统及其 他区域的广泛联系,动员本地区创新资源、吸引外部创新资源参与 本地区的发展和创新,实现科技、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创新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 )良好的科教资源,初具规模的知识创新体系 吉林省拥有良好的科教资源,4个中科院所属、14个国务院 部属和53个省属共η1个研究与开发机构,2所部属和39所省属 共41所高等院校,8个国家的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研究中 ,31个国家级野外观测站,5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或 基地),构成了区域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在光电子、应用化学 汽车、石化、生物制品和农业等领域有比较优势。48个县以上所 属的独立科硏机构和3000多个新兴起的民营科技机构,形成了区 域科技创新、推广的基础力量,在技术吸收、技术创新,技术承
2 吉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 人类社会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时代的 到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知 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日益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 动力和决定因素,建设国家创新系统成为许多国家的共同选择。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本区域 的企业、教育机构、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 为核心,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 统。 吉林省力争站在 21 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跟随国家创新体系 建设步伐,构造有利于高度集聚创新资源,大幅度提高创新能力, 进一步促进科技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在激烈的竞争 中,抢占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制高点。通过与国家创新系统及其 他区域的广泛联系, 动员本地区创新资源、吸引外部创新资源参与 本地区的发展和创新,实现科技、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创新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 (一)良好的科教资源,初具规模的知识创新体系 吉林省拥有良好的科教资源,4 个中科院所属、14 个国务院 部属和 53 个省属共 71 个研究与开发机构,2 所部属和 39 所省属 共 41 所高等院校,8 个国家的级重点实验室,1 个国家级研究中 心,31 个国家级野外观测站,59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或 基地),构成了区域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在光电子、应用化学、 汽车、石化、生物制品和农业等领域有比较优势。48 个县以上所 属的独立科研机构和 3000 多个新兴起的民营科技机构,形成了区 域科技创新、推广的基础力量,在技术吸收﹑技术创新,技术承
接、应用和推广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2.5 万人,每万人口专业技术人才占有量居全国前列,具有相对良好 的人才基础。初步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创 新与应用相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二)特色鲜明的产业基础,正在形成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吉林省曾是我国重要的汽车和石油化学工业基地,也是举足 轻重的粮食生产基地。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产业、资源和科技优 势得到利用,汽车制造能力在国内同行业中居首位,石化工业走 出逆境,在调整中推进;绿色农业成为特色农业,畜牧业和农产 品加工业呈现出新优势;依靠高新技术,中医药和生物制药、光 电子和新材料等优勢领域发展迅速;形成了以汽车工业、石化工 业和农产品加工为支柱,以医药、光电子和新材料工业为优势, 以农业为基础的新的产业格局。 90年代,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建设的步伐加快,到2002年, 全省大中型企业建立了250个技术开发机构,从事企业技术开发 34087人。一汽集团等10户企业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通化钢铁集团公司等88户企业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通过产 学研结合、智力引进和自主开发结合,企业技术开发能力、高新 技术转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经济效益提高,经费投入加大, 初步形成了企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体系 (三)积极的建设步伐,独特的企业开发和成长环境 经过10多年的集聚和发展,我省各类开发区建设初具规模, 形成了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22个省级开发区。以长春一吉林经济 带为核心,分布在全省四个市(州)、18个县(市、区),成为我 省经济、科技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长春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以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制药、电子信
3 接、应用和推广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102.5 万人,每万人口专业技术人才占有量居全国前列,具有相对良好 的人才基础。初步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创 新与应用相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二)特色鲜明的产业基础,正在形成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吉林省曾是我国重要的汽车和石油化学工业基地,也是举足 轻重的粮食生产基地。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产业、资源和科技优 势得到利用,汽车制造能力在国内同行业中居首位,石化工业走 出逆境,在调整中推进;绿色农业成为特色农业,畜牧业和农产 品加工业呈现出新优势;依靠高新技术,中医药和生物制药、光 电子和新材料等优势领域发展迅速;形成了以汽车工业、石化工 业和农产品加工为支柱,以医药、光电子和新材料工业为优势, 以农业为基础的新的产业格局。 90 年代,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建设的步伐加快,到 2002 年, 全省大中型企业建立了 250 个技术开发机构,从事企业技术开发 34087 人。一汽集团等 10 户企业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通化钢铁集团公司等 88 户企业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通过产 学研结合、智力引进和自主开发结合,企业技术开发能力、高新 技术转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经济效益提高,经费投入加大, 初步形成了企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体系。 (三)积极的建设步伐,独特的企业开发和成长环境 经过 10 多年的集聚和发展,我省各类开发区建设初具规模, 形成了 5 个国家级开发区和 22 个省级开发区。以长春—吉林经济 带为核心,分布在全省四个市(州)、18 个县(市、区),成为我 省经济、科技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长春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以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制药、电子信
息、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等五大科技和产业领域为主要内容的 国家级科技园区,2002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已达到410亿元,其 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205亿元,占总值的50%。 吉林高新技术开发区在“长一吉经济带”上与长春高新区遥 相呼应,是以石油化工、软件工程、生物基因工程的纳米材料等 四大科技和产业领域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级科技园区,是国家级软 件产业基地,2002年末,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40亿元,其中高 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10亿元,占总产值的61%。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个产业领域更宽的国家级产业园 区,现已建立起生物医药园和光电子园等专业园区,形成了相关 高新技术和产业向本区迅速集聚的良好势头,2002年全区实现工 业总产值38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实现145亿元,是总 产值的38%。 延吉高新技术开发区地处吉林东部长白地区,是以中医药和 长白山生态食品研究、开发为重要内容的省级科技园区,2002年 实现工业总产值6.5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亿元,是总产 值的76%。 公主岭农业科技园位于吉林省中部农业区,以充分发挥东北 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战略作用,提高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促 进粮食产区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农业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农 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 术产业示范园区,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主要支撑点,也是粮食主 产区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和示范区,是迎接农业新技 术革命的先导区。通过人才、资金、科技和产业的高度集聚,园 区将成为具有东北粮食主产区典型代表性、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 科技和产业中心,以及现代化的农业信息中心;成为科技农工贸
4 息、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等五大科技和产业领域为主要内容的 国家级科技园区,2002 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已达到 410 亿元,其 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 205 亿元,占总值的 50%。 吉林高新技术开发区在“长—吉经济带”上与长春高新区遥 相呼应,是以石油化工、软件工程、生物基因工程的纳米材料等 四大科技和产业领域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级科技园区,是国家级软 件产业基地,2002 年末,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 340 亿元,其中高 新技术产品产值达 210 亿元,占总产值的 61%。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个产业领域更宽的国家级产业园 区,现已建立起生物医药园和光电子园等专业园区,形成了相关 高新技术和产业向本区迅速集聚的良好势头,2002 年全区实现工 业总产值 380 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实现 145 亿元,是总 产值的 38%。 延吉高新技术开发区地处吉林东部长白地区,是以中医药和 长白山生态食品研究、开发为重要内容的省级科技园区,2002 年 实现工业总产值 6.5 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5 亿元,是总产 值的 76% 。 公主岭农业科技园位于吉林省中部农业区,以充分发挥东北 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战略作用,提高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促 进粮食产区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农业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农 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 术产业示范园区,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主要支撑点, 也是粮食主 产区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和示范区,是迎接农业新技 术革命的先导区。通过人才、资金、科技和产业的高度集聚,园 区将成为具有东北粮食主产区典型代表性、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 科技和产业中心,以及现代化的农业信息中心;成为科技农工贸
一体化的现代生态效益型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成为经济上高效 技术上先进、环境上可持续的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高水准农业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通化医药城位于吉林省东北部长白山区,以标准化、规范化 的北方地道药材生产基地,高水平的医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 和国际化的医药物流服务中心为发展目标。经国家科技部认定为 国家级医药产业基地,是我国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基地。目前有通 化东宝等8户经过GMP改造和认证的医药企业,开发“基因工程 胰岛素、“碟脉灵”等一批高新技术医药产品。园区依托得天独厚 的长白山地道的药材资源,独具优势的地道中药材人工栽培和养 殖技术,通过培养名牌产品、名牌企业、知名企业家,建设医药 名城。计划在未来10年,提升医药产业的规模、水平和创新能力, 构筑中药现代化技术平台。 (四)积极的建设步伐,快速成长的社会服务体系 科技中介和服务体系是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吉 林省从1989年成立“吉林省经济信息中心”开始起步,逐渐加快 了技术中介机构的建设步伐。现已建立起38个生产力促进中心、 12个常设技术市场和14个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孵化器),形成了以 技术市场为主体的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在我省的科技信息交流 技术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2年吉林技术市场年技术交易额达到8.85亿元,比上年增 长2403%。各级科技计划项目中有403项成果进入了技术市场; 交易金额达1.02亿元。科技孵化器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形成新 型产业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截止2002年末,全省累计孵化 科技企业1300多家,其中吉林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长春科技 创业服务中心的在孵企业分别达到306户和409户,在国内居于
5 一体化的现代生态效益型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成为经济上高效、 技术上先进、环境上可持续的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高水准农业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通化医药城位于吉林省东北部长白山区,以标准化、规范化 的北方地道药材生产基地,高水平的医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 和国际化的医药物流服务中心为发展目标。经国家科技部认定为 国家级医药产业基地,是我国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基地。目前有通 化东宝等 8 户经过 GMP 改造和认证的医药企业,开发“基因工程 胰岛素、“碟脉灵”等一批高新技术医药产品。园区依托得天独厚 的长白山地道的药材资源,独具优势的地道中药材人工栽培和养 殖技术,通过培养名牌产品、名牌企业、知名企业家,建设医药 名城。计划在未来 10 年,提升医药产业的规模、水平和创新能力, 构筑中药现代化技术平台。 (四)积极的建设步伐,快速成长的社会服务体系 科技中介和服务体系是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吉 林省从 1989 年成立“吉林省经济信息中心”开始起步,逐渐加快 了技术中介机构的建设步伐。现已建立起 38 个生产力促进中心、 12 个常设技术市场和 14 个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孵化器),形成了以 技术市场为主体的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在我省的科技信息交流、 技术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2 年吉林技术市场年技术交易额达到 8.85 亿元,比上年增 长 24.03%。各级科技计划项目中有 403 项成果进入了技术市场; 交易金额达 1.02 亿元。科技孵化器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形成新 型产业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截止 2002 年末,全省累计孵化 科技企业 1300 多家,其中吉林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长春科技 创业服务中心的在孵企业分别达到 306 户和 409 户,在国内居于
前列,迄今从孵化器毕业的企业有200家。实施开发了“新视觉导 航车辆”、“有机发光显示器”和“人体干细胞产品”等2000多个 高新技术项目。目前,我省正进一步加强对中介资源的统筹规划 构建服务平台,提升中介能力,使之向综合性网络化方向发展 (五)不断改善的政策环境,顺利推进的科技体制改革 在政策环境建设方面,吉林省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高 新技术产业若干政策规定》、《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研体制改 革的决定》和《吉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以及《关于进 步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规定》等发展政策,逐步完善省 重点科技计划支撑体系,促进了高技术产业发展主体多元化和投 融资多渠道体制的建立。在强化制度创新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 步 政府的职能正在逐渐从直接干预型向间接调控型转变,逐步 退出对创新活动的直接介入和直接组织,转为建立以政策引导、 激励和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机制。通过完善财政、金融、知识 产权和人才政策,建立高效的创新激励机制,激励企业、高校和 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培育创新中介服务能力,促 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建立科学的创新监督考核目标体系,推动 各级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中发挥管理与协调功能。 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从推行科研拨款制度改革、实行科研 机构承包经营责任制,创建科研先导型企业到以多种形式进入经 济建设主战场均取得了良好成效。开发型科研机构按技工贸一体 化模式进入企业或整建制转变为企业;或创办经济实体,走产学 研三结合道路,与高校、企业共建研究中心等;农业科研机构则 走上了科研、开发、经营一体化的轨道。改革使科硏机构増强了 活力,也增强了整体实力。企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有243
6 前列, 迄今从孵化器毕业的企业有 200 家。实施开发了“新视觉导 航车辆”、“有机发光显示器”和“人体干细胞产品”等 2000 多个 高新技术项目。目前,我省正进一步加强对中介资源的统筹规划, 构建服务平台,提升中介能力,使之向综合性网络化方向发展。 (五)不断改善的政策环境,顺利推进的科技体制改革 在政策环境建设方面,吉林省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高 新技术产业若干政策规定》、《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研体制改 革的决定》和《吉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以及《关于进一 步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规定》等发展政策,逐步完善省 重点科技计划支撑体系,促进了高技术产业发展主体多元化和投 融资多渠道体制的建立。在强化制度创新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 步。 政府的职能正在逐渐从直接干预型向间接调控型转变,逐步 退出对创新活动的直接介入和直接组织,转为建立以政策引导、 激励和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机制。通过完善财政、金融、知识 产权和人才政策,建立高效的创新激励机制,激励企业、高校和 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培育创新中介服务能力,促 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建立科学的创新监督考核目标体系,推动 各级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中发挥管理与协调功能。 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从推行科研拨款制度改革、实行科研 机构承包经营责任制,创建科研先导型企业到以多种形式进入经 济建设主战场均取得了良好成效。开发型科研机构按技工贸一体 化模式进入企业或整建制转变为企业;或创办经济实体,走产学 研三结合道路,与高校﹑企业共建研究中心等;农业科研机构则 走上了科研、开发、经营一体化的轨道。改革使科研机构增强了 活力,也增强了整体实力。企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有 243
户大中企业建立了研究开发机构,并逐步拓宽研发机构的功能, 使之向企业技术中心转变和提升。一些企业加强了与科研机构, 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强化了技术创新能力。“九五”以来, 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累计开发省级新产品1200多种,新产品 实现产值228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6.7%。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进一步深化,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体系,现已拥有3个国家级 15个省级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区和12个星火产业示范基地,全省建 立了5500多个以农民为主体的专业协作组织,有21个县(市) 进入了国家科技工作先进县行列。 (六)尚显不足的创新能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按照《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年吉林省的技术创新综 合力在31个省(市、区)中处于第10位,但是2002年却下降到 第18位,成为全国技术创新综合力下降幅庋最大的省份。位次的 巨大起伏反映了我省技术创新能力的不稳定性和整体创新能力的 相对不足 1、知识创新能力未充分发挥,区域创新能力不足。吉林省虽 然具有良好的知识创新基础条件,但其知识创造能力却从第4位 下降到10位,科研论文从第3位下降到第24位。原因之一在于 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改革进程参差不齐,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 建设滞后,传统的分配制度仍占主导地位,没有真正形成充分调动 科研人员知识创新积极性的有效机制;二是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 没有摆脱单位所有,封闭管理的传统模式,实验室的开放度非常 低,没有起到对项目、对人才的集聚作用在知识创新中的核心带 动作用。 2、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远未确立,区域创新的拉力不足 吉林省的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传统工业比重大,国有经济成
7 户大中企业建立了研究开发机构,并逐步拓宽研发机构的功能, 使之向企业技术中心转变和提升。一些企业加强了与科研机构, 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强化了技术创新能力。“九五”以来, 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累计开发省级新产品 1200 多种,新产品 实现产值 228 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到 16.7%。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进一步深化,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体系,现已拥有 3 个国家级、 15 个省级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区和 12 个星火产业示范基地,全省建 立了 5500 多个以农民为主体的专业协作组织,有 21 个县(市) 进入了国家科技工作先进县行列。 (六)尚显不足的创新能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按照《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 年吉林省的技术创新综 合力在 31 个省(市、区)中处于第 10 位,但是 2002 年却下降到 第 18 位,成为全国技术创新综合力下降幅度最大的省份。位次的 巨大起伏反映了我省技术创新能力的不稳定性和整体创新能力的 相对不足。 1、知识创新能力未充分发挥,区域创新能力不足。吉林省虽 然具有良好的知识创新基础条件,但其知识创造能力却从第 4 位 下降到 10 位,科研论文从第 3 位下降到第 24 位。原因之一在于 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改革进程参差不齐,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 建设滞后,传统的分配制度仍占主导地位, 没有真正形成充分调动 科研人员知识创新积极性的有效机制;二是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 没有摆脱单位所有,封闭管理的传统模式,实验室的开放度非常 低,没有起到对项目、对人才的集聚作用在知识创新中的核心带 动作用。 2、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远未确立,区域创新的拉力不足。 吉林省的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传统工业比重大,国有经济成
分比重大,而现实竞争力较弱,因而改革的难度也较大,特别是 对技术创新的敏感度和积极程度不够。具体表现为:大中型企业 拥有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的比例偏低(2.3%)、技术改造投入偏 低(24.8亿元)、制造生产能力改善程度小、技术合作程度低,技 术市场合同成交额也呈下降趋势。根据《中国区域的能力报告》 的评价,我省上述指标在国内各省(省、区)中居于下游。因此 加快企业科研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 机构的建设,加大企业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真正确立企业在技 术创新中的立体地位,将是极其重要的任务。 3、区域创新的宏观支持力度不够,对创新资源调动的能力不 足 在科技创新的宏观支持力度方面,吉林省对人才数量的投入 增长了17.8%,对研发资金的投入增长了27.3%,对教育的投入增 长了8.3%。但这三个指标居于全国第25位、26位和28位,仍然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在人才、资金和教育投入上较大的相 对差距反映了宏观观念和运作力度上的差距。同时整体创新环境 改善进程相对缓慢,基础设施、劳动者素质、企业技术开发和金 融环境发展跟不上技术创新要求的步伐,对创新资源特别是人才 资源的吸收力和稳定能力比较弱,造成创新型人才,特别是高层 次创新型人才和有潜力的创新型人才及创新项目的长期短缺和外 流。因此当务之急是通过比较分析认清自身的差距,不是用渐进 的姿态,而是用跨越的姿态,筹划创新体系,改善和提高创新的 整体环境,加速创新体系建设。 二、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定位 区域创新体系是与国家创新体系保持高度一致,具有鲜明区
8 分比重大,而现实竞争力较弱,因而改革的难度也较大,特别是 对技术创新的敏感度和积极程度不够。具体表现为:大中型企业 拥有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的比例偏低(22.3%)、技术改造投入偏 低(24.8 亿元)、制造生产能力改善程度小、技术合作程度低,技 术市场合同成交额也呈下降趋势。根据《中国区域的能力报告》 的评价,我省上述指标在国内各省(省、区)中居于下游。因此 加快企业科研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 机构的建设,加大企业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真正确立企业在技 术创新中的立体地位,将是极其重要的任务。 3、区域创新的宏观支持力度不够,对创新资源调动的能力不 足。 在科技创新的宏观支持力度方面,吉林省对人才数量的投入 增长了 17.8%,对研发资金的投入增长了 27.3%,对教育的投入增 长了 8.3%。但这三个指标居于全国第 25 位、26 位和 28 位,仍然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在人才、资金和教育投入上较大的相 对差距反映了宏观观念和运作力度上的差距。同时整体创新环境 改善进程相对缓慢,基础设施、劳动者素质、企业技术开发和金 融环境发展跟不上技术创新要求的步伐,对创新资源特别是人才 资源的吸收力和稳定能力比较弱,造成创新型人才,特别是高层 次创新型人才和有潜力的创新型人才及创新项目的长期短缺和外 流。因此当务之急是通过比较分析认清自身的差距,不是用渐进 的姿态,而是用跨越的姿态,筹划创新体系,改善和提高创新的 整体环境,加速创新体系建设。 二、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定位 区域创新体系是与国家创新体系保持高度一致,具有鲜明区
域特点,同时具有高度前瞻性和开放性的创新体系。 全局性: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和组成部分。 必须以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目标为指导,着眼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找准区域的目标定位。注重与国家创新系统制度、政策的一致性。 同时与未来东北三省区的区域性创新体系相衔接,发挥东北三区 内部的互补与协同作用。 区域性:结合吉林省的资源特征、地理条件、人文条件、产 业结构、比较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在知识和技术创新的 地域分工和专业分工中,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突出本地区的特 点 前瞻性:遵循市场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在眼光 上,要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在硏究上,要选择处于世 界科技发展前沿的,具有创造性的项目;在体制上,要建立起具 有充分竞争性、创造性的运行机制,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 体系。 开放性:建立高度的竞争和对创新资源的高度集聚体系,高 度开放的信息体系和高度开放的竞争领域;充分利用国内国际的 创新资源,以开放促发展。 (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大幅 度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为基本出发点,抓住国家调整和改造东北老 工业基地,扶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机遇,培育和建设新型工业化 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以扩大开放,高强度引进、吸收创新资源为 主线,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创新主体的功能,逐步培育自主创新 能力,构建网络化、一体化的创新体系;以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
9 域特点,同时具有高度前瞻性和开放性的创新体系。 全局性: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和组成部分。 必须以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目标为指导,着眼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找准区域的目标定位。注重与国家创新系统制度、政策的一致性。 同时与未来东北三省区的区域性创新体系相衔接,发挥东北三区 内部的互补与协同作用。 区域性:结合吉林省的资源特征、地理条件、人文条件、产 业结构、比较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在知识和技术创新的 地域分工和专业分工中,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突出本地区的特 点。 前瞻性:遵循市场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在眼光 上,要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在研究上,要选择处于世 界科技发展前沿的,具有创造性的项目;在体制上,要建立起具 有充分竞争性、创造性的运行机制,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 体系。 开放性:建立高度的竞争和对创新资源的高度集聚体系,高 度开放的信息体系和高度开放的竞争领域;充分利用国内国际的 创新资源,以开放促发展。 (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大幅 度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为基本出发点,抓住国家调整和改造东北老 工业基地,扶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机遇,培育和建设新型工业化 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以扩大开放,高强度引进、吸收创新资源为 主线,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创新主体的功能,逐步培育自主创新 能力,构建网络化、一体化的创新体系;以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
为动力,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 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主体健康成长。 (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 20042005年,构建“三个体系”,实现“一个转变”。即以 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以优势产业和高科技园 区为基础、以重点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以提高信息沟通效率、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为目的的创新中介服 务体系。同时,加强和深化政府体制改革,完成政府职能从直接 干预创新向引导、激励和服务创新的根本转变。 2006—2010年,实现“三个整合”。第一,实现创新主体的整 合,提高创新意识,带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入到整合的创 新队伍中来,建立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创新成果转化的产学研 体化的创新平台。第二,实现创新要素的整合,强调人才、技 术和资本等创新基本要素在创新过程中的综合作用,将这三大要 素有效整合发挥最大的创新绩效。第三,实现创新环境的整合, 强调政策和相应措施的配套,提供多样化的综合创新中介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为高效的创新活动提供支持。 2011-2020年,实现“一个跨越”。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体系 建设的投资力度,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在国内外有影响力 的科技创新机构,建立一支优秀的、有强烈创新意识的创新人才 队伍,形成良好的区堿创新环境,实现我省区域创新体系的跨越 式发展。到2020年,通过扩大开放、聚集和整合创新资源、深化 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强化创新主体、构建和完善区域创新 体系。在创新模式上,实现从“学习型”向“综合型”转变,在 动力机制上,实现从“技术推动型”向技术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 相结合的“复合型”模式转变;在投入机制上,实现从“外在激 10
10 为动力,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 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主体健康成长。 (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 2004—2005 年,构建“三个体系”,实现“一个转变”。即以 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以优势产业和高科技园 区为基础、以重点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以提高信息沟通效率、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为目的的创新中介服 务体系。同时,加强和深化政府体制改革,完成政府职能从直接 干预创新向引导、激励和服务创新的根本转变。 2006—2010 年,实现“三个整合”。第一,实现创新主体的整 合,提高创新意识,带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入到整合的创 新队伍中来,建立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创新成果转化的产学研 一体化的创新平台。第二,实现创新要素的整合,强调人才、技 术和资本等创新基本要素在创新过程中的综合作用,将这三大要 素有效整合发挥最大的创新绩效。第三,实现创新环境的整合, 强调政策和相应措施的配套,提供多样化的综合创新中介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为高效的创新活动提供支持。 2011—2020 年,实现“一个跨越”。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体系 建设的投资力度,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在国内外有影响力 的科技创新机构,建立一支优秀的、有强烈创新意识的创新人才 队伍,形成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实现我省区域创新体系的跨越 式发展。到 2020 年,通过扩大开放、聚集和整合创新资源、深化 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强化创新主体、构建和完善区域创新 体系。在创新模式上,实现从“学习型”向“综合型”转变,在 动力机制上,实现从“技术推动型”向技术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 相结合的“复合型”模式转变;在投入机制上,实现从“外在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