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 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编制组 2012年8月
— 11 — 附件 3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 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编制组 2012 年 8 月
项目名称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项目统一编号:45.1.3 承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城市建设研究院 编制组主要成员:王琪刘晶昊田书磊陈冰 项目管理负责单位及负责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高志永 技术处项目负责人:刘睿倩
— 12 — 项目名称: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项目统一编号:45.1.3 承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城市建设研究院 编制组主要成员:王琪 刘晶昊 田书磊 陈冰 项目管理负责单位及负责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高志永 技术处项目负责人:刘睿倩 :
目录 1、项目背景, ,,14 1.1任务来源 1.2主要编制过程 2、我国生活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现状 15 2.1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及处理处置现状 2.2我国垃圾卫生填埋处理现状 2.3垃圾填埋渗滤液特性及污染现状. 16 3、国内外生活垃圾填埋渗滤液管理及处理技术现状 3.1国外垃圾渗滤液管理现状 3.2我国垃圾渗滤液管理现状及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4、《技术政策》必要性、指导思路和原则 23 4.1必要性 4.2基本思路和原则 4.3技术路线 《技术政策》主要条文释义 24 5.1总则 5.2渗滤液水质水量控制 5.3渗滤液贮存 5.4渗滤液处理与排放 5.5污泥、浓缩液处理及二次污染控制 5.6鼓励研发的新技术
— 13 — 目 录 1、项目背景 ....................................................................... 14 1.1 任务来源 ........................................................................... 14 1.2 主要编制过程 ....................................................................... 14 2、我国生活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现状 .................................................. 15 2.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及处理处置现状 ................................................. 15 2.2 我国垃圾卫生填埋处理现状 ........................................................... 15 2.3 垃圾填埋渗滤液特性及污染现状 ....................................................... 16 3、国内外生活垃圾填埋渗滤液管理及处理技术现状 ...................................... 17 3.1 国外垃圾渗滤液管理现状 ............................................................. 17 3.2 我国垃圾渗滤液管理现状及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 18 4、《技术政策》必要性、指导思路和原则 .............................................. 23 4.1 必要性 ............................................................................. 23 4.2 基本思路和原则 ..................................................................... 23 4.3 技术路线 ........................................................................... 23 4、《技术政策》主要条文释义 ........................................................ 24 5.1 总则 ............................................................................... 24 5.2 渗滤液水质水量控制 ................................................................. 25 5.3 渗滤液贮存 ......................................................................... 25 5.4 渗滤液处理与排放 ................................................................... 25 5.5 污泥、浓缩液处理及二次污染控制 ..................................................... 25 5.6 鼓励研发的新技术 ................................................................... 25
1、项目背景 1.1任务来源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来源于降水、生物降解水和垃圾本身的 内含水,如不妥善处理,会造成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近几年来,由于缺乏技术指 导、运营成本高、运行监管不严等原因,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有些渗滤液运营企业偷排漏排,严 重污染了地下水、地表水、土壤,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 近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遭到巨大破坏,环境承载能力急剧下降 为实现“十二五”环境保护目标,改善生态环境,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面临着巨大压力。一方面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和环境保护标准的提高,要求渗滤液必须达标处理;另一方面,渗滤 液成分复杂、处理难度高、处理设施建设投资大、运行成本高,早期建设的处理工艺设施和传统 工艺技术已无法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16889-2008)要求。因此,制定《生活 垃圾填埋渗滤液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下简称《技术政策》),加强技术指导,减少污染物排 放总量,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为加强指导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达标处理,完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环境保护部依据《关于印 发2010年度环境技术指导文件申报指南的通知》(环办函[2009]114号),下达了《技术政策》 编制任务,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主编单位,城市建设研究院为参编单位。本技术政策主要以 渗滤液处理处置技术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实践工程经验为依据,并参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 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564-2010)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8) 的相关要求。 1.2主要编制过程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技术政策》的制订高度重视,在接到环境保护部所下达的项目任务 后,立即召开会议布置《技术政策》编制任务,会同城市建设研究院成立了包括有领导组、技术 组、专家组在内的技术政策编制工作组,按照部里统一要求,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按照计划进度安排,技术政策编制组首先查阅收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专利,结合我国垃圾 渗滤液特点,深入剖析各种工艺关键环节,详细论证了技术政策的指导思路、框架结构,并对北 京、广州等几家渗滤液运营单位进行了实地调硏。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制了《技术政策》初稿, 以座谈、专题会议、邮件经多种方式征求了有关设计院、研究院、环保企业和渗滤液运营企业的 意见,经对反馈意见的深入研究,修订完善了初稿,最终形成了《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 任务下达后,技术政策编制组开展了以下工作 2010年4月一2010年8月,技术政策编制组搜集国内外相关资料,包括处理工艺、政策标准、 技术规范等。重点针对我国垃圾渗滤液高浓度有机物、高氨氮的特性,结合GB16889-200新的要 求,系统评估分析了国内已运营和正在建设的渗滤液处理工艺 2010年6月,技术政策编制组对北京、广东两省的渗滤液运营单位进行了实地调研 2010年7月,在国内外资料和技术工艺的调研基础上,技术政策编制组研究提出《技术政策》 的指导思路、主要工艺路线,并撰写开题报告和《技术政策》初稿
— 14 — 1、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来源于降水、生物降解水和垃圾本身的 内含水,如不妥善处理,会造成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近几年来,由于缺乏技术指 导、运营成本高、运行监管不严等原因,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有些渗滤液运营企业偷排漏排,严 重污染了地下水、地表水、土壤,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 近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遭到巨大破坏,环境承载能力急剧下降。 为实现“十二五”环境保护目标,改善生态环境,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面临着巨大压力。一方面,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和环境保护标准的提高,要求渗滤液必须达标处理;另一方面,渗滤 液成分复杂、处理难度高、处理设施建设投资大、运行成本高,早期建设的处理工艺设施和传统 工艺技术已无法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16889-2008)要求。因此,制定《生活 垃圾填埋渗滤液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下简称《技术政策》),加强技术指导,减少污染物排 放总量,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为加强指导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达标处理,完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环境保护部依据《关于印 发 2010 年度环境技术指导文件申报指南的通知》(环办函[2009]114 号),下达了《技术政策》 编制任务,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主编单位,城市建设研究院为参编单位。本技术政策主要以 渗滤液处理处置技术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实践工程经验为依据,并参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 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564-2010)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的相关要求。 1.2 主要编制过程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技术政策》的制订高度重视,在接到环境保护部所下达的项目任务 后,立即召开会议布置《技术政策》编制任务,会同城市建设研究院成立了包括有领导组、技术 组、专家组在内的技术政策编制工作组,按照部里统一要求,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按照计划进度安排,技术政策编制组首先查阅收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专利,结合我国垃圾 渗滤液特点,深入剖析各种工艺关键环节,详细论证了技术政策的指导思路、框架结构,并对北 京、广州等几家渗滤液运营单位进行了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制了《技术政策》初稿, 以座谈、专题会议、邮件经多种方式征求了有关设计院、研究院、环保企业和渗滤液运营企业的 意见,经对反馈意见的深入研究,修订完善了初稿,最终形成了《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 任务下达后,技术政策编制组开展了以下工作: 2010 年 4 月—2010 年 8 月,技术政策编制组搜集国内外相关资料,包括处理工艺、政策标准、 技术规范等。重点针对我国垃圾渗滤液高浓度有机物、高氨氮的特性,结合 GB16889-2008 新的要 求,系统评估分析了国内已运营和正在建设的渗滤液处理工艺。 2010 年 6 月,技术政策编制组对北京、广东两省的渗滤液运营单位进行了实地调研。 2010 年 7 月,在国内外资料和技术工艺的调研基础上,技术政策编制组研究提出《技术政策》 的指导思路、主要工艺路线,并撰写开题报告和《技术政策》初稿
2010年8月,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主持,在北京召开《生活垃圾填埋渗滤液污染防治技 术政策》开题报告会 2010年9月一2011年4月,经对开题报告会专家意见的研究,修订了《技术政策》初稿,并 以专家研讨会、邮件等形式多次征求业内有关机构和专家意见,最终形成了《技术政策》征求意 见稿 2011年5月,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主持,在北京银龙苑宾馆召开全国生活垃圾填埋渗滤 液处理技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住建部、清华大学、中国环科院、城建院、北京工商大学、北京 环卫集团的领导和专家,以及部分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共计50余人。与会专家和代表先后做了专 题报告,并认真讨论《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提出近80条意见。 2011年6月-11月,针对全国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技术研讨会专家意见,技术政策编制组对 《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逐条研究修订,并先后召开三次专家讨论会。 2012年6月-7月,项目管理单位先后两次组织专家对《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进行论证, 项目编制单位认真研究了专家意见,并做出了相应修改 2、我国生活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现状 2.1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及处理处置现状 近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急剧增加 据统计,1979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仅为2500万吨,2010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58亿吨, 比1979年增加了5倍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处置仍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处理技术应用发展较快 堆肥处理市场逐渐萎缩。截止2010年底,全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数达到628座,其中卫生填 埋场为498座,占全国79.3%,比2005年增加147座,无害化处理量95983万吨,占无害化处理 总量779%,比2005年增加27412万吨;堆肥厂为11座,占全国18%,比2005年减少35座 无害化处理量180.8万吨,占无害化处理总量1.5%,比2005年减少1646万吨;焚烧厂为104座 占166%,比2005年增加37座,无害化处理量2316.7万吨,占无害化处理总量18.8%,比2005 年增加15257万吨 2010年三种无害化处理方式与2005年对比情况见表1 表12010年与2005年垃圾处理处置情况 年份垃圾清运量无害化处理量 填埋 堆肥 焚烧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2005年15568 8051.1 68571852%345443%791.09.8% 2010 15733.7 11232.3 88986792%178.81.6%20220180% 注: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2.2我国垃圾卫生填埋处理现状 填埋以其处理量大、方便、处理费用低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生 活垃圾处置技术仍以填埋为主。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生活垃圾处置开始由分散填坑、填沟 堆放向集中处置发展,各城市相继建设了一批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场,改变了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的
— 15 — 2010 年 8 月,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主持,在北京召开《生活垃圾填埋渗滤液污染防治技 术政策》开题报告会。 2010 年 9 月—2011 年 4 月,经对开题报告会专家意见的研究,修订了《技术政策》初稿,并 以专家研讨会、邮件等形式多次征求业内有关机构和专家意见,最终形成了《技术政策》征求意 见稿。 2011 年 5 月,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主持,在北京银龙苑宾馆召开全国生活垃圾填埋渗滤 液处理技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住建部、清华大学、中国环科院、城建院、北京工商大学、北京 环卫集团的领导和专家,以及部分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共计 50 余人。与会专家和代表先后做了专 题报告,并认真讨论《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提出近 80 条意见。 2011 年 6 月-11 月,针对全国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技术研讨会专家意见,技术政策编制组对 《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逐条研究修订,并先后召开三次专家讨论会。 2012 年 6 月-7 月,项目管理单位先后两次组织专家对《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进行论证, 项目编制单位认真研究了专家意见,并做出了相应修改。 2、我国生活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现状 2.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及处理处置现状 近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急剧增加。 据统计,1979 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仅为 2500 万吨,2010 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 1.58 亿吨, 比 1979 年增加了 5 倍。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处置仍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处理技术应用发展较快, 堆肥处理市场逐渐萎缩。截止 2010 年底,全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数达到 628 座,其中卫生填 埋场为 498 座,占全国 79.3%,比 2005 年增加 147 座,无害化处理量 9598.3 万吨,占无害化处理 总量 77.9%,比 2005 年增加 2741.2 万吨;堆肥厂为 11 座,占全国 1.8%,比 2005 年减少 35 座, 无害化处理量 180.8 万吨,占无害化处理总量 1.5%,比 2005 年减少 164.6 万吨;焚烧厂为 104 座, 占 16.6%,比 2005 年增加 37 座,无害化处理量 2316.7 万吨,占无害化处理总量 18.8%,比 2005 年增加 1525.7 万吨。 2010 年三种无害化处理方式与 2005 年对比情况见表 1。 表 1 2010 年与 2005 年垃圾处理处置情况 年份 垃圾清运量 (万吨) 无害化处理量 (万吨) 填 埋 (万吨) 堆 肥 (万吨) 焚 烧 (万吨) 2005 年 15576.8 8051.1 6857.1 85.2% 345.4 4.3% 791.0 9.8% 2010 年 15733.7 11232.3 8898.6 79.2% 178.8 1.6% 2022.0 18.0% 注: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2.2 我国垃圾卫生填埋处理现状 填埋以其处理量大、方便、处理费用低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生 活垃圾处置技术仍以填埋为主。二十世纪 80 年代初期,我国生活垃圾处置开始由分散填坑、填沟、 堆放向集中处置发展,各城市相继建设了一批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场,改变了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的
状况。但是,这些集中堆放场没有采取任何防止二次污染的措施,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卫生填 埋是从垃圾露天堆弃和垃圾填坑发展而来的,采用先进的防渗和填埋工程技术,是垃圾处理的 大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境保护标准的逐步提高,我国卫生填埋处理技术已取得全面发展, 填埋场建设标准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我国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和含水率往往高达 50%-60%,导致渗滤液产量大、成分复杂且浓度高、处理难度大,再加上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 次性投入大、处理成本高,以及运营企业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往往出现处理不达标和偷排现象 致使渗滤液污染事件频繁发生 2.3垃圾填埋渗滤液特性及污染现状 2.3.1渗滤液特性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一种含有高浓度有机物、高氨氮的废水,其水质水量受填埋场填埋 期、气候、降水等因素影响较大。处理不当,将会严重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周围的土壤,对环境 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1)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水质复杂 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有烃类及其衍生物、酸酯类、酮醛类、醇酚类和酰胺 类等。广州市环境卫生研究所对广州市大田山填埋场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分析研究表明,渗滤液中含 有有机物⑦7种,其中芳烃29种,烷烃、烯烃类18种,酯类5种,醇、酚类6种,酮、醛类4种, 酰胺类2种,其他5种。这77种有机物中,可致癌物质1种、辅致癌物质5种,被列入我国环境优 先污染物“黑名单”的有机物5种以上。上述77种有机化合物仅占渗滤液中COD的10%左右。 (2)污染物浓度高、变化范围大 通常情况下,渗滤液中 CODcr在2000-62000mg/L的范围内,BODs从60-100g,最高 可分别达到9000mg/L和45000mg/L。随着填埋场时间变化及微生物活动的增加,渗滤液中 CODcr 和BOD的浓度会发生变化。一般规律是垃圾填埋后的0.5~2.5年,渗滤液中BOD5的浓度逐步达到 高峰,此时BOD多以溶解性为主,BODs/ CODcr可达0.5以上。此后,BODs的浓度开始下降, 至6~15年填埋场完全稳定时为止,BODs的浓度保持在某一值域范围内,波动很小。 CODcr的浓度 变化情况同BOD3相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CODcr值降低较BOD5缓慢。因此,BOD/ CODcr也 随着降低,渗滤液可生化性逐渐变弱 (3)高氨氮 高浓度NH3-N填埋场渗滤液中重要水质特征之一,且随着填埋场年数的逐步増加,最高可达 3000mg/L。渗滤液中的氦多以氨氮(NHN)形式存在,约占总氮70%-90%,当NH2N(尤其是游 离氨)浓度过高时,会影响生物活性,降低生物处理效果 (4)重金属污染 渗滤液中含有十多种重金属离子,主要包括Fe、n、Cd、Cr、Hg、Mn、Pb、Ni等。生活垃圾 中的重金属含量与所在城市的工业化水平和工业废弃物的掺入比例紧密相关。单独填埋时,重金属 含量较低,渗滤液中重金属浓度基本与市政污水中重金属的浓度相当;但与工业废物或污泥混埋 时,重金属含量会较高。影响渗滤液中重金属含量的另一个因素是酸碱度。在微酸环境下,渗滤液 中重金属溶出率偏高,一般在0.5%~50%,在水溶液中或中性条件下溶岀量较低且趋于稳定
— 16 — 状况。但是,这些集中堆放场没有采取任何防止二次污染的措施,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卫生填 埋是从垃圾露天堆弃和垃圾填坑发展而来的,采用先进的防渗和填埋工程技术,是垃圾处理的一 大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境保护标准的逐步提高,我国卫生填埋处理技术已取得全面发展, 填埋场建设标准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我国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和含水率往往高达 50%-60%,导致渗滤液产量大、成分复杂且浓度高、处理难度大,再加上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一 次性投入大、处理成本高,以及运营企业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往往出现处理不达标和偷排现象, 致使渗滤液污染事件频繁发生。 2.3 垃圾填埋渗滤液特性及污染现状 2.3.1 渗滤液特性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一种含有高浓度有机物、高氨氮的废水,其水质水量受填埋场填埋 期、气候、降水等因素影响较大。处理不当,将会严重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周围的土壤,对环境 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1)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水质复杂 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有烃类及其衍生物、酸酯类、酮醛类、醇酚类和酰胺 类等。广州市环境卫生研究所对广州市大田山填埋场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分析研究表明,渗滤液中含 有有机物 77 种,其中芳烃 29 种,烷烃、烯烃类 18 种,酯类 5 种,醇、酚类 6 种,酮、醛类 4 种, 酰胺类 2 种,其他 5 种。这 77 种有机物中,可致癌物质 1 种、辅致癌物质 5 种,被列入我国环境优 先污染物“黑名单”的有机物 5 种以上。上述 77 种有机化合物仅占渗滤液中 COD 的 10%左右。 (2)污染物浓度高、变化范围大 通常情况下,渗滤液中 CODcr 在 2000~62000mg/L 的范围内,BOD5从 60~10000mg/L,最高 可分别达到 90000 mg/L 和 45000mg/L。随着填埋场时间变化及微生物活动的增加,渗滤液中 CODcr 和 BOD5 的浓度会发生变化。一般规律是垃圾填埋后的 0.5~2.5 年,渗滤液中 BOD5的浓度逐步达到 高峰,此时 BOD5 多以溶解性为主,BOD5/CODcr 可达 0.5 以上。此后,BOD5 的浓度开始下降, 至 6~15 年填埋场完全稳定时为止,BOD5 的浓度保持在某一值域范围内,波动很小。CODcr 的浓度 变化情况同 BOD5 相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CODcr 值降低较 BOD5 缓慢。因此,BOD5/CODcr 也 随着降低,渗滤液可生化性逐渐变弱。 (3)高氨氮 高浓度 NH3-N 填埋场渗滤液中重要水质特征之一,且随着填埋场年数的逐步增加,最高可达 3000 mg/L。渗滤液中的氮多以氨氮(NH3-N)形式存在,约占总氮 70%-90%。当 NH3-N(尤其是游 离氨)浓度过高时,会影响生物活性,降低生物处理效果。 (4)重金属污染 渗滤液中含有十多种重金属离子,主要包括 Fe、Zn、Cd、Cr、Hg、Mn、Pb、Ni 等。生活垃圾 中的重金属含量与所在城市的工业化水平和工业废弃物的掺入比例紧密相关。单独填埋时,重金属 含量较低,渗滤液中重金属浓度基本与市政污水中重金属的浓度相当;但与工业废物或污泥混埋 时,重金属含量会较高。影响渗滤液中重金属含量的另一个因素是酸碱度。在微酸环境下,渗滤液 中重金属溶出率偏高,一般在 0.5%~5.0%,在水溶液中或中性条件下溶出量较低且趋于稳定
232渗滤液污染现状 国外资料报道,目前几乎所有的填埋场废弃物隔层都已发生过渗漏,不仅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 中,而且还直接污染大气。即使发达国家,渗漏现象也时有发生。如美国现有约86%的填埋场曾经 染过地下水,印度的 Delhi市日产垃圾量达900吨,已成为该市重要污染源,通过对 Yamuna河河 水及其附近〔距离约0.5~6km)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采样检测,并选取PH、COD、SS、硫酸盐、氯 化物、氮、重金属等16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河已受到垃圾渗滤液的严重污染。 近年来,我国垃圾渗滤液污染事件呈高发事态。据统计,仅2010年我国西安、安徽、福建 广西、深圳等地发生渗滤液污染事件近10余起,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农田,严重 危害了人体健康。 3、国内外生活垃圾填埋渗滤液管理及处理技术现状 3.1国外垃圾渗滤液管理现状 31美国 在美国,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及排放水平主要系统的法规,如《清洁水法》( Clean Water Act, CWA)要求所有污染物排放到美国规定水体中的点源水污染都必须拥有许可证;联邦规章笫 40CFR25827规定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场( MSWLF)排入地表水的污染物必须遵守 National pollutant Discharge Elimination System( NPDES)《国家污染物排放消除体系》的相关规定,并对 MSWLF非 点源污染物作了相关限制;美国国家环保局于1991年颁布《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标准》( MSWLO) 要求所有填埋场的运营必须保证不会释放出违反CWA的污染物,以保护地表水,允许渗滤液回流 (浸出物或者气体凝结物,以液体形式循环回流至填埋场 312欧盟 2005年7月欧盟颁布的填埋导则也对地下水保护和渗滤液管理做出了规定,并且规定危险废物 填埋场渗滤液禁止回灌。同时规定所有的垃圾填埋场都必须达到《地下水指令》( groundwater Directive)的基本要求,除非填埋场没有任何潜在危害,否则渗滤液都要予以收集、处理并达到合 适的标准。其中也规定渗滤液都要予以收集,并处理达到合适的标准后排放 313英国 英国环境机构根据欧盟指令制定了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技术导则。该导则详细介绍了排放到下 水道和地表水之前,所采用的渗滤液处理技术及其效果。该导则建议采用“技术的最佳组合”来实现 关键物质达到可以达到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 314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填埋导则对填埋场的渗滤液管理提岀渗滤液可以在填埋场内回用或回灌 以促进降解,也可以经处理或不处理直接排入污水厂。在排入污水厂之前,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315欧盟各国填埋场渗滤液管理运行的实践 舆地利:渗滤液通过污水管道排入污水处理厂。 比利时:渗滤液通过物理化学反应预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厂。受污染的地表径流直接排入污 水处理厂,未污染的径流收集起来再用。 丹麦:所有渗滤液经过现场去除重金属以后,排入附近城市污水处理厂 芬兰:所有污水送入废物处理中心处理,然后排入调蓄池,最后导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 17 — 2.3.2 渗滤液污染现状 国外资料报道,目前几乎所有的填埋场废弃物隔层都已发生过渗漏,不仅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 中,而且还直接污染大气。即使发达国家,渗漏现象也时有发生。如美国现有约 86%的填埋场曾经 污染过地下水,印度的 Delhi 市日产垃圾量达 900 吨,已成为该市重要污染源,通过对 Yamuna 河河 水及其附近(距离约 0.5~6km)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采样检测,并选取 PH、COD、SS、硫酸盐、氯 化物、氮、重金属等 16 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河已受到垃圾渗滤液的严重污染。 近年来,我国垃圾渗滤液污染事件呈高发事态。据统计,仅 2010 年我国西安、安徽、福建、 广西、深圳等地发生渗滤液污染事件近 10 余起,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农田,严重 危害了人体健康。 3、国内外生活垃圾填埋渗滤液管理及处理技术现状 3.1 国外垃圾渗滤液管理现状 3.1.1 美国 在美国,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及排放水平主要系统的法规,如《清洁水法》(Clean Water Act, CWA)要求所有污染物排放到美国规定水体中的点源水污染都必须拥有许可证;联邦规章第 40CFR258.27 规定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场(MSWLF)排入地表水的污染物必须遵守 National Pollutant Discharge Elimination System(NPDES)《国家污染物排放消除体系》的相关规定,并对 MSWLF 非 点源污染物作了相关限制;美国国家环保局于 1991 年颁布《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标准》(MSWLC) 要求所有填埋场的运营必须保证不会释放出违反 CWA 的污染物,以保护地表水,允许渗滤液回流 (浸出物或者气体凝结物,以液体形式循环回流至填埋场)。 3.1.2 欧盟 2005 年 7 月欧盟颁布的填埋导则也对地下水保护和渗滤液管理做出了规定,并且规定危险废物 填埋场渗滤液禁止回灌。同时规定所有的垃圾填埋场都必须达到《地下水指令》(Groundwater Directive)的基本要求,除非填埋场没有任何潜在危害,否则渗滤液都要予以收集、处理并达到合 适的标准。其中也规定渗滤液都要予以收集,并处理达到合适的标准后排放。 3.1.3 英国 英国环境机构根据欧盟指令制定了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技术导则。该导则详细介绍了排放到下 水道和地表水之前,所采用的渗滤液处理技术及其效果。该导则建议采用“技术的最佳组合”来实现 关键物质达到可以达到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 3.1.4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填埋导则对填埋场的渗滤液管理提出渗滤液可以在填埋场内回用或回灌 以促进降解,也可以经处理或不处理直接排入污水厂。在排入污水厂之前,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3.1.5 欧盟各国填埋场渗滤液管理运行的实践 奥地利:渗滤液通过污水管道排入污水处理厂。 比利时:渗滤液通过物理化学反应预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厂。受污染的地表径流直接排入污 水处理厂,未污染的径流收集起来再用。 丹麦:所有渗滤液经过现场去除重金属以后,排入附近城市污水处理厂。 芬兰:所有污水送入废物处理中心处理,然后排入调蓄池,最后导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法国:渗滤液存放于装有曝气装置的集水池里曝气以后,排入污水厂进行负压蒸发)和反渗透 处理。 德国:一部分渗滤液在填埋场回灌至暂未进行覆盖的区域内,剩余部分经曝气池和沉淀池处理 后,进行回灌或排入污水处理厂 爱尔兰:渗滤液循环回灌,或罐装运至当地污水处理厂。 意大利:渗漶液储存于罐体中〔由强化纤维玻璃,以及笫2层为强化水泥制成)运至污水处理 卢森堡:渗滤液在现场处理厂(由调蓄池和好氧SBR组成)处理以后,排入公共污水处理厂 荷兰:渗滤液通过一个连续的活性污泥系统处理。 葡萄牙:渗滤液经絮凝和中和处理以后,排入污水处理广 西班牙:渗滤液首先经过过滤和调节pH以后,然后又经过三段反渗透处理,最后,出水脱臭 并泵入循环水储蓄塘。 瑞典:渗滤液排入当地污水处理厂处理 英国:所有的渗漶液在现场通过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再排入公共污水厂合并处理,或进行深度 处理后直接排放。 3.2我国垃圾渗滤液管理现状及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32我国垃极渗滤液处理技术发展历程 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隈制,我国卫生填埋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的卫生填埋场从20世纪80年 代末才开始建设。渗滤液处理厂的建设就更晚,从时间上看,渗滤液的处理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此阶段主要为90年代初期,其处理工艺主要参照城市污水的处理方法,如好氧生物法等,因 没有考虑到渗滤液水质特性,因此都存在不能稳定运行的状况,出水不能稳定达标,这个时期的代 表性的工程实例有杭州天子岭的两段活性污泥法、北京阿苏卫的厌氧+好氧法 (2)第二阶段 90年代中后期,研究人员开始针对渗滤液的特殊水质,如高浓度的氨氮、高浓度的有机物等, 采用脱氮、厌氧、好氧相结合的处理工艺,运行效果良好。代表性的工程实例有深圳下坪、香港新 界西等 (3)第三阶段 200年以后,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新建的渗滤液处理厂一般远离城区,渗滤液没有条件排入 城市污水管网,因此处理要求也相应提高,一般需要处理到二级甚至一级排放标准。此时的渗滤液 若仅靠生物处理无法达到处理要求,一般采取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的方法。代表性的工程实例有广 州新丰、重庆长胜桥等。尤其是2008年7月1日起执行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 (GB16889-2008),对现有和新建的垃圾场渗滤液排放标准较GBl6889-1997更为严格,这对今后 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提出了新的挑战 322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技术 渗滤液处理技术一般可分为生物技术(厌氧、好氧等)、物化技术(絮凝、沉淀、氧化、吸附、 吹脱、膜处理等)和土地法(主要包括回灌、人工湿地),以下简要介绍几种常用技术: 18
— 18 — 法国:渗滤液存放于装有曝气装置的集水池里曝气以后,排入污水厂进行负压蒸发)和反渗透 处理。 德国:一部分渗滤液在填埋场回灌至暂未进行覆盖的区域内,剩余部分经曝气池和沉淀池处理 后,进行回灌或排入污水处理厂。 爱尔兰:渗滤液循环回灌,或罐装运至当地污水处理厂。 意大利:渗滤液储存于罐体中(由强化纤维玻璃,以及第 2 层为强化水泥制成)运至污水处理 厂。 卢森堡:渗滤液在现场处理厂(由调蓄池和好氧 SBR 组成)处理以后,排入公共污水处理厂。 荷兰:渗滤液通过一个连续的活性污泥系统处理。 葡萄牙:渗滤液经絮凝和中和处理以后,排入污水处理厂。 西班牙:渗滤液首先经过过滤和调节 pH 以后,然后又经过三段反渗透处理,最后,出水脱臭 并泵入循环水储蓄塘。 瑞典:渗滤液排入当地污水处理厂处理。 英国:所有的渗滤液在现场通过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再排入公共污水厂合并处理,或进行深度 处理后直接排放。 3.2 我国垃圾渗滤液管理现状及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3.2.1 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发展历程 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卫生填埋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的卫生填埋场从 20 世纪 80 年 代末才开始建设。渗滤液处理厂的建设就更晚,从时间上看,渗滤液的处理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此阶段主要为 90 年代初期,其处理工艺主要参照城市污水的处理方法,如好氧生物法等,因 没有考虑到渗滤液水质特性,因此都存在不能稳定运行的状况,出水不能稳定达标,这个时期的代 表性的工程实例有杭州天子岭的两段活性污泥法、北京阿苏卫的厌氧+好氧法。 (2)第二阶段 90 年代中后期,研究人员开始针对渗滤液的特殊水质,如高浓度的氨氮、高浓度的有机物等, 采用脱氮、厌氧、好氧相结合的处理工艺,运行效果良好。代表性的工程实例有深圳下坪、香港新 界西等。 (3)第三阶段 2000 年以后,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新建的渗滤液处理厂一般远离城区,渗滤液没有条件排入 城市污水管网,因此处理要求也相应提高,一般需要处理到二级甚至一级排放标准。此时的渗滤液 若仅靠生物处理无法达到处理要求,一般采取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的方法。代表性的工程实例有广 州新丰、重庆长胜桥等。尤其是 2008 年 7 月 1 日起执行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 (GB16889-2008),对现有和新建的垃圾场渗滤液排放标准较 GB16889-1997 更为严格,这对今后 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提出了新的挑战。 3.2.2 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技术 渗滤液处理技术一般可分为生物技术(厌氧、好氧等)、物化技术(絮凝、沉淀、氧化、吸附、 吹脱、膜处理等)和土地法(主要包括回灌、人工湿地),以下简要介绍几种常用技术:
3221生物技术 (1)厌氧生物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应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直到近20年来,随着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发 展和工程实践的积累,不断开发出新的厌氧处理工艺,克服了传统工艺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 荷低等特点,才使其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了很大进步,在处理高浓度(BODs≥2000mg/L)有机废水方面 取得了良好效果。 厌氧生物处理有许多优点,最主要的是能耗少,操作简单,因此投资及运行费用低,而且由于 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少,所需的营养物质也少,如其BOD:P只需为4000:1,虽然渗滤液中P的含 量通常少于1mgL,但仍能满足微生物对P的要求。采用常规的厌氧消化(35℃、负荷为 kecod(m3d),停留时间10d),渗滤液中COD去除率可达90% 近年来,开发的厌氧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厌氧生物滤池、厌氧接触池、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 器及分段厌氧消化等 (2)好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作为主要处理单元,生物处理的运行成本较低,并会使后续处理简化,运行经 济。生物处理尤其适用于处理填埋场正从酸性阶段向产甲烷阶段过渡的渗滤液 渗滤液中可生物降解的成分在填埋场内部就已经完成了初步降解,包括部分COD(填埋场在产 甲烷阶段约50%~75%,酸性阶段约70%-90%)和含氮化合物。几乎所有的硝化反应与反硝化反 应都可用来处理渗滤液。为确定合适的处理方式,有必要考虑占地和相应的深度处理措施 好氧生物处理方法有: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稳定塘、生物膜法、SBR和MBR等工艺, 3222物化技术 物化法一般是作为生物处理的预处理工艺,以减轻生物处理的负荷;或作为水处理的后续保证 工艺,以确保最后出水水质到达设计要求。物化法常见于渗滤液的预处理中,常与其他方法联合使 用,很少单独使用。与生物法相比,物化法不受渗滤液水质水量的影响,系统运行比较可靠,出水 水质比较稳定,尤其对BOD5/COD比值较小(007~020)的可生化性差的渗滤液具有较好的处理 效果,但处理成本高,在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上分别比生物处理过程要高出5~10倍和3~10倍,不 适于大量渗滤液的处理。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作为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或后续 处理设施。 目前,渗滤液处理釆用的物化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化学氧化、蒸发、吹脱等方法。 (1)化学氧化 在经过生物处理后,渗滤液仍然含有不可降解的COD,其中一些还具有毒性(AOX)。强氧化 剂能够去除或部分转换成可生物降解的化合物。重金属、盐并不受化学氧化作用的影响。氧化剂可 选用臭氧和过氧化氢,因为他们氧化能力强、分解产物没有副作用他们可以一起使用,也可以分开 使用或与UV排放物结合使用。 通过紫外线辐射提高臭氧(O3)或过氧化氢(H2O2)的化学氧化作用主要目的是用来制备饮用 水,但也大量地应用于渗滤液处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轻易地把可生物降解的成分以及水中 所含的有机污染物转换成二氧化碳和水或转换成低分子中间体化合物(碳酸),使渗滤液更适合于 生物降解和沉淀,但这一过程成本较高
— 19 — 3.2.2.1 生物技术 (1)厌氧生物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应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直到近 20 年来,随着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发 展和工程实践的积累,不断开发出新的厌氧处理工艺,克服了传统工艺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 荷低等特点,才使其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了很大进步,在处理高浓度(BOD5 ≥2000mg/L)有机废水方面 取得了良好效果。 厌氧生物处理有许多优点,最主要的是能耗少,操作简单,因此投资及运行费用低,而且由于 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少,所需的营养物质也少,如其 BOD5:P 只需为 4000∶1,虽然渗滤液中 P 的含 量通常少于 1mg/L,但仍能满足微生物对 P 的要求。采用常规的厌氧消化(35℃、负荷为 1kgCOD/(m3 ·d),停留时间 10d),渗滤液中 COD 去除率可达 90%。 近年来,开发的厌氧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厌氧生物滤池、厌氧接触池、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 器及分段厌氧消化等。 (2)好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作为主要处理单元,生物处理的运行成本较低,并会使后续处理简化,运行经 济。生物处理尤其适用于处理填埋场正从酸性阶段向产甲烷阶段过渡的渗滤液。 渗滤液中可生物降解的成分在填埋场内部就已经完成了初步降解,包括部分 COD(填埋场在产 甲烷阶段约 50%~75%,酸性阶段约 70%~90%)和含氮化合物。几乎所有的硝化反应与反硝化反 应都可用来处理渗滤液。为确定合适的处理方式,有必要考虑占地和相应的深度处理措施。 好氧生物处理方法有: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稳定塘、生物膜法、SBR 和 MBR 等工艺。 3.2.2.2 物化技术 物化法一般是作为生物处理的预处理工艺,以减轻生物处理的负荷;或作为水处理的后续保证 工艺,以确保最后出水水质到达设计要求。物化法常见于渗滤液的预处理中,常与其他方法联合使 用,很少单独使用。与生物法相比,物化法不受渗滤液水质水量的影响,系统运行比较可靠,出水 水质比较稳定,尤其对 BOD5/COD 比值较小(0.07~0.20)的可生化性差的渗滤液具有较好的处理 效果,但处理成本高,在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上分别比生物处理过程要高出 5~10 倍和 3~10 倍,不 适于大量渗滤液的处理。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作为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或后续 处理设施。 目前,渗滤液处理采用的物化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化学氧化、蒸发、吹脱等方法。 (1)化学氧化 在经过生物处理后,渗滤液仍然含有不可降解的 COD,其中一些还具有毒性(AOX)。强氧化 剂能够去除或部分转换成可生物降解的化合物。重金属、盐并不受化学氧化作用的影响。氧化剂可 选用臭氧和过氧化氢,因为他们氧化能力强、分解产物没有副作用他们可以一起使用,也可以分开 使用或与 UV-排放物结合使用。 通过紫外线辐射提高臭氧(O3)或过氧化氢(H2O2)的化学氧化作用主要目的是用来制备饮用 水,但也大量地应用于渗滤液处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轻易地把可生物降解的成分以及水中 所含的有机污染物转换成二氧化碳和水或转换成低分子中间体化合物(碳酸),使渗滤液更适合于 生物降解和沉淀,但这一过程成本较高
(2)混凝沉淀 混凝沉淀是水处理的一个重要方法,主要用来去除水中小型的悬浮物和胶体。在垃圾渗滤液单 独岀来的技术与方法中,混凝沉淀方法比较常见,它主要用于渗滤液中悬浮物、不溶性COD、脱色 以及重金属的去除,对氨氮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3)膜处理 膜处理是在压力差作用下根据膜孔径的大小进行筛分的分离过程。在一定压力差作用下,当含 有高分子溶质和低分子的混合溶液流过膜表面时,溶剂和小于膜孔的低分子溶质(如无机盐类)透 过膜,作为透过液被收集起来,而大于膜孔的高分子溶质(如有机胶体等)则被截留,作为浓缩液 被回收,从而达到溶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的目的。 近几年膜处理技术在国内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面发展较快,通常采用的的膜技术包括微滤、超 滤、纳滤和反渗透。 (4)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吸附主要用来除臭、去色、重金属、以及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尤其对直径在103~105cm 或相对分子质量在400以下的低分子溶解性有机物的吸附性较好,但对极性较强的低分子化合物及 腐植酸类高分子有机物的吸附能力较差。 (5)蒸发 高效蒸发是渗滤液处理的一种新技术。蒸发一般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把溶液混合物中 的相对易挥发性组分分离出去的过程。在对渗滤液运用蒸发进行处理时,对渗滤液在一定压力下加 热到水能蒸发的温度,由于重金属、无机物以及渗滤液中的大部分有机物(特别是大分子有机物 的挥发性比水弱,会残存在的浓缩液中,而挥发性有机酸、部分挥发性小分子烃、氨等污染物会进 入蒸汽最后冷凝下来。蒸发过程中会有氨等挥发性气体排出、以及冷凝水中含有较多的氨,均需经 过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6)吹脱 渗滤液之所以难处理,不仅因为它含有不可生化降解的高浓度有机物,同时还含有高浓度 NH3-N,渗滤液中高浓度氨氮的去除已成为比较棘手的问题。目前,常用的脱方法有生物法、离 子交换法、活性炭吸附以及吹脱法等。吹脱法用于吹脱水中溶解气体和某些挥发物质,常作为生化 处理的前处理方法。即将气体(載气)通入水中,使之相互充分接触,将水中溶解性气体和挥发性 溶质穿过气液界面,向气相转移,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常用载体为空气和水蒸气,前者称 为吹脱,后者称为汽提。目前,氨吹脱的主要形式有曝气池、吹脱塔和精馏塔。国内使用较多的是 前两种形式,曝气池吹脱法由于气液接触面积小,吹脱效率较低,不适用于高氨氮渗滤液处理,吹 脱塔的效率虽然较高,但具有投资运行成本较高,脱氨尾气难以治理的缺点。采用汽提的方式虽然 可以较好地解决氨氮去除问题,但由于需要提高渗滤液的水温,其处理成本仍然较高 因此,新型高效的吹脱装置的开发和脱氨尾气的妥善处置成为今后研究的方向。设计单位、运 营单位应审慎采用上述吹脱技术。 3223土地处理技术 土地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氧化塘和人工湿地。氧化塘来源于美国,是利用水塘天然自净能力处理 生活污水的方法。上世纪九十年代,氧化塘技术引进至中国,处理效果有限。主要是我国生活污水
— 20 — (2)混凝沉淀 混凝沉淀是水处理的一个重要方法,主要用来去除水中小型的悬浮物和胶体。在垃圾渗滤液单 独出来的技术与方法中,混凝沉淀方法比较常见,它主要用于渗滤液中悬浮物、不溶性 COD、脱色 以及重金属的去除,对氨氮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3)膜处理 膜处理是在压力差作用下根据膜孔径的大小进行筛分的分离过程。在一定压力差作用下,当含 有高分子溶质和低分子的混合溶液流过膜表面时,溶剂和小于膜孔的低分子溶质(如无机盐类)透 过膜,作为透过液被收集起来,而大于膜孔的高分子溶质(如有机胶体等)则被截留,作为浓缩液 被回收,从而达到溶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的目的。 近几年膜处理技术在国内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面发展较快,通常采用的的膜技术包括微滤、超 滤、纳滤和反渗透。 (4)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吸附主要用来除臭、去色、重金属、以及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尤其对直径在 10-8~10-5 cm 或相对分子质量在 400 以下的低分子溶解性有机物的吸附性较好,但对极性较强的低分子化合物及 腐植酸类高分子有机物的吸附能力较差。 (5)蒸发 高效蒸发是渗滤液处理的一种新技术。蒸发一般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 把溶液混合物中 的相对易挥发性组分分离出去的过程。在对渗滤液运用蒸发进行处理时, 对渗滤液在一定压力下加 热到水能蒸发的温度, 由于重金属、无机物以及渗滤液中的大部分有机物( 特别是大分子有机物) 的挥发性比水弱,会残存在的浓缩液中,而挥发性有机酸、部分挥发性小分子烃、氨等污染物会进 入蒸汽最后冷凝下来。蒸发过程中会有氨等挥发性气体排出、以及冷凝水中含有较多的氨,均需经 过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6)吹脱 渗滤液之所以难处理,不仅因为它含有不可生化降解的高浓度有机物,同时还含有高浓度 NH3-N,渗滤液中高浓度氨氮的去除已成为比较棘手的问题。目前,常用的脱氮方法有生物法、离 子交换法、活性炭吸附以及吹脱法等。吹脱法用于吹脱水中溶解气体和某些挥发物质,常作为生化 处理的前处理方法。即将气体(载气)通入水中,使之相互充分接触,将水中溶解性气体和挥发性 溶质穿过气液界面,向气相转移,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常用载体为空气和水蒸气,前者称 为吹脱,后者称为汽提。目前,氨吹脱的主要形式有曝气池、吹脱塔和精馏塔。国内使用较多的是 前两种形式,曝气池吹脱法由于气液接触面积小,吹脱效率较低,不适用于高氨氮渗滤液处理,吹 脱塔的效率虽然较高,但具有投资运行成本较高,脱氨尾气难以治理的缺点。采用汽提的方式虽然 可以较好地解决氨氮去除问题,但由于需要提高渗滤液的水温,其处理成本仍然较高。 因此,新型高效的吹脱装置的开发和脱氨尾气的妥善处置成为今后研究的方向。设计单位、运 营单位应审慎采用上述吹脱技术。 3.2.2.3 土地处理技术 土地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氧化塘和人工湿地。氧化塘来源于美国,是利用水塘天然自净能力处理 生活污水的方法。上世纪九十年代,氧化塘技术引进至中国,处理效果有限。主要是我国生活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