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 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文章开篇的这句话 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明确:短短一句话,让我们感受 到了作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足见作者对读书有多么 浓厚的兴趣和多么深切的体会。 第一部分(1):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的感受和体 会的强烈 [□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 (d6o)倒班 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①(0影 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 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 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②《三国演义》)长篇小说 段解:以七岁开始读《三国演义》给读者留下悬念 元末明初罗贯中(约1330 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约1400)著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 个中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 有味,《中表)跟母亲的兄弟姐妹 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折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的子女或父素的短的子 听极了,(句解:紧承母素的数育,别出舅父是第三位女之网有春关系的 启蒙老师,引导“我”步入文学的殿堂,小小的“我”已融④律津(n)津有味)形容有溢 入《三国演义)的故事中,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点味厚,津津,兴味 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 很浓的样子 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 ⑤[公事)公家的事 下含泪上床,(句解“含泪”一词写出了“我”因极度地0Cc催促(0) (悬念〕挂念,惦记 望但得不到满足而情不自已、心难割舍的阅读体验,也为 后文自已主动读书埋下伏笔,) 段解:舅父讲的《三国演义》让“我”听得“津津有 味”,说明“我”从小就对文学感兴趣
忆读书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句 解:表明《三国演义》对“我”的贾引力之大,自己一知③(-知半解〕知道得不金 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面,解择不造物 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8)念q 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00〔诸〕念zhu 段解:七岁读《三国演义》,全凭浓厚的读书兴趣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 场,把书丢下了。〔句解:“丢下”是情不能自已的体现 手天下,心却难以放下,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0题)念 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 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①〔笸(pb)箩)柳条或篾条编 段解:《三国演义》让“我”难以释手,人物命运牵动成的器物,帮较浅,有圆形 着“我”的内心情感 的,也有长方形的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0《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 几本《聊斋志异》°。(句解:爱读书源于家庭刚,聊集,清代松龄(40-175)著 商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0柳州风骨,长吉清才〕柳 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句解:点明读书与写作的家元那样雄健有力的风格, 关系,从而鼓励青少年要多读书,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李那样清新不几的才气 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柳宗元(772-819),唐代文 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 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 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解(X0)县(今山西述城)人。 曾任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 段解:回忆了幼时读文言小说《聊志异》及其对李贺(790-86),唐代诗人 自己作文很有帮助的事,说明“读书好”。 字长吉,橘昌(今河南宜阳)人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③《水浒传》长篇小说。元 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末明初施时庵著, 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一林教头风雪山神0三十六天(ng)七 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句解:表明“我”从小就二地燃(动0)道教称北丛 爱惜分明,而林冲正是《水浒传》中侠义正直、很有正义 中有三十六个天星星 感的人物形象,)一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已极十个地热星,《本传)将 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梁山治大小头领一百零八人 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人人的数目,我觉二个地星降临凡世 说成三十六个天置星和七十 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句解:通0(落底(k6)志》)长篇小 过比较阅读,自己已有了初步的欣赏能力。 说。清代俞万春著 段解:回忆了幼时阅读《水浒传》的过程,其间还将③(《精忠说岳》长篇小说 《水浒传》与《荡寇志》作了比较 清代钱彩著。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0岳武穆〕即告飞(1 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12,南宋抗全03 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李易安)即李清照(8约 底的,只有岳武移°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1,宋我著名女词人,号易安 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那几个叠字“寻寻 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我自1986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 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②消遭(q如n)用自己感到 °,(句解:腿伤后,读书更是惟一的消道,可见输快的事来清磨时间 ”对读书的兴趣是多么浓厚)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⑨(西游记)长小说,明代 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吴承(约150-的180) 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③(封神榜》)长篇小说,明 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如生的《水 代许什琳著 ②索然无味〕没有一点趣味 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③堆砌(q)喻写文章使用 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腺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大量华而不实的词语 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③无病而呻)没有病却发出 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的声音,这里比喻文艺作 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品没有真情实感而矫揉造作 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①〔自作多情)不问对方的态 段解:在欣喜回忆晚年不能“行万里路”,仍能“读 度,一厢情愿地自己作出种 万卷书”的情况后,分别从古典文学、现代文艺作·两 种温情的表垂 方面给读者传投挑选、比较书的经验。 ⑨风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学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 作品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 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对象,后来比喻堆砌辞藻、内 容空泛的诗文 段解:总结要做到“读好书”的体会,那就是率抓③ 住个“比”字,有比较才有鉴别。 自已(yi1拉制自己的感 情。已,停止 第三部分(12、13):侧重谈“读好书”,以作者八十多年③体会)体验领会 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 挑选比较 匚真情实感 1} 读好书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刊(km)刊物 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刑(xing)刑罚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句解:这是作者一生的 感悟,语重心长,耐人寻味,启人心智, 第四部分(14、15):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读书 好,多读书,读好书。” 全文内容]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989年9月8日清晨
现,谨消,读戚成”,写得十分动人,龙上③(着有所失)好像大去 无聊情绪。 (无聊)这里是精神无所寄 段解:回忆了少时能背《满江红》、酷爱古典诗词的有 托的意思 关往事,并提及《精忠说岳)未能给“我”留下大深的印象。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林琴南)即林好(如0) 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1852-1924),近代文学家 我对林译外国小说产生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翻译家,字琴南,福建阙县 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今福建福州)人 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句解:读书能让人了解许 〔《茶花女遗事》)《茶花女》 多外国的人情世故,丰富阅历,开阔视野, 的另一译名。长篇小说。法 国小说家、刷作家小仲马 段解:回忆了自己十一岁时接触到《茶花女遗事》,(1824-185)若,遗事,前 对外国文学产生了兴趣的事 代或前人留下来的事迹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 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道理 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红楼梦)长篇小说。请代 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曹雪芹(约175-约163)若, 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句解:年龄不同,对书的理 滋(2)滋味 解也不同, 磁(c1)磁场 段解:回忆了十二三岁时看《红楼梦》与中年时看 0a(cD慈祥 此书的不同感受。 (cD)鸬鹅 第二部分第一层(2~10):回忆幼时、少时自已是 如何“多读书”的往事,说明“读书好”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 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水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 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 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修身)指修身课,旧时的 品德教育课程 第二部分第二层(11):总结一辈子“多读书”的情 况及“读书好”的感受 第二部分(2-11):先分说后总说,以自己幼时的 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说明读书是人生的最大快 乐,从读书中能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厂《三国演义 《聊高志异》 得人充知识 书好 养能力 《水浒传》 高修乔 古典文学人 外国文学(感受)→[快乐]→(多读书 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