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LD转炉终点控制模型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6,文件大小:534.41KB,团购合买
本文以马钢50t转炉为背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大生产的实际条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LD转炉终点静态控制的全量模型。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D0I:10.13374/i.issm1001053x.1993.05.029 第15卷第5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Vol.I5 No.5 1993年10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0ct.1993 LD转炉终点控制模型 杨尚宝* 吴平男 摘要:本文以马钢50t转炉为背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大生产的实际条件,采用回 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LD转炉终点静态控制的全量模型。 关键词:LD转炉、终点控制、静态榄型 中图分类号:TF72ITP273 End-Point Control Model of LD Converter Yang Shangbao Wu Pingnan ABSTRACT:Static model of converter to control end carbon and temperature has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the actual performance of 50t commercial converter.De-C rate equa- tion and temperature increment equation were determined by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mass and heat balance. KEY WORDS:LD converter.end-point control.static model 基于转炉冶炼的特点,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转炉控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考虑 到我国转炉设备较落后的现状,特别是对于中小型转炉来说,从静态模型入手,来实现对 转炉终点的控制是比较现实的。但动态控制是发展方向,因此在建立静态模型时,应考虑 使其易于发展为动态模型。 根据建模方法,一般将转炉控制模拟分为3类:了理论模型,即根据冶金理论和物理 化学知识等建立起来的模型。该模型实际应用效果较差。主要是因为、竿今尚有许多冶金 现象,无法用准确的数学方法来描述、况且转炉炼钢是1个非常复杂的系统;2统计模 型,即根据具体转炉的生产数据、采用统计回」的方法而建立的模型。该模型应用效果尚 可、但适应性较差,而且缺乏论根据、不易修正和发展:3经验模型,即根据上几炉 (参考炉)的操作经验而确定本炉次的操作参数。该模型常用增量形式、故又称增量模 型。该模型比较简单,应用)“家也较多,但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因为该模型只适合于冶 炼条件非常稳定的转炉的控制,而且该模型很难发展为动态模型。 为使所建模型物理意义明确、实用性强、且易于发展为动态模型、本研究采用理论与 统计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现场检测条件,建立了一种全量式静态模型。 *1992-06-15收稿第一作者:万.28岁、博士 *冶金系(Department of Metallurgy)

第 巧 卷第 期 男 年 月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 , , 转炉终点控制模型 杨 尚宝 吴平 男 ’ 摘 要 本文 以 马 钢 转炉 为背 景 , 在理论分 析 的基础 卜 , 考虑大 生 产 的实际条 件 , 采 用 回 归分析 的方 法建 立 了 转炉终点静 态控制 的 全量模型 。 关键词 转炉 , 终 点控制 , 静态 模 型 中图分类号 一 刀 ‘ 体 ‘ 几 一 , 一 , 基于 转炉 冶炼 的特点 , 随着计算机应 用 的普 及 , 转 炉控制 得到 了迅 速 的 发展 。 而 考 怠 到我 国转炉设备较落 后 的现状 , 特别是 对 于 中小型转炉来说 , 从静态模 型人手 , 来 实现对 转炉 终点 的控 制是 比较现实 的 。 但动 态控制 是 发 展方 向 , 因此在 建立静态模型 时 , 应 考 虑 使其易于 发展 为动 态模 型 。 根据建模 方 法 , 一 般将转 炉控 制模 型 分 为 类 一 理 论模 型 , 即根 据冶金理 论和 物理 化学知识等 建立起来 的模型 。 该模 型 实 际应 用效 果较差 。 主要是 因为 , 至 今 尚有许多冶 金 现象 , 无 法 用 准 确 的数 学 方 法 来 描 述 , 况 且 转 炉 炼 钢 是 个非 常 复 杂 的 系统 名 统计 模 型 , 即根据具 体转炉 的生 产数据 , 采 用统计 回 归 的方法而 建立 的模 型 。 该模型 应 用效果 尚 可 , 但 适应 性较 差 , 而 且缺 乏 , ,以仑根 据 , 不 易修正 和 发 展 二 云 经 验 模 型 , 即 根 据 上 几沪 参 考 炉 的操 作经 验 而 确 定 本炉 次的 操 作 参 数 。 该 模 型 常 用增 量 形 式 , 故 又 称 增 量模 型 。 该模型 比 较简单 , 应 用 一 家 也较 多 , 但效果 不 尽 人意 。 主要 是 因 为该模 型 只 适合于冶 炼条件非 常稳 定 的转炉 的控制 , 而 且该模 型 很难 发展 为动 态模 型 。 为使 所建模 型物理 意义 明确 、 实用 性强 、 且 易 于发 展 为动态模 型 , 本研究 采 用理论与 统计相结合 的方 法 , 根 据现场检 测条 件 , 建立 了一 种 全量式静态 模 型 。 一 一 收 稿 第一 作 者 男 , 岁 、 博 注 冶 金 系 DOI :10.13374/j .issn1001-053x.1993.05.029

·42· 北科杜人学学报 1993 if No.5 1理论分析 '(转炉炼钢的要特点是其'消耗的精确性。木研究把钢水的终点碳和终点温度 作为川标参数、把'氏消耗量作为控制变 1.1脱碳模型 在转炉吹炼过程中,其脱碳速度分为3个阶段:初期、脱碳又内雄、猛的料化而 受到抑制:期,!于搅拌好,传质不成问题、其脱碳速度为值。用式(1)表小: dc. 二k1 (1) dlo,H' 1 式中:C一熔池中[C含,: 三 'w一一'消耗量、m: -一钢水重、1: k—一系数 见图1中曲线(I)。 吹炼后期、山于碳的传质成为限 C C,% 制性环节,其脱碳速度用式(2)表小示: 图【脱碳速度模型图 dc. Fig.I Schematic diagram of decarburization rate =k:·(C、-Ck) (2 dI'o/W' 式中:k:一系数:Ck—棕池极限含碳。 见图1曲线(2). 综合式(1)和式(2)、则吹炼中后期、脱碳速度近似地州式(3)表小示: dc. dVo/W (3) k+k:.-C) 见图I中曲线(3) 将式(3)取倒数形式: dlo H' dc. =+C (4) (C、-C) 式:d1=Ik.4:=1k: 对式(4)积分.可得到从吹炼开始吹炼终点的'气消耗: a=w+dC、-()+:…h(合&) (5) H 式:C一—熔池初始含碳,%:('一烯池终点含碳量,%: △一一吹炼开始终点,脱碳反应所听消托的'量,m:,一系数 式(5)即为脱碳模型的数学表达式,这与高轮的公式是~敛的、付在尚轮的公式 中,没有考虑极限含碳片(C'、), 将式(5)简心为:

· · 厂 报 归 年 一理论 分析 执 产 诗专灯 ,炼 钢 的 二要特 点 足 其 城 ’ 洲件仁的 精确性 。 卞研 究把 水的终 点碳 和终 点 温 度 作 为 标参 数 , 把 城 ‘ 州 耗斌 作 为控 制 变 准 、 脱碳模型 在转 炉 吹炼 过 程 中 , 其 脱碳 速 度 可 分 为 个阶段 初期 , 脱碳 反 应 囚 硅 、 锰 的 钱化 佰 受到 抑 制 中期 , 二搅拌 好 , 专质 不 成问 题 , 工〔脱碳 速 度 为 一恒 广 , 。,丁片式 表小 人 , 一冬、切 一卫旦二一 二 人、 ‘ 、 ,厂 伴 式 中 ’ 一 一片池 中 含 ,卜 , ’ - 城 ’ 七消 耗 ,卜 , 于- 钢水 币墩 , 二 - 系数 见终 , ,曲线 次炼 舀期 , 几碳 的 传 贡成 为限 制性 环 节 , 少脱碳速 度 可用 式 农小 〔 ’ 。 , 图 脱碳速 度模型 图 只 一 「‘卜 汗 一 人 · 。 一 。 式 ,香 , 舌 - 系数二 、 - 济池 极 限 含碳 袱 , 见图 中曲线 。 综 合式 和式 , 则吹炼 中后期 , 、 卜 , 卜于 ’ 人 见 冬 ‘ ,曲乡艾 琦各 丈 月丈倒 数 衫式 脱碳 速 度 ‘ 近似 地 用式 表 , 《 一 、 入上 式 ‘ , ‘,、 二 讨式 积 分 △「 乡 ‘ 》 讨 “ 一 “ 十 - 〔 ’ ‘ 〔 ’ 一 。 二 厂人 , ‘ 厂浮到 从 吹 陈 开 始 至 吹 炼终 点 的 城 ’ 创肖耗 长 乡 ’ “ 卜 十 “ , · 、 一 一 。 十 ‘ · 互立三丝二 、 、 ‘ 〔 ’ 。 。 一 〔 ’ 一。 式 ‘ , 。 一 一炸沪池 初始 含碳 敬 , ‘火 ,二 ‘ ’ 。 ‘ 一一一灯不池终点 含碳 八 ’ 《 , -吹炼 始 至 终点 , 脱碳 反 应 听消耗 的 城 ‘ 洲 卜 , 式 即 为脱 碳 模 塑 的 数学 表达 式 这 与高轮 ‘ 的 公式 是 没 有 考虑 极限 含碳 代 月 将式 简 一己为 以 , 二 一 致 的 , “ · - 系数 但 在高轮 的 公 式

Vol.15 No.5 物尚定等:LD转护终点挖制模型 ·493· o=u+d-C+:ln(8=&) (6) 式中:V。一开吹至终点,钢水中脱碳反应所消耗的算气量m/t: a.4、a2一系数。其中:ao:初期渣中(FeO)形成时的O用量、开吹时不明O, 消耗量;a:C被氧化成CO时的O消耗量,其理论值为9.33m3/[心1%C】·M:4: 吹炼末期,CO被氧化成CO,以及(FO)、(P,Os)等增加所消耗的O量。 12升温模型 设转炉炼钢过程中,热量的传递情况如图2所示。由于熔池升温是依赖于氧化反应进 行的,其升温方程式应有与(6式柑似的形式。用式(7)米表示: e-b+b.iC.-C)+b:.In(- (7: 式屮:Q一熔池吸热量kJ/t:b、b、b一系数。其中:h,为前期(SiO)和(FeOj的 生成热等。b,为C+1/2O+C0的生成热:b为后期(FeO).(P,O).CO,等的生h成 热。 箱 入 项 传 热方 向 输 岁 项 铁水 钢水物理热 物理热 废钢 副原料 炉渣物理热 Si] 氧化热 [P].[Mn] 炉气物理热 (Fe] Ic] 恒比例分配 热损失 图2转炉热平衡的假设 Fig.2 Presumption of heat balance in converter 2确定系数 根据式(6)和式(7),对马钢50t转炉的生产数据进了处理。在处理中,采用了回! 分析的方法,并在热平衡和物料平衡的基础上、结合该转炉的实际操作特性、采用了尝试 法。在数据处理中,还考虑了现场检测条件的限制、对现场某些无法测量的参数进行了假 设,如:铁水温度取1250℃,并根据现场实际,取马钢501转炉的C=0.03%。 通过综合处理,确定了式(6)和式()中的各项系数,从而得到脱碳模型和升温模型的 数学表达式以: Vo=2.1+10.31·(Cx-Cx)+1.57·n Cc-0.03 C-0.03 (S) 2=74.5·(Ce-Cx) (9) 3应用讨论

, 杨 尚宝等 转炉 终点 控制 模型 · · 。 一 十 · · 。 一 。 。 · 一 · 互胜二二 些 、 〔 ’ 。 一 尸 式 中 一一一 开吹至终 点 , 钢 水中脱碳 反应 听消耗 的 氧气量 丫 、 ,、 一 系 数 。 其 中 哪 初 期 渣 中 形 成 时 的 用 量 , 开 吹 时 不 明 消耗量 “ 被 氧化 成 时 的 。 消 耗量 , 其理 论 值 为 △ · 。 吹炼末期 , 被 氧化成 以 及 、 等 增 加 所 消耗 的 量 。 升温模型 设转炉炼钢 过 程 中 , 热量 的传递情 况 如 图 听 不 。 由 于熔 池 升温 是依赖 于氧化 反 花进 行 的 , 其升温方 程式 应有 与 式 相 似的形式 。 用式 来 表 示 二 、, 十 。 」。 一 。 十 · 、。 一 、 。 。 一 。 式 中 - 熔 池 吸 热量 二 坑 、 、 姚- 系 数 。 其 中 。 为前 期 和 拍寸 生 成 热等 。 , 为 的 生 成热 为 后期 、 、 等 的 生 成 热 。 输 人 项 传 热 方 向 输 出 项 铁水 物理热 废钢 副原料 钢水物理热 炉渣 物理热 炉气 物理热 恒 比例分配 热损失 附 陈四 氧化热 图 转炉热平衡的假设 确定 系数 根据式 和式 , 对 马 钢 转 炉 的 生 产 数据进行 了处 理 。 在 处理 中 , 采 用 了 回 归 分析 的方法 , 并 在热平衡和 物 料 平衡 的基 础 仁 , 结 合该转 炉 的实际操 作特性 , 采用 了尝 试 法 。 在数据处 理 中 , 还 考 虑 了现场 检 测条 件的限制 , 对 现场 某些 无法 测 量 的参 数进 行 了 假 设 , 如 铁 水 温度 取 ℃ , 并根据现场 实 际 , 取 马 钢 转 炉 的 口 。 。 。 通过综 合处理 , 确 定 了式 和 式 中 的各项 系 数 , 从 而 得 到 脱 碳 模 型 和 升 温 模型 的 数学 表达式叭 八 、了、, 、了、 尹 , 、 厂 ‘ 一 一 · ‘ “ · ‘ · 一 · 十 ’ “ “ · 。 仑二丁流 一 。 。 应用 讨论

。494· 北京科技人学学报 1993年No.5 3.1几点说明 (I)本研究取C一C'0.05%作为终点碳命中范围。并记作:△C=Cx-C 其中:C一终点碳的实测值,%;C一一终点碳的计算值,%。 (2)本研究取T。-T心10℃作为终点温度命中范围。并记作:△T=T一T!。 其屮:T一终点温度的实测值,℃:T一终点温度的计算值,℃。 (3)本研究用(Vo-Vo)/Vo来考察模型氧耗的稳定性,并记作: nVo=(Vo-Vo)/Vo. 其中:Vo—钢水实际氧耗量,m/t;Vo—钢水计算氧耗量,m/t。 32脱碳模型的应用与讨论 将脱碳模型用于马钢的实际操作数据、则静态控制的命中情况如表】所示。 表1静态控制时的碳命中率,% Table I Hitting ratio of end carbon of static control. % 终点碳 △C'0.4 3.3 8.3 11.6 0.132上0.029 Total 19.6 41.9 60.1 0.051±0.005 0.7r 0.7r ±0.05%C 0.5 0.5 8 3 心03 0.1 0.1 ±0.05%C a.低碳钢 b.中碳钢 0. 0.1 0.3 0.5 0.7 -0.1 0.1 0.3 0.5 0.7 (Ce-C).% (C.-C,% 图3脱碳量△(的实测值与计算值之间的关系(动态控制) Fig.3 Relation between calculated AC and actual AC by dynamic control 由表14见,当C0.1时为

一 · 北 京 科 技 人 学 学 报 年 几点说明 本 研究取 厂’ 。 ‘ 丈 作 为终点碳 命 中范围 。 并记作 △ 引二厂 副 。 其中 。 。 - 终 点碳 的实测 位 , 。 一 一终 点碳 的计 算仇 , 。 本 研究取 兀一 厂 ℃ 作 为终 点温 度 命 中范 围 。 并 记 作 二 天一 厂小 其 中 一一终点 温 度 的实测 位 , ℃ 二 尸 一 -终点 温度 的计 算 依 , ℃ 。 本 研 究 用 蛛一 丫 来 考 察 模 型 氧 耗 的 稳 定 性 , 并 记 作 叮叽 蛛一 犷 ‘ 尸。 。 其 中 一 钢 水实际 氧耗量 , , 尸。一 一钢 水计 算氧耗量 , , 。 脱碳模型 的应用 与讨论 将脱碳 模型 用 几 马钢 的 实 际操作数据 , 则静态控 制的 命 中情 况如 表 所示 。 表 静态控制时的碳命中率 , , 终 点 碳 么〔 ’ △ 。 △ ’ 刁于飞 、 之 丈 【 , 】 】 了 ” · 止匕 了 , 士 土 上 上 飞 ﹄ 卜 , 曰,厂、 士 寸岁︵ 。一 岁 切︶ 于 。 屯 低碳 钢 士 中碳钢 一 一 ,。 一 习 。 , 一 〔 议 , 图 脱碳最 〔 ’ 的实测值与计算值之间的关 系 吸动态控制 卜只 口 加 么〔 ’ △ ’ ‘ 山 农 “ 见 , 当 二喊 时 , 采用 静态控制 , 其终 点 命 中 率 可达 叹 ,。 但在 高碳 范困 内 仁终 点命 中率随 含碳散 增 高 而降 低 ‘ , 山 于在低碳 范 围 内 , 随 石 含碳 斌的降低 , 单 位降 碳 补听 消耗的 袄址增 加 , 所 以 转 炉 在吹 炼 低碳 钢 时较 易控 制 。 根据 转 炉 吹 炼 时 倒 的 实际 含碳 袱 , 用式‘ 进 行控 制 , 则碳 命中 率 人 为提 高 。 动 态 控 制 时 的 命 中 率 △ 时 为 △ 成 时 为 △ 时 为

Vol.15 No.5 杨尚宝等:LD转炉终点控制模型 495· 3.0. 图3是模型用于动态控制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中碳钢的命中率较低,而低碳钢的 命中率较高。而且,中碳钢的计算值偏高,而低碳钢的计算值偏低。所以,为了达到较好 的命中率,应实行吹炼模式的标准化。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吹炼模式采用不同的模型系 数,或根据不同的吹炼模式对模型进行分别修正。 3.3升温模型的应用与讨论 当采用式(9)进行温度控制时,则终点温度的命中率(%):静态为48;动态为27。 60 60 30F 304 0 。。 -30 -30 ±10℃ ±10℃ a.低碳钥 b.中碳钢 -60 -30 0 30 60 -60 -30 名 (T。-T)/℃ (T.-T)/℃ 图4升温量△T的实测值与计算值之间的关系(动态控制) Fig.4 Relation between calculated temperature increment and observed temperature increment by dynamic control 由此可见,终点温度的命中率是较低的。这与转炉现场的操作条件和检测条件有关。 为在现有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命中率,本研究考虑了废钢比的影响。根据马钢50转炉 生产操作数据,我们对△T。与SCR(废钢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得到如下公 式: △T:=-240+1853·SCR (10) 式中:△T:一实际温度与计算温度的差值,即:△T。=T-T。 式(10)与理论铁水温度的设定有关。所以,要提高模型的命中率,准确测量铁水温度 是必要的。 若在式(9)的基础上,采用式(10)对模型进行修正,则模型的命中率将由原来的48% 提高到58%(若取±15℃为命中范围,则命中率可达73%)。 由动静态终点温度命中率还可以看出、本温度模型用于动态控制时,其命中率反而不 如静态高,这与现场的检测条件有关。在分析实际操作数据时,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 如,有的炉次的终点温度在吹氧而未加任何冷却剂的前提下,却比一倒或二倒时的温度还 低。相反的情况也有。 图4所示,为动态命中率的情况。这与脱碳模型的情况是不同的(参见图3)。由图4 可见,除了建立合适有效的模型以外,还必须认真地考虑LD转炉的实际操作数据,如:

巧 杨 尚宝等 转炉终点控制模型 · · 。 图 是模型 用 于 动态控制 的情况 。 从 中可 以 看出 中碳钢 的命 中率较低 , 而低碳钢 的 命中率较高 。 而且 , 中碳 钢 的计算值偏高 , 而低碳钢 的计算 值偏 低 。 所 以 , 为 了 达到 较好 的命 中率 , 应实行吹炼模式 的标准化 。 这 就需 要 针 对 不 同的 吹炼模式采 用 不 同 的模型 系 数 , 或根据不 同的 吹炼模式对模型进行分别修正 。 升温模型的应用 与讨论 当采 用式 进行温度控制 时 , 则终 点温度 的 命 中率 静态 为 动 态 为 。 月︵片 、 ︸卜一一︵︶ 洲︶ 一 一 土 , 士 ℃ 低碳钢 中碳钢 一 一 一 一 天一 不 ℃ 兀一 不 ℃ 图 升温量△ 的实测值与计算值之间的关 系 动态控制 “ 讲 ” 代 琳 由此可 见 , 终点 温 度的命 中率是较低 的 。 这 与 转炉 现场 的操作条件 和 检 测 条件有 关 。 为在现有 的条 件下 , 进 一步提 高命 中率 , 本研 究考 虑 了 废钢 比的影 响 。 根据 马钢 转沪 生 产 操作数据 , 我们对 △兀 与 废 钢 比 之 间 的关 系 进行 了 回 归 分 析 , 并 得 到 如下公 式 。 一 一 · 式 中 △双- 实 际温度与计算温 度的差 值 , 即 二 兀一 。 式 与理论 铁水温度 的设定有 关 。 所 以 , 要 提高模型 的命 中率 , 准 确测 量 铁水 温度 是必要的 。 若在 式 的 基础 上 , 采 用 式 对模型 进 行 修正 , 则 模型 的 命中率将 由原来 的 提高到 若取 士 ℃ 为命 中范 围 , 则命 中率可达 。 由动 静态 终点 温 度命 中率还 可 以 看出 , 本温度模型 用于动 态控制 时 , 其命 中率反而不 如静态高 , 这与现场 的检测 条件有 关 。 在分析 实际操 作 数据时 , 发现 了一 些奇怪 的现象 。 如 、 有 的 炉次的终点温度在吹 氧而 未加任何冷却剂 的前提下 , 却 比一倒或二倒 时的温 度还 低 。 相 反 的情况也有 。 图 所示 , 为动 态命 中率的情 况 。 这 与脱碳模型 的情况 是不 同的 参见 图 。 由图 可见 , 除 了建立 合适有效 的模型 以 外 , 还必须认真地考 虑 转炉 的 实 际操作数据 , 如

·496· 北京科技人学学报 1993作No.5 测温的精度、吹炼模式,等等。 4结 论 (1)本文采用理论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转炉的实际检测条件,建立了【种全献 式终点静态挖制模型。 (2)为提高转模型的命中率,应保证原材料的稳定、加强枪测计量,同附实行操作 和检测的标准化。 致谢: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本研究得到了马钢钢1工人和技术人员的人力支持。在此、特表示衷 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高轮武志,片山胜美,布袋屋道则等.铁钢,1987,73:836 2.杨尚宝.LD转炉终点控制的静态模型研究.[硕士论文].北京:北京科技大学,1991 山东罗山金矿磨矿分级生产过程控制 选矿】的磨矿分级生产过程是浮选的关键生产环节,对其实现自动控制将对传统选 矿工艺的改造、现有选)挖潜及提高企业效益产生重人意义。我们对岁山金矿磨矿分级过 程两系列进计算机在线实时检测控制。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1传感器、仪器仪表和设备,除上位机外,均为国内较先进、实用的产品。 2整个系统采用SCC+DDC两级「业控制机组成集散系统进r控制,上位机机房配 登在距生产)房50m以外的地方,下位机配学在生产前沿的)房内,上下位机之间采用 总线进行通讯;上位机监格:产过程被控参数的变化情况,并随时修改下位机中的控 制参数;修改控制数模;上位机并具有管理功能,可打印出年、月、引、班尘产报表。 3每个生产系列山4个在线附环回路组成、戍用人工智能原理建立数模进行控制。 4.采用调节给矿方法,适成了多参数随机变化的停矿分级生产过程。 该系统投人业运行后,取得了明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最地提高了饰矿分级 效率和生产能力,稳定了生产过程,改善了生产过程的技术指标、减少」了事故率,减轻了 ,人芳动强度、提高了管理素质和水平,取得了成芹的技术经济效益。据统计计算,矿行 的处理量年平均提高10.67%以上.、金的回收提高0.5%以上;能耗降低5%左右;钢托 降低5%~10%;产值增加317.96万元/年,利润112.12力元/年。 该项{投资低、技术水平先进,实际效果报芹,在黄金系统选矿」乃乍其他选矿)且 有普遍意义,有阔的推以用前景,为我国小型金选)自动化提供了“条新的技术工艺 路线

· ·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年 测 温 的精度 、 吹炼 模式 , 等等 。 结 论 本文 采用理 论 与统计相结 合的方法 , 根据转炉 的实 际检 测 条 件 , 建立 了 种 全墩 式终 点静 态控制 模 型 。 为提 高转 炉 模 型 的 命中率 , 应保 证原 材料 的稳 定 、 加 强 检 测 计量 , 同时实行操 作 和检 测 的标准 化 。 致谢 在数据 采集过 程 中 , 本 研究得到 了马 钢三 钢 工 人 和技 术 人 员的人 力 支持 。 在此 , 特表小 衷 』合的 感谢 参 考 文 献 卜 高轮 武志 , 片 山胜 美 , 布袋 屋道 则等 铁 七 钢 , , 杨 尚宝 转炉 终点 控制 的静态 模型 研究 「硕士论 文 北 京 北 京科技 大学 , 山 东罗 山金矿磨矿分级生产过程控制 选 矿 厂 的磨矿 分级 生 产过程是 浮选 厂的关 键生 产 环 节 , 对 其实现 自动控制将 对传统选 矿 二艺的 改造 、 现 有选 ’ 挖潜 及提 高企 业效 益 产生 取大意 义 。 我们对 罗 山金矿 磨矿分级 过 程 两 系列进 于八十算 机 在线 实 时检测控制 。 控制 系统的 主要 特点 是 传感器 、 仪 器仪 表和设 备 , 除 日认机外 , 均 为国 内较 先进 、 实用 的产 品 。 整 个系统 采 用 十 两 级 乙业控制 机组 成 集散 系统 进 行控 制 , 上位 机机房 配 置在 距 生 产 房 以 外 的 地 方 , 下位机 配 置 在生产 前沿 的 厂 房 内 卜下 位 机之 间 采 川 总线 进 行通 讯 卜位机 可 监科 ’ 产 过 程被控 参 数的 变化情况 , 井叮随 时 修改 下位 机 中的控 制参 数二 修改控制 数模 卜位机 并具 有管理功 能 , ,丁打 印出 年 、 月 、 日 、 班 ’ 产报 表 。 每 个生 产 系列 个在线 闭环 路组 成 , 应 用 人 ’ 智能 原理 建 亿数模进 行控制 。 采用 调 节给矿 方法 , 适 应 ’ 多参 数随 机 变 化的磨 矿 分级 ‘ 产 过 程 。 该 系统投 入 上业运 行后 , 取 得 ‘ 明 撇的经 济效 益和 社 会效 益 、 明 敏 地提 高 了磨矿 分级 效 率 和生 产能 力 , 稳定 了 ’ 几产过程 、 改善 了 ’ 产 过 程 的技 术指 标 , 减 少 犷事故率 , 减 轻 了 一 人劳动 强 度 , 提 高了管理 索质 和 水 平 , 取 得 了 欣 著的技 术 经 济效 益 。 据统 计 计算 , 矿 石 的处 理 景 年 平均 提 高 以 卜 金的 回 收 率提 高 以 匕 能耗 降 低 左右 钢耗 降低 ’ 乞一 产 增 加 万 元 年 , 刊润 ’ 元 年 。 该项 日投 资低 , 技 术水 平光进 , 实际 效果 城著 , 在 黄金 系统 选 矿 ‘ 乃 至 其他 选矿 一 具 有 普遍 意 义 , 有 “ 阔的推 ’ ‘ 应 用 前景 , 为我 国小 型 金选 ’ 自动 化提 供 ’ 一 条新的技 术 一 艺 路线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