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⑦归纳核心考点)《体验双基考题 2)聚焦·典例精析 4课时提能演练 MYKONGLONG
第2讲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归纳·核心考点 考点1动能 O基础回扣、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表达式:E1=2 mv 3.物理意义:动能是状态量,是标量.(填“矢量”或“标量”) 4.单位:动能的单位是焦耳 MYKONGLONG
1.定义:物体由于______而具有的能 2.表达式:Ek=______ 3.物理意义:动能是状态量,是_____.(填“矢量”或“标量”) 4.单位:动能的单位是______ 考点1 动能 1 2 mv 2 标量 焦耳 运动
Q深化拓展 1.动能的相对性:由于速度具有相对性,所以动能也具有相对 性,大小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中学物理中,一般选取地面为 参考系 2.动能的变化:指物体末动能与初动能之差 即 △E 2 2 说明:(1)表达式中v1、v2分别指初、末状态的瞬时速度 (2)△E>0,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大 △Ek<0,表示物体的动能减小 (3)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相同,动能的变化量不相同 MYKONGLONG
1.动能的相对性:由于速度具有相对性,所以动能也具有相对 性,大小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中学物理中,一般选取地面为 参考系 2.动能的变化:指物体末动能与初动能之差 即 说明:(1)表达式中v1、v2分别指初、末状态的瞬时速度. (2)ΔEk>0,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大. ΔEk<0,表示物体的动能减小. (3)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相同,动能的变化量不相同. 2 2 k 2 1 1 1 E mv mv . 2 2 = −
○对点训练 (多选)关于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是机械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B.物体的动能不可能为负值 C.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 动能不一定变化 D.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MYKONGLONG
(多选)关于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是机械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B.物体的动能不可能为负值 C.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 动能不一定变化 D.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解析】选A、B、C动能是运动物体都具有的能量,是机械能 的一种表现形式,A对;E士m≥0,B对;由E=m可知当m 恒定时,E变化,速率一定变化,速度一定变化,但当速度方 向变化速率不变(如勾速圆周运动)时动能不变,C对;动能不 变,如匀速圆周运动,物体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D错 MYKONGLONG
【解析】选A、B、C.动能是运动物体都具有的能量,是机械能 的一种表现形式,A对;Ek= ≥0,B对;由Ek= 可知当m 恒定时,Ek变化,速率一定变化,速度一定变化,但当速度方 向变化速率不变(如匀速圆周运动)时动能不变,C对;动能不 变,如匀速圆周运动,物体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D错. 1 2 mv 2 1 2 mv 2
考点2动能定理 基础回扣、 1.内容:在一个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 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W=2 mv mv 3.物理意义:合外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 MYKONGLONG
1.内容:在一个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 个过程中____________ 2.表达式:W=____________ 3.物理意义:________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 考点2 动能定理 动能的变化 2 2 2 1 1 1 mv mv . 2 2 − 合外力
4.适用条件 (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 作用 MYKONGLONG
4.适用条件 (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__________. (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__________. (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________ ______. 曲线运动 变力做功 不同时 作用
Q深化拓展 1.动能定理公式中等号的意义 等号表明合力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间的三个关系: (1)数量关系:即合外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 换关系.可以通过计算物体动能的变化,求合力的功,进而求得 某一力的功 (2)单位相同,国际单位都是焦耳 (3)因果关系:合外力的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 MYKONGLONG
1.动能定理公式中等号的意义 等号表明合力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间的三个关系: (1)数量关系:即合外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 换关系.可以通过计算物体动能的变化,求合力的功,进而求得 某一力的功. (2)单位相同,国际单位都是焦耳. (3)因果关系:合外力的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
2.动能定理叙述中所说的“外力”,既可以是重力、弹力、摩 擦力,也可以是电场力、磁场力或其他力 3.动能定理中涉及的物理量有F、x、皿、V、W、E等,在处理含 有上述物理量的问题时,优先考虑使用动能定理 4.高中阶段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应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 的物体为参考系 MYKONGLONG
2.动能定理叙述中所说的“外力”,既可以是重力、弹力、摩 擦力,也可以是电场力、磁场力或其他力 3.动能定理中涉及的物理量有F、x、m、v、W、Ek等,在处理含 有上述物理量的问题时,优先考虑使用动能定理 4.高中阶段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应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 的物体为参考系
○对点训练 (2012·连云港模拟)如图所示,水平 面B点左侧是光滑的,B点右侧是粗糙m B 的,质量为m和m2的两个小物块,在B点左侧的光滑水平面上相 距L,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运动它们先后进入表面粗糙的水平面 后,最后停止运动.它们与粗糙表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静止后 两个物块的距离为x,则有() MYKONGLONG
(2012·连云港模拟)如图所示,水平 面B点左侧是光滑的,B点右侧是粗糙 的,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物块,在B点左侧的光滑水平面上相 距L,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运动.它们先后进入表面粗糙的水平面 后,最后停止运动.它们与粗糙表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静止后 两个物块的距离为x,则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