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友情提醒: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书写工整。 积累·运用(30分) 1.请将下面的语句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横线上,要求正确、美观。(3分)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0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君子好逑 (《关雎》)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3)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 (4)▲,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江晚景》) (5)绿杨烟外晓寒轻 (宋祁《木兰花》) (6)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 (7)《与朱元思书》中“ ,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句既衬托岀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又传达出作者鄙弃功名寄情山水的情怀。 3.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愜意(qie)干涸(9u)和旭 分道杨飚 B.恣睢(shu)胆怯(qie)慒(zao)米迥然不同 C.隔膜 汲(j1)水呷(xia)酒玲珑剔透 D.横柯(ke) 伛缕 颓(tu1)然觥(gong)愁交错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茶馆》等。 B.古代常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提携”指小孩,“豆蔻”是指13-16岁的少女,“弱 冠”指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C.《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对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 象的塑造,表达了鲁迅先生对旧中国农民生活、小市民社会深刻的思考。 D.骈文,起源于汉魏,盛行于隋唐,以四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著名的有唐朝柳宗元 写的《捕蛇者说》 5.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 友情提醒: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书写工整。 一、积累·运用(30 分) 1.请将下面的语句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横线上,要求正确、美观。(3 分)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0 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 君子好逑。 (《关雎》)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 (李煜《相见欢》) (3) ▲ ,春风不度玉门关。 ( 王之涣《 ▲ 》) (4) ▲ ,正是河豚欲上时。 ( ▲ 《春江晚景》) (5)绿杨烟外晓寒轻, ▲ 。 (宋祁《木兰花》 ) (6)落霞与孤鹜齐飞, ▲ 。 (王勃《滕王阁序》) (7)《与朱元思书》中“ ▲ ,望峰息心; ▲ ,窥谷忘反。” 一句既衬托出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又传达出作者鄙弃功名寄情山水的情怀。 3.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 ▲ )(2 分) A. 惬.意(qiè) 干涸.(ɡū) 和旭 分道杨飚 B.恣睢.(shuī) 胆怯.(qiè) 慒.(zāo)米 迥然不同 C.隔膜 汲.(jí)水 呷.(xiā)酒 玲珑剔透 D.横柯.(kē) 伛缕. 颓.(tuí)然 觥.(ɡōnɡ)愁交错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2 分) A.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茶馆》等。 B.古代常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提携”指小孩,“豆蔻”是指 13-16 岁的少女,“弱 冠”指男子 20 岁,表示已成年。 C.《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对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 象的塑造,表达了鲁迅先生对旧中国农民生活、小市民社会深刻的思考。 D.骈文,起源于汉魏,盛行于隋唐,以四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著名的有唐朝柳宗元 写的《捕蛇者说》。 5.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 )(2 分)
A.连云港市教研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功利主义倾向阻碍阅读的深入”这一问题,使我们深刻 认识到“真阅读工程”的必要性、紧迫性。 B.米行的先生夹着一支水笔的手按在算盘珠上,鄙夷不屑的眼光从眼镜上边射出来。 C.这款挂衣钩的设计,异想天开,外形像钢琴一样,还可以自动伸缩,非常时尚漂亮。 D.时隔12年,中国女排一路披荆斩棘,第三次登上奧运冠军宝座,再次振奋了国人,也 让“女排精神”这个伴随了一代人成长的名词,再次呼啸在耳畔 6.名著阅读。(5分) (1)《琐记》回忆了鲁迅自己离家求学的经历,请简要概括。(2分) (2)简要概括“大人国”国王的性格特点,并说说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意图。(3分) 7.请参加以“开展书法教育,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6分) (1)【名作欣赏】欣赏传为褚遂良书法《阴符经》,结合相关评价,归纳《阴符经》书法的特点。 (2分 大 相关评价:魏征向唐太宗推荐褚遂良字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王羲之,字逸少)。 刘煕载评价禇遂良的书法说“其如鹤游鸿戏” 特点: (2)【宣传行动】为推动“书法艺术进校园”活动,请在横线上补全宣传标语。(2分) 弘扬书法艺术, (3)【文化传承】学校每周开设一节书法课,用于写字,个别学生认为这样做会增加课业负担。如 果你要说服他,你该怎么说?(2分) 二、阅读·感悟(60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8题。(6分) 浣溪沙晏殊 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8.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句的妙处。(3分) 9.请简要概括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
A.连云港市教研员一针见血 ....地指出了“功利主义倾向阻碍阅读的深入”这一问题,使我们深刻 认识到“真阅读工程”的必要性、紧迫性。 B.米行的先生夹着一支水笔的手按在算盘珠上,鄙夷不屑 ....的眼光从眼镜上边射出来。 C.这款挂衣钩的设计,异想天开 ....,外形像钢琴一样,还可以自动伸缩,非常时尚漂亮。 D.时隔 12 年,中国女排一路披荆斩棘 ....,第三次登上奥运冠军宝座,再次振奋了国人,也 让“女排精神”这个伴随了一代人成长的名词,再次呼啸在耳畔。 6.名著阅读。(5 分) (1)《琐记》回忆了鲁迅自己离家求学的经历,请简要概括。(2 分) (2)简要概括“大人国”国王的性格特点,并说说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意图。(3 分) 7. 请参加以“开展书法教育,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6 分) (1)【名作欣赏】欣赏传为褚遂良书法《阴符经》,结合相关评价,归纳《阴符经》书法的特点。 (2 分) 相关评价:魏征向唐太宗推荐褚遂良字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王羲之,字逸少)。 刘熙载评价褚遂良的书法说“其如鹤游鸿戏”。 特点: ▲ 。 (2)【宣传行动】为推动“书法艺术进校园”活动,请在横线上补全宣传标语。(2 分) 弘扬书法艺术, ▲ 。 (3)【文化传承】学校每周开设一节书法课,用于写字,个别学生认为这样做会增加课业负担。如 果你要说服他,你该怎么说?(2 分) 二、阅读·感悟(60 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7~8 题。(6 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8.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句的妙处。(3 分) 9.请简要概括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5 分)
【甲】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 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选自《史记》) 【乙】宋荔裳方伯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 记》对。问:“何人所作?”曰:“太史公。”问:“太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太史,非今 进士也。”遂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选自《进士不读》) 【注释】①宋荔裳:宋琬,号荔裳,清初散文家。②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官职)的称呼。③ 甲榜:清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的别称。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今亡亦死 (2)固以怪之矣( (3)以《史记》对(▲ (4)有岸然而来者( 11.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遂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1)亦不见佳,读之何益?(2分)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3分) 13.结合选文,请简要分析【甲】【乙】两文中陈涉、老甲榜的人物形象。(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9分) 细胞疗法,唤醒心脏再生神话倪显丽 ①目前全世界有心力衰竭患者1.17亿,其中我国有2997.1万,占全世界总数的25.6%。随着 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65岁以上可达6%~10%,心衰正在成为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如今,专家正致力 研究细胞疗法,给心脏病患者带来曙光,唤醒心脏再生神话 ②人得病的实质是细胞受损,因为人生病首先反映在人体的组织和器官上,而构成组织和器官 的恰恰是细胞。细胞疗法描述的是往一个组织中引入新的细胞以治疗疾病的过程。血液中的白细胞 有的只能活几小时,肠黏膜细胞的寿命为3天,肝细胞寿命为500天,而脑与骨髓里的神经细胞寿 命有几十年。细胞受损导致基因受损,是人得病的必然逻辑,而细胞的修复需要120~180天
【甲】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 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 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选自《史记》) 【乙】宋荔裳①方伯②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③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 记》对。问:“何人所作?”曰:“太史公。”问:“太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太史,非今 进士也。”遂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选自《进士不读》) 【注释】①宋荔裳:宋琬,号荔裳,清初散文家。②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官职)的称呼。③ 甲榜:清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的别称。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今亡.亦死 ( ▲ ) (2)固以怪.之矣 ( ▲ ) (3)以《史记》对. ( ▲ ) (4)有岸然..而来者 ( ▲ ) 11.用斜线(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 分) 遂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 分) (1)亦不见佳,读之何益?(2 分)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3 分) 13.结合选文,请简要分析【甲】【乙】两文中陈涉、老甲榜的人物形象。(4 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16 题。(9 分) 细胞疗法,唤醒心脏再生神话 倪显丽 ①目前全世界有心力衰竭患者 1.17 亿,其中我国有 2 997.1 万,占全世界总数的 25.6%。随着 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65 岁以上可达 6%~10%,心衰正在成为 21 世纪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如今,专家正致力 研究细胞疗法,给心脏病患者带来曙光,唤醒心脏再生神话。 ②人得病的实质是细胞受损,因为人生病首先反映在人体的组织和器官上,而构成组织和器官 的恰恰是细胞。细胞疗法描述的是往一个组织中引入新的细胞以治疗疾病的过程。血液中的白细胞 有的只能活几小时,肠黏膜细胞的寿命为 3 天,肝细胞寿命为 500 天,而脑与骨髓里的神经细胞寿 命有几十年。细胞受损导致基因受损,是人得病的必然逻辑,而细胞的修复需要 120~180 天
③细胞疗法的意义重大,这个领域的竞争也极其激烈。但心脏自我重生已经不再遥不可及,只 需干细胞助我们一臂之力。法国巴黎乔治医院的研究团队在两位心衰患者的心脏内植入了“补丁”, 这些“补丁”由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衍生细胞构成,而干细胞是所有器官的源头。这一细胞疗法会带 来什么样的新希望?有朝一日,衰弱疲乏的心脏将重焕生机,健康如昨。换句话说,新鲜细胞逐渐 向心脏细胞转型,完成修复心肌、重启收缩的任务,解决心力衰竭的难题 ④在安全方面,研究团队相当自信,但是疗效目前还很难评估。研究团队是在一次病人需要开 胸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过程中安放“补丁”的。目前看来,安放“补 丁”后病人的情况的确有所好转。病人心脏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研究人员还一无所知。毕竟这些“补 丁”不再是干细胞,却又尚未完成心脏细胞的华丽转身。安放后这些“补丁”不太可能一下子就占 据受损的区域,制造出新组织来。这些细胞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很可能会死亡,但是在消失之前 它们或许会像迷你制药厂那样,制造大量分子来激活某些原先沉睡的自然修复渠道。一旦肌体修复 开始工作,心脏自我修复也就启动了 (选自《科学大众(中学)》2016年5期) 14.通读全文,概括细胞疗法治疗心力衰竭的过程。(3分) 15.文章第①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6.说说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3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2分 内心丰盈才能独对人生寂寞黄佟佟 ①中国进入老年社会,如果从60岁活到90岁,还有漫长的30年。尤其是女性,本身寿命就长, 再加上情绪受周边的影响极大,要活得愉快尽兴还当真需要一点智慧。杨绛先生就为我们活出了 个很好的范本。 ②杨先生出生于1911年,一生波折,经历苦难。最痛苦的当然是1997年和1998年间,女儿钱 瑗和丈夫钱钟书相继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身边又无孙辈,孤身一人独对青灯古书,如果是普通 女性早郁郁而亡了,但老太太依然体体面面结结实实健健康康地活了20年,悠然自得、超然于物外 “打扫干净了战场”,优雅如一枝玉兰,让人景仰不已。这真正说明一点,只有内心丰盈的人才能 独对人生最深重的寂寞,那源源不断的生命之火烤暖了万古长夜。 ③网上各种文章提到杨先生的养生术,比如每天坚持走七千步,比如规律的清静生活,比如常 买大棒骨敲碎煮木耳汤,比如毛笔练小楷……那些当然是,在我看来,一个百岁老人能平静地独对 时间的深渊还是源于她丰盈的内心。 ④所谓丰盈的内心,当然是指她有丰富的学识,精深的知识背景,透彻的人生哲学,熟稔的生
③细胞疗法的意义重大,这个领域的竞争也极其激烈。但心脏自我重生已经不再遥不可及,只 需干细胞助我们一臂之力。法国巴黎乔治医院的研究团队在两位心衰患者的心脏内植入了“补丁”, 这些“补丁”由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衍生细胞构成,而干细 胞是所有器官的源头。这一细胞疗法会带 来什么样的新希望?有朝一日,衰弱疲乏的心脏将重焕生机,健康如昨。换句话说,新鲜细胞逐渐 向心脏细胞转型,完成修复心肌、重启收缩的任务,解决心力衰竭的难题。 ④在安全方面,研究团队相当自信,但是疗效目前还很难评估。研究团队是在一次病人需要开 胸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过程中安放“补丁”的。目前看来,安放“补 丁”后病人的情况的确有所好转。病人心脏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研究人员还一无所知。毕竟这些“补 丁”不再是干细胞,却又尚未完成心脏细胞的华丽转身。安放后这些“补丁”不太可能一下子就占 据受损的区域,制造出新组织来。这些细胞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很可能会死亡,但是在消失之前, 它们或许会像迷你制药厂那样,制造大量分子来激活某些原先沉睡的自然修复渠道。一旦肌体修复 开始工作,心脏自我修复也就启动了。 (选自《科学大众(中学)》2016 年 5 期) 14.通读全文,概括细胞疗法治疗心力衰竭的过程。(3 分) 15.文章第①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 分) 16.说说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3 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7~20 题。(12 分) 内心丰盈才能独对人生寂寞 黄佟佟 ①中国进入老年社会,如果从 60 岁活到 90 岁,还有漫长的 30 年。尤其是女性,本身寿命就长, 再加上情绪受周边的影响极大,要活得愉快尽兴还当真需要一点智慧。杨绛先生就为我们活出了一 个很好的范本。 ②杨先生出生于 1911 年,一生波折,经历苦难。最痛苦的当然是 1997 年和 1998 年间,女儿钱 瑗和丈夫钱钟书相继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身边又无孙辈,孤身一人独对青灯古书,如果是普通 女性早郁郁而亡了,但老太太依然体体面面结结实实健健康康地活了 20 年,悠然自得、超然于物外, “打扫干净了战场”,优雅如一枝玉兰,让人景仰不已。这真正说明一点,只有内心丰盈的人才能 独对人生最深重的寂寞,那源源不断的生命之火烤暖了万古长夜。 ③网上各种文章提到杨先生的养生术,比如每天坚持走七千步,比如规律的清静生活,比如常 买大棒骨敲碎煮木耳汤,比如毛笔练小楷……那些当然是,在我看来,一个百岁老人能平静地独对 时间的深渊还是源于她丰盈的内心。 ④所谓丰盈的内心,当然是指她有丰富的学识,精深的知识背景,透彻的人生哲学,熟稔的生
活技巧,,以及自然而旷达的心境,这些过去岁月累积下来的东西让她的内心充满了丰富的心理资源 这些资源让她免于匮乏,避开绝望,让她仍旧乐于拥有愉快的智力生活。罗素说,人要拥有美好生 活的前提是拥有丰富的智力游戏,而杨先生晚年的生活,要不然躲到大书里与智慧的古人对话,要 不然跑到钱钟书的《槐聚诗存》与爱人呢喃,要不然跑到过去的岁月在回忆里取暖。这世上确实没 有什么值得她留恋的,但她又爱这生命本身,这就是内心的丰盈坚固,这正是生命力的源源活水, 所以她年逾九十仍笔耕不辍,创作力不竭,写出了至情至性的《我们仨》,替钱钟书整理几十万字 的研究资料,“做自己想做的事,全身心地投入超然忘我的境界”,不一味把生命放纵在情绪里, 于是“烦恼和痛楚也就无从生起”。 ⑤生命是欢乐的,当然另一面也是孤绝的,如何在人生的下半段面对这孤绝,大约是我们每 个人都要做的功课。做不到杨先生这样超然,至少我们可以让自己多看一点书,多知道一点常识, 多创造一点回忆,多动员一点智力生活,让我们的更加丰盈。 选自《意林原创版·讲述》2016年7期) 17.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8.试分析文章第④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3分) 19.你是如何理解“做自己想做的事,全身心地投入超然忘我的境界,不一味把生命放纵在情绪里 于是烦恼和痛楚也就无从生起”这句话的?(3分) 20.结合文章,谈谈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做一个内心丰盈人。(4分)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4题。(18分) 寂寞龙应台 ①我曾经坐在台北市议会的议事大厅中,议员对着麦克风用狼犬似的声音咆哮,官员在挣扎解 释,记者的镁光灯闪烁不停,语言的剑道在政治的决斗场上咄咄逼人,刀光夺目。我望向翻腾暴烈 的场内,调整一下自己眼睛的聚焦,像魔术一样,“倏”一下,议场顿时往百步外退去,缩小,声 音全灭,所有张开的嘴巴、圆瞪的眼睛、夸张的姿态、拍打桌子的扬起的手,一瞬间变成黑白默片 中无声的慢动作,缓缓起,慢慢落· ②我坐在风暴中心,四周却一片死静,这时,寂寞的感觉,像沙尘暴的漫天黑尘,以鬼魅的流 动速度,细微地渗透地包围过来 ③我曾经三十天蛰居山庄,足不离户。坐在阳台上记录每天落日下山的分秒和它落下时与山棱 碰触的点的移动。有时候,迷航的鸟不小心飞进屋内,拍打着翅膀从一个书架闯到另一个书架,迷 乱惊慌地寻找出路。 ④在特别湿润的日子里,我将阳台落地玻璃门大大敞开,站在客厅中央,守着远处山头的一朵
活技巧,以及自然而旷达的心境,这些过去岁月累积下来的东西让她的内心充满了丰富的心理资源, 这些资源让她免于匮乏,避开绝望,让她仍旧乐于拥有愉快的智力生活。罗素说,人要拥有美好生 活的前提是拥有丰富的智力游戏,而杨先生晚年的生活,要不然躲到大书里与智慧的古人对话,要 不然跑到钱钟书的《槐聚诗存》与爱人呢喃,要不然跑到过去的岁月在回忆里取暖。这世上确实没 有什么值得她留恋的,但她又爱这生命本身,这就是内心的丰盈坚固,这正是生命力的源源活水, 所以她年逾九十仍笔耕不辍,创作力不竭,写出了至情至性的《我们仨》,替钱钟书整理几十万字 的研究资料,“做自己想做的事,全身心地投入超然忘我的境界”,不一味把生命放纵在情绪里, 于是“烦恼和痛楚也就无从生起”。 ⑤生命是欢乐的,当然另一面也是孤绝的,如何在人生的下半段面对这孤绝,大约是我们每一 个人都要做的功课。做不到杨先生这样超然 ,至少我们可以让自己多看一点书,多知道一点常识, 多创造一点回忆,多动员一点智力生活,让我们的更加丰盈。 (选自《意林原创版·讲述》2016 年 7 期) 17.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 分) 18.试分析文章第④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3 分) 19.你是如何理解“做自己想做的事,全身心地投入超然忘我的境界,不一味把生命放纵在情绪里, 于是烦恼和痛楚也就无从生起”这句话的?(3 分) 20.结合文章,谈谈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做一个内心丰盈人。(4 分)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21~24 题。(18 分) 寂 寞 龙应台 ①我曾经坐在台北市议会的议事大厅中,议员对着麦克风用狼犬似的声音咆哮,官员在挣扎解 释,记者的镁光灯闪烁不停,语言的剑道在政治的决斗场上咄咄逼人,刀光夺目。我望向翻腾暴烈 的场内,调整一下自己眼睛的聚焦,像魔术一样,“倏”一下,议场顿时往百步外退去,缩小,声 音全灭,所有张开的嘴巴、圆瞪的眼睛、夸张的姿态、拍打桌子的扬起的手,一瞬间变成黑白默片 中无声的慢动作,缓缓起,慢慢落…… ②我坐在风暴中心,四周却一片死静,这时,寂寞的感觉,像沙尘暴的漫天黑尘,以鬼魅的流 动速度,细微地渗透地包围过来。 ③我曾经三十天蛰居山庄,足不离户。坐在阳台上记录每天落日下山的分秒和它落下时与山棱 碰触的点的移动。有时候,迷航的鸟不小心飞进屋内,拍打着翅膀从一个书架闯到另一个书架,迷 乱惊慌地寻找出路。 ④在特别湿润的日子里,我将阳台落地玻璃门大大敞开,站在客厅中央,守着远处山头的一朵
云,看着这朵云,从山峰那边慢慢飘过来、飘过来,越过阳台,全面进入我的客厅,把我包裹在内, 而后流向每个房间,最终分成小朵,从不同的窗口飘出,回归山岚。 ⑤冰箱永远是空的。好朋友上山探视,总是带点牛奶面包,像一个社会局的志工去探视独居老 人。真正断炊的时候,我黄昏出门散步,山径边有农人的菜田,长出田陌的野菜,随兴拔几把回家, 也能煮汤 ⑥夏天的夜空,有时很蓝。我总是看见金星早早出现在离山棱很近的低空,然后月亮就上来了。 野风吹着高高的树,叶片飒飒作响。老鹰独立在树梢,沉静地看着开阔的山谷。我独立露台,俯视 ⑦我细细在想,寂寞,是个什么状态;寂寞,该怎么分类? ⑧有一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上,朋友们在我的山居相聚,饮酒谈天,十一时半,大伙纷纷起立,要 赶下山,因为,新年旧年交替的那一刻,必须和家里那个人相守。朋友们离去前还体贴地将酒杯碗盘洗净, 然后是一阵车马启动、深巷寒犬的声音。五分钟后,一个诗人从半路上来电,电话上欲言又止,意思是说 大伙午夜前一哄而散,把我一个人留在山上,好像……他说不下去 ⑨我感念他的友情温柔,也记得自己的答复:“亲爱的,难道你觉得,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 寂寞吗?”他一时无语 ⑩寂坐时,常想到晚明张岱,他写湖心亭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 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雪、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①D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 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吧。 (选自公共微信平台“经典短篇阅读小组”2016年10月13日) 21.简要概括第①②段的内容,并简析它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4分) 22.赏析文章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4分) 老鹰独立在树梢,沉静地看着开阔的山谷。我独立露台,俯视深沉的老鹰。 23.文章第⑩段,作者联想到张岱,并引用其文章的意图是什么?(5分) 24.文章最后提到“有一种寂寞,也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作者对这种寂寞持什么样的 态度?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种“寂寞”的理解。(5分) 三、表达·交流(60分) 25.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云,看着这朵云,从山峰那边慢慢飘过来、飘过来,越过阳台,全面进入我的客厅,把我包裹在内, 而后流向每个房间,最终分成小朵,从不同的窗口飘出,回归山岚。 ⑤冰箱永远是空的。好朋友上山探视,总是带点牛奶面包,像一个社会局的志工去探视独居老 人。真正断炊的时候,我黄昏出门散步,山径边有农人的菜田,长出田陌的野菜,随兴拔几把回家, 也能煮汤。 ⑥夏天的夜空,有时很蓝。我总是看见金星早早出现在离山棱很近的低空,然后月亮就上来了。 野风吹着高高的树,叶片飒飒作响。老鹰独立在树梢,沉静地看着开阔的山谷。我独立露台,俯视 深沉的老鹰。 ⑦我细细在想,寂寞,是个什么状态;寂寞,该怎么分类? ⑧有一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上,朋友们在我的山居相聚,饮酒谈天,十一时半,大伙纷纷起立,要 赶下山,因为,新年旧年交替的那一刻,必须和家里那个人相守。朋友们离去前还体贴地将酒杯碗盘洗净, 然后是一阵车马启动、深巷寒犬的声音。五分钟后,一个诗人从半路上来电,电话上欲言又止,意思是说, 大伙午夜前一哄而散,把我一个人留在山上,好像……他说不下去。 ⑨我感念他的友情温柔,也记得自己的答复:“亲爱的,难道你觉得,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 寂寞吗?” 他一时无语。 ⑩寂坐时,常想到晚明张岱,他写湖心亭: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 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雪、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⑾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 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吧。 (选自公共微信平台“经典短篇阅读小组”2016年10月13日) 21.简要概括第①②段的内容,并简析它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4分) 22.赏析文章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4分) 老鹰独立在树梢,沉静地看着开阔的山谷。我独立露台,俯视深沉的老鹰。 23.文章第⑩段,作者联想到张岱,并引用其文章的意图是什么?(5分) 24.文章最后提到“有一种寂寞,也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作者对这种寂寞持什么样的 态度?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种“寂寞”的理解。(5分) 三、表达·交流(60 分) 25.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儿时那美丽的梦想和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是,我们开始学会品味鲁迅的“罗汉豆”,冰心的“小桔灯”,萧红的“呼兰河”,贾平凹的“月 迹”。于是,我们开始捕捉那一份遥远的记忆,记忆中有家乡的老树,门前的小河,妈妈的笑脸, 童年的欢歌…… 请以“追寻那遥远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字数控制在600-800字 之间: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儿时那美丽的梦想和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于 是,我们开始学会品味鲁迅的“罗汉豆”,冰心的“小桔灯”,萧红的“呼兰河”,贾平凹的“月 迹”。于是,我们开始捕捉那一份遥远的记忆,记忆中有家乡的老树,门前的小河,妈妈的笑脸, 童年的欢歌…… 请以“追寻那遥远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字数控制在 600—800 字 之间;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九年级语试题参考答案 1.(3分)略。 2.(10分)每空一分 ()窈窕淑女 (2)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3)羌笛何须怨杨柳《凉州词》 (4)蒌蒿满地芦芽短苏轼 (5)红杏枝头春意闹 (6)秋水共长天一色 (7)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 分)C 4.(3分)D (著名的有《与朱元思书》) 5.(3分)C 6.(5分) (1)因为流言而离家,南京水师学堂的生活,矿路学堂的生活,到日本去的原因。(2分) (2)大人国的国王公正无私,治国有方,藐视权力,主张和平,他代表了一种理想君主的统治。作 者借这一形象直指整个欧洲的文明制度。(3分) 7.(6分) (1)总体,遒逸多变。具体,点画灵活生动,笔画撇捺伸展,结构方中见扁,结字变化多端。(能 说出2点即可)(2分) (2)示例:弘扬传统文化;彰显书法魅力(动宾结构,主题明确)。(2分) (3)要点:符合劝说标准,理由充分合理。(2分) 8.(3分)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意象”角度赏析,如“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 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可以修辞 角度赏析,如对仗的工稳,音调谐婉,具有音乐美。9.(3分)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 色飘零的怅惘、物是人非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意思对即可) 10.(4分)(1)逃亡;(2)认为怪异,以……为怪 (3)回答:(4)严肃的样子 11.(2分)遂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 12.(5分) (1)也不见得有什么好,读它有什么用处呢?(2分) (2)又暗中让吴广到戍卒们停留的处所旁的祠堂中。(3分) 13.(4分)心怀大志有勇有谋的真义士(2分) 不学无术、道貌岸然的假进士(2分)。 14.(3分)注入新鲜细胞(1分),转化成心脏细胞(或者激活修复渠道)(1分),完成修复心 肌(1分) 15.(3分)列数字(1分),通过列举“1.17亿”“25.6%”等数字,具体准确的写出了心脏病对 人类健康的危害之中和发病率之高(2分) 16.(3分)(1)科学准确,如第1段列数字(1分):(2)通俗易懂,如第3段细胞疗法的意义, 怕作者不懂“换句话说”(1分):(3)生动有趣,如第4段比喻、拟人等的运用(1分) 17.(2分)“内心丰盈才能独对人生寂寞”或者“只有内心丰盈的人才能独对人生最深重的寂寞” 18.(3分)举例论证(1分),通过列举杨绛先生读书、著书的事例有力的证明文章“内心丰盈人能 更好的对待人生寂寞”观点。是文章更具有说服力(2分) 19.(3分)全身心投入做事,可使得内心丰盈,忘记烦恼,抵抗寂寞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九年级语试题参考答案 1.(3 分)略。 2.(10 分)每空一分 ⑴ 窈窕淑女 ⑵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⑶羌笛何须怨杨柳 《凉州词》 ⑷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 ⑸红杏枝头春意闹 ⑹秋水共长天一色 ⑺鸢飞戾天者 经纶世务者 3.(2 分) C 4.(3 分) D (著名的有《与朱元思书》) 5.(3 分) C 6.(5 分) (1)因为流言而离家,南京水师学堂的生活,矿路学堂的生活,到日本去的原因。(2 分) (2)大人国的国王公正无私,治国有方,藐视权力,主张和平,他代表了一种理想君主的统治。作 者借这一形象直指整个欧洲的文明制度。(3 分) 7.(6 分) (1)总体,遒逸多变。具体,点画灵活生动,笔画撇捺伸展,结构方中见扁,结字变化多端。(能 说出 2 点即可)(2 分) (2)示例:弘扬传统文化;彰显书法魅力(动宾结构,主题明确)。(2 分) (3)要点:符合劝说标准,理由充分合理。(2 分) 8.(3 分)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意 象”角度赏析,如“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 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可以修辞 角度赏析,如对仗的工稳,音调谐婉,具有音乐美。9.(3 分)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 色飘零的怅惘、物是人非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意思对即可) 10.(4 分)(1)逃亡;(2)认为怪异,以……为怪; (3)回答;(4)严肃的样子。 11.(2 分)遂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 12.(5 分) (1)也不见得有什么好,读它有什么用处呢?(2 分) (2)又暗中让吴广到戍卒们停留的处所旁的祠堂中。(3 分) 13.(4 分) 心怀大志有勇有谋的真义士(2 分); 不学无术、道貌岸然的假进士(2 分)。 14.(3 分)注入新鲜细胞(1 分),转化成心脏细胞(或者激活修复渠道)(1 分),完成修复心 肌(1 分)。 15.(3 分)列数字(1 分),通过列举“1.17 亿”“25.6%”等数字,具体准确的写出了心脏病对 人类健康的危害之中和发病率之高(2 分)。 16.(3 分) (1)科学准确,如第 1 段列数字(1 分);(2)通俗易懂,如第 3 段细胞疗法的意义, 怕作者不懂“换句话说” (1 分);(3)生动有趣,如第 4 段比喻、拟人等的运用(1 分)。 17.(2 分)“内心丰盈才能独对人生寂寞”或者“只有内心丰盈的人才能独对人生最深重的寂寞”。 18.(3 分)举例论证(1 分),通过列举杨绛先生读书、著书的事例有力的证明文章“内心丰盈人能 更好的对待人生寂寞”观点。是文章更具有说服力(2 分)。 19.(3 分)全身心投入做事,可使得内心丰盈,忘记烦恼,抵抗寂寞
20.(4分)广泛的读书,诗意的生活,旷达的心境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21.(4分)内容:通过刻画“我”在议事厅所见到的场景,突出身处热闹、嘈杂中“我”的寂寞感 受(2分)。作用:呼应文章标题“寂寞” 引出下文,与下文我在山中的独居、安静生活形 成对比(2分)。 22.(4分)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鹰人格化了,它如同沉静、深沉的自然界智者。作者对老鹰的 关注,也是把自己所推崇的独立、冷静的人生态度附着在老鹰身上了。(答出修辞手法及作用2分; 作者所推崇的人生态度2分) 23.(5分) (1)联想张岱,巧妙地回答了之前作者细想的“寂寞,是个什么状态:寂寞,该怎么分类”的问题 (2分)。(2)同时把朋友离去后的自己和冬夜独自赏雪的张岱进行类比,同是独处而不觉寂寞(2 分)。(3)同时引用,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学色彩(1分) 24.(5分)作者对此持肯定的态度(1分)。 (1)这种寂寞指的是潜心于自我的心灵世界,执着的精神追求(或是信仰的追求)时的一种心理体 验,这种心灵的寂寞与凡尘俗世是有一段距离的,是一个人修炼人生境界的过程。即使在一个孤立 的空间,别人看起来很寂寞,但修行者自身却觉得很充实、安定(2分) (2)例如“板凳坐得十年冷”那些常年守在实验室的科研者,常年静坐书斋的学者,那些修行的宗 教信仰者…(2分) 三、表达·交流(60分) 25.依照中考标准批阅作文。 附:课外文言文翻译参考 宋荔裳(宋荔裳:宋琬,号荔裳,清代散文家。方伯:明淸时对布政使这个官职的称呼)在学堂 里读书的时候,有一个表情严肃的人走了进来,(一看)原来是一位进士。进士问他:“(你这个) 小孩子在读什么书啊?”宋荔裳回答说在读《史记》。进士问他:“什么人所写的呢?”宋荔裳回 答说:“是太史公写的。”进士(奇怪地)问道:“太史公是哪一科(中的)进士?”宋荔裳说: “太史公是汉朝时候的太史,不是现在的进士啊。”进士于是取过《史记》来看,看了没几行,就 丢下书,说:“也不见得好,你读它又有什么好处呢?”就仰着头走出去了
20.(4 分)广泛的读书,诗意的生活,旷达的心境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21.(4分)内容:通过刻画“我”在议事厅所见到的场景,突出身处热闹、嘈杂中“我”的寂寞感 受(2分) 。 作用:呼应文章标题“寂寞”,同时引出下文,与下文我在山中的独居、安静生活形 成对比(2分)。 22.(4分)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鹰人格化了,它如同沉静、深沉的自然界智者。作者对老鹰的 关注,也是把自己所推崇的独立、冷静的人生态度附着在老鹰身上了。(答出修辞手法及作用2分; 作者所推崇的人生态度2分) 23.(5分) (1)联想张岱,巧妙地回答了之前作者细想的“寂寞,是个什么状态;寂寞,该怎么分类”的问题 (2分) 。(2)同时把朋友离去后的自己和冬夜独自赏雪的张岱进行类比,同是独处而不觉寂寞(2 分)。(3)同时引用,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学色彩(1分) 。 24.(5分)作者对此持肯定的态度(1分)。 (1)这种寂寞指的是潜心于自我的心灵世界,执着的精神追求(或是信仰的追求)时的一种心理体 验,这种心灵的寂寞与凡尘俗世是有一段距离的,是一个人修炼人生境界的过程。即使在一个孤立 的空间,别人看起来很寂寞,但修行者自身却觉得很充实、安定(2分)。 (2)例如“板凳坐得十年冷”那些常年守在实验室的科研者,常年静坐书斋的学者,那些修行的宗 教信仰者……(2分) 三、表达·交流(60 分) 25.依照中考标准批阅作文。 附:课外文言文翻译参考 宋荔裳(宋荔裳:宋琬,号荔裳,清代散文家。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这个官职的称呼)在学堂 里读书的时候,有一个表情严肃的人走了进来,(一看)原来是一位进士。进士问他:“(你这个) 小孩子在读什么书啊?”宋荔裳回答说在读《史记》。进士问他:“什么人所写的呢?”宋荔裳回 答说:“是太史公写的。”进士(奇怪地)问道:“太史公是哪一科(中的)进士?”宋荔裳说: “太史公是汉朝时候的太史,不是现在的进士啊。”进士于是取过《史记》来看,看了没几行,就 丢下书,说:“也不见得好,你读它又有什么好处呢?”就仰着头走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