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刍议(chu) 谬论(mi) 旌表(jng) 殒身不恤(x) B.诨名(hin) 不惮(dan) 慰藉(j1) 橐橐行走(tu6) C.模型(m6) 客栈(zhan) 抵罪(di) 差强人意(cha) D.龛子(kan) 作坊(zu0) 鳜鱼(gui) 负隅顽抗(yu) 答案:B 提示:“藉”应读“jie”。 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玷辱酒馔喝采交头接耳 B.髭须提防盘缠天理昭然 C.抄写缘故巧妙逼上梁山 D.椽子谬误鸟喙屏人间语 答案:A 提示:“采”应为“彩”。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青年》创刊于一九一五年,这是现代中国文化运动的纪程碑。 B.胡适翻译的小说,如都德的“柏林之围”,也是文言体的,连胡适的“文学改 良刍议”,也还是用文言体写的。 C我们从文章风格的发展上看,他是比其他作家更跨远了一步,一开头便采取写 实主义的笔触了 D.小说里用姓“孔”来影射“孟”字,本来也是平常,又因孔字联想到描红纸上 的名子,拿来做他的诨名,妙在半懂不懂,比勉强生造两个字要好得多了 答案:B 提示: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4.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一一不祥的叹息声……他躺在被子底下,小心翼翼,深怕会 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 B.鲁迅是直截的从书本上和社会上看了来的,野史正史里食人的记载,食肉寝皮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刍.议(chú) 谬.论(miù) 旌.表(jīng) 殒身不恤.(xù) B.诨.名(hùn) 不惮.(dàn) 慰藉.(jí) 橐.橐行走(tuó) C.模.型(mó) 客栈.(zhàn) 抵.罪(dǐ) 差.强人意(chā) D.龛.子(kān) 作.坊(zuō) 鳜.鱼(guì) 负隅.顽抗(yú) 答案:B 提示:“藉”应读“jiè”。 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玷辱 酒馔 喝采 交头接耳 B.髭须 提防 盘缠 天理昭然 C.抄写 缘故 巧妙 逼上梁山 D.椽子 谬误 鸟喙 屏人间语 答案: A 提示:“采”应为“彩”。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青年》创刊于一九一五年,这是现代中国文化运动的纪程碑。 B.胡适翻译的小说,如都德的“柏林之围”,也是文言体的,连胡适的“文学改 良刍议”,也还是用文言体写的。 C.我们从文章风格的发展上看,他是比其他作家更跨远了一步,一开头便采取写 实主义的笔触了。 D.小说里用姓“孔”来影射“孟”字,本来也是平常,又因孔字联想到描红纸上 的名子,拿来做他的诨名,妙在半懂不懂,比勉强生造两个字要好得多了。 答案:B 提示: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4.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他躺在被子底下,小心翼翼 ....,深怕会 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 B.鲁迅是直截的从书本上和社会上看了来的,野史正史里食人的记载,食肉寝皮 ....
的卫道论。 C.鲁迅在本家中间也见过类似的人物,不过只是一鳞一爪,没有像他那么整个那 么突出的,所以就描写了他 D.他遥想了意气奋发的少年时代和朝气蓬勃的青年时代 答案:A 提示:“小心翼翼”形容小心谨慎。此处形容惊恐不安,应改为“战战兢兢”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那时,偶或来谈的是一个老朋友金心异,破桌上放了一个手提的大皮夹,脱 下长衫,对面坐下了,因为怕狗,似乎心房还在怦怦地跳动。 B.这是他从想办《新生》那时代起所有的愿望,现在经钱君来旧事重提,好像 是在埋着的火药线上点了火,便立即爆发起来了。 C.午前带他去看医生,车上看见背枪站岗的巡警,突然失惊,面无人色,据说 他那眼神非常可怕,充满了恐怖,阴森森的,显出狂人的特色,就是常人将近临 死也所没有的。 D.这篇文章,虽然说是狂人的日记,其实思路清澈,有一贯的条理,不是精神 病患者所能写得出来的。 答案:B 提示:A项,应将“破桌上放了一个手提的大皮夹”改为“将手提的大皮夹放在 破桌上”,与前面主语保持一致。C项,“将近”多余。D项,用词不当,“清 澈”应改为“清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鲁迅发表在《新青年》上的,另外几篇小说:《孔乙己》《药》《一件小事》 《风波》……我们从文章风格的发展上看,他是比其他作家更跨远了一步,一开 头便采取写实主义的笔触了。《孔乙己》,乃是鲁迅所自以为最称心的作品。《孔 乙己》,这名字定得很巧妙,对于小说里这主人公是十分合适的。他本来姓孟, 大家叫他作孟夫子,他的本名因此失传。这本来也是一个绰号,但只是挖苦读书 人而已,没有多大意思。小说里用姓“孔”来影射“孟”字,本来也是平常,又 因“孔”字联想到描红纸上的名子,拿来做他的诨名,妙在半懂不懂,比勉强生 造两个字要好得多了。他是一个破落大人家的子弟和穷读书人的代表,著者用了
的卫道论。 C.鲁迅在本家中间也见过类似的人物,不过只是一鳞一爪 ....,没有像他那么整个那 么突出的,所以就描写了他 D.他遥想了意气奋发的少年时代和朝气蓬勃 ....的青年时代。 答案:A 提示:“小心翼翼”形容小心谨慎。此处形容惊恐不安,应改为“战战兢兢”。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那时,偶或来谈的是一个老朋友金心异,破桌上放了一个手提的大皮夹,脱 下长衫,对面坐下了,因为怕狗,似乎心房还在怦怦地跳动。 B.这是他从想办《新生》那时代起所有的愿望,现在经钱君来旧事重提,好像 是在埋着的火药线上点了火,便立即爆发起来了。 C.午前带他去看医生,车上看见背枪站岗的巡警,突然失惊,面无人色,据说 他那眼神非常可怕,充满了恐怖,阴森森的,显出狂人的特色,就是常人将近临 死也所没有的。 D.这篇文章,虽然说是狂人的日记,其实思路清澈,有一贯的条理,不是精神 病患者所能写得出来的。 答案:B 提示:A 项,应将“破桌上放了一个手提的大皮夹”改为“将手提的大皮夹放在 破桌上”,与前面主语保持一致。C 项,“将近”多余。D 项,用词不当,“清 澈”应改为“清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鲁迅发表在《新青年》上的,另外几篇小说:《孔乙己》《药》《一件小事》 《风波》……我们从文章风格的发展上看,他是比其他作家更跨远了一步,一开 头便采取写实主义的笔触了。《孔乙己》,乃是鲁迅所自以为最称心的作品。《孔 乙己》,这名字定得很巧妙,对于小说里这主人公是十分合适的。他本来姓孟, 大家叫他作孟夫子,他的本名因此失传。这本来也是一个绰号,但只是挖苦读书 人而已,没有多大意思。小说里用姓“孔”来影射“孟”字,本来也是平常,又 因“孔”字联想到描红纸上的名子,拿来做他的诨名,妙在半懂不懂,比勉强生 造两个字要好得多了。他是一个破落大人家的子弟和穷读书人的代表,著者用了
他的故事,差不多就写出了这一群人的末路。他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 会营生,以致穷得几乎讨饭。他替人家抄书,可是喜欢喝酒,有时候连书籍纸笔 卖掉了,穷极时混进书房里去偷东西,被人抓住,硬说是“窃书”不能算偷,这 些都是事实。他常到咸亨酒店来吃酒,可能住在近地,却也始终没人知道,后来 他用蒲包垫着坐在地上,两手撑了走路,也还来吃过酒,末了便不见了。鲁迅在 本家中间也见过类似的人物,不过只是一鳞一爪,没有像他那么整个那么突出的, 所以就描写了他;而且说也奇怪,周家的那些人,似乎气味更是恶劣,这大概也 是使他选取孟夫子的一个原因吧!鲁迅是首先描写知识阶级的瞽景,指点时代变 动的一面。 6.指出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周家的那些人,似乎气味更是恶劣。 (2)鲁迅是首先描写知识阶级的暮景,指点时代变动的一面 7.本文的中心内容是写《狂人日记》的写作过程及意义,但为什么在文章的结尾 又写了其他小说呢? 8.鲁迅的小说创作很多,文章为什么单单以《孔乙己》为例呢? 答案:6.(1)周家的封建礼教气味更浓,生活在里面的人受害更深。 (2)鲁迅小说的意义,在于指出了旧的知识分子已经走向末路,社会正在急剧 变化 7.本文的中心事件是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一事,《狂人日记》是 写作的重点,其他小说是辅助材料。这体现了点面结合的写作精神。 8.从知识分子阶层来看,孔乙己是很有代表性的,他也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这 也是鲁迅先生创作目的即揭露“礼教吃人”的一个方面
他的故事,差不多就写出了这一群人的末路。他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 会营生,以致穷得几乎讨饭。他替人家抄书,可是喜欢喝酒,有时候连书籍纸笔 卖掉了,穷极时混进书房里去偷东西,被人抓住,硬说是“窃书”不能算偷,这 些都是事实。他常到咸亨酒店来吃酒,可能住在近地,却也始终没人知道,后来 他用蒲包垫着坐在地上,两手撑了走路,也还来吃过酒,末了便不见了。鲁迅在 本家中间也见过类似的人物,不过只是一鳞一爪,没有像他那么整个那么突出的, 所以就描写了他;而且说也奇怪,周家的那些人,似乎气味更是恶劣,这大概也 是使他选取孟夫子的一个原因吧!鲁迅是首先描写知识阶级的暮景,指点时代变 动的一面。 6.指出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周家的那些人,似乎气味更是恶劣。 (2)鲁迅是首先描写知识阶级的暮景,指点时代变动的一面。 7.本文的中心内容是写《狂人日记》的写作过程及意义,但为什么在文章的结尾 又写了其他小说呢? 8.鲁迅的小说创作很多,文章为什么单单以《孔乙己》为例呢? 答案:6.(1)周家的封建礼教气味更浓,生活在里面的人受害更深。 (2)鲁迅小说的意义,在于指出了旧的知识分子已经走向末路,社会正在急剧 变化。 7.本文的中心事件是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一事,《狂人日记》是 写作的重点,其他小说是辅助材料。这体现了点面结合的写作精神。 8.从知识分子阶层来看,孔乙己是很有代表性的,他也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这 也是鲁迅先生创作目的即揭露“礼教吃人”的一个方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1921年4月23日,父亲离开了克鲁梭的施奈德工厂,来到了巴黎。 父亲这时已经失学,又已失工,家中带来的钱已经用光,工作一时又找不到, 于是,他只好一边向华法教育会领取救济金,一边等待继续做工的机会。 根据法国国家档案记载,父亲从5月到10月的五个月中间,一直领取每天 五个法郎的救济金。他领救济金时所用的登记号是236号。 这时在巴黎领取救济金的学生大约有五百人。这些学生大都住在巴黎西郊歌 伦布的华侨协社里面。 华侨协社是一座三层的普通楼房,华法教育会、留法俭学会、留法勤工俭学 会、和平促进公等几个华侨团体都设在里面。这栋楼房的二楼是会议室,三楼、 一楼及地下室此时都已住满了勤工俭学学生。由于不断地有学生涌向此地,楼内 早已人满为患。有一位法国的参议员于格儒的夫人便赠送了一些帐篷,搭在房屋 后面的菜地上。后来,非但楼内,就连这些帐篷内也挤得水泄不通。学生们只有 每日五法郎的生活费用,因此每日两餐,都是自来水加面包,有时佐以粗制的巧 克力糖,连蔬菜亦很难得。少数人有煤气炉还可以烧点热水,而绝大多数人则只 以饱饮自来水。由于缺油少肉,这些年轻的学生每日需吃一公斤的面包,方能解 饥。有时腰无余钱,只好连粗巧克力也节省了。 这些千里迢迢、远涉重洋而来的勤工俭学学生,已经从美好幻想的天堂跌进 了残酷现实的地狱。 到了8月,父亲已经满了17岁。而他的17岁的生日,就是在这样一种既无 前途、又无希望的困境中度过的 1921年9月,法国政府决定停止发放给予中国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生活维 持费。10月,父亲和其他学生一样,已经毫无生活来源,面临生活绝境 后来,父亲到了哈金森工厂做工,被分配到制鞋车间工作,制作防雨用的套 鞋。他们每日工作10小时,星期六做半天,即每周工作54小时。新工人实行计 时工资,每小时工资学徒期为一法郎,以后逐步增加,熟练后就实行计件工资 这种工作属于轻体力劳动,但要节奏快,适合心灵手巧的人干。郑超麟也曾在这 家工厂做工,我去采访他时,他对我讲,他一天做十双鞋,而我的父亲则可以做 二十多双。像父亲这样工作,一天大约可以挣得十五六个法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2 题。 1921 年 4 月 23 日,父亲离开了克鲁梭的施奈德工厂,来到了巴黎。 父亲这时已经失学,又已失工,家中带来的钱已经用光,工作一时又找不到, 于是,他只好一边向华法教育会领取救济金,一边等待继续做工的机会。 根据法国国家档案记载,父亲从 5 月到 10 月的五个月中间,一直领取每天 五个法郎的救济金。他领救济金时所用的登记号是 236 号。 这时在巴黎领取救济金的学生大约有五百人。这些学生大都住在巴黎西郊歌 伦布的华侨协社里面。 华侨协社是一座三层的普通楼房,华法教育会、留法俭学会、留法勤工俭学 会、和平促进公等几个华侨团体都设在里面。这栋楼房的二楼是会议室,三楼、 一楼及地下室此时都已住满了勤工俭学学生。由于不断地有学生涌向此地,楼内 早已人满为患。有一位法国的参议员于格儒的夫人便赠送了一些帐篷,搭在房屋 后面的菜地上。后来,非但楼内,就连这些帐篷内也挤得水泄不通。学生们只有 每日五法郎的生活费用,因此每日两餐,都是自来水加面包,有时佐以粗制的巧 克力糖,连蔬菜亦很难得。少数人有煤气炉还可以烧点热水,而绝大多数人则只 以饱饮自来水。由于缺油少肉,这些年轻的学生每日需吃一公斤的面包,方能解 饥。有时腰无余钱,只好连粗巧克力也节省了。 这些千里迢迢、远涉重洋而来的勤工俭学学生,已经从美好幻想的天堂跌进 了残酷现实的地狱。 到了 8 月,父亲已经满了 17 岁。而他的 17 岁的生日,就是在这样一种既无 前途、又无希望的困境中度过的。 1921 年 9 月,法国政府决定停止发放给予中国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生活维 持费。10 月,父亲和其他学生一样,已经毫无生活来源,面临生活绝境。 后来,父亲到了哈金森工厂做工,被分配到制鞋车间工作,制作防雨用的套 鞋。他们每日工作 10 小时,星期六做半天,即每周工作 54 小时。新工人实行计 时工资,每小时工资学徒期为一法郎,以后逐步增加,熟练后就实行计件工资。 这种工作属于轻体力劳动,但要节奏快,适合心灵手巧的人干。郑超麟也曾在这 家工厂做工,我去采访他时,他对我讲,他一天做十双鞋,而我的父亲则可以做 二十多双。像父亲这样工作,一天大约可以挣得十五六个法郎
(选自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 9.邓小平在年轻时到法国勤工俭学,一开始就碰到了困难。请概述一下他所遇到 的困难。 0.面对困境,邓小平始终没有回国,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 11.邓小平的工友说他做活比较快,说明了什么? 12.作者写“他领救济金时所用的登记号是236号”,是不是太零碎了?有什么 作用? 答案:9.居住条件很差,饮食朝不保夕,工作无着落。 10.坚忍,执著。 11.说明邓小平聪慧手巧,积极肯干,是一个工作踏实的人。 12.不是。这样写的好处是确保了传记内容的真实可靠,使文章具有很高的可信 度 13.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请参照以下示例,把适当的谦敬 语和安慰语填在句子的横线上。 示例:有贵重的客人来了,可以说“欢迎您的到来”,也可以说“恭迎大驾光临”。 (1)有身份的朋友来时,为了表示高兴,可以说“你来了,为我脸上添了光” 也可以说“您的到来,让我 (2)看望有丧事的朋友,可以安慰说“你别太难过了”,也可以说“ 示例:(1)蓬荜生辉(2)节哀顺变 提示: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文明的民族,这在语言上有充分的表现。为了表示对 别人的尊重,我们在不同的场合所用的词语也有所不同。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这 些问题。 14.下面一段话中有六句有语病,请选出四句加以修改。 ①节食和强制限食,并非是与肥胖作斗争的好办法,②重要的是要选择科学 的营养。英国的原则值得借鉴,进食的时间应尽量拉长,③每道菜要有很大间歇
(选自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 9.邓小平在年轻时到法国勤工俭学,一开始就碰到了困难。请概述一下他所遇到 的困难。 10.面对困境,邓小平始终没有回国,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 11.邓小平的工友说他做活比较快,说明了什么? 12.作者写“他领救济金时所用的登记号是 236 号”,是不是太零碎了?有什么 作用? 答案:9.居住条件很差,饮食朝不保夕,工作无着落。 10.坚忍,执著。 11.说明邓小平聪慧手巧,积极肯干,是一个工作踏实的人。 12.不是。这样写的好处是确保了传记内容的真实可靠,使文章具有很高的可信 度。 13.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请参照以下示例,把适当的谦敬 语和安慰语填在句子的横线上。 示例:有贵重的客人来了,可以说“欢迎您的到来”,也可以说“恭迎大驾光临”。 (1)有身份的朋友来时,为了表示高兴,可以说“你来了,为我脸上添了光”, 也可以说“您的到来,让我________”。 (2)看望有丧事的朋友,可以安慰说“你别太难过了”,也可以说“________”。 示例:(1)蓬荜生辉 (2)节哀顺变 提示: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文明的民族,这在语言上有充分的表现。为了表示对 别人的尊重,我们在不同的场合所用的词语也有所不同。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这 些问题。 14.下面一段话中有六句有语病,请选出四句加以修改。 ①节食和强制限食,并非是与肥胖作斗争的好办法,②重要的是要选择科学 的营养。英国的原则值得借鉴,进食的时间应尽量拉长,③每道菜要有很大间歇
④这样可以避免不过量进食。因为当体内血液中的糖减少时,人就会觉得饿。⑤ 如果先吃一块小食品充饥,然后休息15至20分钟,⑥这期间血液中的糖就会增 加,饥饿感就会减小。⑦英国人的科学进食法就这么简单,⑧这也是英国人体态 优雅的结果所在, (1)(只填序号) 修改: (2)(只填序号) 修改 (3)(只填序号) 修 (4)(只填序号) 修改: 答案:②(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改为“科学的营养法”;③(表意不明)改为 “各道菜之间”;④(不合逻辑或因果倒置)删掉“不”;⑤(语序不当)改为 “一小块食品”;⑥(搭配不当)改为“减轻”或“消失”;⑧(不合逻辑或因 果倒置)改为“优雅的原因所在” 15.通过学习本篇课文,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请你再联系别的材料, 给鲁迅先生下一评语。300字左右。 示例:他“俯首甘为孺子牛”,一生都为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忙碌;他年轻时 看到整个民族病弱的状态,激发了学医救国的志向,后来在日本的学习中认识到 中国人是病在思想上,因此弃医从文,决心用自己手中的笔改变中国人的思想 他的著作无数,其中《阿Q正传》《孔乙己》《药》《狂人日记》等都深刻反映 了当时畸形社会下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况,对当时的社会尤其是青少年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使人们为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而努力奋斗,他的精神可以 用三个字来形容一一民族魂,这也是当时的人们在追悼会上盖在他遗体上的三个 字。他是时代造就的有民族大义、思想开放进步的伟大的文学家
④这样可以避免不过量进食。因为当体内血液中的糖减少时,人就会觉得饿。⑤ 如果先吃一块小食品充饥,然后休息 15 至 20 分钟,⑥这期间血液中的糖就会增 加,饥饿感就会减小。⑦英国人的科学进食法就这么简单,⑧这也是英国人体态 优雅的结果所在。 (1)(只填序号)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填序号)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填序号)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填序号)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改为“科学的营养法”;③(表意不明)改为 “各道菜之间”;④(不合逻辑或因果倒置)删掉“不”;⑤(语序不当)改为 “一小块食品”;⑥(搭配不当)改为“减轻”或“消失”;⑧(不合逻辑或因 果倒置)改为“优雅的原因所在”。 15.通过学习本篇课文,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请你再联系别的材料, 给鲁迅先生下一评语。300 字左右。 示例:他“俯首甘为孺子牛”,一生都为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忙碌;他年轻时 看到整个民族病弱的状态,激发了学医救国的志向,后来在日本的学习中认识到 中国人是病在思想上,因此弃医从文,决心用自己手中的笔改变中国人的思想; 他的著作无数,其中《阿 Q 正传》《孔乙己》《药》《狂人日记》等都深刻反映 了当时畸形社会下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况,对当时的社会尤其是青少年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使人们为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而努力奋斗,他的精神可以 用三个字来形容——民族魂,这也是当时的人们在追悼会上盖在他遗体上的三个 字。他是时代造就的有民族大义、思想开放进步的伟大的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