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出师表 诸葛亮 教学目标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主预习 对联导入新课 1.“出师一表真名世,干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2.“出师一表干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 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 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岀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 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 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解题,简介时代背景 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 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 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 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
24 出师表 ------诸葛亮 教学目标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自主预习 一、对联导入新课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 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 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 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 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二、解题,简介时代背景 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 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 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 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
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2、写作背景: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 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奷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 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 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 中原”的决心。 三、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崩殂()恢弘()忠谏()菲薄()()陟( 撼否 以遗()陛下裨补()猥()自 庶()竭驽()钝咎 咨诹()( 三、整体感知 1、录音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画记出疑难字词,注意停顿、重音。 2、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注意以下字词 古今异义词 (1)开张: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毎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 (2)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 (3)卑鄙: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4)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 (5)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
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2、写作背景: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 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 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 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 中原”的决心。 三、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崩殂( ) 恢弘( ) 忠谏( ) 菲薄( )( ) 陟( ) 臧否 ( )( ) 以遗( )陛下 裨补( ) 猥( )自 夙( ) 庶( )竭驽( )钝 咎 ( ) 咨诹( )( ) 三、整体感知 1、录音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画记出疑难字词,注意停顿、重音。 2、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注意以下字词: 古今异义词: (1)开张: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 (2)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 (3)卑鄙: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4)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 (5)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
3、学生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写临岀师前的忠谏,提岀了广开言路、执法如一、任人惟贤的具体建 第二部分(6—9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点出岀师本题,表 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作交 1、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 2.问题探究。 (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关头。对形势的这一清醒的 估计,是暗示刘禅,如不发愤图强,国家必然败亡。 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 这告诉刘禅,只有依靠、重用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图存,以竞先帝之业。 (3本段提出什么建议? 开张圣听("广开言路”) (4)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5)对国君进行了怎样的规劝?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6)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何在? 意在激发刘禅继父之志和启示他学先帝用人之明。 (7)概括段意。 本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3.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
3、学生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5 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执法如一、任人惟贤的具体建 议。 第二部分(6—9 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点出出师本题,表 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合作交流 1、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 2.问题探究。 (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关头。对形势的这一清醒的 估计,是暗示刘禅,如不发愤图强,国家必然败亡。 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 这告诉刘禅,只有依靠、重用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图存,以竟先帝之业。 (3)本段提出什么建议? 开张圣听(“广开言路”) (4)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5)对国君进行了怎样的规劝?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6)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何在? 意在激发刘禅继父之志和启示他学先帝用人之明。 (7)概括段意。 本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3.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
4、问题探究 ①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 严明赏罚:;“宫中”“府中”不应异法。 ②如何具体执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③提出怎样的劝诫? 陟罚藏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 ④“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宫中”“府中” 小结:本段提出应内外一体,赏罚严明的建议 探究质蜀 1.请同学翻译第三、四自然段。 (1)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 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2)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 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3)亲贤的好处是什么? 必然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4)亮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5)小结:本段述说人事安排,举荐文臣武将。 4、请同学翻译第五自然段 (1)本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 (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正面):亲贤臣,远小人 (3)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反面):亲小人,远贤臣 (4)“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第一句 (5)“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4、问题探究 ①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 严明赏罚;“宫中”“府中”不应异法。 ②如何具体执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③提出怎样的劝诫? 陟罚藏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 ④“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宫中”“府中” 小结:本段提出应内外一体,赏罚严明的建议。 探究质疑 1.请同学翻译第三、四自然段。 2、问题探究 (1)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 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2)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 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3)亲贤的好处是什么? 必然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4)亮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5)小结:本段述说人事安排,举荐文臣武将。 4、请同学翻译第五自然段。 (1)本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 (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正面):亲贤臣,远小人。 (3)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反面):亲小人,远贤臣。 (4)“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第一句 (5)“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亲贤臣,远小人。 小结:这一段把“亲贤臣,远小人”提高到汉室兴衰的历史经验上来总结,也是对前面两段 宫中”“府中”分说后的归纳。并再荐贤臣,希望刘禅能亲贤臣,远小人,以求汉室兴隆。 以上第1-5段从形势分析到具体建议,是出师前的周密安排,目的在于出师后无后顾之忧。 读品 1.请同学翻译第六自然段 2、问题探究 ①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语句 ②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 ③“感激”的原因是什么? ④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具本指什么? 第一句 ⑤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最后一句 3、请同学翻译第七段 4、问题探究 (1)亮夙夜忧叹的原因?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亲贤臣,远小人。 小结:这一段把“亲贤臣,远小人”提高到汉室兴衰的历史经验上来总结,也是对前面两段 “宫中”“府中”分说后的归纳。并再荐贤臣,希望刘禅能亲贤臣,远小人,以求汉室兴隆。 以上第 1—5 段从形势分析到具体建议,是出师前的周密安排,目的在于出师后无后顾之忧。 精读品析 1.请同学翻译第六自然段。 2、问题探究 ①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语句。 ②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 ③“感激”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句 ④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具本指什么? 第一句 ⑤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最后一句 3、请同学翻译第七段。 4、 问题探究。 (1)亮夙夜忧叹的原因?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展延伸 1.请同学翻译第八段。 2、问题探究。 (1)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2)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3)第二句后半句照应第一段哪一句? 开张圣听 (4)哪一句话表现了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第一句 1.第9段:结束语。短短三句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什么感情? 不胜依依之情。 5、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6.讨论:你对诸葛亮的看法怎样? 封建社会推崇诸葛亮,或由于他助刘兴汉是正统,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一生尽忠,是忠 臣的典型。人们今天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他的“忠”, 我们应当赋予新的内容。例如《后出师表》中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已被赋予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义
拓展延伸 1.请同学翻译第八段。 2、 问题探究。 (1)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2)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3)第二句后半句照应第一段哪一句? 开张圣听 (4)哪一句话表现了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第一句 1.第 9 段:结束语。短短三句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什么感情? 不胜依依之情。 5、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6.讨论:你对诸葛亮的看法怎样? 封建社会推崇诸葛亮,或由于他助刘兴汉是正统,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一生尽忠,是忠 臣的典型。人们今天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他的“忠”, 我们应当赋予新的内容。例如《后出师表》中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已被赋予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