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到最后一天的华罗庚 1985年6月12日,在东京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上,75岁的华罗庚(1910-1985)教授用流利的英语,作了 十分精彩的报告。当他讲完最后一句话,人们还在热烈鼓掌时,他的身子歪倒了。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 县一个小商人家庭,从小喜欢数学,而且非常聪明。一天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题:“今有物不知其数 数之剩 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23!”老师的话音刚落,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老师连连 点头称赞他的运算能力。可惜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他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一边工作,一边自学。18岁时,他 染上伤寒病,与死神搏斗半年,虽然活了下来,但却留下终身残疾—右腿瘸了。1930年,19岁的华罗庚 写了一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不成立的理由》,发表在上海《科学》杂志上。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 从文章中看到了作者的数学才华,便问周围的人,“他是哪国留学的?在哪个大学任教?”当他知道华罗庚原来 是一个19岁的小店员时,很受感动,主动把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华罗庚在清华四年中,在熊庆来教授的指导 下,刻苦学习,一连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后来又被派到英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对数论有很深的研究,得出 了著名的华氏定理。抗日战争时期,华罗庚白天在西南联大任教,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研究。在这样艰苦的 环境中,华罗庚写出了20多篇论文和厚厚的一本书《堆垒素数论》。他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1958年以后, 他走遍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动员群众把优选法用于农业生产。记者在一次采访时问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 么?”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后一天。”他的确为科学辛劳工作到最后一天,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工作到最后一天的华罗庚 1985 年 6 月 12 日,在东京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上, 75 岁的华罗庚 (1910 — 1985) 教授用流利的英语,作了 十分精彩的报告。当他讲完最后一句话,人们还在热烈鼓掌时,他的身子歪倒了。 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 县一个小商人家庭,从小喜欢数学,而且非常聪明。一天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 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 ”“ 23! ”老师的话音刚落,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老师连连 点头称赞他的运算能力。可惜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他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一边工作,一边自学。 18 岁时,他 又染上伤寒病,与死神搏斗半年,虽然活了下来,但却留下终身残疾——右腿瘸了。 1930 年, 19 岁的华罗庚 写了一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不成立的理由》,发表在上海《科学》杂志上。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 从文章中看到了作者的数学才华,便问周围的人,“他是哪国留学的 ? 在哪个大学任教 ? ”当他知道华罗庚原来 是一个 19 岁的小店员时,很受感动,主动把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华罗庚在清华四年中,在熊庆来教授的指导 下,刻苦学习,一连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后来又被派到英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对数论有很深的研究,得出 了著名的华氏定理。 抗日战争时期,华罗庚白天在西南联大任教,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研究。在这样艰苦的 环境中,华罗庚写出了 20 多篇论文和厚厚的一本书《堆垒素数论》。他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1958 年以后, 他走遍了 20 多个省市自治区,动员群众把优选法用于农业生产。记者在一次采访时问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 么 ? ”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后一天。”他的确为科学辛劳工作到最后一天,实现了自己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