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高二中201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语文)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脊梁(j) 笑靥yan) 倒胃口(dao) 椎心泣血(chu) B.圈养(quan) 央浼(mi)殉道者(xun) 身陷囹圄(w) C.跻身(ji) 修缮(shan)干细胞(gan) 抔黄土(pou) D.请难(nan)应酬(ying)压轴戏(zhou)呼天抢地(qi 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防犯飞短流长不容置喙 翻手为云,复手为雨 B、因缘丰功伟迹震古铄今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C、漫延唾手可得估曲聱牙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D、斡旋计日成功绿草如荫 为山九刃,功亏一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宴会过程中,面对造访的宾客,她真诚表示:无论他们在此地开展哪方面的工作,她都会鼎力相 助 B.重庆渝北区各界群众在涪陵易家坝广场召开追悼会,深切缅怀为阻止歹徒闹市行凶,只身上前与 歹徒殊死搏斗,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正义而临危授命的英雄周鑫。 C.项羽被困垓下慷慨悲歌,刘邦衣锦还乡高唱《大风歌》,一个慷慨悲情,一个踌躇满志,真可谓 无独有偶 D.比尔·盖茨在采访中说,自己能够正视一个没有软件的未来,因为有人可能正在致力于带来某种 具有石破天惊意味的创新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中国馆本身的设计容量和接待能力有一定限度,世博会开幕前,呼吁中国游客将参观机会留 给外国游客,上海本地游客将参观机会留给外地游客 B.我国成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第六颗北斗导航卫星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这是 连续发射的我国今年的第4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C.2010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小组赛第三轮的争夺于昨天傍晚全面开战。中国女排在与老对手韩国队交 锋中发挥欠佳,以0-3完败 D.北大招生办公室公布了2011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办法明确,获得推荐的高中生须“综 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 填入横线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在海边一家简易旅馆住下 ,令人加倍感到荒凉、阒寂 ①很宽敞②夜色阴森③空谷足音一般④窗户敞开着⑤杂着犬吠、鸦啼⑥客房在楼上⑦林 木缝隙中闪现出几星渔火 A.⑦②⑤⑥①④③B.⑥①④②⑦⑤③C.⑦⑤③⑥①④②D.⑥①④③⑦②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略论思维的“情性 章炳元
江西省上高二中 2011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语文)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脊 . 梁(jǐ) 笑靥 . (yàn) 倒 . 胃口(dǎo) 椎 . 心泣血(chuí) B.圈 . 养(quān) 央浼 . (měi) 殉 . 道者(xùn) 身陷囹圄 . (wǔ) C.跻 . 身(jì) 修缮 . (shàn) 干 . 细胞(gàn) 一抔 . 黄土(póu) D.诘难 . (nàn) 应 . 酬(yìnɡ) 压轴 . 戏(zhòu) 呼天抢 . 地(qiānɡ) 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防犯 飞短流长 不容置喙 翻手为云,复手为雨 B、因缘 丰功伟迹 震古铄今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C、漫延 唾手可得 佶曲聱牙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D、斡旋 计日成功 绿草如荫 为山九刃,功亏一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宴会过程中,面对造访的宾客,她真诚表示:无论他们在此地开展哪方面的工作,她都会鼎力相 ... 助 . 。 B. 重庆渝北区各界群众在涪陵易家坝广场召开追悼会,深切缅怀为阻止歹徒闹市行凶,只身上前与 歹徒殊死搏斗,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正义而临危授命 .... 的英雄周鑫。 C.项羽被困垓下慷慨悲歌,刘邦衣锦还乡高唱《大风歌》,一个慷慨悲情,一个踌躇满志,真可谓 无独有偶 .... 。 D.比尔·盖茨在采访中说,自己能够正视一个没有软件的未来,因为有人可能正在致力于带来某种 具有石破天惊 .... 意味的创新。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由于中国馆本身的设计容量和接待能力有一定限度,世博会开幕前,呼吁中国游客将参观机会留 给外国游客,上海本地游客将参观机会留给外地游客。 B.我国成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第六颗北斗导航卫星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这是 连续发射的我国今年的第 4 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C.2010 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小组赛第三轮的争夺于昨天傍晚全面开战。中国女排在与老对手韩国队交 锋中发挥欠佳,以 0-3 完败。 D.北大招生办公室公布了 2011 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办法明确,获得推荐的高中生须“综 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 5.填入横线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在海边一家简易旅馆住下。 ,令人加倍感到荒凉、阒寂。 ①很宽敞 ②夜色阴森 ③空谷足音一般 ④窗户敞开着 ⑤杂着犬吠、鸦啼 ⑥客房在楼上 ⑦林 木缝隙中闪现出几星渔火 A.⑦②⑤⑥①④③ B.⑥①④②⑦⑤③C.⑦⑤③⑥①④② D.⑥①④③⑦②⑤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略论思维的“惰性” 章炳元
人类思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它的本质,把握它的发展规律,从而预见未 来。爱因斯坦依据广义相对论作岀的光线偏折、引力红移、引力辐射等科学预言,马克思依据社会发展规 律作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论断,表明了人类的思维具有多么惊人的科学预见 性!不仅如此,人类的思维还能能动地指导实践,成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社会生产和社会 生活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现代化水平,充分显示了被恩格斯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类思维的巨大威 力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人类的思维除了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面外,又有保守性和“惰性的一 面;它既能跑到实践的前面去指导实践,又常常会落后于实践而限制新事物发展。毛泽东同志曾列举当年 游击战争的例子说:当斗争发展使我们离开山头跑向平地后,“我们的身子早已下山了,但是我们的思想依 然还是在山上。这种思想落后于存在的现象,除去客观因素外,正是思维“惰性ˆ的反映。自然界的物体有 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惯性”,因此静止的东西你要让它动起来必须下大力,而运动着的东西你要让它 停下来也必须花大劲。人们的思想也往往这样:当一种新事物、新理论刚刚出世时,总会受到各方面的挑 剔和反对,许多新发现往往就这样被窒息于呱呱坠地之时;可是,对于已经流行的观点,即使有弊病也很 难纠正。贝佛里奇在列举科学史上许多这样的事例后说:人具有一种“对新设想的抗拒心理”。席勒在谈到 这种抗拒心理时甚至这样说:“这种惰性可被列为大自然的一项基本法则。” 形成这种思维惰性ˆ的心理因素有三个。一是因循守旧。人脑有一种依据业已流行的传统观念,而不 是依据面前的新情况作判断、论是非的强烈倾向。当普朗克实际上已经冲破经典物理学框框,提岀量子假 说,向着微观世界迈步时,他却“作茧自缚”,仍然抱着传统的观念不放,力图把自己的新理论纳入经典物 理学的轨道,结果徒劳无益。而爱因斯坦正是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推广到光的 辐射和吸收上,创立了光的量子学说,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观客体的波粒二象性。二是迷信权威。伽 利略发现的"摆动定律ˆ和落体定律”,所以遭到那么多人的讥笑和反对,就是因为他推翻了被奉为权威的 亚里斯多德的摆幅短,需时少和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ˆ的错误观点。为此,伽利略深有感触地说:这 些人甘心情愿做亚里斯多德的奴隶,把他的什么话都奉为圣旨,一点不能违反。”三是怕犯错误。德国化学 家维勒在从无机原料合成有机尿素后,却在有机化学面前却步了。其原因,在他给老师的信里说得很淸楚 有机化学就像是一片“原始热带森林”,是“一片狰狞的、无边无际的、使人没法逃得岀来的丛莽,也使人非 常害怕走进去。看来,正是胆怯和害怕岀错扼杀了维勒的创造性思维,使他畏缩不前了。我国著名的地质 学家李四光说得好:“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扼杀了创造性思维, 也就扼杀了科学的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是项开创性工作,要进行创造性思维,就要破除思维的“惰性”。倘若只会顺着权威的思 路和传统的观念去想,只会进行再生性的和习惯性的思维,那么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有开拓和进展。唯有 跳出前人的思维窠臼,破除因循守旧、迷信权威、害怕岀错等惰性ˆ心理,才能充分发挥思维的能动性, 使创造性思维的灿烂花朵盛开,杰出丰硕的果实。 6.下列对“思维惰性”这一概念内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思维常常会落后于实践而限制新事物发展的心理特征 B.人类思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它的本质,把握它的发展规律,从而预见 未来。 C.人具有一种“对新设想的抗拒心理”,“这种惰性可被列为大自然的一项基本‘法则 D.人类的思维还能能动地指导实践,成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精辟指出了人类容易产生思维惰性的三个主观原因一一因循守旧、迷信权威、怕犯错误。 B.本文充分发挥敢于质疑的精神,对“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一人类思维惰性产生的心理原因进行 C.作者鼓励人们打破传统和权威的思维桎梏,克服思维的“惰性”,让创造思维的花朵盛开
人类思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它的本质,把握它的发展规律,从而预见未 来。爱因斯坦依据广义相对论作出的光线偏折、引力红移、引力辐射等科学预言,马克思依据社会发展规 律作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论断,表明了人类的思维具有多么惊人的科学预见 性!不仅如此,人类的思维还能能动地指导实践,成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社会生产和社会 生活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现代化水平,充分显示了被恩格斯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类思维的巨大威 力!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人类的思维除了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面外,又有保守性和“惰性”的一 面;它既能跑到实践的前面去指导实践,又常常会落后于实践而限制新事物发展。毛泽东同志曾列举当年 游击战争的例子说:当斗争发展使我们离开山头跑向平地后,“我们的身子早已下山了,但是我们的思想依 然还是在山上”。这种思想落后于存在的现象,除去客观因素外,正是思维“惰性”的反映。自然界的物体有 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惯性”,因此静止的东西你要让它动起来必须下大力,而运动着的东西你要让它 停下来也必须花大劲。人们的思想也往往这样:当一种新事物、新理论刚刚出世时,总会受到各方面的挑 剔和反对,许多新发现往往就这样被窒息于呱呱坠地之时;可是,对于已经流行的观点,即使有弊病也很 难纠正。贝佛里奇在列举科学史上许多这样的事例后说:人具有一种“对新设想的抗拒心理”。席勒在谈到 这种抗拒心理时甚至这样说:“这种惰性可被列为大自然的一项基本‘法则’。” 形成这种思维“惰性”的心理因素有三个。一是因循守旧。人脑有一种依据业已流行的传统观念,而不 是依据面前的新情况作判断、论是非的强烈倾向。当普朗克实际上已经冲破经典物理学框框,提出量子假 说,向着微观世界迈步时,他却“作茧自缚”,仍然抱着传统的观念不放,力图把自己的新理论纳入经典物 理学的轨道,结果徒劳无益。而爱因斯坦正是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推广到光的 辐射和吸收上,创立了光的量子学说,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观客体的波粒二象性。二是迷信权威。伽 利略发现的“摆动定律”和“落体定律”,所以遭到那么多人的讥笑和反对,就是因为他推翻了被奉为权威的 亚里斯多德的“摆幅短,需时少”和“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的错误观点。为此,伽利略深有感触地说:“这 些人甘心情愿做亚里斯多德的奴隶,把他的什么话都奉为圣旨,一点不能违反。”三是怕犯错误。德国化学 家维勒在从无机原料合成有机尿素后,却在有机化学面前却步了。其原因,在他给老师的信里说得很清楚: 有机化学就像是一片“原始热带森林”,是“一片狰狞的、无边无际的、使人没法逃得出来的丛莽,也使人非 常害怕走进去”。看来,正是胆怯和害怕出错扼杀了维勒的创造性思维,使他畏缩不前了。我国著名的地质 学家李四光说得好:“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扼杀了创造性思维, 也就扼杀了科学的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是项开创性工作,要进行创造性思维,就要破除思维的“惰性”。倘若只会顺着权威的思 路和传统的观念去想,只会进行再生性的和习惯性的思维,那么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有开拓和进展。唯有 跳出前人的思维窠臼,破除因循守旧、迷信权威、害怕出错等“惰性”心理,才能充分发挥思维的能动性, 使创造性思维的灿烂花朵盛开,杰出丰硕的果实。 6.下列对“思维惰性”这一概念内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思维常常会落后于实践而限制新事物发展的心理特征。 B.人类思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它的本质,把握它的发展规律,从而预见 未来。 C.人具有一种“对新设想的抗拒心理”,“这种惰性可被列为大自然的一项基本‘法则’”。 D.人类的思维还能能动地指导实践,成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精辟指出了人类容易产生思维惰性的三个主观原因——因循守旧、迷信权威、怕犯错误。 B.本文充分发挥敢于质疑的精神,对“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类思维惰性产生的心理原因进行 了深入的剖析。 C.作者鼓励人们打破传统和权威的思维桎梏,克服思维的“惰性”,让创造思维的花朵盛开
D.文中列举了古今中外的大量事例和著名人物的许多言论,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却又无堆砌之感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思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它的本质,因而能自觉地控制思维“惰 性”的产生。 B.人类只要跳出前人的思维窠臼,破除因循守旧、迷信权威、害怕出错三种“惰性”心理,就能充 分发挥好思维的创造性。 C.人类思维常常超前于实践,又时时会落后于实践:既能指导实践,又限制新事物发展,所以人类 难以驾驭。 D.人脑中的固守现成流行的传统观念的倾向,使得人们无法对面前的新情况作出是非判断。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林类①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 与言者,试往讯之。"子贡请行。逆之垅端,面之而叹日:"先生曾不悔乎?而行歌拾穗?"林类行不留,歌 不辍。子贡叩之不已,乃仰而应日:"吾何悔邪?"子贡日:“先生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将 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林类笑日:"吾之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以为忧少不勤行,长不竞时 故能寿若此,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子贡曰:寿者人之情,死者人之恶。子以死为乐,何 也?"林类曰:"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安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营营 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子贡闻之,不喻其意,还以告夫子。夫子日:吾知其 可与言,果然;然彼得之而不尽者也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日:愿有所息。仲尼日:“生无所息。子贡曰:"然则赐②息无所乎?仲尼日 有焉耳。望其圹③,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仲尼曰:"赐!汝知之矣 人胥④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晏子曰:善哉,古之 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死也者,德之徼⑤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 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焉。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 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 而不知已者,亦何人哉?世必以为智谋之土。此二者,胥失者也,而世与一不与一。唯圣人知所与,知所 去 (选自《列子⑥·天瑞》) 注⑩①林类:古代隐士,事迹不详。②赐:子贡之名。③圹:坟墓。④胥:皆:都。⑤徼:求取。⑥ 列子:战国时期郑国人,学说属于道家之流。《列子》为道教经典之一。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且百岁,底春被裘 被:穿着 B.子贡闻之,不喻其意 喻:明白 C.一人失家,一世非之 非:不是 D.有人钟贤世、矜巧能 矜:自夸 10.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故吾安知其不相若矣 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B.①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 ②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C.①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①夸张于世而不知已者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1.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古人对待死亡的达观认识的一组是() ①死期将至,亦有何乐 ②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 ③死之与生,一往一反 ④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
D.文中列举了古今中外的大量事例和著名人物的许多言论,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却又无堆砌之感。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思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它的本质,因而能自觉地控制思维“惰 性”的产生。 B.人类只要跳出前人的思维窠臼,破除因循守旧、迷信权威、害怕出错三种“惰性”心理,就能充 分发挥好思维的创造性。 C.人类思维常常超前于实践,又时时会落后于实践;既能指导实践,又限制新事物发展,所以人类 难以驾驭。 D.人脑中的固守现成流行的传统观念的倾向,使得人们无法对面前的新情况作出是非判断。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林类①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 与言者,试往讯之。"子贡请行。逆之垅端,面之而叹曰:"先生曾不悔乎?而行歌拾穗?"林类行不留,歌 不辍。子贡叩之不已,乃仰而应曰:"吾何悔邪?"子贡曰:"先生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将 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林类笑曰:"吾之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以为忧。少不勤行,长不竞时, 故能寿若此,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子贡曰:"寿者人之情,死者人之恶。子以死为乐,何 也?"林类曰:"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安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营营 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子贡闻之,不喻其意,还以告夫子。夫子曰:"吾知其 可与言,果然;然彼得之而不尽者也。"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然则赐②息无所乎?"仲尼曰: "有焉耳。望其圹③,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仲尼曰:"赐!汝知之矣。 人胥④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晏子曰:'善哉,古之 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死也者,德之徼⑤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 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焉。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 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 而不知已者,亦何人哉?世必以为智谋之士。此二者,胥失者也,而世与一不与一。唯圣人知所与,知所 去。" (选自《列子⑥·天瑞》) [注]①林类:古代隐士,事迹不详。②赐:子贡之名。③圹:坟墓。④胥:皆;都。⑤徼:求取。⑥ 列子:战国时期郑国人,学说属于道家之流。《列子》为道教经典之一。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年且百岁,底春被 . 裘 被:穿着 B.子贡闻之,不喻 . 其意 喻:明白 C.一人失家,一世非 . 之 非:不是 D.有人钟贤世、矜 . 巧能 矜:自夸 10.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故吾安 . 知其不相若矣 ②安 . 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B.①仁者息焉 . ,不仁者伏焉 ②焉 . 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C.①言死人为 . 归人,则生人为行人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 . 所虏 D.①夸张于世而 . 不知已者 ②冰,水为之,而 . 寒于水 11.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古人对待死亡的达观认识的一组是( ) ①死期将至,亦有何乐 ②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 ③死之与生,一往一反 ④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
未知生之苦 ⑥死也者,德之徼也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③⑤⑥ 12.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子用林类的故事告诉人们,以求生为快乐,也许正是人们忧虑的根源:超越生与死来看待人生 也许才能像林类那样充满快乐 B.人们恋生惧死是因为留恋这属于自己的唯一一次生命,而在林类看来,人人都会死,死后还会在 别处重生,所以死亡没有什么可怕的 C.列子用子贡倦于学的故事告诉人们,生命是与辛劳相伴的,唯有死亡才是彻底的休息和解脱,才 能使人回到安宁的状态之中 D.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过失的,只有圣人才知道要赞扬其中的哪 一种人,反对其中的哪一种人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3分) (2)吾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4分) (3)人胥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3分) 1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淇上送赵仙舟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xmInamespace prefix="st"ns=" un: schemas- microsoft- com office smarttags 卜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1)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分) (2)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3 分) 15.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元杂剧体例十分精严,“折”是剧本情节中的一个段落 一般放在剧本开头,对人 物、故事进行简要的介绍或交代。《窦娥冤》是戏剧家 创作的 (2)李白在《蜀道难》中感叹: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扪参历并仰胁息, (3)楚天千里清秋 倩何人唤取 (4)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5)王亩之宅,树之以桑, 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父亲的树
⑤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 ⑥死也者,德之徼也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 12.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列子用林类的故事告诉人们,以求生为快乐,也许正是人们忧虑的根源;超越生与死来看待人生, 也许才能像林类那样充满快乐。 B.人们恋生惧死是因为留恋这属于自己的唯一一次生命,而在林类看来,人人都会死,死后还会在 别处重生,所以死亡没有什么可怕的。 C.列子用子贡倦于学的故事告诉人们,生命是与辛劳相伴的,唯有死亡才是彻底的休息和解脱,才 能使人回到安宁的状态之中。 D.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过失的,只有圣人才知道要赞扬其中的哪 一种人,反对其中的哪一种人。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3 分) (2)吾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4 分) (3)人胥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3 分) 1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淇上送赵仙舟 王 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1)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 分) (2)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3 分) 15.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5 题限选 4 题)(8 分) (1)元杂剧体例十分精严,“折”是剧本情节中的一个段落,“ ”一般放在剧本开头,对人 物、故事进行简要的介绍或交代。《窦娥冤》是戏剧家 创作的。 (2)李白在《蜀道难》中感叹: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 扪参 历并 仰胁 息 , 。 (3)楚天千里清秋, ……倩何人唤取, 。 (4)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 (5)王亩之宅,树之以桑, 。……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五、(21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9 题。 父 亲 的树
阎连科 1978年,如同冬后的春来乍到时,万物恍恍惚惚苏醒了,人世的天空也蓝得唐突和猛烈——忽然,农 民分地了。农民们也就一边站在田头灿烂地笑;另一边,有人就把分到自家田地中的树木都给砍掉了 田是我的了,那树自然也该是我家的财产和私有。于是就都砍,抬到家里去,有一天政策变了脸,又 把田地收回到政府的册账和手里,至少家里还留有一棵、几棵树。几天间,田野里、山坡上的那些稍大的 可檩可梁的树木就都不在了。 和别家田头都有树一样,我家的地头也有一棵越过碗粗的箭杨树,笔直着,在春天,杨叶的掌声哗脆 脆地响。当别家田头的树都只有溜地的白茬树桩时,那棵杨树还孤零零地立着,像—个单位广场上的旗杄 样。父亲几次用手和目光去痄量树的粗细和身高,知道把树伐下来,盖房做檩是绝好的材料和支持。可最 终,父亲没有砍那树。邻居说:不砍呀?父亲说“它还没真正长成呢。 就没砍。就让那原是路边田头长长一排中的—棵箭杨树,孤傲挺拔地竖在路边上、田野间,仿佛是竖 着的乡村人心的一杄旗,望着这世界,读着世界的变幻和人心。然在三年后,乡村的土地政策果不其然变 化了。各家的土地需要调整和更换,我家的地就冷猛成了别家田地了,那棵已经远比盆粗的杨树也成了人 家的树。 在成了人家后的第三天,父亲从那田头上过,忽然发现那远比盆粗的树已经不在了,路边只有紧随地 面白着的树桩。树桩的白,如在云黑的天空下白着的一片雪。父亲没说话,只看了一会儿那树桩,就 处我家新分的田地去了 父亲离开人世后,我总是念念想起那棵属于父亲的树。再后来,他的坟头因为幡枝生成,又长起了 棵并不成材的弯柳树。树由芽到枝,由胳膊的粗细,到了碗的状。山坡地,不似平壤的士肥与水足,那棵 树竟也能在岁月中坚韧地长。乡村的人多有迷信,以为幡枝发芽长成材,皆是很好很好的一桩事。那是因 为人生在世有许多厚德时,上天才让你的荒野坟前长起一棵树。以此说,那坟前的柳树也正是父亲生前做 人的延续和回报。毎年上坟,家人都会把那弯树修整-下枝,让它虽然弯,但却·样可以在山野荒寂中, 把枝叶升旗一样扬起来。就这么过了20年,那树竟然原来弓弯的腰身也被天空和生长拉得直起来,和20 多年前我家田头的杨树一样粗,完全可以成材使用了。 我家祖坟上有许多树,父亲的那一棵,却是最大最粗的。乡村伦理中的人品与德行,原是可以在因果中 对坟地和树木给以给养的。今年正月间80岁的三叔下世时,我忽然看父亲坟前的树没了,被人砍去了。树 桩呈着岁月的灰黑色,显出无尽的沉默和蔑视。再看别的坟头的树,大的和小的一律被人伐光了,原来一 片林似的密和绿,现在也都荡荡无存、光光秃秃了。想到今天乡村世界的繁华和闹乱;想到路边-年四季 竖着的收购木材的华丽的广告牌;想到我几年前回家就看到村头路边早已没了树木的荡荡洁净和富有,也 就豁然明白了父亲坟头被人砍树的原委和因果。 只是默默念念地想,时代与人心从田头伐起最终就砍到了坟头上。 只是想父亲终于在生前死后都没了他的树,和人心中最终没了旗一样 只是想,父亲坟前的老桩在春醒之后一定会有新芽的,但不知那芽几时才可长成树。成了树,又有几 年可以安稳无碍地竖在坟头和田野上。 (选自《散文选刊》2010年第3期,有删改) 16.文中说:“另一边,有人就把分到自家田地中的树木都给砍掉了。”“可最终,父亲没有砍那树。” 人们砍树和父亲不砍树各怀着怎样的心理,表现出什么样的品质?(5分) 17.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分析“树桩呈着岁月的灰黑色,显出无尽的沉默和蔑视”一句的深 刻内涵。(4分)
阎连科 1978 年,如同冬后的春来乍到时,万物恍恍惚惚苏醒了,人世的天空也蓝得唐突和猛烈——忽然,农 民分地了。农民们也就一边站在田头灿烂地笑;另一边,有人就把分到自家田地中的树木都给砍掉了。 田是我的了,那树自然也该是我家的财产和私有。于是就都砍,抬到家里去,有一天政策变了脸,又 把田地收回到政府的册账和手里,至少家里还留有一棵、几棵树。几天间,田野里、山坡上的那些稍大的 可檩可梁的树木就都不在了。 和别家田头都有树一样,我家的地头也有一棵越过碗粗的箭杨树,笔直着,在春天,杨叶的掌声哗脆 脆地响。当别家田头的树都只有溜地的白茬树桩时,那棵杨树还孤零零地立着,像一个单位广场上的旗杆 .. 样。父亲几次用手和目光去拃量树的粗细和身高,知道把树伐下来,盖房做檩是绝好的材料和支持。可最 终,父亲没有砍那树。邻居说:“不砍呀?”父亲说:“它还没真正长成呢。” 就没砍。就让那原是路边田头长长一排中的一棵箭杨树,孤傲挺拔地竖在路边上、田野间,仿佛是竖 着的乡村人心的一杆旗 . ,望着这世界,读着世界的变幻和人心。然在三年后,乡村的土地政策果不其然变 化了。各家的土地需要调整和更换,我家的地就冷猛成了别家田地了,那棵已经远比盆粗的杨树也成了人 家的树。 在成了人家后的第三天,父亲从那田头上过,忽然发现那远比盆粗的树已经不在了,路边只有紧随地 面白着的树桩。树桩的白,如在云黑的天空下白着的一片雪。父亲没说话,只看了一会儿那树桩,就朝远 处我家新分的田地去了。 父亲离开人世后,我总是念念想起那棵属于父亲的树。再后来,他的坟头因为幡枝生成,又长起了一 棵并不成材的弯柳树。树由芽到枝,由胳膊的粗细,到了碗的状。山坡地,不似平壤的土肥与水足,那棵 树竟也能在岁月中坚韧地长。乡村的人多有迷信,以为幡枝发芽长成材,皆是很好很好的一桩事。那是因 为人生在世有许多厚德时,上天才让你的荒野坟前长起一棵树。以此说,那坟前的柳树也正是父亲生前做 人的延续和回报。每年上坟,家人都会把那弯树修整一下枝,让它虽然弯,但却一样可以在山野荒寂中, 把枝叶升旗 . 一样扬起来。就这么过了 20 年,那树竟然原来弓弯的腰身也被天空和生长拉得直起来,和 20 多年前我家田头的杨树一样粗,完全可以成材使用了。 我家祖坟上有许多树,父亲的那一棵,却是最大最粗的。乡村伦理中的人品与德行,原是可以在因果中 对坟地和树木给以给养的。今年正月间,80 岁的三叔下世时,我忽然看父亲坟前的树没了,被人砍去了。树 桩呈着岁月的灰黑色,显出无尽的沉默和蔑视。再看别的坟头的树,大的和小的一律被人伐光了,原来一 片林似的密和绿,现在也都荡荡无存、光光秃秃了。想到今天乡村世界的繁华和闹乱;想到路边一年四季 竖着的收购木材的华丽的广告牌;想到我几年前回家就看到村头路边早已没了树木的荡荡洁净和富有,也 就豁然明白了父亲坟头被人砍树的原委和因果。 只是默默念念地想,时代与人心从田头伐起最终就砍到了坟头上。 只是想,父亲终于在生前死后都没了他的树,和人心中最终没了旗 . 一样。 只是想,父亲坟前的老桩在春醒之后一定会有新芽的,但不知那芽几时才可长成树。成了树,又有几 年可以安稳无碍地竖在坟头和田野上。 (选自《散文选刊》2010 年第 3 期,有删改) 16.文中说:“另一边,有人就把分到自家田地中的树木都给砍掉了。”“可最终,父亲没有砍那树。” 人们砍树和父亲不砍树各怀着怎样的心理,表现出什么样的品质?(5 分) 17.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分析“树桩呈着岁月的灰黑色,显出无尽的沉默和蔑视”一句的深 刻内涵。(4 分)
18本文中作者多次把树比喻成旗杆或旗,统观全文,从三个层面简要说明作者这样写的深刻用意。(6分) 19.文章最后说“只是想,父亲坟前的老桩在春醒之后一定会有新芽的,但不知那芽几时才可长成树。成 了树,又有几年可以安稳无碍地竖在坟头和田野上。”请探究其中的深刻含义。(6分) 六、(4分) 20.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裴果提先生自己没结婚,却收养了一对孤儿:妹妺的女儿爱弥丽和弟弟的儿子汉姆—一他们的父母都 死在海上了。裴果提先生就领着他们相亲相爱地一起过日子。这个奇特的家庭和大卫在此感到的温暖 亲切,在大卫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卫科波菲尔》 B.除夕前一天的下午,在觉新的办公室里,觉新向觉民、觉慧诉说了自己身为长孙所承担的重任,以及 自己为家族牺牲了个人幸福的痛苦 C.1467年复活节后第一个星期日的早晨,某个慈善团体的女信徒们围着一个活生生的“小怪物”议论纷 纷,充满了同情:但他太丑陋了,她们没有勇气收养,只好将他托给年轻的克洛德·弗罗洛教士抚养 《巴黎圣母院》 宝玉挨打的原因有三: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 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三是贾环搬弄是非 宝玉逼死金钏儿。 《红楼梦》 E.关羽退守麦城后,孙权派诸葛瑾劝降,关羽不从,弃麦城往西川撤退,路遇伏兵,关羽被擒。孙权虽 斩了关羽首级,但也厚葬了他 《三国演义》 七、(15分) 21.下面是选自2011届《自主招生指导报》上的5所重点大学的校训,在概括它们所倡导的求学理念之相 同点的基础上,请对此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评。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清华大学校训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北京大学校训 求是创新” 浙江大学校训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武汉大学校训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北京师大校训 八、写作(5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末封疆大使左宗棠告老还乡,在长沙大兴土木,为子孙后代留下豪华府第,他总怕工匠偷工减料, 亲自拄着拐杖到工地督工,这儿摸摸,那儿敲敲。有位老工匠看他如此不放心,就说:大人,放心吧。我 活了这么大一把年纪,在长沙城造了不知多少府第,从来没有倒場过,但屋主易人却是经常的事。左宗棠 听了,不觉满面羞愧,叹息而去。 阅读上面的材料,在全面理解材料含意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 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2011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1.D(A:笑靥(ye);B:圈养(juan),身陷囹圄(y):C:跻身(j)。) 2.C(曲一屈A犯一范复一覆B迹一绩铄一烁D成一程荫一茵
18 本文中作者多次把树比喻成旗杆或旗,统观全文,从三个层面简要说明作者这样写的深刻用意。(6 分) 19.文章最后说“只是想,父亲坟前的老桩在春醒之后一定会有新芽的,但不知那芽几时才可长成树。成 了树,又有几年可以安稳无碍地竖在坟头和田野上。”请探究其中的深刻含义。(6 分) 六、(4 分) 20.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裴果提先生自己没结婚,却收养了一对孤儿: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弟弟的儿子汉姆——他们的父母都 死在海上了。裴果提先生就领着他们相亲相爱地一起过日子。这个奇特的家庭和大卫在此感到的温暖、 亲切,在大卫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卫科波菲尔》 B.除夕前一天的下午,在觉新的办公室里,觉新向觉民、觉慧诉说了自己身为长孙所承担的重任,以及 自己为家族牺牲了个人幸福的痛苦。 《家》 C.1467 年复活节后第一个星期日的早晨,某个慈善团体的女信徒们围着一个活生生的“小怪物”议论纷 纷,充满了同情;但他太丑陋了,她们没有勇气收养,只好将他托给年轻的克洛德·弗罗洛教士抚养。 《巴黎圣母院》 D.宝玉挨打的原因有三: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 往激怒 了忠顺 王爷 ,给 贾政无 端招 来政治 纠纷 。三是 贾环 搬弄是 非, 污蔑 宝玉逼 死金 钏儿。 《红楼梦》 E.关羽退守麦城后,孙权派诸葛瑾劝降,关羽不从,弃麦城往西川撤退,路遇伏兵,关羽被擒。孙权虽 斩了关羽首级,但也厚葬了他。 《三国演义》 七、(15 分) 21.下面是选自 2011 届《自主招生指导报》上的 5 所重点大学的校训,在概括它们所倡导的求学理念之相 同点的基础上,请对此写一篇 200 字左右的短评。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清华大学校训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北京大学校训 “求是创新” ——浙江大学校训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武汉大学校训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北京师大校训 八、写作(50 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清末封疆大使左宗棠告老还乡,在长沙大兴土木,为子孙后代留下豪华府第,他总怕工匠偷工减料, 亲自拄着拐杖到工地督工,这儿摸摸,那儿敲敲。有位老工匠看他如此不放心,就说:大人,放心吧。我 活了这么大一把年纪,在长沙城造了不知多少府第,从来没有倒塌过,但屋主易人却是经常的事。左宗棠 听了,不觉满面羞愧,叹息而去。 阅读上面的材料,在全面理解材料含意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 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2011 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1.D(A:笑靥 . (yè);B:圈 . 养(juàn),身陷囹圄 . (yǔ);C:跻 . 身(jī)。) 2.C(曲—屈 A 犯—范 复—覆 B 迹—绩 铄—烁 D 成—程 荫—茵 刃--仞)
3.B(鼎力相助,使用对象错:无独有偶,感情色彩错: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不能够用于惊人的消息。) 4.C(A主语残缺,在“呼吁”前加上“主办方”;B语序不当,该句改为“我国在西昌卫星发 射中心成功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六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这是我国今年连续发 射的第4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D句子杂糅,将“了”改为“的) 5.B(要注意前后语意及写景顺序。) 6.A。根据原文“它……又常常会落后于实践而限制新事物发展”可知判断是正确的。B、D两 项是谈思维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而非思维“惰性”,不合题干要求。C对概念内涵的揭示不明 确,应排除。) 7.B项中恩格斯所言的“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指人类的思维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而不是“思 维的惰性” 8.D(A强加因果,况且,思维惰性也不能自觉控制。B文中指出的三种心理只是阻碍思维创造 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的主观因素,二者不能构成充分条件关系。C强加因果,推不出“人类难 以驾驭”的结论) 9.C(责怪) 10.A怎么。(B,于之/哪里:怎么。C是/被。D,而且/却) 11.B①认识不达观⑤是对生的认识 12.D("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所)失的,这两种人都不值得赞 扬,只有圣人知道所赞扬的什么,所反对的是什么) 13.(1)孔子到卫国去,在田野上看见了他,回头对学生说:"那位老人是个值得对话的人,试 试去问问他。″("适"、介词结构后置、"顾”、句式规范流畅分别1分,共3分) (2)我又怎么知道力求生存而忙忙碌碌不是头脑糊涂呢?同时又怎么知道我现在的死亡不比过去 活着更好些呢?(″安″、"营营″、″惑″、"愈″、规范流畅各1分,共4分) (3)人们都知道活着的快乐,却不知道活着的劳苦:都知道老年的疲惫,却不知道老年的安逸 都知道死亡的可恶,却不知道死亡是休息。(一个短句1分,关键词”惫"、"佚”、"息”,共 3分) 14(1)(3分)①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凄淸景象,传达了作者感伤 之情:②直抒胸臆,颔联直接点出“伤离”、“愁”的情感:③细节描写(动作描写),以伫 立河边的细节,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不舍。(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每点1分。没有 具体分析不得分。) (2)参考答案一:“犹”字好。(1分)孤舟远逝,作者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1 分)“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作者主观上的不愿离去,写出了不舍的深情。(2 分) 参考答案二:“空”字好。(1分)“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作者空对无 际的天水。(1分)“空”字侧重表现出作者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强烈传达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 惆怅、失落之情。(2分) (本题考査对诗歌语言的鉴赏。明确认可的用字,给1分:用自己的语言对句子进行解读, 1分:准确表达出用字的效果作用,给1分。如仅答出认可的字,没有具体解析则不得分。) 5.(1)楔子关汉卿 (2)猿猱欲度愁攀援以手扶膺坐长叹 (3)水随天去秋无际红巾翠袖攝英雄泪 (4)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风流总被风打雨吹去 (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申之以孝悌之义 16.(5分)(1)心理:有人分了地就认为地里的树就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并担心政策反复, 政府会把田地收走。(1分)品质:看重私利,缺乏信念和坚守。(1分) (2)心理:不忍砍掉那棵还没有真正长成的树,期望它再长长。(1分)品质:父亲的善良和 对信念的坚守。(2分) 使用拟人手法,(1分)“树桩的沉默和蔑视”是对人性贪婪和人们失去敬畏之心的无声控 诉。(3分)(如从“岁月的灰黑色”答题,只给1分) 18.(6分)(1)像旗一样直立挺拔的树象征(或比喻)父亲高大的形象及淳厚的美德, (2)“旗”象征“信念或信仰”,旗一样的树不断被伐掉,说明人们逐渐失去了信念或信仰 (3)以“旗”喻“树”意在说明乡村伦理中的人性与品德能够荫庇后人,可敬可畏,不容亵渎。 (每点2分)
3.B (鼎力相助,使用对象错;无独有偶,感情色彩错;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不能够用于惊人的消息。) 4.C(A 主语残缺,在“呼吁”前加上“主办方”;B 语序不当,该句改为“我国在西昌卫星发 射中心成功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六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这是我国今年连续发 射的第 4 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D 句子杂糅,将“了”改为 “的 ) 5.B(要注意前后语意及写景顺序。) 6.A。根据原文“它……又常常会落后于实践而限制新事物发展”可知判断是正确的。B、D 两 项是谈思维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而非思维“惰性”,不合题干要求。C 对概念内涵的揭示不明 确,应排除。) 7.B 项中恩格斯所言的“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指人类的思维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而不是“思 维的惰性”。 8.D(A 强加因果,况且,思维惰性也不能自觉控制。B 文中指出的三种心理只是阻碍思维创造 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的主观因素,二者不能构成充分条件关系。C 强加因果,推不出“人类难 以驾驭”的结论) 9.C(责怪) 10.A 怎么。(B,于之/哪里;怎么。C 是/被。D,而且/却) 11.B①认识不达观⑤是对生的认识 12.D("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所)失的,这两种人都不值得赞 扬,只有圣人知道所赞扬的什么,所反对的是什么) 13.(1) 孔子到卫国去,在田野上看见了他,回头对学生说:"那位老人是个值得对话的人,试 试去问问他。"("适"、介词结构后置、"顾"、句式规范流畅分别 1 分,共 3 分) (2)我又怎么知道力求生存而忙忙碌碌不是头脑糊涂呢?同时又怎么知道我现在的死亡不比过去 活着更好些呢?("安"、"营营"、"惑"、"愈"、规范流畅各 1 分,共 4 分) (3)人们都知道活着的快乐,却不知道活着的劳苦;都知道老年的疲惫,却不知道老年的安逸; 都知道死亡的可恶,却不知道死亡是休息。(一个短句 1 分,关键词"惫"、"佚"、"息",共 3 分) 14(1)(3 分)①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传达了作者感伤 之情;②直抒胸臆,颔联直接点出“伤离”、“愁”的情感;③细节描写(动作描写),以伫 立河边的细节,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不舍。(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每点 1 分。没有 具体分析不得分。) (2)参考答案一:“犹”字好。(1 分)孤舟远逝,作者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1 分)“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作者主观上的不愿离去 ....................... ,写出了不舍的深情。(2 分) 参考答案二:“空”字好。(1 分)“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作者空对无 际的天水。(1 分)“空”字侧重表现出作者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强烈传达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 惆怅、失落之情。(2 分) (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明确认可的用字,给 1 分;用自己的语言对句子进行解读,给 1 分;准确表达出用字的效果作用,给 1 分。如仅答出认可的字,没有具体解析则不得分。) 15.(1)楔子 关汉卿 (2)猿猱欲度愁攀援 以手扶膺坐长叹 (3)水随天去秋无际 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4)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风流总被风打雨吹去 (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申之以孝悌之义 16.(5 分)(1)心理:有人分了地就认为地里的树就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并担心政策反复, 政府会把田地收走。(1 分)品质:看重私利,缺乏信念和坚守。(1 分) (2)心理:不忍砍掉那棵还没有真正长成的树,期望它再长长。(1 分)品质:父亲的善良和 对信念的坚守。(2 分) 17.(4 分) 使用拟人手法,(1 分)“树桩的沉默和蔑视”是对人性贪婪和人们失去敬畏之心的无声控 诉。(3 分)(如从“岁月的灰黑色”答题,只给 1 分) 18.(6 分)(1)像旗一样直立挺拔的树象征(或比喻)父亲高大的形象及淳厚的美德。 (2)“旗”象征“信念或信仰”,旗一样的树不断被伐掉,说明人们逐渐失去了信念或信仰。 (3)以“旗”喻“树” 意在说明乡村伦理中的人性与品德能够荫庇后人,可敬可畏,不容亵渎。 (每点 2 分)
19.(1)春醒之后一定会有新芽,表明作者对未来的坚定信念。(2分 (2)改革开放的时代,“钱”似乎左右着一切,人人一心想着致富,作者对失去坚守美德信念 的担忧。(2分)(3)对朝令夕改的政策的忧虑。(2分) 20.CE(C“充满了同情”错,没有同情:E是曹操厚葬了关羽。 21.这些大学倡导的是这样的求学理念:崇尚德行,追求创新。这给我们年青人很好的人生导向 德才兼备,锐意创新,也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附参考译文 林类的年纪将近一百岁了,到了春天还穿着粗皮衣,在田地里拾取收后遗留下来的谷穗,一面 唱歌,一面往前走。孔子到卫国去,在田野上看见了他,回头对学生说:"那位老人是个值得对话的 人,试试去问问他。子贡请求前往。在田埂的一头迎面走去,面对着他感叹道:"先生没有后悔过吗? 却边走边唱地拾谷穗?"林类不停地往前走,照样唱歌不止孑贡再三追问,他才仰着头答复说:"我 后悔什么呢?子贡说:"您少年时懒惰不努力,长大了又不争取时间,到老了还没有妻子儿女,现在 已经死到临头了,又有什么快乐值得拾谷穗时边走边唱歌呢?"杕类笑着说:我所以快乐的原因,人 人都有,但他们却反而以此为忧。我少年时懒惰不努力,长大了又不争取时间,所以才能这样长寿。 到老了还殳有妻子儿女,现在又死到临头了,所以才能这样快乐。子贡问:"长寿是人人所希望的, 死亡是人人所厌恶的。您却把死亡当作快乐,为什么呢?"林类说:"死亡与出生,不过是一去-一回。 因此在这儿死去了,怎么知道不在另一个地方重新出生呢?由此,我怎么知道死与生不一样呢?我又 怎么知道力求生存而忙忙碌碌不是头脑糊涂呢?同时又怎么知道我现在的死亡不比过去活着更好些 呢?"孑贡听了,不明白他的意思,回来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知道他是值得对话的,果然如此 可是他懂得自然之理并不完全彻底 子贡对学习有些厌倦,对孔子说:“希望能休息-阵。吼孔子说:"人生没有什么休息。“子问 那么我也就没有休息的时候了吗?·孔子回答说:"有休息的时候。你看那墓穴,就知道是休息的时 候了。子贡说:"死亡真伟大啊!君子在那时休息了,小人在那时被埋葬了。孔子说:"赐!你现在 已经明白了。人们都知道活着的快乐,却不知道活着的劳苦;都知道老年的疲惫,却不知道老年的安 逸;都知道死亡的可恶,却不知道死亡是休息。晏子说过:真好啊,自古以来就有死亡!仁慈的人 在那时休息了,不仁的人在时被堙蟀了。死亡是德所求取的事情。古人把死人叫做归人。说死人 是归人',那么活着的人就是行人了。一直在外面行走而不知道回家,那是抛弃了家庭的人。一个人 抛弃了家庭,所有世上的人都反对他;天下的人都抛弃了家庭,却没有人知道反对有人离开了家乡 抛弃了亲人,荒废了家业,到处游荡而不知道叵家,这是怎样的人呢?世上的人一定会说他是放荡而 疯狂的人。又有人专心到志于盛世之治,自以为聪明能干,于是博取功名,到处夸夸其谈而不知道停 止,这又是怎样的人呢?世上的人一定会认为他是有智慧谋略的人。这两种人都是错误的,而世上的 人却赞扬一个,反对一个。只有圣人才知道什么该赞扬,什么该反对
19.(1)春醒之后一定会有新芽,表明作者对未来的坚定信念。(2 分) (2)改革开放的时代,“钱”似乎左右着一切,人人一心想着致富,作者对失去坚守美德信念 的担忧。(2 分)(3)对朝令夕改的政策的忧虑。(2 分) 20.CE(C“充满了同情”错,没有同情;E 是曹操厚葬了关羽。) 21.这些大学倡导的是这样的求学理念:崇尚德行,追求创新。这给我们年青人很好的人生导向; 德才兼备,锐意创新,也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附参考译文 林类的年纪将近一百岁了,到了春天还穿着粗皮衣,在田地里拾取收割后遗留下来的谷穗,一面 唱歌,一面往前走。孔子到卫国去,在田野上看见了他,回头对学生说:"那位老人是个值得对话的 人,试试去问问他。"子贡请求前往。在田埂的一头迎面走去,面对着他感叹道:"先生没有后悔过吗? 却边走边唱地拾谷穗?"林类不停地往前走,照样唱歌不止。子贡再三追问,他才仰着头答复说:"我 后悔什么呢?"子贡说:"您少年时懒惰不努力,长大了又不争取时间,到老了还没有妻子儿女,现在 已经死到临头了,又有什么快乐值得拾谷穗时边走边唱歌呢?"林类笑着说:"我所以快乐的原因,人 人都有,但他们却反而以此为忧。我少年时懒惰不努力,长大了又不争取时间,所以才能这样长寿。 到老了还没有妻子儿女,现在又死到临头了,所以才能这样快乐。"子贡问:"长寿是人人所希望的, 死亡是人人所厌恶的。您却把死亡当作快乐,为什么呢?"林类说:"死亡与出生,不过是一去一回。 因此在这儿死去了,怎么知道不在另一个地方重新出生呢?由此,我怎么知道死与生不一样呢?我又 怎么知道力求生存而忙忙碌碌不是头脑糊涂呢?同时又怎么知道我现在的死亡不比过去活着更好些 呢?"子贡听了,不明白他的意思,回来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知道他是值得对话的,果然如此; 可是他懂得自然之理并不完全彻底。" 子贡对学习有些厌倦,对孔子说:"希望能休息一阵。"孔子说:"人生没有什么休息。"子贡问: "那么我也就没有休息的时候了吗?"孔子回答说:"有休息的时候。你看那墓穴,就知道是休息的时 候了。"子贡说:"死亡真伟大啊!君子在那时休息了,小人在那时被埋葬了。"孔子说:"赐!你现在 已经明白了。人们都知道活着的快乐,却不知道活着的劳苦;都知道老年的疲惫,却不知道老年的安 逸;都知道死亡的可恶,却不知道死亡是休息。晏子说过:'真好啊,自古以来就有死亡!仁慈的人 在那时休息了,不仁的人在那时被埋葬了。'死亡是德所求取的事情。古人把死人叫做'归人'。说死人 是'归人',那么活着的人就是'行人'了。一直在外面行走而不知道回家,那是抛弃了家庭的人。一个人 抛弃了家庭,所有世上的人都反对他;天下的人都抛弃了家庭,却没有人知道反对。有人离开了家乡, 抛弃了亲人,荒废了家业,到处游荡而不知道回家,这是怎样的人呢?世上的人一定会说他是放荡而 疯狂的人。又有人专心致志于盛世之治,自以为聪明能干,于是博取功名,到处夸夸其谈而不知道停 止,这又是怎样的人呢?世上的人一定会认为他是有智慧谋略的人。这两种人都是错误的,而世上的 人却赞扬一个,反对一个。只有圣人才知道什么该赞扬,什么该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