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二中2009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D.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命题、审题人:王如际朱安荣 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 本试卷分第I卷(客观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B.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酯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 第I卷(选择题36分) 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一〔15分邻小属3分) 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收看到了这一壮举的人,都毫 无例外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想息(q) 鸟窠(k)猝然(cu D.诚信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 B.衣被(mei)流岚(lan)倾圮(q) 蛟龙(jao)惶悚(song) 风沐 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9分,每小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它是指“来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根据,由某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 A.亲睐心旷神怡良辰美景针砭时弊 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 B.膏粱举案齐眉掎角之势事必恭亲 式口头相传“ C.锻炼物是人非杯盘狼藉无精打采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附个人存在的、身口相传的一种非物质形态的透产 D.安祥正襟危座 冕堂皇 鸣鼎食 民间文化中的口头文学、神话、史诗,语言、民歌、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民俗礼仪、民间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祭典、民间手工艺术、民居建造术等等均是口头的非物质的文化 ①为了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金融机构的某些强制执行的 问题,理应 中国是世界上无形遗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 井行必要的修改 昆曲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同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 ②截至昨天,在这次重大矿难中己有20人遇难,10人失踪 及善后工作仍 会将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中国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列入世界干年纪念名单 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因为美国人姆斯希尔顿一本书《消失的地平线》,西方人记住了“香格里拉",书中 ③自习课上,王小淘同学拿出一本武侠小说律津有味地读着.班主任站在身后也 没有发现。 展示的,不仅仅是丽江古城,而且是一个活生生的古纳西王国,一个由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共 同构筑成的美丽的家园著名作家冯骥才在很多场合重复着他的理论:“中国正在经历从农 A.权利抢救就是 B.权限营救就是 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农耕文明架构下原有的一切文化都在迅速地瓦解、消失、涣 C.权限营敦即使 D.权利抢救即使 教.泯灭”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社会的这种转型是以十年浩劫的“文革”到突然的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美国解决金融危机的方式是继续发行更多的国债,用引发危机的方式来治理危机,这 改革开放这种非线性、非渐变的形式来实现的。农耕文明还来不及清查就被工业文明的浪潮 所席卷而去,它们死得迅速且缓默,那是一种“非正常的死亡 无疑是饮鸩止渴 B.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北京奥运会闭蓦词中,称北京奥运会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正在“非正常死亡的,冯骥才认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另一半“,任何民族的文化都 C.哈里斯球打得越来越好,队中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无形之中他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强 是由它的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共同组成的,我们有一个文字历史的传统,一个文人精英的传 统,一个王朝更迭的传统,但我们长期忽略了生活中还有一个民间活态的传统,一个非物质 上高二中2009届高三算五次月考语文试是
上高二中 2009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1 上高二中 2009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命题、审题人:王如际 朱安荣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 I 卷 (选择题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憩.息(qī) 鸟窠.(kē) 猝.然(cù) 饿殍.遍野(piáo) B.衣袂.(mèi) 流岚.(lán) 倾圮.(qǐ) 亘.古不变(gèn) C.胡同.(tòng) 蛟.龙(jiāo) 惶悚.(sǒng) 栉.风沐雨(zhì) D.思忖.(cǔn) 天籁.(lài) 熨.帖(yùn) 窸.窸窣窣(x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亲睐 心旷神怡 良辰美景 针砭时弊 B.膏粱 举案齐眉 掎角之势 事必恭亲 C.锻炼 物是人非 杯盘狼藉 无精打采 D.安祥 正襟危座 冠冕堂皇 钟鸣鼎食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了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金融机构的某些强制执行的 问题,理应 进行必要的修改。 ②截至昨天,在这次重大矿难中已有 20 人遇难,10 人失踪, 及善后工作仍 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③自习课上,王小淘同学拿出一本武侠小说津津有味地读着, 班主任站在身后也 没有发现。 A.权利 抢救 就是 B.权限 营救 就是 C.权限 营救 即使 D.权利 抢救 即使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美国解决金融危机的方式是继续发行更多的国债,用引发危机的方式来治理危机,这 无疑是饮鸩止渴 ....。 B.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北京奥运会闭幕词中,称北京奥运会是一届无与伦比 ....的奥运会。 C.哈里斯球打得越来越好,队中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无形之中他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强。 D.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 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B.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 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C.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收看到了这一壮举的人,都毫 无例外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D.诚信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 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它是指“来 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根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 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 式口头相传”。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附个人存在的、身口相传的一种非物质形态的遗产。 民间文化中的口头文学、神话、史诗,语言、民歌、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民俗礼仪、民间 祭典、民间手工艺术、民居建造术等等均是口头的非物质的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无形遗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2001 年 5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 昆曲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同年 11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31 届大 会将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中国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列入世界千年纪念名单。 因为美国人詹姆斯·希尔顿一本书《消失的地平线》,西方人记住了“香格里拉”。书中 展示的,不仅仅是丽江古城,而且是一个活生生的古纳西王国,一个由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共 同构筑成的美丽的家园。著名作家冯骥才在很多场合重复着他的理论:“中国正在经历从农 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农耕文明架构下原有的一切文化都在迅速地瓦解、消失、涣 散、泯灭。”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社会的这种转型是以十年浩劫的“文革”到突然的 改革开放这种非线性、非渐变的形式来实现的。农耕文明还来不及清查就被工业文明的浪潮 所席卷而去,它们死得迅速且缄默,那是一种“非正常的死亡”。 正在“非正常死亡”的,冯骥才认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另一半”。任何民族的文化都 是由它的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共同组成的。我们有一个文字历史的传统,一个文人精英的传 统,一个王朝更迭的传统。但我们长期忽略了生活中还有一个民间活态的传统,一个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传统。两者都是民族精神的载体,由于历史的因,民间文化从未得到过与精英 文化同等的地位,始终停留在口传心授、自生自灭的阶段。因此没有人能真正说清,我们曾 杜瑛,字文玉,瑛长七尺,美须髯,气貌魁伟。金将亡,士犹以文辞规进取,瑛独地 经拥有什么,现在还有什么。 河南缑氏山中。时兵后,文物凋丧,瑛搜访诸书,尽读之,读不忘,而究其指题,古今得 文化的大树总是在民司的土壤里埋煎着根系,埋着生命的古老基因。正像联合国教科 失如指诸掌 徙,教授汾、晋间中书粘合珪开府于相,瑛赴其聘,遂家焉,与良田 文组织指出的那样,“对于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 干亩,辞不受,术者言其所居下有藏金,家人欲发视,輒止之后来居者果得黄金百 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线上,曾经拥有过哪 东西?50年前、100年前、300年前,在一样的士地上生活的人,他们怎样思想 二 世祖南伐至相,召见问计,瑛从容对日:“汉、唐以还,人君所侍以为国者,法与兵 食三事而已.国无法不立,人无食不生,乱无兵不守。今宋皆之,殆将亡矣,兴之在圣主 6.根据文意,下列对“无形文化遗产”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若控襄樊之师,委戈下流,以捣其背,大业可定矣帝悦,日:“儒者中乃有此人乎!瑛 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 复劝帝数事,以谓事不如此,后当如彼。帝纳之,心贤瑛,讷可大用,命从行,以疾弗果 B.它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整个社会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 统初,诏征瑛,时王文统方用事,辞不就。左丞张文谦抚河北,要为怀孟、彰德 C.它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其准则和价值 大名等路提举学校官,又辞,遗执政书,其略日:“先王之道不明,异端邪说害之也,欐流 D.它是依附个人存在的、口传心授的一种非物质形态的遗产 奔放,天理不绝如线。今天子神圣,俊乂辐塽,言纳计用,先王之礼乐教化,兴明修复,维 7.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民间文化遗产和文人精英文化都是民族精神的载体,都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 其时矣。若夫簿书期会,文法未节,汉、唐犹不屑也,执事者因陋就简,此是务,良可惜 系社会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 哉!夫善始者未必善终,今不能湖流求原,明法正俗,育材兴化,以拯数百千年之祸,仆恐 B.《消失的地平线》中展示的,不是图江古域,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古纳西王国,一个由物 后日之弊,将有不可胜言者矣“人或勉之仕,则日:“后世去古虽远,而先王之所设施,本 质和非物质遗产共同构筑成的美丽的家园 未先后,犹可考见,故为改者莫先于复古。因习旧日弊,以求合乎先干之意,不亦难乎!吾 C.民族文化的大树总是在民族的土壤里埋藏着根系,埋藏着生命的古老基因 D.由于历史的原因,无形遗产文化从未得到过与精英文化同等的地位,始终停留在口传心 又不能随时俯仰以赴机会,将焉用仕?“于是杜门著书,一不以穷遥得丧动其志,优游道艺 以终其身。年七十,遗命其子处立、处愿日:“吾即死,当表吾萋日“线山杜处士",天历 授、自生自灭的阶段 中,追封魏都公,谥文献 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元史》卷199 A.透过一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历史,能真正说清她曾经拥有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什么,现在还有什么 A.而究其指趣 指:旨意 B.中国社会从十年浩劫的“文革”到突然的改革开放,许多无形文化遗产已经遭到毁灭 B.明法正俗,育材兴化 正:纠正 的破坏 C.若控襄樊之师 控:驾驭,节制 C.2001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列入世界千年纪念名单的世界上最长的 俊又辐 辐辏:聚集 史诗——《格萨尔王传》属于中国 英文化 D.如果不是美国人詹姆斯·希尔领 地平线》,“香格里拉”这个由物质和非物质遗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愿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产共同构筑成的美丽的家园就难以让人们认识。 B.中书粘合珪开府于相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2分,每小题3分) C.将焉用仕 入二三里,得尤绝者家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上高二中2009届高三算五次月考语文试是
上高二中 2009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2 文化遗产的传统。两者都是民族精神的载体。由于历史的原因,民间文化从未得到过与精英 文化同等的地位,始终停留在口传心授、自生自灭的阶段。因此没有人能真正说清,我们曾 经拥有什么,现在还有什么。 文化的大树总是在民间的土壤里埋藏着根系,埋藏着生命的古老基因。正像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指出的那样,“对于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社 区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线上,曾经拥有过哪些美好的 东西?50 年前、100 年前、300 年前,在一样的土地上生活的人,他们怎样思想过、生活 过? 6.根据文意,下列对“无形文化遗产”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它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以传统为根据的全部创作,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 B.它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整个社会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 C.它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其准则和价值。 D.它是依附个人存在的、口传心授的一种非物质形态的遗产。 7.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民间文化遗产和文人精英文化都是民族精神的载体,都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 系社会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 B.《消失的地平线》中展示的,不是丽江古城,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古纳西王国,一个由物 质和非物质遗产共同构筑成的美丽的家园。 C.民族文化的大树总是在民族的土壤里埋藏着根系,埋藏着生命的古老基因。 D.由于历史的原因,无形遗产文化从未得到过与精英文化同等的地位,始终停留在口传心 授、自生自灭的阶段。 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透过一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历史,能真正说清她曾经拥有 什么,现在还有什么。 B.中国社会从十年浩劫的“文革”到突然的改革开放,许多无形文化遗产已经遭到毁灭性 的破坏。 C.2001 年 11 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3l 届大会列入世界千年纪念名单的世界上最长的 史诗----《格萨尔王传》属于中国藏族的精英文化。 D.如果不是美国人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香格里拉”这个由物质和非物质遗 产共同构筑成的美丽的家园就难以让人们认识。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杜 瑛 杜瑛,字文玉,瑛长七尺,美须髯,气貌魁伟。金将亡,士犹以文辞规进取,瑛独避地 河南缑氏山中。时兵后,文物凋丧,瑛搜访诸书,尽读之,读辄不忘,而究其指.趣,古今得 失如指诸掌。间关转徙,教授汾、晋间。中书粘合珪开府于相,瑛赴其聘,遂家焉。与良田 千亩,辞不受。术者言其所居下有藏金,家人欲发视,辄止之。后来居者果得黄金百斤,其 不苟取如此。 世祖南伐至相,召见问计,瑛从容对曰:“汉、唐以还,人君所恃以为国者,法与兵、 食三事而已。国无法不立,人无食不生,乱无兵不守。今宋皆蔑之,殆将亡矣,兴之在圣主。 若控襄樊之师,委戈下流,以捣其背,大业可定矣。”帝悦,曰:“儒者中乃有此人乎!”瑛 复劝帝数事,以谓事不如此,后当如彼。帝纳之,心贤瑛,谓可大用,命从行,以疾弗果。 中统初,诏征瑛,时王文统方用事,辞不就。左丞张文谦宣抚河北,奏为怀孟、彰德、 大名等路提举学校官,又辞,遗.执政书,其略曰:“先王之道不明,异端邪说害之也,横流 奔放,天理不绝如线。今天子神圣,俊乂辐辏..,言纳计用,先王之礼乐教化,兴明修复,维 其时矣。若夫簿书期会,文法末节,汉、唐犹不屑也,执事者因陋就简,此焉.是务,良可惜 哉!夫善始者未必善终,今不能溯流求源,明法正.俗,育材兴化,以拯数百千年之祸,仆恐 后日之弊,将有不可胜言者矣。”人或勉之仕,则曰:“后世去古虽远,而先王之所设施,本 末先后,犹可考见,故为.政者莫先于复古。苟因习旧弊,以求合乎先王之意,不亦难乎!吾 又不能随时俯仰以赴机会,将焉用仕?”于是杜门著书,一不以穷通得丧动其志,优游道艺, 以终其身。年七十,遗命其子处立、处愿曰:“吾即死,当表吾墓曰‘缑山杜处士’”。天历 中,追封魏郡公,谥文献。 《元史》卷 199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而究其指.趣 指: 旨意 B.明法正.俗,育材兴化 正: 纠正 C.若控.襄樊之师 控: 驾驭,节制 D.俊乂辐辏.. 辐辏:聚集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故为.政者莫先于复古 愿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B.中书粘合珪开府于.相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C.将焉.用仕 入二三里,得尤绝者家焉.
D.其不苟取如此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杜瑛精于用兵、品行高洁的一组是() 骰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①家人欲发视,辄止之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②美须髯,气貌魁伟 注释:①呜胶(qiao),一种响箭。②金勒:饰金的马笼头 ③瑛搜访诸书,尽读之,读辄不忘 本诗在描写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 ④儒者中乃有此人乎 ⑤若控襄樊之师,委戈下流,以捣其背,大业可定矣 ⑥瑛复劝帝数事,以谓事不如此,后当如彼 15.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总集称为《 与良田千亩,辞不受 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死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主旨句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A.杜瑛对元世祖忽必烈指出的安国三件事,即“法”“兵”“食”,确实抓住了使天下由 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苏询《六国论》) 乱而治的关键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B.杜瑛认为治国要抓根本,应建立法制,端正风俗,培养人才,广施教化,以来拯救 千百年来的灾祸,而不能只抓一些细枝末节的名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C.杜瑛精于用兵,建议忽必烈从背后猛击襄樊,而不是正面用兵,难怪忽必烈从内心 烟雨中的古镇 佩服他,“谓可大用 D.杜瑛关心国计民生,对安邦定国提出了不少建议,表现了他的真知灼见:但他又向 ①伴着潇舂雨,到江南古走了一趟。下雨给游览带来了诸多不便。但欣古镇,品 往文人隐居的生活,并向儿子立下遗嘱,死后在墓碑刻上“缑山杜处士”的碑名 味古镇,怡恰该在雨天,雨天的乌镇雨飘渺,是那么个性闪烁、古风淳朴.徜徉古街长巷 而神迷,静筼小桥流水而心醉.她好象一杯淡淡的绿茶,是需要慢慢地细细地品味的 第Ⅱ卷(非选择,共114分) ②走在烟雨迷蒙的古镇上,如同漫步于唐诗宋词意境的画底。那淡淡雨卖轻笼下的小桥 四、〔24分) 流水氯氳着古典之美、胧之美,像一幅水墨晕润的国画小品,又像一首空灵飘逸的美小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诗;然而更多的,却是郛至真至性的婉约之美。流水静静地流淌,那不是岁月的血脉么?那 (1)瑛赴其聘,遂家焉 不是缕缕的年华么?似水年华,在这清清的河水中反照着时光流逝和生命匆匆的无亲。于是 古桥、老屋、乌蓬船一切都生发一股淡淡的感伤来—烟雨之中,因为有了这种美丽的 (2)汉、唐以还,人君所恃以为国者,法与兵、食三事而己 婉约的感伤,古镇才显得楚楚动人 ①如果要作比喻,那么,小镜是一个性情中人,他的举止,他的气质,婉约中透着深厚 3)苟因习旧弊,以求合乎先王之意,不亦难乎 的历史底莲。干百年来,他是读了太多太多的书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历史在这里 (4分 一页页翻过,人儿从这里一代代走过,古镇却依然故我,潇酒超锐于岁月之外,从容淡泊于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生活之中,只是把沧桑悄悄累积在心头。 ④杏雨潇潇地下着,雨丝缕缕擦人情思,点点滴滴淋在心头,令人怀旧之意顿生。小时 上高二中2009届高三算五次月考语文试是
上高二中 2009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3 D.其.不苟取如此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1.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杜瑛精于用兵、品行高洁的一组是 ( ) ①家人欲发视,辄止之 ②美须髯,气貌魁伟 ③瑛搜访诸书,尽读之,读辄不忘 ④儒者中乃有此人乎 ⑤若控襄樊之师,委戈下流,以捣其背,大业可定矣 ⑥瑛复劝帝数事,以谓事不如此,后当如彼。 ⑦优游道艺,以终其身 ⑧与良田千亩,辞不受 A.⑤⑧ B.①④ C.②⑦ D.③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杜瑛对元世祖忽必烈指出的安国三件事,即“法”“兵”“食”,确实抓住了使天下由 乱而治的关键。 B.杜瑛认为治国要抓根本,应建立法制,端正风俗,培养人才,广施教化,以来拯救 千百年来的灾祸,而不能只抓一些细枝末节的名堂。 C.杜瑛精于用兵,建议忽必烈从背后猛击襄樊,而不是正面用兵,难怪忽必烈从内心 佩服他,“谓可大用”。 D.杜瑛关心国计民生,对安邦定国提出了不少建议,表现了他的真知灼见;但他又向 往文人隐居的生活,并向儿子立下遗嘱,死后在墓碑刻上“缑山杜处士”的碑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瑛赴其聘,遂家焉。 (3 分) (2)汉、唐以还,人君所恃以为国者,法与兵、食三事而已。 (3 分) (3)苟因习旧弊,以求合乎先王之意,不亦难乎! (4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 分) 塞 上 柳开 鸣骹①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②向云看。 注释:①鸣骹(qiāo),一种响箭。②金勒:饰金的马笼头。 本诗在描写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 15.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5 题限选 4 题)(8 分) (1)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总集称为《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死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_______________。(苏询《六国论》) (5)_______________,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五、(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烟雨中的古镇 庄红蕾 ①伴着潇潇春雨,到江南古镇走了一趟。下雨给游览带来了诸多不便。但欣赏古镇,品 味古镇,恰恰该在雨天。雨天的乌镇烟雨飘渺,是那么个性闪烁、古风淳朴。徜徉古街长巷 而神迷,静赏小桥流水而心醉。她好象一杯淡淡的绿茶,是需要慢慢地、细细地品味的。 ②走在烟雨迷蒙的古镇上,如同漫步于唐诗宋词意境的画廊。那淡淡雨雾轻笼下的小桥 流水氤氲着古典之美、朦胧之美,像一幅水墨晕润的国画小品,又像一首空灵飘逸的美丽小 诗;然而更多的,却是那至真至性的婉约之美。流水静静地流淌,那不是岁月的血脉么?那 不是缕缕的年华么?似水年华,在这清清的河水中反照着时光流逝和生命匆匆的无奈。于是 古桥、老屋、乌蓬船……一切都生发一股淡淡的感伤来——烟雨之中,因为有了这种美丽的 婉约的感伤,古镇才显得楚楚动人。 ③如果要作比喻,那么,小镇是一个性情中人,他的举止,他的气质,婉约中透着深厚 的历史底蕴。千百年来,他是读了太多太多的书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历史在这里 一页页翻过,人儿从这里一代代走过。古镇却依然故我,潇洒超脱于岁月之外,从容淡泊于 生活之中,只是把沧桑悄悄累积在心头。 ④春雨潇潇地下着,雨丝缕缕撩人情思,点点滴滴淋在心头,令人怀旧之意顿生。小时
候,这样的风景我们身边多的是,一样的小河,一样的石拱桥,一样的老木屋 A.本文傾注了作者对古镇深深的眷顾,以清新自然、绚丽细腻的笔法,给我们勾勒出一幅 船,一样悠长的小巷时的河里,水是清清的,在河里淘米,使会引来无数的小鱼儿 既伤感又凄迷,既沉寂又冷清的江南古镇图。 它们在水中争食,激起朵朵小小的浪花,荡起圈圈美B的涟漪。石拱桥的缝隙里总是长出一 B.“岁月的血脉”意思是古镇深厚的历史底蕴代代相承,“缕缕的年华”意思是流水的历史 蓬篷的杂树乱草,影横斜,就像人老了长岀的须,使石桥平添几许沧桑感。乌船悠悠 地晁蕊而过,檵声唉乃,渔舟唱晚。这一切,如今在家乡很难见到了。我在想,这样的古镇 C.第①段结尾处的反问,表现的是作者对“水”这一江南景色的重要元素极高的礼赞。 在我们那里为什么会消失了呢?是不是家乡在经济飞速发展将这样的小镇都翻新了?为什 作为“静之源”的水,给了江南古镇一种灵气,也塑起一个个卓越的文化名人 某些古老文明的留存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协调呢? D.结尾处“好长时间心头湿湿漉漉的”一句,意在说明綿绵春雨,悠悠古镇,带给作者的 ⑤虽然是下雨天,但游客依然不少,这些绝大多数来自大都市的人,带着世俗红尘的喧 心灵冲击是沉重的。 器,来扰乱了古镇的宁静。这些都市里的人在充分享受现代化文明的时候,为什么要到这里 E.本文视角独特,将古镇的风景安排在烟雨迷蒙的背景之中来展示,使主体与背景高度融 旅游?是追求返朴归真还是怀旧抑或逃避红尘嗨器给自己浮躁的心灵注入些许静气? 合,和谐统一,同时也表达了对古老文明的留存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协调的反思 感受,帮岸,廊棚,石板路,開着河看对岸的水阁,水闹是一色的青瓦平屋 枕问可而筑,开启着一宗扇木板窗。憩息的老人临窗喝茶,赏窗沿口架子的盆花。水阁将倒影 20.仿照下面例句的句式,以“单纯”、“成熟”作为开头,各仿写一个句子。(6分) 投入狭长的河道,幽幽的,静静的.此时,蒙蒙细雨中一方蓝花巾倏然入目,是签船上掌橹 例句:稳重绝不是怯懦的近义词,怯懦是心智无力的外显,稳重是心智强盛的内敛 女的头巾。而来,飘飘而去。像一首小诗,一曲小调,一缕清香,它柔和在春风里,像 ⑦这就是乌镇的宁静、内蕴和底气,她给游客的心灵注入了缕缕静气,使得毎一个来此 21.下面是一位班主任写的一个学生的日常表现日记。请根据这些内容为该同学写一段评价 一游的红尘过客,都不得不静下心来,荡涤世俗尘埃,洗去满身疲意,将身心融入那古风朴 性文字。要求:评价要客观,语气要委婉,有利于该同学的发展,60字左右, (1)9月13日:上 问而来?结果发现竟是那穿镇而过的河水那水是那么沉着,那么宁谧,那么平和,她的额 2)10月21日:下午第一节在教室睡觉,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直读了他的一篇发表在省 色呈深绿色,看似不动,实是活水,连着外边的大河,水中有小鱼儿游动,给古镇平添些许 级刊物上的习作 灵气。静静地看着河水,我不禁浮想联翩:不正是因为有了水,因为有了河,江南才成其为 (3)11月15日:在校运会上刷新尚越式跳高和三级跳远校纪录。 江南,古镇才成其为古镇,这里才会孕育出茅盾、丰子恺等大文豪、大画家的吗? (4)12月20日:在高中英语学科毕业会考中作弊,被监考教师发现。晚上,获校最佳 ③回来以后,似乎仍受着那魅雨古镇水气的晕染,好长时间心头湿湿漉漉的 2007年《语文月刊》第4期 16.作者描写烟雨中的江南古镇,采用了第三人称写法,请分析第③段中的“他”与第⑦段 中的“她”在表述上的异同?(6分 17.文章第④段连用五个“一样的”有何表达效果?(5分) 其图, 才料,按要求作 我比你漂亮”果回答:“你说得不错,我的确没有你漂亮,可我知道,任何 花,而并非所有的花都能成为果 18.本文作者以烟雨中的古镇为载体表达了哪些历史感悟与人生思考?(6分) 青根据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 不少于800字 9.下列对本文的贫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上高二中2009届高三算五次月考语文试是
上高二中 2009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4 候,这样的风景我们身边多的是。一样的小河,一样的石拱桥,一样的老木屋,一样的乌蓬 船,一样悠长的小巷……那时的河里,水是清清的,在河里淘米,便会引来无数的小鱼儿, 它们在水中争食,激起朵朵小小的浪花,荡起圈圈美丽的涟漪。石拱桥的缝隙里总是长出一 蓬蓬的杂树乱草,疏影横斜,就像人老了长出的胡须,使石桥平添几许沧桑感。乌蓬船悠悠 地晃荡而过,橹声唉乃,渔舟唱晚。这一切,如今在家乡很难见到了。我在想,这样的古镇 在我们那里为什么会消失了呢?是不是家乡在经济飞速发展,将这样的小镇都翻新了?为什 么某些古老文明的留存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协调呢? ⑤虽然是下雨天,但游客依然不少,这些绝大多数来自大都市的人,带着世俗红尘的喧 嚣,来扰乱了古镇的宁静。这些都市里的人在充分享受现代化文明的时候,为什么要到这里 来旅游?是追求返朴归真,还是怀旧,抑或逃避红尘喧嚣,给自己浮躁的心灵注入些许静气? ⑥细细地感受,帮岸,廊棚,石板路,隔着河看对岸的水阁。水阁是一色的青瓦平屋, 枕河而筑,开启着一扇扇木板窗。憩息的老人临窗喝茶,赏窗沿口架子的盆花。水阁将倒影 投入狭长的河道,幽幽的,静静的。此时,蒙蒙细雨中一方蓝花巾倏然入目,是蓬船上掌橹 女的头巾。翩翩而来,飘飘而去。像一首小诗,一曲小调,一缕清香,它柔和在春风里,像 枝头的绿叶映衬着烂漫缤纷的花朵,透出一种幽雅,一种气息。 ⑦这就是乌镇的宁静、内蕴和底气,她给游客的心灵注入了缕缕静气,使得每一个来此 一游的红尘过客,都不得不静下心来,荡涤世俗尘埃,洗去满身疲惫,将身心融入那古风朴 朴的空气之中。我细细地凝视着、品咂着、探究着她的“静之源”,想着她的深厚的静气从 何而来?结果发现竟是那穿镇而过的河水。那水是那么沉着,那么宁谧,那么平和,她的颜 色呈深绿色,看似不动,实是活水,连着外边的大河,水中有小鱼儿游动,给古镇平添些许 灵气。静静地看着河水,我不禁浮想联翩:不正是因为有了水,因为有了河,江南才成其为 江南,古镇才成其为古镇,这里才会孕育出茅盾、丰子恺等大文豪、大画家的吗? ⑧回来以后,似乎仍受着那烟雨古镇水气的晕染,好长时间心头湿湿漉漉的。 2007 年《语文月刊》第 4 期 16.作者描写烟雨中的江南古镇,采用了第三人称写法。请分析第③段中的“他”与第⑦段 中的“她”在表述上的异同?(6 分) 17.文章第④段连用五个“一样的”有何表达效果?(5 分) 18.本文作者以烟雨中的古镇为载体表达了哪些历史感悟与人生思考?(6 分) 19.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 分) A.本文倾注了作者对古镇深深的眷顾,以清新自然、绚丽细腻的笔法,给我们勾勒出一幅 既伤感又凄迷,既沉寂又冷清的江南古镇图。 B.“岁月的血脉”意思是古镇深厚的历史底蕴代代相承,“缕缕的年华”意思是流水的历史 悠久。 C.第○7 段结尾处的反问,表现的是作者对“水”这一江南景色的重要元素极高的礼赞。 作为“静之源”的水,给了江南古镇一种灵气,也塑起一个个卓越的文化名人。 D.结尾处“好长时间心头湿湿漉漉的”一句,意在说明绵绵春雨,悠悠古镇,带给作者的 心灵冲击是沉重的。 E.本文视角独特,将古镇的风景安排在烟雨迷蒙的背景之中来展示,使主体与背景高度融 合,和谐统一,同时也表达了对古老文明的留存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协调的反思。 六、(9 分) 20.仿照下面例句的句式,以“单纯”、“成熟”作为开头,各仿写一个句子。(6 分) 例句:稳重绝不是怯懦的近义词,怯懦是心智无力的外显,稳重是心智强盛的内敛。 21.下面是一位班主任写的一个学生的日常表现日记。请根据这些内容为该同学写一段评价 性文字。要求:评价要客观,语气要委婉,有利于该同学的发展,60 字左右。 (1) 9 月 13 日:上午第一节课迟到,下午课外活动报名参加学校文学社。 (2)10 月 21 日:下午第一节在教室睡觉,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宣读了他的一篇发表在省 级刊物上的习作。 (3)11 月 15 日:在校运会上刷新背越式跳高和三级跳远校纪录。 (4)12 月 20 日:在高中英语学科毕业会考中作弊,被监考教师发现。晚上,获校最佳 辩手称号。 七、(60 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花对果说:“我比你漂亮。”果回答:“你说得不错,我的确没有你漂亮,可我知道,任何 一个果都曾经是花,而并非所有的花都能成为果。” 请根据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少于 800 字
上高二中2009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答题卷 (15分)三(9分)三(12分) (3分) 4分) 19.()(4分) 5.(1) (3分) 上高二中2009届高三算五次月考语文试是
上高二中 2009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5 上高二中 2009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答题卷 题号 一(15 分) 二(9 分) 三(12 分) 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3.(1) (3 分) (2) (3 分) (3) (4 分) 14. (6 分) 15.(1) (2) (3) (4) (5) 16. (6 分) 17. (5 分) 18. (6 分) 19.( )(4 分) 20. (3 分) (3 分) 21. (3 分) 22.作文(60 分)
□■■■■■■■■■■ 上高二中2009届高三算五次月考语文试是
上高二中 2009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6 800
上高二中2009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答案 6.相同之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拉近了古镇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不同之处:“他”-一体现了古镇的阳刚之美,潇酒超脱,从容淡泊,既有深厚的历史底 1.c(A憩q1,殍pido:B圮p:D熨y) 蕴,又富有沧桑感:“她”—体现了古镇的阴柔之美,幽雅、宁静、内蕴而富有底气, 2.C(A.青睐B.事必躬亲D.安详/正襟危坐 给人一种回归母体的亲近感 3.B(①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与“义务”相对。权限:职权 范围。②抢救: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迅速救护。营救:设法援敦.③句间不是假设关系) 旧之情。同时又通过对比,表达对“故乡”今昔变迁的婉约的感伤。(大意对即可) 4D(A饮鸩止渴: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B无与伦比:没 18①令人感伤才显得楚楚动人,②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才会潇洒超脱,从容淡泊,风情万种 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C水涨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D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不能用于“自然本身”,) ③追求经济发展,也应兼顾留存古老文明。④现代化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古老文化的 5.C(A成分残缺,“培养”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 宁静、内蕴和底气给人以精神上的富足。人生既需要物质文明,也需要精神文明。(答 对其中三个点即可记满分,大意对即可 习惯”B两面对一面,“国力的强弱”与“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一致,前后不合: 19.AD(A应为“虽有伤感但不凄迷,虽显沉寂但不冷清的江南古镇图”,D“带给作者 D.词序不当,“因为不仅诚信……”,应改为“因为诚信不仅……”,让“诚信”作复句的 的心灵冲击是沉重的”有误,因为古镇的烟雨荡涤了世俗尘埃,洗去了满身疲惫,滋润 了心田,作者的心里还在慢慢地、细细地品味,带给作者的心灵冲击是久远 6.B(“整个社会文化”应为“社区文化”,) 7.D(A"“社会生存”应为“社区生存”B"不是丽江古城”应为“不仅仅是丽江古城”c“民 20.答案示例: 族的土壤”应为“民间的土壤 单纯绝不是幼稚的同义语,幼稚是童气未脱的胎迹,单纯是童年留下的财富 成熟绝不是圆滑的代名词,國滑是人生柔弱的世故,成熟是人生练达的从容 8.C(“精英文化”错,应是“民间文化”) 21.参考答案:你的文彩和口才令人倾倒,你在竟技场上的英姿让人佩服:守时、好学、诚 9.B使动用法,使……正 信,更会让你如虎添翼,老师相信这些都难不倒你,祝你成功! 10.B介词,表处所,在(A动词,治理/介词,“给”C删词,表反问,怎么/兼词,相 【参考文】 当于“于之”,在那里。D第三人称代词,他/副词,表祁使语气,一定 瑛,字文玉,祖先是霸洲信安人,杜瑛身高七尺,胡须美丽,形貌魁伟,金将要灭 1.A(①杜瑛品行高洁②外表魁伟③博闻强识④皇帝的话⑤精于用兵⑥治理的 亡之时,读书人还在按科举旧例来求取功名,杜瑛独自躲到问南缑氏山中,大动乱之后,书 谋略⑦晚年隐逸的生活⑧品行高洁 籍散失,社瑛尽力寻找各种书籍,尽力阅读,读后过目不忘,深入研究其内容旨意,从古到 2.D“向往文人隐居的生活”说法有误 今的历史了如指掌。他到处流浪,在汾、晋带教书为生。中书粘合珪在相州建立衙署,杜 见参考译文。 瑛答应了他的聘请前去上任,就在那里安了家,给他良田干亩,他推辞不接受。算命先生说 14.①画面感强,静中有动。“鸣饺直上”和“尽提金勒向云看”有强烈的动感,给人以视 他居住的房下藏有财宝,家里人想要挖,他就制止他们,后来的住户果然挖得黄金百斤,杜 觉的冲击力 瑛就是这样不取非分之物。 ②形中有声,形声并茂,引发人的想像。“天静无风声更干”用反衬手法凸现了响箭之声的 元世祖忽必烈南征要过梱州,召见杜瑛井向他请教计策,杜瑛从容地回答说:汉唐以 尖锐,后两句则在描写众多胡儿一起勒马驻足、仰头观看的动作 来,君主立国所依赖的是法律、军队和粮食这三样罢了,国无法不能成立,人没有粮食不能 5.(1)《人间喜剧》闻一多 生活,天下大乱没有军队不能把守。如今宋朝对这三样轻视,几乎该灭亡了,国家的兴壁 我不得开心 靠您了。若进军襄樊,在江的下游用兵,从后面猛击,大业可以建立了。“皇帝很高兴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说:“书生中也有这样的人『杜碳又劝皇帝若干件事情,说如果不这样,后果就会如何。皇 (4)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诚不得己 帝都接受了,心里佩服杜瑛,说可以重用他,并让他随行,但他因为生病未能成行 上高二中2009届高三算五次月考语文试是
上高二中 2009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7 上高二中 2009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答案 1.C(A 憩 qì,殍 piǎo;B 圮 pǐ;D 熨 yù) 2.C(A.青睐 B.事必躬亲 D.安详/正襟危坐) 3. B(①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与“义务”相对。权限:职权 范围。②抢救: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迅速救护。营救:设法援救。③句间不是假设关系) 4.D(A 饮鸩止渴: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B 无与伦比:没 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C 水涨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 D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不能用于“自然本身”。) 5.C(A 成分残缺,“培养”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 习惯”。B 两面对一面,“国力的强弱”与“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一致,前后不合; D.词序不当,“因为不仅诚信……”,应改为“因为诚信不仅……”,让“诚信”作复句的 主语) 6.B(“整个社会文化”应为“社区文化”。) 7.D(A“社会生存”应为“社区生存”。B“不是丽江古城”应为“不仅仅是丽江古城”c“民 族的土壤”应为“民间的土壤”。) 8.C(“精英文化”错,应是“民间文化”) 9.B 使动用法,使……正。 10.B 介词,表处所,在(A 动词,治理/介词,“给”。 C 副词,表反问,怎么/兼词,相 当于“于之”,在那里。D 第三人称代词,他/副词,表祁使语气,一定) 11.A(①杜瑛品行高洁 ②外表魁伟 ③博闻强识 ④皇帝的话 ⑤ 精于用兵 ⑥治理的 谋略 ⑦晚年隐逸的生活 ⑧品行高洁) 12.D “向往文人隐居的生活”说法有误。 13.见参考译文。 14.①画面感强,静中有动。“鸣骹直上”和“尽提金勒向云看”有强烈的动感,给人以视 觉的冲击力。 ②形中有声,形声并茂,引发人的想像。“天静无风声更干”用反衬手法凸现了响箭之声的 尖锐,后两句则在描写众多胡儿一起勒马驻足、仰头观看的动作。 15. (1)《人间喜剧》 闻一多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诚不得已。 (5)未云何龙?不霁何虹? 16.相同之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拉近了古镇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不同之处:“他”---体现了古镇的阳刚之美,潇洒超脱,从容淡泊,既有深厚的历史底 蕴,又富有沧桑感;“她”---体现了古镇的阴柔之美,幽雅、宁静、内蕴而富有底气, 给人一种回归母体的亲近感。 17.紧扣“这样的风景我们身边多的是”一句,运用排比句式,更为全面地表现对故乡的怀 旧之情。同时又通过对比,表达对“故乡”今昔变迁的婉约的感伤。(大意对即可) 18①令人感伤才显得楚楚动人。②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才会潇洒超脱,从容淡泊,风情万种。 ③追求经济发展,也应兼顾留存古老文明。④现代化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古老文化的 宁静、内蕴和底气给人以精神上的富足。⑤人生既需要物质文明,也需要精神文明。(答 对其中三个点即可记满分,大意对即可) 19.A D(A 应为“虽有伤感但不凄迷,虽显沉寂但不冷清的江南古镇图”,D “带给作者 的心灵冲击是沉重的”有误,因为古镇的烟雨荡涤了世俗尘埃,洗去了满身疲惫,滋润 了心田,作者的心里还在慢慢地、细细地品味,带给作者的心灵冲击是久远的) 20.答案示例: 单纯绝不是幼稚的同义语,幼稚是童气未脱的胎迹,单纯是童年留下的财富。 成熟绝不是圆滑的代名词,圆滑是人生柔弱的世故,成熟是人生练达的从容。 21.参考答案:你的文彩和口才令人倾倒,你在竞技场上的英姿让人佩服;守时、好学、诚 信,更会让你如虎添翼,老师相信这些都难不倒你。祝你成功! 【参考译文】 杜瑛,字文玉,祖先是霸洲信安人。杜瑛身高七尺,胡须美丽,形貌魁伟。金将要灭 亡之时,读书人还在按科举旧例来求取功名,杜瑛独自躲到河南缑氏山中,大动乱之后,书 籍散失,杜瑛尽力寻找各种书籍,尽力阅读,读后过目不忘,深入研究其内容旨意,从古到 今的历史了如指掌。他到处流浪,在汾、晋一带教书为生。中书粘合珪在相州建立衙署,杜 瑛答应了他的聘请前去上任,就在那里安了家,给他良田千亩,他推辞不接受。算命先生说 他居住的房下藏有财宝,家里人想要挖,他就制止他们,后来的住户果然挖得黄金百斤,杜 瑛就是这样不取非分之物。 元世祖忽必烈南征要过相州,召见杜瑛并向他请教计策,杜瑛从容地回答说:“汉唐以 来,君主立国所依赖的是法律、军队和粮食这三样罢了,国无法不能成立,人没有粮食不能 生活,天下大乱没有军队不能把守。如今宋朝对这三样都轻视,几乎该灭亡了,国家的兴盛 全靠您了。若进军襄樊,在江的下游用兵,从后面猛击,大业可以建立了。”皇帝很高兴, 说:“书生中也有这样的人!”杜瑛又劝皇帝若干件事情,说如果不这样,后果就会如何。皇 帝都接受了,心里佩服杜瑛,说可以重用他,并让他随行,但他因为生病未能成行
中统初年,朝廷征召杜瑛,当时王文统正当权,杜瑛推辞不去。左丞相张文谦主持河 箭身、箭影的深色点、线提供了面的浅色背景,点、线、面相互结合而成天然精巧的 北,上奏推荐他任怀孟、彰德、大名等路提举学校官,他又推辞。他写信给丞相,大意是说 写了天上的“呜骸·之后,诗人紧接着写地下仰看“呜較”的人,这就是诗的后两句: 至于登记簿籍,定期开会,以及文法未书,汉唐君臣尤其不屑于做这些细碎的事情,而 征,又切合此时抬头望箭的规定场景,还因为眼靖作为心灵的窗户,人物的内在情感与外在 今的当政者,只知道注意这些事情,这哪里足处理政务,真是可惜!善始者未必能善终, 风采,都可以遥过它来集中体现,所调“传神写照,正在阿堵(这个,指眼珠)中”(东晋 如今虽然建立了改权,却不历史寻求根本,建立法制,端正风俗,培养人才,广施教 画家顾恺之语)胡儿,犹言胡人小伙子。后来王安石的《明妃曲》诗说“明妃初嫁与胡 化,从而拯救千百年来的灾祸,我担心将来的恶果是一言难尽的。“有人劝他做官,他说 儿(《王文公文集》卷四十),欧阳修的和诗也说“维将汉女嫁胡儿“(《欧阳文忠公文集》 “如今距离古代星然很远,但先王的所作所为还是可以考察出来。当政者最重要的莫过于复 卷八《明曲和王介甫作》),都以“胡儿称外族年轻人而在柳开诗中则更包含着亲切的 古,如果顽固地沿用过去的制不求改革,以此来契合先王的道理这不也是很困难的吗 语调。“”,骑兵,这里指骑在马上的人。“提“提收、提控,这里指拉紧马的缰绳。“金勒” 会察言观色投机取巧,将怎么去做官呢?“于是闭门谢客,著书立说,终不因为贪官的 金属制作、装饰的带有嚼口的马笼头。“碧眼胡儿三百骑”,描绘一队少数民族的年轻骑, 失而动經信念,悠闲自得地钻研学问,直到去世,年纪七十岁的时候,对儿子社处立、杜 句中虽只排列名词,实是以静写动,使人想像那宇间流露着威武气概的草原汉子们扬鞭跃 处愿立下遗言:我快要死了,死后在慕碑上写上“缑山杜处士的碑名",天历年间,谊封 马、奔逐追驰的热烈场面。“尽提金勒闷云着“,则又以动写静:拉紧了马媼,抬起了望眼 一个接一个的动作莓时聚落在全体绮手的屏气凝视中;正见暗腾,忽归沉静,“向云看的 “三百骑”深深被“直上一千尺”的“呜”所吸引,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宛如戏曲舞台 《上》黄析 上的角色亮相,具有一种雕塑型的美。唐人李益有一首题为《从军北征》的边塞诗:“天山 《塞上》诗主要描写剽悍的北方少数民族的能善射,万里睛空之下,辽闹草原之上 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磯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这未二句,写“征 数百名健儿纵马驰骋忽然,一棱响箭穿向云天,大家不约而同地立刻勒马仁立,昂首放目 人因闻笛思乡始翘首望月,情原非由所“看”之“月“引起,月”仅作为乡心之奇托 凝神远望,诗人仿佛是一名技艺超群的摄影师,迅速抓住这间的景象,拍下一个精彩无比 故而茫然“回首”,格调沉色彩灰暗,且无雕塑型的美。对照起来,柳开诗可调青出于 的镜头,并且贯注了诗人织热的主观感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先用“鸣散直上一干尺,天静无风声更干”两句来描写一枝飞箭风驰 电掣地刺入高空。“鸣散”同“畇籣",也叫鸣,一种发出响声的箭,古称“嚆矢,汉 书匈奴传上》:“冒顿乃作鸣镝。”可知响箭是北方少数民族习用的武器,“直上*,表现箭射 出后的锐不可当之势。“一千尺”,形容箭的射程之远。“天静无风”,不单写出了草原上空的 淸明宁谧,也写出了“天似庐,笼盖四野“的寥廓无边。因而那飞箭的呼啸之声就掠过大 地,响彻云霄,传送得更加淸晰、更加亮、更加远—“声更干",云气潮涩,回音必 滞,器物浸润,发音必沉;于是诗人以表现燥性的“干“,来形容翁声的轻脆、尖厉,可调 一字传神.刘克庄《黄颦诗》说“疏林霜下叶声干(《后村大全集》卷五),联系落叶的飘 然而下的形态,“”字就用得不是地方,倒不如“萧萧”二字能曲尽其妙,与刘克庄同时 略早的徐玑在其《晓》诗中说“犹干竹叶声“(《二薇亭集》),以“干状风竹之飒飒作响 办不尽妥帖。惟独形容“天静无风中“鸣骰”之声用“干”为過肖。这里,诗人扣着鸣 绘影绘声:上句“直上一千尺”,属于视觉感受,侧重写高,箭身一点,箭影如线;下 句“无风声更干”,属于听觉感受,侧重写远,箭声震荡于旷野之上,而这旷野之上的天幕 上高二中2009届高三算五次月考语文试是
上高二中 2009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8 中统初年,朝廷征召杜瑛,当时王文统正当权,杜瑛推辞不去。左丞相张文谦主持河 北,上奏推荐他任怀孟、彰德、大名等路提举学校官,他又推辞。他写信给丞相,大意是说: “古代贤明先王的治国之道不能推行,是因为异端邪说为害所造成的,尽管邪恶横行,但天 理不绝如线,如今皇帝英明,贤良聚集,言听计从,正是恢复光大先王的礼乐教化的大好时 机。至于登记簿籍,定期开会,以及文法末节,汉唐君臣尤其不屑于做这些细碎的事情,而 当今的当政者,只知道注意这些事情,这哪里是处理政务,真是可惜!善始者未必能善终, 如今虽然建立了政权,却不能追溯历史寻求根本,建立法制,端正风俗,培养人才,广施教 化,从而拯救千百年来的灾祸,我担心将来的恶果是一言难尽的。”有人劝他做官,他说: “如今距离古代虽然很远,但先王的所作所为还是可以考察出来。当政者最重要的莫过于复 古,如果顽固地沿用过去的旧制不求改革,以此来契合先王的道理,这不也是很困难的吗!我 又不会察言观色投机取巧,将怎么去做官呢?”于是闭门谢客,著书立说,终不因为贪官的 得失而动摇信念,悠闲自得地钻研学问,直到去世。年纪七十岁的时候,对儿子杜处立、杜 处愿立下遗言:“我快要死了,死后在墓碑上写上‘缑山杜处士’的碑名”。天历年间,追封 魏郡公,谥号文献。 《塞上》赏析 《塞上》诗主要描写剽悍的北方少数民族的能骑善射。万里晴空之下,辽阔草原之上, 数百名健儿纵马驰骋。忽然,一枝响箭穿向云天,大家不约而同地立刻勒马伫立,昂首放目, 凝神远望。诗人仿佛是一名技艺超群的摄影师,迅速抓住这瞬间的景象,拍下一个精彩无比 的镜头,并且贯注了诗人炽热的主观感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先用“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两句来描写一枝飞箭风驰 电掣地刺入高空。“鸣骹”同“鸣髇”,也叫“鸣镝”,一种发出响声的箭,古称“嚆矢”。《汉 书•匈奴传上》:“冒顿乃作鸣镝。”可知响箭是北方少数民族习用的武器,“直上”,表现箭射 出后的锐不可当之势。“一千尺”,形容箭的射程之远。“天静无风”,不单写出了草原上空的 清明宁谧,也写出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寥廓无边。因而那飞箭的呼啸之声就掠过大 地,响彻云霄,传送得更加清晰、更加嘹亮、更加遥远——“声更干”。云气潮涩,回音必 滞,器物浸润,发音必沉;于是诗人以表现燥性的“干”,来形容箭声的轻脆、尖厉,可谓 一字传神。刘克庄《黄蘖诗》说“疏林霜下叶声干”(《后村大全集》卷五),联系落叶的飘 然而下的形态,“干” 字就用得不是地方,倒不如“萧萧”二字能曲尽其妙。与刘克庄同时 略早的徐玑在其《晓》诗中说“犹干竹叶声”(《二薇亭集》),以“干”状风竹之飒飒作响, 亦不尽妥帖。惟独形容“天静无风”中“鸣骹”之声用“干”为逼肖。这里,诗人扣着“鸣 骹”绘影绘声:上句“直上一千尺”,属于视觉感受,侧重写高,箭身一点,箭影如线;下 句“无风声更干”,属于听觉感受,侧重写远,箭声震荡于旷野之上,而这旷野之上的天幕, 又恰为箭身、箭影的深色点、线提供了面的浅色背景,点、线、面相互结合而成天然精巧的 构图。 写了天上的“鸣骹”之后,诗人紧接着写地下仰看“鸣骹”的人,这就是诗的后两句: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碧眼”在这里既突出了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生理特 征,又切合此时抬头望箭的规定场景,还因为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人物的内在情感与外在 风采,都可以通过它来集中体现,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这个,指眼珠)中”(东晋 画家顾恺之语)。“胡儿”,犹言胡人小伙子。后来王安石的《明妃曲》诗说“明妃初嫁与胡 儿”(《王文公文集》卷四十),欧阳修的和诗也说“维将汉女嫁胡儿”(《欧阳文忠公文集》 卷八《明妃曲和王介甫作》),都以“胡儿”称外族年轻人。而在柳开诗中则更包含着亲切的 语调。“骑”,骑兵,这里指骑在马上的人。“提”提收、提控,这里指拉紧马的缰绳。“金勒”, 金属制作、装饰的带有嚼口的马笼头。“碧眼胡儿三百骑”,描绘一队少数民族的年轻骁骑, 句中虽只排列名词,实是以静写动,使人想像那眉宇间流露着威武气概的草原汉子们扬鞭跃 马、奔逐追驰的热烈场面。“尽提金勒向云着”,则又以动写静:拉紧了马缰,抬起了望眼, 一个接一个的动作霎时聚落在全体骑手的屏气凝视中;正见喧腾,忽归沉静,“向云看”的 “三百骑”深深被“直上一千尺”的“鸣骹”所吸引,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宛如戏曲舞台 上的角色亮相,具有一种雕塑型的美。唐人李益有一首题为《从军北征》的边塞诗:“天山 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这末二句,写“征 人”因闻笛思乡始翘首望月,情原非由所“看”之“月”引起,“月”仅作为乡心之寄托, 故而茫然“回首”,格调低沉、色彩灰暗,且无雕塑型的美。对照起来,柳开诗可谓青出于 蓝了
上高二中2009届高三算五次月考语文试是
上高二中 2009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