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感动 让我们找到你 就在今天 就在这里 我们一起 寻找感动
久违的感动 让我们找到你 就在今天 就在这里 我们一起 寻找感动
大爱至朴十三农民兄弟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唐山十三农民兄弟的颁 奖词: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 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 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 弟”的含义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刘姝威:一方有难,八 方支援。正是他们及无数个他们这样的人, 在2008年撑起了中国的脊梁。 王振耀:在国家巨大灾难面前,他们以无 声有力的行动,宣告了民间志愿救灾时代的 来临
大爱至朴 十三农民兄弟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唐山十三农民兄弟的颁 奖词: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 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 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 弟”的含义。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刘姝威:一方有难,八 方支援。正是他们及无数个他们这样的人, 在2008年撑起了中国的脊梁。 王振耀:在国家巨大灾难面前,他们以无 声有力的行动,宣告了民间志愿救灾时代的 来临
唐山十三位农民(自发去灾区救灾的农民兄弟)均为男, 河北唐山人年龄最大62岁、最小19岁农民 ●2008年初,特大雪灾袭击了华南地区,湖南郴州成 要求,河北唐山13个农民除夕那天租了辆中巴车出 发,顶风冒雪来到那里参与救灾。 这13个来自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二组的农民, 自己准备了工具,初二上午赶到郴州电力抢险指挥 部,成了湖南电力安装工程公司一支编外“搬运 每天起早贪黑、踏雪履冰为抢修工地扛器材, 搬材料、抬电杆。2月23日,在工作了16天之后 这13位农民兄弟离郴返乡,许多郴州市民在得知这 息后,自发赶来为他们送行。他们还被郴州市 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
唐山十三位农民 (自发去灾区救灾的农民兄弟)均为男, 河北唐山人 年龄最大62岁、最小19岁 农民 ⚫ 2008年初,特大雪灾袭击了华南地区,湖南郴州成 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没有上级号召,也没有组织 要求,河北唐山13个农民除夕那天租了辆中巴车出 发,顶风冒雪来到那里参与救灾。 ⚫ 这13个来自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二组的农民, 自己准备了工具,初二上午赶到郴州电力抢险指挥 部,成了湖南电力安装工程公司一支编外“搬运 队”,每天起早贪黑、踏雪履冰为抢修工地扛器材、 搬材料、抬电杆。 2月23日,在工作了16天之后, 这13位农民兄弟离郴返乡,许多郴州市民在得知这 一消息后,自发赶来为他们送行。他们还被郴州市 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
5月12日下午,在得知四川汶川 发生特大地震后,宋志永和12位兄 弟商量后,几经辗转来到灾情最重的 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 者之一。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铁 锤砸、钢钎撬、徒手刨,不断寻找幸 存者。只要哪里需要,他们就到哪里。 他们与解放军、武战士一起,抢救 出25名幸存者,刨出近60名遇难 遗体
⚫ 5月12日下午,在得知四川汶川 发生特大地震后,宋志永和12位兄 弟商量后,几经辗转来到灾情最重的 北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 者之一。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铁 锤砸、钢钎撬、徒手刨,不断寻找幸 存者。只要哪里需要,他们就到哪里。 他们与解放军、武警战士一起,抢救 出25名幸存者,刨出近60名遇难者 遗体
烛照深山李桂林、陆建芬 口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李桂林、陆建芬的颁奖 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 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 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 让希望发芽 口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阿来:乡村教育是重要 的,但常常被忽略;乡村教师是伟大的,却 不应该被遗忘 口阎肃写下这样深情的评价:星星和月亮在 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阳和温暖在 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烛照深山 李桂林、陆建芬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李桂林、陆建芬的颁奖 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 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 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 让希望发芽。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阿来:乡村教育是重要 的,但常常被忽略;乡村教师是伟大的,却 不应该被遗忘。 阎肃写下这样深情的评价:星星和月亮在 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阳和温暖在一 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李桂林、陆建芬(悬崖小学的支教夫妻) 口男、42岁,族村寨杜洛具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教师。 口女,41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代课教师。 口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 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 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就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从 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 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 口1990年,李桂林夫妻来到这里,村民的落后与贫苦深深 的震撼了这对彝族夫妻。强烈的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 坚定了扎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 他与妻子18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共培养了六届学生共 149人,其中有22人是从外村慕名而来的。李桂林本人还 两度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李桂林、陆建芬 (悬崖小学的支教夫妻) 男,42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教师。 女,41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代课教师。 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 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 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就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从 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 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 。 1990年,李桂林夫妻来到这里,村民的落后与贫苦深深 的震撼了这对彝族夫妻。强烈的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 坚定了扎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 他与妻子18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共培养了六届学生共 149人,其中有22人是从外村慕名而来的。李桂林本人还 两度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1990年,李桂林夫妻来到这里,村民的落后与 贫苦深深的震撼了这对彝族夫妻。强烈的同情心 和民祐咸伂夲柱林宗了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 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他与妻子18年如一日地 教书育人,共培养了六届学生共149人,其中有 22人是从外村慕名而来的。李桂林本人还两度被 评为县优秀教师 二坪-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 成了"文化村"。昔日的荒凉到今天的精神巨 变,与这两位老师付出的心血是分不开的 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 天
1990年,李桂林夫妻来到这里,村民的落后与 贫苦深深的震撼了这对彝族夫妻。强烈的同情心 和民族感使李桂林坚定了扎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 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他与妻子18年如一日地 教书育人,共培养了六届学生共149人,其中有 22人是从外村慕名而来的。李桂林本人还两度被 评为县优秀教师。 二坪--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 成了"文化村"。昔日的荒凉到今天的精神巨 变,与这两位老师付出的心血是分不开的。 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 天
死的光荣武文斌(图为武文斌之父) 国组委会授予武文斌的颁奖词:山崩 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 竖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黑 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于丹:“牺牲”在今天的 语境中已经有些陌生,武文斌是一个英雄主义 渐行渐远时代下真正的英雄。 任卫新:虽然他只是一名士官学员,还没有 建立功勋,这片土地永远珍存着他的汗渍、体 温和灵魂
死的光荣 武文斌(图为武文斌之父) ◼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武文斌的颁奖词:山崩 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 竖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黑 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于丹:“牺牲”在今天的 语境中已经有些陌生,武文斌是一个英雄主义 渐行渐远时代下真正的英雄。 ◼ 任卫新:虽然他只是一名士官学员,还没有 建立功勋, 这片土地永远珍存着他的汗渍、体 温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