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仪器学》 教案 临床检验仪器学教研室 2008年1月
《临床检验仪器学》 教 案 临床检验仪器学教研室 2008 年 1 月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教案用纸(首页) 第1次课 授课时间第上周 教案完成时间2008年1月 学科 临床检验年级206级专业、层次 检验本科 仪器学 教师 曾照芳职称教授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大班学时2 课程(章、节 绪论 基本教材或 临床检验仪器学 主要参考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学习《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的目的、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 性能指标和进展、临床检验仪器的发展趋势:临床检验实验室自动化:明确 本课程与后继课程以及临床检验工作的紧密关系,使学生对《临床检验仪器 学》这门课程有初步的了解并产生学习兴趣。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学好《临床 检验仪器学》这门课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临床检验仪器学》学科、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和性能指标。 难点: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和性能指标: 大体进程与教学方法: 第一节课:什么是《临床检验仪器学》、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和性能指 标。 第二节课:临床检验实验室自动化:本课程与后继课程以及临床检验工 作的关系;临床检验仪器的发展趋势。 采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临床检验实验室自动化的内容用视频展现 每节课40分钟。 实施情况: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教案用纸(首页) 第 1 次课 授课时间第 1 周 教案完成时间 2008 年 1 月 学 科 临 床 检 验 仪器学 年级 2006 级 专业、层次 检 验 本 科 教 师 曾照芳 职称 教授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大班 学时 2 课程(章、节) 绪 论 基本教材或 主要参考书 临床检验仪器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学习《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的目的、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 性能指标和进展、临床检验仪器的发展趋势;临床检验实验室自动化;明确 本课程与后继课程以及临床检验工作的紧密关系,使学生对《临床检验仪器 学》这门课程有初步的了解并产生学习兴趣。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学好《临床 检验仪器学》这门课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临床检验仪器学》学科、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和性能指标。 难点: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和性能指标。 大体进程与教学方法: 第一节课:什么是《临床检验仪器学》、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和性能指 标。 第二节课:临床检验实验室自动化;本课程与后继课程以及临床检验工 作的关系;临床检验仪器的发展趋势。 采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临床检验实验室自动化的内容用视频展现。 每节课 40 分钟。 实施情况: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教案用纸(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多媒体电子课件10分钟 二、仪器的分类 1.分离分析检验仪器:低速离心机,高速 多媒体电子课件5分钟 离心机,超速离心机等。 2.光谱分析检验仪器:紫外一可见分 多媒体电子课件5分钟 光光度计;荧光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 3.目视检验仪器:普通生物显微镜,荧光 多媒体电子课件5分钟 显微镜,相衬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 4.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检验仪器:血培养 多媒体电子课件5分钟 仪,二氧化碳培养箱,流式细胞仪;基因扩 增仪;氨基酸分析仪:DNA测序仪。 5.现代波谱分析检验仪器:质谱仪:核磁 多媒体电子课件5分钟 共振分析仪。 6.临床检验常规仪器:血细胞分析仪,凝 多媒体电子课件5分钟 血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样 品自动处理系统,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 动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 7.其它临床检验仪器 多媒体电子课件5分钟 三、临床检验实验室自动化 视频展现 20分钟 四、临床检验仪器的发展趋势 多媒体电子课件15分钟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教案用纸(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二、仪器的分类 1.分离分析检验仪器: 低速离心机,高速 离心机,超速离心机等。 2.光谱分析检验仪器: 紫外──可见分 光光度计;荧光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 3.目视检验仪器: 普通生物显微镜,荧光 显微镜,相衬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 4.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检验仪器: 血培养 仪,二氧化碳培养箱,流式细胞仪;基因扩 增仪;氨基酸分析仪;DNA 测序仪。 5.现代波谱分析检验仪器: 质谱仪;核磁 共振分析仪。 6.临床检验常规仪器: 血细胞分析仪,凝 血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样 品自动处理系统,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 动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 7.其它临床检验仪器 三、临床检验实验室自动化 四、临床检验仪器的发展趋势 多媒体电子课件 10 分钟 多媒体电子课件 5 分钟 多媒体电子课件 5 分钟 多媒体电子课件 5 分钟 多媒体电子课件 5 分钟 多媒体电子课件 5 分钟 多媒体电子课件 5 分钟 多媒体电子课件 5 分钟 视频展现 20 分钟 多媒体电子课件 15 分钟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教案用纸(首页) 第2次课 授课时间第1周 教案完成时间2008年1月 临床检验 学科 年级 2006级专业、层次 检验本科 仪器学 曾照芳 授课方式 教师 职称 教授 大班 学时 2 (大、小班) 课程(章、 基本教材或 绪论 临床检验仪器学 节) 主要参考书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熟悉组成检验仪器的主要部件、了 解临床检验仪器的选用标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及组成检验仪器的主要部件。 难点: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 大体进程与教学方法: 第一节课: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 第二节课:组成检验仪器的主要部件及临床检验仪器的选用标准 采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 每节课40分钟。 实施情况: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教案用纸(首页) 第 2 次课 授课时间第 1 周 教案完成时间 2008 年 1 月 学科 临 床 检 验 仪器学 年级 2006 级 专业、层次 检验本科 教师 曾照芳 职称 教授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大班 学时 2 课程(章、 节) 绪 论 基本教材或 主要参考书 临床检验仪器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熟悉组成检验仪器的主要部件、了 解临床检验仪器的选用标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及组成检验仪器的主要部件。 难点: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 大体进程与教学方法: 第一节课: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 第二节课:组成检验仪器的主要部件及临床检验仪器的选用标准。 采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 每节课 40 分钟。 实施情况: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教案用纸(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一、临床检验仪器的性能指标 多媒体电子课件40分钟 l.灵敏度(sensitivity) 2.误差(error) 3.精度(accuracy) 4.重复性(repeatability) 5.分辨率(resolving power) 6.噪音(noise) 7.测量范围(measuring range)和示值范 围 8.线性范围(linear range) 9.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10.频率响应范围 二、组成仪器的主要部件 多媒体电子课件30分钟 l.取样(或加样)装置(sampling equipment) 2.预处理系统(system of preptrement). 3.分离装置(separating equipment) 4.检测器(detector)》 5.信号处理(signal processing).系统 6.显示装置(display equipment)) 7.补偿装置及辅助装置 三、仪器的选用标准 多媒体电子课件10分钟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教案用纸(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一、临床检验仪器的性能指标 1.灵敏度(sensitivity) 2.误差(error) 3.精度(accuracy) 4.重复性(repeatability) 5.分辨率(resolving power) 6.噪音(noise) 7.测量范围(measuring range)和示值范 围 8.线性范围(linear range) 9.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10.频率响应范围 二、组成仪器的主要部件 1. 取 样 ( 或加样 ) 装置( sampling equipment) 2.预处理系统(system of preptrement) 3.分离装置(separating equipment) 4.检测器(detector) 5.信号处理(signal processing)系统 6.显示装置(display equipment) 7.补偿装置及辅助装置 三、仪器的选用标准 多媒体电子课件 40 分钟 多媒体电子课件 30 分钟 多媒体电子课件 10 分钟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教案用纸(首页) 第3次课 授课时间第2周 教案完成时间2008年1月 临床检验 学科 仪器学 年级 2006级 专业、层次 检验本科 授课方式 教师 谢国明 职称 副教授 大班 学时 2 (大、小班) 基本教材或 课程(章、节) 光的吸收定律 临床检验仪器学 主要参考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电磁波谱的基本原理,熟悉物质对光的吸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波粒二像性及普朗克方程式。 难点:握朗伯、比尔定律数学表达式的推导。 大体进程与教学方法: 第一节课:波粒二像性、普朗克方程式及光谱。 第二节课:光的吸收定律。 采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 每节课40分钟。 实施情况: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教案用纸(首页) 第 3 次课 授课时间第 2 周 教案完成时间 2008 年 1 月 学科 临 床 检 验 仪器学 年级 2006 级 专业、层次 检验本科 教师 谢国明 职称 副教授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大班 学时 2 课程(章、节) 光的吸收定律 基本教材或 主要参考书 临床检验仪器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电磁波谱的基本原理,熟悉物质对光的吸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波粒二像性及普朗克方程式。 难点:握朗伯、比尔定律数学表达式的推导。 大体进程与教学方法: 第一节课:波粒二像性、普朗克方程式及光谱。 第二节课:光的吸收定律。 采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 每节课 40 分钟。 实施情况: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教案用纸(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一、基本原理 1.光的波粒二像性 多媒体电子课件15分钟 2.光谱(spectrum) 多媒体电子课件25分钟 二、光的吸收定律 1.几个定义 多媒体电子课件10分钟 2.朗伯定律(Lamber law) 多媒体电子课件10分钟 3.比尔定律(Beer law) 多媒体电子课件20分钟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教案用纸(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一、基本原理 1.光的波粒二像性 2.光谱(spectrum) 二、光的吸收定律 1.几个定义 2.朗伯定律(Lamber law) 3.比尔定律(Beer law) 多媒体电子课件 15 分钟 多媒体电子课件 25 分钟 多媒体电子课件 10 分钟 多媒体电子课件 10 分钟 多媒体电子课件 20 分钟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教案用纸(首页) 第4次课 授课时间第2周 教案完成时间2008年1且 临床检验 学科 年级 2006级 专业、层次 检验本科 仪器学 授课方式 教师 谢国明 职称 副教授 大班 2 (大、小班) 学时 基本教材或主 课程(章、节) 光的吸收定律 临床检验仪器学 要参考书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朗伯一比尔定律(光的吸收定律)及吸光系数。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朗伯一比尔定律(光的吸收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适用条件。 难点:朗伯一比尔定律(光的吸收定律)数学表达式的推导。 大体进程与教学方法: 第一节课:朗伯一比尔定律(光的吸收定律)的数学表达及其推导。 第二节课:朗伯一比尔定律应用。 采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 每节课40分钟。 实施情况: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教案用纸(首页) 第 4 次课 授课时间第 2 周 教案完成时间 2008 年 1 月 学科 临床检验 仪器学 年级 2006 级 专业、层次 检验本科 教师 谢国明 职称 副教授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大班 学时 2 课程(章、节) 光的吸收定律 基本教材或主 要参考书 临床检验仪器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朗伯—比尔定律(光的吸收定律)及吸光系数。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朗伯—比尔定律(光的吸收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适用条件。 难点:朗伯—比尔定律(光的吸收定律)数学表达式的推导。 大体进程与教学方法: 第一节课:朗伯—比尔定律(光的吸收定律)的数学表达及其推导。 第二节课:朗伯—比尔定律应用。 采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 每节课 40 分钟。 实施情况: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教案用纸(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一、光的吸收定律 l.朗伯-比尔定律(Lamber-Beer law) 多媒体电子课件15分钟 2.吸光系数(absorptivity). 多媒体电子课件25分钟 二、光的吸收定律的应用 1.等吸光度法 多媒体电子课件20分钟 2.测定吸光度法 多媒体电子课件20分钟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教案用纸(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一、光的吸收定律 1.朗伯-比尔定律(Lamber—Beer law) 2.吸光系数(absorptivity) 二、光的吸收定律的应用 1.等吸光度法 2.测定吸光度法 多媒体电子课件 15 分钟 多媒体电子课件 25 分钟 多媒体电子课件 20 分钟 多媒体电子课件 20 分钟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教案用纸(首页) 第5次课 授课时间第3周 教案完成时间2008年1且 临床检验仪器 学科 年级2006级 专业、层次 检验本科 学 授课方式 教师 谢国明 职称副教授 大班学时 2 (大、小班) 课程(章、 基本教材或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临床检验仪器学 节) 主要参考书 教学目的与要求: 光源的种类及特性、单色器的定义、组成及色散元件棱镜及光栅的基本 原理、吸收池的种类和使用注意事项、检测器的要求、种类、基本工作原理、 信号显示系统基本类型。 教学重点与难点: 单色器的定义、组成及色散元件棱镜及光栅的基本原理。 难点:光电管及光电倍增管的工作原理 大体进程与教学方法: 第一节课:光源的种类及特性、单色器的定义、组成及色散元件棱镜。 光栅单色器的基本原理及透镜和狭缝系统的作用。 第二节课: 采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 每节课40分钟。 实施情况: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教案用纸(首页) 第 5 次课 授课时间第 3 周 教案完成时间 2008 年 1 月 学科 临床检验仪器 学 年级 2006 级 专业、层次 检验本科 教师 谢国明 职称 副教授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大班 学时 2 课程(章、 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基本教材或 主要参考书 临床检验仪器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光源的种类及特性、单色器的定义、组成及色散元件棱镜及光栅的基本 原理、吸收池的种类和使用注意事项、检测器的要求、种类、基本工作原理、 信号显示系统基本类型。 教学重点与难点: 单色器的定义、组成及色散元件棱镜及光栅的基本原理。 难点:光电管及光电倍增管的工作原理 大体进程与教学方法: 第一节课:光源的种类及特性、单色器的定义、组成及色散元件棱镜。 光栅单色器的基本原理及透镜和狭缝系统的作用。 第二节课: 采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 每节课 40 分钟。 实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