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仪器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临床检验仪器学教研室 二OO二年十月 (二OO七年十月修订) 前 言 检验医学在国外习惯上称为实验室医学(Laboratory Medicine)。它是一 门涉及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多个专业的交叉性学科。在现代医学中,检验医学已经远 远超出了早先单纯辅助临床诊断的认识范围。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检验的 范围日益广泛,检验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各种定量的检测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治疗、 预后判断和健康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正在发挥着越來越大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监测和医学研究的诸多需要,医学检验 方法的进展十分迅速,血液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的任何新理论,新技术 以及重大科研成果,凡是能直接用于诊断疾病的,或早或迟都会发展成为一种检验方 法,进入临床实验室。相应的检验仪器更是日新月异。随着数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 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向检验医学的广泛渗透,使得临床检验仪器都向着机械化、自 动化、精密化和简易化的方向发展,大大地提高了临床检验的速度与精度以及对资料 的处理能力和管理质量。随着高灵敏度、多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检测仪器的不断 涌现和广泛应用,临床医学的发展对实验室检验,判断结果的依托性的不断增大,对 检验工作者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和提高医学院校相关专业的各 层次学生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和使用各类现代化检验仪器,使之在辅助诊断和 治疗中发挥最佳的效能,成为相当急迫,重要的事情。 《临床检验仪器学》是一门知识面、技术面密集程度高,更新周期短的一门新兴 学科。教育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常用检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分类结构,性能指标,使用 方法,常见故障的排除,临床检验仪器中的计算机技术,并了解其发展趋势,为他们 更好地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是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参考书目
临床检验仪器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临床检验仪器学教研室 二〇〇二年十月 (二〇〇七年十月修订) 前 言 检验医学在国外习惯上称为实验室医学(Laboratory Medicine)。它是一 门涉及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多个专业的交叉性学科。在现代医学中,检验医学已经远 远超出了早先单纯辅助临床诊断的认识范围。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检验的 范围日益广泛,检验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各种定量的检测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治疗、 预后判断和健康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正在发挥着越來越大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监测和医学研究的诸多需要,医学检验 方法的进展十分迅速,血液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的任何新理论,新技术 以及重大科研成果,凡是能直接用于诊断疾病的,或早或迟都会发展成为一种检验方 法,进入临床实验室。相应的检验仪器更是日新月异。随着数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 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向检验医学的广泛渗透,使得临床检验仪器都向着机械化、自 动化、精密化和简易化的方向发展,大大地提高了临床检验的速度与精度以及对资料 的处理能力和管理质量。随着高灵敏度、多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检测仪器的不断 涌现和广泛应用,临床医学的发展对实验室检验,判断结果的依托性的不断增大,对 检验工作者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和提高医学院校相关专业的各 层次学生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和使用各类现代化检验仪器,使之在辅助诊断和 治疗中发挥最佳的效能,成为相当急迫,重要的事情。 《临床检验仪器学》是一门知识面、技术面密集程度高,更新周期短的一门新兴 学科。教育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常用检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分类结构,性能指标,使用 方法,常见故障的排除,临床检验仪器中的计算机技术,并了解其发展趋势,为他们 更好地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是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参考书目
[1]曾照芳等. 临床检验仪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曾照芳等. 临床检验仪器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曾照芳等. 临床检验仪器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4]刘泽民等.医学检验仪器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5]朱良漪等.分析仪器手冊.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录 概论 第一章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第二章荧光分析仪器 第三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第四章光学显微镜 第五章电子显微镜 第六章离心机 第七章色谱仪 第八章电泳仪 第九章毛细管电泳仪 第十章流式细胞仪 第十一章血细胞分析仪 第十二章尿液分析仪 第十三章自动生化分析仪 第十四章电化学分析仪器* 第十五章细菌快速检测仪 第十六章免疫分析仪器 第十七章质谱仪* 第十八章磁共振波谱分析仪* 第十九章数据传输和接口技术* 第二十章检验仪器的信号与图象处理技术* 第二十一章检验仪器的网络化技术* 教学时数分配表 讲授时数■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第二草荧光分析仪器
[1] 曾照芳等. 临床检验仪器.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曾照芳等. 临床检验仪器学(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 曾照芳等. 临床检验仪器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4] 刘泽民等. 医学检验仪器学. 重庆: 重庆出版社,1991 [5] 朱良漪等. 分析仪器手冊.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目 录 概论 第一章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第二章 荧光分析仪器 第三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第四章 光学显微镜 第五章 电子显微镜 第六章 离心机 第七章 色谱仪 第八章 电泳仪 第九章 毛细管电泳仪* 第十章 流式细胞仪 第十一章 血细胞分析仪 第十二章 尿液分析仪 第十三章 自动生化分析仪 第十四章 电化学分析仪器* 第十五章 细菌快速检测仪 第十六章 免疫分析仪器* 第十七章 质谱仪* 第十八章 磁共振波谱分析仪* 第十九章 数据传输和接口技术* 第二十章 检验仪器的信号与图象处理技术* 第二十一章 检验仪器的网络化技术* 教学时数分配表 内 容 讲授时数 概论 4 第一章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8 第二章 荧光分析仪器 4
第三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4 第四章光学显微镜】 8 第五章电子显微镜 第六章离心机 第七章色谱仪 12 第八意电泳仪 第九章毛细管电泳仪* 第十章流式细胞仪 第十一章血细胞分析仪 第十二尿液分析仪 第十三章自动生化分析仪 第士四章电化学分析仪器 第十章细快速检测 第十六章免疫分析仪器 第十十音质普仪 第十八章磁共振波谱分析仪* 第十九章数据传输和接口技术为 第二十章检验仪器的信号与图象处理技术* 章检验仪器的网络化技术 总学时 72 注:带”*“者为根据不同情况理论课选讲内容和为开阔学生视野要求学生自学的内容。理论课讲授为 72学时,另外安排54学时的相关实验。本门课程总学时为126学时。 概 论(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临床检验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发展方向。 2.熟悉临床检验仪器的主要组成部件。 3.了解临床检验仪器的选用标准。 教学重点、难点: 临床检验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为什么要学习《临床检验仪器学》这门课程? (2)临床检验仪器常用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3)临床检验仪器有哪些主要部件? (4)根据哪些标准选用临床检验仪器? 第一章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分类 2.熟悉常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的调试、使用及维护
第三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4 第四章 光学显微镜 8 第五章 电子显微镜 4 第六章 离心机 4 第七章 色谱仪 12 第八章 电泳仪 4 第九章 毛细管电泳仪* 第十章 流式细胞仪 4 第十一章 血细胞分析仪 4 第十二章 尿液分析仪 4 第十三章 自动生化分析仪 4 第十四章 电化学分析仪器* 第十五章 细菌快速检测仪 4 第十六章 免疫分析仪器* 第十七章 质谱仪* 第十八章 磁共振波谱分析仪* 第十九章 数据传输和接口技术* 第二十章 检验仪器的信号与图象处理技术* 第二十一章 检验仪器的网络化技术* 总学时数 72 注:带"*"者为根据不同情况理论课选讲内容和为开阔学生视野要求学生自学的内容。理论课讲授为 72学时,另外安排54学时的相关实验。本门课程总学时为126学时。 概 论(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临床检验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发展方向。 2.熟悉临床检验仪器的主要组成部件。 3.了解临床检验仪器的选用标准。 教学重点、难点: 临床检验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为什么要学习《临床检验仪器学》这门课程? (2)临床检验仪器常用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3)临床检验仪器有哪些主要部件? (4)根据哪些标准选用临床检验仪器? 第一章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分类。 2.熟悉常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的调试、使用及维护
3.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常见故障和进展。 教学重点、难点: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分类、调试及使用。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光的吸收定律的表达式、其物理意义及适用范围。 (2)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3)何谓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它们各有何特点? 第二章荧光分析仪器(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荧光光谱仪的组成 2.熟悉荧光光谱仪的调试、使用及维护。 3.了解荧光光谱仪的应用方向。 教学重点、难点: 荧光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分类、调试及使用。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试比较荧光光度计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结构上的差别有哪些? (2)什么是物质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三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熟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性能。 3.了解荧光光谱仪的应用方向。 教学重点、难点: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及使用。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试述原子吸收光谐仪的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光谱仪具有什么特点? (2)原子吸收光谱仪有哪几个主要的结构部件? (3)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中为什么要采用锐线光源?为什么常用空心阴极灯作为光源? 第四章光学显微镜(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3.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常见故障和进展。 教学重点、难点: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分类、调试及使用。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光的吸收定律的表达式、其物理意义及适用范围。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3)何谓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它们各有何特点? 第二章 荧光分析仪器(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荧光光谱仪的组成。 2.熟悉荧光光谱仪的调试、使用及维护。 3.了解荧光光谱仪的应用方向。 教学重点、难点: 荧光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分类、调试及使用。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试比较荧光光度计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结构上的差别有哪些? (2)什么是物质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三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熟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性能。 3.了解荧光光谱仪的应用方向。 教学重点、难点: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及使用。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试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光谱仪具有什么特点? (2)原子吸收光谱仪有哪几个主要的结构部件? (3)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中为什么要采用锐线光源?为什么常用空心阴极灯作为光源? 第四章 光学显微镜(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光学显微镜的光学参数、基本原理、结构和关键部件,掌握特种显微镜的基本原 理、结构和特殊部件。 2.熟悉光学显微镜的维护、调试与使用方法。 3.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光学显微镜的光学参数、基本原理、结构和关键部件,特种显微镜的基本原理、结构和特 殊部件。光学显微镜的调试与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显微镜有哪些光学参数?放大率和分辨率由哪些因素决定?如何正确应用这两个参数? (2)透镜有几种像差和色差?是怎样产生的? (3)概述显微镜的结构组成及几种普通型显微镜的原理、性能、用途。 (4)分述各种特种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特殊结构。注意比较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第五章电子显微镜(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电子显微镜的类型和组成。 2.熟悉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3.了解电子显微镜的进展及医学应用,了解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 教学重点、难点: 电子显微镜的类型和组成。悉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电子显微镜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对成像质量影响最大的部件是哪些? (2)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在成像原理和结构上有些什么主要差别?在医学研究中各有哪些应用? (3)对电镜和光镜在成像原理、基本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做个全面的比较。 第六章离心机(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离心机的基本原理、分类结构和常用的离心方法。 2.熟悉离心机的使用、维护。 3.了解离心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离心技术的镜的进展。 教学重点、难点: 离心机的基本原理、分类结构、常用的离心方法、离心机的使用和维护。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常用离心方法有哪几种?如何适当选择?
1.掌握光学显微镜的光学参数、基本原理、结构和关键部件,掌握特种显微镜的基本原 理、结构和特殊部件。 2.熟悉光学显微镜的维护、调试与使用方法。 3.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光学显微镜的光学参数、基本原理、结构和关键部件,特种显微镜的基本原理、结构和特 殊部件。光学显微镜的调试与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显微镜有哪些光学参数?放大率和分辨率由哪些因素决定?如何正确应用这两个参数? (2)透镜有几种像差和色差?是怎样产生的? (3)概述显微镜的结构组成及几种普通型显微镜的原理、性能、用途。 (4)分述各种特种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特殊结构。注意比较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第五章 电子显微镜(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电子显微镜的类型和组成。 2.熟悉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3.了解电子显微镜的进展及医学应用,了解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 教学重点、难点: 电子显微镜的类型和组成。悉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电子显微镜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对成像质量影响最大的部件是哪些? (2)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在成像原理和结构上有些什么主要差别?在医学研究中各有哪些应用? (3)对电镜和光镜在成像原理、基本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做个全面的比较。 第六章 离心机(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离心机的基本原理、分类结构和常用的离心方法。 2.熟悉离心机的使用、维护。 3.了解离心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离心技术的镜的进展。 教学重点、难点: 离心机的基本原理、分类结构、常用的离心方法、离心机的使用和维护。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常用离心方法有哪几种?如何适当选择?
(2)常见的离心机有哪几种?简术其基本结构 (3)离心转子的类型有哪几种?一般如何标记?主要参数有哪些? 第七章色谱仪(12学时) 教学日的与要求: 1.掌握色谱分析的原理、分类及特点,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及对各组 成的基本要求。 2.熟悉色谱仪器的基本概念、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3。了解色谱仪器操作参数的选择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难点: 色谱分析的原理、分类及特点,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及对各组成的基 本要求。色谱仪器的基本概念、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与其它分析仪器相比较,色谱仪的工作有何特殊之处?它的工作原理如何?有哪些特点? (2)气相色谱仪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其工作过程如何? (3)高效液相色谱仪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其工作过程如何? (4)色谱仪常用的检测器有哪几个?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可以分析什么样品? 第八章电泳仪(4学时) 教学日的与要求: 1.掌握电泳的原理、电泳仪的结构和常用的电泳技术。 2.熟悉电泳方法。 3.了解几种常用的电泳仪 教学重点、难点: 电泳的原理、电泳仪的结构和常用的电泳技术。熟悉电泳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什么叫电泳?为什么把电泳仪叫作分离仪器? (2)电泳过程中,带电粒子的迁移速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试述三恒电源在等电聚焦电泳中的工作过程。 第九章毛细管电泳仪*(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毛细管电泳的工作原理、毛细管电泳方法。 2.熟悉毛细管电泳的设备。 3.了解常用的毛细管电泳仪及其故障处理 教学重点、难点: 毛细管电泳的工作原理、毛细管电泳方法、毛细管电泳的设备
(2)常见的离心机有哪几种?简述其基本结构。 (3)离心转子的类型有哪几种?一般如何标记?主要参数有哪些? 第七章 色谱仪(1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色谱分析的原理、分类及特点,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及对各组 成的基本要求。 2.熟悉色谱仪器的基本概念、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3.了解色谱仪器操作参数的选择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难点: 色谱分析的原理、分类及特点,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及对各组成的基 本要求。色谱仪器的基本概念、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与其它分析仪器相比较,色谱仪的工作有何特殊之处?它的工作原理如何?有哪些特点? (2)气相色谱仪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其工作过程如何? (3)高效液相色谱仪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其工作过程如何? (4)色谱仪常用的检测器有哪几个?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可以分析什么样品? 第八章 电泳仪(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电泳的原理、电泳仪的结构和常用的电泳技术。 2.熟悉电泳方法。 3.了解几种常用的电泳仪。 教学重点、难点: 电泳的原理、电泳仪的结构和常用的电泳技术。熟悉电泳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什么叫电泳?为什么把电泳仪叫作分离仪器? (2)电泳过程中,带电粒子的迁移速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试述三恒电源在等电聚焦电泳中的工作过程。 第九章 毛细管电泳仪*(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毛细管电泳的工作原理、毛细管电泳方法。 2.熟悉毛细管电泳的设备。 3.了解常用的毛细管电泳仪及其故障处理。 教学重点、难点: 毛细管电泳的工作原理、毛细管电泳方法、毛细管电泳的设备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试述毛细管电泳仪与传统电泳仪的异同。 (2)手细管电泳仪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3)常用的毛细管电冰方法有那些? 第十章流式细胞仪(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流式细胞仪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分类。 2.熟悉流式细胞仪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应用。 3.了解流式细胞仪的维护及其常见故障排除。 教学重点、难点: 流式细胞仪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分类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流式细胞仪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2)简述流式细胞仪的基本结构? (3)流式细胞仪所检测的信号有哪些? (4)流式细胞仪检测的散射光和荧光是怎么产生的? 第十一章血细胞分析仪(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血细胞分析仪分型、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 2.熟悉血细胞分析仪的调校和使用方法。 3.了解血细胞分析仪常见故障处理及仪器的进展。 教学重点、难点: 血细胞分析仪分型、基本原理、基本结构,血细胞分析仪的调校和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电阻抗法测定血细胞的原理是什么? (2)堵孔故障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 第十二章尿液分析仪(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尿液分析仪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2。熟悉尿液分析仪的调校和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试述毛细管电泳仪与传统电泳仪的异同。 (2)毛细管电泳仪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3)常用的毛细管电泳方法有哪些? 第十章 流式细胞仪(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流式细胞仪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分类。 2.熟悉流式细胞仪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应用。 3.了解流式细胞仪的维护及其常见故障排除。 教学重点、难点: 流式细胞仪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分类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流式细胞仪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2)简述流式细胞仪的基本结构? (3)流式细胞仪所检测的信号有哪些? (4)流式细胞仪检测的散射光和荧光是怎么产生的? 第十一章 血细胞分析仪(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血细胞分析仪分型、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 2.熟悉血细胞分析仪的调校和使用方法。 3.了解血细胞分析仪常见故障处理及仪器的进展。 教学重点、难点: 血细胞分析仪分型、基本原理、基本结构,血细胞分析仪的调校和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电阻抗法测定血细胞的原理是什么? (2)堵孔故障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 第十二章 尿液分析仪(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尿液分析仪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2.熟悉尿液分析仪的调校和使用方法
3.了解尿液分析仪的维护与保养。 教学重点、难点: 尿液分析仪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尿液分析仪的调校和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简述尿液分析仪的试剂带的结构。 (2)简述尿夜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3)简述尿液分析仪的结构。 第十三章自动生化分析仪(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2.熟悉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和分析方法。 3.了解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性能及评价。 教学重点、难点: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使用和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生化分析仪的分类原则有哪几个?半自动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根据结构原理分类,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有哪几种类型?目前流行趋势是什么? (3)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基本结构有哪几种主要部分?各有何功能? 第十四章电化学分析仪器*(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电解质分析仪和血气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2.熟悉电解质分析仪和血气分析仪的应用方法 3.了解常用的电解质分析仪和血气分析仪。 教学重点、难点: 电解质分析仪和血气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应用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简述电解质分析仪的测量原理和结构 (2)电解质分析仪测试样品的特点是什么? (3)试述一台血气分析仪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十五章细菌快速检测仪(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3.了解尿液分析仪的维护与保养。 教学重点、难点: 尿液分析仪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尿液分析仪的调校和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简述尿液分析仪的试剂带的结构。 (2)简述尿液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3)简述尿液分析仪的结构。 第十三章 自动生化分析仪(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2.熟悉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和分析方法。 3.了解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性能及评价。 教学重点、难点: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使用和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生化分析仪的分类原则有哪几个?半自动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根据结构原理分类,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有哪几种类型?目前流行趋势是什么? (3)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基本结构有哪几种主要部分?各有何功能? 第十四章 电化学分析仪器*(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电解质分析仪和血气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2.熟悉电解质分析仪和血气分析仪的应用方法。 3.了解常用的电解质分析仪和血气分析仪。 教学重点、难点: 电解质分析仪和血气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应用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简述电解质分析仪的测量原理和结构。 (2)电解质分析仪测试样品的特点是什么? (3)试述一台血气分析仪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十五章 细菌快速检测仪(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草操细菌快谏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2.熟悉电细菌快速检测仪的应用及调校方法。 3。了解细带快速检测仪的维修。 教学重点、难点: 细菌快速检测仪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应用及调校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自动化血培养检测和分析系统按检测原理可分为哪几类,各类的检测原理是什么? (2)说明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系统的工作原理。(1)简述电解质分析仪的测量原理和结构。 第十六章免疫分析仪器*(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常用的免疫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2.熟悉常用的免疫分析仪器的应用及调校方法。 3.了解常用的免疫分析仪器的发展方向。 教学重点、难点: 常用的免疫分析仪器(酶标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放射免疫测定仪器)的工作原 理、组成结构、应用及调校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简述酶标法的原理以及酶标仪的工作原理。 (2)何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有何特点? (3)常用的化学发光剂有哪些?各有些什么样的特点? (4)闪烁体起什么作用?常见有哪些闪烁体?它们各适用于哪些测量? (5)液闪仪和Y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何技术上的特点? 第十七章质谱仪*(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质谱仪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 2.熟悉质谱仪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3.了解质图的解析。 教学重点、难点: 质谱仪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质谱仪由哪些主要部件组成?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对质谱仪的性能影响怎样? (2)质谱仪对离子的接收和检测有哪些主要的方法?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1.掌握细菌快速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2.熟悉电细菌快速检测仪的应用及调校方法。 3.了解细菌快速检测仪的维修。 教学重点、难点: 细菌快速检测仪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应用及调校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自动化血培养检测和分析系统按检测原理可分为哪几类,各类的检测原理是什么? (2)说明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系统的工作原理。(1)简述电解质分析仪的测量原理和结构。 第十六章 免疫分析仪器*(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常用的免疫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2.熟悉常用的免疫分析仪器的应用及调校方法。 3.了解常用的免疫分析仪器的发展方向。 教学重点、难点: 常用的免疫分析仪器(酶标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放射免疫测定仪器)的工作原 理、组成结构、应用及调校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简述酶标法的原理以及酶标仪的工作原理。 (2)何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有何特点? (3)常用的化学发光剂有哪些?各有些什么样的特点? (4)闪烁体起什么作用?常见有哪些闪烁体?它们各适用于哪些测量? (5)液闪仪和γ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何技术上的特点? 第十七章 质谱仪*(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质谱仪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 2.熟悉质谱仪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3.了解质谱图的解析。 教学重点、难点: 质谱仪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质谱仪由哪些主要部件组成?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对质谱仪的性能影响怎样? (2)质谱仪对离子的接收和检测有哪些主要的方法?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3)怎样在质谱图中鉴别分子离子峰? 第十八章磁共振波谱分析仪*(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磁共振波谱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熟悉磁共振波谱分析仪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3。了解磁共振波谱分析仪的操作与临床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磁共振波谱分析仪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它适用于解决那些实际问题? (2)磁共振波谱分析仪主要包括哪些部件? 第十九章数据传输和接口技术*(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据数据传输和接口技术的基本原理。 2.熟悉计算机技术在检测分析仪器中的应用方法。 3。了解计算机技术与检测分析仪器结合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难点: 数据传输和接口技术的基本原理。计算机技术在检测分析仪器中的应用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分别由几部分构成?它们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2)试阐述接口电路的作用和传送数据的方式。 (3)简述AD和D/A转换的原理。 第二十章检验仪器的信号与图象处理技术*(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信号处理和图象处理的基本原理。 2.熟悉信号处理和图象处理在检测分析仪器中的应用方法。 3.了解信号处理和图象处理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难点: 信号处理和图象处理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检测分析仪器中的应用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3)怎样在质谱图中鉴别分子离子峰? 第十八章 磁共振波谱分析仪*(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磁共振波谱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熟悉磁共振波谱分析仪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3.了解磁共振波谱分析仪的操作与临床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磁共振波谱分析仪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它适用于解决那些实际问题? (2)磁共振波谱分析仪主要包括哪些部件? 第十九章 数据传输和接口技术*(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数据传输和接口技术的基本原理。 2.熟悉计算机技术在检测分析仪器中的应用方法。 3.了解计算机技术与检测分析仪器结合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难点: 数据传输和接口技术的基本原理。计算机技术在检测分析仪器中的应用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分别由几部分构成?它们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2)试阐述接口电路的作用和传送数据的方式。 (3)简述A/D和D/A转换的原理。 第二十章 检验仪器的信号与图象处理技术*(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信号处理和图象处理的基本原理。 2.熟悉信号处理和图象处理在检测分析仪器中的应用方法。 3.了解信号处理和图象处理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难点: 信号处理和图象处理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检测分析仪器中的应用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