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一中2012届高考模拟试卷(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挣( zheng)脱 饿殍(pido) pIdo 悍 随声附和(he) B.箴(zhen)言 龟(jin)裂 横(heng) 祸 乘( cheng)人之危 C.着(zhao)落 辍(chuo)学 殷(yan) 自怨自艾(yi) D.道观(guan) 炽(zhi)热 蹊(q1) 不着(zhu6)边际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内贾德跑到拉丁美洲访问,跟委内瑞拉的查韦斯称兄道弟,叫板美国,又到 古巴跟卡斯特罗密谈多时,如此纵横捭阖,也算是一道风景。 B.鲧治水一生,最终徒劳无功,触犯天条:而他的儿子大禹却疏浚百川,名垂 青史。面对肆虐的洪水,一堵一疏,一截一导,异曲同工。 C.这几个人面对菩萨一一行礼,口中还振振有词地念叨着:“菩萨饶恕我们吧。” 随即拿出钢锯,一个多小时后,十八尊罗汉的头全被锯下 D.如今汽车厂商做产品研发,都要考虑将新车设计得八面玲珑:既要外形美观 又要内饰精致;不仅动力强劲,而且驾乘舒适。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提取概括影响“行业巨头”运营的三方面重要因素。(不 超过20个字)(4分) 曾经的行业巨头,对市场需求傲慢而被市场最终遗弃,柯达并非是先例。2010 年6月,拥有101年历史的通用汽车宣布进入破产重组轨道。与这些制造业巨头 陨落的原因类似,曾作为互联网贵族的雅虎,亦因近10年在技术和媒体之间频 繁摇摆不定,其市值与髙峰时相比已跌去近80%。当然,在强调技术创新、专 注消费体验的时代,老牌贵族转型成功亦屡见不鲜。这其中,在2000年出现巨 亏10亿美元之后,苹果开始迅速向电子消费娱乐产品转型,完成堪称经典的苹 果转型四步曲。 4.对下面一则公益广告进行评点,不超过30字。(5分) 双面用,不丢面。(倡导节约用纸广告)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 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县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 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 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 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 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 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 事杖杀之。其信任多此类
江苏省扬州一中 2012 届高考模拟试卷(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挣(zhèng)脱 饿殍(piǎo) 剽(piāo) 悍 随声附和(hè) B. 箴(zhēn)言 龟(jūn)裂 横(héng) 祸 乘(chéng)人之危 C. 着(zháo)落 辍(chuò)学 殷(yān) 红 自怨自艾(yì) D. 道观(guàn) 炽(zhì)热 蹊(qī) 跷 不着(zhuó)边际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A.内贾德跑到拉丁美洲访问,跟委内瑞拉的查韦斯称兄道弟,叫板美国,又到 古巴跟卡斯特罗密谈多时,如此纵横捭阖,也算是一道风景。 B.鲧治水一生,最终徒劳无功,触犯天条;而他的儿子大禹却疏浚百川,名垂 青史。面对肆虐的洪水,一堵一疏,一截一导,异曲同工。 C.这几个人面对菩萨一一行礼,口中还振振有词地念叨着:“菩萨饶恕我们吧。” 随即拿出钢锯,一个多小时后,十八尊罗汉的头全被锯下。 D.如今汽车厂商做产品研发,都要考虑将新车设计得八面玲珑:既要外形美观, 又要内饰精致;不仅动力强劲,而且驾乘舒适。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提取概括影响“行业巨头”运营的三方面重要因素。(不 超过 20 个字)(4 分) 曾经的行业巨头,对市场需求傲慢而被市场最终遗弃,柯达并非是先例。2010 年 6 月,拥有 101 年历史的通用汽车宣布进入破产重组轨道。与这些制造业巨头 陨落的原因类似,曾作为互联网贵族的雅虎,亦因近 1 0 年在技术和媒体之间频 繁摇摆不定,其市值与高峰时相比已跌去近 80%。当然,在强调技术创新、专 注消费体验的时代,老牌贵族转型成功亦屡见不鲜。这其中,在 2000 年出现巨 亏 10 亿美元之后,苹果开始迅速向电子消费娱乐产品转型,完成堪称经典的苹 果转型四步曲。 4.对下面一则公益广告进行评点,不超过 30 字。(5 分) 双面用,不丢面。(倡导节约用纸广告)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 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 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 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 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 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 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 事杖杀之。其信任多此类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 其所见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 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一日,饮其乡大夫家。乡大 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 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一座大惊。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 媚跃出。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阳和力解,乃得出。既出,倔强如初。晚年愤 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时携钱至酒 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然文长 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犴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 苦,未有若先生者也。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 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 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 (节选自《徐渭集·附录》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信:任凭 B.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 饵:招待 C.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 阴:暗中 D.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 论:判罪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徐文长“豪荡不羁”的一组是(3分) ①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②其所见一切可惊可愕之状 皆达之于诗 ③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 ④显者至门,皆拒不纳 ⑤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⑥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文长未能得志,于是寄情山水,游历北方,并以诗作记游抒怀。他写文 章才思敏捷,意韵刚健飘逸;书法风格刚柔相济,富有情趣 B.徐文长有才略,好出奇谋,深得胡公信任,参与军中机密。然而多次科 举失利,晚年愤慨更深,狂疾益甚,最终心怀怨愤而死。 C.胡公统率重兵,威震东南,深为将士敬畏。有个和尚却依仗财势,在酒筵 上对胡公出语不敬,后来胡公借其它事将他以杖刑处死 D.石公认为古今文人忧愁困苦没有比得上徐文长的;梅客生认为徐文长不仅 是个奇才,更是个奇人;作者认为徐文长的一生无所不奇。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3分) (2)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3分 (3)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10分)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 其所见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 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一日,饮其乡大夫家。乡大 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 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一座大惊。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 媚跃出。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阳和力解,乃得出。既出,倔强如初。晚年愤 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时携钱至酒 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然文长 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 苦,未有若先生者也。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 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 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 (节选自《徐渭集·附录》)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 信:任凭 B.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 饵:招待 C.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 阴:暗中 D.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 论:判罪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徐文长“豪荡不羁”的一组是(3 分) ①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②其所见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③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 ④显者至门,皆拒不纳 ⑤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⑥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徐文长未能得志,于是寄情山水,游历北方,并以诗作记游抒怀。他写文 章才思敏捷,意韵刚健飘逸;书法风格刚柔相济,富有情趣。 B.徐文长有才略,好出奇谋,深得胡公信任,参与军中机密。然而多次科 举失利,晚年愤慨更深,狂疾益甚,最终心怀怨愤而死。 C.胡公统率重兵,威震东南,深为将士敬畏。有个和尚却依仗财势,在酒筵 上对胡公出语不敬,后来胡公借其它事将他以杖刑处死。 D.石公认为古今文人忧愁困苦没有比得上徐文长的;梅客生认为徐文长不仅 是个奇才,更是个奇人;作者认为徐文长的一生无所不奇。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3 分) (2)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3 分) (3)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4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 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10 分)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①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沉水,即沉香,一种名贵的香料 (1)请概括上下阕的主要内容。(2分) 上阕: 下阕: (2)有人认为,末句的“香消酒未消”的两个消字用得好。请简要说说理由。 (4分) (3)简析本词的主要艺术手法。(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作德,心逸日休;作伪, (《尚书·周书·周 官》)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3)女也不爽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 风·氓》) (4)商旅不行,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范仲淹《岳 阳楼记》) (5)岂无山歌与村笛 (白居易《琵 琶行》) (6)夫列子御风而行 ,旬有五日而后反。(庄 子《逍遥游》) (7) ,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 李邕》) (8)删繁就简三秋树, 。(郑板桥书斋 题联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0分) 绝盗 冯骥才 老城区和租界之间那块地,是天津卫最野的地界,人头极杂,邪事横生。在上世 纪二十年代,这里一处临街小屋,来了一对青年男女租房结婚。新床新柜,红壶 绿盆,漂漂亮亮装满一屋。大门外两边墙垛子上还贴了一双红喜字。结婚的第二 天一早,小两口就出门上班。邻居也不知他们姓甚名谁 事过三天,小两口出门不久,忽然打东边飞也似的来了一辆拉货的平板三轮。蹬 车的是个老头子,骨瘦肉紧,皮黑牙黄,小腿肚子赛两个铁球,一望便知是个长 年蹬车的车夫。车板上蹲着两个小子,全是十七八岁,手拿木棍、板斧和麻绳 这爷仨面色都凶,看似来捉冤家。 老头子把车直蹬到那新婚小两口的门前,猛一刹车,车上两小子蹦下来,奔到门 前一看,扭头对那老头子说:“爹,人不在家,门还锁着呢!”门板上确是挂着 把大洋锁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①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沉水,即沉香,一种名贵的香料。 (1)请概括上下阕的主要内容。(2 分) 上阕: 下阕: (2)有人认为,末句的“香消酒未消”的两个消字用得好。请简要说说理由。 (4 分) (3)简析本词的主要艺术手法。(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作德,心逸日休;作伪, 。(《尚书·周书·周 官》)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3)女也不爽,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 风·氓》) (4)商旅不行,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范仲淹《岳 阳楼记》) (5)岂无山歌与村笛? 。(白居易《琵 琶行》) (6)夫列子御风而行, ,旬有五日而后反。(庄 子《逍遥游》) (7) ,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 李邕》) (8)删繁就简三秋树, 。(郑板桥书斋 题联)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20 分) 绝 盗 冯骥才 老城区和租界之间那块地,是天津卫最野的地界,人头极杂,邪事横生。在上世 纪二十年代,这里一处临街小屋,来了一对青年男女租房结婚。新床新柜,红壶 绿盆,漂漂亮亮装满一屋。大门外两边墙垛子上还贴了一双红喜字。结婚的第二 天一早,小两口就出门上班。邻居也不知他们姓甚名谁。 事过三天,小两口出门不久,忽然打东边飞也似的来了一辆拉货的平板三轮。蹬 车的是个老头子,骨瘦肉紧,皮黑牙黄,小腿肚子赛两个铁球,一望便知是个长 年蹬车的车夫。车板上蹲着两个小子,全是十七八岁,手拿木棍、板斧和麻绳。 这爷仨面色都凶,看似来捉冤家。 老头子把车直蹬到那新婚小两口的门前,猛一刹车,车上两小子蹦下来,奔到门 前一看,扭头对那老头子说:“爹,人不在家,门还锁着呢!”门板上确是挂着 一把大洋锁
老头子登时火冒三丈,眼珠子瞪得全是眼白,脑袋脖子上的青筋直蹦,跳下车大 骂起来:“这不孝的禽兽,不管爹娘,跑到这儿造他妈宫殿来了。小二、小三 给我把门砸开!” 应声,那两个小子抡起板斧,把门锁砸散。门儿大开,一屋子新房的物品全亮在 眼前。老头子一看更怒,手指空屋子,又跳又叫,声大吓人:“好啊,没心没肺 的东西!从小疼你抱你喂你宠你,把你这白眼狼养活成人。如今你娘一身病,请 大夫吃药没钱,你一个子儿不给,弄个小妖精藏到这儿享福来。你娘快死啦!你 享福?我就叫你享福享福享福!小二、小三!站着干嘛!把屋里东西全给我弄回 家去!要敢偏向你们大哥,我就砸折你俩的腿! 那两个小子七手八脚,把屋里的箱子包袱、被褥衣服抱出来,往车上堆 邻居们跑出来围观,听这老头子一通骂,才知道那新婚小两口的来历。这种连快 死的老娘都不管的白眼狼,自然没人出来管。再说那老头子怒火正旺,人像过年 放的火炮,一个劲儿往上蹿,谁拦他,他准和谁玩命! 东西搬得差不多了,那两个小子说:“爹,大家伙抬不动,怎么办?” 老头子一声惊雷落地说:“砸!”跟手一通乱响,最后玻璃杯子打屋里也扔了出 来,这才罢手。老头子依旧怒气难消,吼一句:“明儿见面再说!”便扬长而去 门儿大敞开没人管,晾了一整天。邻居们远远站着,没人上前,可谁也没离开。 等着那小两口回来有戏看。 下晌,新婚的小两口打西边有说有笑地回来。到家门口一看,懵了。过去问邻居, 直站在那里的邻居反而纷纷散开。有位大爷出来说话,显然他对这不尽孝心的 年轻人不满,朝新郎说道:“早上,你爹和你兄弟们来了,是他们干的。你回你 爹妈那儿去看看吧 新郎一听,更懵。忽然禁不住大声叫道:“我哪还有爹呀!我三岁时爹就死了 我娘大前年也死了。只一个姐姐嫁到关外去,哪来的兄弟?” “嘛!”大爷一惊。可早上的事真真切切,一时脑筋没转过来,还是说:“那明 明是你爹呀!” 小两口赶紧去局子报案。但案子往下足足查了十年,也没找到他们那个“爹”。 天津卫的盗案千奇百怪,这一桩却数第一。偷盗的居然做了人家的“爹”;被盗 的损失财物不说,反当了“儿子”,而且还叫人哑巴吃黄连一一有苦说不出来 若是忍不住跟人说了,招不来同情,反叫人取笑,更倒霉。多损,多辣,多绝 多邪!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2年第5期) 11.本文以“绝盗”为题目,根据全文简要分析“绝”在何处。(4分) 12.小说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请任选一处加以赏析。(4分) 13.这篇小说多处设置伏笔,请列举其中两处,并分析其作用。(6分) 14.有人说文章最后一段可以删掉,你觉得呢?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 分)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 从雕花匠到画匠 光绪四年,父亲打听得有位雕花木匠,名叫周之美的,要领个徒弟。托人 去说,一说就成功了
老头子登时火冒三丈,眼珠子瞪得全是眼白,脑袋脖子上的青筋直蹦,跳下车大 骂起来:“这不孝的禽兽,不管爹娘,跑到这儿造他妈宫殿来了。小二、小三, 给我把门砸开!” 应声,那两个小子抡起板斧,把门锁砸散。门儿大开,一屋子新房的物品全亮在 眼前。老头子一看更怒,手指空屋子,又跳又叫,声大吓人:“好啊,没心没肺 的东西!从小疼你抱你喂你宠你,把你这白眼狼养活成人。如今你娘一身病,请 大夫吃药没钱,你一个子儿不给,弄个小妖精藏到这儿享福来。你娘快死啦!你 享福?我就叫你享福享福享福!小二、小三!站着干嘛!把屋里东西全给我弄回 家去!要敢偏向你们大哥,我就砸折你俩的腿!” 那两个小子七手八脚,把屋里的箱子包袱、被褥衣服抱出来,往车上堆。 邻居们跑出来围观,听这老头子一通骂,才知道那新婚小两口的来历。这种连快 死的老娘都不管的白眼狼,自然没人出来管。再说那老头子怒火正旺,人像过年 放的火炮,一个劲儿往上蹿,谁拦他,他准和谁玩命! 东西搬得差不多了,那两个小子说:“爹,大家伙抬不动,怎么办?” 老头子一声惊雷落地说:“砸!”跟手一通乱响,最后玻璃杯子打屋里也扔了出 来,这才罢手。老头子依旧怒气难消,吼一句:“明儿见面再说!”便扬长而去。 门儿大敞开没人管,晾了一整天。邻居们远远站着,没人上前,可谁也没离开。 等着那小两口回来有戏看。 下晌,新婚的小两口打西边有说有笑地回来。到家门口一看,懵了。过去问邻居, 一直站在那里的邻居反而纷纷散开。有位大爷出来说话,显然他对这不尽孝心的 年轻人不满,朝新郎说道:“早上,你爹和你兄弟们来了,是他们干的。你回你 爹妈那儿去看看吧!” 新郎一听,更懵。忽然禁不住大声叫道:“我哪还有爹呀!我三岁时爹就死了, 我娘大前年也死了。只一个姐姐嫁到关外去,哪来的兄弟?” “嘛!”大爷一惊。可早上的事真真切切,一时脑筋没转过来,还是说:“那明 明是你爹呀!” 小两口赶紧去局子报案。但案子往下足足查了十年,也没找到他们那个“爹”。 天津卫的盗案千奇百怪,这一桩却数第一。偷盗的居然做了人家的“爹”;被盗 的损失财物不说,反当了“儿子”,而且还叫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 若是忍不住跟人说了,招不来同情,反叫人取笑,更倒霉。多损,多辣,多绝—— 多邪!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2 年第 5 期) 11. 本文以“绝盗”为题目,根据全文简要分析“绝”在何处。(4 分) 12. 小说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请任选一处加以赏析。(4 分) 13. 这篇小说多处设置伏笔,请列举其中两处,并分析其作用。(6 分) 14. 有人说文章最后一段可以删掉,你觉得呢?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 分)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5-17 题。 从雕花匠到画匠 光绪四年,父亲打听得有位雕花木匠,名叫周之美的,要领个徒弟。托人 去说,一说就成功了
这位周师傅,在白石铺一带,是很出名的,用平刀法雕刻人物,是他的绝技。 我跟着他学,他也耐心地教我。我很佩服他的本领,又喜欢这门手艺,学得很有 兴味。 经过一段时间,学会了师傅的平刀法,又琢磨着改进了圆刀法。那时雕花 匠所雕的花样,千篇一律。我就想法换个样子,在花篮上面,加些葡萄石榴果子 或花木。还搬用平日常画的飞禽走兽,造出许多新花样,果然人人都夸。 光绪八年,在一个主顾家中,无意间见到一部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 谱》。仔细看了一遍,实在是好。向主顾借了来,在我挣来的工资里,匀出些钱 买了纸、颜料和毛笔,晚上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地勾影。足足画了半年, 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订成了十六本。从 此,我做雕花木活,就用《芥子园画谱》做根据了。 一位远房本家,名叫齐铁珊的,他很关心我的画。有一次,他对我说:“萧芗 陔快到我哥哥家里来画像了,我看你何不拜他为师!”这位萧师傅,纸扎匠出身 画像是湘潭第一。我就到他家去拜师。他把拿手本领都教给了我,画像这一项 就算初入门径了。 光绪十五年刚过年,我第一次见到寿三爷。寿三爷名叫胡自倬,号沁园。 那天正是他们诗会的日子,到的人很多。寿三爷听说我到了,很高兴,当天就留 我同诗会的朋友们一起吃午饭 他家延聘的教读老夫子名叫陈作埙,号少蕃,学问很好,也是湘潭的名士。 吃午饭的时候,寿三爷说:“你如愿意读书的话,就拜陈老夫子的门吧!”吃过 饭,按照老规矩,先拜了孔夫子,我就拜了胡、陈二位,做我的老师。 少蕃师对我说:“画画总要会题诗才好,你就去读《唐诗三百首》吧!诗的 道,本是易学难工,就看你有心没心了!”我小时候读过《千家诗》,几乎全 部能背出来,读了《唐诗三百首》,上口就好像见到了老朋友,读得很有味。少 蕃师又叫我在闲暇时,看看《聊斋志异》一类的小说,还时常给我讲讲唐宋八家 的古文。我觉得这样的读书,真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了 读书的同时,我跟胡沁园老师学工笔花鸟草虫。他对我说:“石要瘦,树要曲 鸟要活。”我常常画了画,拿给沁园师看,他都给我题上了诗。他还对我说:“你 学学作诗吧!光会画,不会作诗,总是美中不足。”那时正是三月天气,牡丹盛 开。沁园师约集诗会同人,赏花赋诗,他也叫我加入。我放大了胆子,作了一首 沁园师看了,念道:“‘莫羨牡丹称富贵,却输梨橘有余甘。’这两句不但意思 好,十三谭的韵,也押得很稳。”这一炮,居然放响,是我料想不到的。我在胡 家,读书学画,有吃有住,心境安适得很,眼界也广阔多了,只是总想起家里的 光景。那时照相还没盛行,画像这一行生意是很好的。沁园师知道我这个意思, 到处给我吹嘘,附近的人都来请我去画。后来我又琢磨出一种精细画法,能够在 画像的纱衣里面,透现出袍褂上的团龙花纹,人家都说这是我的一项绝技。人家 叫我画细的,就送我四两银子,从此就作为定例。我觉得画像挣的钱比雕花多 又省事,就扔掉了斧锯钻凿一类家伙,改了行专做画匠了。 生意越做越多,收入也越来越丰,祖母笑着对我说:“阿芝!你倒没有亏负了 这支笔,从前我说过,哪见文章锅里煮,现在我看见你的画,却在锅里煮了!” 节选自《白石老人自述》) 15.文中提及齐白石哪几次重要的学艺经历,促成他从雕花匠转变为画匠?(6 分)
这位周师傅,在白石铺一带,是很出名的,用平刀法雕刻人物,是他的绝技。 我跟着他学,他也耐心地教我。我很佩服他的本领,又喜欢这门手艺,学得很有 兴味。 经过一段时间,学会了师傅的平刀法,又琢磨着改进了圆刀法。那时雕花 匠所雕的花样,千篇一律。我就想法换个样子,在花篮上面,加些葡萄石榴果子 或花木。还搬用平日常画的飞禽走兽,造出许多新花样,果然人人都夸。 光绪八年,在一个主顾家中,无意间见到一部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 谱》。仔细看了一遍,实在是好。向主顾借了来,在我挣来的工资里,匀出些钱, 买了纸、颜料和毛笔,晚上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地勾影。足足画了半年, 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订成了十六本。从 此,我做雕花木活,就用《芥子园画谱》做根据了。 一位远房本家,名叫齐铁珊的,他很关心我的画。有一次,他对我说:“萧芗 陔快到我哥哥家里来画像了,我看你何不拜他为师!”这位萧师傅,纸扎匠出身, 画像是湘潭第一。我就到他家去拜师。他把拿手本领都教给了我,画像这一项, 就算初入门径了。 光绪十五年刚过年,我第一次见到寿三爷。寿三爷名叫胡自倬,号沁园。 那天正是他们诗会的日子,到的人很多。寿三爷听说我到了,很高兴,当天就留 我同诗会的朋友们一起吃午饭。 他家延聘的教读老夫子名叫陈作埙,号少蕃,学问很好,也是湘潭的名士。 吃午饭的时候,寿三爷说:“你如愿意读书的话,就拜陈老夫子的门吧!”吃过 饭,按照老规矩,先拜了孔夫子,我就拜了胡、陈二位,做我的老师。 少蕃师对我说:“画画总要会题诗才好,你就去读《唐诗三百首》吧!诗的 一道,本是易学难工,就看你有心没心了!”我小时候读过《千家诗》,几乎全 部能背出来,读了《唐诗三百首》,上口就好像见到了老朋友,读得很有味。少 蕃师又叫我在闲暇时,看看《聊斋志异》一类的小说,还时常给我讲讲唐宋八家 的古文。我觉得这样的读书,真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了。 读书的同时,我跟胡沁园老师学工笔花鸟草虫。他对我说:“石要瘦,树要曲, 鸟要活。”我常常画了画,拿给沁园师看,他都给我题上了诗。他还对我说:“你 学学作诗吧!光会画,不会作诗,总是美中不足。”那时正是三月天气,牡丹盛 开。沁园师约集诗会同人,赏花赋诗,他也叫我加入。我放大了胆子,作了一首。 沁园师看了,念道:“‘莫羡牡丹称富贵,却输梨橘有余甘。’这两句不但意思 好,十三谭的韵,也押得很稳。”这一炮,居然放响,是我料想不到的。我在胡 家,读书学画,有吃有住,心境安适得很,眼界也广阔多了,只是总想起家里的 光景。那时照相还没盛行,画像这一行生意是很好的。沁园师知道我这个意思, 到处给我吹嘘,附近的人都来请我去画。后来我又琢磨出一种精细画法,能够在 画像的纱衣里面,透现出袍褂上的团龙花纹,人家都说这是我的一项绝技。人家 叫我画细的,就送我四两银子,从此就作为定例。我觉得画像挣的钱比雕花多, 又省事,就扔掉了斧锯钻凿一类家伙,改了行专做画匠了。 生意越做越多,收入也越来越丰,祖母笑着对我说:“阿芝!你倒没有亏负了 这支笔,从前我说过,哪见文章锅里煮,现在我看见你的画,却在锅里煮了!” (节选自《白石老人自述》) 15.文中提及齐白石哪几次重要的学艺经历,促成他从雕花匠转变为画匠?(6 分)
16.齐白石曾用“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来告诫学生要跳出老套,立志创新 文中他的哪些做法体现了这一艺术主张?(6分) 17.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结尾段蕴含哪些情感?(6分) 七、作文(70分) 18.底气,原指说、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后常引申为基本的信心和 力量。 请以“底气”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II(附加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为选考历史科目考生加试内容,共2页,满分为40分,考试 时间为30分钟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 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在本试卷上答题 无效。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故仆志在兼 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 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者,知仆之道焉。 (选自白居易《与元九书》) 20.请写出元九的姓名。(1分) 21.写出自居易所发起的诗歌运动的名称及其主张。(3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面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葛朗台是资产阶级暴发户,重视金钱与利益,所以他的遗言是“把一切照 顾得好好 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同时他又是基督徒,相信能在天国享 福,所以他遗言还有“幸福只在天上” B.《家》中,梅被母亲嫁与别人,青年孀居终至郁郁而死:瑞珏因整个家族 血光之灾” 的迷信被逼到城外生产,难产而死。两位美好女子的死反 映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和虐杀。 C、在《我是个偶像崇拜者》中,诗人崇拜自然界与社会界一切象征生命的事 物,否定一切人为的偶像,表现出对封建权威的极度蔑视。 D.《雷雨》将现在进行的事件和过去发生的事件交织在一起,将矛盾冲突浓 缩在早晨 至半夜的二十四小时之内,集中在周公馆和鲁贵的家中发生 E.在《老人与海》中,小男孩马洛林的性格与老人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小男孩回归后,老人正是在他的鼓励下坚强不屈的拼搏下去 23.简答题(10分 (1)请简要说明林黛玉创作葬花词时的境遇。(4分) (2)简述《三国演义》“关云长水淹七军”的情节。这一情节表现了关羽的什 么性格特 征?(6分)
16.齐白石曾用“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来告诫学生要跳出老套,立志创新。 文中他的哪些做法体现了这一艺术主张?(6 分) 17.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结尾段蕴含哪些情感?(6 分) 七、作文(70 分) 18.底气,原指说、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后常引申为基本的信心和 力量。 请以“底气”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 800 字。 II(附加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为选考历史科目考生加试内容,共 2 页,满分为 40 分,考试 时间为 30 分钟。 2 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 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 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在本试卷上答题 无效。 一、阅读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6 分) 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故仆志在兼 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 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者,知仆之道焉。 (选自白居易《与元九书》) 20.请写出元九的姓名。(1 分) 21.写出自居易所发起的诗歌运动的名称及其主张。(3 分) 二、名著阅读题(15 分) 22.下面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葛朗台是资产阶级暴发户,重视金钱与利益,所以他的遗言是“把一切照 顾得好好 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同时他又是基督徒,相信能在天国享 福,所以他遗言还有“幸福只在天上”。 B.《家》中,梅被母亲嫁与别人,青年孀居终至郁郁而死;瑞珏因整个家族 “血光之灾” 的迷信被逼到城外生产,难产而死。两位美好女子的死反 映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和虐杀。 C、在《我是个偶像崇拜者》中,诗人崇拜自然界与社会界一切象征生命的事 物,否定一切人为的偶像,表现出对封建权威的极度蔑视。 D.《雷雨》将现在进行的事件和过去发生的事件交织在一起,将矛盾冲突浓 缩在早晨 至半夜的二十四小时之内,集中在周公馆和鲁贵的家中发生。 E.在《老人与海》中,小男孩马洛林的性格与老人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小男孩回归后,老人正是在他的鼓励下坚强不屈的拼搏下去。 23.简答题(10 分) (1)请简要说明林黛玉创作葬花词时的境遇。(4 分) (2)简述《三国演义》“关云长水淹七军”的情节。这一情节表现了关羽的什 么性格特 征?(6 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 东有日本,西有美国,都是动漫产业的大国。日本原有三大国宝,分别是 茶道、艺伎、相扑,现在动漫已经被誉为第四项国宝。 根据三菱研究所的调查,日本有87%的人喜欢漫画,而拥有与漫画人物形 象相关商品的占了84%。漫画界的殿堂级人物手冢治虫被称为“1亿人的手冢治 虫”,日本漫画连载杂志的代表《周刊少年》在1995年创下653万本的最高销 售纪录。这足以说明日本庞大的内需市场具有的能量。 2007年日本动漫产业销售额为4810亿日元,而2008年则为4483亿日元, 这样的金额也让动漫成了日本出版业的龙头。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曾提出“酷日 本”的口号,力图将日本的漫画、动画市场拓展到全球。从1990年代以后,日 本动漫出版商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仅建构了巨大的产业链,且将日本人的形 象做了最好的国际宣传。日本成了动漫输出大国,全球不少国家播放的动漫片, 有很大的比例来自日本。 一年绘制十册漫画单行本的漫画家,仅仅在发行版税方面,就有2.8亿日 元的年收入。这让中国的漫画家望尘莫及,也是日本的精英竞相投入动漫产业的 原因。但新人要得到认同很不容易,通常要拿着自已作品到处拜访出版社,或是 投稿各种甄选比赛。可是一旦作品受欢迎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则告别勉强糊口的阶段了。多数 的日本漫画家在正式出道前,多半从名漫画家助手开始做起,除了学习画漫画的 必需技能之外,最重要的是实地见习漫画家孕育作品的过程,包括灵感收集、角 色设定、构思分镜等。近来漫画家借由和电视电影业界的合作,增加了漫画作品 的能见度。十年间阅读漫画的人数更是增长了5倍之多 24.动漫被誉为日本的“第四项国宝”,根据是什么?(5分) 25.日本成为动漫强国的原因有哪些?(4分) 26.我国漫画家要取得成功,可向日本同行借鉴什么?(6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A(B.横heng祸C.着 zhuo d.炽chi) 2.A(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异曲同工:不同 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 同样好的效果。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充分,说个不休。八面玲珑:原指窗户 宽敞明亮,后用来形容人处事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 3.市场需求(或“市场”,1分),技术创新(或“技术”,1分),企业的定 位和决策(2分,“定位”和“决策”分别给1分) 4.采用了双关手法(1分),倡导不弃用纸张的另一面,又指这样做不丢脸(2 分);语言简短风趣,整齐上口(2分,说“表达通顺准确”给1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B(饵:诱捕) 6.B(排除②③⑥,②是徐文长的游历与创作,③是徐文长才思敏捷,⑥ 是徐文长因狂疾自残)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24-26 题。 东有日本,西有美国,都是动漫产业的大国。日本原有三大国宝,分别是 茶道、艺伎、相扑,现在动漫已经被誉为第四项国宝。 根据三菱研究所的调查,日本有 87%的人喜欢漫画,而拥有与漫画人物形 象相关商品的占了 84%。漫画界的殿堂级人物手冢治虫被称为“1 亿人的手冢治 虫”,日本漫画连载杂志的代表《周刊少年》在 1995 年创下 653 万本的最高销 售纪录。这足以说明日本庞大的内需市场具有的能量。 2007 年日本动漫产业销售额为 4810 亿日元,而 2008 年则为 4483 亿日元, 这样的金额也让动漫成了日本出版业的龙头。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曾提出“酷日 本”的口号,力图将日本的漫画、动画市场拓展到全球。从 1990 年代以后,日 本动漫出版商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仅建构了巨大的产业链,且将日本人的形 象做了最好的国际宣传。日本成了动漫输出大国,全球不少国家播放的动漫片, 有很大的比例来自日本。 一年绘制十册漫画单行本的漫画家,仅仅在发行版税方面,就有 2.8 亿日 元的年收入。这让中国的漫画家望尘莫及,也是日本的精英竞相投入动漫产业的 原因。但新人要得到认同很不容易,通常要拿着自已作品到处拜访出版社,或是 投稿各种甄选比赛。可是一旦作品受欢迎。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则告别勉强糊口的阶段了。多数 的日本漫画家在正式出道前,多半从名漫画家助手开始做起,除了学习画漫画的 必需技能之外,最重要的是实地见习漫画家孕育作品的过程,包括灵感收集、角 色设定、构思分镜等。近来漫画家借由和电视电影业界的合作,增加了漫画作品 的能见度。十年间阅读漫画的人数更是增长了 5 倍之多。 24.动漫被誉为日本的“第四项国宝”,根据是什么?(5 分) 25.日本成为动漫强国的原因有哪些?(4 分) 26.我国漫画家要取得成功,可向日本同行借鉴什么?(6 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 A(B. 横 hèng 祸 C. 着 zhuó D. 炽 chì) 2.A(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异曲同工:不同 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 同样好的效果。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充分,说个不休。八面玲珑:原指窗户 宽敞明亮,后用来形容人处事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 3.市场需求(或“市场”,1 分),技术创新(或“技术”,1 分),企业的定 位和决策(2 分,“定位”和“决策”分别给 1 分)。 4.采用了双关手法(1 分),倡导不弃用纸张的另一面,又指这样做不丢脸(2 分);语言简短风趣,整齐上口(2 分,说“表达通顺准确”给 1 分)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5.B(饵:诱捕) 6.B(排除②③⑥,②是徐文长的游历与创作,③是徐文长才思敏捷, ⑥ 是徐文长因狂疾自残)
7.C(“在酒筵上对胡公出语不敬”有误,应是“和尚行为不轨,徐文长在喝 酒时偶尔对胡公提起”) 8.(1)如果要聘我为幕客,必须用接待宾客的礼节,(并且)不规定时间, 让我能自由进出。(3分,每句1分) (2)文长都大声地呵斥,把他们看作奴才,以和他们结交为耻辱而不来往, 因此他的名声没有流传出越地以外。(3分,每句1分) (3)先生命运一直不好,因此得了狂疾;狂疾一直没有痊愈,因而犯罪入狱。 (4分,每句1分) 附参考译文 文长是山阴的秀才,乡试多次未能中举。他性格直爽,无拘无束。总督胡宗宪知 晓他的才能,聘请他做幕客。文长与胡宗宪约定:“如果要我做幕客,必须用接 待宾客的礼节,不规定时间,让我能够自由进出。”胡宗宪都答应了他。文长于 是穿葛布衣服,戴黑色头巾,拱手行礼入坐,放言畅谈天下大事,旁若无人。胡 宗宪非常高兴。那时胡宗宪统率诸路军队,威振东南,部下将士晋见都是跪着说 话,匍匐进退,不敢仰视;而作为下属的一个秀才,文长却傲然自得,随心行事, 任意谈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 文长对自己的才能谋略非常自负,喜欢出奇谋妙计,谈论军事大多得其要领。凡 是胡宗宪所用来诱捕汪直、徐海等盗寇的计谋,都和他慎密商议,然后付诸实行。 文长曾经在一座酒楼上喝酒,有几名军士也在楼下喝酒,酒后不肯付钱。文长暗 暗写短函迅速告达胡宗宪,胡宗宪立刻命令将闹事者绑进衙门,一齐斩首,全军 都极其震骇。有一个和尚依仗有钱财而行为不轨,文长在喝酒时偶尔对胡宗宪提 起,后来胡宗宪借其它事把和尚以杖刑处死。文长受到胡宗宪的信任之处,多和 这相仿。 文长既然科场失利,于是尽情地游山玩水,旅行于齐、鲁、燕、赵一带,遍历北 方沙漠地区。他所见到的一切令人惊讶的情状,逐一在他的诗中表达出来。当时 所谓的高官显贵、诗人文士,文长都大声地呵斥,把他们看作奴才,以和他们结 交为耻辱而不来往,因此他的名声没有流传出越地以外,可悲啊!一日,在县令 家饮酒,县令指着筵席上一件小东西求他做诗题咏,暗地里叫小仆人把纸张连接 成一丈多长呈上,想以此难倒他。文长取笔在手,当场作诗,写满了那张纸,气 韵刚健飘逸,那件东西的神态被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场的人都大为惊叹。文长喜 欢书法,笔意奔放和他的诗一样,苍凉劲节中流露岀婉媚的姿态,超拔飘逸,富 有情趣 他后来因猜忌而杀死他的后妻,被逮入狱,判处死刑。张阳和极力斡旋解救,他 才得以释放。出狱后,倔强的脾气一如以往。晚年愤慨更深,颠狂更厉害。有名 声地位的人登门拜访,他都拒不接待。本地官员来求他写字,连一个字也得不到 他常常带钱到酒店,呼唤地位低贱的人一起饮酒。有时拿斧头砍破自己的头,以 至血流满面,头骨折断,以手摩擦,都会发出响声;然而文长始终在当时不得志, 最终心怀怨愤而死。 石公说:先生命运一直不好,因此得了狂疾;狂疾一直没有痊愈,因而犯罪入狱。 古今文人,忧愁困苦,没有可以同先生相比拟的。梅客生曾经写信给我说:“文 长是我的老朋友,他的病比他的人更奇异,他的人比他的诗更奇异,他的诗比他 的书法更奇异,他的书法比他的文章更奇异。”我说文长是没有什么不奇异的人。 正因为没有什么不奇异,因此才没有什么是顺利的啊。可悲呀!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7.C(“在酒筵上对胡公出语不敬”有误,应是“和尚行为不轨,徐文长在喝 酒时偶尔对胡公提起”) 8.(1)如果要聘我为幕客,必须用接待宾客的礼节,(并且)不规定时间, 让我能自由进出。(3 分,每句 1 分) (2)文长都大声地呵斥,把他们看作奴才,以和他们结交为耻辱而不来往, 因此他的名声没有流传出越地以外。(3 分,每句 1 分) (3)先生命运一直不好,因此得了狂疾;狂疾一直没有痊愈,因而犯罪入狱。 (4 分,每句 1 分) 附参考译文 文长是山阴的秀才,乡试多次未能中举。他性格直爽,无拘无束。总督胡宗宪知 晓他的才能,聘请他做幕客。文长与胡宗宪约定:“如果要我做幕客,必须用接 待宾客的礼节,不规定时间,让我能够自由进出。”胡宗宪都答应了他。文长于 是穿葛布衣服,戴黑色头巾,拱手行礼入坐,放言畅谈天下大事,旁若无人。胡 宗宪非常高兴。那时胡宗宪统率诸路军队,威振东南,部下将士晋见都是跪着说 话,匍匐进退,不敢仰视;而作为下属的一个秀才,文长却傲然自得,随心行事, 任意谈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 文长对自己的才能谋略非常自负,喜欢出奇谋妙计,谈论军事大多得其要领。凡 是胡宗宪所用来诱捕汪直、徐海等盗寇的计谋,都和他慎密商议,然后付诸实行。 文长曾经在一座酒楼上喝酒,有几名军士也在楼下喝酒,酒后不肯付钱。文长暗 暗写短函迅速告达胡宗宪,胡宗宪立刻命令将闹事者绑进衙门,一齐斩首,全军 都极其震骇。有一个和尚依仗有钱财而行为不轨,文长在喝酒时偶尔对胡宗宪提 起,后来胡宗宪借其它事把和尚以杖刑处死。文长受到胡宗宪的信任之处,多和 这相仿。 文长既然科场失利,于是尽情地游山玩水,旅行于齐、鲁、燕、赵一带,遍历北 方沙漠地区。他所见到的一切令人惊讶的情状,逐一在他的诗中表达出来。当时 所谓的高官显贵、诗人文士,文长都大声地呵斥,把他们看作奴才,以和他们结 交为耻辱而不来往,因此他的名声没有流传出越地以外,可悲啊!一日,在县令 家饮酒,县令指着筵席上一件小东西求他做诗题咏,暗地里叫小仆人把纸张连接 成一丈多长呈上,想以此难倒他。文长取笔在手,当场作诗,写满了那张纸,气 韵刚健飘逸,那件东西的神态被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场的人都大为惊叹。文长喜 欢书法,笔意奔放和他的诗一样,苍凉劲节中流露出婉媚的姿态,超拔飘逸,富 有情趣。 他后来因猜忌而杀死他的后妻,被逮入狱,判处死刑。张阳和极力斡旋解救,他 才得以释放。出狱后,倔强的脾气一如以往。晚年愤慨更深,颠狂更厉害。有名 声地位的人登门拜访,他都拒不接待。本地官员来求他写字,连一个字也得不到。 他常常带钱到酒店,呼唤地位低贱的人一起饮酒。有时拿斧头砍破自己的头,以 至血流满面,头骨折断,以手摩擦,都会发出响声;然而文长始终在当时不得志, 最终心怀怨愤而死。 石公说:先生命运一直不好,因此得了狂疾;狂疾一直没有痊愈,因而犯罪入狱。 古今文人,忧愁困苦,没有可以同先生相比拟的。梅客生曾经写信给我说:“文 长是我的老朋友,他的病比他的人更奇异,他的人比他的诗更奇异,他的诗比他 的书法更奇异,他的书法比他的文章更奇异。”我说文长是没有什么不奇异的人。 正因为没有什么不奇异,因此才没有什么是顺利的啊。可悲呀!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1)能力目标:理解、概括诗词内容。 参考答案:早春之喜思乡之愁(1点1分共2分) (2)能力目标:准确理解诗词用字 参考答案:消:消散。睡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说明已过了 长长一段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未醒,可见醉得深沉;(1分)醉深说明愁重,(1 分)愁重表明思乡之强烈,(1分)对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的谴责。(1 分) (3)能力目标:比较准确地分析诗词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对比手法(乐景衬哀情)(1分)上阕写早春时天气的暖和和词人欢 欣的情绪,衬托下阕愁思深重,借酒浇愁,(1分)表达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1分)和对统治者的不满。(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1)心劳日拙 (2)弃掷逦迤 (3)士贰其行 (4) 樯倾楫摧 (5)呕哑嘲哳难为听 (6)泠然善也 (7)大鹏一日同风起(8) 领异标新二月花 五、文学类文本(20分) 11.(1)设计的“局”绝(2)偷盗的人绝(3)案件始终未破,成为 绝案(每点2分,答出两点并作合理分析即可:满分4分) 12.第二段的肖像描写,写出了老头子的老辣凶悍;第四段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表现了老头子的演技髙超(每条2分,请酌情赋分;答其他细节描写言之成理也 可) 13.开头写故事发生地“人头极杂,邪事横生”,暗示故事没有看到的那么简单; 开头写青年男女刚刚搬来,“邻居也不知他们姓甚名谁”,为下文邻居们袖手旁 观埋下了伏笔;老头子三人“面色都凶”为下文揭示三人身份埋下伏笔。(6分, 每点3分,答出两点即可) 14.同意删去(1分)。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议论评价,删去之后故事结构仍然完 整,(2分)而且删去之后能给人留下更多回味思考的余地,(1分)以小两口 没找到“爹”结尾更具有讽刺意味,更能体现其“绝”。(2分) 不同意删去(1分)。最后一段与开头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更加严谨;(2分) 加入了作者的议论评价更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倾向,(2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故事。(1分)(只表明态度不加分析不给分)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15.(1)勾影《芥子园画谱》;(2)跟萧芗陔老师学画像;(3)跟胡沁园 老师学工笔画。(每点2分) 16.(1)雕花工艺上改进圆刀法;(2)雕花的花样上造出许多新花样;(3) 画像上琢磨出一种精细画法。(每点2分) 17.含义:可以靠卖画养家糊口了。(2分)情感:表达了祖母对孙子以艺持 家的赞赏与鼓励,也表现了齐白石对自己画艺的满意。(4分,每点2分) 七、18.按照2011年江苏省高考阅卷评分细则进行批改。评分细则另附。切入 分48分。 附加题 19.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 (6分,每断对一处得1分,六处以内,断错不扣分,超过六处,一处扣1分)
9.(1)能力目标:理解、概括诗词内容。 参考答案:早春之喜 思乡之愁 (1 点 1 分 共 2 分) (2)能力目标:准确理解诗词用字。 参考答案:消:消散。睡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说明已过了 长长一段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未醒,可见醉得深沉;(1 分)醉深说明愁重,(1 分)愁重表明思乡之强烈,(1 分)对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的谴责。(1 分) (3)能力目标:比较准确地分析诗词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对比手法(乐景衬哀情)(1 分)上阕写早春时天气的暖和和词人欢 欣的情绪,衬托下阕愁思深重,借酒浇愁,(1 分)表达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1 分)和对统治者的不满。(1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2、(1)心劳日拙 (2)弃掷逦迤 (3)士贰其行 (4) 樯倾楫摧 (5)呕哑嘲哳难为听 (6)泠然善也 (7)大鹏一日同风起 (8) 领异标新二月花 五、文学类文本(20 分) 11. (1) 设计的“局”绝 (2) 偷盗的人绝 (3) 案件始终未破,成为 绝案(每点 2 分,答出两点并作合理分析即可;满分 4 分) 12. 第二段的肖像描写,写出了老头子的老辣凶悍;第四段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表现了老头子的演技高超(每条 2 分,请酌情赋分;答其他细节描写言之成理也 可) 13. 开头写故事发生地“人头极杂,邪事横生”,暗示故事没有看到的那么简单; 开头写青年男女刚刚搬来,“邻居也不知他们姓甚名谁”,为下文邻居们袖手旁 观埋下了伏笔;老头子三人“面色都凶”为下文揭示三人身份埋下伏笔。(6 分, 每点 3 分,答出两点即可) 14. 同意删去(1 分)。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议论评价,删去之后故事结构仍然完 整,(2 分)而且删去之后能给人留下更多回味思考的余地,(1 分)以小两口 没找到“爹”结尾更具有讽刺意味,更能体现其“绝”。(2 分) 不同意删去(1 分)。最后一段与开头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更加严谨;(2 分) 加入了作者的议论评价更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倾向,(2 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故事。(1 分)(只表明态度不加分析不给分)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8 分) 15.(1)勾影《芥子园画谱》;(2)跟萧芗陔老师学画像;(3)跟胡沁园 老师学工笔画。(每点 2 分) 16.(1)雕花工艺上改进圆刀法;(2)雕花的花样上造出许多新花样;(3) 画像上琢磨出一种精细画法。(每点 2 分) 17.含义:可以靠卖画养家糊口了。(2 分)情感:表达了祖母对孙子以艺持 家的赞赏与鼓励,也表现了齐白石对自己画艺的满意。(4 分,每点 2 分) 七、18.按照 2011 年江苏省高考阅卷评分细则进行批改。评分细则另附。切入 分 48 分。 附加题 19.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 (6 分,每断对一处得 1 分,六处以内,断错不扣分,超过六处,一处扣 1 分)
20.元稹(1分) 21.新乐府运动(1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2分) 22.AE(5分,答对一项得2分,多答不得分)(A项,“幸福只在天上”是葛 朗台太太的遗言。E项,两人的性格没有形成对比。小男孩马洛林的个性特征从 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老人的性格,他虽然很小,但自尊自强,懂得生活的艰辛与男 人的责任。) 23.(1)黛玉去怡红院探望宝玉,恰好碰上晴雯生气而被拒之门外(1分) 又看到宝玉边说笑边送宝钗出门,产生误会(1分),心生寄人篱下的身世之悲 (1分),又逢春末落花时节,触景生情,感花伤己(1分) (2)关羽率兵攻打樊城,曹操遣于禁、庞德救援(1分),大军屯驻城北罾口 川等低洼地带(1分);关羽派人在河流上游围堵成堰,乘江水上涨,放水淹七 军(1分),生擒于禁、庞德(1分)。表现了关羽智勇双全的性格特点(2分) 24.动漫产业是日本出版业龙头,为日本赢得了动漫大国的地位,将日本人的 形象做了最好的国际宣传。(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5分) 25.全民爱读漫画,精英加入动漫产业,政府大力倡导,漫画出版商积极开拓 海外市场。(每点1分) 26.耐住寂寞,长期修炼;师从名师,实地见习:借鉴合作,扩大宣传。(每 点2分 作文阅卷评分细则 作文题目 底气,原指说、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后常引申为基本的信心和力量。 请以“底气”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审题 《新华字典》的解释:1.说、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2.基本的信心和 力量。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1.指人体的呼吸量。2.泛指气力或劲头 根据解释,在审题上可做如下思考 (一)对“底气”内涵的辨析 底气是信心和力量的结合体,信心是内在的“底子”,力量是外显的状态(或气 场),也可以说是“劲头”,二者缺一都不能视为真正的底气。只有信心而缺少 外在的态度或行为,不能称为底气;只有表面的力量而缺乏内在的信心,是假底 气,所谓“纸老虎”、“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等都是这种表现。 可以围绕着底气是什么,进行叙事或议论:如果能围绕底气的内涵进行辨析,区 分真底气和假底气,是对“底气”的深层次思考。如果把底气理解为“信心” 应视为审题不准确 (二)对“底气”产生的根源的思考 底气是要有“底”做基础的,财富、学识、专项技能、家庭背景、生活阅历甚至 精神信仰都是底气产生的根源。因为有这样的物质、精神等底子,而表现出生活 的态度和品质,就是底气。 可以围绕底气产生的根源做一般性的思考,既可以围绕其中的一点或几点进行深 入剖析,也可以就产生根源做全面分析
20.元稹(1 分) 21.新乐府运动(1 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2 分)。 22.A E(5 分,答对一项得 2 分,多答不得分)(A 项,“幸福只在天上”是葛 朗台太太的遗言。E 项,两人的性格没有形成对比。小男孩马洛林的个性特征从 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老人的性格,他虽然很小,但自尊自强,懂得生活的艰辛与男 人的责任。) 23.(1)黛玉去怡红院探望宝玉,恰好碰上晴雯生气而被拒之门外(1 分), 又看到宝玉边说笑边送宝钗出门,产生误会(1 分),心生寄人篱下的身世之悲 (1 分),又逢春末落花时节,触景生情,感花伤己(1 分)。 (2)关羽率兵攻打樊城,曹操遣于禁、庞德救援(1 分),大军屯驻城北罾口 川等低洼地带(1 分);关羽派人在河流上游围堵成堰,乘江水上涨,放水淹七 军(1 分),生擒于禁、庞德(1 分)。表现了关羽智勇双全的性格特点(2 分)。 24.动漫产业是日本出版业龙头,为日本赢得了动漫大国的地位,将日本人的 形象做了最好的国际宣传。(答出一点得 1 分,两点得 3 分,三点得 5 分) 25.全民爱读漫画,精英加入动漫产业,政府大力倡导,漫画出版商积极开拓 海外市场。(每点 1 分) 26.耐住寂寞,长期修炼;师从名师,实地见习;借鉴合作,扩大宣传。(每 点 2 分 作文阅卷评分细则 作文题目 底气,原指说、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后常引申为基本的信心和力量。 请以“底气”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 800 字。 一、审题 《新华字典》的解释:1.说、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2.基本的信心和 力量。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1.指人体的呼吸量。2.泛指气力或劲头。 根据解释,在审题上可做如下思考 (一)对“底气”内涵的辨析 底气是信心和力量的结合体,信心是内在的“底子”,力量是外显的状态(或气 场),也可以说是“劲头”,二者缺一都不能视为真正的底气。只有信心而缺少 外在的态度或行为,不能称为底气;只有表面的力量而缺乏内在的信心,是假底 气,所谓“纸老虎”、“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等都是这种表现。 可以围绕着底气是什么,进行叙事或议论;如果能围绕底气的内涵进行辨析,区 分真底气和假底气,是对“底气” 的深层次思考。如果把底气理解为“信心”, 应视为审题不准确。 (二)对“底气”产生的根源的思考 底气是要有“底”做基础的,财富、学识、专项技能、家庭背景、生活阅历甚至 精神信仰都是底气产生的根源。因为有这样的物质、精神等底子,而表现出生活 的态度和品质,就是底气。 可以围绕底气产生的根源做一般性的思考,既可以围绕其中的一点或几点进行深 入剖析,也可以就产生根源做全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