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20132014学年高三年级5月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囹圄(w) 祓除(fu) 编篡 众口铄金 B.拎包(1ng)讪笑(shan)饥馑 万事具备 C.粳米(jng)傩戏(nu6)讴歌 栉风沐雨 D.揶揄(yu) 酒馔(xun) 讫今 高屋建瓴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艾滋病在全球呈现蔓延的趋势,成为人类的公害,这已经是无可厚韭的事实, 因而防治艾滋病的行动,也已经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 B.面对无数个豆腐渣工程,面对受害者亲人披肝沥胆的痛苦,我们无法再保持 沉默。 C.保护知识产权不可能一挥而就,政府还面临着法律执行、机制、资源、教育 等问题,仅仅通过几个法律文件还不够。 D.在提倡自主学习的今天,各种活动课应运而生,给学校课堂增添了勃勃生机 3.2013年,上海出租行业兴起一款“手机打车软件”,用户在网上下载软件后, 输入起点和目的地,自愿选择“是否支付小费”,出租车司机则可根据线路、是 否有小费等选择接受订单。随着“滴滴”和“快的”等打车软件竞相调高打车补 贴,引起恶性竞争,一些地方的交通管理部门已经开始尝试出台监管措施,以此 发挥打车软件长处的同时,减少副作用。请分析手机打车软件的长处和副作用各 有哪些。(4分) 4.端午节将至。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端午节为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请写出与端午节有关的三 个民间习俗。(5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豫让论 明·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 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 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 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 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 焉一一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 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 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 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馀徐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 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 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 于心也
江苏省扬州 2013~2014 学年高三年级 5 月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 分) A. 囹圄(wǔ) 祓除(fú) 编篡 众口铄金 B. 拎包(līng) 讪笑(shàn) 饥馑 万事具备 C. 粳米(jīng) 傩戏(nuó) 讴歌 栉风沐雨 D. 揶揄(yú) 酒馔(xùn) 讫今 高屋建瓴 2.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艾滋病在全球呈现蔓延的趋势,成为人类的公害,这已经是无可厚非的事实, 因而防治艾滋病的行动,也已经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 B. 面对无数个豆腐渣工程,面对受害者亲人披肝沥胆的痛苦,我们无法再保持 沉默。 C. 保护知识产权不可能一挥而就,政府还面临着法律执行、机制、资源、教育 等问题,仅仅通过几个法律文件还不够。 D. 在提倡自主学习的今天,各种活动课应运而生,给学校课堂增添了勃勃生机。 3. 2013 年,上海出租行业兴起一款“手机打车软件”,用户在网上下载软件后, 输入起点和目的地,自愿选择“是否支付小费”,出租车司机则可根据线路、是 否有小费等选择接受订单。随着“滴滴”和“快的”等打车软件竞相调高打车补 贴,引起恶性竞争,一些地方的交通管理部门已经开始尝试出台监管措施,以此 发挥打车软件长处的同时,减少副作用。请分析手机打车软件的长处和副作用各 有哪些。(4 分) 4.端午节将至。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端午节为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请写出与端午节有关的三 个民间习俗。(5 分)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豫让论 明·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 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 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 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 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 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 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 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 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馀徐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 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 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 于心也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土—一济国之上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 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 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 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 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 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 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 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 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 又让之罪人也。噫! 注:豫让,战国晋人,生卒年不详;为晋智瑶(即智伯)的家臣,赵、韩、魏共 灭智氏后,曾入赵襄子宫中刺杀襄子,被俘获。后豫让改名换姓,以漆涂身,吞 炭使自己变哑,改变形象,谋刺赵襄子,又被捕,伏诛前,求得赵襄子衣服,拔 剑三跃呼天击之,遂自杀。事见《战国策·赵策一》。 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①忠告善道 ②垂光百 世 垂 ③以众人待我 众人 ④庶几复 悟 庶几: 6.请从正反两个方面概述方孝孺对豫让以死报智伯的行为的评价。(2分)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豫让本来是中行氏的部下,中行氏败后又投身为智伯的臣子。方孝孺和豫让都 没有认为这是不忠的表现。 B.方孝孺认为,豫让之不忠,表现在在其位不谋其政。听任智伯因贪欲而亡,却 袖手旁观,没有作为 C.方孝孺认为豫让没能为智伯报仇,杀死赵襄子,只能斩衣而死,根本不配被称 为国士 D.豫让之所以不惜以死来为智伯报仇,除了要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外,也是为了 以其忠义来教育后人, 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4分) (2)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3分) (3)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3分) 、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一首律诗,回答下列问题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黄庭坚为宋代江西诗派开山之祖。江西诗派以杜诗为宗,处处追摹。本诗的颔 联与杜甫《登髙》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都写到了“落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 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 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 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 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 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 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 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 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 又让之罪人也。噫! 注:豫让,战国晋人,生卒年不详;为晋智瑶(即智伯)的家臣,赵、韩、魏共 灭智氏后,曾入赵襄子宫中刺杀襄子,被俘获。后豫让改名换姓,以漆涂身,吞 炭使自己变哑,改变形象,谋刺赵襄子,又被捕,伏诛前,求得赵襄子衣服,拔 剑三跃呼天击之,遂自杀。事见《战国策·赵策一》。 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 分) ①忠告善道 道: ②垂光百 世 垂: ③以众人待我 众人: ④庶几复 悟 庶几: 6.请从正反两个方面概述方孝孺对豫让以死报智伯的行为的评价。(2 分)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豫让本来是中行氏的部下,中行氏败后又投身为智伯的臣子。方孝孺和豫让都 没有认为这是不忠的表现。 B.方孝孺认为,豫让之不忠,表现在在其位不谋其政。听任智伯因贪欲而亡,却 袖手旁观,没有作为。 C.方孝孺认为豫让没能为智伯报仇,杀死赵襄子,只能斩衣而死,根本不配被称 为国士。 D.豫让之所以不惜以死来为智伯报仇,除了要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外,也是为了 以其忠义来教育后人。 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4 分) ⑵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3 分) ⑶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3 分) 三、古诗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一首律诗,回答下列问题。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⑴黄庭坚为宋代江西诗派开山之祖。江西诗派以杜诗为宗,处处追摹。本诗的颔 联与杜甫《登高》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都写到了“落
木”、“江”这样相同的景物,但表达的意境却不尽相同。试分析其异同。(4 分) (2)这首诗的颈联两句都是用典的写法。“朱弦已为佳人绝”用了“钟子期死,伯 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的典故,请说岀下半句“青眼聊因美酒横”用了什 么典故?作者又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怀?(3分 (3)律诗的首尾讲究回护照应,试分析这首诗的首联和尾联是如何照应的。(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舞幽壑之潜 蛟 (2)猥以微贱,当侍东 宫 (3)明月松间照, 夫当关,万夫莫开 (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 (6)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7)刑天舞干戚, (8)上善若水,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季羡林 (1)一转眼,不知怎样一来,整个燕园竟成了二月兰的天下。 (2)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 之处。如果只有一两棵,在百花丛中,决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它却以多 胜,每到春天,和风一吹拂,便绽开了小花;最初只有一朵,两朵,几朵。但是 转眼,在一夜间,就能变成百朵,千朵,万朵。大有凌驾百花之上的势头了 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淛湖边,只要有窄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 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 宙都仿佛变成紫色 (3)东坡的词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是花们好像 是没有什么悲欢离合。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它们是“纵 浪大化中”,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我的二月兰就是这个样子 (4)然而,人这个万物之灵却偏偏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悲欢。 (5)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每到春天二月兰开花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 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 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道在午餐或晩餐的餐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饨的清香。当 婉如还活着的时候,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兰正在开花,她离开时,总穿过左手 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忙忙走去,把我的目光一直带到 湖对岸的拐弯处。我的小猫虎子和咪咪还在世的时候,我也往往在二月兰丛里看 到她们: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显眼。 6)所有这些琐事都是寻常到不能再寻常了。然而,曾几何时,到了今天,老祖和 婉如已经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至于虎子和咪咪也各自遵循猫的规律,不知钻 到了燕园中哪一个幽暗的角落里,等待死亡的到来。如今,天地虽宽,阳光虽照
木”、“江”这样相同的景物,但表达的意境却不尽相同。试分析其异同。(4 分) ⑵这首诗的颈联两句都是用典的写法。“朱弦已为佳人绝”用了“钟子期死,伯 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的典故,请说出下半句“青眼聊因美酒横”用了什 么典故?作者又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怀?(3 分) ⑶律诗的首尾讲究回护照应,试分析这首诗的首联和尾联是如何照应的。(3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舞幽壑之潜 蛟, ⑵猥以微贱,当侍东 宫, ⑶明月松间照, ⑷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 ⑹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⑺刑天舞干戚, ⑻上善若水,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二月兰 季羡林 ⑴一转眼,不知怎样一来,整个燕园竟成了二月兰的天下。 ⑵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 之处。如果只有一两棵,在百花丛中,决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它却以多 胜,每到春天,和风一吹拂,便绽开了小花;最初只有一朵,两朵,几朵。但是 一转眼,在一夜间,就能变成百朵,千朵,万朵。大有凌驾百花之上的势头了。 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 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 的了。 ⑶东坡的词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是花们好像 是没有什么悲欢离合。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它们是“纵 浪大化中”,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我的二月兰就是这个样子。 ⑷然而,人这个万物之灵却偏偏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悲欢。 ⑸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每到春天二月兰开花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 一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 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道在午餐或晚餐的餐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饨的清香。当 婉如还活着的时候,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兰正在开花,她离开时,总穿过左手 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忙忙走去,把我的目光一直带到 湖对岸的拐弯处。我的小猫虎子和咪咪还在世的时候,我也往往在二月兰丛里看 到她们: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显眼。 ⑹所有这些琐事都是寻常到不能再寻常了。然而,曾几何时,到了今天,老祖和 婉如已经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至于虎子和咪咪也各自遵循猫的规律,不知钻 到了燕园中哪一个幽暗的角落里,等待死亡的到来。如今,天地虽宽,阳光虽照
样普照,我却感到无边的寂寥与凄凉。回忆这些往事,如云如烟,原来是近在眼 前,如今却如蓬莱灵山,可望而不可即了 (7)对于我这样的心情和我的一切遭遇,我的二月兰一点也无动于衷,照样自己开 花。今年又是二月兰开花的大年。在校园里,眼光所到之处,无不有二月兰在。 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淛湖边,只要有窄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 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霄汉,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 的了 (8)这一切都告诉我,二月兰是不会变的,世事沧桑,于她如浮云。我想学习二月 兰,然而办不到。不但如此,她还硬把我的记忆牵回到我一生最倒霉的时候。在 十年浩劫中,我被抄家,被打成了“反革命”。正是在二月兰开花的时候,我被 管制劳动改造。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到一个地方去捡破砖碎瓦,还随时准备 着被红卫兵押解到什么地方去“批斗”,坐“喷气式”,还要挨上一顿揍,打得 鼻青脸肿。可是在砖瓦缝里二月兰依然开放,怡然自得,笑对春风,好像是在嘲 笑我。 (9)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成了“不可接触者”,几年没接到过一封信,很少有人 敢同我打个招呼。我虽处人世,实为异类。 ⑩然而我一回到家里,老祖、婉如她们,在每人每月只能得到恩赐十几元钱生活 费的情况下,殚思竭虑,弄一点好吃的东西,希望能给我增加点营养;更重要的 恐怕还是,希望能给我增添点生趣。我的小猫憨态可掬,偎依在我的身旁。她们 不懂哲学,分不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人视我为异类,她们视我为好友,从来 没有表态,要同我划清界限。所有这一些极其平常的琐事,都给我带来了无量的 安慰。窗外尽管千里冰封,室内却是暖气融融。我觉得,在世态炎凉中,还有不 炎凉者在。这一点暖气支撑着我,走过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段路,没有堕入深涧, 直到今天。 )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2到了今天,天运转动,否极泰来,不知怎么一来,我一下子成为“极可接触者” 到处听到的是美好的言词,到处见到的是和悦的笑容。然而,一回到家里,我的 老祖到哪里去了呢?我的婉如到哪里去了呢?还有我的虎子和咪咪到哪里去了 呢?世界虽照样眀朗,阳光虽照样明媚,我却感觉异样的寂寞与凄凉 3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040我年届耄耋,前面的路有限了。然而在离开这个世界以前,我还有一件心事 我想弄清楚,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是我成为“不可接触者”时悲 呢?还是成为“极可接触者”时欢?如果没有老祖和婉如的逝世,这问题本来是 清二白的。现在却是悲欢难以分辨了。我想得到答复。我走上了每天必登临几 次的小山,我问苍松,苍松不语;我问翠柏,翠柏不答。我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 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她也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 冲霄汉。 九九三年六月十一日 (有删改) 1、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2)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样普照,我却感到无边的寂寥与凄凉。回忆这些往事,如云如烟,原来是近在眼 前,如今却如蓬莱灵山,可望而不可即了。 ⑺对于我这样的心情和我的一切遭遇,我的二月兰一点也无动于衷,照样自己开 花。今年又是二月兰开花的大年。在校园里,眼光所到之处,无不有二月兰在。 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 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霄汉,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 的了。 ⑻这一切都告诉我,二月兰是不会变的,世事沧桑,于她如浮云。我想学习二月 兰,然而办不到。不但如此,她还硬把我的记忆牵回到我一生最倒霉的时候。在 十年浩劫中,我被抄家,被打成了“反革命”。正是在二月兰开花的时候,我被 管制劳动改造。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到一个地方去捡破砖碎瓦,还随时准备 着被红卫兵押解到什么地方去“批斗”,坐“喷气式”,还要挨上一顿揍,打得 鼻青脸肿。可是在砖瓦缝里二月兰依然开放,怡然自得,笑对春风,好像是在嘲 笑我。 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成了“不可接触者”,几年没接到过一封信,很少有人 敢同我打个招呼。我虽处人世,实为异类。 ⑽然而我一回到家里,老祖、婉如她们,在每人每月只能得到恩赐十几元钱生活 费的情况下,殚思竭虑,弄一点好吃的东西,希望能给我增加点营养;更重要的 恐怕还是,希望能给我增添点生趣。我的小猫憨态可掬,偎依在我的身旁。她们 不懂哲学,分不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人视我为异类,她们视我为好友,从来 没有表态,要同我划清界限。所有这一些极其平常的琐事,都给我带来了无量的 安慰。窗外尽管千里冰封,室内却是暖气融融。我觉得,在世态炎凉中,还有不 炎凉者在。这一点暖气支撑着我,走过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段路,没有堕入深涧, 一直到今天。 ⑾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⑿到了今天,天运转动,否极泰来,不知怎么一来,我一下子成为“极可接触者”。 到处听到的是美好的言词,到处见到的是和悦的笑容。然而,一回到家里,我的 老祖到哪里去了呢?我的婉如到哪里去了呢?还有我的虎子和咪咪到哪里去了 呢?世界虽照样朗朗,阳光虽照样明媚,我却感觉异样的寂寞与凄凉。 ⒀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⒁我年届耄耋,前面的路有限了。然而在离开这个世界以前,我还有一件心事: 我想弄清楚,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是我成为“不可接触者”时悲 呢?还是成为“极可接触者”时欢?如果没有老祖和婉如的逝世,这问题本来是 一清二白的。现在却是悲欢难以分辨了。我想得到答复。我走上了每天必登临几 次的小山,我问苍松,苍松不语;我问翠柏,翠柏不答。我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 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她也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 冲霄汉。 一九九三年六月十一日 (有删改) 1、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 分) (1)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2)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2、文中两次描绘了二月兰“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 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 霄汉,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请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4分) 3、第5段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两个亲人和两只猫,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6 分) 4、请结合全文,探究季羨林先生在文中所寄寓的情感有哪些。(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中国年轻人为何不敢晃荡青春 陈方 飞机上,座位旁边坐着一位外国年轻人,他刚刚参加完湖南卫视“汉语桥”的比 赛,要飞到石家庄找他在德国结识的朋友。 他是波兰人,在德国学习工作了很多年,这一次代表德国参赛。比赛的成绩不是 特别好,但他正好可以利用参赛完的时间在中国和朋友一起旅行。波兰小伙说这 次可以在中国待90天。我好奇:“你不用工作吗?”他说他还没有固定工作, 在德国打工挣点钱,然后就去周游世界。他说他去过很多国家,认识了很多人, 旅行改变了他的人生。继续好奇,我问他多大了。他说,现在已经28岁了,不 过还可以再尽情晃荡几年,然后再把生活固定下来 个28岁的波兰小伙还可以如此自由自在地过着“年轻人”的生活,让人好生 艳羡。在中国,一个28岁的小伙子该是什么状态?28岁的中国年轻人已经不再 年轻,我们在着急地恋爱结婚生子,着急地买房买车,着急地拼事业。我们在焦 虑着如果30岁还不能出人头地,这辈子可能就“完”了 我依旧好奇于波兰小伙的“晃荡”状态在别人眼里是不是很另类,他对我的问题 表示很惊讶,他说在他生活的环境里很多年轻人都是这个状态。他问我难道没有 出国旅行过吗,没有看过世界吗,那你年轻时都做了些什么? 我和大多数中国年轻人一样,毕业后就开始按部就班地生活。一个28岁的中国 小伙,如果还没有一份固定的工作,还没有结婚成家,整天晃荡来晃荡去,那他 定是主流社会舆论里的另类,甚至还会被贴上“社会青年”的标签 主流“了,“正常”了,不能说不好。但必须得承认,很多中国年轻人还是渴 望能拥有一段“晃荡的青春”,否则,我们也不会一看到别人在“晃荡”内心就 心生感慨。那位波兰小伙对语言感兴趣,便开始学习汉语,他从不考虑学习汉语 能不能为将来谋生。而我们不行,上大学选择专业时就必须考虑将来的就业情况 中国的绝大多数年轻人一毕业就被庸常的生活绑架了,为什么我们失去了“晃荡 青春”的勇气?一方面,传统意义上按部就班进入主流轨道的“社会习惯”主导 着我们:另一方面,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剥夺了“继续晃荡”的机会。世俗 社会中,“剩男剩女”所带来的家庭压力还可以抗争,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 必须寻得谋生的饭碗。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毕业后如果不尽快占领一个“坑”, 等你晃荡够了,这个“坑”早就被别人占了。社会上那些待遇较好的单位,在招 聘时一般都只对应届生开门,往届生乃至“社会青年”是很少有机会的。找一个 待遇一般甚至能勉强谋生的工作,又必须考虑到未来的养老前景。 波兰小伙并不完全理解这样的“纠结”,他在德国认识很多中国年轻人,这些年 轻人的状态和他也有些相似。但从他的讲述中我能体会到,他眼中的那些中国年 轻人之所以敢晃荡,大抵都是因为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宽裕,晃荡完青春,并不影 响他们以后稳定的生活。这和家庭背景一般的波兰小伙的晃荡状况绝然不同
2、文中两次描绘了二月兰“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 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 霄汉,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请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4 分) 3、第 5 段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两个亲人和两只猫,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6 分) 4、请结合全文,探究季羡林先生在文中所寄寓的情感有哪些。(6 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中国年轻人为何不敢晃荡青春 陈方 飞机上,座位旁边坐着一位外国年轻人,他刚刚参加完湖南卫视“汉语桥”的比 赛,要飞到石家庄找他在德国结识的朋友。 他是波兰人,在德国学习工作了很多年,这一次代表德国参赛。比赛的成绩不是 特别好,但他正好可以利用参赛完的时间在中国和朋友一起旅行。波兰小伙说这 一次可以在中国待 90 天。我好奇:“你不用工作吗?”他说他还没有固定工作, 在德国打工挣点钱,然后就去周游世界。他说他去过很多国家,认识了很多人, 旅行改变了他的人生。继续好奇,我问他多大了。他说,现在已经 28 岁了,不 过还可以再尽情晃荡几年,然后再把生活固定下来。 一个 28 岁的波兰小伙还可以如此自由自在地过着“年轻人”的生活,让人好生 艳羡。在中国,一个 28 岁的小伙子该是什么状态?28 岁的中国年轻人已经不再 年轻,我们在着急地恋爱结婚生子,着急地买房买车,着急地拼事业。我们在焦 虑着如果 30 岁还不能出人头地,这辈子可能就“完”了。 我依旧好奇于波兰小伙的“晃荡”状态在别人眼里是不是很另类,他对我的问题 表示很惊讶,他说在他生活的环境里很多年轻人都是这个状态。他问我难道没有 出国旅行过吗,没有看过世界吗,那你年轻时都做了些什么? 我和大多数中国年轻人一样,毕业后就开始按部就班地生活。一个 28 岁的中国 小伙,如果还没有一份固定的工作,还没有结婚成家,整天晃荡来晃荡去,那他 一定是主流社会舆论里的另类,甚至还会被贴上“社会青年”的标签。 “主流“了,“正常”了,不能说不好。但必须得承认,很多中国年轻人还是渴 望能拥有一段“晃荡的青春”,否则,我们也不会一看到别人在“晃荡”内心就 心生感慨。那位波兰小伙对语言感兴趣,便开始学习汉语,他从不考虑学习汉语 能不能为将来谋生。而我们不行,上大学选择专业时就必须考虑将来的就业情况。 中国的绝大多数年轻人一毕业就被庸常的生活绑架了,为什么我们失去了“晃荡 青春”的勇气?一方面,传统意义上按部就班进入主流轨道的“社会习惯”主导 着我们;另一方面,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剥夺了“继续晃荡”的机会。世俗 社会中,“剩男剩女”所带来的家庭压力还可以抗争,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 必须寻得谋生的饭碗。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毕业后如果不尽快占领一个“坑”, 等你晃荡够了,这个“坑”早就被别人占了。社会上那些待遇较好的单位,在招 聘时一般都只对应届生开门,往届生乃至“社会青年”是很少有机会的。找一个 待遇一般甚至能勉强谋生的工作,又必须考虑到未来的养老前景。 波兰小伙并不完全理解这样的“纠结”,他在德国认识很多中国年轻人,这些年 轻人的状态和他也有些相似。但从他的讲述中我能体会到,他眼中的那些中国年 轻人之所以敢晃荡,大抵都是因为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宽裕,晃荡完青春,并不影 响他们以后稳定的生活。这和家庭背景一般的波兰小伙的晃荡状况绝然不同
毕业就“老”了,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太多选择。你可以在内心晃荡青春,但不 能以生活的姿态晃荡,你必须找一个主流的外壳来保卫你晃荡青春的内心冲动 如果说你想像波兰小伙这样以生活的姿态“晃荡青春”,那么必须付出有可能 “晃荡一辈子”的风险代价。 如果哪一天中国年轻人可以随心所欲晃荡青春了,那一定是中国的社会问题存在 最少的时候 (有删改) 1、文中所说的“晃荡青春”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中国年轻人为什么渴望晃荡青 春?(6分) 2、中国的年轻人不敢晃荡青春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6分) 3、根据文意,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前几天母亲节,一早打开朋友圈、微博,到处都是祝母亲节日快乐的,夹杂着晒 自己和母亲的照片,转发各种母爱伟大的故事等,沸沸扬扬的。这时候你不赶紧 表达一下对母亲的感情,都不好意思给别人点“赞”。 对此,有人看不惯了,问这些刷屏者,“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你妈妈知道吗?” 他们认为这种表达方式并非为了让母亲知道,而是在社交网络上,让同学、同事 朋友看—一这是在晒孝顺吗?更有甚者批评说,一群把妈妈拉进朋友圈黑名单的 人,在朋友圈里疯狂地刷着母亲节快乐。 就上述现象,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谈谈你的看法。文体自定, 题目自拟。 附加题(40分)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 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 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曹丕《典论·论文》) 20.文中的“翰墨”指 ,用了 的修辞手法(2分) 21.文中提到的“周旦”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公”,请列举有关他的事迹(至 少两个)。(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欧也妮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她恬退隐忍,温和善良,这个形象与葛 朗台的贪婪、无耻形成鲜明的对照 B.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成功塑造了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的形象。“生存还 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这是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表现了他极度困惑、痛苦的 灵魂搏斗
一毕业就“老”了,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太多选择。你可以在内心晃荡青春,但不 能以生活的姿态晃荡,你必须找一个主流的外壳来保卫你晃荡青春的内心冲动; 如果说你想像波兰小伙这样以生活的姿态“晃荡青春”,那么必须付出有可能 “晃荡一辈子”的风险代价。 如果哪一天中国年轻人可以随心所欲晃荡青春了,那一定是中国的社会问题存在 最少的时候。 (有删改) 1、文中所说的“晃荡青春”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中国年轻人为什么渴望晃荡青 春?(6 分) 2、中国的年轻人不敢晃荡青春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6 分) 3、根据文意,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6 分) 七、作文(7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前几天母亲节,一早打开朋友圈、微博,到处都是祝母亲节日快乐的,夹杂着晒 自己和母亲的照片,转发各种母爱伟大的故事等,沸沸扬扬的。这时候你不赶紧 表达一下对母亲的感情,都不好意思给别人点“赞”。 对此,有人看不惯了,问这些刷屏者,“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你妈妈知道吗?” 他们认为这种表达方式并非为了让母亲知道,而是在社交网络上,让同学、同事、 朋友看——这是在晒孝顺吗?更有甚者批评说,一群把妈妈拉进朋友圈黑名单的 人,在朋友圈里疯狂地刷着母亲节快乐。 就上述现象,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谈谈你的看法。文体自定, 题目自拟。 附加题 (40 分) 一、阅读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6 分)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 名自传于后。故 西 伯 幽 而 演 易 周 旦 显 而制礼不 以 隐约 而 弗 务 不 以 康 乐 而 加 思 夫 然 则 古 人 贱 尺 璧 而 重 寸 阴 惧 乎 时之过已。 (曹丕《典论·论文》) 20.文中的“翰墨”指____________,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2 分) 21.文中提到的“周旦”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公”,请列举有关他的事迹(至 少两个)。(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二、名著阅读题(15 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欧也妮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她恬退隐忍,温和善良,这个形象与葛 朗台的贪婪、无耻形成鲜明的对照。 B.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成功塑造了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的形象。“生存还 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这是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表现了他极度困惑、痛苦的 灵魂搏斗
C.同样是咏柳絮,薛宝钗表现的是“漂泊亦如人命,空缱绻,说风流”的悲哀, 而林黛玉表现的则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抗争。 D.巴金的《家》重点塑造了善良却柔中有刚的梅、悒郁的瑞珏、贤慧的鸣风等 三位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却都是悲剧性的。作品通过 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 害 E.泰戈尔在《飞鸟集》中用一些言简意赅的诗句,表达了“梵”即万物之本的 泛神论思想,泰戈尔从这种“梵”“我”合一,万物一元的思想出发认为宇宙的 根本原则,就是和谐和协调。 23.简答题(10分) (1)简述《边城》中翠翠母亲的故事及其作用。(4分) (2)《子夜》吴荪甫所说的“三线作战”是什么?(6分) 三、材料分析概括题(15分) 诗人这个群体,在精神层面上说应该是强势者,而在物质层面貌似成为了弱势者, 这几乎是诗人的宿命。苦难和反思,这些都是诗歌的重要元素,诗人在抨击黑暗 和解放人性方面,天然要领先于其他文体。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反诗性的时代, 或者说最堕落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病态社会里,诗歌的式微也是必然的,诗人的 从俗也是命定的。诗歌不揭露现实,不批判恶世,而仅仅是附丽于虚张浮华之中。 80年代,中国诗歌曾经出现过“黄金时代”,但眼下似乎不太可能回归,就像 文艺复兴也就一去不返一样。社会转型的激烈时刻,诗歌可能再次爆发,涌现 批天才巨匠。但真正转型成功之后,诗歌依旧还将归于沉寂。今天的西方和平社 会,诗歌和诗人依旧是特别边缘的。而中国正处于全民娱乐时代,触目都是各类 选秀节目,但几乎没有关于当代诗歌。诗歌本来的属性就是小众的,不太可能借 助于大众传媒。至于未来,凡是号召要做大做强的什么,都与诗歌无关,因为其 精神本质,是反诗歌的。 “诗意”被经常用来描绘人或事物的美好,在我看来,“诗意”是个见仁见智的 问题。我所理解的诗意,自由是第一本质。一切不自由的领域,都没有诗意。诗 意是与真善美同源的,是与人性同体的,诗意是极权的敌人。诗性无国别,语言 有特色。如果诗歌走上这样一种钦命的道路,那就是诗歌的死亡。 24.作者认为中国诗歌的“式微”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造成这种“式微”的原 因是什么?(6分) 25.文中的“诗意”有哪些本质特征?(3分) 26.根据文章分析,中国80年代为何会出现诗歌的“黄金时代”?后来为何又 沉寂了?(6分) 参考答案 1.C。A.囹圄应读y;编篡应写作“纂”B.拎包应读lin:万事具备应写作“俱”D. 酒馔应读 zhuan;讫今应写作“迄 2.D。“无可厚非”,没有什么可过分指摘或称赞的,事情有一定的道理和原因 “披肝沥胆”,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 忠诚。“一挥而就”,形容写文章、写字、绘画非常敏捷,很快就完成了。“应 运而生”,现指顺应客观需要而生。A项“无可厚非”多用来表示虽有缺点, 但尚有可取之处,可以原谅;与语境不符,可改为“勿庸置疑”。B项“披肝沥
C.同样是咏柳絮,薛宝钗表现的是“漂泊亦如人命,空缱绻,说风流”的悲哀, 而林黛玉表现的则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抗争。 D.巴金的《家》重点塑造了善良却柔中有刚的梅、悒郁的瑞珏、贤慧的鸣凤等 三位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却都是悲剧性的。作品通过 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 害。 E.泰戈尔在《飞鸟集》中用一些言简意赅的诗句,表达了“梵”即万物之本的 泛神论思想,泰戈尔从这种“梵”“我”合一,万物一元的思想出发认为宇宙的 根本原则,就是和谐和协调。 23.简答题(10 分) (1)简述《边城》中翠翠母亲的故事及其作用。(4 分) (2)《子夜》吴荪甫所说的“三线作战”是什么?(6 分) 三、材料分析概括题(15 分) 诗人这个群体,在精神层面上说应该是强势者,而在物质层面貌似成为了弱势者, 这几乎是诗人的宿命。苦难和反思,这些都是诗歌的重要元素,诗人在抨击黑暗 和解放人性方面,天然要领先于其他文体。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反诗性的时代, 或者说最堕落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病态社会里,诗歌的式微也是必然的,诗人的 从俗也是命定的。诗歌不揭露现实,不批判恶世,而仅仅是附丽于虚张浮华之中。 80 年代,中国诗歌曾经出现过“黄金时代”,但眼下似乎不太可能回归,就像 文艺复兴也就一去不返一样。社会转型的激烈时刻,诗歌可能再次爆发,涌现一 批天才巨匠。但真正转型成功之后,诗歌依旧还将归于沉寂。今天的西方和平社 会,诗歌和诗人依旧是特别边缘的。而中国正处于全民娱乐时代,触目都是各类 选秀节目,但几乎没有关于当代诗歌。诗歌本来的属性就是小众的,不太可能借 助于大众传媒。至于未来,凡是号召要做大做强的什么,都与诗歌无关,因为其 精神本质,是反诗歌的。 “诗意”被经常用来描绘人或事物的美好,在我看来,“诗意”是个见仁见智的 问题。我所理解的诗意,自由是第一本质。一切不自由的领域,都没有诗意。诗 意是与真善美同源的,是与人性同体的,诗意是极权的敌人。诗性无国别,语言 有特色。如果诗歌走上这样一种钦命的道路,那就是诗歌的死亡。 24.作者认为中国诗歌的“式微”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造成这种“式微”的原 因是什么?(6 分) 25.文中的“诗意”有哪些本质特征?(3 分) 26.根据文章分析,中国 80 年代为何会出现诗歌的“黄金时代”?后来为何又 沉寂了?(6 分) 参考答案 1.C。A.囹圄应读 yǔ;编篡应写作“纂”B.拎包应读 līn;万事具备应写作“俱”D. 酒馔应读 zhuàn;讫今应写作“迄” 2. D。“无可厚非”,没有什么可过分指摘或称赞的,事情有一定的道理和原因。 “披肝沥胆”,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 忠诚。“一挥而就”,形容写文章、写字、绘画非常敏捷,很快就完成了。“应 运而生”,现指顺应客观需要而生。A 项“无可厚非” 多用来表示虽有缺点, 但尚有可取之处,可以原谅;与语境不符,可改为“勿庸置疑”。B 项“披肝沥
胆”与语境不符,可改为“撕心裂肺”。C项“一挥而就”与语境不符,可改为 蹴而就 3.长处:1、打车软件本身有利于提高出租车行业整体效率。2、方便用户,更体 现出新技术对既有行业的改进和促动作用 副作用:1、打车软件分散司机注意力,存在安全问题。2、对不会使用打车软件 的中老年乘客造成不公。3、存在黑车可能会因为没有准入门槛的限制而进入市 场的漏洞。(各答出两点,合理即可) 4.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 的习俗。(写出一个1分,写出两个3分,写出三个5分) 5.道:引导。垂:流传。众人:常人,一般人。庶几:或许,差不多。 6.方孝孺肯定豫让为智伯而死的行为是忠的表现;但是否定豫让为智伯死后报仇 是正确的尽忠之道 7.C。方孝孺认为豫让不配称国士,是因为不能谏主,而非不能报仇 8.(1)可是段规、任章却尽力劝说他们的主人顺从智伯的无理要求,割给智伯土地, 使他志气骄盛。从而致使他更快地灭亡。 (2)直到智伯已死,豫让才压抑不住愤怒的血气,甘心情愿地加入刺客的行列 (3)那些早晨还是仇敌,晚上就变成了君臣,厚着脸皮自以为得意的人,他们又都 是豫让的罪人了。 9.(1)都表现了景物的辽远和阔大的特点,意境开阔;(1分)但与杜诗的沉郁顿 挫、慷慨悲壮的意境(1分)不同的是,黄诗通过辽远阔大、空明澄澈的景物表 现出一种如释重负,放达不羁的胸襟。(2分) (2)阮籍,(1分)善为青白眼。(1分)作者借此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 脱和孤傲的情怀。(1分) (3)“万里归船”既照应了登上快阁所见的澄江实景,又写出了作者心中对归隐而 去的冀望;“此心吾与白鸥盟”表达的对人生忘机的超然和洒脱,又很好地诠释 了“痴儿了却公家事”从烦琐的案牍中解脱出来的欢快之情。 10.(1)泣孤舟之嫠妇(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3)清泉石上流(4)剑阁峥嵘而 崔嵬(5圣人无名(6)贫贱不能移(7)猛志固常在(8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11.“悲”是指在文革中遭受迫害,成为“不可接触者”,成为人中的异类,因 此感到悲愤;“欢”是指在家中受到亲人和小猫的心灵慰藉,感受到世态炎凉中 的温暖,因此感到欢乐。“欢”是指自己文革后平反,一下子成为“极可接触 者”,受到欢迎;“悲”是因为亲人逝去,小猫离开,自己感到寂寞与凄凉。 12.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1分),将成片的二月兰比作一团紫气,“连宇 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夸张地描写了二月兰开放的气势非凡(1分),形象生 动地描绘出二月兰勃勃的生机,也点出了二月兰虽然不择地而生,非常普通,但 却又具有积极昂扬的不平凡的精神(2分)。 13.从内容上讲,这些文字所写都是寻常琐事(1分),描写了亲人、小猫和 月兰难解难分的关系(1分),营造出了家庭温馨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对家庭温 暖和团圆的思念,进一步突出了他对二月兰的深厚情感(1分);从结构上说 这些描写是在表现情感中的“欢”,(1分)与下文写失去亲人和小猫后的凄凉 与寂寥构成对比(1分),为后文进一步写与二月兰相关的世事沧桑,悲喜交加 做铺垫(1分)
胆”与语境不符,可改为“撕心裂肺”。C 项“一挥而就”与语境不符,可改为 “一蹴而就”。 3.长处:1、打车软件本身有利于提高出租车行业整体效率。2、方便用户,更体 现出新技术对既有行业的改进和促动作用。 副作用:1、打车软件分散司机注意力,存在安全问题。2、对不会使用打车软件 的中老年乘客造成不公。3、存在黑车可能会因为没有准入门槛的限制而进入市 场的漏洞。(各答出两点,合理即可) 4.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 的习俗。(写出一个 1 分,写出两个 3 分,写出三个 5 分) 5. 道:引导。垂:流传。众人:常人,一般人。庶几:或许,差不多。 6.方孝孺肯定豫让为智伯而死的行为是忠的表现;但是否定豫让为智伯死后报仇 是正确的尽忠之道。 7.C。方孝孺认为豫让不配称国士,是因为不能谏主,而非不能报仇。 8.⑴可是段规、任章却尽力劝说他们的主人顺从智伯的无理要求,割给智伯土地, 使他志气骄盛。从而致使他更快地灭亡。 ⑵直到智伯已死,豫让才压抑不住愤怒的血气,甘心情愿地加入刺客的行列。 ⑶那些早晨还是仇敌,晚上就变成了君臣,厚着脸皮自以为得意的人,他们又都 是豫让的罪人了。 9.⑴都表现了景物的辽远和阔大的特点,意境开阔;(1 分)但与杜诗的沉郁顿 挫、慷慨悲壮的意境(1 分)不同的是,黄诗通过辽远阔大、空明澄澈的景物表 现出一种如释重负,放达不羁的胸襟。(2 分) ⑵阮籍,(1 分)善为青白眼。(1 分)作者借此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 脱和孤傲的情怀。(1 分) ⑶“万里归船”既照应了登上快阁所见的澄江实景,又写出了作者心中对归隐而 去的冀望;“此心吾与白鸥盟”表达的对人生忘机的超然和洒脱,又很好地诠释 了“痴儿了却公家事”从烦琐的案牍中解脱出来的欢快之情。 10.⑴泣孤舟之嫠妇 ⑵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⑶清泉石上流 ⑷剑阁峥嵘而 崔嵬 ⑸圣人无名 ⑹贫贱不能移 ⑺猛志固常在 ⑻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11.“悲”是指在文革中遭受迫害,成为“不可接触者”,成为人中的异类,因 此感到悲愤;“欢”是指在家中受到亲人和小猫的心灵慰藉,感受到世态炎凉中 的温暖,因此感到欢乐。“欢”是指自己文革后平反,一下子成为“极可接触 者”,受到欢迎;“悲”是因为亲人逝去,小猫离开,自己感到寂寞与凄凉。 12.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1 分),将成片的二月兰比作一团紫气,“连宇 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夸张地描写了二月兰开放的气势非凡(1 分),形象生 动地描绘出二月兰勃勃的生机,也点出了二月兰虽然不择地而生,非常普通,但 却又具有积极昂扬的不平凡的精神(2 分)。 13.从内容上讲,这些文字所写都是寻常琐事(1 分),描写了亲人、小猫和二 月兰难解难分的关系(1 分),营造出了家庭温馨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对家庭温 暖和团圆的思念,进一步突出了他对二月兰的深厚情感(1 分);从结构上说, 这些描写是在表现情感中的“欢”,(1 分)与下文写失去亲人和小猫后的凄凉 与寂寥构成对比(1 分),为后文进一步写与二月兰相关的世事沧桑,悲喜交加 做铺垫(1 分)
14.有对二月兰的喜爱;有对二月兰以不变应万变的羡慕;有对温暖的家庭生活 的深切思念;有亲人失去后的寂寞与凄凉;有对世事沧桑、变幻无常的感慨;有 对人生悲喜交加,难以分辨的怅惘。(每点1分) 15.具体表现:没有固定的工作,选专业不必考虑就业,年龄大了也不结婚成家, 到处旅行(4分,每点1分)。原因:认为年轻就应该有年轻的状态,不屈从于 世俗的压力,能按照自己内心的意愿和兴趣生活(2分,意对即可) 16.社会习惯、主流社会舆论的压力,要结婚成家的家庭压力,就业、未来养老 的压力。(6分,每点2分) 17.现在中国的年轻人之所以不敢随心所欲晃荡青春,是因为社会中存在着种种 的生存的压力,社会对年轻人提出了种种世俗的要求;而只有当年轻人面对的社 会压力减少,他们才有可能更好地随心所欲地生活;只有到年轻人能够晃荡青春 的时候,才能以此证明中国存在的社会问题最少。(6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 酌情给分)
14.有对二月兰的喜爱;有对二月兰以不变应万变的羡慕;有对温暖的家庭生活 的深切思念;有亲人失去后的寂寞与凄凉;有对世事沧桑、变幻无常的感慨;有 对人生悲喜交加,难以分辨的怅惘。(每点 1 分) 15.具体表现:没有固定的工作,选专业不必考虑就业,年龄大了也不结婚成家, 到处旅行(4 分,每点 1 分)。原因:认为年轻就应该有年轻的状态,不屈从于 世俗的压力,能按照自己内心的意愿和兴趣生活(2 分,意对即可)。 16.社会习惯、主流社会舆论的压力,要结婚成家的家庭压力,就业、未来养老 的压力。(6 分,每点 2 分) 17.现在中国的年轻人之所以不敢随心所欲晃荡青春,是因为社会中存在着种种 的生存的压力,社会对年轻人提出了种种世俗的要求;而只有当年轻人面对的社 会压力减少,他们才有可能更好地随心所欲地生活;只有到年轻人能够晃荡青春 的时候,才能以此证明中国存在的社会问题最少。(6 分,每点 2 分,意对即可, 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