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节选)导学案 编写人:岳中博审定:高二语文组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4.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学习方法】 诵读、点拨、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3课时 【知识链接】 1.写作背景 司马迁(前145-前86?)38岁继父职为太史令。47岁时因李陵事下狱,受 宫刑,出狱后,为中书谒者令。此文是司马迁54岁时写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 任安,字少卿,汉武帝时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等职。征和二年(前 91年),朝中发生巫蛊案(巫师用邪术加祸于人为“巫蛊”。汉武帝时,女巫 教宫人埋木偶免灾。帝病,负责护卫京城的佞臣江充谓帝崇在巫蛊,因于宫中掘 地搜査。江充与戾太子刘据有嫌隙,遂诬称在太子宫得木偶甚多。太子畏惧,起 兵捕杀江充,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太子失败自杀)。任安当时任北 军使者护军(掌京城禁卫军北军),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 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 腰斩。任安入狱前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搭救自己。司马 迁于是写了这封回信。 此文中,司马迁以极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写了内心的 无限痛苦,大胆揭露了汉武帝的喜怒无常和刚愎自用,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 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进步的生死观,并表现出他为实现理想而甘受凌辱, 坚韧不屈的伟大精神。此文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于 了解司马迁的生平思想以及他的文学观,本文也有重要价值 2.课文说明 原文较长,课文是节选的。开头删去了说明回信迟的原因部分。其下司马迁 详述因为替李陵说情而获罪的经过,意为婉言表白自己不能为任安辨白而难行施 救,并不是缺乏仗义执言的勇气,自己曾为李陵辩护就是明证。(武帝刚愎自用, 不爱谏言,而司马迁所惜非生命,而惜《史记》之未成。)这部分是下文的铺垫, 较长,课文亦删去。课文主要节选此文的下半部分,为了突出“幽而发愤”“自 陈已志”这个主题。 【学习过程】 ()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加点字音。(A级) 曩( 囹圄( 倜傥( 缧绁(
《报任安书》(节选)导学案 编写人:岳中博 审定:高二语文组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4.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学习方法 】 诵读、点拨、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3 课时 【知识链接】 1.写作背景 司马迁(前 145-前 86?)38 岁继父职为太史令。47 岁时因李陵事下狱,受 宫刑,出狱后,为中书谒者令。此文是司马迁 54 岁时写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 任安,字少卿,汉武帝时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等职。征和二年(前 91 年),朝中发生巫蛊案(巫师用邪术加祸于人为“巫蛊”。汉武帝时,女巫 教宫人埋木偶免灾。帝病,负责护卫京城的佞臣江充谓帝崇在巫蛊,因于宫中掘 地搜查。江充与戾太子刘据有嫌隙,遂诬称在太子宫得木偶甚多。太子畏惧,起 兵捕杀江充,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太子失败自杀)。任安当时任北 军使者护军(掌京城禁卫军北军),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 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 腰斩。任安入狱前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搭救自己。司马 迁于是写了这封回信。 此文中,司马迁以极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写了内心的 无限痛苦,大胆揭露了汉武帝的喜怒无常和刚愎自用,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 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进步的生死观,并表现出他为实现理想而甘受凌辱, 坚韧不屈的伟大精神。此文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于 了解司马迁的生平思想以及他的文学观,本文也有重要价值。 2.课文说明 原文较长,课文是节选的。开头删去了说明回信迟的原因部分。其下司马迁 详述因为替李陵说情而获罪的经过,意为婉言表白自己不能为任安辨白而难行施 救,并不是缺乏仗义执言的勇气,自己曾为李陵辩护就是明证。(武帝刚愎自用, 不爱谏言,而司马迁所惜非生命,而惜《史记》之未成。)这部分是下文的铺垫, 较长,课文亦删去。课文主要节选此文的下半部分,为了突出“幽而发愤”“自 陈已志”这个主题。 【学习过程】 ㈠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读准加点字音。(A 级) 曩﹙ ﹚者 囹圄﹙ ﹚ ﹙ ﹚ 倜傥 ﹙ ﹚﹙ ﹚ 缧绁 ﹙ ﹚ ﹙ ﹚
愠( 色 桎梏( 剌( )谬 臧( )获 (学习第一文段 2.诵读第一段。 (1)解释下列词语。(A级) 曩 勤勤恳 恳 望: 师: 相 (2)下列句子属何种句式 教以慎于接物( 3.教师点拨,学生结合注释、重点字词疏通文义 4.学生翻译重点文句 5.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6.小结文段大意: 学习第二文段 7.自由诵读第二段 (1)注意下列词语意义、用法。(A级) 比: 特 以为: 倡优所畜 太上不辱 先 衣赭衣: 重于泰山: 权倾五伯 绳 声闻邻国: 曷足贵乎: 流俗 之所轻也 (2)下列句子属何种句式。(A级) ①与蝼蚁何以异? ②或重于泰山 ③受械于陈。 ④囚于请室
愠﹙ ﹚色 桎梏 ﹙ ﹚ ﹙ ﹚ 剌﹙ ﹚谬 臧﹙ ﹚获 ㈡学习第一文段 2.诵读第一段。 ⑴解释下列词语。(A 级) 曩: 务: 意气: 勤勤恳 恳: 望: 师: 固 陋: 相: 过: ⑵下列句子属何种句式。 教以慎于接物﹙ ﹚ 3.教师点拨,学生结合注释、重点字词疏通文义。 4.学生翻译重点文句。 5. 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6.小结文段大意: ㈢学习第二文段。 7.自由诵读第二段。 ⑴注意下列词语意义、用法。(A 级) 固: 比: 特 以为: 倡优所畜: 太上不辱 先: 衣赭衣: 重于泰山: 权倾五伯: 绳 墨: 声闻邻国: 曷足贵乎: 流俗 之所轻也: ⑵下列句子属何种句式。(A 级) ①与蝼蚁何以异? ﹙ ﹚ ②或重于泰山。 ﹙ ﹚ ③受械于陈。 ﹙ ﹚ ④囚于请室。 ﹙ ﹚
8.教师点拨,学生结合注释、重点字词疏通文义。 9.学生翻译重点文句。 10.找出本段中阐明作者生死观的经典名句,体味作者有关生死的态度。(B级) 11.试找出本段中作者极写的十种人生耻辱的语句,体会其运用的修辞手法和作 者情感。(C级) 四随堂检测。 阅读第二段,完成以下4题。 1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固主上所戏弄。固:本来B.用之所趋异也。趋:追求 C.其次不如理色。理:肌理D.审矣,何足怪乎。审:明白清楚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 A.刑不上大夫 B.暴肌肤,受榜箠 C.灌夫受辱于居室D.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 1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B.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不足为外人道也 C.灌夫受辱于居室 负者歌于途 D.流俗之所轻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译文: ②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报任安书》(节选)导学案 第二课时 编写人:岳中博审定:高二语文组 【学习目标】 学习文本3-5段。 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习方法】 诵读、点拨、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8. 教师点拨,学生结合注释、重点字词疏通文义。 9. 学生翻译重点文句。 10.找出本段中阐明作者生死观的经典名句,体味作者有关生死的态度。(B 级) 11.试找出本段中作者极写的十种人生耻辱的语句,体会其运用的修辞手法和作 者情感。(C 级) ㈣随堂检测。 阅读第二段,完成以下 4 题。 1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固主上所戏弄。固:本来 B.用之所趋异也。趋:追求 C.其次不如理色。理:肌理 D.审矣,何足怪乎。审:明白清楚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 ﹚ A.刑不上大夫 B.暴肌肤,受榜箠 C.灌夫受辱于居室 D.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 1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B.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 不足为外人道也 C. 灌夫受辱于居室 负者歌于途 D.流俗之所轻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任安书》(节选)导学案 第二课时 编写人:岳中博 审定:高二语文组 【学习目标】 1. 学习文本 3-5 段。 2. 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 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习方法 】 诵读、点拨、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学习第三文段。 1.基础积累 (1)注意下列词语意义、用法。(A级) 顾妻子 恨私心有所不尽: 恨私心有所不尽: 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2)下列句子属何种句式。(A级) ①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②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③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2.教师点拨,学生结合注释、重点字词疏通文义。 3.学生翻译重点文句。 4.本段揭示的作者苟活的原因是:(C级) (诵读第四文段。 5.基础积累。 (1)注意下列词语意义、用法。(A级) 不可胜计 为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乃赋离骚: 不得通其道 孙子膑脚: 大底发愤之所为作也 (2)下列句子属何种句式。(A级) ①文王拘而演周易( 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③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6.教师点拨,学生结合注释、重点字词疏通文义。 7.学生翻译重点文句。 8.作者记述了哪些境遇悲惨而德才不凡的人物,藉此抒发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慨? (C级) 9.学生齐诵本段。 10.教师小结本段内容。 学习第五文段 11.基础积累。 (1)注意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用法。(A级) 仆窃不逊: 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2)下列句子属何种句式。(A级) ①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②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12.学生诵读,结合注释、重点字词疏通文义
㈠学习第三文段。 1.基础积累 ⑴注意下列词语意义、用法。(A 级) 顾妻子: 恨私心有所不尽: 恨私心有所不尽: 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⑵下列句子属何种句式。(A 级) ①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 ﹚ ②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 ﹚ ③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 2.教师点拨,学生结合注释、重点字词疏通文义。 3.学生翻译重点文句。 4. 本段揭示的作者苟活的原因是:(C 级) ㈡诵读第四文段。 5. 基础积累。 ⑴注意下列词语意义、用法。(A 级) 不可胜计: 为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乃赋离骚: 不得通其道: 孙子膑脚: 大底发愤之所为作也 ⑵下列句子属何种句式。(A 级) ①文王拘而演周易 ﹙ ﹚ 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 ③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 6.教师点拨,学生结合注释、重点字词疏通文义。 7. 学生翻译重点文句。 8.作者记述了哪些境遇悲惨而德才不凡的人物,藉此抒发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慨? (C 级) 9.学生齐诵本段。 10. 教师小结本段内容。 ㈢学习第五文段。 11. 基础积累。 ⑴注意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用法。(A 级) 仆窃不逊: 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⑵下列句子属何种句式。(A 级) ①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 ②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 12. 学生诵读,结合注释、重点字词疏通文义
13.本段叙述了创作《史记》的体例和规模、著书目的,结合具体语句,简单分 析作者情感和精神品质。 四巩固练习。 1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②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③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15.名句默写。 ①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②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思来者。 ③亦欲 ,成一家之言。 ④《诗》三百篇, ⑤网罗天下放佚旧闻, ⑥盖 ,仲尼厄而作〈〈春秋〉〉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五)课后作业 16.背诵3.4段 《报任安书》(节选)导学案 第三课时 编写人:岳中博审定:高二语文组 【学习目标】
13.本段叙述了创作《史记》的体例和规模、著书目的,结合具体语句,简单分 析作者情感和精神品质。 ㈣巩固练习。 1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名句默写。 ①古者富贵而名摩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人皆意有所郁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来者。 ③亦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一家之言。 ④《诗》三百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网罗天下放佚旧闻,____________。 ⑥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仲尼厄而作〈〈春秋〉〉;___________, ___________;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㈤课后作业。 16. 背诵 3.4 段 《报任安书》(节选)导学案 第三课时 编写人:岳中博 审定:高二语文组 【学习目标】
检查背诵3.4段。 2.学习第六段。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习过程】 ()检查3.4段背诵。 (学习第六段。 1.基础积累 (1)注意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用法。(A级) 下流多谤议: 以口语遭遇此祸: 垢弥甚耳 曼辞以自饰: 略陈固陋 与仆之心剌谬乎 (2)下列虚词意义、用法。(A级) 曼辞以自饰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以 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文王拘而演周易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而母立于兹 2.学生结合注释、重点字词疏通文义。 3.学生翻译重点文句。 4.本段作者写了自己怎样的境遇?字里行间流露出什么样的情感? 怎样理解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理至情切”的写作方法?
1. 检查背诵 3.4 段。 2.学习第六段。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习过程】 ㈠检查 3.4 段背诵。 ㈡学习第六段。 1.基础积累 ⑴注意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用法。(A 级) 下流多谤议: 以口语遭遇此祸: 垢弥甚耳: 曼辞以自饰: 略陈固陋: 与仆之心剌谬乎: ⑵下列虚词意义、用法。(A 级) 曼辞以自饰 ﹙ ﹚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 以 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 ﹚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 ﹚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 ﹚ 文王拘而演周易 ﹙ ﹚ 而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 ﹚ 而母立于兹 ﹙ ﹚ 2. 学生结合注释、重点字词疏通文义。 3. 学生翻译重点文句。 4.本段作者写了自己怎样的境遇?字里行间流露出什么样的情感? ㈢ 怎样理解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理至情切”的写作方法?
四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 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 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 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 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 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 难为俗人言也。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摩:通“磨 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称:称道 C.仲尼厄而作《春秋》 厄:困穷 网罗天下放佚旧闻 佚:失去 2.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C、恨私心有所不尽D、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仆诚以著此书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4.下列句子中,“会”的用法与“会遭此祸”的“会”相同的一组是() 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②会天大雨 ③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④会征促织 ⑤会不相从许 ⑥俱会大道口 ⑦会其怒 A.①④⑥ B.②⑤⑥⑦C.①③⑤ D.②④⑦ 5.句式与“文王拘而演《周易》”相同的一项是( A.石之铿然有声者 B.泊牧以谗诛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6.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述的事例,意在自况。 B.作者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 C.在作者看来富贵顺达者难成大事,唯有历经磨难、卓越非常之人 才能发愤而有所成就
㈣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 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 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 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 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 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 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 难为俗人言也。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摩:通“磨” 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称:称道 C.仲尼厄而作《春秋》 厄:困穷 D.网罗天下放佚旧闻 佚:失去 2.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C、恨私心有所不尽 D、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仆诚以著此书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4.下列句子中,“会”的用法与“会遭此祸”的“会”相同的一组是( ) 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②会天大雨 ③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④会征促织 ⑤会不相从许 ⑥俱会大道口 ⑦会其怒 A.①④⑥ B.②⑤⑥⑦ C.①③⑤ D.②④⑦ 5.句式与“文王拘而演《周易》”相同的一项是( ) A.石之铿然有声者 B.洎牧以谗诛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6.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述的事例,意在自况。 B.作者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 C.在作者看来富贵顺达者难成大事,唯有历经磨难、卓越非常之人 才能发愤而有所成就
D.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 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7.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此”指代的内容。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D.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 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7.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此”指代的内容。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