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 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能力目标 1.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德育目标 文章生动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 艺术成就。学习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敦学方法 1.读想法。这是一篇实物说明文,要使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核舟各个部分的样子直到最后在眼前出 现它的完整形象,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绘制示意图。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把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画出来。 这样做,既熟悉了课文内容,又把握了核舟上各种景物及人物的空间位置,弄清了作者的写作顺序 2.发现法、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发现法”阅读,便于整体感知文意:在学生绘制核舟示意 图、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后,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写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写,而 是按照“中间→船头→船尾”的顺序。 3.点评法。文章除了说明外,不乏生动传神的描写。筛选文中写人物情态的语句,引导学生仔细阅 读、品味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弄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并探究思考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课堂训练,强化文言知识积累和运用。 [教学步骤]
核舟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 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能力目标 1.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德育目标 文章生动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 艺术成就。学习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1.读想法。这是一篇实物说明文,要使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核舟各个部分的样子直到最后在眼前出 现它的完整形象,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绘制示意图。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把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画出来。 这样做,既熟悉了课文内容,又把握了核舟上各种景物及人物的空间位置,弄清了作者的写作顺序。 2.发现法、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发现法”阅读,便于整体感知文意;在学生绘制核舟示意 图、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后,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写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写,而 是按照“中间→船头→船尾”的顺序。 3.点评法。文章除了说明外,不乏生动传神的描写。筛选文中写人物情态的语句,引导学生仔细阅 读、品味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 ●教具准备 多媒体 CAI 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弄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并探究思考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课堂训练,强化文言知识积累和运用。 [教学步骤]
、导语设计 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界、收藏界的一大新 闻。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这一则新闻出现在1995年10月27日 《文汇报》上)今天,我们有幸一睹尊容,一同走进魏学洢(yi)的《核舟记》开开眼界。(板书文题 设计(二) 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能工巧匠的故事,谁来讲给我们听听呢……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 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生动再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 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核舟记》。(板书文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 教师提示并领读以下内容(投影显示)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罔(wdng)膝(x1) 褶(zh) 髻(j) 倚(y1) 篆( zhuan)八分有(you) 奇(jI) 诎右臂支船(qu (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 明有倚奇巧人/日/王叔远 中减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毅/远甫/刻 2.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 难问题。教师巡视各组,随时答疑释疑 三、整体感知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1.疏通文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 了什么?”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 2.要求学生仔细硏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 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看谁画得既准确又逼真。然后选画得最好的同学出示 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介绍示意图,复述课文内容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1)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明确: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模式。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 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2-5)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6段)总结 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 “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2)辨明说明顺序。 提问: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 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 多媒体显示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整体—→船舱一→船头→→船尾一→舟的背面 局部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界、收藏界的一大新 闻。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这一则新闻出现在 1995 年 10 月 27 日 《文汇报》上)今天,我们有幸一睹尊容,一同走进魏学洢(yī)的《核舟记》开开眼界。(板书文题) 设计(二) 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能工巧匠的故事,谁来讲给我们听听呢……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 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生动再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 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核舟记》。(板书文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教师提示并领读以下内容(投影显示):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罔(wǎnɡ) 膝(xī) 褶(zhě) 髻(jì) 倚(yǐ) 戌(xū) 篆(zhuàn)八分有(yòu) 奇(jī) 诎右臂支船(qū) (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2.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 难问题。教师巡视各组,随时答疑释疑。 三、整体感知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1.疏通文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 了什么?”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 2.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 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看谁画得既准确又逼真。然后选画得最好的同学出示 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介绍示意图,复述课文内容。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1)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明确: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第 1 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 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2~5)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6 段)总结 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 “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2)辨明说明顺序。 提问: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 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 多媒体显示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学生齐读2~5段。 (3)探究思考。 提问: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 样写的原因。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此基础上稍作点拨 明确: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 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 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 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提示,背诵2~4段,在头脑中完善“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四、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1.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 提问: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 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赤壁”呢? 学生根据问题提示,读课文,思考 教师可就第2个问题稍作点拨:至少有三个地方说明是“泛舟”。第一,从“苏、黄共阅一手卷”可 知船行并不快:第二,从“舟尾横卧一楫”船浆放在甲板上,可知“泛舟”:第三,从“舟子”“居右者……… 若啸呼状。居左者……若听茶声然”可知“泛舟” 教师总结:我们学习《核舟记》,能如此具体而细致地感受一件主题鲜明的艺术珍品,一方面是有“奇 巧人”王叔远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堪的雕刻技艺,另一方面是借助作者细致的观察。看来,写好说明文 前提和关键是细致观察、精心构思。 2.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 多媒体显示: 揣摩下列语句 (1)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3)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4)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学生齐读四句话。教师示范分析(2)句: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超 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 学生选例,师生一起评点:如(1)句描述苏黄二人泛舟时的闲适心情,二人共阅一手卷,显得那么 情深意笃。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这是何等旷达的襟怀啊。如(3)(4) 句描写得细致入微,神韵毕具,惟妙惟肖,一个悠闲自在,一个神情专注,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有力 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快、愉悦的气氛。 生自选其他一些说明生动的语句,自主品评揣摩 教师总结: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作者在说明这件雕刻品时,不为原作 所囿,在细节上又大胆想像,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创造,赋予雕刻品以新的生命活力,这启发我们说明事物 时不应是呆板平实的,而应该是能打动人的,给人以想像的。 3.教师请五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为东坡,一为佛印,一为鲁直,其余两个为舟子,注意表现他们的 位置、姿态、动作 五、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篇幅虽短,却说明 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 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学生齐读 2~5 段。 (3)探究思考。 提问: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 样写的原因。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此基础上稍作点拨。 明确: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 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 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 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提示,背诵 2~4 段,在头脑中完善“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四、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1.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 提问: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 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赤壁”呢? 学生根据问题提示,读课文,思考。 教师可就第 2 个问题稍作点拨:至少有三个地方说明是“泛舟”。第一,从“苏、黄共阅一手卷”可 知船行并不快;第二,从“舟尾横卧一楫”船浆放在甲板上,可知“泛舟”;第三,从“舟子”“居右者…… 若啸呼状。居左者……若听茶声然”可知“泛舟”。 教师总结:我们学习《核舟记》,能如此具体而细致地感受一件主题鲜明的艺术珍品,一方面是有“奇 巧人”王叔远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堪的雕刻技艺,另一方面是借助作者细致的观察。看来,写好说明文的 前提和关键是细致观察、精心构思。 2.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 多媒体显示: 揣摩下列语句: (1)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3)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4)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学生齐读四句话。教师示范分析(2)句: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超 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 学生选例,师生一起评点:如(1)句描述苏黄二人泛舟时的闲适心情,二人共阅一手卷,显得那么 情深意笃。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这是何等旷达的襟怀啊。如(3)(4) 句描写得细致入微,神韵毕具,惟妙惟肖,一个悠闲自在,一个神情专注,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有力 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快、愉悦的气氛。 学生自选其他一些说明生动的语句,自主品评揣摩。 教师总结: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作者在说明这件雕刻品时,不为原作 所囿,在细节上又大胆想像,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创造,赋予雕刻品以新的生命活力,这启发我们说明事物 时不应是呆板平实的,而应该是能打动人的,给人以想像的。 3.教师请五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为东坡,一为佛印,一为鲁直,其余两个为舟子,注意表现他们的 位置、姿态、动作。 五、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篇幅虽短,却说明 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 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六、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完成一题):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A.尝贻余核舟一 B.诎右臂支船 C.右手倚一衡木 D.其船背稍夷 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F.神情与苏、黄不属 G.八分有奇 2.选出加粗词词性、含义不同于其他的一项 (1)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为宫室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为字共三十有四 (2)A.篛篷覆之 B.左臂挂念珠倚之 C.闭之 D.能以径寸之木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其两膝相比者 D.居右者椎髻仰面 3.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一楫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又用篆章 4.下边是课文第2段的现代汉语译文,文字不够简洁,大约可删去30字左右,请你修改。 这只船从头到尾的长度大约是八分还多一点,高大概是两个黄米粒上下那么高。船的中间高大而宽敞 的部分是船舱,船舱的上面盖着一张竹箬做成的船篷。船舱的旁边开着小 小的窗户,左右两边的窗户都是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户一看,可以看见左右两边雕刻着花纹的 栏杆正好相对,把窗户关上以后,只可以看见右边窗户上面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的 窗户上面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每个字都用石青给它上了色。 选几位同学逐题回答,明确 1.A.赠送 B.“诎”同“屈”,弯曲 衡”同“横 D.平 F.相类似 G.“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奇”,零数 2.(1)A(A解释为“是”,B、C、D均为“做”“雕刻”) (2)D(A代词,指代船舱:B代词,指代左膝;C代词,指代窗。D“之”为结构助词,“的”) (3)C 3.(1)译文: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2)译文:船尾横放着一支桨。 (3)译文:总计这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小窗
六、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完成一题):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A.尝贻余核舟一 B.诎右臂支船 C.右手倚一衡木 D.其船背稍夷 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F.神情与苏、黄不属 G.八分有奇 2.选出加粗词词性、含义不同于其他的一项。 (1)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为宫室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为字共三十有四 (2)A.篛篷覆之 B.左臂挂念珠倚之 C.闭之 D.能以径寸之木 (3)A.中轩敞者为舱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其两膝相比者 D.居右者椎髻仰面 3.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一楫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又用篆章一 4.下边是课文第 2 段的现代汉语译文,文字不够简洁,大约可删去 30 字左右,请你修改。 这只船从头到尾的长度大约是八分还多一点,高大概是两个黄米粒上下那么高。船的中间高大而宽敞 的部分是船舱,船舱的上面盖着一张竹箬做成的船篷。船舱的旁边开着小 小的窗户,左右两边的窗户都是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户一看,可以看见左右两边雕刻着花纹的 栏杆正好相对,把窗户关上以后,只可以看见右边窗户上面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的 窗户上面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每个字都用石青给它上了色。 选几位同学逐题回答,明确: 1.A.赠送 B.“诎”同“屈”,弯曲 C.“衡”同“横” D.平 E.挑选 F.相类似 G.“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奇”,零数。 2.(1)A(A 解释为“是”,B、C、D 均为“做”“雕刻”) (2)D(A 代词,指代船舱;B 代词,指代左膝;C 代词,指代窗。D“之”为结构助词,“的”) (3)C 3.(1)译文: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2)译文:船尾横放着一支桨。 (3)译文:总计这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小窗
(4)译文: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 (5)还有一颗篆文图章 提醒学生注意两点:(1)文言文和现代文数量词的不同点在于:大多数文言文有数词无量词,现代 文则数词、量词同用。文言文的数词可放在名词前或后,现代文的数词习惯于放在名词前 (2)“桃核修狭者”“两膝相比者”属于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应提前,译为“长而狭的桃核”“互 相靠近的两膝” 4.修改后的译文为:这条小船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两粒黄米那么高。中间高敞明朗的地方是 船舱,上面盖着刻出来的箬篷,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来看,雕花的栏杆两边 相对。关上窗子,可以看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对联, 这些字都是用石青涂染上色的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2~4段。 2.研讨与练习第四题。 ●板书设计 核舟记 魏学洢 细生 概述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巧 致动 整体 观说一详写核 船舱 局时船头 总述并评价 船顶 ●活动与探究 语文实践活动设计 请同学依据课文内容提示,用橡皮泥试着捏一个“核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能力 口语表达活动设计 按空间顺序口头介绍一件你所喜欢的工艺品 (注意:让学生广开思路,在如实摹写实物的前提下,也可以加进合理的想像,最好是预先准备发言 稿。口头介绍可以先分小组进行,谁介绍得好,再说给全班同学听) 三、设想自己是舟上五人中的一个,不改变他们的位置、动作,以篇一人称,展开想像,描述其余四 人的动作、语言、心理 四、开放探究 下面是清朝人宋起凤写的一篇文章,与《核舟记》有许多相似之处,试作比较阅读,想一想两文有什 异同 核工记 [清]宋起凤
(4)译文: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 (5)还有一颗篆文图章。 提醒学生注意两点:(1)文言文和现代文数量词的不同点在于:大多数文言文有数词无量词,现代 文则数词、量词同用。文言文的数词可放在名词前或后,现代文的数词习惯于放在名词前。 (2)“桃核修狭者”“两膝相比者”属于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应提前,译为“长而狭的桃核”“互 相靠近的两膝”。 4.修改后的译文为:这条小船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两粒黄米那么高。中间高敞明朗的地方是 船舱,上面盖着刻出来的箬篷,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来看,雕花的栏杆两边 相对。关上窗子,可以看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对联, 这些字都是用石青涂染上色的。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 2~4 段。 2.研讨与练习第四题。 ●板书设计 核舟记 魏学洢 ●活动与探究 一、语文实践活动设计 请同学依据课文内容提示,用橡皮泥试着捏一个“核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能力。 二、口语表达活动设计 按空间顺序口头介绍一件你所喜欢的工艺品。 (注意:让学生广开思路,在如实摹写实物的前提下,也可以加进合理的想像,最好是预先准备发言 稿。口头介绍可以先分小组进行,谁介绍得好,再说给全班同学听) 三、设想自己是舟上五人中的一个,不改变他们的位置、动作,以篇一人称,展开想像,描述其余四 人的动作、语言、心理。 四、开放探究 下面是清朝人宋起凤写的一篇文章,与《核舟记》有许多相似之处,试作比较阅读,想一想两文有什 么异同。 核工记 [清]宋起凤
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域,雉历历可数,城颠具 层楼,楼门洞敝,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梓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 凿双户,可开阔。户内一僧,侧耳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廷納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 计外东来一枘,负卷帙踉跄行,若如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糍倒出浮屠乜 级,距滩半。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麻,形芳渐癌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哪 火,蓋供客蓍饮也。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声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山顶 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专,夜半钟声到客船 ① 之句 计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宫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一,浮屠一,舟一,阁 炉灶一,钟鼓各一。景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而人事如传更,报晓,候 门,夜归,隐几,煎茶,统为六,各殊敛意,且并其愁苦、寒惧、凝思诸态,俱一一肖之 吾云:“纳须弥于芥子,殆谓是欤!” [注释]①季弟:最小的弟弟。②雉(zhⅰ):城墙垛子。③桴(fω):鼓槌。④章:棵。⑤衲(n a):和尚穿的衣服,这里指代和尚。⑥卷帙(zhi):书卷,这里指佛经。⑦小陀(tuo):小和尚 ⑧浮屠:宝塔。⑨半黍:半分长。⑩舣(yi):船靠岸。11半规:半圆。12招提:佛寺。13隐:凭、靠 14各殊致意:情态各不相同。15殆谓是欤:大概说的就是这吧! 参考答案: 两文非常相似,皆以物为说明对象,又兼有人事。两文都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模式,主体部分采 用空间顺序介绍雕刻品,先整体后局部。两文都有观察细致、说明生动的特点,在客观描述中不乏作者丰 富的想像 不同之处在于:说明对象有别,一为核舟,突出“苏轼泛舟赤壁”的主题:一为桃坠,突出“姑苏城 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 ●备课资料 、课文补遗 1.课文补注 (1)盖大苏泛赤壁云 从核舟上的人和景物来看,无疑是刻的“大苏泛赤壁”,而且苏轼也确有游赤壁的事。可是文章为什 么不肯定地说却用推测的语气呢?这可能是因为大苏泛舟赤壁虽然确有其事,但是当时并没有鲁直和佛印 陪同,后者只是一种传说。至于王叔远用这个传说作为雕刻的题材,则完全无损于艺术品的完美。 (2)左臂挂念珠倚之 倚”是靠着的意思。“之”是代词,指“左膝”。对这句话,有的读者也许会问:它说的是“左臂 靠着左膝”呢,还是“念珠靠着左膝”呢?仔细想来,应该是“挂着念珠的左臂靠着左膝” (3)技亦灵怪矣哉 古人称鬼神曰“灵” 物曰“怪”。文章用“灵怪”二字赞扬王叔远的奇技,意思是说“这种令 人难以置信的奇技,简直不是世人所能具有的,只有鬼神妖魔才能办得到”。“灵怪”二字,含有成语“鬼
[注释]①季弟:最小的弟弟。②雉(zhì):城墙垛子。③桴(fú):鼓槌。④章:棵。⑤衲(n à):和尚穿的衣服,这里指代和尚。⑥卷帙(zhì):书卷,这里指佛经。⑦小陀(tuó):小和尚。 ⑧浮屠:宝塔。⑨半黍:半分长。⑩舣(yì):船靠岸。11 半规:半圆。12 招提:佛寺。13 隐:凭、靠。 14 各殊致意:情态各不相同。15 殆谓是欤:大概说的就是这吧! 参考答案: 两文非常相似,皆以物为说明对象,又兼有人事。两文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主体部分采 用空间顺序介绍雕刻品,先整体后局部。两文都有观察细致、说明生动的特点,在客观描述中不乏作者丰 富的想像。 不同之处在于:说明对象有别,一为核舟,突出“苏轼泛舟赤壁”的主题;一为桃坠,突出“姑苏城 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遗 1.课文补注 (1)盖大苏泛赤壁云 从核舟上的人和景物来看,无疑是刻的“大苏泛赤壁”,而且苏轼也确有游赤壁的事。可是文章为什 么不肯定地说却用推测的语气呢?这可能是因为大苏泛舟赤壁虽然确有其事,但是当时并没有鲁直和佛印 陪同,后者只是一种传说。至于王叔远用这个传说作为雕刻的题材,则完全无损于艺术品的完美。 (2)左臂挂念珠倚之 “倚”是靠着的意思。“之”是代词,指“左膝”。对这句话,有的读者也许会问:它说的是“左臂 靠着左膝”呢,还是“念珠靠着左膝”呢?仔细想来,应该是“挂着念珠的左臂靠着左膝”。 (3)技亦灵怪矣哉 古人称鬼神曰“灵”,称妖物曰“怪”。文章用“灵怪”二字赞扬王叔远的奇技,意思是说“这种令 人难以置信的奇技,简直不是世人所能具有的,只有鬼神妖魔才能办得到”。“灵怪”二字,含有成语“鬼
斧神工”的意思。“技亦灵怪矣哉!”用现代汉语来说,大致等于“技能的精湛,也真可谓‘鬼斧神工’ 了啊!” (《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版) 2.关于“核舟”之“窗”“启”“闭”谈 文中“旁有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许多教学参考书或辅导类书籍把这段话译为:“……共有八扇。推开 来看,雕花的栏杆,两边相对。关上窗子,可看见右边……”,把“启、闭”译作动词“打开、关上”。 核舟”之窗真的可以启(打开)闭(关上)吗? 首先,“核舟”是件工艺雕刻品,它只是一种造型设计,雕刻家借此表现一定的内容和主题,完全能 够凭直观的立体感来完成,达到艺术的真实美,而没有殚精竭虑 诣地在一件工艺品上设计可以打 开、关上的活动窗的必要。 其次,“核舟”体积有限,长“约八分有奇”,不及盈寸,高“可二黍(黄米粒)许”,且“桃核有 规则形麻纹,无数小孔深入核心,设计布局极为艰难”,故“桃核舟被视为果核雕刻之禁区”。王叔远能 以“蚊足之细,钩画了了”“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辑,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为字 共三十有四”,确实“技亦灵怪矣哉”!令人叹为观止,又焉能将窗子刻得开关自如、类似户室之“真” 窗呢?且八扇之中能开启者共有几窗呢?即使有一窗如此,也是匪夷所思了。 其三,该如何理解“核舟”之“窗”呢?我以为,这正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将八扇窗刻得情态各异 有开着的,有关着的,打破了千篇一律的布局,富于层次变化,这样,通过“启窗”(打开的窗子)可从 纵深处“雕栏相望”,给人以极强的立体感,以展示其画面的艺术空间,而通过“闭窗”(关着的窗子) 可见到窗棂上东坡居士《赤壁赋》中脍炙人口的名言,既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又可增加工艺品的装饰美, 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所以,我认为“启窗”“闭之”并非动宾式,而是偏正式:“打开的窗子”“关着的窗子”,可译为 “通过打开的窗子”“通过闭着的窗子”。这样解释,就合情合理了。 (参阅《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3) 《核舟记》课文删节部分 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也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 而须麇瞭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今乃亲睹之,繇是以观③,棘刺之端·,未必 不可为母猴也。嘻,技亦灵怪矣哉 [注]①指《庄子》与《列子》。②须麋:同“须眉”。③繇:同“由”。④“棘刺”句:战国时有 人在燕王面前夸说能在棘刺的尖端雕刻母猴。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4.课文助读 宁波发现稀世珍宝专家解开核舟四谜 郑建军 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收藏界的一大新闻 引起各方强烈反响。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历史博物馆史树青研究员等文博专家专程赴宁 波,对该桃核舟作了鉴定,确认为明代精湛的手工艺品,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最近, 专家们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解开了此核舟的四个谜团 谜之一:此枚桃核舟的雕刻者为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据清代笔记记载:王叔远,常熟人,又名叔名, 号“初平山人”,曾到过宁波,并创作了“微型木雕天封塔”。专家们发现,此枚明代桃核舟船篷一侧 有一明显为“明”字的标志,是王叔远的简称,其题款的方位与魏学洢《核舟记》中记载的“其船背稍夷, 则题名其上”情况完全一致。同时,此枚明桃核舟首尾长2.9厘米、高2厘米,共刻有5个各具神态的 人物,精妙的小窗有轴,可灵活开关,与《核舟记》描述相吻合 谜之二:认证此核舟是王叔远晚年力作。专家认为,桃核舟用身着禅衣的佛印正在侍弄一盆盛开的菊 花来暗示苏东坡游黄冈赤壁时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设计,突破了王叔远早期作品中通过在画舫的 小窗上刻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等《赤壁赋》名句或“壬戌秋日”等文字来点题的格局,推断完成于 王叔远晚年成熟期
斧神工”的意思。“技亦灵怪矣哉!”用现代汉语来说,大致等于“技能的精湛,也真可谓‘鬼斧神工’ 了啊!” (《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0 版) 2.关于“核舟”之“窗”“启”“闭”谈 文中“旁有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许多教学参考书或辅导类书籍把这段话译为:“……共有八扇。推开窗 来看,雕花的栏杆,两边相对。关上窗子,可看见右边……”,把“启、闭”译作动词“打开、关上”。 “核舟”之窗真的可以启(打开)闭(关上)吗? 首先,“核舟”是件工艺雕刻品,它只是一种造型设计,雕刻家借此表现一定的内容和主题,完全能 够凭直观的立体感来完成,达到艺术的真实美,而没有殚精竭虑、苦心孤诣地在一件工艺品上设计可以打 开、关上的活动窗的必要。 其次,“核舟”体积有限,长“约八分有奇”,不及盈寸,高“可二黍(黄米粒)许”,且“桃核有 规则形麻纹,无数小孔深入核心,设计布局极为艰难”,故“桃核舟被视为果核雕刻之禁区”。王叔远能 以“蚊足之细,钩画了了”“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辑,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为字 共三十有四”,确实“技亦灵怪矣哉”!令人叹为观止,又焉能将窗子刻得开关自如、类似户室之“真” 窗呢?且八扇之中能开启者共有几窗呢?即使有一窗如此,也是匪夷所思了。 其三,该如何理解“核舟”之“窗”呢?我以为,这正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将八扇窗刻得情态各异, 有开着的,有关着的,打破了千篇一律的布局,富于层次变化,这样,通过“启窗”(打开的窗子)可从 纵深处“雕栏相望”,给人以极强的立体感,以展示其画面的艺术空间,而通过“闭窗”(关着的窗子) 可见到窗棂上东坡居士《赤壁赋》中脍炙人口的名言,既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又可增加工艺品的装饰美, 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所以,我认为“启窗”“闭之”并非动宾式,而是偏正式:“打开的窗子”“关着的窗子”,可译为 “通过打开的窗子”“通过闭着的窗子”。这样解释,就合情合理了。 (参阅《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3) 3.《核舟记》课文删节部分 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也哉!庄列所载①,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 而须麋瞭然②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今乃亲睹之,繇是以观③,棘刺之端④,未必 不可为母猴也。嘻,技亦灵怪矣哉! [注]①指《庄子》与《列子》。②须麋:同“须眉”。③繇:同“由”。④“棘刺”句:战国时有 人在燕王面前夸说能在棘刺的尖端雕刻母猴。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4.课文助读 宁波发现稀世珍宝 专家解开核舟四谜 郑建军 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收藏界的一大新闻, 引起各方强烈反响。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历史博物馆史树青研究员等文博专家专程赴宁 波,对该桃核舟作了鉴定,确认为明代精湛的手工艺品,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最近, 专家们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解开了此核舟的四个谜团。 谜之一:此枚桃核舟的雕刻者为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据清代笔记记载:王叔远,常熟人,又名叔名, 号“初平山人”,曾到过宁波,并创作了“微型木雕天封塔”。专家们发现,此枚明代桃核舟船篷一侧, 有一明显为“明”字的标志,是王叔远的简称,其题款的方位与魏学洢《核舟记》中记载的“其船背稍夷, 则题名其上”情况完全一致。同时,此枚明桃核舟首尾长 2.9 厘米、高 2 厘米,共刻有 5 个各具神态的 人物,精妙的小窗有轴,可灵活开关,与《核舟记》描述相吻合。 谜之二:认证此核舟是王叔远晚年力作。专家认为,桃核舟用身着禅衣的佛印正在侍弄一盆盛开的菊 花来暗示苏东坡游黄冈赤壁时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设计,突破了王叔远早期作品中通过在画舫的 小窗上刻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等《赤壁赋》名句或“壬戌秋日”等文字来点题的格局,推断完成于 王叔远晚年成熟期
迷之三:此核舟长宽之比属“黄金分割”比例。“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在明代的艺术品中得到应用 这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尚待深入。 谜之四:桃核舟何以一枝独秀、价值连城?明代果核微雕品类繁富,有桃核、橄榄核、杏核、樱桃核 杨梅核等果核雕刻,为何惟有桃核舟倍受珍视,这一直是个谜。专家们经过对实物硏究后发现,主要是由 于不同于其他果核外表光滑,桃核有不规形麻纹,无数小孔深入核心,雕刻核舟设计布局极为艰难,工艺 要求极高,仅选料往往要万中挑一,因而桃核舟被视为果核雕刻之禁区,在明代仅王叔远一人,在清代亦 为数寥寥,只有几位大师能雕刻。其次,自古以来民间一直把桃木奉为压邪扶正、避凶趋吉的物品,如桃 符、桃梗等,因而《古玩指南》一书将桃核舟列为宫廷秘藏,达宫显贵奉为宝中之奇,贵于金银。长期以 来,海内外文物考古工作者一直未发现过明清两代美仑美奂的桃核舟实物或图片,大陆出版的《国宝大观》 一书只能将一枚珍藏于台北故宫的清代雕刻的长达3.4厘米的橄榄核舟奉为国宝。专家们认为宁波发 的明桃核舟是世上现存果核舟中雕刻年代最早、形体最小的核舟,这一国宝的失而复得,填补了我国现亻 明清桃核舟的空白 (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 、课文赏析 1.品“奇巧 和其他雕塑一样,微雕也是一种造型艺术。它所塑造的形象明显而确定:但它没有时间性,它的形象 是凝固的,也不能说话,甚至很难现出各种连续不断的表情。而这些难题往往是高明的雕刻家独展匠心的 地方。“奇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现在逼真的细节中,让观赏者从细微处见其高超的技艺。既开小窗,那一定能“启窗而观” 既挂念珠,那一定是“珠可历历数也”。 时所写的老句的地红户度连过眼、把主值独东有在明之技,忽把,按发 怀。“舟尾横卧一辑”暗示此船正随波漂浮,点出“大苏泛赤壁”中的“泛”字。 (3)表现在刻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神态。鲁直的专注,佛印的闲散,如在目前。两舟子的视线也能 做到俯仰生姿,令人叹为观止。这是一种舟静而神不止的化静为动的雕刻技艺 (4)表现在色彩的搭配上。对联用“石青糝之”,是蓝色的:题名,“其色墨”,是黑色的:而篆 章,“其色丹”,又是红色的。一枚小小的核舟用了三种颜料,也能看出雕刻家的“奇巧”。 2.说“灵怪”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祖先曾创造过无数灿烂的文化,四大发明、长城、故宫等等,无 不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理,核舟的雕刻者能在方寸之间显示大千世界,说明雕刻者“技亦灵 雕刻者能在径寸之核上为宫室、器皿、人物等,且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在“不盈寸”的桃核上表现 “大苏泛赤壁”这一典故,且人、物形态逼真,文字是“细若蚊足”,表现的内容又多,这简直是鬼斧神 工,用“灵怪”形容,当之无愧。王叔远创作的这件艺术珍品,充分说明了他雕刻艺术的高超,更显示了 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3.核舟究竟有多大? 文中是这样表述核舟的长度和高度的:“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八分”有多长? 古代的“分”和现代的“分”相同吗?“二黍许”又究竟有多高?这是每个读者都会产生的疑问。 我国古代历来有“累黍定尺”的做法,《汉书·律历志》明确记载:“度者,分、寸、尺、丈、引也, 所以度长短也。本起黄钟之长。以于谷柜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黍为一分,十分为 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粒黍的长度约为一分 百粒黍累加起来的长度即为一尺。黍,又称黍子,多为椭圆形,平滑而有光泽,有白色、黄色和褐色三种 古代,我国北方栽培较多,供食用或酿酒,现在种植很少。作者用“二黍许”来表述核舟的高度,在当时 是通俗易懂的。 古代的一尺到底有多长?清代的《律吕正义》中有这样的记述:“且验之今尺,纵黍百粒得十寸之全 而横累百粒适当八寸一分之限。”由此可见,清代以前是横向累黍百粒为一尺,而清代则是纵向累黍百粒
谜之三:此核舟长宽之比属“黄金分割”比例。“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在明代的艺术品中得到应用, 这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尚待深入。 谜之四:桃核舟何以一枝独秀、价值连城?明代果核微雕品类繁富,有桃核、橄榄核、杏核、樱桃核、 杨梅核等果核雕刻,为何惟有桃核舟倍受珍视,这一直是个谜。专家们经过对实物研究后发现,主要是由 于不同于其他果核外表光滑,桃核有不规形麻纹,无数小孔深入核心,雕刻核舟设计布局极为艰难,工艺 要求极高,仅选料往往要万中挑一,因而桃核舟被视为果核雕刻之禁区,在明代仅王叔远一人,在清代亦 为数寥寥,只有几位大师能雕刻。其次,自古以来民间一直把桃木奉为压邪扶正、避凶趋吉的物品,如桃 符、桃梗等,因而《古玩指南》一书将桃核舟列为宫廷秘藏,达宫显贵奉为宝中之奇,贵于金银。长期以 来,海内外文物考古工作者一直未发现过明清两代美仑美奂的桃核舟实物或图片,大陆出版的《国宝大观》 一书只能将一枚珍藏于台北故宫的清代雕刻的长达 3.4 厘米的橄榄核舟奉为国宝。专家们认为宁波发现 的明桃核舟是世上现存果核舟中雕刻年代最早、形体最小的核舟,这一国宝的失而复得,填补了我国现存 明清桃核舟的空白。 (1995 年 10 月 27 日《文汇报》) 二、课文赏析 1.品“奇巧” 和其他雕塑一样,微雕也是一种造型艺术。它所塑造的形象明显而确定;但它没有时间性,它的形象 是凝固的,也不能说话,甚至很难现出各种连续不断的表情。而这些难题往往是高明的雕刻家独展匠心的 地方。“奇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现在逼真的细节中,让观赏者从细微处见其高超的技艺。既开小窗,那一定能“启窗而观”; 既挂念珠,那一定是“珠可历历数也”。 (2)善用暗示的手法,引导观赏者去联想,把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空间上。雕刻家把东坡泛赤 壁时所写的名句巧妙地镌刻在窗户上,透过对联,让人们想像东坡此刻正在明月之夜,游览赤壁,抒发情 怀。“舟尾横卧一辑”暗示此船正随波漂浮,点出“大苏泛赤壁”中的“泛”字。 (3)表现在刻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神态。鲁直的专注,佛印的闲散,如在目前。两舟子的视线也能 做到俯仰生姿,令人叹为观止。这是一种舟静而神不止的化静为动的雕刻技艺。 (4)表现在色彩的搭配上。对联用“石青糁之”,是蓝色的;题名,“其色墨”,是黑色的;而篆 章,“其色丹”,又是红色的。一枚小小的核舟用了三种颜料,也能看出雕刻家的“奇巧”。 2.说“灵怪”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祖先曾创造过无数灿烂的文化,四大发明、长城、故宫等等,无 一不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理,核舟的雕刻者能在方寸之间显示大千世界,说明雕刻者“技亦灵 怪”。 雕刻者能在径寸之核上为宫室、器皿、人物等,且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在“不盈寸”的桃核上表现 “大苏泛赤壁”这一典故,且人、物形态逼真,文字是“细若蚊足”,表现的内容又多,这简直是鬼斧神 工,用“灵怪”形容,当之无愧。王叔远创作的这件艺术珍品,充分说明了他雕刻艺术的高超,更显示了 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3.核舟究竟有多大? 课文中是这样表述核舟的长度和高度的:“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八分”有多长? 古代的“分”和现代的“分”相同吗?“二黍许”又究竟有多高?这是每个读者都会产生的疑问。 我国古代历来有“累黍定尺”的做法,《汉书·律历志》明确记载:“度者,分、寸、尺、丈、引也, 所以度长短也。本起黄钟之长。以于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黍为一分,十分为 一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粒黍的长度约为一分,一 百粒黍累加起来的长度即为一尺。黍,又称黍子,多为椭圆形,平滑而有光泽,有白色、黄色和褐色三种。 古代,我国北方栽培较多,供食用或酿酒,现在种植很少。作者用“二黍许”来表述核舟的高度,在当时 是通俗易懂的。 古代的一尺到底有多长?清代的《侓吕正义》中有这样的记述:“且验之今尺,纵黍百粒得十寸之全, 而横累百粒适当八寸一分之限。”由此可见,清代以前是横向累黍百粒为一尺,而清代则是纵向累黍百粒
为一尺。有人曾做过实验,黍子横排一百粒约合23厘米,纵排一百粒则为32厘米。也就是,清代以前一 尺长约23厘米,清代一尺长约32厘米。一九七五年,我国天文史学家伊世同先生,从元代制造的铜圭残 件上发现了当时量天尺的刻度,通过考定,一尺长24.5厘米(《文物》1978年2期《量天尺考》) 《核舟记》一文的作者魏学洢及核舟的雕刻者王叔远均为明代人。明代的度量衡基本延用了元代的标 准。我们姑且以元代的一尺长24.5厘米即一分等于0.245厘米来推算核舟的长度和高度,那大约是1.96 厘米长,0.49厘米高。 搞清楚核舟究竟有多大,这篇课文的思想底蕴会尽显庐山真面目,不言自明。 4.《核舟记》赏析 我国古代诗文中有不少描写绘画、雕刻、音乐等艺术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不同艺术语言的 移译,是艺术表现手法的改换。它们的成功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被描写的艺术品本身必须是精美的,二 是作家的描摹必须是出色的,两者缺一不可。这篇《核舟记》是描写微雕工艺的,它之所以成为脍炙人 的作品,就来自这两个方面 作者所见的这只核舟无疑是精美绝伦的:一是构思的匠心独运,二是刀法的精细娴熟。它刻的是苏东 坡泛舟赤壁,这是实有其事的。东坡泛舟赤壁共两次,均在元丰五年(1082),一次在七月,一次在十月, 有苏轼自己写的前后《赤壁赋》可稽。雕刻家就在核舟上刻着这两篇赋中的名句,一是后赋中的“山高月 小,水落石出”:一是前赋中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其用意就在于借二赋中的写景名句,标示泛舟 时的景色特点。仅从这一点就可显示其构思上的创造性。更为别出心裁的是在同游人的安排上。大苏的两 次泛赤壁,同游人均为不知姓名的一般士人,而核舟的船头上与东坡同坐的居然是黄庭坚与佛印二人。这 自然与事实不符,黄庭坚此时远在江西泰和任知县,佛印也远在杭州的寺庙,或扬州自己的庄园,不可能 同一时间跑到苏轼的贬地黄州来凑热闹。雕刻家之所以要把他们拉在一起,是因为泛赤壁的船及船上的人 物器件再细微也可雕刻,唯独其题蕴,其境界,不好直接表现,像苏轼泛舟时那种不以贬谪为事的豁达胸 怀,及其对宇宙、自然、人生、自我所作的哲理性思考,则不是用刀子刻得出来的,只能从同游人的身份 与关系上作某种暗示。苏轼与黄庭坚是半师半友,志同道合,仕途上有着共同的命运:而佛印又是苏轼的 最为的知己的僧友,浪漫机智,常以其幽默的言谈给东坡以某种启示和欢愉。苏轼若与他们在一起游览 必然既可得到劝勉与安慰,也能够比较超脱地看待眼前变幻不定的政治风云。如此,那泛舟赤壁的深层意 蕴就庶几乎可以表露出来了 此文不是评论文章,当然不能把雕刻家的这种构思上的匠心独运当作描述重点,它的笔墨主要放在描 述核舟的精细奇巧上。而微雕工艺是否精巧就在于看它是否以最小的体积表现了最丰富的内容,此文也就 是在这个体积与容量的反差上大作文章 前面交代“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后面又再次提到“计其长曾不盈寸”,就是极言其 船体之小。中间从船舱、船头、船尾、船背四部分作详细描述,就是为了说明其容量之大。对这四部分的 描述也各有侧重,凡没有人物的部分着重记叙所刻东西之多,凡刻有人的部分则着力描述人物的姿势情况, 如船头坐着的苏、黄、佛印的姿态与神情有离有合,苏、黄共阅一手卷,相依相靠,会心会意,可见其志 趣爱好的相同。佛印却是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对于苏黄手中的手卷不屑一顾,漠然傲然。舟尾两个舟子 也神态各异。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其技艺的精湛无比自不待言。 以上是对核舟的集中描摹,也是文章的核心。为了加强这种描摹效果,作者又在开头对这位微雕艺术 家作了一个概括的介绍,在结尾部分又发了一通感慨,大赞其有如神助,堪称灵怪。这样一来,这篇短文 的价值就不仅在于神奇地再现了这件微雕工艺品的艺术魅力,就自身的结构来说,也是条理清晰,层次井 然,小巧玲珑,足资赏爱的
为一尺。有人曾做过实验,黍子横排一百粒约合 23 厘米,纵排一百粒则为 32 厘米。也就是,清代以前一 尺长约 23 厘米,清代一尺长约 32 厘米。一九七五年,我国天文史学家伊世同先生,从元代制造的铜圭残 件上发现了当时量天尺的刻度,通过考定,一尺长 24.5 厘米(《文物》1978 年 2 期《量天尺考》)。 《核舟记》一文的作者魏学洢及核舟的雕刻者王叔远均为明代人。明代的度量衡基本延用了元代的标 准。我们姑且以元代的一尺长 24.5 厘米即一分等于 0.245 厘米来推算核舟的长度和高度,那大约是 1.96 厘米长,0.49 厘米高。 搞清楚核舟究竟有多大,这篇课文的思想底蕴会尽显庐山真面目,不言自明。 4.《核舟记》赏析 我国古代诗文中有不少描写绘画、雕刻、音乐等艺术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不同艺术语言的 移译,是艺术表现手法的改换。它们的成功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被描写的艺术品本身必须是精美的,二 是作家的描摹必须是出色的,两者缺一不可。这篇《核舟记》是描写微雕工艺的,它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 的作品,就来自这两个方面。 作者所见的这只核舟无疑是精美绝伦的:一是构思的匠心独运,二是刀法的精细娴熟。它刻的是苏东 坡泛舟赤壁,这是实有其事的。东坡泛舟赤壁共两次,均在元丰五年(1082),一次在七月,一次在十月, 有苏轼自己写的前后《赤壁赋》可稽。雕刻家就在核舟上刻着这两篇赋中的名句,一是后赋中的“山高月 小,水落石出”;一是前赋中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其用意就在于借二赋中的写景名句,标示泛舟 时的景色特点。仅从这一点就可显示其构思上的创造性。更为别出心裁的是在同游人的安排上。大苏的两 次泛赤壁,同游人均为不知姓名的一般士人,而核舟的船头上与东坡同坐的居然是黄庭坚与佛印二人。这 自然与事实不符,黄庭坚此时远在江西泰和任知县,佛印也远在杭州的寺庙,或扬州自己的庄园,不可能 同一时间跑到苏轼的贬地黄州来凑热闹。雕刻家之所以要把他们拉在一起,是因为泛赤壁的船及船上的人 物器件再细微也可雕刻,唯独其题蕴,其境界,不好直接表现,像苏轼泛舟时那种不以贬谪为事的豁达胸 怀,及其对宇宙、自然、人生、自我所作的哲理性思考,则不是用刀子刻得出来的,只能从同游人的身份 与关系上作某种暗示。苏轼与黄庭坚是半师半友,志同道合,仕途上有着共同的命运;而佛印又是苏轼的 最为的知己的僧友,浪漫机智,常以其幽默的言谈给东坡以某种启示和欢愉。苏轼若与他们在一起游览, 必然既可得到劝勉与安慰,也能够比较超脱地看待眼前变幻不定的政治风云。如此,那泛舟赤壁的深层意 蕴就庶几乎可以表露出来了。 此文不是评论文章,当然不能把雕刻家的这种构思上的匠心独运当作描述重点,它的笔墨主要放在描 述核舟的精细奇巧上。而微雕工艺是否精巧就在于看它是否以最小的体积表现了最丰富的内容,此文也就 是在这个体积与容量的反差上大作文章。 前面交代“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后面又再次提到“计其长曾不盈寸”,就是极言其 船体之小。中间从船舱、船头、船尾、船背四部分作详细描述,就是为了说明其容量之大。对这四部分的 描述也各有侧重,凡没有人物的部分着重记叙所刻东西之多,凡刻有人的部分则着力描述人物的姿势情况, 如船头坐着的苏、黄、佛印的姿态与神情有离有合,苏、黄共阅一手卷,相依相靠,会心会意,可见其志 趣爱好的相同。佛印却是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对于苏黄手中的手卷不屑一顾,漠然傲然。舟尾两个舟子 也神态各异。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其技艺的精湛无比自不待言。 以上是对核舟的集中描摹,也是文章的核心。为了加强这种描摹效果,作者又在开头对这位微雕艺术 家作了一个概括的介绍,在结尾部分又发了一通感慨,大赞其有如神助,堪称灵怪。这样一来,这篇短文 的价值就不仅在于神奇地再现了这件微雕工艺品的艺术魅力,就自身的结构来说,也是条理清晰,层次井 然,小巧玲珑,足资赏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