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官庄中心初中 初一语文备课组 初一语文期末复习教学案(7) (诗歌鉴赏) 班级 姓名 1、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问题。 (1)你认为颈联的“诗眼”是哪些词?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 (2)你认为尾联两句有矛盾吗?如何理解这两句的关系?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读杜甫的《登岳阳楼》回答问题。 (1)诗中能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相比美的句 子是什么?找出这两句中的关键词并体会其表达作用 (2)联系诗的后四句,体会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读虞世南的《蝉》回答问题 (1)“居高”在诗中有哪些含义? (2)三、四两句诗实际在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做人的道理? 、读杜甫的《孤雁》回答问题。 (1)分别概括诗中孤雁和野鸦的形象特点 (2)诗人同情失群的孤雁,实际上融入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5、读郑谷的《鷓鹉》回答问题。 (1)颔联中“雨昏、花落”渲染了怎样的环境特点?这一联涉及了哪些历史人物或传说? (2)体会颈联中“乍、才”的表达作用 (3)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6、读《木兰诗》回答问题。 (1)概括木兰的形象特点
小官庄中心初中 初一语文备课组 初一语文期末复习教学案(7) (诗歌鉴赏)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1、 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问题。 (1)你认为颈联的“诗眼”是哪些词?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 (2)你认为尾联两句有矛盾吗?如何理解这两句的关系?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 读杜甫的《登岳阳楼》回答问题。 (1)诗中能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相比美的句 子是什么?找出这两句中的关键词并体会其表达作用。 (2)联系诗的后四句,体会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 读虞世南的《蝉》回答问题。 (1)“居高”在诗中有哪些含义? (2)三、四两句诗实际在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做人的道理? 4、 读杜甫的《孤雁》回答问题。 (1)分别概括诗中孤雁和野鸦的形象特点。 (2)诗人同情失群的孤雁,实际上融入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5、 读郑谷的《鹧鸪》回答问题。 (1)颔联中“雨昏、花落”渲染了怎样的环境特点?这一联涉及了哪些历史人物或传说? (2)体会颈联中“乍、才”的表达作用。 (3)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6、 读《木兰诗》回答问题。 (1)概括木兰的形象特点
小官庄中心初中 初一语文备课组 (2)简析全诗内容详略安排的特点。 (3)体会诗的最后一段以双兔为喻的表达作用。 7、读白居易的《观刈麦》回答问题。 (1)如何理解诗中“力尽不知热”一句的内涵? (2)诗中那位贫妇人的言行反映了当时一个怎样的残酷现实? (3)诗的末六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8、读辛弃疾的〈破阵子〉回答问题。 (1)体会“沙场秋点兵”中“秋”的表达作用 (2)“了却君王天下事”中“天下事”是什么事? (3)“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9、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1)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堪称千古名句,明确这两句诗的“诗眼”并体会其表达 作用。 0、读崔舨的〈黄鹤楼〉回答问题。 (1)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 (2)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体会尾联蕴涵的诗人的情感。 1l、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回答问题。 (1)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是什么? (2)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倾向?
小官庄中心初中 初一语文备课组 (2)简析全诗内容详略安排的特点。 (3)体会诗的最后一段以双兔为喻的表达作用。 7、 读白居易的《观刈麦》回答问题。 (1)如何理解诗中“力尽不知热”一句的内涵? (2)诗中那位贫妇人的言行反映了当时一个怎样的残酷现实? (3)诗的末六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8、 读辛弃疾的〈破阵子〉回答问题。 (1)体会“沙场秋点兵”中“秋”的表达作用。 (2)“了却君王天下事”中“天下事”是什么事? (3)“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9、 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1)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堪称千古名句,明确这两句诗的“诗眼”并体会其表达 作用。 10、读崔颢的〈黄鹤楼〉回答问题。 (1)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 (2)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体会尾联蕴涵的诗人的情感。 11、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回答问题。 (1)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是什么? (2)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倾向?
小官庄中心初中 初一语文备课组 (3)根据这首诗概括陶诗的风格。 参考答案 (1)诗眼是悦、空两个字。这两个字准确的表现了天光、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 而且令人杂念顿消。体现了诗人向往佛门和内心的平静 (2)没有矛盾。诗人在这里是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只剩下种磬的声音,其他什么声音 也没有,这与常建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是吻合的 (3)抒发了诗人忘却尘俗、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2、(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坼、浮两个字把泂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 (2)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3、(1)一是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2)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4、(1)孤雁思念同伴,非常执着。野鸦则是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的象征 (2)对亲朋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 5、(1)凄迷的意境,伤感的氛围。屈原/娥皇、女英溺于湘江 (2)两个虚词极写鹧鸪啼声之感动人心 (3)借鹧鸪啼声之悲切抒写了游子的乡愁旅思 6、(1)勤劳、智慧、勇敢、坚强、不贪图利禄、爱国爱家 (2)对木兰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详细,而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写 得比较简略。 (3)以兔为喻,赞美了木兰的聪明才智 7、(1)“力尽不知热”反映了刈麦者的矛盾心理,并非是他们不知热,而是为了抢收,为 了活命,再累再热也得忍着、挺着 (2)繁重的赋税逼得一些农民失去田地,即使是有田的农民将来也有可能失去自己的田 (3)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8、(1)一个“秋”字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2)统一国家的大业 (3)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9、(1)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 (2)直、圆一一直字状孤烟之高,圆字状落日之低。两个字极状大漠、长河地区的平旷 10、(1)岳阳楼、滕王阁 (2)寂寞、惆怅 (3)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淼,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 11、(1)希望多收些豆子∥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2)厌恶官场、喜爱园田 (3)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抒写平凡的劳动生活
小官庄中心初中 初一语文备课组 (3)根据这首诗概括陶诗的风格。 参考答案 1、(1)诗眼是悦、空两个字。这两个字准确的表现了天光、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 而且令人杂念顿消。体现了诗人向往佛门和内心的平静。 (2)没有矛盾。诗人在这里是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只剩下种磬的声音,其他什么声音 也没有,这与常建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是吻合的。 (3)抒发了诗人忘却尘俗、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2、(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坼、浮两个字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 动。 (2)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3、(1)一是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2)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4、(1)孤雁思念同伴,非常执着。野鸦则是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的象征。 (2)对亲朋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 5、(1)凄迷的意境,伤感的氛围。屈原/娥皇、女英溺于湘江 (2)两个虚词极写鹧鸪啼声之感动人心。 (3)借鹧鸪啼声之悲切抒写了游子的乡愁旅思。 6、(1)勤劳、智慧、勇敢、坚强、不贪图利禄、爱国爱家 (2)对木兰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详细,而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写 得比较简略。 (3)以兔为喻,赞美了木兰的聪明才智。 7、(1)“力尽不知热”反映了刈麦者的矛盾心理,并非是他们不知热,而是为了抢收,为 了活命,再累再热也得忍着、挺着。 (2)繁重的赋税逼得一些农民失去田地,即使是有田的农民将来也有可能失去自己的田 地。 (3)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8、(1)一个“秋”字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2)统一国家的大业。 (3)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9、(1)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 (2)直、圆——直字状孤烟之高,圆字状落日之低。两个字极状大漠、长河地区的平旷。 10、(1)岳阳楼、滕王阁 (2)寂寞、惆怅 (3)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淼,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 11、(1)希望多收些豆子////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2)厌恶官场、喜爱园田 (3)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抒写平凡的劳动生活
小官庄中心初中 初一语文备课组
小官庄中心初中 初一语文备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