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港中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测试卷 B、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 C、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 积暴与运用(29分) D、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1.请用行楷将“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这两句话书写在方格中。要求书写规范,7.名著导读(2分) 世界上许多伟大人物小时候都经历过磨难,苏联作家 就是其中一位,他以自身经历为原 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型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分别是《 《在人间》、《我的大学》 ⅱ)嫉妒〔ⅱ)环谒(ye)僧恶(zeng) 8.根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是前后句式一致,语义连贯。(2 B.炽痛(ch)默契(q)祈祷(q)脑髓( 假如我是清泉,我将浇灌所有干涸的土地:假如我是春风,我将吹绿所有荒芜的原野:假如我 C.哽咽(ye)蝉蜕(tui)狂澜(ldn)九曲连环(qa 是 D.确凿(z60)气氛(fen)泥泞(nng)讪笑(shan) 9.班级准备开展“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你是七(2)班的学生,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1)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段简短的开场白。不少于50字(3分) 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 ②2而对黄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词,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保护我们的 (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秘密。) 母亲河。(要求简明、有创意)(2分) B.于是我唱了五年的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骊歌:告别的歌。) 10.诗文默写。(8分 C.于是大家放开喉呢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同。鼎,古代的一种铜的(1)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水开。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2)山际见来燥 (《山中杂诗》) D.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方正:做事情呆板,不知变迺。) (3)独坐幽篁里 (《竹里馆》)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4)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戈宝权译的《普希金诗集》,作者普希金是俄国著名诗人。 (5)《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B.《爸爸的花儿落了》“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语带双关,含义丰富,既指夹竹桃花的败落,(6)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又暗示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还指“我”长大成人,语带双关,涵义十分丰富 阅读与探究(40分) C.《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是唐朝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还是“唐(一)文言文阅读(12分) 宋八大家”之 今有人日壤①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日:"是非君子之道”日:“请损之,月一鸡,以待来年 D.《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②速已矣,何待来年? ②斯:连词,那么,就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词义不同的一项是:(2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 A日攘其邻之鸡者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B.是非君子之道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不能称前时之闻 D.或告之曰 或以钱币乞之 B.《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形象12.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和感人至深的爱国志士形象 A.邑人奇之 B.于舅家见之受于人者不至也 C.《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民歌》,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或以钱币乞之D.得为众人而已耶不知而不愠 D.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他向往美、不懈地追求美,在经历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丑小鸭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不懈追求,努(1)泯然众人矣,(2分 (2)又七年,还自扬州 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14.内容把探。(4分)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1)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用课文语句回答2分) A、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 (2)读完《攘鸡》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
1 苏港中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9 分) 1.请用行楷将“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这两句话书写在方格中。要求书写规范, 字形美观。(2 分)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2 分) A.救济(jì) 嫉妒(jí) 环谒(yè) 憎恶(zēng) B.炽痛(chì) 默契(qì) 祈祷(qĭ) 脑髓(suǐ) C.哽咽(yè) 蝉蜕(tuì) 狂澜(lán) 九曲连环(qŭ) D.确凿(záo) 气氛(fèn) 泥泞(nìng) 讪笑(shàn) 3.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 (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秘密。) B.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骊歌:告别的歌。) C.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鋳的 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水开。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D.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方正:做事情呆板,不知变通。)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戈宝权译的《普希金诗集》,作者普希金是俄国著名诗人。 B.《爸爸的花儿落了》“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语带双关,含义丰富,既指夹竹桃花的败落, 又暗示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还指“我”长大成人,语带双关,涵义十分丰富。 C.《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是唐朝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还是“唐 宋八大家”之一。 D.《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 作词,冼星海谱曲。 5.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 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B.《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形象 和感人至深的爱国志士形象。 C.《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民歌》,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他向往美、不懈地追求美,在经历 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丑小鸭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不懈追求,努 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 B、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 C、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 D、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7.名著导读(2 分) 世界上许多伟大人物小时候都经历过磨难。苏联作家 就是其中一位,他以自身经历为原 型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分别是《 》、《在人间》、《我的大学》。 8.根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是前后句式一致,语义连贯。(2) 假如我是清泉,我将浇灌所有干涸的土地;假如我是春风,我将吹绿所有荒芜的原野;假如我 是 , 。 9.班级准备开展“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你是七(2)班的学生,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⑴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段简短的开场白。不少于 50 字。(3 分) ⑵面对黄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词,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保护我们的 母亲河。(要求简明、有创意)(2 分) 10. 诗文默写。(8 分) (1)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2) 山际见来烟, 。(《山中杂诗》) (3)独坐幽篁里, 。(《竹里馆》) (4)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 (5)《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 。 (6)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 。 二、阅读与探究(40 分) (一)文言文阅读(12 分) 今有人日攘①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 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②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①攘:偷。 ②斯:连词,那么,就 11. 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词义不同的一项是:(2 分) A. 日.攘其邻之鸡者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B. 是.非君子之道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C. 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D. 或.告之曰 或.以钱币乞之 12. 下列加 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 邑人奇之. 或告之. B. 于.舅家见之 受于.人者不至也 C.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或以.钱币乞之 D. 得为众人而.已耶 人不知而.不愠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泯然众人矣。 (2 分) (2)又七年,还自扬州。 (2 分) 14. 内容把握。(4 分) (1)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用课文语句回答 2 分) (2)读完《攘鸡》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2 分)
(二)现代文阒读(26分) (7)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 秋叶的思念(15分) (8)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①深秋的早晨,打开房门,满地都是金黄的落叶,厚厚的、柔柔的,轻轻踏上去,犹如走在绒毯上 (9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 细细体会,如仙如梦,让我一时忘掉周围的一切。我爱极了这情这景—这秋叶 给了他20元钱。 ②微风淸,落叶如万只彩蝶飞舞,在朝的映照下,红如玛瑙,黄如玉片,艳丽极了;树上的枝 丫沙沙作响,像在深情地为离开的叶子]();落下的叶子团 此时我总会小心冀翼地拾起她们中的一片,痴痴地欣赏,幻想着把她们串起来,缀成金色的衣裳,穿 母亲:“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 身上,也许会显得特别美丽。我检些形状好看的叶子经常带回我的小屋,小心地夹在厚厚的书本里,过 些日子取出来,她们便成了很好的标本。或者,我会用彩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⑨英姬,对丐来说撒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书签;或者仔仔细细地把她们用透明胶带贴在墙上,拼成美丽的图形 此后又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 人喜欢嫩叶,两();有人喜欢绿叶,]().我却偏偏喜爱这秋天的落叶,她们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 从不自耀,不求簧美,无声地来,无声地去,走完了自己该走的路,做完了自己该做的一切,或化为灰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烬,或为明天的绿树成而甘于融入泥土,而她们依然是一片沉默、安详 老板用一只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g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怎丐因力肖年你教我 ④啊,好思念你一秋天的落叶! 搬砖,令天我才感为一家公司的煎事长 15.第①段画波浪线一句中的“这情这景”是指哪情哪景?(2分) 干出来的。”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 6.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病句,病因是语序不当。请你根据病因进行“治疗”。(2分) 里的人,过好日子。 17请你选出最恰当的选项填入第②、③段的甲、乙、丙、丁处的括号里。(4分) e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A.欣赏她带来的浓浓春意B吟唱着一支送别的歌 "为什么? 8最后一段的表达方式“色躺着 C.赞美她蓬勃盎然的生机D.含着微笑静静 (21)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 19.作者热爱秋天的落叶、思念秋天的落叶的原因是什么?(2分) (22)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吧 20.这篇文章在语言上很有特色,修辞手法大量使用。请从文中摘出你最喜欢一句话,从修辞角度赏析21.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地点,文中的主要人物。(2分) 下它的表达效果。(3分) 22.文章开头对乞丐进行特征性的外貌描写的句子是 (用原文的句子回答)。下文与 之相呼应的句子是 (用原文的句子回答)(2分 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23.文中画线的句子①,母亲为什么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呢?(2分) 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24文中画线句子②,那位“很体面的人”说他从一个可怜的“乞丐”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原 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因是“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这句话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2分) 5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 c要,不车也不用我 母亲并不25.本文的标题是《高贵的施舍》,请结合文 谈谈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3分 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 你为什 作(53分) 么不能干呢? 26.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平 (3)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静幸福地生活: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 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 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他就学会了自卑……同学们,你生活在什么当中呢? 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濕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请以“我生活在之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4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要求:(1)请选择一个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5)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6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3分
2 (二)现代文阅读(26 分) 秋叶的思念(15 分) ①深秋的早晨,打开房门,满地都是金黄的落叶,厚厚的、柔柔的,轻轻踏上去,犹如走在绒毯上, 细细体会,如仙如梦,让我一时忘掉周围的一切。我爱极了这情这景——这秋叶。 ②微风清荡,落叶如万只彩蝶飞舞,在朝霞的映照下,红如玛瑙,黄如玉片,艳丽极了;树上的枝 丫沙沙作响,像在深情地为离开的叶子[甲]( );落下的叶子[乙]( ),那么安详,毫无悲怨。 此时我总会小心翼翼地拾起她们中的一片,痴痴地欣赏,幻想着把她们串起来,缀成金色的衣裳,穿在 身上,也许会显得特别美丽。我捡些形状好看的叶子经常带回我的小屋,小心地夹在厚厚的书本里,过 些日子取出来,她们便成了很好的标本。或者,我会用彩线在标本上系一个小蝴蝶结,做成漂亮的天然 书签;或者仔仔细细地把她们用透明胶带贴在墙上,拼成美丽的图形。 ③有人喜欢嫩叶,[丙]( );有人喜欢绿叶,[丁]( )。我却偏偏喜爱这秋天的落叶,她们 从不自耀,不求赞美,无声地来,无声地去,走完了自己该走的路,做完了自己该做的一切,或化为灰 烬,或为明天的绿树成阴而甘于融入泥土,而她们依然是一片沉默、安详…… ④啊,好思念你——秋天的落叶! 15. 第①段画波浪线一句中的“这情这景”是指哪情哪景?(2 分) 16. 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病句,病因是语序不当。请你根据病因进行“治疗”。(2 分) 17.请你选出最恰当的选项填入第②、③段的甲、乙、丙、丁处的括号里。(4 分) A.欣赏她带来的浓浓春意 B. 吟唱着一支送别的歌 C.赞美她蓬勃盎然的生机 D. 含着微笑静静地躺着 18. 最后一段的表达方式是: (2 分) 19. 作者热爱秋天的落叶、思念秋天的落叶的原因是什么?(2 分) 20. 这篇文章在语言上很有特色,修辞手法大量使用。请从文中摘出你最喜欢一句话,从修辞角度赏析 一下它的表达效果。(3 分) 高贵的施舍(11 分) ⑴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 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 “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⑵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 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 么不能干呢?” ⑶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 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 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⑷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⑸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⑹母亲又递给乞丐 20 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⑺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 ⑻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⑼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 给了他 20 元钱。 ⑽我不解地问:“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 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⑾母亲:“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 ⑿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⒀母亲摸摸我的头说:“①英姬,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⒁此后又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⒂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 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⒃老板用一只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②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教我 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⒄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 里的人,过好日子。 ⒅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⒆“为什么?” (20)“因为我们家人人都有两只手。” (21)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 (22)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吧。” 21.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地点,文中的主要人物。(2 分) 22.文章开头对乞丐进行特征性的外貌描写的句子是: (用原文的句子回答)。下文与 之相呼应的句子是: (用原文的句子回答)(2 分) 23.文中画线的句子①,母亲为什么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呢?(2 分) 24.文中画线句子②,那位“很体面的人”说他从一个可怜的“乞丐”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原 因是“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这句话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2 分) 25.本文的标题是《高贵的施舍》,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3 分) 三、写 作(53 分) 26.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平 静幸福地生活;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 他就学会了自卑……,同学们,你生活在什么当中呢? 请以“我生活在 之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选择一个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 600 字; (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