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2006年初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260更新时间:2006-4-2012:50:42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七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4分)全卷书写分 (22分)完成下面1-8题 1.根据课文内容填写汉字 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高宗宋祖,稍()风骚。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根据课文的意思在括号中填进一个词。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 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群。这就是中国的() 3.根据拼音写成语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 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 能够想到而不再 jing xin dong pai(),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 chong ddo fu zhe() 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名。 ①《谈读书》②《香菱学诗》 ③《智取生辰纲》④《敬业与乐业》 5.揣摩下面句子的表达特点,学用这种句式写一个句子。 他的武器是什么?这武器轻如和风,猛如雷电——一枝笔 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在横线上只写序号 ①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②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 某种数学问题那样。③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④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 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⑤正因为如此,如果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 不前。 7.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然后答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域随太守,亲射 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时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①从词的上片处可以看到出猎的场面的壮观。 ②从词中 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典故表达自己的情怀。 8.文言诗词默写。 ①李清照的《武陵春》下片 辛弃疾的《破阵子》上片: 三(8分)完成下面9-12题 《隆中对》选段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到名微而众
荆州市 2006 年初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260 更新时间:2006-4-20 12:50:42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8 页,七大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一 (4 分)全卷书写分 二 (22 分)完成下面 1-8 题 1.根据课文内容填写汉字。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 );高宗宋祖,稍( )风骚。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 )。( )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根据课文的意思在括号中填进一个词。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 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群。这就是中国的( )。 3.根据拼音写成语。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 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 能够想到而不再 jīng xīn dòng pài(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 chóng dǎo fù zhé( )。 4.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名。 ①《谈读书》 ②《香菱学诗》 ③《智取生辰纲》 ④《敬业与乐业》 5.揣摩下面句子的表达特点,学用这种句式写一个句子。 他的武器是什么?这武器轻如和风,猛如雷电—— 一枝笔。 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在横线上只写序号) ①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②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 某种数学问题那样。③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④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 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⑤正因为如此,如果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 不前。 7.阅读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然后答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域随太守,亲射 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时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①从词的上片 处可以看到出猎的场面的壮观。 ②从词中 、 、 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典故表达自己的情怀。 8.文言诗词默写。 ①李清照的《武陵春》下片: ②辛弃疾的《破阵子》上片: 三 (8 分)完成下面 9-12 题 《隆中对》选段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到名微而众
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 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 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 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平?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 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 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 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对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 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则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9.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A.于:曹操比于袁绍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B.而:而其主不能守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C.之:已拥百万之众贤能为之用 D.以:以弱为强者箪食壶浆以迎将军 10.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 A.民:国险而民附民殷国富 B.据:孙权据有江东荆州北据汉、沔 C.思:思得明君思贤如渴 D.将:将荆州之军将军既帝室之胄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②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12.说明“诚如是”的“是”指的是哪些内容 四(12分)完成下面13-18题 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作者:乔叶) 和许多人一样,我也是喜欢雪的。尤其喜欢在雪地上走路。咯吱、咯吱的声音真像是一种音乐,入耳 即醉。 天,正在雪地里慢慢走着、忽然惊奇地发现: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 其实这是一个常见的事实。经多人踩过的雪路已经变得瓷实,很少有浮雪会把鞋子沾湿。而很多人留 下的脚印会陷成一处一处的小凹,走上去似乎有了把脚的稳妥。而鞋子过得多了,鞋底聚集的热量也会把 雪融化得快些,于是这条雪路也就更加瓷实稳妥。到后来,自然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去走这条显明明正 经经的大道。 而在堆满积雪的地方,雪蓬松松地卧着,平静中似乎又包含着不知名的危机。谁知道这雪下面会藏着 什么呢?或许会是扎肉的钉子,或许会是崴足的石头,或许会是木头疙瘩支出的磕绊,或许就是玷污鞋子 的垃圾。于是就都不去走,越不去走的人就越少。到后来,积雪越堆越厚,就堆成了路两边神秘的疑阵和 于是,人多的地方就没有积雪。就多了顺畅,多了安心,多了恬静,多了平俗,多了摩肩接踵随波逐 流一生无淡的路人。于是,另外一些地方就多了不改生色的积雪,就多了尝试 ,也多了挖掘丰富 创意繁茂感受的奇美的舞者。 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但更多的人还是喜欢往没有积雪的地方去走。所以,看到别人从积雪中找出那 些你想像不到的宝贝的时候,不要抱怨命运不给自己成功的机会。你难道没发现吗?那些人的双靴都己经
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 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 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 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平?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 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 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 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对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 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则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9.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于:曹操比于袁绍 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B.而:而其主不能守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C.之:已拥百万之众 贤能为之用 D.以:以弱为强者 箪食壶浆以迎将军 10.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 ( ) A.民:国险而民附 民殷国富 B.据:孙权据有江东 荆州北据汉、沔 C.思:思得明君 思贤如渴 D.将:将荆州之军 将军既帝室之胄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②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12.说明“诚如是”的“是”指的是哪些内容。 四 (l2 分)完成下面 13-18 题 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作者:乔叶) 和许多人一样,我也是喜欢雪的。尤其喜欢在雪地上走路。咯吱、咯吱的声音真像是一种音乐,入耳 即醉。 一天,正在雪地里慢慢走着、忽然惊奇地发现: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 其实这是一个常见的事实。经多人踩过的雪路已经变得瓷实,很少有浮雪会把鞋子沾湿。而很多人留 下的脚印会陷成一处一处的小凹,走上去似乎有了把脚的稳妥。而鞋子过得多了,鞋底聚集的热量也会把 雪融化得快些,于是这条雪路也就更加瓷实稳妥。到后来,自然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去走这条显明明正 经经的大道。 而在堆满积雪的地方,雪蓬松松地卧着,平静中似乎又包含着不知名的危机。谁知道这雪下面会藏着 什么呢?或许会是扎肉的钉子,或许会是崴足的石头,或许会是木头疙瘩支出的磕绊,或许就是玷污鞋子 的垃圾。于是就都不去走,越不去走的人就越少。到后来,积雪越堆越厚,就堆成了路两边神秘的疑阵和 隐匿的危机 于是,人多的地方就没有积雪。就多了顺畅,多了安心,多了恬静,多了平俗,多了摩肩接踵随波逐 流一生无淡的路人。于是,另外一些地方就多了不改生色的积雪,就多了尝试, , , ,也多了挖掘丰富 创意繁茂感受的奇美的舞者。 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但更多的人还是喜欢往没有积雪的地方去走。所以,看到别人从积雪中找出那 些你想像不到的宝贝的时候,不要抱怨命运不给自己成功的机会。你难道没发现吗?那些人的双靴都已经
被雪浸透了,而你的双靴却是那么的光洁干爽,没有一点儿新奇的历史。 13.读全文,找出你认为文中最有意味的句子 14.文中第三段写的是什么内容,试引用文中的一个句子进行概括 15.文中第四段能够删去吗?为什么? 16.说说第五段中“不动声色”这个词为什么用得好 读第五段,根据具体的语境在横线上写话 18.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欣赏第六段,说说它为什么写得好 五(12分)完成下面19-24题 忆儿时(作者:丰子恺) 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祖母在日的事。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养 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有的年头还要蚀本,然而她 喜欢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所喜欢的,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 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姐跟了去,去吃燊葚。 蚕落地铺的时候,桑葚已很紫而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我们吃饱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采了 碗桑葚,跟了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就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 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忙 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 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静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噪了,我暂时感到沉闷。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 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了。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正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 烧火的人吃。大家认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 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 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她又说:“小囝囝不 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枇杷,吃软糕.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油炒一炒,真好 吃哩!”然而我始终不要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姐都不要吃的缘故。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 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 公然地可以吃小食 丝做好后,蒋正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罢”,收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我感到一种兴尽的 寂寥。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而有趣 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常常使我神往、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剧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 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养蚕做丝 在生计上原是幸福的,然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的杀虐!《西青散记》里面有两句仙人的诗句:“自织藕丝 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兰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 19.从全篇文章来看,“我祖母在日的事”的“事”指的是: 20.作者在文中重点忆了哪两个方面的快乐生活?
被雪浸透了,而你的双靴却是那么的光洁干爽,没有一点儿新奇的历史。 13.读全文,找出你认为文中最有意味的句子: 14.文中第三段写的是什么内容,试引用文中的一个句子进行概括: 15.文中第四段能够删去吗?为什么? 16.说说第五段中“不动声色”这个词为什么用得好; 17.读第五段,根据具体的语境在横线上写话: 18.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欣赏第六段,说说它为什么写得好。 五 (12 分)完成下面 19-24 题 忆儿时(作者:丰子恺) 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祖母在日的事。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养 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有的年头还要蚀本,然而她 喜欢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所喜欢的,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 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姐跟了去,去吃桑葚。 蚕落地铺的时候,桑葚已很紫而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我们吃饱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采了一 碗桑葚,跟了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就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 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 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 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静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噪了,我暂时感到沉闷。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 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了。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正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 烧火的人吃。大家认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 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 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她又说:“小囝囝不 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枇杷,吃软糕.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油炒一炒,真好 吃哩!”然而我始终不要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姐都不要吃的缘故。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 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 公然地可以吃小食。 丝做好后,蒋正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罢”,收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我感到一种兴尽的 寂寥。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而有趣。 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常常使我神往、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剧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 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养蚕做丝, 在生计上原是幸福的,然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的杀虐!《西青散记》里面有两句仙人的诗句:“自织藕丝 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兰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 19.从全篇文章来看,“我祖母在日的事”的“事”指的是: 20.作者在文中重点忆了哪两个方面的快乐生活?
21.指出下面词句的含义 ①第一段中“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中的“这”指的是 第四段中“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中的“非常的空气”指的是 22.文中有一个字是串起全文故事的线索,这个字是: 23.文中有一个比喻总说了作者儿时有趣的生活,这个比喻是: 24.你认为文章最后一段写得好吗?好在哪里呢? 六(12分)完成下面25—30题 扔掉纸巾拿起手绢 我不知道像我这样仍用手绢的人如今还有多少。我的裤兜里,一年四季都揣着一方手绢,或用于掩口 咳嗽,或用于洗手后擦手。总而言之,从小养成的裤兜里装一方手绢的习惯,一天也都没离开过我 比起现行流行的、时髦的、新潮的餐巾纸、纸巾之类来说,使用手绢的优点多多:一是卫生。我用手 绢,不去讲究款式花色,但对用料却极为挑剔,必须是纯棉的、全棉的一一当然真丝的也“环保”也“生 态”,但那不吸水,不好用。因此全棉手绢是我首选。一人专用之手绢,绝无交叉传染之嫌,况且一旦脏 了,我会马上去洗,甚至一天一次(夏天可用两方,一方装在干净的塑料兜里放在提包里备用)洗净晾干, 手绢上老是有淡淡的香味,既卫生又爽神舒心。而且我的习惯是,右裤兜里永远是除手绢外,什么也不放 以确保手绢卫生。二是节约。卫生的、环保的手绢,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是“再生”的,一条手绢一人用, 起码一两年,“成本”很低,决不浪费。 而眼下流行的纸巾、面巾纸之类呢?就没有手绢的上述好处。不错,是时髦,也方便,但弊端多多 是浪费。一个酒席,往往一人面前一包餐巾纸,不够再要,多铺张呵。再想想餐巾纸之类的来源,就会 大吃一惊。纸从何来?砍树呗!现在我们还有多少树可砍?人人都去用餐巾纸,我们能有那么多树作支撑 吗?前几年媒体发出盛世危言,号召不要再寄贺年卡,少用一次性木筷,也是从节约方面考虑的。弊端之 二便是不卫生。都以为纸巾卫生,其实不然。这玩意,不少是不够条件的小厂子生产的,消毒不力:包装 般,纸质可疑,报上己多次披露,甚至有的纸巾细菌超标惊人,更有假冒伪劣的纸巾、餐巾纸,是用“垃 圾”纸张去“再生”的。弊端之三是破坏生态。砍树是破坏生态,餐巾纸乱扔么是破坏生态。看看都市的 马路边、草地里,看看旅游场所的地上,看看铁道线、旅行公路线两旁就可一目了然。白色点点,难看之 极,既有碍观瞻又易传播疾病 说起手绢好处,还有一条似可续貂。即,手绢之美。稍通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者,都会举出一些手绢之 美的例子来。旧戏舞台上的旦角手中,就常有一方(或一条)款式美观、花色美丽、、又具浪漫之情调的 手绢……可见,手绢,不仅具有很好的实用功能,还是牵系佳人之心的浪漫物件呢 25.请结合全文的内容解释本文标题的含义 26.阅读本文的第二、第三两段,可以感觉到作者采用写法是 27.快速浏览第二段,用最简洁的语句表达本段的主要信息 28.快速浏览第三段,找出总领全段内容的关键语句 29.说说第四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
21.指出下面词句的含义: ①第一段中“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中的“这”指的是: ②第四段中“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中的“非常的空气”指的是: 22.文中有一个字是串起全文故事的线索,这个字是: 23.文中有一个比喻总说了作者儿时有趣的生活,这个比喻是: 24.你认为文章最后一段写得好吗?好在哪里呢? 六(12 分)完成下面 25—30 题 扔掉纸巾拿起手绢 我不知道像我这样仍用手绢的人如今还有多少。我的裤兜里,一年四季都揣着一方手绢,或用于掩口 咳嗽,或用于洗手后擦手。总而言之,从小养成的裤兜里装一方手绢的习惯,一天也都没离开过我。 比起现行流行的、时髦的、新潮的餐巾纸、纸巾之类来说,使用手绢的优点多多:一是卫生。我用手 绢,不去讲究款式花色,但对用料却极为挑剔,必须是纯棉的、全棉的——当然真丝的也“环保”也“生 态”,但那不吸水,不好用。因此全棉手绢是我首选。一人专用之手绢,绝无交叉传染之嫌,况且一旦脏 了,我会马上去洗,甚至一天一次(夏天可用两方,一方装在干净的塑料兜里放在提包里备用)洗净晾干, 手绢上老是有淡淡的香味,既卫生又爽神舒心。而且我的习惯是,右裤兜里永远是除手绢外,什么也不放, 以确保手绢卫生。二是节约。卫生的、环保的手绢,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是“再生”的,一条手绢一人用, 起码一两年,“成本”很低,决不浪费。 而眼下流行的纸巾、面巾纸之类呢?就没有手绢的上述好处。不错,是时髦,也方便,但弊端多多。 一是浪费。一个酒席,往往一人面前一包餐巾纸,不够再要,多铺张呵。再想想餐巾纸之类的来源,就会 大吃一惊。纸从何来?砍树呗!现在我们还有多少树可砍?人人都去用餐巾纸,我们能有那么多树作支撑 吗?前几年媒体发出盛世危言,号召不要再寄贺年卡,少用一次性木筷,也是从节约方面考虑的。弊端之 二便是不卫生。都以为纸巾卫生,其实不然。这玩意,不少是不够条件的小厂子生产的,消毒不力;包装 一般,纸质可疑,报上已多次披露,甚至有的纸巾细菌超标惊人,更有假冒伪劣的纸巾、餐巾纸,是用“垃 圾”纸张去“再生”的。弊端之三是破坏生态。砍树是破坏生态,餐巾纸乱扔么是破坏生态。看看都市的 马路边、草地里,看看旅游场所的地上,看看铁道线、旅行公路线两旁就可一目了然。白色点点,难看之 极,既有碍观瞻又易传播疾病。 说起手绢好处,还有一条似可续貂。即,手绢之美。稍通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者,都会举出一些手绢之 美的例子来。旧戏舞台上的旦角手中,就常有一方(或一条)款式美观、花色美丽、、又具浪漫之情调的 手绢……可见,手绢,不仅具有很好的实用功能,还是牵系佳人之心的浪漫物件呢。 25.请结合全文的内容解释本文标题的含义: 26.阅读本文的第二、第三两段,可以感觉到作者采用写法是: 27.快速浏览第二段,用最简洁的语句表达本段的主要信息: 28.快速浏览第三段,找出总领全段内容的关键语句: 29.说说第四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
30.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①作者在第三段中说“纸从何来?砍树呗!”你能解释“纸”与“树”的关系吗? ②作者反复写到了自己使用手绢的习惯,你能说说对“习惯”的看法吗? 七(50分)完成下面31题 31.作文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全卷书写分共4分,根据下列标准进行评分 4分:字体美观端正,字、标点书写正确,卷面整洁干净 3分:字体清楚,有三四处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卷面干净。 2分:字体潦草,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卷面较脏。 1分:字体难看,不易辨认: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卷面很脏。 采逊雕俱2.脊梁3.惊心动魄重蹈覆辙4.①培根②曹雪芹③施耐庵④梁启超5.(根 据答题实况评改)6.③②④⑤①7.①千骑卷平冈②看孙郎遣冯唐射天狼8.①闻说双溪春尚好,也 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②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 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以上共22分。第1到7题每题2分。第1题每对一处给0.5分:第2题2分 第3题每对一处给1分:第4题每对一处给0.5分:第5题视答题情况分别给2分、1分或不给分:第6 题全对给2分:第7题每对一处给0.5分:第8题每小题4分,每错、漏、增、换一个字扣I分,扣完该 小题分数为止,不跨小题扣分 9.B10.D11.①曹操终于能够战胜袁绍,凭弱势打败强势的原因,并非只是靠天时的顺应,而且 也靠人的谋划得当②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您的呀,您有什么看法呢12.占据荆、益,安抚西南诸 侯,联合孙权,整顿内政,然后俟机从荆、益两路北伐曹操,统一中国(以上共8分。每题2分) 13.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或文中其它有意味的句子)14这一段写的是“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15.不 能够。没有了这一段,就无法顺理成章地写出第五段(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同样给分)16.一是用了拟 人的手法,很生动:二是与第三段中“平静中似乎又包含着不知名的危机”和四个“或许”句相照应(允 许有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17.多了摔跤多了伤痛多了冒险(允许有不同的言之有理的答案)18.结合 语境巧用“积雪”“双靴”等生动的比喻点明全文的意蕴。(允许有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以上共12分, 每题2分 养蚕20.一是蚕落地铺时的快乐生活,一是采茧做丝时的快乐生活21.①走像棋盘街一样的满 屋的跳板②与平时生活完全不同的生活气氛22.乐23.剧24.写得好。好在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来形容 儿时甜美的生活,好在作者“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的真情流露(与 此相近的表述也可) 题目:为而感动 要求:先完成文题,然后写一篇六七百字左右的文章
30.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①作者在第三段中说“纸从何来?砍树呗!”你能解释“纸”与“树”的关系吗? ②作者反复写到了自己使用手绢的习惯,你能说说对“习惯”的看法吗? 七 (50 分)完成下面 31 题 31.作文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全卷书写分共 4 分,根据下列标准进行评分: 4 分:字体美观端正,字、标点书写正确,卷面整洁干净。 3 分:字体清楚,有三四处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卷面干净。 2 分:字体潦草,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卷面较脏。 l 分:字体难看,不易辨认;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卷面很脏。 1.采 逊 雕 俱 2.脊梁 3.惊心动魄 重蹈覆辙 4.①培根 ②曹雪芹 ③施耐庵 ④梁启超 5.(根 据答题实况评改)6.③②④⑤① 7.①千骑卷平冈 ②看孙郎 遣冯唐 射天狼 8.①闻说双溪春尚好,也 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②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 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以上共 22 分。第 1 到 7 题每题 2 分。第 1 题每对一处给 0.5 分;第 2 题 2 分; 第 3 题每对一处给 1 分;第 4 题每对一处给 0.5 分;第 5 题视答题情况分别给 2 分、l 分或不给分;第 6 题全对给 2 分;第 7 题每对一处给 0.5 分;第 8 题每小题 4 分,每错、漏、增、换一个字扣 I 分,扣完该 小题分数为止,不跨小题扣分) 9.B 10.D 11.①曹操终于能够战胜袁绍,凭弱势打败强势的原因,并非只是靠天时的顺应,而且 也靠人的谋划得当 ②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您的呀,您有什么看法呢 12.占据荆、益,安抚西南诸 侯,联合孙权,整顿内政,然后俟机从荆、益两路北伐曹操,统一中国 (以上共 8 分。每题 2 分) 13.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或文中其它有意味的句子)14 这一段写的是“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 15.不 能够。没有了这一段,就无法顺理成章地写出第五段(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同样给分) 16.一是用了拟 人的手法,很生动;二是与第三段中“平静中似乎又包含着不知名的危机”和四个“或许”句相照应(允 许有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 17.多了摔跤多了伤痛多了冒险(允许有不同的言之有理的答案) 18.结合 语境巧用“积雪”“双靴”等生动的比喻点明全文的意蕴。(允许有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 以上共 12 分, 每题 2 分 19.养蚕 20.一是蚕落地铺时的快乐生活,一是采茧做丝时的快乐生活 21.①走像棋盘街一样的满 屋的跳板 ②与平时生活完全不同的生活气氛 22.乐 23.剧 24.写得好。好在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来形容 儿时甜美的生活,好在作者“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的真情流露(与 此相近的表述也可) 题目:为 而感动 要求:先完成文题,然后写一篇六七百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