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五章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 §5.5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文档页数:18,文件大小:162.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

§5.5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 般概念 1、梁与柱的弯曲延性 实验表明变形能力随轴压比增大而急剧降低。 轴压比: 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 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即 N bhf N为组合轴压力设计值;b、h为截面的短长边;fc为混 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它是控制偏心受拉边钢筋先到抗拉强度,还是受压 区混凝土先达到其极限压应变的主要指标 配筋率对延性影响也很大

§5.5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 一、一般概念 1、梁与柱的弯曲延性 实验表明变形能力随轴压比增大而急剧降低。 N为组合轴压力设计值;b、h为截面的短长边;fc为混 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轴压比: 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 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即 它是控制偏心受拉边钢筋先到抗拉强度,还是受压 区混凝土先达到其极限压应变的主要指标。 c N / bhf 配筋率对延性影响也很大

配筋率对延性影响也很大 配筋率增大则弯曲延性差。适当提髙混凝土强度等级, 可使配筋率减少弯曲延性改善。 截面中配置受压钢筋可以改善构件的弯曲延性 2、受剪构件的剪跨比及破坏特征 构件在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受剪破坏与剪跨比有关 剪跨比: 元=M/Vh h为截面有效高度。 当2≤1~1.5或构件为超配箍时,发生斜压型破坏; 脆性破坏 当λ>2~3且构件为低配箍时,发生斜拉型破坏; 当1~1.5<4≤2~3且配筋箍适量时,发生剪压破坏;延性破坏

配筋率对延性影响也很大。 配筋率增大则弯曲延性差。适当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可使配筋率减少弯曲延性改善。 截面中配置受压钢筋可以改善构件的弯曲延性。 2、受剪构件的剪跨比及破坏特征 h0为截面有效高度。 剪跨比: 0   M / Vh 构件在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受剪破坏与剪跨比有关. 当   1 ~ 1 . 5 或构件为超配箍时,发生斜压型破坏; 当   2 ~ 3 且构件为低配箍时,发生斜拉型破坏; 脆性破坏 当 1 ~ 1 . 5    2 ~ 3 且配筋箍适量时,发生剪压破坏; 延性破坏

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梁柱的剪跨比可以直接通过梁的 跨高比和柱的高厚比表示。 设反弯点在构件中央 对于梁 M 跨高比 v, h 60 b 60 b 2 h 对于柱 M M 高宽比 v h

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梁柱的剪跨比可以直接通过梁的 跨高比和柱的高厚比表示。 设反弯点在构件中央 b l c l V b V c M b M c 对于梁 跨高比 2 1 2 1 2 0 0 0     b b b b b b b b b b h l V h l V V h M  对于柱 高宽比 2 1 2 1 2 0 0 0     c c c c c c c c c c h l V h l V V h M 

3、震坏房屋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1)平面或楼层有局部薄弱环节,不能发挥整体抗震能力。 2)梁柱变形能力不足,构件过早破坏; 3)梁柱节点箍筋不足,节点受震破坏,梁柱失去了相互 之间的联系; 4)砌体添充墙破坏; 5)其他

1)平面或楼层有局部薄弱环节,不能发挥整体抗震能力。 3、震坏房屋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2)梁柱变形能力不足,构件过早破坏; 3)梁柱节点箍筋不足,节点受震破坏,梁柱失去了相互 之间的联系; 4)砌体添充墙破坏; 5)其他

4、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正确指导思想 1)框架塑性效应较多地发生在梁端,底层柱的塑性效应 较晚形成; 2)梁柱在弯曲破坏前,避免发生其它形式破坏,如剪切 破坏、粘结破坏等; 3)在梁、柱破坏之前,节点应有足够的强度即变形能力; 4)重视非结构构件设计。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更强的节点

1)框架塑性效应较多地发生在梁端,底层柱的塑性效应 较晚形成; 4、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正确指导思想 2)梁柱在弯曲破坏前,避免发生其它形式破坏,如剪切 破坏、粘结破坏等; 3)在梁、柱破坏之前,节点应有足够的强度即变形能力; 4)重视非结构构件设计。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更强的节点

二、“强柱弱梁”框架的抗震设计 两种破坏形式 am 717 弱柱型 弱梁型 为了使塑性铰首先在梁中出现,同一节点柱的抗弯能 力要大于梁的抗弯能力

两种破坏形式 二、 “强柱弱梁”框架的抗震设计 弱柱型 弱梁型 为了使塑性铰首先在梁中出现,同一节点柱的抗弯能 力要大于梁的抗弯能力

抗震规范规定: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顶 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者外,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 列公式要求 ∑M 9度和一级框架结构尚应符合: ∑M。=1.2∑M bua M 节点上下柱端截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 M b 节点左右梁端截面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 节点左右梁端截面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根据实配钢筋面积(考 虑受压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 值之和; C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一级为1.4,二级为1.2,三级为1.1。 为了不使框架底层柱过早出现塑性铰,规范规定 三级框架底层柱底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 大系数1.5、1.25、1.15

抗震规范规定: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顶 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者外,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 列公式要求  M c   c  M b 9度和一级框架结构尚应符合:  M c   M bua 1 .2  M c ---节点上下柱端截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  M b ---节点左右梁端截面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  M bua ---节点左右梁端截面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根据实配钢筋面积(考 虑受压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 值之和;  c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一级为1.4,二级为1.2,三级为1.1。 为了不使框架底层柱过早出现塑性铰,规范规定:一、 二、三级框架底层柱底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 大系数1.5、1.25、1.15

梁、柱延性破坏之前不发生其它脆性破坏的抗震设计 1.梁、柱的抗剪强度要高于它的抗弯强度(强剪弱弯) 为了避免梁在弯曲破坏前发生剪切破坏,应按‘强剪 弱弯’的原则调整框架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二、三级框架梁 M+M 7 9度和一级框架结构尚应符合:V M +M + v Gh 梁的净跨; 梁在重力荷载代表值(9度时高层建筑还应包括竖向地震作用标 准值)作用下,按简支梁分析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 M、M-分别为梁左、右端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正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 Mb、Mb-—分别为梁左、右端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根据实配钢筋面积(考 虑受压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 71梁的剪力增大系数,一级为1.3,二级为1.2,三级为1.1

1.梁、柱的抗剪强度要高于它的抗弯强度(强剪弱弯) Gb n r b l b b Vb V l M M V     9度和一级框架结构尚应符合: 三、梁、柱延性破坏之前不发生其它脆性破坏的抗震设计 为了避免梁在弯曲破坏前发生剪切破坏,应按‘强剪 弱弯’的原则调整框架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一、二、三级框架梁 Gb n r bua l bua b V l M M V    1 .1 V Gb ---梁在重力荷载代表值(9度时高层建筑还应包括竖向地震作用标 准值)作用下,按简支梁分析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 r b l M b、 M --分别为梁左、右端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正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  Vb ---梁的剪力增大系数,一级为1.3,二级为1.2,三级为1.1。 n l ---梁的净跨; r bua l M bua 、 M ---分别为梁左、右端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根据实配钢筋面积(考 虑受压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

2.梁、柱截面的剪压比不宜过大 剪压比:截面内平均剪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之 比,即 v,/ bh 剪压比过大,混凝土会过早发生斜压破坏,箍筋不能充分 发挥作用,它对构件的变形能力也有显著影响。因此应控制。 跨高比大于2.5时: (0.2Jbh0) y 跨高比等于或小于2.5时 (0,15fbho) Vb一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f。一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h。一梁的截面有效高度; 梁的截面宽度; γε——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c b f V bh 0 / 跨高比大于2.5时: 剪压比:截面内平均剪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之 比,即 ( 0 .2 ) 1 0 V f bh c RE b   2.梁、柱截面的剪压比不宜过大 剪压比过大,混凝土会过早发生斜压破坏,箍筋不能充分 发挥作用,它对构件的变形能力也有显著影响。因此应控制。 跨高比等于或小于2.5时: ( 0 .15 ) 1 0 V f bh c RE b   V b ---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0 h ---梁的截面有效高度; c f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b ---梁的截面宽度; RE 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3.梁、柱的剪跨比要有所限制 剪跨比宜大于2,剪跨比按下式计算: M ych 0 剪跨比,取两端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M一-端截面组合弯矩计算值 c一-端截面组合剪力计算值; ho一截面有效高度。 反弯点位于中部时,可按构件净长与2倍截面高度之比 计算

0 V h M c c   剪跨比宜大于2,剪跨比按下式计算: 3.梁、柱的剪跨比要有所限制  ---剪跨比,取两端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c V ---端截面组合剪力计算值; c M ---端截面组合弯矩计算值; 0 h ---截面有效高度。 反弯点位于中部时,可按构件净长与2倍截面高度之比 计算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8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