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2013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贪婪/褴褛椽笔/舛误断碑残碣/嗟来之食 B.俳句/迫击炮荽/骨髓贻人口实/颐指气使 C.栈道/湛蓝针灸/韭菜厝火积薪/措手不及 D侵略/亲家甲壳/咳嗽疮痍满目/怆然泪下 A la huan/chuar jie/jia B pai/pai sui/sui C zhan D gin/ging qiao/ke chuang/chuang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 A.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一点也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其实是如履薄冰,危机 是显而易见的 B.经过细心的考察和认真的研究,专家们对这个名胜区的山川结构、地形地貌 已一目了然。 C.黄山之美绝无仅有。描写黄山的诗文不少。在这些作品中,《黄山记》是 篇自出机杼的佳作。 D.近几年,他川经营养殖场赚米的钱帮乡里兴建了10所希望小学,人们都称赞 他是位从善如流的企业家 C A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B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应改为:了如指掌 C自出机杼:比喻写文章、诗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独到,有新意 D从善如流: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语言对于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不论王公贵族、学术泰斗和奴 隶、百姓,都得遵守社会的语言习惯,谁都不能例外。 B.许大海认为,学校不能剥夺学生使用手机的权利,但是为了保证更多人接受 教育的权利,在学校范围内作出限制性的规定也未尝不可。 C.“侃”是特有的北京人的休闲方式,也是谈生意的重要形式,就像广东人的 喝早茶,许多生意往往是在”侃”中谈成的 D.防止考试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录像监控 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剑震慑作用 A.搭配不当:“不论一和”改“不论一还是” C.语序不当:“特有的”放在“北京人”后面 D.赘余:删去后一个“防止” “考生作弊”改“作弊考生
揭阳市 2013 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贪婪/褴褛 椽笔/舛误 断碑残碣/嗟来之食 B.俳句/迫击炮 荽/骨髓 贻人口实/颐指气使 C.栈道/湛蓝 针灸/韭菜 厝火积薪/措手不及 D 侵略/亲家 甲壳/咳嗽 疮痍满目/怆然泪下 A.lán chuán/chuǎn jié/jiē B.pái/pǎi suī/suǐ yí C.zhàn jiŭ cuò D.qīn/qìng qiào/ké chuāng/chuàng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 ) A.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一点也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其实是如履薄冰,危机 是显而易见的。 B.经过细心的考察和认真的研究,专家们对这个名胜区的山川结构、地形地貌 已一目了然。 C.黄山之美绝无仅有。描写黄山的诗文不少。在这些作品中,《黄山记》是一 篇自出机杼的佳作。 D.近几年,他川经营养殖场赚米的钱帮乡里兴建了 10 所希望小学,人们都称赞 他是位从善如流的企业家。 C A 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B 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应改为:了如指掌 C 自出机杼:比喻写文章、诗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独到,有新意。 D 从善如流: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语言对于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不论王公贵族、学术泰斗和奴 隶、百姓, 都得遵守社会的语言习惯,谁都不能例外。 B.许大海认为,学校不能剥夺学生使用手机的权利,但是为了保证更多人接受 教育的权利,在学校范围内作出限制性的规定也未尝不可。 C.“侃”是特有的北京人的休闲方式,也是谈生意的重要形式,就像广东人的 喝早茶,许多生意往往是在”侃”中谈成的。 D.防止考试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录像监控 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剑震慑作用。 B A.搭配不当:“不论---和”改“不论----还是” C.语序不当:“特有的”放在“北京人”后面 D.赘余:删去后一个“防止”, “考生作弊”改“作弊考生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凉风拂面,我们从正门走大道,沿盘山公路缓步前行,约摸一个钟头 便到了云麓宫。 四周古木 参天,风景宜人,有三五游客在树下歇息,此时最宜泡一壶清 茶 从云麓宫出发,十分钟即到禹王碑。 ①联内隐“云麓道宫”四字 ②宫门题写“对云绝顶犹为麓,救道安人即是宫”一联 ⑨使人进入宁静悠远的忘我境界 ④冲淡市井的喧嚣繁华 ⑤此宫属道教二十三洞真虚福地 ⑥富内有吕洞宾浮雕石像 A.①⑥④⑤②③ B.②①③⑤⑥④ C.⑤②④③①⑥ D.⑤②①⑥④③ D.前四句由宫门写到宫内,后两句有承接关系 二、本大题12小题,共3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城知县。 罗城居万山中,盛瘴疠,民犷悍。方兵后,遍地榛莽,县中居民仅六家,无城郭 廨舍。[u]成龙到官,召吏民拊循之,申明保甲。盗发即时捕治,请於上官,谳 实即处决,民安其居,尽力耕耘。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牒上官请宽徭役,建学 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者,次第举行,县大治。总督卢兴祖等荐卓异。康 熙六年,迁四川合州知州。四川大乱后,州中遗民裁百馀,而供役繁重。成龙请 革宿弊,招民垦田,贷以牛种,期月户增至千。迁湖广黄冈冋知,驻岐亭,尝微 行村堡,周访闾里情伪,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 十三年,署武昌知府。吴三桂犯湖南,师方攻岳州,[u]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 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 十七年,迁福建按察使。有民以通海获罪,株连数千人,狱成,当骈戮。成龙 白康亲王杰书,言所连引多平民,宜省释。王素重成龙,悉从其请。十九年,擢 直隶巡抚。宣化旧有水冲沙压地千八百顷,前政金世德请除粮,未行,为民累。 成龙复疏请,从之。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请治赈。别疏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墨, 论如律。 二十年,入觐,召对,上褒为“清官第一”,复谕劾赵履谦甚当,成龙奏:“履 谦过而不改,臣不得已劾之。”上曰:“为政当知大体,小聪小察不足尚。人贵 始终一节,尔其勉旃!”旋赐帑金千、亲乘良马一,制诗褒宠,并命户部遣官助 成龙赈济宣化等处饥民。未几,迁江南江西总督。成龙至江南,自奉简陋,日惟 以粗粝蔬食自给。居数月,政化大行。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明珠秉政,尤与 忤 十二年,副都御史马世济督造漕船还京,劾成龙年衰,为中军副将田万侯所欺 蔽。命成龙回奏,成龙引咎乞严谴,诏留任,万侯降调。二十三年,命成龙兼摄 两巡抚事。未几,卒於官。 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将军、都统及僚吏入视,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 豉数器而己。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赐祭葬,谥清端。内阁学士锡住勘海疆 还,上询成龙在官状,锡住奏甚清廉,但因轻信,或为属员欺罔。上曰:“于成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凉风拂面,我们从正门走大道,沿盘山公路缓步前行,约摸一个钟头, 便到了云麓宫。 , , , 。四周古木 参天,风景宜人,有三五游客在树下歇息,此时最宜泡一壶清 茶, , 。从云麓宫出发,十分钟即到禹王碑。 ①联内隐“云麓道宫”四字 ②宫门题写“对云绝顶犹为麓,救道安人即是宫”一联 ⑨使人进入宁静悠远的忘我境界 ④冲淡市井的喧嚣繁华 ⑤此宫属道教二十三洞真虚福地 ⑥富内有吕洞宾浮雕石像 A.①⑥④⑤②③ B.②①③⑤⑥④ C.⑤②④③①⑥ D.⑤②①⑥④③ D.前四句由宫门写到宫内,后两句有承接关系 二、本大题 12 小题,共 35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5~9 题。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城知县。 罗城居万山中,盛瘴疠,民犷悍。方兵后,遍地榛莽,县中居民仅六家,无城郭 廨舍。[u]成龙到官,召吏民拊循之,申明保甲。盗发即时捕治,请於上官,谳 实即处决,民安其居,尽力耕耘。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牒上官请宽徭役,建学 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者,次第举行,县大治。总督卢兴祖等荐卓异。康 熙六年,迁四川合州知州。四川大乱后,州中遗民裁百馀,而供役繁重。成龙请 革宿弊,招民垦田,贷以牛种,期月户增至千。迁湖广黄冈同知,驻岐亭,尝微 行村堡,周访闾里情伪,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 十三年,署武昌知府。吴三桂犯湖南,师方攻岳州,[u]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 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 十七年,迁福建按察使。有民以通海获罪,株连数千人,狱成,当骈戮。成龙 白康亲王杰书,言所连引多平民,宜省释。王素重成龙,悉从其请。十九年,擢 直隶巡抚。宣化旧有水冲沙压地千八百顷,前政金世德请除粮,未行,为民累。 成龙复疏请,从之。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请治赈。别疏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墨, 论如律。 二十年,入觐,召对,上褒为“清官第一”,复谕劾赵履谦甚当,成龙奏:“履 谦过而不改,臣不得已劾之。”上曰:“为政当知大体,小聪小察不足尚。人贵 始终一节,尔其勉旃!”旋赐帑金千、亲乘良马一,制诗褒宠,并命户部遣官助 成龙赈济宣化等处饥民。未几,迁江南江西总督。成龙至江南,自奉简陋,日惟 以粗粝蔬食自给。居数月,政化大行。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明珠秉政,尤与 忤。 二十二年,副都御史马世济督造漕船还京,劾成龙年衰,为中军副将田万侯所欺 蔽。命成龙回奏,成龙引咎乞严谴,诏留任,万侯降调。二十三年,命成龙兼摄 两巡抚事。未几,卒於官。 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将军、都统及僚吏入视,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 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赐祭葬,谥清端。内阁学士锡住勘海疆 还,上询成龙在官状,锡住奏甚清廉,但因轻信,或为属员欺罔。上曰:“于成
龙督江南,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殆因素性 鲠直,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居官如成龙,能有几耶?” (节选自《清史稿·于成龙传》) 译文: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被任命为广西罗城知县。罗 城县处在万山之中,流行瘴气瘟疫,民风粗犷凶悍。又正处于战争之后,遗地荒 草荆棘,县城中仅有六家居民,县城也没有城墙和官署。于成龙到任以后召集官 吏百姓安抚他们,明确保甲制度。有强盗出现,就立即抓捕治理,向上级请示, 审判清楚后就处决,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于成龙和百姓相亲相爱如同 家人和父子一样。他向上级写文书请求放宽徭役制度,又兴建学舍,创立养济院, 凡是应当兴办和去除的事情,都按次序一件一件实行,全县治理得很好。总督卢 兴祖等人以政绩“卓异”为理由把他推荐给朝廷。康熙六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 州知州。四川在大乱之后,合州剩下的百姓只有一百多人,可是赋税和劳役却很 繁重。于成龙请求革除旧弊,招揽百姓开垦荒地,借给百姓耕牛和种子,满一个 月后,户口增加到上千。又升任湖广黄冈的知州,官署设在岐亭,他曾经到村落 中去微行私访,遍访民间隐情,遇到盜贼以及其他可疑案件,就按其踪迹抓到案 犯,百姓非常惊叹佩服。 康熙十三年,代理武昌知府。吴三桂进犯湖南,朝廷军队正进攻岳州时,有公文 命令于成龙修造浮桥渡过军队,浮桥刚修造好,山洪暴发,浮桥被冲塌了,于成 龙获罪被免除了官职。 康煕十七年,迁官为福建按察使。有百姓因为与海外有来往而获罪,株连了几千 人,案件审讯完毕,判处统统斩首。于成龙写信告诉康亲王杰,认为所株连的多 是平民,应该查清以后释放他们。康亲王平素很敬重于成龙,就全部答应了他的 请求。康煕十九年被提拔为直隶巡抚。宣化以前有因被洪水冲上泥沙覆盖的田地 一千八百顷,前任长官金世德请求免除田赋,没有得到批准,成为百姓的负担 于成龙又上奏章请求,朝廷听从了。又因为这地方夏秋两季节屡次遭受灾害,请 求朝廷赈灾。又另外写奏章弹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污,赵履谦被按律惩治。 康煕二十年,进京朝觐,回答皇帝垂问,皇上褒奖他是“清官第一”。又说他弹 劾赵履谦很恰当,于成龙回答说:“赵履谦了过错却不改正,我不得已才弹劾 他。”皇上说“处理政务应该懂得大体,小处明白不值得提倡。做人贵在始终如 ,你可一定要自勉呀!”随着赏赐给他国库银一千两,皇帝自己乘坐的骏马 匹,还做诗表达对他的褒扬和恩宠,并命令户部派官员协助于成龙赈济宣化等地 的饥民。不久,升任江南江西总督。于成龙到了江南,自己衣食住行很简陋,每 天只吃糙米和蔬菜。在那里几个月后,政令教化使江南民风大改变。权势之家担 心对自己不利,就编造出一些流言蜚语 康熙二十三年,朝廷命令于成龙兼管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在任上去世 于成龙历任各种官职从未带过家属,他去世的时候,将军、都统以及幕僚属吏入 内检点遗物,竹箱内只有一身丝绸棉袍,床头盐制豆豉和一些日常用具罢了。百 姓听到噩耗,罢市,很多人聚在一起痛哭,家里绘制他的画像祭祀他。皇帝赏赐 公祭安葬的礼遇,谥号为清端。内阁学士锡住勘察海疆回到京城,皇上询问于成 龙为官的情况,锡住回奏说他很清廉,只是因为轻信别人,有时候被下属欺骗。 皇上说:“于成龙在江南作总督,有人说他改变了朴素之风,等他死后,才知道
龙督江南,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殆因素性 鲠直,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居官如成龙,能有几耶?” (节选自《清史稿·于成龙传》) 译文: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被任命为广西罗城知县。罗 城县处在万山之中,流行瘴气瘟疫,民风粗犷凶悍。又正处于战争之后,遗地荒 草荆棘,县城中仅有六家居民,县城也没有城墙和官署。于成龙到任以后召集官 吏百姓安抚他们,明确保甲制度。有强盗出现,就立即抓捕治理,向上级请示, 审判清楚后就处决,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于成龙和百姓相亲相爱如同 家人和父子一样。他向上级写文书请求放宽徭役制度,又兴建学舍,创立养济院, 凡是应当兴办和去除的事情,都按次序一件一件实行,全县治理得很好。总督卢 兴祖等人以政绩“卓异”为理由把他推荐给朝廷。康熙六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 州知州。四川在大乱之后,合州剩下的百姓只有一百多人,可是赋税和劳役却很 繁重。于成龙请求革除旧弊,招揽百姓开垦荒地,借给百姓耕牛和种子,满一个 月后,户口增加到上千。又升任湖广黄冈的知州,官署设在岐亭,他曾经到村落 中去微行私访,遍访民间隐情,遇到盗贼以及其他可疑案件,就按其踪迹抓到案 犯,百姓非常惊叹佩服。 康熙十三年,代理武昌知府。吴三桂进犯湖南,朝廷军队正进攻岳州时,有公文 命令于成龙修造浮桥渡过军队,浮桥刚修造好,山洪暴发,浮桥被冲塌了,于成 龙获罪被免除了官职。 康熙十七年,迁官为福建按察使。有百姓因为与海外有来往而获罪,株连了几千 人,案件审讯完毕,判处统统斩首。于成龙写信告诉康亲王杰,认为所株连的多 是平民,应该查清以后释放他们。康亲王平素很敬重于成龙,就全部答应了他的 请求。康熙十九年被提拔为直隶巡抚。宣化以前有因被洪水冲上泥沙覆盖的田地 一千八百顷,前任长官金世德请求免除田赋,没有得到批准,成为百姓的负担。 于成龙又上奏章请求,朝廷听从了。又因为这地方夏秋两季节屡次遭受灾害,请 求朝廷赈灾。又另外写奏章弹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污,赵履谦被按律惩治。 康熙二十年,进京朝觐,回答皇帝垂问,皇上褒奖他是“清官第一”。又说他弹 劾赵履谦很恰当,于成龙回答说:“赵履谦了过错却不改正,我不得已才弹劾 他。”皇上说“处理政务应该懂得大体,小处明白不值得提倡。做人贵在始终如 一,你可一定要自勉呀!”随着赏赐给他国库银一千两,皇帝自己乘坐的骏马一 匹,还做诗表达对他的褒扬和恩宠,并命令户部派官员协助于成龙赈济宣化等地 的饥民。不久,升任江南江西总督。于成龙到了江南,自己衣食住行很简陋,每 天只吃糙米和蔬菜。在那里几个月后,政令教化使江南民风大改变。权势之家担 心对自己不利,就编造出一些流言蜚语。 康熙二十三年,朝廷命令于成龙兼管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在任上去世。 于成龙历任各种官职从未带过家属,他去世的时候,将军、都统以及幕僚属吏入 内检点遗物,竹箱内只有一身丝绸棉袍,床头盐制豆豉和一些日常用具罢了。百 姓听到噩耗,罢市,很多人聚在一起痛哭,家里绘制他的画像祭祀他。皇帝赏赐 公祭安葬的礼遇,谥号为清端。内阁学士锡住勘察海疆回到京城,皇上询问于成 龙为官的情况,锡住回奏说他很清廉,只是因为轻信别人,有时候被下属欺骗。 皇上说:“于成龙在江南作总督,有人说他改变了朴素之风,等他死后,才知道
他始终很廉洁,被百姓称赞。大概因为秉性梗直,那些不肖之徒带着私仇以谗言 陷害他,才编造出这样的话罢了。当官像于成龙一样的人,能有几个呀?” 5.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盗发即时捕治 治:治理 B.莫敢谁何 何:什么 C.桥圮,坐夺官 坐:因此 D.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 构:编造 A、治:惩处 B、何:通“呵”,诘问,过问 C、坐:因犯——罪,获罪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盗发即时捕治,请于上官 未儿,卒于官 B.乃出呼役械诸盗 乃为不负 C.尝察知盗所在,伪为丐者 朱行,为民累 D.有民以通海获罪 日惟以粗粝蔬食自给 C A.于:介词,向/介词,在 B.乃:副词,于是,就/副词,才 C.为:都是动词,成为。 D.以:介词,因为/介词,用、拿。 7.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正面表现于成龙“能”和“廉”的-组是(3分) A.瑶惧,誓不敢犯罗山境 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 B.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 自奉简陋,日惟以粗粝蔬食自给 白康亲王杰书,言所连引多平民,宜省释 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 D.居数月,政化大行 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 A.瑶惧,誓不敢犯罗山境”是少数民族对于成龙的惧怕,“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 吏第一”是舆论对于成龙的评价。 B.“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是权势之家担心对自己不利。 C.“民相爱如家人父子”是于成龙与民相亲相爱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处理岐亭盗贼一事的过程中,于成龙的魄力和计谋均得到了很好地表现 B.于成龙任福建按察使时,曾为关押在牢狱里即将被斩首的数千名百姓求情。 C.康熙皇帝以于成龙为榜样米告诫江宁知府,并给予于成龙“天下廉吏第 ”的至高褒奖
他始终很廉洁,被百姓称赞。大概因为秉性梗直,那些不肖之徒带着私仇以谗言 陷害他,才编造出这样的话罢了。当官像于成龙一样的人,能有几个呀?” 5.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盗发即时捕治 治:治理 B.莫敢谁何 何:什么 C.桥圮,坐夺官 坐:因此 D.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 构:编造 D A、治:惩处: B、何:通“呵”,诘问,过问: C、坐:因犯-----罪,获罪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盗发即时捕治,请于上官 未儿,卒于官 B.乃出呼役械诸盗 乃为不负 C.尝察知盗所在,伪为丐者 朱行,为民累 D.有民以通海获罪 日惟以粗粝蔬食自给 C A.于:介词,向/介词,在 B.乃:副词,于是,就/副词,才 C.为:都是动词,成为。 D.以:介词,因为/介词,用、拿。 7.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正面表现于成龙“能”和“廉”的-组是(3 分) A.瑶惧,誓不敢犯罗山境 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 B.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 自奉简陋,日惟以粗粝蔬食自给 C.白康亲王杰书,言所连引多平民,宜省释 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 D.居数月,政化大行 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 D A.瑶惧,誓不敢犯罗山境”是少数民族对于成龙的惧怕,“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 吏第一”是舆论对于成龙的评价。 B.“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是权势之家担心对自己不利。 C.“民相爱如家人父子”是于成龙与民相亲相爱。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在处理岐亭盗贼一事的过程中,于成龙的魄力和计谋均得到了很好地表现。 B.于成龙任福建按察使时,曾为关押在牢狱里即将被斩首的数千名百姓求情。 C.康熙皇帝以于成龙为榜样米告诫江宁知府,并给予于成龙“天下廉吏第 一”的至高褒奖
D.于成龙做官时,从来携带家属,吃穿极其简朴。去世时,曾任职之处的老 百姓停止了买卖,聚集痛哭,家家画像来祭奠他。 A B关押在牢狱里即将被斩首”错,原文为“狱成,当骈戮”,意思是案件审讯完 毕,判处统统斩首。 C.“天下廉吏第一”是舆论对于成龙的评价,不是皇帝对他的褒奖 D.“曾任职之处的老百姓”处的老百姓错,范围扩大,应为“江南的老百姓” 9.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3分) (于成龙)遇到盗贼以及其他可疑案件,就按其踪迹(追査其踪迹线索)抓到案 犯,百姓非常惊叹佩服。 (得分点:狱、辄、踪迹)(3分) (2)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请治赈。别疏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墨,论如律。(4 分) 又因为这地方夏秋两季节屡次遭受灾害,请求朝廷赈灾。又另外写奏章弹劾青县 知县赵履谦贪污,赵履谦被按律惩治 (得分点:以、被、贪墨、论)(4分) (3)为政当知大体,小聪小察不足尚。人贵始终一节,尔其勉旃!(3分) 处理政务应该懂得大体,小处明白不值得提倡。做人贵在始终如一,你可一定要 自勉呀!” (得分点:为、尚、其)(3分) 10.阅读下面的元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结合全诗,说说本诗的主旨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亲人命运的深切关怀(深沉的忧思)(忧 国忧民)而又无能为力的苦闷心情。 (2)读第二、三两联,思考作者是分别采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情的。 第二联通过对天气、景物的描写,运用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手 法,表现了时局的混乱和危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第三联采用借代 的修辞方法和以虚写实的方法,以幻作真(“炉存火似红”),写出生活的艰辛 和作者内心的苦闷。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 分) (1).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不知信,无以知人也。 (2).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 回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 清斋折露葵。 参差十万人家
D.于成龙做官时,从来携带家属,吃穿极其简朴。去世时,曾任职之处的老 百姓停止了买卖,聚集痛哭,家家画像来祭奠他。 A. B 关押在牢狱里即将被斩首”错,原文为“狱成,当骈戮”,意思是案件审讯完 毕,判处统统斩首。 C.“天下廉吏第一”是舆论对于成龙的评价,不是皇帝对他的褒奖。 D.“曾任职之处的老百姓”处的老百姓错,范围扩大,应为“江南的老百姓”。 9.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3 分) (于成龙)遇到盗贼以及其他可疑案件,就按其踪迹(追查其踪迹线索)抓到案 犯,百 姓非常惊叹佩服。 (得分点:狱、辄、踪迹)(3 分) (2)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请治赈。别疏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墨,论如律。(4 分) 又因为这地方夏秋两季节屡次遭受灾害,请求朝廷赈灾。又另外写奏章弹劾青县 知县赵履谦贪污,赵履谦被按律惩治。 (得分点:以、被、贪墨、论)(4 分) (3)为政当知大体,小聪小察不足尚。人贵始终一节,尔其勉旃!(3 分) 处理政务应该懂得大体,小处明白不值得提倡。做人贵在始终如一,你可一定要 自勉呀!” (得分点:为、尚、其)(3 分) 10.阅读下面的元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 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 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 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 愁坐正书空。 (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结合全诗,说说本诗的主旨。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亲人命运的深切关怀(深沉的忧思)(忧 国忧民)而又无能为力的苦闷心情。 (2)读第二、三两联,思考作者是分别采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情的。 第二联通过对天气、景物的描写,运用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手 法,表现了时局的混乱和危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第三联采用借代 的修辞方法和以虚写实的方法,以幻作真(“炉存火似红”),写出生活的艰辛 和作者内心的苦闷。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 ; 不知信,无以知人也。” (2).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 回; , 。 (3) . , 。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 清斋折露葵。 (4) . , ,参差十万人家
(1)不知礼,无以立也。 (2)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3)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4)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艺术家的智慧 个星期日早晨,我在罗丹的工作室中,立在他最动人的作品之一的模 型前面。这是一个美丽的少妇,苦痛地扭着身子。她像是沉浸在一种神秘的忧愁 中一一低垂着头,闭着嘴唇和眼皮像是睡了;但是她面目的苦痛表情,显露出她 内心的斗争。看这座雕像时,最使人惊讶的是她没有手,没有足。雕塑家似乎对 自己不满,一时生气,把她的手足截断了。这是一个有力的形象,可是手足不全, 不免令人惋惜,可怜她受到摧残。我想着罗丹的作品时常引起不满的批评,既然 我不牵连在内,我便向大师说了,看他怎样回答。 罗丹对我说:“你要相信,把这座像塑成这样,是我预定的计划:冥思。 所以没有手来动作,没有足来走路。”罗丹激动地说:“如果我的塑像不好,如 果我犯了解剖学上的错误,如果没有把动作表现得恰当,如果我不懂得使石像具 有生命的学问,那末这些批评家非常有道理。但如果我的人像是正确而生动的 他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而且他们又有什么权利禁止我在作品中结合一些思想 呢?他们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如果我在我本行技术之外,又贡献给他们一些思 想,如果我为了悦目的形象更加充实而给以一种意义?这是非常错误的。如果有 人认为真正的艺术家可以满足于成为一个灵巧的工匠,而智慧是不必要的。恰巧 相反,对于他们,智慧是不可少的,无论描绘形象或是塑造形象,甚至一些好像 最缺少思想性的仅仅悦人眼目的形象。当一位雕塑家塑造人像时,第一要全盘考 虑总的动作;然后,一直到工作完成为止,要胸有竹,牢牢记住这座人像的总的 概念是什么。为了把作品最细微的地方不断地归结到这个中心思想上去的和它紧 密地结合在一起,如果没有十分强烈的思想上的努力,这是做不到的。 这个女人,现在我了解,她是人的智慧的象征——一她被她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紧缠着,她被她所不能实现的理想逼恼着。像身的减缩是表示思想的折磨。有人 相信艺术家可以不要智慧,毫无疑问,那是因为他们中间有不少人在现实生活中 似乎缺少智慧,在著名的画家与雕塑家的传记里,满载某某前辈天真可笑的趣闻 但是要知道,伟大的人物,常因不断思考自己的作品而忽略日常生活。更要知道 虽然他们颇有智慧,但表面上好像肤浅得很,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口才和答应不敏 捷的缘故;可是对于那些浅薄的观察家来说,善于辞令是聪明伶俐的唯一标志。 12.第一段结尾处说,下面可能属于“我”说的内容的两项是(5分) A.这少妇塑像美丽、动人,却显得那样苦痛忧愁,真令人惊讶。 B.这样一个美丽有力的形象,您却截掉了她的手足,实在可惜。 C.近来您的作品时常引起不满的批评一一当然这与我无关,您知道吗? D.这少妇塑像是这个样子,您不担心它会引来批评家的非议吗? E.您似乎是要表现一种预定计划,但可能有人认识它象征的智慧吗? B、D、 (A项并不是“我”真惊讶的内容,“我”不会问,另外罗丹也未就此回答
(1)不知礼,无以立也。 (2)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3)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4)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艺术家的智慧 一个星期日早晨,我在罗丹的工作室中,立在他最动人的作品之一的模 型前面。这是一个美丽的少妇,苦痛地扭着身子。她像是沉浸在一种神秘的忧愁 中——低垂着头,闭着嘴唇和眼皮像是睡了;但是她面目的苦痛表情,显露出她 内心的斗争。看这座雕像时,最使人惊讶的是她没有手,没有足。雕塑家似乎对 自己不满,一时生气,把她的手足截断了。这是一个有力的形象,可是手足不全, 不免令人惋惜,可怜她受到摧残。我想着罗丹的作品时常引起不满的批评,既然 我不牵连在内,我便向大师说了,看他怎样回答。 罗丹对我说:“你要相信,把这座像塑成这样,是我预定的计划:冥思。 所以没有手来动作,没有足来走路。”罗丹激动地说:“如果我的塑像不好,如 果我犯了解剖学上的错误,如果没有把动作表现得恰当,如果我不懂得使石像具 有生命的学问,那末这些批评家非常有道理。但如果我的人像是正确而生动的, 他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而且他们又有什么权利禁止我在作品中结合一些思想 呢?他们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如果我在我本行技术之外,又贡献给他们一些思 想,如果我为了悦目的形象更加充实而给以一种意义?这是非常错误的。如果有 人认为真正的艺术家可以满足于成为一个灵巧的工匠,而智慧是不必要的。恰巧 相反,对于他们,智慧是不可少的,无论描绘形象或是塑造形象,甚至一些好像 最缺少思想性的仅仅悦人眼目的形象。当一位雕塑家塑造人像时,第一要全盘考 虑总的动作;然后,一直到工作完成为止,要胸有竹,牢牢记住这座人像的总的 概念是什么。为了把作品最细微的地方不断地归结到这个中心思想上去的和它紧 密地结合在一起,如果没有十分强烈的思想上的努力,这是做不到的。” 这个女人,现在我了解,她是人的智慧的象征——她被她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紧缠着,她被她所不能实现的理想逼恼着。像身的减缩是表示思想的折磨。有人 相信艺术家可以不要智慧,毫无疑问,那是因为他们中间有不少人在现实生活中 似乎缺少智慧,在著名的画家与雕塑家的传记里,满载某某前辈天真可笑的趣闻; 但是要知道,伟大的人物,常因不断思考自己的作品而忽略日常生活。更要知道, 虽然他们颇有智慧,但表面上好像肤浅得很,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口才和答应不敏 捷的缘故;可是对于那些浅薄的观察家来说,善于辞令是聪明伶俐的唯一标志。 12.第一段结尾处说,下面可能属于“我”说的内容的两项是(5 分) A.这少妇塑像美丽、动人,却显得那样苦痛忧愁,真令人惊讶。 B.这样一个美丽有力的形象,您却截掉了她的手足,实在可惜。 C.近来您的作品时常引起不满的批评一一当然这与我无关,您知道吗? D.这少妇塑像是这个样子,您不担心它会引来批评家的非议吗? E.您似乎是要表现一种预定计划,但可能有人认识它象征的智慧吗? B、D、 (A 项并不是“我”真惊讶的内容,“我”不会问,另外罗丹也未就此回答
C项中“当然这与我无关”的解释不合情理,另外罗丹也未对“您知道吗”进行 回答。E项是听过罗丹的话才可能有的认识,不可能出现在开始的话中。B项是 “我”最吃惊的疑问, D项也是“我”迫切想知道的,这两项与罗丹的回答又恰恰相合。)(答对1项 给2分,答对2项给5分,多选则不给分。) 13.造成“有人相信艺术家可以不要智慧”这种误解的原因是什么?选出理解正 确的 (3分) A.因为一些浅薄的观察家认为,艺术家中间有不少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智慧。 B.因为许多艺术家虽然颇有智慧,但表面上好像肤浅得很 C.因为一些观察家比较浅薄,许多艺术家常忽略日常生活、不善辞令 D.因为一些观察家比较浅薄,他们认为善于词令是聪明伶俐的唯一标志 C(第三段的语句“在著名的画家…唯一标志”包含着答案中的三个要点。)(3 分) 14、第一段中说“罗丹的作品时常引起不满的批评”。这种“批评”的共同点是 什么?(不超过20字)(4分)无视罗丹作品是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杰作 (依据答为所问的规律,“批评”的共同点可由第二段中罗丹的回答推断。罗丹 的回答中,由“如果我的塑像不好”到“悦人眼目的形象”是同答这种“批评” 的。归纳这一层次内容,可得出答案。“艺术性”与“思想性”每方面各2分, 共4分。) 15.第二段中罗丹说“把这座像塑成这样,是我预定的计划”,请根据文章内容 说明罗丹按“预定的计划”雕塑少妇塑像的大致过程(60字左右)(4分) 先安排总体:使塑像扭身垂头,呈现苦痛的样子,缩减掉手足;然后 围绕冥思中心,雕塑闭着的嘴唇、眼皮和面目苦痛表情的细节。(第二段倒数第 二句,是罗丹总结一般规律的话将他与第一段中对少妇塑像的描述结合起 来就是答案。每方面2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合“实用类文 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 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千叶瓶 刘心武 ①那只花瓶是他二十几年前从农贸市场买来的。造型一般,素白,底部连瓷 窑标志都没有。花瓶陪伴他度过整个青壮年时期。见证了他娶妻生子,也接受了 他“哎,我退休啦!”的招呼。花瓶随他搬了两次家,在家里的位置多次变易 近些年则一直搁放在书桌一角。花瓶插过鲜花、干花和假花。最后所插的是三根 孔雀翎。 ②退休以后,他试图圆多年来写回忆录的梦。为此他专门购置了一个精美的 十六开簿册,还准备了一盒十二支的绿色签字笔。为什么要选择绿色?完全是下 意识驱使。在出售 文化用品的货架前,他本是要拿黑色签字笔,忽然眼 睛扫到了这种绿色的,好奇地抽出一支 在店里提供的试用纸上画了画 笔尖滑动的感觉和呈现的绿色都让他愉快,于是买了下来
C 项中“当然这与我无关”的解释不合情理,另外罗丹也未对“您知道吗”进行 回答。E 项是听过罗丹的话才可能有的认识,不可能出现在开始的话中。B 项是 “我”最吃惊的疑问, D 项也是“我”迫切想知道的,这两项与罗丹的回答又恰恰相合。)(答对 1 项 给 2 分,答对 2 项给 5 分,多选则不给分。) 13.造成“有人相信艺术家可以不要智慧”这种误解的原因是什么?选出理解正 确的一项: (3 分) A.因为一些浅薄的观察家认为,艺术家中间有不少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智慧。 B.因为许多艺术家虽然颇有智慧,但表面上好像肤浅得很。 C.因为一些观察家比较浅薄,许多艺术家常忽略日常生活、不善辞令。 D.因为一些观察家比较浅薄,他们认为善于词令是聪明伶俐的唯一标志。 C(第三段的语句“在著名的画家…唯一标志”包含着答案中的三个要点。)(3 分) 14、第一段中说“罗丹的作品时常引起不满的批评”。这种“批评”的共同点是 什么?(不超过 20 字)(4 分)无视罗丹作品是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杰作。 (依据答为所问的规律,“批评”的共同点可由第二段中罗丹的回答推断。罗丹 的回答中,由“如果我的塑像不好”到“悦人眼目的形象”是同答这种“批评” 的。归纳这一层次内容,可得出答案。“艺术性”与“思想性”每方面各 2 分, 共 4 分。) 15.第二段中罗丹说“把这座像塑成这样,是我预定的计划”,请根据文章内容 说明罗丹按“预定的计划”雕塑少妇塑像的大致过程( 60 字左右)(4 分) 先安排总体:使塑像扭身垂头,呈现苦痛的样子,缩减掉手足;然后 围绕冥思中心,雕塑闭着的嘴唇、眼皮和面目苦痛表情的细节。(第二段倒数第 二句,是罗丹总结一般规律的话 将他与第一段中对少妇塑像的描述结合起 来就是答案。每方面 2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合“实用类文 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 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千叶瓶 刘心武 ①那只花瓶是他二十几年前从农贸市场买来的。造型一般,素白,底部连瓷 窑标志都没有。花瓶陪伴他度过整个青壮年时期。见证了他娶妻生子,也接受了 他“哎,我退休啦!”的招呼。花瓶随他搬了两次家,在家里的位置多次变易, 近些年则一直搁放在书桌一角。花瓶插过鲜花、干花和假花。最后所插的是三根 孔雀翎。 ②退休以后,他试图圆多年来写回忆录的梦。为此他专门购置了一个精美的 十六开簿册,还准备了一盒十二支的绿色签字笔。为什么要选择绿色?完全是下 意识驱使。在出售 文化用品的货架前,他本是要拿黑色签字笔,忽然眼 睛扫到了这种绿色的,好奇地抽出一支, 在店里提供的试用纸上画了画, 笔尖滑动的感觉和呈现的绿色都让他愉快,于是买了下来
③但是,翻开簿册,拿起绿笔,郑重地宣布:“别打扰.我,我要开笔啦 却愣在那里,满脑子飞花飘絮,却不知该如何写出第‘一句来。好不容易写出了 几行,却实在不能满意,狠心用左手撕下那一页,却不料纸张一剐,反弹力使他 握笔的右手杵到花瓶,花瓶一斜,忙去扶正,结果签字笔笔尖就在瓶体上画出了 个弯线。拿抹布擦,去不掉,又找来去污粉,还是没用,涂上衣领净再擦再用 水冲,那道绿痕似乎更加分明 ④传来了妻子的声音:“你把弄脏的一面朝墙,不就结了吗?”又传来正好 回娘家的闺女的声音:“爸’又不是什么值钱的宝贝,您干吗着那么大急?还是 写您的回忆录吧,写出来,我给您录入电脑……”他望着破了相的花瓶,只是发 ⑤第二天他用绿色签字笔,把那涂不掉的一个弯道,勾勒成了一小片绿叶, 看上去,顺眼点。但瓶体和那么小一片绿叶,在比例上实在不相称,于是,他决 定从那片绿叶开始,再连续勾勒出更多的、形态并不雷同、而又凹凸锯齿互补的 叶片。勾勒第一个叶片时,他当然是一种后悔的心情,责备自己把素白的瓶体 不小心给玷污了。后来,不知怎么的,心理态势的惯性作用吧’勾勒别的叶片时, 接二连三,全是后悔的思绪。后悔小时候,不该为了贪摘树上的果子,急躁地把 整个枝丫扯断。又后悔上小学时,同桌向自己借圆珠笔用,死活就不借给人家。 再后悔上山下乡的时候.队里培养自己当“赤脚医生”,却没有能把常见的草药 形态认全。回城进工厂,先开大货车,后开小面包,再当上司机班长,更调进科 室,好赖算是个干部了’就不免神气活现起来,给一起进厂的“插友”取不雅的 外号大呼小叫,后来人家下了岗,找到自己借钱,虽说也拿了一千给人家,却又 跟人家说了一大车便宜话,仿佛人家困难全是不争气造成的…… ⑥闺女又回门,小声在问妻子:“爸的回忆录写出多少了?怎么抱着个花瓶 在鼓捣?”妻子小声回答:“着了魔似的,每天总得花两三个钟头在瓶子上画树 叶……不过他脾气倒好多了,下楼一块遛弯儿,还总跟我回忆以往的事儿,动不 动还说,哪件事上对不起我,哪回的吵架请我原谅……咳,其实我早忘啦!不过 听他那么说,心里倒是挺舒服的…… ⑦渐渐的,他那只花瓶,半壁外表都画满了绿叶,那些单线勾勒的叶片,大 大小小,连续不断,看上去,仿佛当初入窑出窑时,就已经有了,而且,是工艺 师事先就构思好,精描出来的,显得非常自然,也非常和谐,堪称雅致秀美。 ⑧他继续在花瓶另一面上勾勒绿叶。妻子说:“难道你非得把叶子画满吗? 铺满怕得上千片叶子,你累不累啊?”他边慢慢画,边沉吟地说:“我还真怕那 画满的一天到来呢!” ⑨有一天,一位现在迷上古玩收藏的“发小”来看望他,忽然眼睛一亮,吼 出一声:“老兄,你从哪儿收来这么个千叶瓶?”他不做声。那“发小”走近, 小心捧起细看,哑然失笑:“原来根本不是古董,连当代高级工艺品都不是啊!” 他让来客小心轻放,说:“对我而言,这是无价之宝!”他只简单解释了几分钟, 来客便肃然起敬,并感叹:“如果那些对社会负有更大责任的人士,都能有你画 千叶瓶的心思,该多好啊!” (选自2010年第1期《小说月报》) 16.文章第四段写妻子和女儿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 小说第四段写妻子女儿的活,表明她们认为花瓶破了相不是什么大不 了的事,这与“他”的“大急”形成了对比,(2分)突出了“他”对花瓶的 珍惜,对不小心玷污花瓶的后悔(2分)
③但是,翻开簿册,拿起绿笔,郑重地宣布:“别打扰.我,我要开笔啦!” 却愣在那里,满脑子飞花飘絮,却不知该如何写出第‘一句来。好不容易写出了 几行,却实在不能满意,狠心用左手撕下那一页,却不料纸张一剐,反弹力使他 握笔的右手杵到花瓶,花瓶一斜,忙去扶正,结果签字笔笔尖就在瓶体上画出了 一个弯线。拿抹布擦,去不掉,又找来去污粉,还是没用,涂上衣领净再擦再用 水冲,那道绿痕似乎更加分明。 ④传来了妻子的声音:“你把弄脏的一面朝墙,不就结了吗?”又传来正好 回娘家的闺女的声音:“爸’又不是什么值钱的宝贝,您干吗着那么大急?还是 写您的回忆录吧,写出来,我给您录入电脑……”他望着破了相的花瓶,只是发 愣。 ⑤第二天他用绿色签字笔,把那涂不掉的一个弯道,勾勒成了一小片绿叶, 看上去,顺眼点。但瓶体和那么小一片绿叶,在比例上实在不相称,于是,他决 定从那片绿叶开始,再连续勾勒出更多的、形态并不雷同、而又凹凸锯齿互补的 叶片。勾勒第一个叶片时,他当然是一种后悔的心情,责备自己把素白的瓶体, 不小心给玷污了。后来,不知怎么的,心理态势的惯性作用吧’勾勒别的叶片时, 接二连三,全是后悔的思绪。后悔小时候,不该为了贪摘树上的果子,急躁地把 整个枝丫扯断。又后悔上小学时,同桌向自己借圆珠笔用,死活就不借给人家。 再后悔上山下乡的时候.队里培养自己当“赤脚医生”,却没有能把常见的草药 形态认全。回城进工厂,先开大货车,后开小面包,再当上司机班长,更调进科 室,好赖算是个干部了’就不免神气活现起来,给一起进厂的“插友”取不雅的 外号大呼小叫,后来人家下了岗,找到自己借钱,虽说也拿了一千给人家,却又 跟人家说了一大车便宜话,仿佛人家困难全是不争气造成的…… ⑥闺女又回门,小声在问妻子:“爸的回忆录写出多少了?怎么抱着个花瓶 在鼓捣?”妻子小声回答:“着了魔似的,每天总得花两三个钟头在瓶子上画树 叶……不过他脾气倒好多了,下楼一块遛弯儿,还总跟我回忆以往的事儿,动不 动还说,哪件事上对不起我,哪回的吵架请我原谅……咳,其实我早忘啦!不过 听他那么说,心里倒是挺舒服的……” ⑦渐渐的,他那只花瓶,半壁外表都画满了绿叶,那些单线勾勒的叶片,大 大小小,连续不断,看上去,仿佛当初入窑出窑时,就已经有了,而且,是工艺 师事先就构思好,精描出来的,显得非常自然,也非常和谐,堪称雅致秀美。 ⑧他继续在花瓶另一面上勾勒绿叶。妻子说:“难道你非得把叶子画满吗? 铺满怕得上千片叶子,你累不累啊?”他边慢慢画,边沉吟地说:“我还真怕那 画满的一天到来呢!” ⑨有一天,一位现在迷上古玩收藏的“发小”来看望他,忽然眼睛一亮,吼 出一声:“老兄,你从哪儿收来这么个千叶瓶?”他不做声。那“发小”走近, 小心捧起细看,哑然失笑:“原来根本不是古董,连当代高级工艺品都不是啊!” 他让来客小心轻放,说:“对我而言,这是无价之宝!”他只简单解释了几分钟, 来客便肃然起敬,并感叹:“如果那些对社会负有更大责任的人士,都能有你画 千叶瓶的心思,该多好啊!” (选自 2010 年第 1 期《小说月报》) 16.文章第四段写妻子和女儿的话有什么作用?(4 分) 小说第四段写妻子女儿的活,表明她们认为花瓶破了相不是什么大不 了的事,这与“他”的 “大急”形成了对比,(2 分)突出了“他”对花瓶的 珍惜,对不小心玷污花瓶的后悔(2 分)
17.文章为何要以“千叶瓶”为题?请作简要分析。(5分 因为千叶瓶是全文的线索,文章围绕千叶瓶展开叙述。(2分)开篇先 对千叶瓶做了简单介绍,写回忆录时不小心在千叶瓶上“画了一个弯道”,然后 将其修补成一片绿叶,又接二连三地画绿叶,并引发主人公的回忆,再至后文与 友人谈及千叶瓶。(2分)’”千叶瓶”,将主人公所经历的事串联起来,使文章 脉络分明,结构清晰。(1分) 18.结合小说的主题,谈谈小说的现实意义。(6分) 小说围绕给家中的花瓶画绿叶展开,通过画绿叶过程中主人公心灵、 行为的改变,建议人们应该积极地对待失误,涵养心灵、反思自我。(3分) 其体现的现实意义是: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为名利而忙碌 着,追求外在的 物欲,无暇顾及自己的心灵,此时要给自己的心灵覆盖绿色,让心灵获 得滋养,获得丰润,获得提升,回归自己的本性;同时,要反思自己的一切过错, 找回生活的真谛,享受心灵的平静和充实,感受生活的温馨和价值。 分)以上意思对即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潘光旦的人 文情怀 (1)潘光旦一生的为人处世、做学问都充满着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他 的一生“是旧时代一个学者的狷介、真诚、浪漫而又坎坷的一生。 (2)潘光旦是学自然科学出身,但融通自然、社会两大科学体系。他对婚 姻、家庭、民族、宗教、历史、教育等都深有研究。他提出“自然一体”、“世 界一家”、“人文一史”的新人文史观。 (3)“仁者爱人”。潘光旦是仁者。他爱人类,爱国家,爱民族,爱学校, 爱同事,爱学生,爱家人。突出的是在1921年6月北京教育界李大钊领导的“八 校教职员索薪团”罢教索薪斗争中,清华学生出于义愤,举行“同情罢考”,遭 北洋政府的残酷镇压。潘光旦所在的“壬戌(1922)级最为坚决,当局要求罢考 学生必须写“悔过书”。壬戌级有八人拒悔,被开除“级籍”,潘光旦是其 潘光旦宁肯牺牲出洋机会,也要据理力争。闻一多对他十分敬佩,在家信中写道 “圣哉光旦,令我五体投地,私心狂喜,不可名状!”次年7月,时过境迁,学 校才让他出洋。 (4)1946年1月,闻一多、李公朴被暗杀后,他成了暗杀的对象,不得 不与费孝通等进步人士借昆明美领事馆避难。未几,他出版新著《自由之路》, 发表对建设新中国的设想,表达了对实现以民主化理念建国的强烈渴望 (5)作为教育家的潘光旦,他爱校如家。1935年他在清华教务长任上, 严守校规,不徇私情。一次安徽省主席刘镇华写信给潘,想让其两个儿子到清华 旁听,他婉拒:“承刘主席看得起,但清华之被人瞧得上眼,全是因为它按规章 制度办事,如果把这点给破了,清华不是也不值钱了吗?”他坚决维护清华的制 度,不怕得罪人。他是一位刚正不阿,“不识时务”者 (6)对于学生运动,当时有人传谣,说潘光旦向宪警提供抓捕学生名单 以致激怒学生围攻他,有人抢走他的双拐,让他“独立”。当事人钱伟长的回忆 最为可信:“他做教务长,做缓冲的人,保护青年的人。有时不得不为当局讲几
17.文章为何要以“千叶瓶”为题?请作简要分析。(5 分) 因为千叶瓶是全文的线索,文章围绕千叶瓶展开叙述。(2 分)开篇先 对千叶瓶做了简单介绍,写回忆录时不小心在千叶瓶上“画了一个弯道”,然后 将其修补成一片绿叶,又接二连三地画绿叶,并引发主人公的回忆,再至后文与 友人谈及千叶瓶。(2 分)’”千叶瓶”,将主人公所经历的事串联起来,使文章 脉络分明,结构清晰。(1 分) 18.结合小说的主题,谈谈小说的现实意义。 (6 分) 小说围绕给家中的花瓶画绿叶展开,通过画绿叶过程中主人公心灵、 行为的改变,建议人们应该积极地对待失误,涵养心灵、反思自我。(3 分) 其体现的现实意义是: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为名利而忙碌 着,追求外在的 物欲,无暇顾及自己的心灵,此时要给自己的心灵覆盖绿色,让心灵获 得滋养,获得丰润,获得提升,回归自己的本性;同时,要反思自己的一切过错, 找回生活的真谛,享受心灵的平静和充实,感受生活的温馨和价值。 (3 分) 以上意思对即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 潘光旦的人 文情怀 ⑴ 潘光旦一生的为人处世、做学问都充满着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他 的一生“是旧时代一个学者的狷介、真诚、浪漫而又坎坷的一生。” ⑵ 潘光旦是学自然科学出身,但融通自然、社会两大科学体系。他对婚 姻、家庭、民族、宗教、历史、教育等都深有研究。他提出“自然一体”、“世 界一家”、“人文一史”的新人文史观。 ⑶ “仁者爱人”。潘光旦是仁者。他爱人类,爱国家,爱民族,爱学校, 爱同事,爱学生,爱家人。突出的是在 1921 年 6 月北京教育界李大钊领导的“八 校教职员索薪团”罢教索薪斗争中,清华学生出于义愤,举行“同情罢考”,遭 北洋政府的残酷镇压。潘光旦所在的“壬戌(1922)级最为坚决,当局要求罢考 学生必须写“悔过书”。壬戌级有八人拒悔,被开除“级籍”,潘光旦是其一。 潘光旦宁肯牺牲出洋机会,也要据理力争。闻一多对他十分敬佩,在家信中写道 “圣哉光旦,令我五体投地,私心狂喜,不可名状!”次年 7 月,时过境迁,学 校才让他出洋。 ⑷ 1946 年 1 月,闻一多、李公朴被暗杀后,他成了暗杀的对象,不得 不与费孝通等进步人士借昆明美领事馆避难。未几,他出版新著《自由之路》, 发表对建设新中国的设想,表达了对实现以民主化理念建国的强烈渴望。 ⑸ 作为教育家的潘光旦,他爱校如家。1935 年他在清华教务长任上, 严守校规,不徇私情。一次安徽省主席刘镇华写信给潘,想让其两个儿子到清华 旁听,他婉拒:“承刘主席看得起,但清华之被人瞧得上眼,全是因为它按规章 制度办事,如果把这点给破了,清华不是也不值钱了吗?”他坚决维护清华的制 度,不怕得罪人。他是一位刚正不阿,“不识时务”者! ⑹ 对于学生运动,当时有人传谣,说潘光旦向宪警提供抓捕学生名单, 以致激怒学生围攻他,有人抢走他的双拐,让他“独立”。当事人钱伟长的回忆 最为可信:“他做教务长,做缓冲的人,保护青年的人。有时不得不为当局讲几
句话,可是他是很有分寸的,不是迫害学生的。这一点很重要。”而鲜为人知的 是在军警包围清华园时,戴中(黄葳)曾带别的学生一起藏在他家的天花板上。 (7)在与众多朋友的关系上,潘光旦与费孝通之间有点特别,他们亦师亦 友。费孝通自己说“我应当是他学生中受益最深的一个”。费称赞他的性格是 “牛皮筋”,“屈不折,拉不断,柔中有刚;力不懈,工不竭,平易中出硕果。” 费视他为活词典,说凡不知道的事情,不査词典,去问问潘光旦,一问就明白。 (8)潘光旦的最爱是藏书。1936年住清华园新南院11号时,门前藤萝架 上结出一对并蒂的葫芦,他十分喜欢,将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 (9)他服膺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他认为一切生命的目的在求位育。“而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在教人得到位育,位的 注解是‘安其所’,育的注解是‘遂其生’安所遂生,是一切生命的大欲。”费 孝通说潘光旦“他的人格就是位育概念的标本。 01957年的反右,潘光旦获“罪名”是所谓“破坏民族关系”、“鼓 动土家族知识分子和群众找中央要求自治”。这实在是不白之冤、是笑话。他是 社会学者,民族学家,他只不过是根据自己所作的科学研究和实地调查的结果向 上级作如实反映,提出建议供政府参考而已,岂有他哉?他虽被打为右派,但他 不多做解释,不怨不尤。 αD这期间潘光旦的家被抄、被封,他只能蜷曲在小披屋的水泥地上,没 有被子,还是费孝通把自家没被封存的被子送来御寒。6月10日病情恶化,老 保姆找来费孝通。费孝通将他拥入怀中,潘光旦就这样在老朋友的怀中告别了人 世 1D1999年末,中央民族大学为潘光旦举行百年诞辰纪念会,出版了纪 念文集。他的皇皇十四卷本《潘光旦文集》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关于 潘光旦的研究正在升温。 3口衔烟斗的潘光旦,一脸的微笑,拄着双拐,穿过雾霭,正一步一步 地向我们走来… (摘自《人物》杂志,有删改) 9.潘光旦的“人文情怀”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 潘光旦的“人文情怀”具体体现为 ①对婚姻、家庭、民族、宗教、历史、教育等都深有研究。提出“自然一体”、 “世界一家”、“人文一史”的新人文史观。 ②忧国忧民,他出版新著《自由之路》,发表对建设新中国的设想,表达了对 实现以民主化理念建国的强烈渴望 ③“仁者爱人”。潘光旦是仁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爱人类,爱国家,爱民 族,爱学校,爱同事,爱学生,爱家人。 ④他是一位刚正不阿,“不识时务”者 ⑤在与众多朋友的关系上,亦师亦友 ⑥有文人雅趣,服膺孔子的中庸之道。 (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给满分) 20.侧面描写是人物传记塑造人物形象的惯用手法,分析其作用并结合文本举例 说明。(5分)
句话,可是他是很有分寸的,不是迫害学生的。这一点很重要。”而鲜为人知的 是在军警包围清华园时,戴中(黄葳)曾带别的学生一起藏在他家的天花板上。 ⑺ 在与众多朋友的关系上,潘光旦与费孝通之间有点特别,他们亦师亦 友。费孝通自己说“我应当是他学生中受益最深的一个”。费称赞他的性格是 “牛皮筋”,“屈不折,拉不断,柔中有刚;力不懈,工不竭,平易中出硕果。” 费视他为活词典,说凡不知道的事情,不查词典,去问问潘光旦,一问就明白。 ⑻ 潘光旦的最爱是藏书。1936 年住清华园新南院 11 号时,门前藤萝架 上结出一对并蒂的葫芦,他十分喜欢,将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 ⑼ 他服膺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他认为一切生命的目的在求位育。“而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在教人得到位育,位的 注解是‘安其所’,育的注解是‘遂其生’安所遂生,是一切生命的大欲。”费 孝通说潘光旦“他的人格就是位育概念的标本。” ⑽ 1957 年的反右,潘光旦获“罪名”是所谓“破坏民族关系”、“鼓 动土家族知识分子和群众找中央要求自治”。这实在是不白之冤、是笑话。他是 社会学者,民族学家,他只不过是根据自己所作的科学研究和实地调查的结果向 上级作如实反映,提出建议供政府参考而已,岂有他哉?他虽被打为右派,但他 不多做解释,不怨不尤。 ⑾ 这期间潘光旦的家被抄、被封,他只能蜷曲在小披屋的水泥地上,没 有被子,还是费孝通把自家没被封存的被子送来御寒。6 月 10 日病情恶化,老 保姆找来费孝通。费孝通将他拥入怀中,潘光旦就这样在老朋友的怀中告别了人 世。 ⑿ 1999 年末,中央民族大学为潘光旦举行百年诞辰纪念会,出版了纪 念文集。他的皇皇十四卷本《潘光旦文集》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关于 潘光旦的研究正在升温。 ⒀ 口衔烟斗的潘光旦,一脸的微笑,拄着双拐,穿过雾霭,正一步一步 地向我们走来…… (摘自《人物》杂志,有删改) 19.潘光旦的“人文情怀”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 分) 潘光旦的“人文情怀”具体体现为: ①对婚姻、家庭、民族、宗教、历史、教育等都深有研究。提出“自然一体”、 “世界一家”、“人文一史”的新人文史观。 ②忧国忧民, 他出版新著《自由之路》,发表对建设新中国的设想,表达了对 实现以民主化理念建国的强烈渴望。 ③“仁者爱人”。潘光旦是仁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爱人类,爱国家,爱民 族,爱学校,爱同事,爱学生,爱家人。 ④他是一位刚正不阿,“不识时务”者。 ⑤在与众多朋友的关系上,亦师亦友。 ⑥有文人雅趣,服膺孔子的中庸之道。 (每点 1 分,答出四点即给满分) 20.侧面描写是人物传记塑造人物形象的惯用手法,分析其作用并结合文本举例 说明。 (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