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文言文各课知识统计 2、知之不争 争”通“诤”、谏诤 3、舍其文轩 文”通“纹”、彩饰 第17课公输《墨子》 4、子墨子久距之“距”通“拒”、抵抗 解释加点的字 5、子墨子之守图有余“圉”通“御”、抵御 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为:介词、给之:代词、这样 6、公输盘诎 2、子墨子闻之子:夫子(即先生、老师)子:对男子的尊称之:代词代这件事 指出句式特点 3、夫子何命焉为夫子:对男子的尊称;命:见教;焉为:语气助词、表疑问谲气 1、将以(之)攻宋省略句 4、请献十金请:敬词、请允许我金:量词、先秦以二十两为一金 2、起[于鲁]状语后置句 5、吾义固不杀人义:善良坚持道义固:本来、从来 3、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句 6、再拜再:两次 4、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状语后置句 7、宋何罪之有之: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5、吾既已言之(于)王矣省略句 8、不可谓智仁忠强知类智:明智仁:对人友善、友爱忠:忠诚强:坚强知 类:明白事理 9、然胡不已乎然:既然这样,但是;胡:为什么已:停止 第18课《.孟子》两章 10、见公输盘见:拜见胡不见我于王见:引见于:介词、给 解释加点的词 11、此为何若人为:是若:样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2、必为有窃疾矣为:是有:患有 天气时令;有利地形;举国一致的团结 13、荆之地方五千里地:土地方:方圆 14、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犹…之与……也:好像…同.…相比之:助词,凑音节 2.七里之 外城 15、宋所谓无稚兔鲋鱼者也稚:野兔鲋鱼:一种像鲜鱼的小鱼 3.环而攻之面不胜 环:名动用,包围;而:连词,表顺承;而:连词。表转折 16、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以:以为、认为;之:助词不译为:是 17、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虽然:即使、这样为:wei词、给为:Wei助词、4.去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夫:句首发语词,表议论;者:代词,有利条件 18、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九:多次设:采用机变:巧妙的方式 5.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然:转折连词但是;者:代词,的原因;是:指示 19、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而:转折连词,可是;所以:用什么方法,以:介词用 所:代词:什么方法。 20、吾知子之所以距我之:的所以:用什么方法【同上】 6.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兵器;革:甲胄;坚利:坚固锋利 2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名动用、入侵 指出通假字 7.委面去之 委:动词,舍弃;而:连词,表顺承;去:动词,离开 1、公输盘不说 通“悦”高兴
人教版九年级(下)文言文各课知识统计 第 17 课 公输 《墨子》 一、 解释加点的字 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为:介词、给 之:代词、这样 2、子.墨子.闻之. 子:夫子(即先生、老师) 子:对男子的尊称 之:代词代这件事 3、夫子何命.焉为 夫子:对男子的尊称;命:见教;焉为: 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 4、请.献十金. 请:敬词、请允许我 金:量词、先秦以二十两为一金 5、吾义固..不杀人 义:善良坚持道义 固:本来、从来 6、再.拜 再:两次 7、宋何罪之.有 之:结构助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 8、不可谓智. 仁. 忠. 强. 知. 类. 智:明智 仁:对人友善、友爱 忠:忠诚 强:坚强 知 类:明白事理 9、然胡..不已.乎 然:既然这样,但是 ; 胡:为什么 已:停止 10、见.公输盘 见:拜见 胡不见我于王 见:引见 于:介词、给 11、此为.何若.人 为:是 若:样子 12、必为有..窃疾矣 为:是 有:患有 13、荆之地方..五千里 地:土地 方:方圆 14、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犹……之与……也:好像……同……相比 之:助词,凑音节 15、宋所谓无稚.兔鲋鱼..者也 稚:野兔 鲋鱼:一种像鲫鱼的小鱼 16、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以:以为、认为 ; 之:助词不译 为:是 17、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虽然:即使、这样 为:wei\介词、给 为:wei/助词、 造 18、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九:多次 设:采用 机变:巧妙的方式 19、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 而:转折连词,可是; 所以:用什么方法,以:介词 用; 所:代词:什么方法。 20、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之:的 所以:用什么方法【同上】 2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名动用、入侵 二、指出通假字 1、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高兴 2、知之不争 “争”通“诤”、谏诤 3、舍其文轩 “文”通“纹”、彩饰 4、子墨子久距之 “距”通“拒”、抵抗 5、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通“御”、抵御 6、公输盘诎 “诎”通“屈”、理屈 三、指出句式特点 1、将以(之)攻宋 省略句 2、起[于鲁] 状语后置句 3、宋何罪之有 宾语前置句 4、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状语后置句 5、吾既已言之(于)王矣 省略句 第 18 课《.孟子》两章 一. 解释加点的词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气时令;有利地形;举国一致的团结 2. 七里之郭 外城 3. 环 而攻之而不胜 环:名动用,包围;而:连词,表顺承 ;而:连词。表转折 4.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夫:句首发语词,表议论;者:代词,有利条件 5.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然:转折连词 但是;者:代词,的原因;是:指示 代词 ,这 6. 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兵器;革:甲胄;坚利:坚固锋利 7. 委 而 去之 委:动词,舍弃;而:连词,表顺承;去:动词,离开
8.封疆之界 封:边疆 8、乱其所为 形动用,使动用法,使。扰乱 9、动心忍性 使。。惊动 9.得道者多助 得道:施行仁政王道:者:a的人 同“韧”,形动用,使动用法,使。坚韧 10.寡助之至 之:动词,到;至:副词,极点 10、人恒过 名动用,犯过错 1l、入则无法家拂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动状用在国内:动状用,在国外 11以天下之所顺 以:介词,凭借 三指出通假字 亲戚畔之 同“叛”背叛 12.故君子有不战 有:副词,要么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版同“板”,木板:筑:捣土用的杵【不是通假】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4、困于心衡于虑 四句型特点 14.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被任用;田地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状语后置句 15.管夷吾举于市 举:被提拔 第19课鱼我所欲也,第20课.《庄子》寓言两则 16.故天将降大任王是人也大任:大责任;于:介词,给;是:这 解释加点的字 17.行乱其所为 1熊掌,亦(是)我所欲也:亦:副词也;欲:动名用,喜欢的东西。 用来 2.故不为苟得也:为:作;苟得:苟且偷生 19.困于心衡于虚而后作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假如;甚:更宝贵,更喜爱。 20.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表现;发:表达;喻:被理解,了解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介词,因;是:指示代词,这;由是,通过某种手段;用:采用。 21.法家拂土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这;是心:这心,本心,即羞耻心 指出活用 6.一箪食,一豆羹: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羹 环而攻之而不胜 名动用,包围 2、城民不以封疆界名动用,统治 7呼尔而与之:助词,…的样子;连词,表修饰。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动用,巩固 形动用,威慑 8.蹴尔而与之:蹴:用脚踢;尔:助词,……的样子 形动用,使动用法,使 6、其筋骨 形动用,使动用法,使。劳苦 9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高位摩禄 形动用,使动用法,使
8. 封疆之界 封: 边疆 9. 得道 者多助 得道:施行仁政王道;者:。。。的人 10. 寡助之 至 之:动词,到;至:副词,极点 11. 以天下之所顺 以:介词,凭借 12. 故君子有不战 有:副词,要么 13. 生于忧患 于:介词 由于 14.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被任用;田地 15. 管夷吾举于市 举:被提拔 16. 故天将降大任 于 是人也 大任:大责任;于:介词,给;是:这 17. 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 18. 所以动心忍性 用来 19.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困: 困扰;虑:思虑;作:奋起 20.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表现;发:表达;喻:被理解,了解 21. 法家 拂士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二指出活用 1、环而攻之而不胜 名动用,包围 2、域民不以封疆界 名动用,统治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形动用,巩固 4、威天下 形动用,威慑 5、苦其心志 形动用,使动用法,使。。。。~痛苦 6、劳其筋骨 形动用,使动用法,使。。。。~劳苦 7、空乏其身 形动用,使动用法,使。。。。~缺乏 8、乱其所为 形动用,使动用法,使。。。。~扰乱 9、动心忍性 使。。。~惊动, 同“韧”,形动用,使动用法,使。。。~坚韧 10、人恒过 名动用,犯过错 1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动状用 在国内;动状用,在国外 三指出通假字 1、亲戚畔之 同“叛”背叛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版同“板”,木板;筑:捣土用的杵【不是通假】 3、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4、困于心衡于虑 衡同“横”,堵塞 5、法家拂士 拂 同“弼”,辅弼 四句型特点 1、困【于心】 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状语后置句 第 19 课.鱼我所欲也,第 20 课.《庄子》寓言两则 一,解释加点的字 1.熊掌,亦.(是) ...我所欲.也:亦:副词 也;欲:动名用,喜欢……的东西。 2.故不为.苟得也:为:作;苟得:苟且偷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假如;甚:更宝贵,更喜爱。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介词,因;是:指示代词,这;由是,通过某种手段; 用:采用。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这;是心:这心,本心,即羞耻心。 6.一箪.食,一豆羹..: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羹:汤。 7.呼尔而..与之:助词,……的样子;连词,表修饰。 8.蹴尔..而与之:蹴:用脚踢;尔:助词,……的样子。 9.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高位厚禄
10.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为:we介词,为了;we/动词,做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状语后置句。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状语后置句 11是亦不可以已乎:这;停止 3.夫鹎鹕发【于南海】:状语后置句 4我知之(于)濠上也:省略句 12.此之谓失其本心:助词,不译;叫做;天性,天良。 第21课、曹刿论战《左传》 13惠子相梁:即患施;相:名动用,当宰相 1齐师伐我:师,军队;伐,攻打 14或谓惠子曰:或:不定代词,有的人;谓。日:对说 2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其,代词,代“曹刿;间,参与 15.子知之乎:代词,代鹓鹕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郾,目光短浅;远,长远;谋,谋划 16非练实不食:竹实 4衣食所安:安,养生所:东西 17非酸泉不饮:甘泉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加,虚夸:信,实情 18.于是鸱得腐鼠:在这时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信用:孚,使……信服 19.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吁我邪:之:结构助词,的;吓:恐吓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案件;虽,即使;察,明察;情,实情 0鯈鱼出游丛容,是鱼之乐也:悠然自得;是:指示代词,这 8忠之属也:忠,尽了本份,尽力做好分内的事;之,的;属,一 21.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助词,不译;完全(意思是道理完全一样 9公将鼓之:之,助词,凑音节 22请循其本:循:遵循;本:最初 10.公将驰之:驰,驱驰;之,助词,凑音节 通假或活用 1.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躲避 1登轼而望之:轼,古代车前的橫木;之,代词,代齐国军队 2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通“辨”,辨别。 12既克,公问其故:其,代词,其中;故,缘故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活用为动词,恩惠: 通“欤”,语气助词 13夫战,勇气也:夫,句首发语词,表议论 4.乡为身死而不受:通“乡”,从前 5惠子相梁(欲代子相)名动用,当宰相。 14惧有伏焉:焉,兼词,在那里 三,句式特点
10.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为:wei\介词,为了;wei/动词,做。 11.是.亦不可以已.乎:这;停止。 12.此之谓..失其本心:助词,不译;叫做;天性,天良。 13.惠子相.梁:即惠施;相:名动用,当宰相。 14.或谓..惠子曰:或:不定代词,有的人;谓。。。曰:对……说。 15.子知之.乎:代词,代鹓鶵。 16.非练实不食:竹实。 17.非醴泉不饮:甘泉。 18.于是鸱得腐鼠:在 这时。 19.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之:结构助词,的;吓:恐吓。 20.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悠然自得;是:指示代词,这。 21.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助词,不译;完全(意思是道理完全一样)。 22.请循.其本.:循:遵循;本:最初。 二,通假或活用 1.故患有所不辟.也: 通“避”,躲避。 2.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通“辨”,辨别。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德”,活用为动词,恩惠; 通“欤”,语气助词。 4.乡.为身死而不受:通“乡”,从前。 5.惠子相.梁(欲代子相.);名动用,当宰相。 三,句式特点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状语后置句。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状语后置句。 3.夫鹓鶵发【于南海】:状语后置句。 4.我知之(于)濠上也:省略句。 第 21 课、曹刿论战 《左传》 一、解释加点的字 1.齐师.伐我.:师,军队;伐,攻打 2.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其,代词,代“曹刿”;间,参与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目光短浅;远,长远;谋,谋划 4.衣食所安.:安,养生 所:……东西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加,虚夸:信,实情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信用;孚,使……信服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案件;虽,即使;察,明察;情,实情 8.忠之属 ...也:忠,尽了本份,尽力做好分内的事;之,的;属,一类 9.公将鼓之.:之,助词,凑音节 10.公将驰之..:驰,驱驰;之,助词,凑音节 11.登轼.而望之.:轼,古代车前的横木;之,代词,代齐国军队 12.既克,公问其故..:其,代词,其中;故,缘故 13.夫.战,勇气也:夫,句首发语词,表议论 14.惧有伏焉.:焉,兼词,在那里
15望其旗靡:其,代词,代齐军;靡,倒下 6.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副词,实在 二、指出活用情况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此:代词,代这些事;之:代词,代问题;之:助词, 1弗敢专也:专,形动用,独自享用 2.神弗福也:福,名动用,赐福保佑 不译;蔽:名动用,受蒙蔽 3.公将鼓之:鼓,名动用,击鼓 4.一鼓作气:鼓,名动用,击鼓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指责,指出;过:错误,过失 三、通假字 9.上书谏寡人之过者 谏:劝谏 1小惠未徧:徧,同“遍”,遍及 四、句式特点 10.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议论;于:介词,在 何以战: 2必以(之)分人 11.时时而间进 间:偶然 3.必以信(禀报) 4.必以情(处理):省略句 12.期年之后 期年:满一年 5.(这是)忠之属也:省略句 可以(之)一战:省略句 活用字 7战【于长勺】状语后置句 朝服衣冠 服:名动用,穿戴 8.夫战,勇气也:判断句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动用,以…为美:私:形动用,偏爱 9夫大国,难测也:判断句 3.王之蔽甚矣 蔽:名动用,受蒙蔽 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 通假字 解释加点字 1.熟视之 孰:同“熟”,仔细,周详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动词,讽喻;谏:名词,批评意见 四、句式 1.我孰与徐公美 宾语前置句 而形貌跌 而:连词,表并列;跌丽:光艳美丽 2.臣诚知(吾)不如徐公美 省略句 3.君美【甚】 状语后置句 3.窥镜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 5.皆以(之)美【于徐公】 省略句状语后置 4.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美:漂亮 状语后置句 7.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状语后置句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之:助词,不译;美:意动用法,以为美;者 。原因;私:形动用,偏爱 第23课课愚公移山
15.望其.旗靡.:其,代词,代齐军;靡,倒下 二、指出活用情况 1 弗敢专.也:专,形动用,独自享用 2.神弗福.也:福,名动用,赐福保佑 3.公将鼓.之:鼓,名动用,击鼓 4.一鼓.作气:鼓,名动用,击鼓 三、通假字 1.小惠未徧.:徧,同“遍”,遍及 四、句式特点 1.何以战: 宾语前置句 2.必以(之)分人: 省略句 3.必以信(禀报): 省略句 4.必以情(处理): 省略句 5.(这是)忠之属也:省略句 6.可以(之)一战: 省略句 7.战【于长勺】: 状语后置句 8.夫战,勇气也: 判断句 9.夫大国,难测也: 判断句 第 22 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 解释加点字 1.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动词,讽喻;谏:名词,批评意见 2. 而.形貌昳丽 而:连词,表并列;昳丽:光艳美丽 3. 窥.镜 窥: 照 4.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美:漂亮 5.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之:助词,不译;美:意动用法,以.....为美;者: 。。。。。原因;私:形动用,偏爱 6.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副词,实在 7.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此:代词,代这些事;之:代词,代问题;之:助词, 不译;蔽:名动用,受蒙蔽 8.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指出;过:错误,过失 9. 上书谏.寡人之过者 谏:劝谏 10. 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议论;于:介词,在 11. 时时而间.进 间:偶然 12. 期年之后 期年:满一年 二、 活用字 1. 朝服.衣冠 服:名动用,穿戴 2.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动用,以…为美; 私:形动用,偏爱 3. 王之蔽.甚矣 蔽:名动用,受蒙蔽 三、 通假字 1. 孰.视之 孰:同“熟”,仔细,周详 四、 句式 1. 我孰与徐公美 宾语前置句 2. 臣诚知(吾)不如徐公美 省略句 3. 君美【甚】 状语后置句 4.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判断句 5. 皆以(之)美【于徐公】 省略句 状语后置句 6. 皆朝【于齐】 状语后置句 7.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状语后置句 第 23 课 课愚公移山
解释加点的字 词,代“他们 1、方七百里,高万仞方:方切:古 2、河阳之北 山的南坡,水的北岸为阳(山南水北) 1、吾与汝毕力平险形名用,险峻的大山 2、箕运于渤海之尾名状用,用簸箕 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不定代词 且:副词,将近 3、始龀 名动用,换牙齿 4、一厝朔东 数名用,其中一座山 4、面山而居而:连词表修饰 三、通假 1、 指通豫像南 同“直”,笔直 5、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惩:苦于;迂:迂回,绕道 2、始一反焉 同“返”,往返 6、杂然相许杂然:纷纷的样子;许:赞同 3、汝之不惠同“慧”,聪明 4、河曲智叟亡以应同“无”,没有话 7、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译为“连。都。 5、一盾朔东,一厝雍南同“措”,放置 6、无陇断焉 同“垄”,高地 或者加强否定语气,译为“并"”;损:削减 8、如太行,王屋何?对怎么样? 1、且焉置土石?宾语前置句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定语后置句 9、且焉置土石且:副词,况且;焉:不定代词,哪里 3、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句 4、何苦而不平宾语前置句 10、投诸渤海之尾诸:兼词“之于“;尾:边 5、帝感(于)其诚 省略句 第24课《诗经》两首 I、孀妻有遗男孤儿,遗孤,遗腹子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鸟呜声水中陆地 1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笑:嘲笑;而:连词表修饰 2、窈窠淑女,君子好述文静美好的样子;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古时指有地位的人, 3、其如土石何?其: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1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 3、参差荇莱,左右流之高低不齐捞取 15、而山不加增转折连词加:副词,更 4、寤寐求之寤:酲时;寐:睡时。这里意思是日日夜夜 6、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之:结构助词,的;之:代词,代“移山这件事”其:代
一、解释加点的字 1、 方.七百里,高万仞. 方.:.方圆 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2、 河阳.之北 山的南坡,水的北岸为阳(山南水北) 3、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者:不定代词……人 ;且: 副词,将近 4、 面山而.居 而:连词表修饰 5、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苦于 ;迂: 迂回,绕道 6、 杂然相许. 杂然:纷纷的样子;许: 赞同 7、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译为“连。。。都。。”, 或者加强否定语气,译为“并”;损: 削减 8、 如.太行,王屋何.? 对……怎么样? 9、 且焉..置土石 且:副词 ,况且 ;焉: 不定代词,哪里 10、投诸.渤海之尾. 诸:兼词“之于”;尾: 边 11、孀妻有遗男 孤儿,遗孤,遗腹子 1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笑:嘲笑;而: 连词 表修饰 13、其.如土石何? 其: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1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穷尽 15、而.山不加.增 转折连词 加:副词,更 16、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之:结构助词,的 ;之:代词, 代“移山这件事” 其:代 词,代“他们” 二、活用 1、吾与汝毕力平险. 形名用,险峻的大山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名状用,用簸箕 3、始龀. 名动用,换牙齿 4、一.厝朔东 数名用,其中一座山 三、通假 1、指.通豫南 同“直”,笔直 2、始一反.焉 同“返”,往返 3、汝之不惠. 同“慧”,聪明 4、河曲智叟亡.以应 同“无”,没有话 5、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同“措”,放置 6、无陇.断焉 同“垄”,高地 四、句式 1、且焉置土石? 宾语前置句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定语后置句 3、甚矣,汝之不惠 主谓倒装句 4、何苦而不平 宾语前置句 5、帝感(于)其诚 省略句 第 24 课 《诗经》两首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鸟鸣声 水中陆地 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文静美好的样子; 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 古时指有地位的人, 今指道德高尚的人; 好的配偶。 3、参差荇莱,左右流.之 高低不齐 捞取 4、寤寐求之 寤:醒时;寐:睡时 。这里意思是日日夜夜
5、琴瑟友之使动用法,以…为友,(把。作为朋友) 3.《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 4.《庄子》故事两则选自《庄子·秋水》。《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 6、左右芼之挑选 其寓言机智,幽默,富有想象力。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7、钟鼓乐之使动用法,使快乐 《惠子相梁》一文辛辣的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 8、苍苍萋萋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写了惠子和庄子在桥上游玩并就庄子能否知道鱼之乐发生辩 辩论中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9、为霜未晞未己 成为霜没有干没有完 第六单元 10、在水一方在水之在水之涘对岸岸边水边 5.《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又名《左氏春秋》《左氏春秋传》。是我国第 l1、道阻且长且跻且右 艰难漫长升高弯曲 部完整的编年体通史。此书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左传》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蓥》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12、宛在水中央水中纸水中水的中间水中高地水中的小块陆地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段代史 《论语》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六单元文学常识 《战国策》最大的国别体史书 6.《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一》,《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后经区代过 第五单元 1.《公输》选自《墨子·公输》《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向整理定名,沿用至今。邹忌,或国时齐国人。讽,讽速,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的 名置(d1),实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是战国之际家学派的创始人,想家,政渣家,,齐王,齐威王,受 教育家,先秦诸子散文代表作家,主张“爱”“非攻”“尚贤”“节用”与家并称为“显学” 7.《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是一篇言故事。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哉国 本文是记载墨子以实际行动贯彻他的韭攻主张的一片动人故事。 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学于黄帝、老子,主张造静无为,《列子》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篮家经典之达千传说。愚公移山的原因是“山北之塞,出入之赶也”移山的目的是“指通像南 2.《孟子》两章 8.《诗经》两首 是一部记录孟子思想和吉行的书。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 又一位大师,他主张民费君轻的思想,宣扬“上政“王道”把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的仁的诗歌篇,也称“连三直,《诗经》据乐调分为风,,;据手法分为,出 上,被尊为“亚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其中,“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遥
5、琴瑟友.之 使动用法,以……为友,(把。。。。。作为朋友) 6、左右芼.之 挑选 7、钟鼓乐.之 使动用法,使……快乐 8、苍苍.. 萋萋.. 采采.. 茂盛的样子 9、为霜.. 未晞.. 未己.. 成为霜 没有干 没有完 10、在水一方. 在水之湄. 在水之涘 对岸 岸边 水边 11、道阻.且长. 且跻. 且右. 艰难 漫长 升高 弯曲 12、宛在水中央. 水中坻. 水中沚. 水的中间 水中高地 水中的小块陆地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六单元文学常识 第五单元 1.《公输》选自《墨子·公输》。《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 名翟(dí),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先秦诸子散文代表作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本文是记载墨子以实际行动贯彻他的非攻主张的一片动人故事。 2.《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 一,是一部记录孟子思想和言行的书。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 又一位大师。他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宣扬“仁政”“王道”,把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的仁心 上,被尊为“亚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3.《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 4.《庄子》故事两则选自《庄子·秋水》。《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其寓言机智,幽默,富有想象力。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惠子相梁》一文辛辣的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写了惠子和庄子在桥上游玩并就庄子能否知道鱼之乐发生辩论, 辩论中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第六单元 5.《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又名《左氏春秋》《左氏春秋传》。是我国第一 部完整的编年体通史。此书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左传》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段代史 《论语》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最大的国别体史书 6.《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一》,《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后经汉代刘 向整理定名,沿用至今。邹忌,战国时齐国人。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的 规劝。齐王,齐威王。纳,接受。 7.《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是一篇寓言故事。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 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学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列子》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 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 8.《诗经》两首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 的诗歌 305 篇,也称“诗三百”,《诗经》据乐调分为风,雅,颂;据手法分为赋,比,兴。 其中,“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