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咯 CHINA STRATEGY 国家力量变迁背景下的中国与世界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傳梦孜 【摘要】经济持续发展所取的巨大成就·使中国在全球力量格局变迁中处于新的历史方位。这 种方位并未最终定型。因为·与其他大国相比·中国力量仍有巨幅向上的空间。一个崛起的 中囯必然对人类有所贡献。贡献中国智慧丶提出中国方案并付诸实践·塑造良好发展环境 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的期望·更是中国作为 个大国必然的担当。这一历史际遇决定了中国外交势必经历历史性转型。 【关键词】历史方位中国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 【中图分类号】D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 j cnki. rmltxsqy.2018.10.010 中国改革开放迄今已有40年,一个有10多亿人口的大国,经济保持数十年高速发展(即使在新常 态下仍维持较高増速),这极大地并持续地改变中国的国家面貌,也因此深刻影响着世界。今天的中 国处于什么样的历史方位,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如何与世界互动,实现人类的共同进步,既是一个理论问 题,也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时代命题 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 以历史方位而言,按实力与影响力评估,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大国。衡量国家实力方法多种多样 但无论按罗马时代的“银力论”(强调白银对国家富强的作用)、“农力论”(强调农业是国家富强的基 础),还是以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重商学派(把国家的富强主要归结为拥有多少金银)所涉及的 元素来衡量,中国均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按照一般古代经济统计指标衡量,如按耕地面积、粮食等 主要作物产量,以及煤炭、制铁等主要工业产量指标衡量,再考虑到满足巨大人口规模的基本需求,历 史上的中国长期保持着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有学者认为,公元1000~1800年中国几乎是霸权国 傅梦孜·中囯现代国际关糸研究院副院长·武汉大学边界与海洋硏究院硏究员·中囯囯际经济关 糸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政治丶“一带一路”与海洋问題。主要著作有《中美战略关系 新论》《世界直接投资∶发展丶理论与现实》《世界大转变》(主编)等。 92|学术前沿|208.05下
92 学术前沿 2018 . 05 下 中国战略 CHINA STRATEGY 中国改革开放迄今已有40年,一个有10多亿人口的大国,经济保持数十年高速发展(即使在新常 态下仍维持较高增速),这极大地并持续地改变中国的国家面貌,也因此深刻影响着世界。今天的中 国处于什么样的历史方位,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如何与世界互动,实现人类的共同进步,既是一个理论问 题,也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时代命题。 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 以历史方位而言,按实力与影响力评估,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大国。衡量国家实力方法多种多样, 但无论按罗马时代的“银力论”(强调白银对国家富强的作用)、“农力论”(强调农业是国家富强的基 础),还是以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重商学派(把国家的富强主要归结为拥有多少金银)所涉及的 元素来衡量,中国均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按照一般古代经济统计指标衡量,如按耕地面积、粮食等 主要作物产量,以及煤炭、制铁等主要工业产量指标衡量,再考虑到满足巨大人口规模的基本需求,历 史上的中国长期保持着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有学者认为,公元1000~1800年中国几乎是霸权国 国家力量变迁背景下的中国与世界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傅梦孜 【摘要】经济持续发展所取的巨大成就,使中国在全球力量格局变迁中处于新的历史方位。这 种方位并未最终定型。因为,与其他大国相比,中国力量仍有巨幅向上的空间。一个崛起的 中国必然对人类有所贡献。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并付诸实践,塑造良好发展环境, 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的期望,更是中国作为一 个大国必然的担当。这一历史际遇决定了中国外交势必经历历史性转型。 【关键词】 历史方位 中国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外交 【中图分类号】 D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8.10.010 傅梦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武汉大学边界与海洋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关 系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政治、“一带一路”与海洋问题。主要著作有《中美战略关系 新论》《世界直接投资:发展、理论与现实》《世界大转变》(主编)等
家。美国外交政策聚焦网站甚至载文认为:“过中国经济规模在2011年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 去20个世纪中,有18个世纪中国引领着全球经经济大国,可谓亚洲第一大国。尽管根据国际货 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代中国落伍了。币基金组织按购买力平价算,中国经济在2014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独立发展的工业体系,到年即超过美国,占全球份额为16.5%,而美国为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规模虽不及美国的十分16.3%。但是,按市场汇率计算,中国GDP还是 之一,但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迅速成女于美国。中国实现由地区大国向全球性大国转 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变,还需要时间,还需要从经济、科技、军事等 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方面进一步做强自己。根据国际经济组织和美国 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国家情报委员会的一般估计,无论如何计算,中 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叫从现实方位看,中国作国经济规模捋在2030年前超过美国。而因为中国 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在经历一种国家力量与的体量及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到2030年,基于经 角色的重大转变,由于中国的经济力量具有巨幅济和人口规模、军事支出和技术投资,亚洲具备 向上的潜力,因此这种转变尚在进程中,中国的的全球力量捋超过欧洲和北美的总和。 力量与角色也尚未最终定型 三是中国正由硬实力大国走向软硬实力并 是从世界经济大国向全球经济强国转变。重的大国。作为一个大国,光靠提升硬实力仍不 中国是一个世界经济大国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引够,软实力也同样是一个崛起大国的应有标配 领世界经济增长方面,也是全球贡献最大的国软实力也更好地为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 家。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制案提供必要的支撑。这既包括发展模式、政策理 造业产出占世界的19.8%,美国占19.4%,这一小念、规则规范与标准,也包括富含中国元素的思 幅优势意义重大,正式“终结了美国保持110年之想、文化、价值观,等等。创新、协调、绿色 久的世界制造业大国的领导地位。西方甚至认为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符合各国发展的基本诉 这标志着“世界经济史上500年周期的终结”。国在求,作为中国实现发展的理念,可以影响世界。 很多具体指标上,中国丛于全球第一的位置。如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量指标居世界第一,2013的新型理念等,有利于中国加强与国际社会合 年成为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中国是最大的外汇储作,有利于引导和推动新型全球化。中国外交应 备国,新兴的对外投资大国,等等。但是,我们成为中国软实力传播与植根的引领者。 清醒看到,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算,中国 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较大,仍属发展中大国,捋中国理念呼应着世界 在较长期内仍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随 着人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资源、投资驱动 中国的崛起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辉煌一 经济增长存在局限,经济、社会转型期的问题也页。中国也是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发展的最主要代 賽出表现出来。因此从经济、科技、军事等指标表,而广大发展中经济体的成长代表着世界经济 衡量,中国还不是世界第一强国。即使成为第一力量版图的时空转换。西方中心主义呈现的动摇之 经济大国,由此向经济强国过渡还需要较长的时势已是事实。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发展,坚持维护 间。这个过程也是中国由发展中经济体走向发达国家核心利益,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经济体的过程 践行亲诚惠容、睦邻、富邻、安邻的理念,平抑 二是中国正在由地区大国向全球大国过渡。了西方不时出现的心理疑虑及对“修昔底德陷阱 MAY 2018 I FRONTIERS I 95
MAY 2018 FRONTIERS 93 家。美国外交政策聚焦网站甚至载文认为:“过 去20个世纪中,有18个世纪中国引领着全球经 济。”[1]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代中国落伍了。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独立发展的工业体系,到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规模虽不及美国的十分 之一,但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迅速成 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 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 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2]从现实方位看,中国作 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在经历一种国家力量与 角色的重大转变,由于中国的经济力量具有巨幅 向上的潜力,因此这种转变尚在进程中,中国的 力量与角色也尚未最终定型。 一是从世界经济大国向全球经济强国转变。 中国是一个世界经济大国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引 领世界经济增长方面,也是全球贡献最大的国 家。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制 造业产出占世界的19.8%,美国占19.4%,这一小 幅优势意义重大,正式“终结了美国保持110年之 久的世界制造业大国的领导地位”。西方甚至认为 这标志着“世界经济史上500年周期的终结”。[3]在 很多具体指标上,中国处于全球第一的位置。如 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量指标居世界第一,2013 年成为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中国是最大的外汇储 备国,新兴的对外投资大国,等等。但是,我们 清醒看到,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算,中国 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较大,仍属发展中大国,将 在较长期内仍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随 着人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资源、投资驱动 经济增长存在局限,经济、社会转型期的问题也 突出表现出来。因此从经济、科技、军事等指标 衡量,中国还不是世界第一强国。即使成为第一 经济大国,由此向经济强国过渡还需要较长的时 间。这个过程也是中国由发展中经济体走向发达 经济体的过程。 二是中国正在由地区大国向全球大国过渡。 中国经济规模在2011年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 经济大国,可谓亚洲第一大国。尽管根据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按购买力平价算,中国经济在2014 年即超过美国,占全球份额为16.5%,而美国为 16.3%。但是,按市场汇率计算,中国GDP还是 次于美国。中国实现由地区大国向全球性大国转 变,还需要时间,还需要从经济、科技、军事等 方面进一步做强自己。根据国际经济组织和美国 国家情报委员会的一般估计,无论如何计算,中 国经济规模将在2030年前超过美国。而因为中国 的体量及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到2030年,基于经 济和人口规模、军事支出和技术投资,亚洲具备 的全球力量将超过欧洲和北美的总和。[4] 三是中国正由硬实力大国走向软硬实力并 重的大国。作为一个大国,光靠提升硬实力仍不 够,软实力也同样是一个崛起大国的应有标配。 软实力也更好地为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 案提供必要的支撑。这既包括发展模式、政策理 念、规则规范与标准,也包括富含中国元素的思 想、文化、价值观,等等。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符合各国发展的基本诉 求,作为中国实现发展的理念,可以影响世界。 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的新型理念等,有利于中国加强与国际社会合 作,有利于引导和推动新型全球化。中国外交应 成为中国软实力传播与植根的引领者。 中国理念呼应着世界 中国的崛起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辉煌一 页。中国也是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发展的最主要代 表,而广大发展中经济体的成长代表着世界经济 力量版图的时空转换。西方中心主义呈现的动摇之 势已是事实。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发展,坚持维护 国家核心利益,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践行亲诚惠容、睦邻、富邻、安邻的理念,平抑 了西方不时出现的心理疑虑及对 “修昔底德陷阱
中国战咯 CHINA STRATEGY 的战略警惕,赢得世界多数国家的理解与支持。 此造成的掠夺、侵略、冲赛、偏执与不公正遍及 当然,现实情况是国际权势并未颠覆性变世界。对强权政治的反对、对华盛顿共识的背弃 化,西方影响不会迅速消弭。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和对不平等国际秩序的积怨等,无论在西方,还 世界的基本诉求,但国际上的强权政治阴影仍然是非西方,都较为普遍。因此即使西方学者也认 挥之不去,对既有权势的竭力掌控使建立公正为:“反对西方的全球统治并不令人奇怪。这种统 公理的国际秩序并非易事。大国之间的战争虽治是历史的偏差,由诸情况的特有结合而产生, 不可想象,但遏制与反遏制的竞争同时存在,地因而必定是暂时的。这种统治地位的终结可能 区冲赛时起时伏,霸权主义、干涉主义、制裁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机会之窗。 义时隐时现,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环境污染、 主权国家时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当然会保留 传染病扩散、粮食危机、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主权国家特质。但是,从理念与追求上讲,则超 挑战俱存,其威胁性、传导性与扩散性对人类生越了一切民族、部落、阶层、国家和地区范畴, 存与发展构成重大现实威胁,而且决非一国可以契合中国古代“四海之内皆兄弟”“世界大同”等众 单独应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脱钩,对公平多理念与人类向往的情怀,因为“环球同此凉 与自由贸易的纠结以及贫富差距、国家差距扩大热”,新全球化时代的相互依赖会使这一威知更为 造成的社会不稳定,发展失序使曾经享尽全球化清晰。 红利的发达国家在全球化问题上立场退缩,保护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 主义、关门主义抬头,全球发展问题变得十分寒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数十女 出,全球治理更为紧迫。人类同处一个地球,应提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2015年习近平 对生存与发展的威胁更需要大国担当。 主席在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的联大会议上发 人类从何丛来,向何处去?这个方向问题表《携手构建合作共贏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 今天突然变得更需要答案了。一个走进世界舞台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这一概念的内 中心、处于世界经济前沿的中国,以习近平总书涵。2017年1月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相关主题 记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提出了很多人类休戚与的演讲,从伙伴关糸、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 共的进步理念。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明交流、生态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 发表演讲时发出赢得全场热烈掌声的明确宣示:论遽,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习主席进一步指 “中国的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他呼 赢共享。"“共同体"的概念早已有之。16世纪以吁国际社会从对话协商、共建共享、交流互鉴、 来,西方一些思想家如格老秀斯、霍布斯和让·雅绿色低碳和合作共赢等方面,为推进人类命运共 克·卢梭等均从社会契约论的视角出发,探寻了同体这一目标而作出努力。 人性与社会性、契约与自由等命题,并由此形成 带一路”建设就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 “共同体”的概念。格老秀斯认为,人具有“自然社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 会性”,人性在本质上是会结成共同体的。卢梭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 认定个人自由服务于公意,没有共同体就没有自来》的重要演讲,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 由,订立契约就是为了平等,自由与平等都离不济带",并倡议以点带面、由点到线、从线到片 开共同体,离不开公意。但是,共同体并未在逐步形成欧亚区域大合作,同年10月在印尼国 全球范围建立起来。从十六世纪开后的全球统一会发表《携手共建中国一一东盟命运共同体》的 时代起,西方几乎逐步晋升全球统治的中心。由演讲并提出相关举措,包括政治上讲信修睦,经 94|学术前沿|018.05下
94 学术前沿 2018 . 05 下 中国战略 CHINA STRATEGY 的战略警惕,赢得世界多数国家的理解与支持。 当然,现实情况是国际权势并未颠覆性变 化,西方影响不会迅速消弭。尽管和平与发展是 世界的基本诉求,但国际上的强权政治阴影仍然 挥之不去,对既有权势的竭力掌控使建立公正 公理的国际秩序并非易事。大国之间的战争虽 不可想象,但遏制与反遏制的竞争同时存在,地 区冲突时起时伏,霸权主义、干涉主义、制裁主 义时隐时现,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环境污染、 传染病扩散、粮食危机、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 挑战俱存,其威胁性、传导性与扩散性对人类生 存与发展构成重大现实威胁,而且决非一国可以 单独应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脱钩,对公平 与自由贸易的纠结以及贫富差距、国家差距扩大 造成的社会不稳定,发展失序使曾经享尽全球化 红利的发达国家在全球化问题上立场退缩,保护 主义、关门主义抬头,全球发展问题变得十分突 出,全球治理更为紧迫。人类同处一个地球,应 对生存与发展的威胁更需要大国担当。 人类从何处来,向何处去?这个方向问题 今天突然变得更需要答案了。一个走进世界舞台 中心、处于世界经济前沿的中国,以习近平总书 记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提出了很多人类休戚与 共的进步理念。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 发表演讲时发出赢得全场热烈掌声的明确宣示: “中国的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 赢共享。”[5]“共同体”的概念早已有之。16世纪以 来,西方一些思想家如格老秀斯、霍布斯和让·雅 克·卢梭等均从社会契约论的视角出发,探寻了 人性与社会性、契约与自由等命题,并由此形成 “共同体”的概念。格老秀斯认为,人具有“自然社 会性”,人性在本质上是会结成共同体的。卢梭 认定个人自由服务于公意,没有共同体就没有自 由,订立契约就是为了平等,自由与平等都离不 开共同体,离不开公意。[6]但是,共同体并未在 全球范围建立起来。从十六世纪开启的全球统一 时代起,西方几乎逐步晋升全球统治的中心。由 此造成的掠夺、侵略、冲突、偏执与不公正遍及 世界。对强权政治的反对、对华盛顿共识的背弃 和对不平等国际秩序的积怨等,无论在西方,还 是非西方,都较为普遍。因此即使西方学者也认 为:“反对西方的全球统治并不令人奇怪。这种统 治是历史的偏差,由诸情况的特有结合而产生, 因而必定是暂时的。”[7]这种统治地位的终结可能 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机会之窗。 主权国家时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当然会保留 主权国家特质。但是,从理念与追求上讲,则超 越了一切民族、部落、阶层、国家和地区范畴, 契合中国古代“四海之内皆兄弟”“世界大同”等众 多理念与人类向往的情怀,[8]因为“环球同此凉 热”,新全球化时代的相互依赖会使这一感知更为 清晰。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 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数十次 提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2015年习近平 主席在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的联大会议上发 表《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 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这一概念的内 涵。2017年1月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相关主题 的演讲,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 明交流、生态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 论述,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习主席进一步指 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他呼 吁国际社会从对话协商、共建共享、交流互鉴、 绿色低碳和合作共赢等方面,为推进人类命运共 同体这一目标而作出努力。 “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 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 来》的重要演讲,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 济带”,并倡议以点带面、由点到线、从线到片、 逐步形成欧亚区域大合作,同年10月在印尼国 会发表《携手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 演讲并提出相关举措,包括政治上讲信修睦,经
济上合作共赢,安全上守相助,人文上心心相关思考的基本指南。 印,地区机制上开放包容。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 显而易见,随着中国外交的天地变得更为 的理解与支持,“一带一路”倡议逐渐成为一个具广阔,面向全球、参与全球治理的程度更为深 有全球开放性的概念。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一人,中国外交的具体目标构成更为多元、多样与 带一路"国际高峰合作论坛开幕式的演讲强调:多重。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其部分身份也有 “一带一路'重点面向亚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发达经济体的表征。因此,在成长为全球性大国 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的过程中,中国仍是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主要 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一带 力量,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最可靠的力量。与此同 建设捋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捋时,中国外交也需要兼顾发展中国家与多数发达 由大家共同分享 国家共同的诉求,尽可能扩大我们的朋友圈和可 “一带一路”开局良好,其建设大局正在全球以合作的力量。中国外交不再仅仅是谋求经济发 层面展开,这捋打造并确立中国与世界互联、互展的外部环境,而是要服务于中国梦、“两个一百 通、互动、互蠃的合作模式。丝路精神展现的和年目标和国家安全观整体构成的需要,塑造有利 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深入人于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安全与文化等的整体 心,有利于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发展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不移推进中 特色大国外交,营造了我国发展的和平国际环 中国外交转型已然在前 境和良好周边环境”。这仍捋成为我们未来外交 的基本遵循。 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新形势下,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会更为频繁 及“一带一路”的实践等,为中国外交赋予巨大的而且更多表现为双向性和多重性,而不再是单向 想像空间和具有世界吸引力的行动路径。中国外道的,不再是中国单方与国际接轨的问题,而是 交划时代意义的转型已然在前 需要中国与国际社会相关方良性互动、相互适 在新的时空背景下,中国成为全球性大国和应。在全球治理中国际社会也更需要中国主动发 强国,更要求我们具有全球眼光。中国外交的目力,施加影响。塑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有自己发展 标要探讨如何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实现中国的需要,有维护日益增长的海外利益的需要,也 与世界的良性互动。这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顺应了世界的呼声与期皇。为维护地区和平、打 想,也是其建设的重要一环。这需要我们更清晰击恐怖主义、应对重大公共危机,中国军事力 明确地界定中国的国家利益,包括生死攸关的、量更应加快走出去,这是成为一个大国的应有担 至关重要的、重要的和一般的国家利益,建立维当。为此,甚至要求我们能与时俱进突破一些既 护国家利益的能力体糸;把握好世界变化的脉有的自我设限与约束。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国也 动,在一个我们所倡导的开放、包容、合作、互不再是追随者或跟跑者,需要通过引领创新发展 利的世界中确立中国与世界更好更深地互动的方自己,需要引领国际规则构建,特别是在面对全 略,包括战略目标、支柱、方式、理念、原则与球化遭遇逆风时更需要中国成为推动新型全球化 基本遵循。直接说来,就是中国进入了需要考虑的引领者、领跑者。中国不会再重复传统大国 制定中国的全球战略的时期,对此至少在思想上味强调本国利益至上的历史遗风,而是要像“一带 我们要有认真的谋划和必要的准备。党的十八大 路”倡议、亚投行的建立与运营所提倡的理念 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相样,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方式,持久推动世 MAY 2018 I FRONTIERS I 95
MAY 2018 FRONTIERS 95 济上合作共赢,安全上守望相助,人文上心心相 印,地区机制上开放包容。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 的理解与支持,“一带一路”倡议逐渐成为一个具 有全球开放性的概念。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一 带一路”国际高峰合作论坛开幕式的演讲强调: “‘一带一路’重点面向亚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 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 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一带一路’ 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将 由大家共同分享。”[9] “一带一路”开局良好,其建设大局正在全球 层面展开,这将打造并确立中国与世界互联、互 通、互动、互赢的合作模式。丝路精神展现的和 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深入人 心,有利于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中国外交转型已然在前 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及“一带一路”的实践等,为中国外交赋予巨大的 想像空间和具有世界吸引力的行动路径。中国外 交划时代意义的转型已然在前。 在新的时空背景下,中国成为全球性大国和 强国,更要求我们具有全球眼光。中国外交的目 标要探讨如何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实现中国 与世界的良性互动。这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 想,也是其建设的重要一环。这需要我们更清晰 明确地界定中国的国家利益,包括生死攸关的、 至关重要的、重要的和一般的国家利益,建立维 护国家利益的能力体系;把握好世界变化的脉 动,在一个我们所倡导的开放、包容、合作、互 利的世界中确立中国与世界更好更深地互动的方 略,包括战略目标、支柱、方式、理念、原则与 基本遵循。直接说来,就是中国进入了需要考虑 制定中国的全球战略的时期,对此至少在思想上 我们要有认真的谋划和必要的准备。党的十八大 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相 关思考的基本指南。 显而易见,随着中国外交的天地变得更为 广阔,面向全球、参与全球治理的程度更为深 入,中国外交的具体目标构成更为多元、多样与 多重。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其部分身份也有 发达经济体的表征。因此,在成长为全球性大国 的过程中,中国仍是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主要 力量,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最可靠的力量。与此同 时,中国外交也需要兼顾发展中国家与多数发达 国家共同的诉求,尽可能扩大我们的朋友圈和可 以合作的力量。中国外交不再仅仅是谋求经济发 展的外部环境,而是要服务于中国梦、“两个一百 年”目标和国家安全观整体构成的需要,塑造有利 于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安全与文化等的整体 发展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不移推进中 国特色大国外交,营造了我国发展的和平国际环 境和良好周边环境”。[10]这仍将成为我们未来外交 的基本遵循。 新形势下,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会更为频繁, 而且更多表现为双向性和多重性,而不再是单向 道的,不再是中国单方与国际接轨的问题,而是 需要中国与国际社会相关方良性互动、相互适 应。在全球治理中国际社会也更需要中国主动发 力,施加影响。塑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有自己发展 的需要,有维护日益增长的海外利益的需要,也 顺应了世界的呼声与期望。为维护地区和平、打 击恐怖主义、应对重大公共危机,中国军事力 量更应加快走出去,这是成为一个大国的应有担 当。为此,甚至要求我们能与时俱进突破一些既 有的自我设限与约束。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国也 不再是追随者或跟跑者,需要通过引领创新发展 自己,需要引领国际规则构建,特别是在面对全 球化遭遇逆风时更需要中国成为推动新型全球化 的引领者、领跑者。中国不会再重复传统大国一 味强调本国利益至上的历史遗风,而是要像“一带 一路”倡议、亚投行的建立与运营所提倡的理念一 样,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方式,持久推动世
中国战咯 CHINA STRATEGY 界的一体化进程,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稳定与 economy 发展,努力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5]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一在 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2017年1月18日, 注释 tp://www.aisixiang.com/data/102869.html [1 John Feffer, "The Next Great Transformation- [6][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 Should the united states look to china for史》(下),刘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Inspiration?,http://www.ips-dc.orgthe_next_gre 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从史前到21世纪》,吴象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 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北京:人社,2016年,第474页 民出版社,2017年,第27页 [8]《论语·颜渊》《礼记·礼运》 [3" China became world's top manufacturing [9]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 nation, ending 11(0 year US leadership",htp:!/设—一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 en.mercopress.com/2011/03/15/china-became-world-式上的演讲》(2017年5月14日),《光明日 s-top- manufacturing- nation- ending-110-year-us-报》,2017年5月15日 [1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4] Charles Riley," Intel report: Chinas economy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 to surpass t.S.by2030°, December1o,2012,htt/4》,《人民日报》,2017年7月28日 economy. money. cnn. com/2012/12/10/china-us 责缩/周于琬 China and the Worl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Shift of National Power Abstract: The tremendous achievements made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conomy have brought up China in a new historical position in the changing global power landscape. This position is not finalized. Because compared with other major powers,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China's strength to increase greatly. A rising China will certainly contribute to mankind. Contributing Chinese wisdom, providing Chinese plans and putting them into practice, creating a good environment for development, and actively icipating in global governance are not only the needs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orld, but also what China should undertake as a great power. This has determined that the Chinese diplomacy is bound to undergo a historic transformation Keywords: Historical orientation, Chinese ideas, community of shared destiny for mankind, Chinese diplomacy 961学术前沿|208.05下
96 学术前沿 2018 . 05 下 中国战略 CHINA STRATEGY 界的一体化进程,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稳定与 发展,努力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注释 [1]John Feffer," The Next Great Transformation— S h ou l d t h e Un it e d St at e s L o ok t o C h i n a for Inspiration?", http://www.ips-dc.org_ the_next_great_ transformation/.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 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北京:人 民出版社,2017年,第27页。 [3]"China became world's top manufacturing nation, ending 110 year US leadership", http:// en.mercopress.com/2011/03/15/china-became-worlds-top-manufacturing-nation-ending-110-year-usleadership. [4] Charles Riley, "Intel report: China's economy to surpass U.S. by 2030", December 10, 2012, http:// economy.money.cnn.com/2012/12/10/china-useconomy/. [5]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 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2017年1月18日, http://www.aisixiang.com/data/102869.html。 [6][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 史》(下),刘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年。 [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从史前到21世纪》,吴象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 社,2016年,第474页。 [8]《论语·颜渊》《礼记·礼运》。 [9]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 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 式上的演讲》(2017年5月1 4日),《光明日 报》,2017年5月15日。 [1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旗帜 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 斗》,《人民日报》,2017年7月28日。 责 编/周于琬 China and the Worl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Shift of National Power Fu Mengzi Abstract: The tremendous achievements made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conomy have brought up China in a new historical position in the changing global power landscape. This position is not finalized. Because compared with other major powers,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China's strength to increase greatly. A rising China will certainly contribute to mankind. Contributing Chinese wisdom, providing Chinese plans and putting them into practice, creating a good environment for development, and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global governance are not only the needs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world, but also what China should undertake as a great power. This has determined that the Chinese diplomacy is bound to undergo a historic transformation. Keywords: Historical orientation, Chinese ideas, community of shared destiny for mankind, Chinese diplomacy
(上接75页)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1995,pp.2 44][46]《世界首位机器人公民索菲亚 42]参见 Wang Pei," What Do You Mean by我不想成为人类》,新浪财经网,2018年2月 At?,conferenceonArtificialGeneralIntelligenceE,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8-02-05/doc First Agi Conference, 2008, Pp 362-373; Rosenblatt, E, ifyreuzn3381924shtmle The Perceptron: a probabilistic model for information [48]《世界首位机器人公民呼吁沙特给予 storage and organization in the brain, Psychological妇女更多权利》,腾讯科技,2017年12月6日 Review, 1958, 65(6), Pp 386-408; Brooks, RA http://tech.qg.com/a/20171206/008120.htmo Intelligence without representation", Artificial [49]《世界首位机器人公民诞生她还有 Intelligence, 1991, 65, pp. 144 个兄弟姐妹》,腾讯新闻,2017年11月12日, [43]wendellWallachandColinAllen,Moralhttp://news.jstv.com/a/20171112/1510468673508 Machines: Teaching Robots Right from Wrong, Oxford shtml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97,10 责编/刁娜 Analysis of the Tool and Sociality of"Humanoid Robots The Genetic Significance of the Worlds First"Robot Citizen Tao Abstract: The human society has always invented, produced or created"artificial intelligence"or even the"humanoid robot"a a tool, which means"instrumentality"is its first attribute. However, as the"robots that are able to use tools", the"humanoid robots nay also acquire the same IQ, EQ, and ethical morality as the humans through autonomous means such as self-learning, thereby gaining significantsociality". The worlds first"robot citizen""Sophia" gives people more visions in terms of concepts such a citizenship, society, and the count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 which is the most direct"soil"of human social ife, especially the political life, has begun to produce changes such as"disenchantment"and remodeling in the genetic ser Keywords: Humanoid robot, robot citizen, instrumentality, sociality, state-society relationship MAY 2018 I FRONTIERS I 97
MAY 2018 FRONTIERS 97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95, pp. 2. [42]参见Wang Pei, "What Do You Mean by 'A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First Agi Conference, 2008, pp.362-373;Rosenblatt,F., "The Perceptron:a probabilistic model for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organization in the brain", Psychological Review , 1958, 65(6), pp. 386-408; Brooks,R.A., "Intelligence without represent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991, 65, pp. 144. [43]Wendell Wallach and Colin Allen, Moral Machines:Teaching Robots Right from Wr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 97, 10. [44][46]《世界首位机器人公民索菲亚: 我不想成为人类》,新浪财经网,2018年2月5 日,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8-02-05/docifyreuzn3381924.shtml。 [48]《世界首位机器人公民呼吁沙特给予 妇女更多权利》,腾讯科技,2017年12月6日, http://tech.qq.com/a/20171206/008120.htm。 [49]《世界首位机器人公民诞生 她还有七 个兄弟姐妹》,腾讯新闻,2017年11月12日, http://news.jstv.com/a/20171112/1510468673508. shtml。 责 编/刁 娜 Analysis of the Tool and Sociality of "Humanoid Robots" —The Genetic Significance of the World’s First "Robot Citizen" Tao Qing Abstract: The human society has always invented, produced or crea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r even the "humanoid robot" as a tool, which means "instrumentality" is its first attribute. However, as the "robots that are able to use tools", the "humanoid robots" may also acquire the same IQ, EQ, and ethical morality as the humans through autonomous means such as self-learning, thereby gaining significant "sociality". The world’s first "robot citizen" "Sophia" gives people more visions in terms of concepts such as citizenship, society, and the count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 which is the most direct "soil" of human social life, especially the political life, has begun to produce changes such as "disenchantment" and remodeling in the genetic sense. Keywords: Humanoid robot, robot citizen, instrumentality, sociality, state-society relationship (上接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