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冲刺卷(1)(江苏卷)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获得幸福的关键不在于_某些标准或者避免某些问题,而在于保持着一种谦卑而 认真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痛苦和希望 ②乐伎俑眉目刻画淸晰,姿态各异,神情专注。特别是执拍板俑,侧耳凝神,像是陶醉 于那美妙的音乐中,给人以的感觉。 ③对于学生 大众而言,生僻字虽然不是汉字学习的重点,但在有能力的情况下, 多掌握一些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A.遵循呼之欲出甚至 遵守呼之欲出乃至 C.遵循栩栩如生乃至 遵守栩栩如生甚至 【答案】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遵循”意为“遵照”,如“遵循原则”,“遵守”是依照规定行动, 不违背,如“遵守规则”“遵守纪律”。联系①句语境,与“标准”搭配,应选用“遵循”。“呼之 欲出”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栩栩生”形容非常逼真, 像活的一样。第二句中,说的是“执拍板俑”“侧耳凝神”的状态,故使用“栩栩如生”。“甚至” 和“乃至”都表示强调和突出,有时可以互换。从语意轻重来看,“乃至”语意较轻,有意料之中的 意思。“甚至”语意较重,有意料之外的意思。从语体色彩来看,“乃至”多用于书面语,“甚至” 则书面语和口语都常用。第三句中,从语义上来看,应属于意料之中,故使用“乃至”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 义范围的大小等。比如本题中,“呼之欲出”多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栩栩 如生”侧重“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 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比如“遵守” 般与“规则”“纪律”这些规定行动,而“遵循”一般是跟“原则”“标准”等搭配。 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 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 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 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 义重复的现象。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韩国和中国的水产公司将在被日本称为北方领土的国后岛成立合资公司养殖海参,双 方已于本月初签署了备忘录并基本达成一致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①获得幸福的关键不在于 某些标准或者避免某些问题,而在于保持着一种谦卑而 认真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痛苦和希望。 ②乐伎俑眉目刻画清晰,姿态各异,神情专注。特别是执拍板俑,侧耳凝神,像是陶醉 于那美妙的音乐中,给人以 的感觉。 ③对于学生 大众而言,生僻字虽然不是汉字学习的重点,但在有能力的情况下, 多掌握一些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A.遵循 呼之欲出 甚至 B.遵守 呼之欲出 乃至 C.遵循 栩栩如生 乃至 D.遵守 栩栩如生 甚至 【答案】C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 义范围的大小等。比如本题中,“呼之欲出”多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栩栩 如生”侧重“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 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比如“遵守”一 般与“规则”“纪律”这些规定行动,而“遵循”一般是跟“原则”“标准”等搭配。 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 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 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 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 义重复的现象。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 分) A.韩国和中国的水产公司将在被日本称为北方领土的国后岛成立合资公司养殖海参,双 方已于本月初签署了备忘录并基本达成一致
B.在朱清时看来,落后的机制是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不能提高的重要原因,只有把学校 推向市场,才能提高大学的办学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C.李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 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因发热患者增多,安徽省省立儿童医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 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査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 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语序不当,应将“基本达成一致”和 签署了备忘录”调换位置;C项表意不明“部分”可为福利院,也可为孤儿。D项宾语 残缺,应改为“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的办法”。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 比如A项,经过压缩即可发现,语序不当,应将“基本达成一致”和“签署了备忘录” 调换位置。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 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 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 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 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 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3.下列各句中修辞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B.秋雨跳着欢快的舞蹈,一下就是几天,什么活也干不了,真是闷死人了 C.我和村里的伙伴们跳入清澈的水中,恬静的塘面便响起一片喧闹声,水流像父亲有力 的大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像荡在摇篮中。 D.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 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 【答案】D 试题分析:题干间的是“修辞使用恰当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修辞的辨析能力。A项,“流淌的小河 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比喻不当。“脉搏”可以跳动不能流动,“小河”可以流动 不能跳动,两者没有相似点,构不成比喻。B项,“秋雨跳着欢快的舞蹈”拟人不当,与人物心情不协 调。¢项,“水流像父亲有力的大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比喻不合语境,应改称“水流像母亲柔和的 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
B.在朱清时看来,落后的机制是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不能提高的重要原因,只有把学校 推向市场,才能提高大学的办学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C.李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 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因发热患者增多,安徽省省立儿童医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 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 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 项语序不当,应将“基本达成一致”和 “签署了备忘录”调换位置;C 项表意不明“部分”可为福利院,也可为孤儿。D 项宾语 残缺,应改为“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的办法”。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 比如 A 项,经过压缩即可发现,语序不当,应将“基本达成一致”和“签署了备忘录” 调换位置。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 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 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 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 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 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3.下列各句中修辞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B.秋雨跳着欢快的舞蹈,一下就是几天,什么活也干不了,真是闷死人了。 C.我和村里的伙伴们跳入清澈的水中,恬静的塘面便响起一片喧闹声,水流像父亲有力 的大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像荡在摇篮中。 D.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 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 【答案】D
【考点定位】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易错警示】本题考查修辞的运用。对于修辞,很多同学只能了解其形,不能把握其神。对 于比喻,很多考生只能注意到比喻词,却忽略本体和喻体之间应该有相似性。比如A项, 考生光注意到“像”,再看到有本体“小河”,有喻体“脉搏”,就觉得应该是比喻 便认为正确了。却忽略了“流淌”这一修饰词,而后面的“脉搏”却是“跳动的”,两 者没有相似点,故错误。B项,考生会看到“秋雨跳着欢快的舞蹈”,却忽略了后面的心 情“什么活也干不了,真是闷死人了”,显而易见景与情不一致,错误。C项,光注意到 “水流像父亲有力的大手”,却没有注意到后面的“轻轻地抚摸”,两者之间显然没有 相似性 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莫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如此定义作品的“深刻”: 分析造成苦难的原因,才可能写出深刻的苦难,写出真正的悲剧和命运。 ①只有正视人心中的恶 ②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动物性的一面 ③才是真正深刻、真正触及灵魂的 ④只有正视人类自身个性方面难以克服的弱点和缺陷 ⑤有一些难以克制的个人欲望 ⑥正视它们所带来的命运的变迁 A.①④⑥③②⑤B.①⑤②⑥④③C.④⑥①②⑤③D.④⑥③②⑤ 【答案】D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首先应浏览所给的语段和句子,把握中心意思,再看所给的 小句子,借助关联词、指代词等把握句和句之间的关系。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 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间题,答题是先确症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 后总体审查。根据标点符号,可以看出最后一个空和后面句子是一个整体,后面有才可能这样的词语, 可判定最后一个空应该有“只有这样的词语,而所给的六句话中,只有①④符合,所以就可断定应该选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 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 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 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 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
【考点定位】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易错警示】本题考查修辞的运用。对于修辞,很多同学只能了解其形,不能把握其神。对 于比喻,很多考生只能注意到比喻词,却忽略本体和喻体之间应该有相似性。比如 A 项, 考生光注意到“像”,再看到有本体“小河”,有喻体“脉搏”,就觉得应该是比喻, 便认为正确了。却忽略了“流淌”这一修饰词,而后面的“脉搏”却是“跳动的”,两 者没有相似点,故错误。B 项,考生会看到“秋雨跳着欢快的舞蹈”,却忽略了后面的心 情“什么活也干不了,真是闷死人了”,显而易见景与情不一致,错误。C 项,光注意到 “水流像父亲有力的大手”,却没有注意到后面的“轻轻地抚摸”,两者之间显然没有 相似性。 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莫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如此定义作品的“深刻”: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分析造成苦难的原因,才可能写出深刻的苦难,写出真正的悲剧和命运。 ①只有正视人心中的恶 ②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动物性的一面 ③才是真正深刻、真正触及灵魂的 ④只有正视人类自身个性方面难以克服的弱点和缺陷 ⑤有一些难以克制的个人欲望 ⑥正视它们所带来的命运的变迁 A.①④⑥③②⑤ B.①⑤②⑥④③ C.④⑥①②⑤③ D.④⑥③②⑤ ① 【答案】D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 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 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 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 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
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 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 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 5.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公布了去年对日美中3国7233名高中生进行的调查结果,下面的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问卷调查问题 回答日本美国 中国 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人是7.5%57.2%42.2% 觉得自己优秀 否 .学校里有能理解我的老师是 52.7%74.4% A.父母非常了解我 是|68 A.日本学生普遍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 B.高中生大多觉得父母师长懂得自己 C.美国学生充满自信、自我认同度高 D.高中生不要妄自菲薄,要树立奋斗 【答案】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本题,可根据图标中的数据及调查项目,结合着选项 的表示分析判断,由图中第一项可知,中国的调查中觉得自己有价值的人占42.2%,因此D项,文 中无依据。故选D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给季弟书 辛卯月日,客粤二旬。每念吾弟介然不苟,颇以远大相期,圣人所谓“刚毅木讷”,庶 几近之;但刚为美德,吾弟却于此成一“疏”字,生一“褊”字,又渐流一“傲”字。 往时我之督弟甚严,近五六年,见弟立志操行,颇成片段。每欲长养吾弟一段勃然挺然 之气,不忍过为折抑,又我每有优柔姑息之病,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 凡细故偶失,多为姑容,使弟不生疑忌,矢直无讳。坐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然我此等 即是姑息,欲归为弟畅言。 弟与人执事,亦颇竭忠,每乏周详之虑:临事时患难险阻都所不避,而不能为先事之计 以为大节无损。诸细行杂务,不留心无大害,然因此失事误人,因以失己者多有之。此则所
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 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 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 5.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公布了去年对日美中 3 国 7233 名高中生进行的调查结果,下面的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问卷调查问题 回答 日本 美国 中国 1.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人 是 7.5% 57.2% 42.2% 2.觉得自己优秀 否 83.2% 11.2% 32.7% 3.学校里有能理解我的老师 是 52.7% 74.4% 62.3% 4.父母非常了解我 是 68.0% 82% 85% A.日本学生普遍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 B.高中生大多觉得父母师长懂得自己 C.美国学生充满自信、自我认同度高 D.高中生不要妄自菲薄,要树立奋斗目 标 【答案】D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给季弟书 魏 禧 辛卯月日,客粤二旬。每念吾弟介然不苟,颇以远大相期,圣人所谓“刚毅木讷”,庶 几近之;但刚为美德,吾弟却于此成一“疏”字,生一“褊”字,又渐流一“傲”字。 往时我之督弟甚严,近五六年,见弟立志操行,颇成片段。每欲长养吾弟一段勃然挺然 之气,不忍过为折抑,又我每有优柔姑息之病,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 凡细故偶失,多为姑容,使弟不生疑忌,矢直无讳。坐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然我此等 即是姑息,欲归为弟畅言。 弟与人执事,亦颇竭忠,每乏周详之虑;临事时患难险阻都所不避,而不能为先事之计, 以为大节无损。诸细行杂务,不留心无大害,然因此失事误人,因以失己者多有之。此则所
谓疏也。疾恶如仇,辄形辞色:亲友有过,谏而不听,遂薄其人:人轻己者,拂然去之;行 有纤毫不遂其志,则抑郁愤闷不能终朝。此诚褊衷,不可不化。其人庸流也,则以庸流轻之 其人下流也,则以下流绝之:岸然之气,不肯稍为人屈。遂因而不屑一世,凌铄侪辈。长此 不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夫疏则败事,褊则邻于刻薄,傲则绝物而终为物绝:三者皆刚 德之害。然皆自刚出之,倘能增美去害,则于古今人中当自造一诣矣。子夏问孝,子曰:“色 难”,先儒以为“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吾弟之事 父兄多恭谨,然婉容愉色抑何少也!岂其无乐爱耶?盖无学问以化其刚,岸然之气,欲下之 而不能下也。弟行勉之矣!(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念吾弟介然不苟 介:耿直 B.坐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坐:因为 C.谏而不听,遂薄其人 薄:接近 D.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婉:和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解释,要重视那些在所学课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那些意义与现代 汉语中已有较大差异的词语,以及一词多义的词语。文言实词应该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词 语予以解释,并且要根据该词在某句子中的切实意义给予恰当的解释,以使句子前后语 气通畅、意义明白正确为标准。具体分析时,还要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C项,薄,轻视 故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7.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颇以远大相期 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B.往时我之督弟甚严 句读之不知 C.欲归为弟畅言 不足为外人道也 D.岂其无乐爱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答案】C 试题分析: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数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 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A项介词,用介词,因为。B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 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均为介词,向,跟。D项语气副词,难道(表反间问)浯气副词,一定(表 祈使)。故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
谓疏也。疾恶如仇,辄形辞色;亲友有过,谏而不听,遂薄其人;人轻己者,拂然去之;行 有纤毫不遂其志,则抑郁愤闷不能终朝。此诚褊衷,不可不化。其人庸流也,则以庸流轻之; 其人下流也,则以下流绝之;岸然之气,不肯稍为人屈。遂因而不屑一世,凌铄侪辈。长此 不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夫疏则败事,褊则邻于刻薄,傲则绝物而终为物绝:三者皆刚 德之害。然皆自刚出之,倘能增美去害,则于古今人中当自造一诣矣。子夏问孝,子曰:“色 难”,先儒以为“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吾弟之事 父兄多恭谨,然婉容愉色抑何少也!岂其无乐爱耶?盖无学问以化其刚,岸然之气,欲下之 而不能下也。弟行勉之矣!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每念吾弟介.然不苟 介:耿直 B.坐.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 坐:因为 C.谏而不听,遂薄.其人 薄:接近 D.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婉:和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解释,要重视那些在所学课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那些意义与现代 汉语中已有较大差异的词语,以及一词多义的词语。文言实词应该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词 语予以解释,并且要根据该词在某句子中的切实意义给予恰当的解释,以使句子前后语 气通畅、意义明白正确为标准。具体分析时,还要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C 项,薄,轻视。 故选 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7.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颇以.远大相期 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B.往时我之.督弟甚严 句读之.不知 C.欲归为.弟畅言 不足为.外人道也 D.岂其.无乐爱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答案】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①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
②长此不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 【答案】①我弟弟你总是慷慨直言,神色端正,纠正我的不足,不知不觉间成了我敬重的朋 友。(4分)②如果长期这样下去不有所警戒,自视甚高而傲视他人,(就会)逐渐招 致大的过错。(4分) 【解析】 试题分析:句子翻译,应将待译句子放回语境去理解,也应注意尽可能直译,将句中重点词 语的意思落实,补出省略成分,将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习惯译出。本题关键词:“匡”, 纠正,匡正;“不逮”,不足;“隐”,不知不觉地,暗暗地:“畏”,敬重,敬畏, 尊重。“惩”,警戒:“矜己”,夸耀自己:“傲物”,傲视他人: 过错。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9.在给弟弟的这封信中,作者认为与人相处应遵循哪几条准则?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①虑事周详:②心胸开阔:③为人亲和;④保持刚正。(每点1分,4分)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目一要注意从原文中寻找对应信息,二要认真比较,不漏过任何字眼。命题者往往 在转述中变换一些信息对答题者进行千扰,故解答这类题重在细心。例如,最后一段“弟与人执事, 亦颇竭忠,每乏周详之虑”可概括为虑事周详;以此类推,再从心胸开阔、为人亲和、保持刚正等方 面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辛卯年,我客居粤地已有二十来天了。常常想到我弟弟为人耿直做事谨慎,很期望你有 远大的前程,圣人所说的“坚强、果敢、质朴、谨慎”,你大概都靠得上了;只是“刚”本 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我弟弟却在这方面变成了一个“疏”字,再变为一个“褊”字,后又慢 慢变成了一个“傲”字了 过去我对弟弟你管教很严,最近五六年来,看到弟弟你所确立的志趣及操守,很有建树 和气象,能看出你已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人。常想慢慢培养出我弟弟的一腔正气与傲然自立的 精神,所以总不忍心过于压制你,再加上我自身常有优柔寡断、迁就纵容的缺点,我弟弟你 总是慷慨直言,神色端正,纠正我的不足,不知不觉间成了我敬重的朋友,大凡小的偶尔的 过失,我都会宽容你,让弟弟你不会因此而有所犹豫顾忌,能正直做人而又无所顾虑。因为 这两点,所以我现在管教你也还是很宽松的。但我这样做就是一种纵容,很想回去跟你畅叙 番 弟弟你和人一同做事,也是很尽职的,常常缺乏周全的考虑:遇事你从不回避艰难险阻, 却不能事先考虑清楚,总认为这样做不会损害大的原则。不关注日常事务中的细节之处,似 乎并不会有太大的危害,但因此而做错了事贻误他人,从而又害了自己的事是常常有的。这 就是我所说的“疏”啊。你恨世间恶事,视同仇敌,总是表现在言辞和脸色上:亲朋好友有
②长此不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 【答案】① 我弟弟你总是慷慨直言,神色端正,纠正我的不足,不知不觉间成了我敬重的朋 友。(4 分)② 如果长期这样下去不有所警戒,自视甚高而傲视他人,(就会)逐渐招 致大的过错。(4 分) 【解析】 试题分析:句子翻译,应将待译句子放回语境去理解,也应注意尽可能直译,将句中重点词 语的意思落实,补出省略成分,将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习惯译出。本题关键词:“匡”, 纠正,匡正;“不逮”,不足;“隐”,不知不觉地,暗暗地;“畏”,敬重,敬畏, 尊重。 “惩”,警戒;“矜己”,夸耀自己;“傲物”,傲视他人;“驯”,逐渐;“弊”, 过错。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9.在给弟弟的这封信中,作者认为与人相处应遵循哪几条准则?请简要概括。(4 分) 【答案】① 虑事周详;② 心胸开阔;③ 为人亲和;④ 保持刚正。(每点 1 分,4 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参考译文】 辛卯年,我客居粤地已有二十来天了。常常想到我弟弟为人耿直做事谨慎,很期望你有 远大的前程,圣人所说的“坚强、果敢、质朴、谨慎”,你大概都靠得上了;只是“刚”本 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我弟弟却在这方面变成了一个“疏”字,再变为一个“褊”字,后又慢 慢变成了一个“傲”字了。 过去我对弟弟你管教很严,最近五六年来,看到弟弟你所确立的志趣及操守,很有建树 和气象,能看出你已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人。常想慢慢培养出我弟弟的一腔正气与傲然自立的 精神,所以总不忍心过于压制你,再加上我自身常有优柔寡断、迁就纵容的缺点,我弟弟你 总是慷慨直言,神色端正,纠正我的不足,不知不觉间成了我敬重的朋友,大凡小的偶尔的 过失,我都会宽容你,让弟弟你不会因此而有所犹豫顾忌,能正直做人而又无所顾虑。因为 这两点,所以我现在管教你也还是很宽松的。但我这样做就是一种纵容,很想回去跟你畅叙 一番。 弟弟你和人一同做事,也是很尽职的,常常缺乏周全的考虑;遇事你从不回避艰难险阻, 却不能事先考虑清楚,总认为这样做不会损害大的原则。不关注日常事务中的细节之处,似 乎并不会有太大的危害,但因此而做错了事贻误他人,从而又害了自己的事是常常有的。这 就是我所说的“疏”啊。你恨世间恶事,视同仇敌,总是表现在言辞和脸色上;亲朋好友有
了过错,你劝了他们还是不听,于是你就轻看那个人;别人不看重你,你总是很生气地远离 他:别人的行为中有一点不如你所愿,你就整天心怀愤恨、郁郁寡欢。这真的是心胸狭窄, 不能不改变啊。有些人属平庸之辈,你就把他当作平庸之人而轻视人家:有的人地位微贱, 你就把他当地位低的人而拒绝往来:你的傲气,总是不肯因为别人而稍稍委屈一下。因此你 总是不可一世,欺凌排斥他人。如果长期这样下去不有所警戒,自视甚高而傲视他人,(就 会)逐渐招致大的过错。为人粗疏就要坏事,心胸狭小就会接近刻薄,高傲就会隔绝他人而 最终被他人隔绝:这三点都是刚直之德的害处啊。但是这几点毕竟是出于刚直,如果能扬其 长避其短,就能在古今之人中独自拥有一种造诣了。子夏向孔子请教孝的问题,孔子说:“(对 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先贤们认为“内心有真情的人态度一定会平顺温和,平顺温和 的人就一定会有愉悦的气色,有愉悦的气色就一定会有和顺之貌”。我的弟弟对待父兄总是 很恭顺谨慎的,但是和顺之貌怎么反而这么少见呢?难道你没有快乐缺少关爱吗?大概是还 缺少一种学问来柔化你那刚直和高傲的品性,使得你想要谦为人下而又不能谦啊。弟弟自勉 吧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1)首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诗人形象?(3分) 【答案】刻画了一位多年漂泊,年华已逝,遇友伤怀的诗人形象。 【解析】 试题解析:一般说来,诗歌作品的人物形象包括作为描写客体的人物和抒情主人公。本诗首 联刻画的是形象是诗人自己。解题时可以根据诗歌中人物外貌、神态、举止的描写,来 把握人物形象。“十年”写出时间长,“如萍”说明漂泊,第一句表明在外漂泊多年。 “白首”写出年华已逝“泪满缨”写出伤怀。所以首联刻画了刻画了一位多年漂泊,年 华已逝,遇友伤怀的诗人形象。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②)这首诗的第三联“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 析。(4分) 【答案】运用了对比手法(1分),诗人将“贫”与“贵”“春偏少”与“月最明”进行对比 (1分),生动揭示出当时贫富不公的社会现象(1分),表达了对自己才华遭压抑的不
了过错,你劝了他们还是不听,于是你就轻看那个人;别人不看重你,你总是很生气地远离 他;别人的行为中有一点不如你所愿,你就整天心怀愤恨、郁郁寡欢。这真的是心胸狭窄, 不能不改变啊。有些人属平庸之辈,你就把他当作平庸之人而轻视人家;有的人地位微贱, 你就把他当地位低的人而拒绝往来;你的傲气,总是不肯因为别人而稍稍委屈一下。因此你 总是不可一世,欺凌排斥他人。如果长期这样下去不有所警戒,自视甚高而傲视他人,(就 会)逐渐招致大的过错。为人粗疏就要坏事,心胸狭小就会接近刻薄,高傲就会隔绝他人而 最终被他人隔绝:这三点都是刚直之德的害处啊。但是这几点毕竟是出于刚直,如果能扬其 长避其短,就能在古今之人中独自拥有一种造诣了。子夏向孔子请教孝的问题,孔子说:“(对 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先贤们认为“内心有真情的人态度一定会平顺温和,平顺温和 的人就一定会有愉悦的气色,有愉悦的气色就一定会有和顺之貌”。我的弟弟对待父兄总是 很恭顺谨慎的,但是和顺之貌怎么反而这么少见呢?难道你没有快乐缺少关爱吗?大概是还 缺少一种学问来柔化你那刚直和高傲的品性,使得你想要谦为人下而又不能谦啊。弟弟自勉 吧!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1)首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诗人形象?(3 分) 【答案】刻画了一位多年漂泊,年华已逝,遇友伤怀的诗人形象。 【解析】 试题解析:一般说来,诗歌作品的人物形象包括作为描写客体的人物和抒情主人公。本诗首 联刻画的是形象是诗人自己。解题时可以根据诗歌中人物外貌、神态、举止的描写,来 把握人物形象。“十年”写出时间长,“如萍”说明漂泊,第一句表明在外漂泊多年。 “白首” 写出年华已逝“泪满缨”写出伤怀。所以首联刻画了刻画了一位多年漂泊,年 华已逝,遇友伤怀的诗人形象。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2)这首诗的第三联“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 析。(4 分) 【答案】运用了对比手法(1 分),诗人将“贫”与“贵”“春偏少”与“月最明”进行对比 (1 分),生动揭示出当时贫富不公的社会现象(1 分),表达了对自己才华遭压抑的不
平及对统治者的不满(1分) 试题解析: 解答此类题时,首先准确辨识诗词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侧重对內容表达所起的 作用和产生的效果。答题模式一般采用手法一具体分析-效果。本诗第三联“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家 家月最明”中“贫”“贵”,“陋巷”“蒙家”可以看出是对比手法。然后结合全诗,联系诗人情感, 分析对比手法的作用是诗人将“贫”与“贵”“春偏少”与“月最明”进行对比,生动揭示出当时贫 富不公的社会现象,表达的情感是对自己才华遭压抑的不平及对统治者的不满。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作者在这首诗中流露出哪些思想感情?请作简要概括。(4分) 【答案】首联表达诗人颠沛流离的感慨:颔联诗人感叹年华蹉跎,借酒浇愁:颈联对世态炎 凉、统治者的控诉:尾联对未来、国家前途的期待。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 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 析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一是诗中哪些诗句带有明显、强烈的感情色彩词语 二是诗中描述图景与作者情感的关系:三是注释暗示信息。本诗首联“十年身事各如萍 白首相逢泪满缨”表达诗人颠沛流离的感慨:颔联“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表达诗人感叹年华蹉跎,借酒浇愁:颈联“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运用对 比手法,对世态炎凉、统治者的控诉:尾联对未来、国家前途的期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 (庄子《逍遥游》)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3)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 (4)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 (5)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6)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7)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8)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欧阳 修《伶官传序》) 【答案】(1)而后乃今将图南 (2)黄发垂髫(3)枯松倒挂倚绝壁(4)梦啼妆 泪红阑干
平及对统治者的不满(1 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3)作者在这首诗中流露出哪些思想感情?请作简要概括。(4 分) 【答案】首联表达诗人颠沛流离的感慨;颔联诗人感叹年华蹉跎,借酒浇愁;颈联对世态炎 凉、统治者的控诉;尾联对未来、国家前途的期待。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 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 析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一是诗中哪些诗句带有明显、强烈的感情色彩词语; 二是诗中描述图景与作者情感的关系;三是注释暗示信息。本诗首联“十年身事各如萍, 白首相逢泪满缨”表达诗人颠沛流离的感慨;颔联“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表达诗人感叹年华蹉跎,借酒浇愁;颈联“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运用对 比手法,对世态炎凉、统治者的控诉;尾联对未来、国家前途的期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 。(庄子《逍遥游》) (2) ▲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3)连峰去天不盈尺, ▲ 。(李白《蜀道难》) (4)夜深忽梦少年事, ▲ 。(白居易《琵琶行》) (5)复道行空, ▲ (杜牧《阿房宫赋》) (6)角声满天秋色里, ▲ 。(李贺《雁门太守行》) (7)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 ,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8)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 。(欧阳 修《伶官传序》) 【答案】(1)而后乃今将图南 (2)黄发垂髫 (3)枯松倒挂倚绝壁 (4)梦啼妆 泪红阑干
(5)不霁何虹 (6)塞上燕脂凝夜紫 (7)爱人者人恒爱之(8)而智勇多困 于所溺 试题分析:“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 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 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晢理句。 本题还要注意几个重点字的写法。如:“暫”“倚”“壁”“阑干”“霁”“燕脂”“恒”“”等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我受苦受难的兄弟呀 叶倾城 我是“外地来京人员”,初到北京,一切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狂喜。在车上一直凭 窗张望,一会儿看一大堆金发外国人,一会儿又留意遥遥的过山车,突然我大叫:“马,马, 活的马,马在走路。”满车人大笑 的确,我是来了北京,才能想象城市里还有马车。时常是卖水果的,夏天是西瓜香瓜 其他季节什么都有,但都是廉贱的,绝对没有卖火龙果的。摊主不怎么吆喝,只是坐在车帮 上,手里玩弄着一根系了很多七彩化纤绳子的鞭子。而他的马,就在车前站着,有时候啃一 点儿干草。我观察了很久,才确定马不能像骆驼或者大象那样跪下来,草在地上,它就把双 腿分开,脖子探得长长的,头控得低低地,默默咀嚼,默默反刍。人和马,都很安静 我喜欢马,觉得它美丽,颈背的线条既柔和又矫健。拉车的马大概没什么名种,灰白、 黄褐、泥色,杂色斑驳,马尾偶尔摆荡一下一一我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电影,因为有个执著 的知识分子,不管其他人如何打扰他,都要讲完“马尾巴的功能”。马儿们都有明亮的大眼 睛,眼皮垂着,有一种良人处子般的温驯。我想去轻触它的鬃毛,但我不敢 “马,咬人吗?”我终于忍不住问。摊主哗地笑开:“不咬,它可听话呢。”“那,我 能喂它点东西吃吗?” 我找到一颗巧克力,手欲伸不敢伸地,给它。马是闻到了食物的味道吗或者出于本能判 断,知道这是一个喂食动作?它低头来俯就,滚热的鼻息喷在我手心,像火车的汽笛。我害 怕,手越压越低,马突然一个猛低头,卷走了巧克力,它的舌头,粗糙而热湿,令人印象深 因为有一匹马吃过我的糖,我觉得我与全世界的马,都交上了朋友。每次在路上遇到马, 我都会多看几眼。夏天时,马的鬃毛被剪得极短,齐齐整整,像时髦男孩子的板寸。我看着 就想笑,也觉得心里很暖,农业社会人与牲口的情,还留存着。 下午时分,我在三环上,车少人稀,对面车道却突发混乱,几辆车紧急刹车、避让,带 出一片刺耳的摩擦声。而一辆马车,正逆行疾驰,车主策马扬鞭,马蹄在柏油路上打出一片
(5)不霁何虹 (6)塞上燕脂凝夜紫 (7)爱人者人恒爱之 (8)而智勇多困 于所溺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 我受苦受难的兄弟呀 叶倾城 我是“外地来京人员”,初到北京,一切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狂喜。在车上一直凭 窗张望,一会儿看一大堆金发外国人,一会儿又留意遥遥的过山车,突然我大叫:“马,马, 活的马,马在走路。”满车人大笑。 的确,我是来了北京,才能想象城市里还有马车。时常是卖水果的,夏天是西瓜香瓜, 其他季节什么都有,但都是廉贱的,绝对没有卖火龙果的。摊主不怎么吆喝,只是坐在车帮 上,手里玩弄着一根系了很多七彩化纤绳子的鞭子。而他的马,就在车前站着,有时候啃一 点儿干草。我观察了很久,才确定马不能像骆驼或者大象那样跪下来,草在地上,它就把双 腿分开,脖子探得长长的,头控得低低地,默默咀嚼,默默反刍。人和马,都很安静。 我喜欢马,觉得它美丽,颈背的线条既柔和又矫健。拉车的马大概没什么名种,灰白、 黄褐、泥色,杂色斑驳,马尾偶尔摆荡一下——我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电影,因为有个执著 的知识分子,不管其他人如何打扰他,都要讲完“马尾巴的功能”。马儿们都有明亮的大眼 睛,眼皮垂着,有一种良人处子般的温驯。我想去轻触它的鬃毛,但我不敢。 “马,咬人吗?”我终于忍不住问。摊主哗地笑开:“不咬,它可听话呢。”“那,我 能喂它点东西吃吗?” 我找到一颗巧克力,手欲伸不敢伸地,给它。马是闻到了食物的味道吗或者出于本能判 断,知道这是一个喂食动作?它低头来俯就,滚热的鼻息喷在我手心,像火车的汽笛。我害 怕,手越压越低,马突然一个猛低头,卷走了巧克力,它的舌头,粗糙而热湿,令人印象深 刻。 因为有一匹马吃过我的糖,我觉得我与全世界的马,都交上了朋友。每次在路上遇到马, 我都会多看几眼。夏天时,马的鬃毛被剪得极短,齐齐整整,像时髦男孩子的板寸。我看着 就想笑,也觉得心里很暖,农业社会人与牲口的情,还留存着。 下午时分,我在三环上,车少人稀,对面车道却突发混乱,几辆车紧急刹车、避让,带 出一片刺耳的摩擦声。而一辆马车,正逆行疾驰,车主策马扬鞭,马蹄在柏油路上打出一片
答答”。我正错愕,身边的的士司机说:“得,遇到城管的了。”我忧心忡忡地问:“抓 到会罚多少呀?”“咳,这一车果子,都不够罚的。” 很久我都忘不掉那在三环上逆向狂跑的马,四蹄如此惊惶。我问老公:“如果一辆车和 匹马撞上了,谁会赢?”他大笑不已:“你居然还是理工科出身,”然后才说,“你忘了 马力这个词吗?捷达的马力最高可以达到300多。”那么这场PK,一旦发生,车会完胜!霎 时间我想到了悲嘶、血肉横飞、粉身碎骨· 我当然知道北京是一所城市,而马属于乡村。我完全承认马不应该进来,但是,谁有头 发愿意装秃子?谁开得起宝马会自驾一辆马车?报上有这样的新闻,为了躲避城管的追捕一 一他们一定是开着车的,咆哮的机器怪兽,着急的马车主用小刀刺马:马儿你快点跑呀快点 跑……血,点点滴滴,洒了一路。那是同一只手,同一把刀,为它剪鬃的,以及刺向它身体 的 我想起很多年前,尼采在路上,看到一个农夫在鞭打自己的驴,尼采不顾一切上前救护 抱着驴头失声痛哭:我受苦受难的兄弟呀 12.文章开头一句“我是‘外地来京人员’”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①暗示自己是进京求生存中的一员:②表明自己与进城马车的情感距离近;③为后 文关注马车进城的遭遇作铺垫。(答出1点1分,2点2分,3点4分)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从内容上看,“我是外地来京人员”,表明了“我 的身份,是一名外地来京的务工人员;“北京是一所城市,而马属于乡村”,马对于北京城来说,也 属于“外来人员”,所以,正因为有这样的身份,“我”才会对北京城中有马而感到既亲切又惊奇, 这就使下文的展开顺理成章,从结构上为下文做了铺垫。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文章着力叙写给马喂巧克力和马车逆行疾驰这两件事的意图是什么?(6分) 【答案】①写给马喂巧克力是为了表现马的温驯,以及“我”对马的喜爱,充满温情:(2分) ②马车逆行疾驰表现了进城做小本买卖的农民这一弱势群体的艰难处境:(2分)③两个 场景形成对比,表达作者对进城农民群体的悲悯和同情。(2分) 试题分析:本题要把相关内容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来理解。作者先写到“我”在电影 中得到的对马的印象是“良人处子般的温驯”,使“我”有抚摸马的欲望,接近马之后 又写到马车夫的话“不咬,它可听话呢”,然后详细写了喂巧克力的过程,印证了马的 温顺,表达出“我”对马的喜爱之情:马车逆行疾驰是因为遇到了城管,马在这件事中 的遭遇是惨烈的、残忍的,此时的马是可怜的、无助的、无奈的,作者对马是同情与怜 悯的,这两件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写马,实际是在写像马一样的人,写那些像马 样进城讨生活的弱势群体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答答”。我正错愕,身边的的士司机说:“得,遇到城管的了。”我忧心忡忡地问:“抓 到会罚多少呀?”“咳,这一车果子,都不够罚的。” 很久我都忘不掉那在三环上逆向狂跑的马,四蹄如此惊惶。我问老公:“如果一辆车和 一匹马撞上了,谁会赢?”他大笑不已:“你居然还是理工科出身,”然后才说,“你忘了 马力这个词吗?捷达的马力最高可以达到 300 多。”那么这场 PK,一旦发生,车会完胜!霎 时间我想到了悲嘶、血肉横飞、粉身碎骨…… 我当然知道北京是一所城市,而马属于乡村。我完全承认马不应该进来,但是,谁有头 发愿意装秃子?谁开得起宝马会自驾一辆马车?报上有这样的新闻,为了躲避城管的追捕— —他们一定是开着车的,咆哮的机器怪兽,着急的马车主用小刀刺马:马儿你快点跑呀快点 跑……血,点点滴滴,洒了一路。那是同一只手,同一把刀,为它剪鬃的,以及刺向它身体 的。 我想起很多年前,尼采在路上,看到一个农夫在鞭打自己的驴,尼采不顾一切上前救护, 抱着驴头失声痛哭:我受苦受难的兄弟呀…… 12.文章开头一句“我是‘外地来京人员’”有什么作用?(4 分) 【答案】①暗示自己是进京求生存中的一员;②表明自己与进城马车的情感距离近;③为后 文关注马车进城的遭遇作铺垫。(答出 1 点 1 分,2 点 2 分,3 点 4 分) 这就使下文的展开顺理成章,从结构上为下文做了铺垫。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13.文章着力叙写给马喂巧克力和马车逆行疾驰这两件事的意图是什么?(6 分) 【答案】①写给马喂巧克力是为了表现马的温驯,以及“我”对马的喜爱,充满温情;(2 分) ②马车逆行疾驰表现了进城做小本买卖的农民这一弱势群体的艰难处境;(2 分)③两个 场景形成对比,表达作者对进城农民群体的悲悯和同情。(2 分) 试题分析:本题要把相关内容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来理解。作者先写到“我”在电影 中得到的对马的印象是“良人处子般的温驯”,使“我”有抚摸马的欲望,接近马之后 又写到马车夫的话“不咬,它可听话呢”,然后详细写了喂巧克力的过程,印证了马的 温顺,表达出“我”对马的喜爱之情;马车逆行疾驰是因为遇到了城管,马在这件事中 的遭遇是惨烈的、残忍的,此时的马是可怜的、无助的、无奈的,作者对马是同情与怜 悯的,这两件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写马,实际是在写像马一样的人,写那些像马 一样进城讨生活的弱势群体。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