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古代文化常识 本词条从古代称谓习惯、历法、礼仪到科举制度,概括性的阐释了中国悠久的古 代文化常识。 、日录 1称谓(·称呼习惯·各年龄段称呼) 2历法(·纪年法·纪月法·纪日法·纪时法) 3节气 4职官 5地理 6科举(·学校与录取方式·发展变革·八股文与试帖诗) 7宗法(·七出·七庙) 8礼俗 9古代音律 具体介绍 1称谓编辑 称呼习惯 称呼 几种情况 举例 直称姓名 自称厌称或自作介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贾余庆献于后谄 称对方的字号斋名谥号官名籍表示对别人的礼貌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 贯为官之地有时或几项兼称。和尊敬 仲谋处;闻翰林天台 陶先生言。 称对方为“公”“君”“吾子” 专门表示尊敬或表 示近亲的称谓 吾子淹久于弊邑。 庶子(小人)鲰生(浅陋无知的人) 黔首(贱称百姓) 鄙视对方 唉!庶子不足与谋 早期古人对人的敬 称对方为“卿” 称,后多用君主对臣卿欲何往? 下的称呼 加“令”“仁”“贤 表尊敬客气 贤弟仁兄令堂 由人物身份,人物关系所确定的称谓 1、谦称一称自己 人物身份谦称 举例 国君 寡人朕 子自称日“朕”寡人无疾 王侯 孤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一般人仆不才不佞愚鄙人敝人恢维宇宙,斯吾之鄙人愿也 妇女 妾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指自己家人加“家”“舍” 家兄舍弟 2、敬称一称别人 人物身份 敬称 举例
2016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古代文化常识 本词条从古代称谓习惯、历法、礼仪到科举制度,概括性的阐释了中国悠久的古 代文化常识。 一、目录 1 称谓(▪ 称呼习惯▪ 各年龄段称呼) 2 历法(▪ 纪年法▪ 纪月法▪ 纪日法▪ 纪时法) 3 节气 4 职官 5 地理 6 科举(▪ 学校与录取方式▪ 发展变革▪ 八股文与试帖诗) 7 宗法(▪ 七出▪ 七庙) 8 礼俗 9 古代音律 二、具体介绍 1 称谓编辑 称呼习惯 称呼 几种情况 举例 直称姓名 自称 厌称或自作介 绍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贾余庆献于后谄 称对方的字 号 斋名 谥号 官名 籍 贯 为官之地 有时或几项兼称。 表示对别人的礼貌 和尊敬。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 仲谋处; 闻翰林天台 陶先生言。 称对方为“公”“君”“吾子” 专门表示尊敬或表 示近亲的称谓。 吾子淹久于弊邑。 庶子(小人)鲰生(浅陋无知的人) 黔首(贱称百姓) 鄙视对方 唉!庶子不足与谋 称对方为“卿” 早期古人对人的敬 称,后多用君主对臣 下的称呼 卿欲何往? 加“令”“仁”“贤” 表尊敬客气 贤弟 仁兄 令堂 由人物身份,人物关系所确定的称谓 1、谦称—称自己 人物身份 谦称 举例 国君 寡人 朕 子自称日“朕” 寡人无疾 王侯 孤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一般人 仆 不才 不佞 愚 鄙人 敝人恢维宇宙,斯吾之鄙人愿也 妇女 妾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指自己家人加“家”“舍” 家兄 舍弟 2、敬称—称别人 人物身份 敬称 举例
国君 陛下皇上大王 已死的皇帝(庙号)汉高祖宋太祖 老师 子夫子师先生子墨子;夫子何哂由也 官或尊长 公君足下丈太人愿足下更虑之 公为我献之 3、其他 人物关系称谓 举例 称平辈 尔:汝而安敢轻吾射 汝亦知射乎? 称晚辈 小子小生小生乃欲相吏邪? 称去世的长辈加“先”字老妣 表叔侄关系加“从”字求太监后,得二从子 各年龄段称呼 序号称呼年龄 序号称呼 年龄 1襁褓不满周岁 10弱冠 男子二十 2黄口婴儿 11而立之年 十岁 3孩提 岁 12不惑之年四十岁 4始龀七八岁 13知天命之年五十岁 5垂髫幼年 14耳顺(花甲)六十岁 总髻 总角幼年童年 15古稀之年七十岁 总发 束发童年少年 16耄耋之年八九十岁 8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17期颐之年百岁 9及笄之年十五岁(为成年) 2历法编辑 纪年法 1、年号纪年法: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以“元, 三……”为序数,至去世为止。如:鲁僖公元年,鲁庄公十年。从西汉武帝建元 起,以年号纪年,用“元,二,三……”为序,更换年号则重新开始。如:元嘉 元年,汉末建安中,元和十年。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重新纪年,称作“改元”。 如:“是年夏王,改景炎” 2、干支纪年法: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叫十干,用以 表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十二支,用以记时。用十干和十二支循环花 相搭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癸亥,然后用甲子重新相配正好为数六十,通 常叫六十花甲子,循环使用,周而复始,从东汉起采用干支纪年法。如“予犹记 周公之被捕,在丁卯三月之望。” 3、年号,干支结合纪年。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乾隆丁亥冬”。 纪月法 1、按序数表示:即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岁首的一月也叫正月。古人又有 “月建”之法,即把十二支与十二月相配,表示月份,通常以冬至所在的夏历十
国君 陛下 皇上 大王 已死的皇帝(庙号)汉高祖 宋太祖 老师 子 夫子 师 先生 子墨子;夫子何哂由也 官或尊长 公 君 足下 丈 大人愿足下更虑之 公为我献之 3、其他 人物关系 称谓 举例 称平辈 尔; 汝 而安敢轻吾射 汝亦知射乎? 称晚辈 小子 小生 小生乃欲相吏邪? 称去世的长辈加“先”字老妣 表叔侄关系 加“从”字求太监后,得二从子 各年龄段称呼 序号称呼 年龄 序号称呼 年龄 1 襁褓 不满周岁 10 弱冠 男子二十 2 黄口 婴儿 11 而立之年 三十岁 3 孩提 二三岁 12 不惑之年 四十岁 4 始龀 七八岁 13 知天命之年 五十岁 5 垂髫 幼年 14 耳顺(花甲)六十岁 6 总髻 总角 幼年 童年 15 古稀之年 七十岁 7 总发 束发 童年 少年 16 耄耋之年 八九十岁 8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17 期颐之年 百岁 9 及笄之年十五岁(为成年) 2 历法编辑 纪年法 1、年号纪年法: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以“元,二, 三……”为序数,至去世为止。如:鲁僖公元年,鲁庄公十年。从西汉武帝建元 起,以年号纪年,用“元,二,三……”为序,更换年号则重新开始。如:元嘉 元年,汉末建安中,元和十年。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重新纪年,称作“改元”。 如:“是年夏王,改景炎”。 2、干支纪年法: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叫十干,用以 表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十二支,用以记时。用十干和十二支循环花 相搭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癸亥,然后用甲子重新相配正好为数六十,通 常叫六十花甲子,循环使用,周而复始,从东汉起采用干支纪年法。如“予犹记 周公之被捕,在丁卯三月之望。” 3、年号,干支结合纪年。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乾隆丁亥冬”。 纪月法 1、按序数表示:即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岁首的一月也叫正月。古人又有 “月建”之法,即把十二支与十二月相配,表示月份,通常以冬至所在的夏历十
月配子,称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十 月为建亥之月。 2、按四季纪月:每季中的三个月,按孟仲季的顺序排列,如孟春,仲夏等。 纪日法 1、用干支纪日:如六月丁丑(即六月初九)夏四月辛巳(即十三日)。由于六 十甲子和夏历的两个月的天数(五十九天)并不等同,故每月的干支名称与日期 并不完全对应。 2、按初一初二至三十的序数纪日。每月的初一十五月底这三天又有特定的称呼 分别叫做“朔”“望”“晦”。 纪时法 古人纪时用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从23点(即 夜十一点)起至夜一点配子,依次顺推,前一个时辰为初,后一个时辰为正,这 样也就等于将一昼夜十二个时辰分成二十四小时辰。搭配关系参见十二时辰与十 二地支纪时关系表。 十二时辰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旦日出朝食隅中日中日仄晡时日夕 十二地支戌亥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 十 212311-33-55-77-99-11-13-15-17 m时+19-21-23 1113151719 20-22 五更。424-22-44-6 五更 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3节气编辑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也叫元旦,今多称春节。 2、元夜:即上元之夜,农历正月十五,又叫元宵,是赏灯节 3、寒食:清明前一或前两天为寒食节。从这一天起禁火三日:寒食过后重新起 火,叫新火,习俗有乞新火,踏青,插柳等 4、端午:为纪念屈原投江,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5、七夕:七月初七为女儿节,七夕节。传说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又有妇女“乞 巧”的习俗。 6、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九为阳数,日月皆逢九,故又叫重九,赏菊佳节。 7、社日: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分春社,秋社,分别在春分秋分前 后举行。 8、伏日:夏至三伏,伏日指进入初伏的那一天 9、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日,是古人腊祭的日子,现俗称“腊八” 10、至日:是冬至和夏至的合称,皆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人认为“冬至一阳生” 是节气的起点。如“淳熙丙申至日(此处指冬至)”。 11、二十四节气表 4职官编辑 六部:隋代开始,中央政府尚书省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部首长 为尚书,副职为侍郎;部下设司,司长称郎中,副职为员外郎。 州、郡、道、路、府、省:”州“为行政区划,历代数目不同,上古说九州,汉 时十三州,三国十八州,唐三百多州。大洲又称”府”。汉时,州设刺史,又改 称州牧,为军政最高长官;宋代州的长官为“知州”,都由朝臣担任。“郡
一月配子,称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十 一月为建亥之月。 2、按四季纪月:每季中的三个月,按孟仲季的顺序排列,如孟春,仲夏等。 纪日法 1、用干支纪日:如六月丁丑(即六月初九)夏四月辛巳(即十三日)。由于六 十甲子和夏历的两个月的天数(五十九天)并不等同,故每月的干支名称与日期 并不完全对应。 2、按初一初二至三十的序数纪日。每月的初一十五月底这三天又有特定的称呼, 分别叫做“朔”“望”“晦”。 纪时法 古人纪时用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从 23 点(即 夜十一点)起至夜一点配子,依次顺推,前一个时辰为初,后一个时辰为正,这 样也就等于将一昼夜十二个时辰分成二十四小时辰。搭配关系参见十二时辰与十 二地支纪时关系表。 十二时辰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旦日出朝食隅中日中日仄晡时日夕 十二地支戌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二十四时19 - 21 21- 23 23- 1 1-3 3-5 5-7 7-9 9- 11 11- 13 13- 15 15- 17 17- 19 五更 20- 22 22- 24 24-22-4 4-6 五更 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3 节气编辑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也叫元旦,今多 称春节。 2、元夜:即上元之夜,农历正月十五,又叫元宵,是赏灯节 3、寒食:清明前一或前两天为寒食节。从这一天起禁火三日:寒食过后重新起 火,叫新火,习俗有乞新火,踏青,插柳等。 4、端午:为纪念屈原投江,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5、七夕:七月初七为女儿节,七夕节。传说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又有妇女“乞 巧”的习俗。 6、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九为阳数,日月皆逢九,故又叫重九,赏菊佳节。 7、社日: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分春社,秋社,分别在春分秋分前 后举行。 8、伏日:夏至三伏,伏日指进入初伏的那一天。 9、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日,是古人腊祭的日子,现俗称“腊八”。 10、至日:是冬至和夏至的合称,皆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人认为“冬至一阳生” 是节气的起点。如“淳熙丙申至日(此处指冬至)”。 11、二十四节气表 4 职官编辑 六部:隋代开始,中央政府尚书省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部首长 为尚书,副职为侍郎;部下设司,司长称郎中,副职为员外郎。 州、郡、道、路、府、省:”州“为行政区划,历代数目不同,上古说九州,汉 时十三州,三国十八州,唐三百多州。大洲又称”府”。汉时,州设刺史,又改 称州牧,为军政最高长官;宋代州的长官为“知州”,都由朝臣担任。“郡
行政区域名,秦时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隋唐时改郡为州,郡长官为郡守,汉时称 太守,后来作为知府或刺史的别称。”道“,唐代始设的行政单位,略相当于汉 代的州:宋时改”道“为”路“,清回复为”道”,属省管,比州,府大。唐代 “府”隶属于“道”,宋隶属于“路”。省本事中央官署名,指中书省,后来成 为行政区名。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巡抚” 参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又叫车右、陪乘 曹:古代官署内分科办事的单位 刺史:汉分全国为十三州,布置刺史一人,掌管郡守、县令之权,与秦御史监郡 相似,也称州政牧后成为掌一州大权的长官 国子监:官署名,掌管五品以上官僚子弟,或称国学或称太学,设祭酒一人,司 业二人。 将军:武官名。先秦以卿统率军队,故卿亦称将军 郎:帝王侍卫官的通称。执掌护卫配从,是皇帝的近臣。有议郎、中郎、郎中 外郎、侍郎等各种名称。 御史:先秦为在君主左右掌文书档案,记录等事的官。秦汉以后开始有弹劾纠察 过失之权。 左右拾遗:唐武则天时置,负责进谏,荐举。唐代门下省称左省,中书省称右省, 故属于门下省者,称左补阙,左拾遗;属于中书省者,称右补阙,右拾遗 枢密使:官名。唐代宗时,以宦官掌枢密,其后握权之宦官多以枢密使的名义 干涉朝政甚至废立君主。 庖厨:师。夏代有庖正之官执掌王的膳食。 卿:古代高级官员与爵位之称。有上卿,亚卿,少卿,九卿之名。 三老:秦时乡一级的所置乡官,掌管教化。 三闾大夫:楚官,掌王族中势力最大的昭、屈、景三姓子弟的教育,屈原曾任此 职 司马:治军最高长官,一般称大司马。 太常:九卿之一,秦代称奉常,掌宗庙祭祀礼仪 太史:掌撰文修史及天文历法,祭祀典籍管理的官 太守:战国各诸侯在边地置郡,其长官称守尊称太守又称二千石,隋朝称刺史, 宋改设知州,明清称知府 亭长:战国时各诸侯国之间邻接地设亭,置亭长以防御敌人。秦汉时为地方基 层行政区划,约十里一亭,设亭长,掌管缉拿盗贼并管旅宿及治理民事。 县令:县的行政长官,也称县长,知县。其下设县丞,协助县令,掌办事、文书 仓谷、监狱 5地理编辑 赤县、神州代称中国。上古时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之中, 故称中国。中国又指春秋战国时中原各诸侯国,后又泛指中原地区。“国”则是 古代诸侯王的封域。 九州、九土、八荒、五服九州九土是传说中的我国古代中原的行政区划,又可泛 指中国。八荒即八方。五服之古代京畿外围的地方,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 的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叫“五服” 山东、山西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西为山西 关内、关外古代在今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为“关 内”,相对者为“关外
行政区域名,秦时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隋唐时改郡为州,郡长官为郡守,汉时称 太守,后来作为知府或刺史的别称。”道“,唐代始设的行政单位,略相当于汉 代的州;宋时改”道“为”路“,清回复为”道”,属省管,比州,府大。唐代 “府”隶属于“道”,宋隶属于“路”。省本事中央官署名,指中书省,后来成 为行政区名。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巡抚”。 参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又叫车右、陪乘。 曹:古代官署内分科办事的单位。 刺史:汉分全国为十三州,布置刺史一人,掌管郡守、县令之权,与秦御史监郡 相似,也称州政牧后成为掌一州大权的长官。 国子监:官署名,掌管五品以上官僚子弟,或称国学或称太学,设祭酒一人,司 业二人。 将军:武官名。先秦以卿统率军队,故卿亦称将军。 郎:帝王侍卫官的通称。执掌护卫配从,是皇帝的近臣。有议郎、中郎、郎中、 外郎、侍郎等各种名称。 御史:先秦为在君主左右掌文书档案,记录等事的官。秦汉以后开始有弹劾纠察 过失之权。 左右拾遗:唐武则天时置,负责进谏,荐举。唐代门下省称左省,中书省称右省, 故属于门下省者,称左补阙,左拾遗;属于中书省者,称右补阙,右拾遗。 枢密使: 官名。唐代宗时,以宦官掌枢密,其后握权之宦官多以枢密使的名义 干涉朝政甚至废立君主。 庖厨:师。夏代有庖正之官执掌王的膳食。 卿:古代高级官员与爵位之称。有上卿,亚卿,少卿,九卿之名。 三老:秦时乡一级的所置乡官,掌管教化。 三闾大夫:楚官,掌王族中势力最大的昭、屈、景三姓子弟的教育,屈原曾任此 职。 司马:治军最高长官,一般称大司马。 太常:九卿之一,秦代称奉常,掌宗庙祭祀礼仪。 太史:掌撰文修史及天文历法,祭祀典籍管理的官。 太守:战国各诸侯在边地置郡,其长官称守尊称太守又称二千石,隋朝称刺史, 宋改设知州,明清称知府。 亭长:战国时各诸侯国之间 邻接地设亭,置亭长以防御敌人。秦汉时为地方基 层行政区划,约十里一亭,设亭长,掌管缉拿盗贼并管旅宿及治理民事。 县令:县的行政长官,也称县长,知县。其下设县丞,协助县令,掌办事、文书、 仓谷、监狱。 5 地理编辑 赤县、神州 代称中国。上古时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之中, 故称中国。中国又指春秋战国时中原各诸侯国,后又泛指中原地区。“国”则是 古代诸侯王的封域。 九州、九土、八荒、五服九州九土是传说中的我国古代中原的行政区划,又可泛 指中国。八荒即八方。五服之古代京畿外围的地方,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 的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叫“五服”。 山东、山西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西为山西。 关内、关外古代在今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为“关 内”,相对者为“关外
三晋、三楚、三秦战国时晋分为三(赵魏韩),后人把原晋地称为“三晋”。秦汉 时分原楚地为西楚、东楚、南楚,即“三楚”。项羽灭秦后,把关中分为三区, 分封给秦的三个降将,后泛称关中地带为“三秦”。 中原、塞外、江表狭义的中原指河南省及其附近的地区,广义则指黄河中下游或 全流域。长城以北地区为塞外,又称塞北。长江以南地区称江表,长江南岸苏南、 浙江一带,又称“江东”,三国时为孙权统治。 都、鄙、邑周时四县为都,夏制十为都;“都”也指京都 鄙是周代 地方组织之一,五百家为鄙,也指小邑,又指边远地方 两都、三都、两京、五京东汉洛阳为东都,称西汉旧都长安为西都,合称“两都”; 加上“南都”宛,合称“三都”。东汉洛阳、长安又称两京;宋代则以开封、洛 阳为两京;明以后称北京、南京为两京。唐代有五京:东京 、北京 南京、西京、中京。 六大古都今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北京古称“蓟”,又称“燕 京”。西安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久的古都,明时始称西安,古称 长安。洛阳为九朝名都。南京,秦汉时称“秣陵”,孙吴时称建业,晋称建康, 南唐时称金陵,朱元璋改称应天府,清代称江宁府,太平军称天京,另有“石头 城”“白下”之称,为六代古都。开封古称大梁,汴梁,汴京,宋称东京 。杭州古称钱塘,又称临安 姑苏、维扬、京口今苏州别称“姑苏”;扬州别称“维扬”“江都”;镇江古称 京口 6科举编辑 学校与录取方式 校、序、庠、学、国子监 学校夏称“校”,商称“序”,周称“庠”,都是民间办学的性质。学,太学, 国子学,是国家的高等学府;隋朝改国子学为国子监,设国子、太学、四门、书 学、算学等科,主管官称祭酒,学官称博士,入学者称监生. 贡举、察举、制举 古时官员向君王荐举人员,泛称贡举,后来“分科”贡举,也称科举。汉代由郡、 国考察举荐,经考核合格即授予官职,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秀才)等科, 叫察举。除贡举外,皇帝亲自殿试取材,称为制举,也叫制科。 九品中正 魏晋南北朝史的选官制度。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品评当地人物,分为九品,依品 授官。实际上以家世为重,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制度。 发展变革 隋朝以后各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故称科举。到了明清, 正式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 分为四级详见如下表。凡举业的读书人,未通过第一级考试前通称“童生”。第 级考试叫院试,考取的入府、州、县学,称为生员、秀才,其中成绩好的享受 国家的廪膳补助,称为廪生。第二级考试叫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季在各省城举 行,凡本省秀才和监生均可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三级考试为
三晋、三楚、三秦战国时晋分为三(赵魏韩),后人把原晋地称为“三晋”。秦汉 时分原楚地为西楚、东楚、南楚,即“三楚”。项羽灭秦后,把关中分为三区, 分封给秦的三个降将,后泛称关中地带为“三秦”。 中原、塞外、江表狭义的中原指河南省及其附近的地区,广义则指黄河中下游或 全流域。长城以北地区为塞外,又称塞北。长江以南地区称江表,长江南岸苏南、 浙江一带,又称“江东”,三国时为孙权统治。 都、鄙、邑周时四县为都,夏制十为都;“都”也指京都 。鄙是周代 地方组织之一,五百家为鄙,也指小邑,又指边远地方。 两都、三都、两京、五京东汉洛阳为东都,称西汉旧都长安为西都,合称“两都”; 加上“南都”宛,合称“三都”。东汉洛阳、长安又称两京;宋代则以开封、洛 阳为两京;明以后称北京、南京为两京。唐代有五京:东京 、北京、 南京、西京、中京。 六大古都今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北京古称“蓟”,又称“燕 京”。西安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久的古都,明时始称西安,古称 长安。洛阳为九朝名都。南京,秦汉时称“秣陵”,孙吴时称建业,晋称建康, 南唐时称金陵,朱元璋改称应天府,清代称江宁府,太平军称天京,另有“石头 城”“白下”之称,为 六代古都。开封古称大梁,汴梁,汴京,宋称东京 。杭州古称钱塘,又称临安。 姑苏、维扬、京口今苏州别称“姑苏”;扬州别称“维扬”“江都”;镇江古称 “京口”。 6 科举编辑 学校与录取方式 校、序、庠、学、国子监 学校夏称“校”,商称“序”,周称“庠”,都是民间办学的性质。学,太学, 国子学,是国家的高等学府;隋朝改国子学为国子监,设国子、太学、四门、书 学、算学等科,主管官称祭酒,学官称博士,入学者称监生。 贡举、察举、制举 古时官员向君王荐举人员,泛称贡举,后来“分科”贡举,也称科举。汉代由郡、 国考察举荐,经考核合格即授予官职,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秀才)等科, 叫察举。除贡举外,皇帝亲自殿试取材,称为制举,也叫制科。 九品中正 魏晋南北朝史的选官制度。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品评当地人物,分为九品,依品 授官。实际上以家世为重,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制度。 发展变革 隋朝以后各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故称科举。到了明清, 正式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 分为四级详见如下表。凡举业的读书人,未通过第一级考试前通称“童生”。第 一级考试叫院试,考取的入府、州、县学,称为生员、秀才,其中成绩好的享受 国家的廪膳补助,称为廪生。第二级考试叫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季在各省城举 行,凡本省秀才和监生均可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三级考试为
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在乡试后一年的春天,各省举人可以参加,考中 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第四级考试为殿试,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统称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科考 名列第一为元。明清两代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得第一,连续考中解元、会 元、状元者称连中三元 考试名称考试时间 考试级别主考官 及第者称说明 院试每年一次 县府州省提督学政秀才 乡试三年一次 京城和各皇帝派造考举人第一名称“解 省 会试乡 乡试后第二年春京城礼部皇帝特派考贡生第名称“会 殿试会试后同年四月皇宫殿廷皇帝 进士状元榜眼 四级科举考试表 八股文与试帖诗 八股文是科举时必须完成的文体。因题目取自四书,又称四书文。内容以朱熹《四 书集注》为依据,形式有死板的规定。试帖诗,是唐代以后科举考试规定的一种 必须完成的诗体,因题目常冠以“赋得”二字,又称赋得体。其结构略同八股文, 五言八韵,而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 7宗法编辑 七出 古代社会丈夫休妻弃子的七种理由:一无子,二淫乱;三不事姑舅,四哆言,五 盗窃,六妒忌;七有恶疾,有此七条之一者,丈夫便可将其离弃。 七庙 古代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右三昭三穆,共七庙。 布衣、百姓、考妣 布衣,是用麻或葛织成的布所做的衣服,为平民百姓代称,后来也多指未做官的 读书人。百姓,是战国以前对贵族的总称,因为那时只有贵族称姓,战国时渐成 为平民的通称。父母别称考妣恶,后指死去的父母 望族、寒族 有声望的世家豪族为望族,寒素之族叫寒族,魏晋南北朝时不属于士族的家族。 黎民、黔首 黎民,即平民、民众。黔首,是战国及秦代对国民的称呼。 科举顺序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 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 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 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 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
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在乡试后一年的春天,各省举人可以参加,考中 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第四级考试为殿试,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统称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科考 名列第一为元。明清两代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得第一,连续考中解元、会 元、状元者称连中三元。 考试名称 考试时间 考试级别 主考官 及第者称 谓 说 明 院 试 每年一次 县 府 州 省提督学政 秀才 乡 试 三年一次 京城和各 省 皇帝派遣考 官 举人 第一名称“解 元” 会 试 乡试后第二年春 天 京城礼部 皇帝特派考 官 贡生 第一名称“会 元” 殿 试 会试后同年四月 皇宫殿廷 皇帝 进士 状元 榜眼 四级科举考试表 八股文与试帖诗 八股文是科举时必须完成的文体。因题目取自四书,又称四书文。内容以朱熹《四 书集注》为依据,形式有死板的规定。试帖诗,是唐代以后科举考试规定的一种 必须完成的诗体,因题目常冠以“赋得”二字,又称赋得体。其结构略同八股文, 五言八韵,而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 7 宗法编辑 七出 古代社会丈夫休妻弃子的七种理由:一无子,二淫乱;三不事姑舅,四哆言,五 盗窃,六妒忌;七有恶疾,有此七条之一者,丈夫便可将其离弃。 七庙 古代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右三昭三穆,共七庙。 布衣、百姓、考妣 布衣,是用麻或葛织成的布所做的衣服,为平民百姓代称,后来也多指未做官的 读书人。百姓,是战国以前对贵族的总称,因为那时只有贵族称姓,战国时渐成 为平民的通称。父母别称考妣恶,后指死去的父母 。 望族、寒族 有声望的世家豪族为望族,寒素之族叫寒族,魏晋南北朝时不属于士族的家族。 黎民、黔首 黎民,即平民、民众。黔首,是战国及秦代对国民的称呼。 科举顺序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 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 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 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 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
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 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 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 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 廉,父别居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 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 (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 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 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 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 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 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 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 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 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 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 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 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 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 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 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 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妺文》:“逾三年,予披 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 “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 进士。 【进士】 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 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 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
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 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 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 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 廉,父别居。”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 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 (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 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 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 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 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 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 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 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 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 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 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 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 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 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 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 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 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 “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 进士。 【进士】 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 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 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 98749 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
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 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 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 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髙荣誉。 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 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 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 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 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 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 【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 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 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 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 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 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髙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 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 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 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 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 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 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 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 “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 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 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 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 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 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 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 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 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 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 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 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 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 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 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 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 元。 【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 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 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 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 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 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 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 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 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 Q 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 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 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 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 “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 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 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 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 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 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 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 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 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 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 义 【序】 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 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 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 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 以书、数为主 【乡学】 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 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 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 (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 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 《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jian】 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 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 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 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 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 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 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 被称为“东林党”。 【学官】 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 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 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 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 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
【同年】 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 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 xiang】 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 义。” 【序】 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 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 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 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 以书、数为主。 【乡学】 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 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 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 (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 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 《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 jian】 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 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 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 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 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 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 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 被称为“东林党”。 【学官】 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 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 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 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 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
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 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 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 之职 【学政】 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 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 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 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 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 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 助教。 【监生】 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 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 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 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 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8礼俗编辑 三从四德,三纲五常 封建社会强迫妇女遵守的道德标准为三从四德。三从: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 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纲五常是我国封建时代所提倡的人 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 礼、智、信 封典、封禅 封典,封建时代帝王以爵位名号赐予臣下及其家属的荣典。封禅是古代祭天地的 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子之功,称 封;在泰山脚下的梁父山辟场祭地,报地之功,称禅。 避讳 指凡遇到君王、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为避免直接说出,则改用同音字或缺笔 的办法来回避。帝王、孔子之名,众人共讳,称作公讳。避家人父祖称家讳。 北面、南面、东向 古代朝堂,君主南面而坐,臣子北面而拜,故君王称南面,臣子称北面。如“室 坐则东向为尊,南向次之,北向为卑,西向最下” 坐、跪、跽、箕
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 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 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 之职。 【学政】 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 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 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 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 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 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 助教。 【监生】 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 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 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 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 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8 礼俗编辑 三从四德,三纲五常 封建社会强迫妇女遵守的道德标准为三从四德。三从: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 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纲五常是我国封建时代所提倡的人 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 礼、智、信。 封典、封禅 封典,封建时代帝王以爵位名号赐予臣下及其家属的荣典。封禅是古代祭天地的 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子之功,称 封;在泰山脚下的梁父山辟场祭地,报地之功,称禅。 避讳 指凡遇到君王、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为避免直接说出,则改用同音字或缺笔 的办法来回避。帝王、孔子之名,众人共讳,称作公讳。避家人父祖称家讳。 北面、南面、东向 古代朝堂,君主南面而坐,臣子北面而拜,故君王称南面,臣子称北面。如“室 坐则东向为尊,南向次之,北向为卑,西向最下”。 坐、跪、跽、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