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语文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 试卷:150分 时间:150分钟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石上书在历史长河里,文字出现的非常晚,书法是随后的创造,出现得更晚。它是考虑 文字内容与载体关系,是具有特殊表现形式的书写方法。中国人擅长书法创作,尤其是在石 头上的书法一一取其亘古不变的材料气质,达到可以永存文字的理想 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难、端正严肃、质朴无华等特 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有所区别。中国人也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 的这种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石上书法的样式。但秉承以往的文明理念,其核心 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 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 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 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在中国历史上,开始了一个没有再次间断的“石文”时代 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 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摩崖书写要随形就 势,点画未必仔细,刻工也无法精到,强调结体开张、舒展,气势恢宏、博大。 碑遍及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对仪式与权力的传递最为充分。从一开始,立碑就是中国 人确定身份的主要方式。为个人立碑,强调他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影响力:政府立碑,则确立 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以及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权威判断。总之,碑被披上正统的外衣,向世 人展示合法的、明确历史价值的文字记录 到明清时期,石头与书法的结合有了大跨度改变,尤其是对软质石头的发现和充分挖掘 拓展了在石头上的书写。摩崖碑刻上不能得到的笔触乐趣,在明清篆刻中终于成为现实。虽 然摩崖碑刻书法的意味更强,但篆刻作为唯一反刻的字,让书法真正成为石头上的舞蹈。那 些伟大艺术家们认真地选择了石头,并在印章上寄情忘怀。 通常个人无法收藏巨大体量的石头上的书法。因此,在金石学发达的年代,作为石上书 法的衍生品,拓片成为流行的方式。每一个拓片都可以被当作充满历史信息的艺术品,综合 了石头的质感、书写的韵味和纸张的便携,是石头、书法和纸张的完美结合。它不仅传播了 书法、艺术与审美,推进了历史研究,也是印刷技术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很长的时间里,对于更有纪念意义的事情,中国人倾向于在石头上保存字迹,它们变得 理想而崇高。而在纸张上的字迹,则逐渐成为生活的常态。这种区别,在清代书法主流崇尚 的帖学和馆阁体中达到极致。有感于此,少部分书法家随后创制的碑体书法,虽仍然是书写 在纸张上,却横空出世,山一般地矗立在众人面前,成为纸张上的摩崖碑刻。它们不仅讲究 历史积淀,并且气势撼人,一扫书法发展太久后的萎靡不振,在精神上给予世人自由驰骋的 开放意识 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 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扬长避短,各自发挥长处,共同 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是考虑文字内容与载体关系,具有特殊表现形式的书写方法。中国是头上的书法以其 端正严肃、亘古不变等材料气质,很早就被赋予了代表仪式与权力的功能。 B.中国人巧妙地利用石头与书法的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其中体量最大的
2016 年 6 月语文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 试卷: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石上书在历史长河里,文字出现的非常晚,书法是随后的创造,出现得更晚。它是考虑 文字内容与载体关系,是具有特殊表现形式的书写方法。中国人擅长书法创作,尤其是在石 头上的书法——取其亘古不变的材料气质,达到可以永存文字的理想。 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难、端正严肃、质朴无华等特 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有所区别。中国人也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 的这种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石上书法的样式。但秉承以往的文明理念,其核心 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 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 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 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在中国历史上,开始了一个没有再次间断的“石文”时代。 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 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摩崖书写要随形就 势,点画未必仔细,刻工也无法精到,强调结体开张、舒展,气势恢宏、博大。 碑遍及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对仪式与权力的传递最为充分。从一开始,立碑就是中国 人确定身份的主要方式。为个人立碑,强调他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影响力;政府立碑,则确立 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以及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权威判断。总之,碑被披上正统的外衣,向世 人展示合法的、明确历史价值的文字记录。 到明清时期,石头与书法的结合有了大跨度改变,尤其是对软质石头的发现和充分挖掘, 拓展了在石头上的书写。摩崖碑刻上不能得到的笔触乐趣,在明清篆刻中终于成为现实。虽 然摩崖碑刻书法的意味更强,但篆刻作为唯一反刻的字,让书法真正成为石头上的舞蹈。那 些伟大艺术家们认真地选择了石头,并在印章上寄情忘怀。 通常个人无法收藏巨大体量的石头上的书法。因此,在金石学发达的年代,作为石上书 法的衍生品,拓片成为流行的方式。每一个拓片都可以被当作充满历史信息的艺术品,综合 了石头的质感、书写的韵味和纸张的便携,是石头、书法和纸张的完美结合。它不仅传播了 书法、艺术与审美,推进了历史研究,也是印刷技术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很长的时间里,对于更有纪念意义的事情,中国人倾向于在石头上保存字迹,它们变得 理想而崇高。而在纸张上的字迹,则逐渐成为生活的常态。这种区别,在清代书法主流崇尚 的帖学和馆阁体中达到极致。有感于此,少部分书法家随后创制的碑体书法,虽仍然是书写 在纸张上,却横空出世,山一般地矗立在众人面前,成为纸张上的摩崖碑刻。它们不仅讲究 历史积淀,并且气势撼人,一扫书法发展太久后的萎靡不振,在精神上给予世人自由驰骋的 开放意识。 “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 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扬长避短,各自发挥长处,共同 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是考虑文字内容与载体关系,具有特殊表现形式的书写方法。中国是头上的书法以其 端正严肃、亘古不变等材料气质,很早就被赋予了代表仪式与权力的功能。 B.中国人巧妙地利用石头与书法的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其中体量最大的
是摩崖,石上书法另有碑刻、印章、拓片等多种形式。 C.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结体开张、舒展,气势恢 宏、博大。 D.碑刻作为一种石上的书法,对仪式与权力的传递最为充分,它被披上正统的外衣,向世人 展示合法的、有明确历史价值的文字记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到明清晚时期,篆刻家选取软质的石头,实现一般硬石上难以呈现的笔触乐趣,将文字反 刻其上,让书法成为石头上的舞蹈,从而得以在印章上寄情忘怀。 B.在金石学发达的年代,因为人们不便收藏体量巨大的石头上的书法,拓片成为流行的方式 传播书法的同时,也推动了印刷技术的产生 C.在清代,书法主流崇尚的帖字和馆阁体虽然使纸上的书法美到极致,但不免给人以书法发 展太久后的萎靡不振的感觉 D.自纸张发明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扬长避短,各自发挥长处,共同 构建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摩崖多在断崖峭壁之上,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随形就势,点画未必仔细,刻工也无 法精到,因此,不如明清时的篆刻更具有强烈的书法意味。 B.为某人立碑,强调其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为某事立碑,则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做权威判断。 因此,碑刻不仅是书法作品,也应是后代历史学家的重要史料。 C.拓片尽量地保留了石头与书法交织的细节,充满历史信息,综合了石头的质感、书写的韵 味和纸张的便携,所以说是石头、书法和纸张的完美结合。 D.碑体书法被称为纸张上的摩崖碑刻,气势撼人,在精神上给与世人自由驰骋的开放意识。 可见,石上的书法对纸上的书法产生过良性的影响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士奇,名寓,以字行,泰和人。建文初,集诸儒修《太祖实录》,十奇己用荐征授教 授当行,王叔英复以史才荐。遂召入翰林,充编纂官。 士奇奉职甚谨,私居不言公事,虽至亲厚不得闻。在帝前,举止恭慎,善应对,亩事辄 中。人有小过,尝为拚覆之。广东布政使徐奇载岭南土物馈廷臣,或得其目籍以进。帝阅无 士奇名,召问。对曰:“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 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帝遽命毁籍。 仁宗即位,擢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时有上书颂太平者帝以示诸大臣皆以为然十查 独曰陛下虽泽被天下然流徒尚未归疮痍尚来复民尚艰食更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帝曰 “然。”因顾蹇义等曰:“朕待卿等以至诚,望匡弼,惟士奇曾五上章,卿等皆无一言。 果朝无阙政,天下太平耶?”诸臣惭谢, 宣宗之初即位也,阁中惟士奇、荣、溥三人;荣疏闿果毅,遏事敢为,然颇通馈遗,边 将岁时致良马,帝颇知之,以问士奇。士奇力言:“荣晓畅边务,臣等不及,不宜以小眚 介意。”帝笑曰:“荣尝短卿及原吉,卿乃为之地耶?”士奇曰:“愿陛下以曲容臣者容荣 帝意乃解。荣以此愧十奇,相得甚欢。 宣宗崩,英宗即位,方九龄。军国大政关白太皇太后。太后推心任士奇、荣、溥三人, 有事遣中使诣阁谘议,然后裁决。三人者亦自信,侃侃行行意。士奇既耄,子稷傲狠,尝侵 暴杀人。言官交章劾稷。朝议不即加法,封其状示士奇。复有人发稷横虐数十事,遂下之理 士奇以老疾在告。天予恐伤士奇意,降诏慰勉。士奇感泣,忧不能起。九年三月卒,年八十
是摩崖,石上书法另有碑刻、印章、拓片等多种形式。 C.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结体开张、舒展,气势恢 宏、博大。 D.碑刻作为一种石上的书法,对仪式与权力的传递最为充分,它被披上正统的外衣,向世人 展示合法的、有明确历史价值的文字记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到明清晚时期,篆刻家选取软质的石头,实现一般硬石上难以呈现的笔触乐趣,将文字反 刻其上,让书法成为石头上的舞蹈,从而得以在印章上寄情忘怀。 B.在金石学发达的年代,因为人们不便收藏体量巨大的石头上的书法,拓片成为流行的方式, 传播书法的同时,也推动了印刷技术的产生。 C.在清代,书法主流崇尚的帖字和馆阁体虽然使纸上的书法美到极致,但不免给人以书法发 展太久后的萎靡不振的感觉。 D.自纸张发明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扬长避短,各自发挥长处,共同 构建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摩崖多在断崖峭壁之上,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随形就势,点画未必仔细,刻工也无 法精到,因此,不如明清时的篆刻更具有强烈的书法意味。 B.为某人立碑,强调其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为某事立碑,则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做权威判断。 因此,碑刻不仅是书法作品,也应是后代历史学家的重要史料。 C.拓片尽量地保留了石头与书法交织的细节,充满历史信息,综合了石头的质感、书写的韵 味和纸张的便携,所以说是石头、书法和纸张的完美结合。 D.碑体书法被称为纸张上的摩崖碑刻,气势撼人,在精神上给与世人自由驰骋的开放意识。 可见,石上的书法对纸上的书法产生过良性的影响。 二、古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杨士奇,名寓,以字行,泰和人。建文初,集诸儒修《太祖实录》,士奇己用荐征授教 授当行,王叔英复以史才荐。遂召入翰林,充编纂官。 士奇奉职甚谨,私居不言公事,虽至亲厚不得闻。在帝前,举止恭慎,善应对,亩事辄 中。人有小过,尝为拚覆之。广东布政使徐奇载岭南土物馈廷臣,或得其目籍以进。帝阅无 士奇名,召问。对曰:“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 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帝遽命毁籍。 仁宗即位,擢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时有上书颂太平者帝以示诸大臣皆以为然士奇 独曰陛下虽泽被天下然流徒尚未归疮痍尚来复民尚艰食更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帝曰: “然。”因顾蹇义等曰:“朕待卿等以至诚,望匡弼,惟士奇曾五上章,卿等皆无一言。岂 果朝无阙政,天下太平耶?”诸臣惭谢。 宣宗之初即位也,阁中惟士奇、荣、溥三人;荣疏闿果毅,遏事敢为,然颇通馈遗,边 将岁时致良马,帝颇知之,以问士奇。士奇力言: “荣晓畅边务,臣等不及,不宜以小眚 介意。”帝笑曰:“荣尝短卿及原吉,卿乃为之地耶?”士奇曰:“愿陛下以曲容臣者容荣。” 帝意乃解。荣以此愧士奇,相得甚欢。 宣宗崩,英宗即位,方九龄。军国大政关白太皇太后。太后推心任士奇、荣、溥三人, 有事遣中使诣阁谘议,然后裁决。三人者亦自信,侃侃行行意。士奇既耄,子稷傲狠,尝侵 暴杀人。言官交章劾稷。朝议不即加法,封其状示士奇。复有人发稷横虐数十事,遂下之理。 士奇以老疾在告。天予恐伤士奇意,降诏慰勉。士奇感泣,忧不能起。九年三月卒,年八十
赠太师,谥文贞。(节选自《明史·杨士奇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有上书颂太平者/帝以示,诸大臣皆以为然/士奇独曰/陛下虽泽被天下/然流徙尚未 归/疮痍尚未复民/尚艰食/更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 B.时有上书颂太平者/帝以示诸大臣/皆以为然/士奇独曰/陛下虽泽被天下/然流徙尚 未归/痍尚未复/民尚艰食/更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 C.时有上书颂太平者/帝以示诸大臣/皆以为然/士奇独曰/陛下虽泽被天下然/流徙尚 未归/疮痍尚未复/民尚艰食/更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 D.时有上书颂太平者/帝以示/诸大臣皆以为然/士奇独曰/陛下虽泽被天下然,流徙尚 未归/疮痍尚未复民/尚艰食/更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一般对平辈或尊辈要称字。 B.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予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 C,礼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典礼、科举、学校等,礼部侍郎是礼部的最高长官 D.崩,也称做驾崩、山陵崩,是古代表示帝王或皇后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士奇器度宽宏,不计较小事。广东布政使徐奇拿岭南土特产赠送给朝臣,名单中没有杨 士奇,皇帝询问此事,杨士奇予以解释,没把此事放在心上。 B.杨士奇忠言直谏,不从众歌功颂德。对有人称颂天下太平一事,杨士奇独抒已见,皇帝 同意他的看法,并拿其他大臣与其进行对比,众臣为此感到惭愧。 C.杨士奇历任阁臣,深受朝廷信任。杨士奇在宣宗、英宗两朝与杨荣、杨溥同任阁臣, 人一直非常和睦,英宗年幼,三人同心协力处理朝政 D.杨士奇因儿子犯罪,深感忧虑。他的儿子曾经犯下杀人的罪行,朝廷没有治罪,后来又 有人揭发其子许多不法之事,杨士奇为此非常忧虑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建文初,集诸儒修《太祖实录》,士奇已用荐征授教授当行,王叔英复以史才荐。 (2)士奇曰:“愿陛下以曲容臣者容荣。”帝意乃解。荣以此愧士奇,相得甚欢。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9题。 正宫·小梁州·秋 贯云石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 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湖水清,江潮漾。田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8.这支曲子前五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9.这支描写秋景的曲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填充默写(6分) 10.填充默写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两句,将自然景观与 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统治者妄想追求霍去病那样的筑坛祭天功业,结果吃 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3)《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的观点是相同的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赠太师,谥文贞。 (节选自 《明史·杨士奇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有上书颂太平者/帝以示,诸大臣皆以为然/士奇独曰/陛下虽泽被天下/然流徙尚未 归/疮痍尚未复民/尚艰食/更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 B.时有上书颂太平者/帝以示诸大臣/皆以为然/士奇独曰/陛下虽泽被天下/然流徙尚 未归/痍尚未复/民尚艰食/更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 C.时有上书颂太平者/帝以示诸大臣/皆以为然/士奇独曰/陛下虽泽被天下然/流徙尚 未归/疮痍尚未复/民尚艰食/更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 D.时有上书颂太平者/帝以示/诸大臣皆以为然/士奇独曰/陛下虽泽被天下然,流徙尚 未归/疮痍尚未复民/尚艰食/更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一般对平辈或尊辈要称字。 B.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予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 C,礼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典礼、科举、学校等,礼部侍郎是礼部的最高长官。 D.崩,也称做驾崩、山陵崩,是古代表示帝王或皇后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士奇器度宽宏,不计较小事。广东布政使徐奇拿岭南土特产赠送给朝臣,名单中没有杨 士奇,皇帝询问此事,杨士奇予以解释,没把此事放在心上。 B.杨士奇忠言直谏,不从众歌功颂德。对有人称颂天下太平一事,杨士奇独抒已见,皇帝 同意他的看法,并拿其他大臣与其进行对比,众臣为此感到惭愧。 C.杨士奇历任阁臣,深受朝廷信任。杨士奇在宣宗、英宗两朝与杨荣、杨溥同任阁臣,三 人一直非常和睦,英宗年幼,三人同心协力处理朝政。 D.杨士奇因儿子犯罪,深感忧虑。他的儿子曾经犯下杀人的罪行,朝廷没有治罪,后来又 有人揭发其子许多不法之事,杨士奇为此非常忧虑。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建文初,集诸儒修《太祖实录》,士奇已用荐征授教授当行,王叔英复以史才荐。 (2)士奇曰:“愿陛下以曲容臣者容荣。”帝意乃解。荣以此愧士奇,相得甚欢。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 8-9 题。 正宫·小梁州·秋 贯云石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 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湖水清,江潮漾。田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8.这支曲子前五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 分) 9.这支描写秋景的曲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填充默写(6 分) 10.填充默写空缺部分(6 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将自然景观与 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统治者妄想追求霍去病那样的筑坛祭天功业,结果吃 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 。” (3)《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日子陈忠实 两架罗筛,用木制三脚架撑住,斜立在掏挖出湿漉漉的沙石的大坑里。男人一把镢头 把铁锨,女人也使用一把镢头一把铁锨;男人有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和一根扁担,女人也配 备着两只铁丝编成的铁笼和一根扁担。 我回到乡下的第一天,走到滋水河边发现了河对面的这一对夫妇。就我目力所及,上游 和下游的沙滩上,支着罗网埋头这种劳作的再没有第二个人了 早春中午的太阳已见热力,晒得人脸上烫烫的,却很舒服。 “你该到城里找个营生干,”我说,“你是高中生,该当……” “找过。也干过。干不成。”男人说。 “一家干不成,再换一家嘛!”我说 换过不下五家主儿,还是干不成。”女人说。 “工作不合适?没找到合适的?”我问 “有的干了不给钱,白干了。有的把人当狗使,喝来喝去没个正性。受不了啊!”他说。 “那是个硬熊。想挣人家钱,还不受人家白眼。”她说。 “不是硬熊软熊的事。出力挣钱又不是吃舍饭。”他说。 “凭这话,老陈就能听出来你是个硬熊,”女人说,“他爷是个硬熊。他爸是个硬熊, 他还是个不会拐弯的硬熊一一种系的事 “中国现时啥都不缺,就缺硬熊。”他说。 “弓硬断弦。人硬了……没好下场。”她说。 “这话倒对。俺爷被土匪绑在明柱上,一刀一刀割。割一刀问一声,直到割死也不说银 圆在哪面墙缝里藏着。俺爸被斗了三天两夜,不给吃不给喝不准眨眼睡觉直到昏死,还是不 承认‘反党’……我不算硬 “你已经硬到只能挖石头咧!你再硬就没活路了。硬熊一一” 他很坦率又不无迷津地悄声对我说,他也搞不清自己为什么偏偏注意女人的腰,一定要 娶一个腰好的媳妇,脸蛋嘛倒在其次,能看过去就行了。 他大声慨叹着,不无讨好女人的意思:“农村太苦太累,再好的腰都给糟践了 男人把堆积在罗网下的石子铲进笼里,用扁担挑起来,走上沙坑的斜坡,木质扁担吱呀 吱呀响着,把笼里的石头倒在石堆上。折返身回来,再装再挑。女人对我说:“他见了你话 就多了。他跟我在这儿,整晌整晌不说一句话。” 太阳沉到西原头的这一瞬,即将沉落下去的短暂的这一瞬,真是奇妙无比景象绚烂的 瞬。泛着嫩黄的杨柳林带在这一瞬里染成橘红。河岸边刚刚现岀绿色的草坨子也被染成橘黄 色。小木桥上的男人和女人被这瞬间的霞光涂抹得模糊了,男女莫辨。 应办了几件公务,再回到滋水河的时候,小麦已经吐穗了 我有点急迫地赶回乡下老家来,就是想感受小麦吐穗扬花这个季节的气象 女人正挥动铁锨朝罗网上抛掷着沙石。男人呢? “那位硬熊呢?”“没来 我问:“咋咧?出什么事了?” 她停住手中的铁锨,重重地深深地吁出一口气:“女儿考试没考好 “就为这事?”我也舒了一口气,“这回没考好,下回再争取考好嘛!” “这娃娃也是……平时学得挺好的,考试分数也总排前头。偏偏到分班的节骨眼上 考就考 “直到昨日晚上,他才说了一句话:我现在还捞石头做啥!我还捞这石头做啥……” “你不是说他是个硬熊吗?这么一点挫折就软塌下来了?”我说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日 子 陈忠实 两架罗筛,用木制三脚架撑住,斜立在掏挖出湿漉漉的沙石的大坑里。男人一把镢头一 把铁锨,女人也使用一把镢头一把铁锨;男人有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和一根扁担,女人也配 备着两只铁丝编成的铁笼和一根扁担。 我回到乡下的第一天,走到滋水河边发现了河对面的这一对夫妇。就我目力所及,上游 和下游的沙滩上,支着罗网埋头这种劳作的再没有第二个人了。 早春中午的太阳已见热力,晒得人脸上烫烫的,却很舒服。 “你该到城里找个营生干,”我说,“你是高中生,该当……” “找过。也干过。干不成。”男人说。 “一家干不成,再换一家嘛!”我说。 “换过不下五家主儿,还是干不成。”女人说。 “工作不合适?没找到合适的?”我问。 “有的干了不给钱,白干了。有的把人当狗使,喝来喝去没个正性。受不了啊!”他说。 “那是个硬熊。想挣人家钱,还不受人家白眼。”她说。 “不是硬熊软熊的事。出力挣钱又不是吃舍饭。”他说。 “凭这话,老陈就能听出来你是个硬熊,”女人说,“他爷是个硬熊。他爸是个硬熊。 他还是个不会拐弯的硬熊——种系的事。” “中国现时啥都不缺,就缺硬熊。”他说。 “弓硬断弦。人硬了……没好下场。”她说。 “这话倒对。俺爷被土匪绑在明柱上,一刀一刀割。割一刀问一声,直到割死也不说银 圆在哪面墙缝里藏着。俺爸被斗了三天两夜,不给吃不给喝不准眨眼睡觉直到昏死,还是不 承认‘反党’……我不算硬。” “你已经硬到只能挖石头咧!你再硬就没活路了。硬熊——” 他很坦率又不无迷津地悄声对我说,他也搞不清自己为什么偏偏注意女人的腰,一定要 娶一个腰好的媳妇,脸蛋嘛倒在其次,能看过去就行了。 他大声慨叹着,不无讨好女人的意思:“农村太苦太累,再好的腰都给糟践了。” 男人把堆积在罗网下的石子铲进笼里,用扁担挑起来,走上沙坑的斜坡,木质扁担吱呀 吱呀响着,把笼里的石头倒在石堆上。折返身回来,再装再挑。女人对我说:“他见了你话 就多了。他跟我在这儿,整晌整晌不说一句话。” 太阳沉到西原头的这一瞬,即将沉落下去的短暂的这一瞬,真是奇妙无比景象绚烂的一 瞬。泛着嫩黄的杨柳林带在这一瞬里染成橘红。河岸边刚刚现出绿色的草坨子也被染成橘黄 色。小木桥上的男人和女人被这瞬间的霞光涂抹得模糊了,男女莫辨。 应办了几件公务,再回到滋水河的时候,小麦已经吐穗了。 我有点急迫地赶回乡下老家来,就是想感受小麦吐穗扬花这个季节的气象。 女人正挥动铁锨朝罗网上抛掷着沙石。男人呢? “那位硬熊呢?”“没来。” 我问:“咋咧?出什么事了?” 她停住手中的铁锨,重重地深深地吁出一口气:“女儿考试没考好。” “就为这事?”我也舒了一口气,“这回没考好,下回再争取考好嘛!” “这娃娃也是……平时学得挺好的,考试分数也总排前头。偏偏到分班的节骨眼上,一 考就考……” “直到昨日晚上,他才说了一句话:我现在还捞石头做啥!我还捞这石头做啥……” “你不是说他是个硬熊吗?这么一点挫折就软塌下来了?”我说
“他高考考大学差一点点分数没上成,指望娃能……” “他来了!天哪!他自个儿来了一一” 我听见女人的抖声,也看见她随着颤颤的抖声涌出的眼泪。 我瞬即看见他正向这边的沙梁走来。 他的肩头背着罗网,扛着镢头铁锨,另一只肩头挑着担子,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吊在扁 担的铁钩上 他对我淡淡地笑笑。 他开始支撑罗网 “天都快黑咧,你还来做啥?”她说 “挖一担算一担嘛。”他说 许久,他都不说话。镢头刨挖沙层在石头上撞击出刺耳的噪声,偶尔迸出一粒火星 许久,他直起腰来,平静地说:“大不了给女儿在这沙滩上再撑一架罗网喀!” 我的心里猛然一颤 我看见女人缓缓地丢弃了铁锨。我看着她软软地瘫坐在湿漉漉的沙坑里。我看见她双手 捂住眼睛垂下头。我听见一声压抑着的抽泣 我的眼睛模糊了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以人物对话为主,夹以简洁的叙事,对话语言不仅极富个性,体现出人物性格特点 而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那位硬熊呢”等。 B.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对女儿考试没考好这件事的态度可以看出,女人是一个通情 达理而又乐观的人,而那个白认为“硬”的男人却被打垮了。 C.小说写男人的爷爷宁愿被杀害也不说出银圆的下落,他父亲昏死也不承认“反党”,是 为了说明他的“硬”受到家族影响,与下文他的转变形成对比。 D.“我”之所以反复劝男人“到城里找个营生干”,是因为他是个高中生,也因为“我” 和他谈得很投机,更因为“我”有能力帮他 E.小说开头详细描述劳作的场景并且突出描写男人、女人使用同样的镢头、铁锨、铁丝编 织的铁笼、扁担,意在表明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2)小说中的男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结尾说“我的眼睛模糊了”,请结合全文探究“模糊”的原因。(8分) 第II卷(80分) 四、语言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和与会的文艺战线的代表们 既尽情地摆谈 了我国当前文艺创作的现状,又充满希望地描绘了我国文艺工作的美好蓝图 ②2016年四川省高考究竞是考四川卷还是考全国卷,专家学者们在多次研讨会上 莫衷一是,到现在历时半年才尘埃落定,真是害惨了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们。 ③见他没有安下心来坚持复读,班主任李老师便将他叫到办公 地给他讲了复读的 必要性和重要性,他才茅塞顿开,从此义无反顾地坚定了复读的决心和信心 A.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推心置腹 B.推心置腹 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C.各抒己见 推心置腹畅所欲言
“他高考考大学差一点点分数没上成,指望娃能……” “他来了!天哪!他自个儿来了——” 我听见女人的抖声,也看见她随着颤颤的抖声涌出的眼泪。 我瞬即看见他正向这边的沙梁走来。 他的肩头背着罗网,扛着镢头铁锨,另一只肩头挑着担子,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吊在扁 担的铁钩上。 他对我淡淡地笑笑。 他开始支撑罗网。 “天都快黑咧,你还来做啥?”她说。 “挖一担算一担嘛。”他说。 许久,他都不说话。镢头刨挖沙层在石头上撞击出刺耳的噪声,偶尔迸出一粒火星。 许久,他直起腰来,平静地说:“大不了给女儿在这沙滩上再撑一架罗网喀!” 我的心里猛然一颤。 我看见女人缓缓地丢弃了铁锨。我看着她软软地瘫坐在湿漉漉的沙坑里。我看见她双手 捂住眼睛垂下头。我听见一声压抑着的抽泣, 我的眼睛模糊了。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本文以人物对话为主,夹以简洁的叙事,对话语言不仅极富个性,体现出人物性格特点, 而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那位硬熊呢”等。 B.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对女儿考试没考好这件事的态度可以看出,女人是一个通情 达理而又乐观的人,而那个白认为“硬”的男人却被打垮了。 C.小说写男人的爷爷宁愿被杀害也不说出银圆的下落,他父亲昏死也不承认“反党”,是 为了说明他的“硬”受到家族影响,与下文他的转变形成对比。 D.“我”之所以反复劝男人“到城里找个营生干”,是因为他是个高中生,也因为“我” 和他谈得很投机,更因为“我”有能力帮他。 E.小说开头详细描述劳作的场景并且突出描写男人、女人使用同样的镢头、铁锨、铁丝编 织的铁笼、扁担,意在表明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2)小说中的男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3)小说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4)小说结尾说“我的眼睛模糊了”,请结合全文探究“模糊”的原因。(8 分) 第 II 卷(80 分) 四、语言运用(20 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①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和与会的文艺战线的代表们 ,既尽情地摆谈 了我国当前文艺创作的现状,又充满希望地描绘了我国文艺工作的美好蓝图。 ②2016 年四川省高考究竟是考四川卷还是考全国卷,专家学者们在多次研讨会上 , 莫衷一是,到现在历时半年才尘埃落定,真是害惨了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们。 ③见他没有安下心来坚持复读,班主任李老师便将他叫到办公室 地给他讲了复读的 必要性和重要性,他才茅塞顿开,从此义无反顾地坚定了复读的决心和信心。 A.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推心置腹 B.推心置腹 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C.各抒己见 推心置腹 畅所欲言
D.推心置腹 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哈尔滨天价鱼”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背后反映出工商、物价、旅游等机构未形成合力 的体制现状。旅游行政、执法手段分割,已经很难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求。 B.印度《经济时报》8日指出,印度的军事装备,70%依靠进口,至今仍未能发展出完善的 国防工业和先进的战斗机,印度同中国在国防工业领域的差距越来越大。印度的政治领袖对 此应该高度重视 C.历经162天,航程3万多公里,中国科考船“海洋六号”科考凯旋归来,于5日抵东莞 海洋地质专用码头。 D.尽管现在老百姓对上学难看病贵还是不满意,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教 育和医疗卫生体制正在一天天日臻完善。 14.下面划横线处的语句已打乱,请选出排序最合理的一项(3分 南浔古镇在上一波旅游开发中慢了脚步,以至于如今沿河而建的数百幢民居在时间里不 曾被改变。漫步这些建筑中,。沿着围廊走,脚下就是河水,这边阿姨洗菜,对岸奶奶洗 衣服,夹杂麻将声、蒲扇声,都是江南细语 ①搅动了大半个世纪的风云沉浮 ②也能读到当年主人既要保持封建传统的道德 ③也是这些建筑让南浔比一般的江南水乡多了大家闺秀的气派 ④依稀能重睹百年前丝商如何打造并运用财富 ⑤又要接受西方生活方式的诱惑等矛盾心理 ⑥更有趣的说法成就了一位留过洋的“十三姨” A.②⑤③⑥①④B.④①②③⑥⑤C.④①②⑤③⑥D.②⑤①④③⑥ 15.阅读下面文字,提取主要信息,整合为3个结论性的语句。(6分) 根据美国国防部2015年发布的《亚太海上安全战略》,截止2015年7月,南海各方共 在南海通过填海制造了约1214万平方米土地。其中越南约占32万平方米、马来西亚约占 28万平方米、菲律宾约占57万平方米、台湾地区约占3万平方米。根据此份报告声称,中 国大陆已经通过填海制造了超过1174万平方米的土地,其面积是剩下所有国家和地区填海 面积总和的17倍。此外,《亚太海上安全战略》中还提及,南海填海历史已有40余年,中 国大陆只花了不到20个月的时间就通过填海制造了这个海域超过95%的土地。 16.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介绍过近代一些有趣的美学实验。如瑞士心理学家布洛关 于颜色的重量的实验:把两个面积、角度均相等的三角形甲和乙(如下图)从中腰平分,然后 着两种深浅不同的颜色。他让接受实验的人比较甲、乙两个形状,然后询问他们喜欢哪一个, 并说出理由。参加实验的50人,绝大多数喜欢甲而不喜欢乙;他们的理由是:甲比较稳定; 乙上半太沉重,下半太轻浮,令人产生轻重倒置的感觉。(5分) 请从上述实验事实中写出两条结论,答案要简明,每条限18字以内做答(不含标点)。 五、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D.推心置腹 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哈尔滨天价鱼”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背后反映出工商、物价、旅游等机构未形成合力 的体制现状。旅游行政、执法手段分割,已经很难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求。 B.印度《经济时报》8 日指出,印度的军事装备,70%依靠进口,至今仍未能发展出完善的 国防工业和先进的战斗机,印度同中国在国防工业领域的差距越来越大。印度的政治领袖对 此应该高度重视。 C.历经 162 天,航程 3 万多公里,中国科考船“海洋六号”科考凯旋归来,于 5 日抵东莞 海洋地质专用码头。 D.尽管现在老百姓对上学难看病贵还是不满意,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教 育和医疗卫生体制正在一天天日臻完善。 14.下面划横线处的语句已打乱,请选出排序最合理的一项(3 分) 南浔古镇在上一波旅游开发中慢了脚步,以至于如今沿河而建的数百幢民居在时间里不 曾被改变。漫步这些建筑中, 。沿着围廊走,脚下就是河水,这边阿姨洗菜,对岸奶奶洗 衣服,夹杂麻将声、蒲扇声,都是江南细语。 ①搅动了大半个世纪的风云沉浮 ②也能读到当年主人既要保持封建传统的道德 ③也是这些建筑让南浔比一般的江南水乡多了大家闺秀的气派 ④依稀能重睹百年前丝商如何打造并运用财富 ⑤又要接受西方生活方式的诱惑等矛盾心理 ⑥更有趣的说法成就了一位留过洋的“十三姨” A. ②⑤③⑥①④ B. ④①②③⑥⑤ C. ④①②⑤③⑥ D.②⑤①④③⑥ 15.阅读下面文字,提取主要信息,整合为 3 个结论性的语句。(6 分) 根据美国国防部 2015 年发布的《亚太海上安全战略》,截止 2015 年 7 月,南海各方共 在南海通过填海制造了约 1214 万平方米土地。其中越南约占 32 万平方米、马来西亚约占 28 万平方米、菲律宾约占 57 万平方米、台湾地区约占 3 万平方米。根据此份报告声称,中 国大陆已经通过填海制造了超过 1174 万平方米的土地,其面积是剩下所有国家和地区填海 面积总和的 17 倍。此外,《亚太海上安全战略》中还提及,南海填海历史已有 40 余年,中 国大陆只花了不到 20 个月的时间就通过填海制造了这个海域超过 95%的土地。 16.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介绍过近代一些有趣的美学实验。如瑞士心理学家布洛关 于颜色的重量的实验:把两个面积、角度均相等的三角形甲和乙(如下图)从中腰平分,然后 着两种深浅不同的颜色。他让接受实验的人比较甲、乙两个形状,然后询问他们喜欢哪一个, 并说出理由。参加实验的 50 人,绝大多数喜欢甲而不喜欢乙;他们的理由是:甲比较稳定; 乙上半太沉重,下半太轻浮,令人产生轻重倒置的感觉。(5 分) 请从上述实验事实中写出两条结论,答案要简明,每条限 18 字以内做答(不含标点)。 五、作文(60 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有的人对从前的工作总是不如意,于是他就频繁的跳槽,希望取得成功;有的人不满足 于现状,也频繁的调换工作,想把希望寄托于未来,有的人虽然不满现状,仍在坚守希望取 得成功,你更赞赏哪一种,谈谈你的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高一语文答题纸 7.(10分) (1) (2) 8.(5分) 9.(6分) 10.(5分) (1) (2) (3) (1)(5分)
有的人对从前的工作总是不如意,于是他就频繁的跳槽,希望取得成功;有的人不满足 于现状,也频繁的调换工作,想把希望寄托于未来,有的人虽然不满现状,仍在坚守希望取 得成功,你更赞赏哪一种,谈谈你的认识。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高一语文答题纸 7. (10 分) (1) (2) 8.(5 分) 9.(6 分) 10.(5 分) (1) (2) (3) , 11. (1)(5 分)
(2)(6分) (3)(6分) (4)(8分) 15.(5分)① 16.(6分) 高一语文六月考参考答案: 1.B(拓片不属于石上的书法。) 2.C(原文是“这种区别,在清代书法主流崇尚的帖学和馆阁体中达到极致”,并非美到极 致。) 3.A(原文第六段“虽然摩崖碑刻书法的意味更强,但篆刻作为唯一反刻的字,让书法真正
(2)(6 分) (3)(6 分) (4)(8 分) 15.(5 分)① ② ③ 16.(6 分) 高一语文六月考参考答案: 1.B (拓片不属于石上的书法。) 2.C (原文是“这种区别,在清代书法主流崇尚的帖学和馆阁体中达到极致”,并非美到极 致。) 3.A (原文第六段“虽然摩崖碑刻书法的意味更强,但篆刻作为唯一反刻的字,让书法真正
成为石头上的舞蹈”。由此可见,A说反了。) 4、B 5、C(礼部最高长官为札部尚书) 6、C(“三人一直非常和睦”说法有误) 7、(1)建文初年,朝廷集合众儒生修撰《太祖实录》,杨士奇已经因为(他人)举荐被征召 授予教授,应当前去赴任,王叔英又以其史学才华推荐他。(“修”、“用”、“行”、被 动句、补充主语(他人)各1分) (2)杨士奇说:“希望陛下像曲意包(宽)容我一样来包(宽)容杨荣。”皇帝的心意才纾 解。杨荣因此觉得愧对杨士奇,以后两人相处得很好。(“愿”、“曲”、“愧”、“相得” 各1分,句意1分。) 8、前五句描写了一幅清丽明净的西湖秋光图。西湖上满眼秋光:亭亭的荷花倒影湖中,金 黄的菊花傲然绽放:凋谢的枯荷下,藏着鹭鸶:秋风阵阵,送来桂花的馨香。诗人营造的开 阔秀美的意境,正是他闲适、开朗心境的写照,表现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开阔舒展的胸襟。 (描绘画面3分,概括感情2分) 9、①渲染。菊花黄、荷叶枯、鹭鸶藏、雁成行、飘桂香等都是有秋天特色的景象,渲染秋 的清爽明净。②白描。一句一景,抓住特征简笔勾勒。③动静结合。大雁南飞与弯月斜挂, 一动一静。④多角度描写,绘形绘色,大雁成行绘形,荷粉菊黄绘色。(描写技巧一点2分, 答够三点6分。) (2)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1.(1)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D、E】不给分。(B“男人却 被打垮了”言过其实,从下文可以看出,他只是改变了“硬”的个性。E“时代不同了,男 女都一样”错,应该是男人与女人都承担着一样的家庭责任,承受着一样的生活煎熬。 D“‘我’有能力帮他”文中没有依据) (2)小说中的男人是一个被生活磨掉了棱角的普通劳动者。(2分)起初,他个性鲜明,刚直 硬气,情愿在家吃亏劳累也不屈从于不良业主的欺压;(2分)但女儿考试失利,女儿实现 他的大学梦的这根精神支柱倒下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终于屈服于生活现实并产生了让 女儿回家务农的想法。(2分) (3)①表明时间的推移,照应前文关于“中午的太阳已见热力”的描写。②通过对美好景物 的描写,衬托主人翁与我相见后的兴奋心情。③交代季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写“我 再来感受小麦吐穗扬花埋下伏笔。(每点2分) (4)示例:①“我”为男人因为女儿考试失利就改变“硬”的个性而感动。②“我”为女人 听到男人的话后如此强烈的反应而惊讶。③“我”为这个家庭在未来的日子找不到生活目标 感到担忧。④“我”为残酷的生活现实磨去人们刚直个性的现象感到担忧。⑤同情这一家人 的命运。(每点2分,答出四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2.A(成语的相同点:都表示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不同的是:“畅所欲言”偏重在说 话尽情:“各抒己见”重在发表己见:“推心置腹”重在待人真诚,而且所涉及的对象一般 是一个人或较少的人。) A(B搭配不当,删去“和先进的战斗机”,或者改为“至今仍未能研制出先进的战斗 机和发展出完善的国防工业”。C赘余,删去“归来”。D项,成分赘余,删去“一天天”。) 15.(1)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几乎都在进行填海造岛作业: (2)中国填海造岛的速度和规模远超其他各方:
成为石头上的舞蹈”。由此可见,A 说反了。) 4、B 5、C(礼部最高长官为札部尚书) 6、C(“三人一直非常和睦”说法有误) 7、(1)建文初年,朝廷集合众儒生修撰《太祖实录》,杨士奇已经因为(他人)举荐被征召 授予教授,应当前去赴任,王叔英又以其史学才华推荐他。(“修”、“用”、“行”、被 动句、补充主语(他人)各 1 分) (2)杨士奇说:“希望陛下像曲意包(宽)容我一样来包(宽)容杨荣。”皇帝的心意才纾 解。杨荣因此觉得愧对杨士奇,以后两人相处得很好。(“愿”、“曲”、“愧”、“相得” 各 1 分,句意 1 分。). 8、前五句描写了一幅清丽明净的西湖秋光图。西湖上满眼秋光:亭亭的荷花倒影湖中,金 黄的菊花傲然绽放;凋谢的枯荷下,藏着鹭鸶;秋风阵阵,送来桂花的馨香。诗人营造的开 阔秀美的意境,正是他闲适、开朗心境的写照,表现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开阔舒展的胸襟。 (描绘画面 3 分,概括感情 2 分) 9、①渲染。菊花黄、荷叶枯、鹭鸶藏、雁成行、飘桂香等都是有秋天特色的景象,渲染秋 的清爽明净。②白描。一句一景,抓住特征简笔勾勒。③动静结合。大雁南飞与弯月斜挂, 一动一静。④多角度描写,绘形绘色,大雁成行绘形,荷粉菊黄绘色。(描写技巧一点 2 分, 答够三点 6 分。) 10.(1) (2)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1.(1)答【A】给 3 分,答【C】给 2 分,答【B】给 1 分;答【D、E】不给分。(B“男人却 被打垮了”言过其实,从下文可以看出,他只是改变了“硬”的个性。E“时代不同了,男 女都一样”错,应该是男人与女人都承担着一样的家庭责任,承受着一样的生活煎熬。 D“‘我’有能力帮他”文中没有依据) (2)小说中的男人是一个被生活磨掉了棱角的普通劳动者。(2 分)起初,他个性鲜明,刚直 硬气,情愿在家吃亏劳累也不屈从于不良业主的欺压;(2 分)但女儿考试失利,女儿实现 他的大学梦的这根精神支柱倒下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终于屈服于生活现实并产生了让 女儿回家务农的想法。(2 分) (3)①表明时间的推移,照应前文关于“中午的太阳已见热力”的描写。②通过对美好景物 的描写,衬托主人翁与我相见后的兴奋心情。③交代季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写“我” 再来感受小麦吐穗扬花埋下伏笔。(每点 2 分) (4)示例:①“我”为男人因为女儿考试失利就改变“硬”的个性而感动。②“我”为女人 听到男人的话后如此强烈的反应而惊讶。③“我”为这个家庭在未来的日子找不到生活目标 感到担忧。④“我”为残酷的生活现实磨去人们刚直个性的现象感到担忧。⑤同情这一家人 的命运。(每点 2 分,答出四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12.A(成语的相同点:都表示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不同的是:“畅所欲言”偏重在说 话尽情;“各抒己见”重在发表己见;“推心置腹”重在待人真诚,而且所涉及的对象一般 是一个人或较少的人。) 13.A(B 搭配不当,删去“和先进的战斗机”,或者改为“至今仍未能研制出先进的战斗 机和发展出完善的国防工业”。 C 赘余,删去“归来”。D 项,成分赘余,删去“一天天”。) 14. C 15.(1)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几乎都在进行填海造岛作业; (2)中国填海造岛的速度和规模远超其他各方;
(3)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填海造岛由来已久,而中国在最近才开始这项作业 16.颜色能让人产生重量感:人们对上浅下深习以为常,反之则感觉不快:美的形体含有 个原则:平衡或匀称。 【参考译文】 杨士奇,名寓,以字行世,江西泰和人。建文初年,朝廷集合儒生修撰《太祖实录》, 杨士奇已经因为举荐被征召授予教授,应当前去赴任,王叔英又以其史学才华推荐他。于是 被召入翰林院,充任编纂官。 杨士奇奉行职事非常谨慎,在家里从不说公事,即使是至亲都不得听闻。他在明成祖前, 举止恭敬谨慎,善于对答,议政总能合皇帝的心意。他人有过失,杨士奇都为之掩盖。当时 广东布政使徐奇统领西南时,带当地土特产赠送给内廷官员,有人得到馈赠名单呈上皇帝。 明成祖看后发现其中无杨士奇名字,于是召见杨士奇询问。杨士奇回答道:“徐奇奔赴广东 时,群臣作诗文赠行,我恰逢得病未参与,所以唯独没有我的名字。现在各位大臣接受与否 还不知道,况且赠礼都是小东西,应当没有其他意思。”明成祖于是命令毁掉了那份名单。 明仁宗即位,提拔杨士奇做礼部侍郎兼任华盖殿大学士。当时有大臣上书歌颂太平盛世 明仁宗拿它让各位大臣看,群臣皆以为然。唯独杨士奇称:“陛下虽然泽被天下,但是靖难 所牵连的流徙之人尚未归乡,战争所导致的疮痍尚未恢复,百姓仍然为温饱担忧。国家应当 继续休养生息数年,太平盛世才差不多可以期至。”明仁宗表示赞同,于是对蹇义等人说 “我对你们至诚,是希望你们匡正辅佐、纠正错误。但只有杨士奇曾经五次上书,你们等人 均无一言。果真朝廷政事毫无缺漏,天下太平了么?”群臣听后惭愧道歉, 明宜宗即位时,内阁中只有杨士奇、杨荣、杨淳三人。杨荣为人豁达,果断勇毅,敢作 敢为,但非常懂得馈遗,边将每年都送良马给杨荣。明宣宗非常清楚这件事,就问杨士奇(是 怎么回事):杨士奇为杨荣极力申说:“杨荣通晓边疆事务,我们比不上他,陛下不应该以 此小错而介意。”明宣宗笑道:“杨荣曾经说你和夏原吉的坏话,你却还要为他着想吗? 杨士奇说:“希望陛下像曲意包(宽)容我一样来包(宽)容杨荣。”皇帝的心意才纾解。 杨荣因此觉得愧对杨士奇,以后两人相处得很好 明宣宗去世,明英宗即位,年方九岁。军政均由太皇太后负责,太皇太后非常信任杨士 奇、杨荣、杨溥三人,有事情都派遣中使到内阁咨询议论,然后才进行裁决。三人当时亦很 自信,尽心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杨士奇已经年老,他的儿子杨稷为人傲横,曾经施暴杀人 御史相继弹劾杨稷,朝廷商议不予当即惩处,把密封的状子给杨士奇看。又有人再次告发杨 稷横虐的数十件事情,杨稷这才被关进监狱审理。杨士奇以年老疾病告假,明英宗恐怕伤害 杨士奇的心意,下诏安慰。杨士奇感恩哭泣,忧虑不起。正统九年三月去世,享年八十岁。 被追赠为太师,谥号文贞
(3)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填海造岛由来已久,而中国在最近才开始这项作业。 16.颜色能让人产生重量感;人们对上浅下深习以为常,反之则感觉不快;美的形体含有一 个原则:平衡或匀称。 【参考译文】 杨士奇,名寓,以字行世,江西泰和人。建文初年,朝廷集合儒生修撰《太祖实录》, 杨士奇已经因为举荐被征召授予教授,应当前去赴任,王叔英又以其史学才华推荐他。于是 被召入翰林院,充任编纂官。’ 杨士奇奉行职事非常谨慎,在家里从不说公事,即使是至亲都不得听闻。他在明成祖前, 举止恭敬谨慎,善于对答,议政总能合皇帝的心意。他人有过失,杨士奇都为之掩盖。当时 广东布政使徐奇统领西南时,带当地土特产赠送给内廷官员,有人得到馈赠名单呈上皇帝。 明成祖看后发现其中无杨士奇名字,于是召见杨士奇询问。杨士奇回答道:“徐奇奔赴广东 时,群臣作诗文赠行,我恰逢得病未参与,所以唯独没有我的名字。现在各位大臣接受与否 还不知道,况且赠礼都是小东西,应当没有其他意思。”明成祖于是命令毁掉了那份名单。 明仁宗即位,提拔杨士奇做礼部侍郎兼任华盖殿大学士。当时有大臣上书歌颂太平盛世, 明仁宗拿它让各位大臣看,群臣皆以为然。唯独杨士奇称;“陛下虽然泽被天下,但是靖难 所牵连的流徙之人尚未归乡,战争所导致的疮痍尚未恢复,百姓仍然为温饱担忧。国家应当 继续休养生息数年,太平盛世才差不多可以期至。”明仁宗表示赞同,于是对蹇义等人说: “我对你们至诚,是希望你们匡正辅佐、纠正错误。但只有杨士奇曾经五次上书,你们等人 均无一言。果真朝廷政事毫无缺漏,天下太平了么?”群臣听后惭愧道歉。 明宜宗即位时,内阁中只有杨士奇、杨荣、杨淳三人。杨荣为人豁达,果断勇毅,敢作 敢为,但非常懂得馈遗,边将每年都送良马给杨荣。明宣宗非常清楚这件事,就问杨士奇(是 怎么回事):杨士奇为杨荣极力申说:“杨荣通晓边疆事务,我们比不上他,陛下不应该以 此小错而介意。”明宣宗笑道:“杨荣曾经说你和夏原吉的坏话,你却还要为他着想吗?” 杨士奇说:“希望陛下像曲意包(宽)容我一样来包(宽)容杨荣。”皇帝的心意才纾解。 杨荣因此觉得愧对杨士奇,以后两人相处得很好。 明宣宗去世,明英宗即位,年方九岁。军政均由太皇太后负责,太皇太后非常信任杨士 奇、杨荣、杨溥三人,有事情都派遣中使到内阁咨询议论,然后才进行裁决。三人当时亦很 自信,尽心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杨士奇已经年老,他的儿子杨稷为人傲横,曾经施暴杀人。 御史相继弹劾杨稷,朝廷商议不予当即惩处,把密封的状子给杨士奇看。又有人再次告发杨 稷横虐的数十件事情,杨稷这才被关进监狱审理。杨士奇以年老疾病告假,明英宗恐怕伤害 杨士奇的心意,下诏安慰。杨士奇感恩哭泣,忧虑不起。正统九年三月去世,享年八十岁。 被追赠为太师,谥号文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