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典例 、命题指导思想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江苏卷)命题,将依据教育部颁发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 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试卷保持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 度和适当的难度,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 时代气息,着力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从而有利于实施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考査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 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 力层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 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 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 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 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 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根据江苏省高考方案,另有加考内容。必考 和加考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甲、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文字运用 准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E
1 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典例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江苏卷)命题,将依据教育部颁发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 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试卷保持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 度和适当的难度,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 时代气息,着力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从而有利于实施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 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 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 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 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 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 A、B、C、D、E、F 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 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 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根据江苏省高考方案,另有加考内容。必考 和加考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甲、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文字运用 准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提炼语意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浅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 1.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名篇篇目见“附录I” 2.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 者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C (1)辨析文句意义 2)归纳内容要点 4.鉴赏评价D 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鉴赏文学类文本,阅读评价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 文学类文本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考查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 合适的诗歌或戏剧作品。 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涵盖文学类文本和非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包括说理散文、杂 文、论文、评论等: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考査材 料可以选用论述类文本,也可以选用实用类文本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提炼语意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浅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名篇篇目见“附录Ⅰ”。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 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辨析文句意义 (2)归纳内容要点 4.鉴赏评价 D 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鉴赏文学类文本,阅读评价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 文学类文本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考查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 合适的诗歌或戏剧作品。 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涵盖文学类文本和非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包括说理散文、杂 文、论文、评论等;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考查材 料可以选用论述类文本,也可以选用实用类文本。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D (1)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2)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4.探究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以及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写作 能运用适当的文体样式,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文章,。 表达应用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体现文体特征 (3)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4)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5)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乙、加考内容 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 1.文言文阅读B 给文言材料断句,并回答相关问题。 2.名著名篇阅读B 要求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名著名篇见“附录Ⅱ” 3.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D 归纳材料要点,分析相关问题,鉴赏艺术特色。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60分。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要做加考题4 0分,考试延时30分钟。 (二)试题类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内容、题量、赋分 甲、必考内容 1.语言文字运用,约5题15分。 2.古代诗文阅读,约6题37分
3 3.鉴赏评价 D (1)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2)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4.探究 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以及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写作 能运用适当的文体样式,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文章,。 表达应用 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体现文体特征 (3)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4)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5)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乙、加考内容 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 1.文言文阅读 B 给文言材料断句,并回答相关问题。 2.名著名篇阅读 B 要求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名著名篇见“附录Ⅱ”。 3.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 D 归纳材料要点,分析相关问题,鉴赏艺术特色。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60分。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要做加考题4 0分,考试延时30分钟。 (二)试题类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内容、题量、赋分 甲、必考内容 1.语言文字运用,约5题15分。 2.古代诗文阅读,约6题37分
3.现代文阅读 A.文学类文本,约4题20分。 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约3题18分 4.写作,1题70分 乙、加考内容 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 1.文言文阅读,约3题10分。 2.名著名篇阅读,约3题15分。 3.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约3题15分。 四)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30%,中等难度题50%,难题20% 附录 I.古代诗文默写篇目(课内)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篇目 1.《孔子语录》 《论语》 2.《鱼我所欲也》孟子 3.《出师表》诸葛亮 4.《桃花源记》陶渊明 5.《三峡》郦道元 6.《陋室铭》刘禹锡 7.《岳阳楼记》范仲淹 8.《醉翁亭记》欧阳修 9.《爱莲说》周敦颐 10.《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1.《蒹葭》 《诗经》 2.《观沧海》曹操 1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4.《使至塞上》王维 1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6.《春望》杜甫 1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19.《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20.《雁门太守行》李贺 21.《泊秦淮》杜牧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23.《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2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2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26.《游山西村》 27.《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2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 3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二)高中课程标准建议诵读篇目
4 3.现代文阅读 A.文学类文本,约4题20分。 B.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约3题18分。 4.写作,1题70分。 乙、加考内容 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 1.文言文阅读,约3题10分。 2.名著名篇阅读,约3题15分。 3.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约3题15分。 (四)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30%,中等难度题50%,难题20%。 附录: Ⅰ.古代诗文默写篇目(课内)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篇目 1.《孔子语录》 《论语》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出师表》 诸葛亮 4.《桃花源记》 陶渊明 5.《三峡》 郦道元 6.《陋室铭》 刘禹锡 7.《岳阳楼记》 范仲淹 8.《醉翁亭记》 欧阳修 9.《爱莲说》 周敦颐 10.《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1.《蒹葭》 《诗经》 12.《观沧海》 曹操 1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14.《使至塞上》 王维 1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16.《春望》 杜甫 1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1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19.《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20.《雁门太守行》 李贺 21.《泊秦淮》 杜牧 22.《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23.《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2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2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26.《游山西村》 陆游 27.《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2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2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3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二)高中课程标准建议诵读篇目
1.《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己……用心躁也)荀子 2.《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庄子 3.《师说》韩愈 4.《阿房宫赋》杜牧 5.《赤壁赋》苏轼 6.《氓》 7.《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 8.《蜀道难》李白 9.《登高》杜甫 10.《琵琶行》白居易 11.《锦瑟》李商隐 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13.《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 14.《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Ⅱ.名著目录(加考) 1.《三国演义》罗贯中 2.《红楼梦》曹雪芹 3.《呐喊》鲁迅 4.《子夜》茅盾 5.《边城》沈从文 6.《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 7.《老人与海》海明威 8.《女神》郭沫若 9.《茶馆》老舍 10.《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五、典型题示例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 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 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 C.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 【答案】C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 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 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 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 【答案】C
5 1.《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荀子 2.《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 庄子 3.《师说》 韩愈 4.《阿房宫赋》 杜牧 5.《赤壁赋》 苏轼 6.《氓》 《诗经》 7.《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 屈原 8.《蜀道难》 李白 9.《登高》 杜甫 10.《琵琶行》 白居易 11.《锦瑟》 李商隐 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13.《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 14.《永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Ⅱ.名著目录(加考) 1.《三国演义》 罗贯中 2.《红楼梦》 曹雪芹 3.《呐喊》 鲁迅 4.《子夜》 茅盾 5.《边城》 沈从文 6.《欧也妮·葛朗台》 巴尔扎克 7.《老人与海》 海明威 8.《女神》 郭沫若 9.《茶馆》 老舍 10.《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 五、典型题示例 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 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 。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 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 A.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 C.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 【答案】C 2.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 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 :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 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 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 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 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 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 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B.所谓“生态自觉”,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 的地位,以及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 C.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人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 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D.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口举行,届时校长和其 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答案】B 4.(新课标I)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 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 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C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 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的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 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答案】B 5.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水面风回聚落花 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枝 【答案】A 6.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舂泪,无力蔷嶶卧晓枝。u.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答案】B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 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 【答案】D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闲情,是 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 去水边 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 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 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 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②不见一个人,却有着说不出的意境
6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 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B.所谓“生态自觉”,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 的地位,以及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 C.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人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 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D.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口举行,届时校长和其 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答案】B 4. (新课标 I)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 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 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 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C 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 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D 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的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 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答案】B 5. 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 A.水面风回聚落花 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枝 【答案】A 6.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u.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答案】B 7.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________________我在那个遗址上 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⑤①③ 【答案】D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闲情,是 ,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 ,去水边 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 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 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 。 ① 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 ② 不见一个人,却有着说不出的意境
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A.②①③④B.④③①②C.④①③②D.②③④① 答案】C 9.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 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 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 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答案】B 10.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答案】B 11.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 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 它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 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 到母亲在故乡牵挂和守望呢? 【答案】C (2005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 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 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与弟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 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 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 兼与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遣长安尉杨宁赍束帛诣其家。 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兴草茅,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 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方与二弟延宾客,日夜剧饮。客欲谏止者,城 揣知其情,强饮客,客辞,即自引满,客不得已,与酬酢,或醉仆席上,城或先醉卧客怀 中,不能听客语。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每约二弟:“吾所俸入,而可 度月食米几何,薪菜盐几钱,先具之,余送酒家,无留也。”服用无赢副,客或称其佳可 爱,辄喜,举授之。有陈苌者,侯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 及裴延龄诬逐陆赞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 臣。”乃约拾遗王仲舒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谊,申直赞等,累日不止。帝大怒,召宰 相抵城罪。顺宗方为皇太子,为开救,得免。然帝意不已,欲遂相延龄。城显语曰:“延 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帝不相延龄,城力也
7 ③ 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 ④ 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A.②①③④B.④③①②C.④①③②D.②③④① 【答案】C 9.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_______________。 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 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 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答案】B 10.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答案】B 11.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 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 它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 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 到母亲在故乡牵挂和守望呢? 【答案】C (2005 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 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 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与弟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 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 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 举缣与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遣长安尉杨宁赍束帛诣其家。 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兴草茅,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 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方与二弟延宾客,日夜剧饮。客欲谏止者,城 揣知其情,强饮客,客辞,即自引满,客不得已,与酬酢,或醉仆席上,城或先醉卧客怀 中,不能听客语。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每约二弟:“吾所俸入,而可 度月食米几何,薪菜盐几钱,先具之,余送酒家,无留也。”服用无赢副,客或称其佳可 爱,辄喜,举授之。有陈苌者,侯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 及裴延龄诬逐陆赞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 臣。”乃约拾遗王仲舒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谊,申直赞等,累日不止。帝大怒,召宰 相抵城罪。顺宗方为皇太子,为开救,得免。然帝意不已,欲遂相延龄。城显语曰:“延 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帝不相延龄,城力也
城出为道州刺史,州产侏儒,岁贡诸朝,城哀其生离,无所进。帝使求之,城奏曰 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自是罢。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观察府遣判 官督赋,至州,怪城不迎,以问吏,吏曰:“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判官惊,驰入, 谒城曰:“使君何罪?我奉命来候安否耳。”留数日,城不敢归,寝馆外以待命。判官遽 辞去。顺宗立,召还城,而城已卒,年七十。(节选自《新唐书·阳城传》)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及觉,痛咎谢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①强饮客,客辞 ②王子皇孙,辞楼下殿 C.①即自引满, ②引壶觞以自酌 D.①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②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 【答案】B【解析】A.谢罪。B.拒绝:辞别。C.举起。D.都读shuo,多次, 13.文中“为开救”的“为”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B.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答案】A【解析】例句:为,介词,替。A.替。B.成为。C.因为。D.被 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阳城智谋的一组是( ①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②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③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 ④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 ⑤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⑥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答案】D【解析】①②④明显与智谋无关。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城宽厚待人。他看到有人偷他家的树,为了不使那人难堪,自己躲开了;派去 求米的家奴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半路上,阳城一点也没有责备他。 B.德宗皇帝召阳城任右谏议大夫,人们认为他一定能拼死力谏,但阳城看到朝廷腐 败,皇帝又听不进谏言,于是和两个弟弟请来宾客日夜酗酒,常常喝得酩酊大醉。 C.裴延龄捏造罪名陷害陆贽等人,皇帝信以为真,极为震怒,无人敢出来讲话。阳 城挺身而出,约王仲舒一起上疏,极力揭发裴延龄的罪过,接连几天为陆贽等人申辩。 D.观察府派判官来催办税赋,阳城就投狱自罚。判官拜见阳城说,我不过是奉命来 给您请安的。判官待了几天,见阳城仍然不敢回去,只好匆忙辞别。 【答案】B【解析】“看到朝廷腐败,皇帝又听不进谏言”不是阳城酗酒的原因,文 中无此表述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2)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 (3)有陈苌者,候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 【答案】 (1)正逢同乡郑俶要给亲人下葬,向别人借钱没借到,阳城知道了这个情况,把绢 都送给了他。 (2)(阳城)经常拿木枕和布被去典押换钱,人们敬重他的贤德,争着买他的东西 (3)有个叫陈苌的人,探知(或“等候”)阳城领到了俸禄,常常前去称赞金钱美 好,每月总有所得
8 城出为道州刺史,州产侏儒,岁贡诸朝,城哀其生离,无所进。帝使求之,城奏曰: “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自是罢。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观察府遣判 官督赋,至州,怪城不迎,以问吏,吏曰:“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判官惊,驰入, 谒城曰:“使君何罪?我奉命来候安否耳。”留数日,城不敢归,寝馆外以待命。判官遽 辞去。顺宗立,召还城,而城已卒,年七十。(节选自《新唐书·阳城传》)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及觉,痛咎谢.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①强饮客,客辞. ②王子皇孙,辞.楼下殿 C.①即自引.满, ②引.壶觞以自酌 D.①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 ②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 【答案】B【解析】A.谢罪。B.拒绝;辞别。C.举起。 D.都读 shuò,多次。 13.文中“为开救”的“为”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B.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答案】A【解析】例句:为,介词,替。A.替。 B.成为。C.因为。D.被。 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阳城智谋的一组是( ) ①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②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③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 ④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 ⑤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 ⑥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答案】D【解析】①②④明显与智谋无关。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城宽厚待人。他看到有人偷他家的树,为了不使那人难堪,自己躲开了;派去 求米的家奴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半路上,阳城一点也没有责备他。 B.德宗皇帝召阳城任右谏议大夫,人们认为他一定能拼死力谏,但阳城看到朝廷腐 败,皇帝又听不进谏言,于是和两个弟弟请来宾客日夜酗酒,常常喝得酩酊大醉。 C.裴延龄捏造罪名陷害陆贽等人,皇帝信以为真,极为震怒,无人敢出来讲话。阳 城挺身而出,约王仲舒一起上疏,极力揭发裴延龄的罪过,接连几天为陆贽等人申辩。 D.观察府派判官来催办税赋,阳城就投狱自罚。判官拜见阳城说,我不过是奉命来 给您请安的。判官待了几天,见阳城仍然不敢回去,只好匆忙辞别。 【答案】B【解析】“看到朝廷腐败,皇帝又听不进谏言”不是阳城酗酒的原因,文 中无此表述。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2)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 (3)有陈苌者,候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 【答案】 (1)正逢同乡郑俶要给亲人下葬,向别人借钱没借到,阳城知道了这个情况,把绢 都送给了他。 (2)(阳城)经常拿木枕和布被去典押换钱,人们敬重他的贤德,争着买他的东西。 (3)有个叫陈苌的人,探知(或“等候”)阳城领到了俸禄,常常前去称赞金钱美 好,每月总有所得
【解析】第(1)题中“会”,恰逢,正逢:“里人”,同乡:“亲”,父母;“贷” 借入,借钱;“然”,这样:“举”,全,都;“与”,给。第(2)题中“常”,经常; 以”,拿;“质”,抵押,作为抵押品:;“重”,敬重:“售”,买。第(3)题中“候”, 等候;“其”,代词,代指阳城:“往”,前去;“称”,称赞:“获”,得到,所得。 (2013上海)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6分) 史弼传 ①史弼,字公谦,陈留考城人也。为平原相,时诏书下,令举钩党,郡国所奏,相连 及者多至数直,唯弼独无所上,从事责曰:“诏书疾恶党人,青州六郡,其五有党,平 原何理而得独无?”弼曰:“先王疆理天下,画界分境,水土异齐,风俗不同。它郡自 有,平原自无,胡可相比?若承望上司,诬陷良善,淫刑滥罚,以逞非理,则平原之人, 户可为党。相有死而已,所不能也。”济活者千余人。 ②迁河东太守,受诏当举孝廉,弼知多权贵请托,乃豫敕断绝书属。中常侍侯览果遣 诸生赍书请之,积日不得通。生乃以它事谒弼,而因达览书。弼大怒曰:“太守忝荷重仼, 当选士报国,尔何人而伪诈无状!”命左右引出,楚捶数百,府丞、掾史十余人皆谏于廷, 弼不对。遂付安邑狱,即日考杀之。侯览大怨,遂诬弼诽谤,槛车征。吏人莫敢近者,唯 前孝廉裴瑜送到崤渑之间,大言于道旁曰:“明府摧折虐臣,选德报国,如其获罪,足以 垂名竹帛,愿不忧不惧。”弼曰:“‘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昔人刎颈,九死不恨。” 下廷尉诏狱,减死罪一等。 ③刑竟归田里,称病闭门不出。数为公卿所荐出为彭城相会病卒。(节选自《后汉书》) 【注】①从事:官名。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诏书疾恶党人 (2)乃豫敕断绝书属 (3)明府摧折虐臣 (4)九死不恨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郡国所奏,相连及者多至数百 (2)生乃以它事谒弼,而因达览书 19.第③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分) 20.第①段中史弼反驳从事的理由可概括为:(1) 。(2分) 21.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史弼的主要品质。(3分) 答案:17.(4分)(1)憎恨(2)预先(3)打击(4)遗憾 18.(5分)(1)各郡国上报的人,互相牵连到的多达几百。(“所奏”、“连”各1分) (2)诸生就用其它的事为借口拜见史弼,于是趁机送上了侯览的书信。(“谒”、“因 “达”各1分) 19.(2分)数为公卿所荐/出为彭城相/会病卒 20.(2分)(1)各地情况不同,不能强求一致(2)不能为迎合上司而违背事实 21.(3分)(1)刚正不阿(2)刚烈正直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2~25题 陈公弼传 苏轼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 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 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巫觋岁敛民财祭
9 【解析】第(1)题中“会”,恰逢,正逢;“里人”,同乡;“亲”,父母;“贷”, 借入,借钱;“然”,这样;“举”,全,都;“与”,给。第(2)题中“常”,经常; “以”,拿;“质”,抵押,作为抵押品;“重”,敬重;“售”,买。第(3)题中“候”, 等候;“其”,代词,代指阳城;“往”,前去;“称”,称赞;“获”,得到,所得。 (2013 上海)阅读下文,完成 17—21 题。(16 分) 史弼传 ①史弼,字公谦,陈留考城人也。为平原相,时诏书下,令举钩党,郡国所奏,相连 及者多至数百,唯弼独无所上,从事①责曰:“诏书疾.恶党人,青州六郡,其五有党,平 原何理而得独无?” 弼曰:“先王疆理天下,画界分境,水土异齐,风俗不同。它郡自 有,平原自无,胡可相比?若承望上司,诬陷良善,淫刑滥罚,以逞非理,则平原之人, 户可为党。相有死而已,所不能也。”济活者千余人。 ②迁河东太守,受诏当举孝廉,弼知多权贵请托,乃豫.敕断绝书属。中常侍侯览果遣 诸生赍书请之,积日不得通。生乃以它事谒弼,而因达览书。弼大怒曰:“太守忝荷重任, 当选士报国,尔何人而伪诈无状!”命左右引出,楚捶数百,府丞、掾史十余人皆谏于廷, 弼不对。遂付安邑狱,即日考杀之。侯览大怨,遂诬弼诽谤,槛车征。吏人莫敢近者,唯 前孝廉裴瑜送到崤渑之间,大言于道旁曰:“明府摧折..虐臣,选德报国,如其获罪,足以 垂名竹帛,愿不忧不惧。”弼曰:“‘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昔人刎颈,九死不恨.。” 下廷尉诏狱,减死罪一等。 ③刑竟归田里,称病闭门不出。数为公卿所荐出为彭城相会病卒。(节选自《后汉书》) 【注】①从事:官名。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诏书疾.恶党人 (2)乃豫.敕断绝书属 (3)明府摧折..虐臣 (4)九死不恨.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 分) (1)郡国所奏,相连及者多至数百。 (2)生乃以它事谒弼,而因达览书。 19.第③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 分) 20.第①段中史弼反驳从事的理由可概括为:(1) ;(2) 。(2 分) 21.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史弼的主要品质。(3分) 答案:17.(4 分)(1)憎恨 (2)预先 (3)打击 (4)遗憾 18.(5 分)(1)各郡国上报的人,互相牵连到的多达几百。(“所奏”、“连”各 1 分) (2)诸生就用其它的事为借口拜见史弼,于是趁机送上了侯览的书信。(“谒”、“因”、 “达”各 1 分) 19.(2 分)数为公卿所荐/出为彭城相/会病卒。 20.(2 分)(1)各地情况不同,不能强求一致 (2)不能为迎合上司而违背事实 21.(3 分)(1)刚正不阿(2)刚烈正直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2~25 题。 陈公弼传 苏轼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 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 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巫觋岁敛民财祭
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 七十余家。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 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戟 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盜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请斩甲 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黩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 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 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 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 且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 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县大耸 耸:震惊。 B.以公少年易 易:更换。 C.甲不能戟士 戟:约束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蠲:免除 答案:B.易,动词,据上下文,应解释为“轻视,看不起” 2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市“严而不残”的一组是:(3分) ①公戒而舍之 ②公禁之,民不敢犯 ③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 ④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⑤虎翼军土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案:D解析:首先要审好题,“严而不残”是就陈公弼的仁慈而言的,是言其“威严而 不残忍”,说白了,这是他“恩威并施”的做法,由此,答案就不难选择了。②句言其禁 巫之事,不能体现“严而不残”;③句从侧面言其治军之事,亦不能体现“严而不残” ⑤句言说的是“虎翼军士”,而非陈公弼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 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 B.陈公弼到房州后,面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备、百姓惶恐的情况,组织了数百人,昼夜 布防,声威赫赫。终于保得一方安宁。 C.淮南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指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公 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D.陈公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经逮捕法办为非作歹的海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的雷 甲部下,后来又平息了周元的叛乱。 答案:C解析:此题设题也很简单,错误处很明显,C项“安排他到鄂州做官”,这并非 陈公弼所做之事,他只是“表其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所以朝廷才“诏复以正 民为鄂州
10 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 七十余家。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 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戟 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请斩甲 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黩。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 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 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 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 且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 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县大耸. 耸:震惊。 B.以公少年易. 易:更换。 C.甲不能戟.士 戟:约束。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 蠲:免除。 答案:B.易,动词,据上下文,应解释为“轻视,看不起”。 2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市“严而不残”的一组是:(3 分) ①公戒而舍之 ②公禁之,民不敢犯 ③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 ④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⑤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答案:D 解析:首先要审好题,“严而不残”是就陈公弼的仁慈而言的,是言其“威严而 不残忍”,说白了,这是他“恩威并施”的做法,由此,答案就不难选择了。②句言其禁 巫之事,不能体现“严而不残”;③句从侧面言其治军之事,亦不能体现“严而不残”; ⑤句言说的是“虎翼军士”,而非陈公弼。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 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 B.陈公弼到房州后,面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备、百姓惶恐的情况,组织了数百人,昼夜 布防,声威赫赫。终于保得一方安宁。 C.淮南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指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公 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D.陈公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经逮捕法办为非作歹的海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的雷 甲部下,后来又平息了周元的叛乱。 答案:C 解析:此题设题也很简单,错误处很明显,C 项“安排他到鄂州做官”,这并非 陈公弼所做之事,他只是“表其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所以朝廷才“诏复以正 民为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