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浙江卷高考压轴卷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眼睑(jian)抽噎(ye) 甲壳(ke)寅吃卯(m6u)粮 B.当真(dang)摒除(bing)文档(dang)龇(zi)牙咧嘴 C.掮客(qian)腈(qing)纶蹁(pian)跹踽踽(j)独行 D.咂摸(z6) 顷刻(qing)打烊(yang)狼奔豕(shi)突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专家认为,汽车的制动系统最忌急刹和重刹,驾驶人应该合理利用车速和档位来控制 速度,这样可有效延长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 B.连日来,强降雨、暴雪、冰雹、沙尘暴等恶劣天气重创全球主要农业生产大国,联合 国粮农组织先前就以农作物歉收为由,预估今年粮食将短缺3740万吨,为三年来首度供不应 求 C.元旦节后出台的融断机制,让证券从业者拉了一堆仇恨一一牛市赚钱多,熊市下班早。 不过,他们建立在广大散户亏损痛楚上的幸福感没有维持多久,该机制四天就被叫停 D.12月13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2015年国际足联世界俱乐部杯1/4决赛中,中国广 州恒大队凭借保利尼奥在补时阶段攻入的制胜球,以2比1淘汰墨西哥美洲队,进级半决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徼信收费的推出,策略上是希望做大做强微信这个社交工具,抢占支付宝以理财与支 付为强项的市场份额,因而实现一家独大的效果 B.拿最近的哈尔滨“天价鱼”事件来说,当地政府本有机会挽回形象,但却在剧情的一 次次反转中丢掉了公信力。不仅主要负责人没有出来说话,甚至在没有掌握全面情况,没有 联系上当事人的情况下,调查组就胡乱发布“合理合法”的扯犊子调査结论,导致舆论大哗。 C.周星驰的电影《美人鱼》问鼎中国电影最高票房宝座似乎已经没有悬念,但关于这部 电影本身的质量,在观众中的口碑却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极端,说好的人坚持说好,说不 好的人坚持表达不屑。 D.在年底的这次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立下惩治腐败的“誓言”。刮骨疗毒的决心让那 些心存侥幸的腐败分子坐立不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伊拉克国会国防安全委员会主管扎米里说,为了对抗可能遭遇的生化攻击,恐怖组织 目前正致力于生产和研发化学武器,这对伊拉克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B.俄罗斯总统普京25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土耳其击落俄战机事件不只是一场灾 难,同时也暴露出土耳其国内更深层的问题。 C.据媒体消息,一队负责打击盗匪的警察约于当地时间19点30分左右在列日地区发现 了制造巴黎恐怖袭击的疑犯阿布德斯拉姆,他当时正在驾驶一辆宝马汽车, D.据中国商务部日前发布的《中国对外贸另形势报告(2015年秋季)》显示,四季度中 国所面临的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外需疲弱、内需不振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共同影 响中国外贸增长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植物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中被称为睡眠运动。最初,解释植物睡眠运动最广泛的理论是“月
2016 浙江卷高考压轴卷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眼睑.(jiǎn) 抽噎.(yē) 甲壳.(ké) 寅吃卯.(mǒu)粮 B.当.真(dàng) 摒.除(bìng) 文档.(dàng) 龇.(zī)牙咧嘴 C.掮.客(qián) 腈.(qíng)纶 蹁.(piān)跹 踽踽.(jǔ)独行 D.咂.摸(zá) 顷.刻(qǐng) 打烊.(yàng) 狼奔豕.(shǐ)突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专家认为,汽车的制动系统最忌急刹和重刹,驾驶人应该合理利用车速和档位来控制 速度,这样可有效延长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 B.连日来,强降雨、暴雪、冰雹、沙尘暴等恶劣天气重创全球主要农业生产大国,联合 国粮农组织先前就以农作物歉收为由,预估今年粮食将短缺 3740 万吨,为三年来首度供不应 求。 C.元旦节后出台的融断机制,让证券从业者拉了一堆仇恨——牛市赚钱多,熊市下班早。 不过,他们建立在广大散户亏损痛楚上的幸福感没有维持多久,该机制四天就被叫停。 D. 12 月 13 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 2015 年国际足联世界俱乐部杯 1/4 决赛中,中国广 州恒大队凭借保利尼奥在补时阶段攻入的制胜球,以 2 比 1 淘汰墨西哥美洲队,进级半决赛。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信收费的推出,策略上是希望做大做强微信这个社交工具,抢占支付宝以理财与支 付为强项的市场份额,因而..实现一家独大的效果。 B.拿最近的哈尔滨“天价鱼”事件来说,当地政府本有机会挽回形象,但却在剧情的一 次次反转中丢掉了公信力。不仅主要负责人没有出来说话,甚至在没有掌握全面情况,没有 联系上当事人的情况下,调查组就胡乱发布“合理合法”的扯犊子 ...调查结论,导致舆论大哗。 C.周星驰的电影《美人鱼》问鼎中国电影最高票房宝座似乎已经没有悬念,但关于这部 电影本身的质量,在观众中的口碑却形成了泾渭分明 ....的两个极端,说好的人坚持说好,说不 好的人坚持表达不屑。 D. 在年底的这次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立下惩治腐败的“誓言”。刮骨疗毒 ....的决心让那 些心存侥幸的腐败分子坐立不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伊拉克国会国防安全委员会主管扎米里说,为了对抗可能遭遇的生化攻击,恐怖组织 目前正致力于生产和研发化学武器,这对伊拉克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B.俄罗斯总统普京 25 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土耳其击落俄战机事件不只是一场灾 难,同时也暴露出土耳其国内更深层的问题。 C.据媒体消息,一队负责打击盗匪的警察约于当地时间 19 点 30 分左右在列日地区发现 了制造巴黎恐怖袭击的疑犯阿布德斯拉姆,他当时正在驾驶一辆宝马汽车。 D.据中国商务部日前发布的《中国对外贸另形势报告(2015 年秋季)》显示,四季度中 国所面临的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外需疲弱、内需不振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共同影 响中国外贸增长。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植物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中被称为睡眠运动。最初,解释植物睡眠运动最广泛的理论是“月
光理论”。提出这个论点的科学家认为,叶子的睡眠运动能使植物尽可能少地遭受月光的侵害。 因为过多的月光照射, 。然而,这个理论不久就受到质疑。 A.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可能受到干扰,也会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 B.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 C.使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都受到干扰,也会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 D.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也会受损害 6.“故乡真小/小得只盛得下/两个字”,这是一首在“中国·咸宁第二届世界华文诗歌大 奖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诗名是“故乡”。每个人心中都对诗中的“两个字”有着自己的 理解。请用一个双音节词语,来表达你对故乡的情感,并说明缘由。(4分) 7.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老大券 (1)给这幅漫画你一个简明、准确的标题。(2分) (2)请根据漫画内容写出你的感受。(40字之内)(4分) 答 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愚昧的权利 田松 ①在科学传播理论中有一个“欠缺模型”,大意是说,公众对某项科学活动不支持是因为 公众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一旦公众了解了专业细节,熟悉了这门科学及其技术的运作过程, 就会相信专家的判断。这种科普活动叫做“公众理解科学”一一其实少了一个“让”字。“挺 转”科学家也有这个想法,在他们看来,公众对于转基因的担忧、怀疑、不信任,正是一种 莫名其妙的非理性的恐慌,那就是愚昧!所以需要由他们来科普,来启蒙。这里我们可以看 到,科普活动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刘华杰教授最早发现了这一点,并指出,“公众理解 科学”的立场是科学共同体,目标受益者首先是科学共同体,而非公众 ②不过,遗憾的是,“欠缺模型”本身是有欠缺的,科学家让公众理解了科学之后,公众 并没有顺应他们的用意。德国科学传播学者汉斯·皮特斯研究公众对相关科学细节的了解程 度与支持程度的关系,发现两者呈现了某种U型关系一一即最强烈支持的与最强烈反对的, 都是对科学细节了解最多的。在转基因的论辩中也是这样,“反转”人士并非如“挺转”人士 所贬斥的那样都是科盲,其中有些甚至是生物学家。还有些人虽然不是生物学家,但并不认 为转基因科学有多么难懂,多么了不起,常常在专业细节层面上与“挺转”方辩论。从科学 细节的层面上加以反驳,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求每一位“反转”人士都掌握科学细 节,一来不可能,二来不必要。在转基因问题上,普通公众不需要了解科学细节,也可以理 直气壮地拒绝转基因。那就是,坚持我们作为公民最基本的权利。这个权利与我的性别、信
光理论”。提出这个论点的科学家认为,叶子的睡眠运动能使植物尽可能少地遭受月光的侵害。 因为过多的月光照射,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这个理论不久就受到质疑。 A.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可能受到干扰,也会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 B.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 C.使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都受到干扰,也会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 D.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也会受损害 6.“故乡真小/小得只盛得下/两个字”,这是一首在“中国·咸宁第二届世界华文诗歌大 奖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诗名是“故乡”。每个人心中都对诗中的“两个字”有着自己的 理解。请用一个双音节词语,来表达你对故乡的情感,并说明缘由。(4 分) 答: 。 7.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6 分) (1)给这幅漫画你一个简明、准确的标题。(2 分) 答: 。 (2)请根据漫画内容写出你的感受。(40 字之内)(4 分) 答: 。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愚昧的权利 田松 ①在科学传播理论中有一个“欠缺模型”,大意是说,公众对某项科学活动不支持是因为 公众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一旦公众了解了专业细节,熟悉了这门科学及其技术的运作过程, 就会相信专家的判断。这种科普活动叫做“公众理解科学”——其实少了一个“让”字。“挺 转”科学家也有这个想法,在他们看来,公众对于转基因的担忧、怀疑、不信任,正是一种 莫名其妙的非理性的恐慌,那就是愚昧!所以需要由他们来科普,来启蒙。这里我们可以看 到,科普活动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刘华杰教授最早发现了这一点,并指出,“公众理解 科学”的立场是科学共同体,目标受益者首先是科学共同体,而非公众。 ②不过,遗憾的是,“欠缺模型”本身是有欠缺的,科学家让公众理解了科学之后,公众 并没有顺应他们的用意。德国科学传播学者汉斯·皮特斯研究公众对相关科学细节的了解程 度与支持程度的关系,发现两者呈现了某种 U 型关系——即最强烈支持的与最强烈反对的, 都是对科学细节了解最多的。在转基因的论辩中也是这样,“反转”人士并非如“挺转”人士 所贬斥的那样都是科盲,其中有些甚至是生物学家。还有些人虽然不是生物学家,但并不认 为转基因科学有多么难懂,多么了不起,常常在专业细节层面上与“挺转”方辩论。从科学 细节的层面上加以反驳,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求每一位“反转”人士都掌握科学细 节,一来不可能,二来不必要。在转基因问题上,普通公众不需要了解科学细节,也可以理 直气壮地拒绝转基因。那就是,坚持我们作为公民最基本的权利。这个权利与我的性别、信
仰、考试成绩,都没有关系。 你要把愚昧的大帽子压给我,那我就戴上! ③科学知识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科学共同体生产出来的。我在《警惕科学家》中论 证,科学共同体首先是利益共同体,然后才是知识共同体,从来不是道德共同体。作为利益 共同体,科学家倾向于生产对其有利的科学知识,也容易忽略、隐瞒甚至篡改对其不利的知 识。由于信息不对等,如果科学家要用他生产的知识来愚弄公众,公众常常是难以分辨,难 以反驳的。所以江晓原教授说,争论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完全是“挺转”方设下的一个陷 阱,一个误区。 ④愚昧的权利是权利的底线,如果不能坚持愚昧的权利,就会出现一种滑稽而可怕的景 象:只有掌握了一定“科学”知识的人才有权利,或者,权利与知识成正比,要拥有权利, 就必须学习知识:也要承认,专业人士有最高的权利。如果不敢坚持愚昧的权利,就只能老 老实实地学习接受科普,才会有一点权利。事实上,这已经剥夺了部分人的权利。愚昧与文 明,是一对意识形态概念。愚昧与否,要看话语权掌握在谁的手里,用何种理论去衡量。科 学只是我们认知事物的一种方法,解释世界的一种方案,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唯一的方 (选自《读书》2015年第5期,有删改) 8.下列关于“科普活动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科普是导致“欠缺模型”本身有欠缺的根本原因 B.科普“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所以自然而然就产生了科学“利益共同体”。 C.科学家在科普时总是会隐藏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利益 D.科学家与民众在科学信息方面不对等是科普可以“有立场不中性”的客观前提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愚昧,就是基于对转基因的担忧、怀疑、不信任的莫名其妙的非理性恐慌。 B.汉斯·皮斯特的研究表明,公众对科学了解得越多,他们的反对却可能会越强烈 C.“反转”人士都认为转基因科学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常常在细节上与对方辩论 D.我们没有必要讨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否则就掉入了“挺转”派的论辩陷阱。 10.简述作者坚持“愚昧的权利”的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千古灵渠 四平 ①作为世界最早的人工运河,灵渠曾经导引过无数南来北往的舟船,也曾有过无限的风 光:它灌溉土地,济世济人、泽及天下达两千多年而不怠,也在无数人的心里留下了美好的 记忆。今天,它安详得就像一位饱经风雨变化已无忧,见惯世道兴衰而不惊,安然避世于山 野的隐者,从容澹泊于海阳山下,终日以清淸流水为伴,任天上流云往来舒卷,岁月匆匆流 ②兴安位于桂林的东北方,令无数人神往的滴江就发源于兴安县西北部的猫儿山。漓江 就是由这片土地向南流淌,流向桂林,流向阳朔,流出了数百里如画如诗的青山碧水,滋养 出一片流光溢彩的繁华。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那名扬天下的漓江中,就有通过灵渠注入 的碧水清流。与桂林山水胜境的繁华、热闹相比,古老的灵渠确实就显得有些沉寂、落寞 很有点风光不再的味道。 ③但是,灵渠的魅力绝不需要依靠热闹来体现,灵渠的价值和吸引力也并不以游客多少 来衡量。它在经过了两千多年的风雨岁月,经历了众多的朝代更迭之后,仍在沉静中释放令 人无法抗拒的力量,使走近它的人变得心境平和,甚至有了那种进入圣地般虔诚的心态 ④海阳河是北去湘江的上游,原本与相距不远、向南流去的漓江擦肩而过,天生各属于
仰、考试成绩,都没有关系。——你要把愚昧的大帽子压给我,那我就戴上! ③科学知识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科学共同体生产出来的。我在《警惕科学家》中论 证,科学共同体首先是利益共同体,然后才是知识共同体,从来不是道德共同体。作为利益 共同体,科学家倾向于生产对其有利的科学知识,也容易忽略、隐瞒甚至篡改对其不利的知 识。由于信息不对等,如果科学家要用他生产的知识来愚弄公众,公众常常是难以分辨,难 以反驳的。所以江晓原教授说,争论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完全是“挺转”方设下的一个陷 阱,一个误区。 ④愚昧的权利是权利的底线,如果不能坚持愚昧的权利,就会出现一种滑稽而可怕的景 象:只有掌握了一定“科学”知识的人才有权利,或者,权利与知识成正比,要拥有权利, 就必须学习知识;也要承认,专业人士有最高的权利。如果不敢坚持愚昧的权利,就只能老 老实实地学习接受科普,才会有一点权利。事实上,这已经剥夺了部分人的权利。愚昧与文 明,是一对意识形态概念。愚昧与否,要看话语权掌握在谁的手里,用何种理论去衡量。科 学只是我们认知事物的一种方法,解释世界的一种方案,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唯一的方 案。 (选自《读书》2015 年第 5 期,有删改) 8.下列关于“科普活动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科普是导致“欠缺模型”本身有欠缺的根本原因。 B.科普“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所以自然而然就产生了科学“利益共同体”。 C.科学家在科普时总是会隐藏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利益。 D.科学家与民众在科学信息方面不对等是科普可以“有立场不中性”的客观前提。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所谓愚昧,就是基于对转基因的担忧、怀疑、不信任的莫名其妙的非理性恐慌。 B.汉斯•皮斯特的研究表明,公众对科学了解得越多,他们的反对却可能会越强烈。 C.“反转”人士都认为转基因科学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常常在细节上与对方辩论。 D.我们没有必要讨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否则就掉入了“挺转”派的论辩陷阱。 10.简述作者坚持“愚昧的权利”的理由。(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 千古灵渠 四平 ①作为世界最早的人工运河,灵渠曾经导引过无数南来北往的舟船,也曾有过无限的风 光;它灌溉土地,济世济人、泽及天下达两千多年而不怠,也在无数人的心里留下了美好的 记忆。今天,它安详得就像一位饱经风雨变化已无忧,见惯世道兴衰而不惊,安然避世于山 野的隐者,从容澹泊于海阳山下,终日以清清流水为伴,任天上流云往来舒卷,岁月匆匆流 逝一去不还。 ②兴安位于桂林的东北方,令无数人神往的漓江就发源于兴安县西北部的猫儿山。漓江 就是由这片土地向南流淌,流向桂林,流向阳朔,流出了数百里如画如诗的青山碧水,滋养 出一片流光溢彩的繁华。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那名扬天下的漓江中,就有通过灵渠注入 的碧水清流。与桂林山水胜境的繁华、热闹相比,古老的灵渠确实就显得有些沉寂、落寞, 很有点风光不再的味道。 ③但是,灵渠的魅力绝不需要依靠热闹来体现,灵渠的价值和吸引力也并不以游客多少 来衡量。它在经过了两千多年的风雨岁月,经历了众多的朝代更迭之后,仍在沉静中释放令 人无法抗拒的力量,使走近它的人变得心境平和,甚至有了那种进入圣地般虔诚的心态。 ④海阳河是北去湘江的上游,原本与相距不远、向南流去的漓江擦肩而过,天生各属于
两个老死不相往来的水系。公元前214年,秦朝在统一南方各地的征战中,为了便于军队向 南推进和粮草、装备的运输,秦军在并不长的时间里,完成了灵渠水利枢纽的建设。通过铧 嘴分流的海阳河水,滚滚流向被称为大小天平的水坝,经拦蓄而提升的流水分别导入连接湘 漓两江的运河—一总长三十七公里的南渠和北渠,实现了引湘入漓,沟通航道的目标,最终 达到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连接,成为人类水利史上充满智慧光彩的一笔。随着灵渠的开通, 湘江与漓江的水运航道街接起来,存在于中原和百越之间的天然阻碍被潺潺流水所化解。两 个天然相隔的地域,两个本来并不相通的世界,让一段悠悠流水轻巧地系在了一起,从此再 也无法分离。在舟楫的往来中,社会政治的分水岭不复存在,中央政府政令的传递可以畅流 而行,南北两地的货物得以互通有无,中原与百越之地的文化、经济得以相互交融。更为重 要的是灵渠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两地各族人民心理隔阂的消解,使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流 淌得更加圆融舒畅,更加雄浑有力 ⑤今天看来,灵渠水利枢纽工程虽然简单,但所有设计和施工的参与者忠诚守责,精细 严谨地开好每一块石料,接好每一道石缝,才使枢纽的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长期风雨的侵袭 流水的冲击,才会屹立两千多年而不朽 ⑥灵渠能够保存到现在,除了它自身的坚固之外,显然还与一代代人对它的精心保护分 不开。灵渠上的陡门,或称为斗门,是世界上最早的船闸,是灵渠上又一个中国古代建筑史 上的惊世之作,它对世界水利航运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无论在历朝历代管理灵渠的官员眼 里,还是在世代生活于灵渠边的平常百姓心中,都清楚它不可替代的价值,知道它对于国家 政治和个人生活的重要意义,不管是于公于私,还是出于责任或良心,大家都把竭心尽力地 管理和爱护灵渠,当成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南陡阁边,我遇到一位叫赵世林的老人,是县邮 电局的退休职工,多年来一直心忧灵渠的保存,义务倾心宣传灵渠,希望以自己的努力,让 更多的人了解灵渠、认识灵渠,从而达到保护灵渠的目的。在兴安,不少与灵渠有关的传说 和故事,还有许多历代诗客文人的吟诵灵渠的篇章,至今仍然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正是有 了这样的人文环境,有了深厚的情感的支撑,灵渠才得以经千年风雨而不衰,并不断发挥自 己的作用,显示出自己非凡的生命力。 ⑦有人用“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的说法来证明它的历史地位,但两者的气质是不同的。 在长城的雄壮和险峻中,透露出拒敌千里的冷漠;在灵渠的宁静与从容里,洋溢着沟通心灵 的温情。如果长城会令人想到金戈铁马的征战,想到烽火连天的岁月,灵渠则会使人更加向 往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青山绿水间守持自己的天地,拥有自己的价值。 ⑧在这里我感觉到:岁月有情,灵渠无价。 11.说说第④段加点词语“智慧”的含义。(2分) 12.赏析第一段中的划线句。(4分) 13.文中提到一代代人对灵渠的精心保护以及有关灵渠的传说、故事、诗文等,有什么用 意?(4分) 14.说说第三段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具体分析。(4分) 15.结合文章,探究“灵渠”的文化内涵。(6分)
两个老死不相往来的水系。公元前 214 年,秦朝在统一南方各地的征战中,为了便于军队向 南推进和粮草、装备的运输,秦军在并不长的时间里,完成了灵渠水利枢纽的建设。通过铧 嘴分流的海阳河水,滚滚流向被称为大小天平的水坝,经拦蓄而提升的流水分别导入连接湘 漓两江的运河——总长三十七公里的南渠和北渠,实现了引湘入漓,沟通航道的目标,最终 达到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连接,成为人类水利史上充满智慧光彩的一笔。随着灵渠的开通, 湘江与漓江的水运航道街接起来,存在于中原和百越之间的天然阻碍被潺潺流水所化解。两 个天然相隔的地域,两个本来并不相通的世界,让一段悠悠流水轻巧地系在了一起,从此再 也无法分离。在舟楫的往来中,社会政治的分水岭不复存在,中央政府政令的传递可以畅流 而行,南北两地的货物得以互通有无,中原与百越之地的文化、经济得以相互交融。更为重 要的是灵渠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两地各族人民心理隔阂的消解,使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流 淌得更加圆融舒畅,更加雄浑有力。 ⑤今天看来,灵渠水利枢纽工程虽然简单,但所有设计和施工的参与者忠诚守责,精细 严谨地开好每一块石料,接好每一道石缝,才使枢纽的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长期风雨的侵袭、 流水的冲击,才会屹立两千多年而不朽。 ⑥灵渠能够保存到现在,除了它自身的坚固之外,显然还与一代代人对它的精心保护分 不开。灵渠上的陡门,或称为斗门,是世界上最早的船闸,是灵渠上又一个中国古代建筑史 上的惊世之作,它对世界水利航运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无论在历朝历代管理灵渠的官员眼 里,还是在世代生活于灵渠边的平常百姓心中,都清楚它不可替代的价值,知道它对于国家 政治和个人生活的重要意义,不管是于公于私,还是出于责任或良心,大家都把竭心尽力地 管理和爱护灵渠,当成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南陡阁边,我遇到一位叫赵世林的老人,是县邮 电局的退休职工,多年来一直心忧灵渠的保存,义务倾心宣传灵渠,希望以自己的努力,让 更多的人了解灵渠、认识灵渠,从而达到保护灵渠的目的。在兴安,不少与灵渠有关的传说 和故事,还有许多历代诗客文人的吟诵灵渠的篇章,至今仍然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正是有 了这样的人文环境,有了深厚的情感的支撑,灵渠才得以经千年风雨而不衰,并不断发挥自 己的作用,显示出自己非凡的生命力。 ⑦有人用“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的说法来证明它的历史地位,但两者的气质是不同的。 在长城的雄壮和险峻中,透露出拒敌千里的冷漠;在灵渠的宁静与从容里,洋溢着沟通心灵 的温情。如果长城会令人想到金戈铁马的征战,想到烽火连天的岁月,灵渠则会使人更加向 往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青山绿水间守持自己的天地,拥有自己的价值。 ⑧在这里我感觉到:岁月有情,灵渠无价。 11.说说第④段加点词语“智慧”的含义。(2 分) 12.赏析第一段中的划线句。(4 分) 13.文中提到一代代人对灵渠的精心保护以及有关灵渠的传说、故事、诗文等,有什么用 意?(4 分) 14.说说第三段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具体分析。(4 分) 15.结合文章,探究“灵渠”的文化内涵。(6 分)
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与宋公子牧仲书 某叨受太保先公深知,尝援其难,公子又不以仆为不肖,数下交质以所为文业。仆窃见 郡中自吴徐二三子凋谢之后,近二十年绝无有清才标映如公子者,尝心口叹颂不能置。 今有所欲言,伏惟公子听之。 仆闻之贾子曰:诸人以太保既薨,有愿公子出而结交天下贵人,一如太保在日,以为克 似太保者。窃谓太保在日,乃天下贵人,皆愿一当以交太保,非太保之交之也。今论者顾欲 公子求而交之,以为克似太保,此不惟不似,而固以相远甚矣。往郡中贵达子弟,固有然者, 然皆以财力自雄,周旋良苦。今公子善病,体不任衣。太保清节,仆之所谅未有厚资贻公子 也。所谓财与力者,公子自审能之乎?破其业以致贫,劳其身以致病,而徒博一交结贵人之 名,仆窃为公子不取也。 抑人之所谓克似其先者有道,不可以不辨。有以卿相之子,世为卿相而不必不辱其先 有以卿相之子,乃甘为一介之士,而足以光益其祖父者。若公子不深察其道,即如诸人 所云,亦不过仿太保在日存其门户,方幅外似之耳,非谓公子遂真似太保为宰相也。公子之 家昔为宰相今为秀才何可强同顾舍其力之所能可以得其真似而必出于不可得之数以为聊似其 外者。何也?夫克似之道,在于守道,读书。公子才气超轶,何施不可?愿且朝夕自爱调病, 病愈之后,以诸人所陈交结之才,多收古今书籍:以交结之力,闭户力学而笃行之。如此 十年,亦不必之作太保。即不然,太保亦必含笑于九泉,决不以公子甘为一介之士,遂以 为不克似之也。某皇恐再拜。 [注]①宋牧仲,即宋荦(1634-1713),清河南商丘人,官至吏部尚书。诗与王士祯 齐名,有《西陂类稿》三十九卷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不任衣任:经受 B.仆之所谅未有厚资贻公”子也谅:相信 C.而足以光益其祖父者益:更加 闭户力学而笃行之笃:忠诚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公子又不以仆为不肖 B.有愿公子出而结交天下贵人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去今之墓而葬焉 C.抑人之所谓克似其先者有道D.太保亦必含笑于九泉 臣之辛苦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荦似其先人,守道读书。作者自认为郡中自从吴、徐二、三君去世以后,近二十年 来,再也没有象宋荦这样有才气的人了。作者曾在心中和口头不止一次地赞颂过。 B.许多人认为太保公去世了,希望公子能出面结交天下的贵人,就象太保在世时一样, 做一个能象太保的人,作者对此也表示首肯。 C.别人认为宋荦应该象先辈一样,仿照太保公活着时的排场,才算有出息,作者认为这样 做只不过是求得表面上相似罢了。 D.本文“悉事入情,文笔之妙不必言。”在叙述中,作者以情驭文,叙眷念之情,情 笃意深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7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19 分) 与宋公子牧仲书 某叨受太保先公深知,尝援其难,公子又不以仆为不肖,数下交质以所为文业。仆窃见 郡中自吴徐二三子凋谢之后,近二十年绝无有清才标映如公子者,尝心口叹颂不能置。 今有所欲言,伏惟公子听之。 仆闻之贾子曰:诸人以太保既薨,有愿公子出而结交天下贵人,一如太保在日,以为克 似太保者。窃谓太保在日,乃天下贵人,皆愿一当以交太保,非太保之交之也。今论者顾欲 公子求而交之,以为克似太保,此不惟不似,而固以相远甚矣。往郡中贵达子弟,固有然者, 然皆以财力 自雄,周旋良苦。今公子善病,体不任衣。太保清节,仆之所谅未有厚资贻公子 也。所谓财与力者,公子自审能之乎?破其业以致贫,劳其身以致病,而徒博一交结贵人之 名,仆窃为公子不取也。 抑人之所谓克似其先者有道,不可以不辨。有以卿相之子,世为卿相而不必不辱 其先; 有以卿相之子,乃甘为一介之士,而足以光益其袓父者。若公子不深察其道,即如诸人 所云,亦不过仿太保在日存其门户,方幅外似之耳,非谓公子遂真似太保为宰相也。公子之 家昔为宰相今为秀才何可强同顾舍其力之所能可以得其真似而必出于不可得之数以为聊似其 外者。何也?夫克似之道,在于守道,读书。公子才气超轶,何施不可?愿且朝夕自爱调病, 病愈之后,以诸人所陈交结之才,多收古今书籍;以交结之力,闭户力学而笃行之。如此一 二十年,亦不必之作太保。即不然,太保亦必含笑于九泉,决不以公子甘为一介之士,遂以 为不克似之也。某皇恐 再拜。 [注] ①宋牧仲,即宋荦〈1634―1713〕 ,清河南商丘人,官至吏部尚书。诗与王士祯 齐名,有《西陂类稿》三十九卷。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体不任.衣 任:经受 B.仆之所谅.未有厚资贻公”子也 谅:相信 C.而足以光益.其袓父者 益:更加 D.闭户力学而笃.行之 笃:忠诚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公子又不以.仆为不肖 B.有愿公子出而.结交天下贵人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去今之墓而.葬焉 C.抑人之.所谓克似其先者有道 D.太保亦必含笑于.九泉 臣之.辛苦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荦似其先人,守道读书。作者自认为郡中自从吴、徐二、三君去世以后,近二十年 来,再也没有象宋荦这样有才气的人了。作者曾在心中和口头不止一次地赞颂过。 B.许多人认为太保公去世了,希望公子能出面结交天下的贵人,就象太保在世时一样, 做一个能象太保的人,作者对此也表示首肯。 C.别人认为宋荦应该象先辈一样,仿照太保公活着时的排场,才算有出息,作者认为这样 做只不过是求得表面上相似罢了。 D.本文“悉亊入情,文笔之妙不必言。 ”在叙述中,作者以情驭文,叙眷念之情,情 笃意深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公子之家昔为宰相今为秀才何可强同顾舍其力之所能可以得其真似而必出于不可得之数 以为聊似其外者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徒博一交结贵人之名,仆窃为公子不取也 (2)夫克似之道,在于守道,读书。公子才气超轶,何施不可? (二)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 鹊踏枝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①?穿帘海燕②又飞去 满眼游丝③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淸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注]①细钿:用金翠宝石装饰的筝;玉柱:筝上定弦用的玉制码子。②海燕:传说燕子 来自海上,故称“海燕”。③游丝:指在空中飞扬的虫丝 21.上阕中“六曲阑干偎碧树”的“偎”字富有特色,请作赏析。(2分) 22.结合“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两句,分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5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是 故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颡;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健德若偷 质真若渝°;大白若辱⑤,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 善贷且善成。(《老子·四十一章》) 【注】①建言:立言。②颕:崎岖。③偷:懈怠。④渝:浊。⑤辱:黑垢 23.阅读材料判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现象与文中的“ 观点是一致的。(2分) 24.根据材料内容,阐述老子所谓“道”的特质。(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 ② ,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③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王勃《滕王阁序》) ④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司马迁《报任安书》) ⑤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 轼《赤壁赋》)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安徽合肥有个叫刘涛的人,他的本职工作是抄表,每天重复着这简单枯燥的劳动。后来 他爱上了摄影,业余时间到接头拍摄,用镜头记录生活的点滴,用好奇心把整个城市变成靓 丽的风景,成为“街拍大师”。在接受央视《面对面》采访时,他说:“我不是大师,我是抄 表工,工作养活了我。我觉得,除了工作之外,还应该有点精神追求。”刘涛出名后,法国一 家画廊想买下他照片的版权,但被他拒绝了。刘涛说,如果拍卖了版权,就得按人家的要求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公子之家昔为宰相今为秀才何可强同顾舍其力之所能可以得其真似而必出于不可得之数 以为聊似其外者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 分) (1)徒博一交结贵人之名,仆窃为公子不取也。 (2)夫克似之道,在于守道,读书。公子才气超轶,何施不可? (二)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 21-22 题。(7 分) 鹊踏枝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①?穿帘海燕②又飞去。 满眼游丝③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注]①细钿:用金翠宝石装饰的筝;玉柱:筝上定弦用的玉制码子。②海燕:传说燕子 来自海上,故称“海燕”。③游丝:指在空中飞扬的虫丝。 21.上阕中“六曲阑干偎碧树”的“偎”字富有特色,请作赏析。(2 分) 22.结合“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两句,分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5 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23—24 题。(5 分)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是 故建言①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②;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健德若偷③, 质真若渝④;大白若辱⑤,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 善贷且善成。(《老子·四十一章》) 【注】①建言:立言。②颣:崎岖。③偷:懈怠。④渝:浊。⑤辱:黑垢 23.阅读材料判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现象与文中的“ ”的 观点是一致的。(2 分) 24.根据材料内容,阐述老子所谓“道”的特质。(3 分) (四)古诗文默写。(6 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 ②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③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④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 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⑤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而又何羡乎?(苏 轼《赤壁赋》) 四、作文。(60 分) 2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安徽合肥有个叫刘涛的人,他的本职工作是抄表,每天重复着这简单枯燥的劳动。后来, 他爱上了摄影,业余时间到接头拍摄,用镜头记录生活的点滴,用好奇心把整个城市变成靓 丽的风景,成为“街拍大师”。在接受央视《面对面》采访时,他说:“我不是大师,我是抄 表工,工作养活了我。我觉得,除了工作之外,还应该有点精神追求。”刘涛出名后,法国一 家画廊想买下他照片的版权,但被他拒绝了。刘涛说,如果拍卖了版权,就得按人家的要求
拍照,我不想让金钱影响自由拍照。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1.B(解析:A项,甲壳(qiao),寅吃卯(ωmo)粮,C项,腈(jng)纶,蹁 (pidn)跹,D项,咂(za)摸。) 2.B(解析:A项,“档位”应改为“挡位”。C项,“融断”应改为“熔断”。D项,“进级” 应改为“晋级”。 3.A(解析:“因而”应改为“从而”。) 4.B(解析:此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语序不当,应为“研发和生产化学武器”: C项,语义重复,“约”和“左右”去掉一个:D项,“据……显示”句式杂糅,应为“据……” 或“……显示”。) 5.B(解析:根据“因为过多的月光照射”可知,主语是“过多的月光照射”,A项第一个 分句主语偷换:D项第二个分句主语偷换;而C项“都受到干扰”中“都”表明受干扰的不止 一个方面,而语段只提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 6.怀念、感恩或歉疚等(词语1分,理解3分,能自圆其说即可)。 7.(1)《爸爸去哪里》或《推让》(2)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子女应尽 的义务,赡养老人莫要推辞。 、8.D(解析:A项,综合第1、2段内容,“欠缺模型”有欠缺的根本原因是科学家们 对公众反对科学活动原因的判断出现问题,选项与“科普活动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没 有直接关联。B项,因果颠倒,应该是先有“利益共同体”,才有“有立场不中性”。C项,原 文是“科学家倾向于生产对其有利的科学知识,也容易忽略、隐瞒甚至篡改对其不利的知识”, 总是”言过其实。D项,正确,从“由于信息不对等,如果科学家要用他生产的知识来愚弄 公众……”等句中可以推断,即科学家可以“有立场不中性”的前提是他们比民众懂得多。) 9.B(解析:A项,“莫名其妙的非理性恐慌”是愚昧,但愚昧不止是“……恐慌”。B项 从原句“最强烈支持的与最强烈反对的都是对科学细节了解最多的”可知。C.原句是“还有 些人虽然不是生物学家,但并不认为转基因科学有多么难懂,多么了不起”,可见有这种观点 的只是“有些人”而不是“都”。D项,文中没有提及有没有必要,只是说“争论转基因作物 是否安全,完全是‘挺转’方设下的一个陷阱”,是就辩论而言。) 10.①这样才能坚持公民最基本权利(即不应该因为科学知识不对等而丧失权利的公平) ②愚昧和文明的判定不一定准确(即文明眼中的愚昧不一定真是“愚昧”):③坚持“愚昧的 权利”才可能保证认知世界的方法不只有科学一种。(评分标准:共3分。答出1点得1分, 意思相近即可。) 11.①“智慧”指的是当年秦军筑成的水利枢纽—一灵渠,沟通了湘江与漓江这两个原本 老死不相往来的水系。②用时不长,工程设计巧妙。(每点1分) 12.①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灵渠比作隐者,把灵渠人格化(2分),②生动亲切地表 现了它安详、从容、澹泊,历经风雨而又处变不惊的特点(1分),写出了它丰富的文化底蕴 与人文情怀,表达作者深深的赞叹(1分)。 13.①灵渠之所以能保存到现在,与一代代人对它的精心保护分不开,侧面衬托出灵渠的 不朽价值。②丰富了文章内容,进而表明灵渠已经不只是一条普通的水道,而是演变成一种
拍照,我不想让金钱影响自由拍照。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1. B(解析:A 项,甲壳(qiào),寅吃卯(mǎo) 粮,C 项,腈(jīng)纶,蹁 (pián)跹,D 项,咂(zā)摸。) 2. B(解析:A 项,“档位”应改为“挡位”。C 项,“融断”应改为“熔断”。D 项,“进级” 应改为“晋级”。 3. A (解析:“因而”应改为“从而”。) 4. B(解析:此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 项,语序不当,应为“研发和生产化学武器”; C 项,语义重复,“约”和“左右”去掉一个;D 项,“据……显示”句式杂糅,应为“据……” 或“……显示”。) 5. B(解析:根据“因为过多的月光照射”可知,主语是“过多的月光照射”,A 项第一个 分句主语偷换;D 项第二个分句主语偷换;而 C 项“都受到干扰”中“都”表明受干扰的不止 一个方面,而语段只提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 6.怀念、感恩或歉疚等(词语 1 分,理解 3 分,能自圆其说即可)。 7.(1)《爸爸去哪里》或《推让》(2)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子女应尽 的义务,赡养老人莫要推辞。 二、8.D(解析:A 项,综合第 1、2 段内容,“欠缺模型”有欠缺的根本原因是科学家们 对公众反对科学活动原因的判断出现问题,选项与“科普活动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没 有直接关联。B 项,因果颠倒,应该是先有“利益共同体”,才有“有立场不中性”。C 项,原 文是“科学家倾向于生产对其有利的科学知识,也容易忽略、隐瞒甚至篡改对其不利的知识”, “总是”言过其实。D 项,正确,从“由于信息不对等,如果科学家要用他生产的知识来愚弄 公众……”等句中可以推断,即科学家可以“有立场不中性”的前提是他们比民众懂得多。) 9.B(解析:A 项,“莫名其妙的非理性恐慌”是愚昧,但愚昧不止是“……恐慌”。B 项, 从原句“最强烈支持的与最强烈反对的都是对科学细节了解最多的”可知。C.原句是“还有 些人虽然不是生物学家,但并不认为转基因科学有多么难懂,多么了不起”,可见有这种观点 的只是“有些人”而不是“都”。D 项,文中没有提及有没有必要,只是说“争论转基因作物 是否安全,完全是‘挺转’方设下的一个陷阱”,是就辩论而言。) 10.①这样才能坚持公民最基本权利(即不应该因为科学知识不对等而丧失权利的公平); ②愚昧和文明的判定不一定准确(即文明眼中的愚昧不一定真是“愚昧”);③坚持“愚昧的 权利”才可能保证认知世界的方法不只有科学一种。(评分标准:共 3 分。答出 1 点得 1 分, 意思相近即可。) 11.①“智慧”指的是当年秦军筑成的水利枢纽——灵渠,沟通了湘江与漓江这两个原本 老死不相往来的水系。②用时不长,工程设计巧妙。(每点 1 分) 12.①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灵渠比作隐者,把灵渠人格化(2 分),②生动亲切地表 现了它安详、从容、澹泊,历经风雨而又处变不惊的特点(1 分),写出了它丰富的文化底蕴 与人文情怀,表达作者深深的赞叹(1 分)。 13.①灵渠之所以能保存到现在,与一代代人对它的精心保护分不开,侧面衬托出灵渠的 不朽价值。②丰富了文章内容,进而表明灵渠已经不只是一条普通的水道,而是演变成一种
文化,千百年来人们对他怀有深厚的感情。③表达了作者对灵渠所拥有的人文环境的赞美。(答 出两点得4分) 14.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是对上文“古老的灵渠确实就显得有些沉寂、落寞,很 有点风光不再的味道”的反驳,同时也引出下文有关灵渠价值的抒写。(结构2分,内容2分) 15.①灵渠的安详从容,千百年来使得走近它的人心境平和,甚至有了那种进入圣地般虔 诚的心态。②灵渠坚固屹立两千多年而不朽,彰显着祖辈们忠诚守责,精细严谨的行事作风, 也体现了国人的良心与责任意识。③灵渠沟通航道、灌溉土地、济事济人,化解中原和百越 之间的天然阻碍,体现了中华民族包容大度、雍容有礼的胸襟与气度。④灵渠的开通,极大 地促进了两地各族人民心理隔阂的消解,使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流淌得更加圆融舒畅,更加 雄浑有力。⑤在灵渠的宁静与从容里,洋溢着沟通心灵的温情。⑥灵渠使人更加向往与自然 和谐相处,在青山绿水间守持自己的天地,拥有自己的价值。(共6分,答出3点给满分,每 点2分。如果答水利、交通、政治、经济等方面不给分。) 三、16.D(解析:笃,坚定。) 17.C(解析:不相同的一组是C项,前一个是助词,理解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后 一个是助词,译为“的”:A项介词,都译为“因为”:B项连词,表承接:D表介词,译为“在”。) 18.B(解析:A项结合人物形象进行赏析。B项紧扣文章内容,对文章的观点设置了 “陷阱”。本文是顺治九年侯方域写给宋荦的一封信,劝告宋荦守道,读书,不要结交天下杈 贵。C项紧扣文章第三段的内容,结合内容进行赏析。D项则从候方域文章的写作风格入手 结合本文进行鉴赏。) 19.公子之家昔为宰相/今为秀才/何可强同/顾舍其力之所能/可以得其真似/而必出于 不可得之数/以为聊似其外者 【评分标准】:漏断、错断扣1分,扣完为止。 20.(1)而只是为了博得一个交结贵人的名声,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2)能够达成真正相似,在于守道和读书。公子才气超群,干什么不可? 【评分标准】第一句翻译要点是“徒”、“仆”,词语各1分,句意通顺为1分。第二句翻 译要点是“克”、“轶”,词语各1分“何施不可”句式,1分,句意通顺为1分。 【参考译文】我蒙受令尊太保公的深知,在危难中曾受到他的救援,您也不因为我学识 浅薄,几次将作品拿来和我商榷。我自认为郡中自从吴、徐二、三君去世以后,近二十年来, 再也没有象公子这样才华出众的人了,曾在心中和口头不止一次地赞颂过。现在我有些话要 谈谈,恳切希望公子能听进去。 我听贾开宗说,许多人认为太保公去世了,希望公子能出面结交天下的贵人,就象太保 在世时一样,做一个能象太保的人。我认为太保公在世时是天下的贵人,大家都愿意主动地 去接近他,并不是太保公自己去结交他们的。现在提建议的人,却是想要公子主动去寻求和 结交他们,认为这样就能象太保了。其实这样不只是不象,而实在是距离更远了。以前郡中 的贵达子弟当然是有这样做的,但他们都有着雄厚的财力,(这样的)周旋交往也是煞费苦 心的。现在公子常有病,衰弱到体不胜衣的程度。太保公一生清廉,我相信他不会有多少资 财留给公子。所说的财与力这两方面,公子自己估量一下能有吗?破了家业遭致贫困,劳累 身体招来病痛,而只是为了博得一个交结贵人的名声,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至于别人所讲的能象先辈一样才算有出息,不应该不加以分析。有的人是卿相的后代 也接续做卿相,但也不一定不辱没他的先人;有的人同样是卿相的后代,却甘心情愿做一个 普通的读书人,也一样可以为祖辈父辈增光。如果公子不深入考虑这方面的道理,就象众人 所说的那样去做,也不过仿照太保公活着时的排场,求得表面上相似罢了,不能说是公子已 经真象太保一样是宰相了。公子家过去是宰相,现在是秀才,怎么能强求相同呢?你想不顾 自己的力所不及,去求得真相似,结果是一定不能相似,只是表面相似罢了。这是为什么呢?
文化,千百年来人们对他怀有深厚的感情。③表达了作者对灵渠所拥有的人文环境的赞美。(答 出两点得 4 分) 14.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是对上文“古老的灵渠确实就显得有些沉寂、落寞,很 有点风光不再的味道”的反驳,同时也引出下文有关灵渠价值的抒写。(结构 2 分,内容 2 分) 15.①灵渠的安详从容,千百年来使得走近它的人心境平和,甚至有了那种进入圣地般虔 诚的心态。②灵渠坚固屹立两千多年而不朽,彰显着祖辈们忠诚守责,精细严谨的行事作风, 也体现了国人的良心与责任意识。③灵渠沟通航道、灌溉土地、济事济人,化解中原和百越 之间的天然阻碍,体现了中华民族包容大度、雍容有礼的胸襟与气度。④灵渠的开通,极大 地促进了两地各族人民心理隔阂的消解,使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流淌得更加圆融舒畅,更加 雄浑有力。⑤在灵渠的宁静与从容里,洋溢着沟通心灵的温情。⑥灵渠使人更加向往与自然 和谐相处,在青山绿水间守持自己的天地,拥有自己的价值。(共 6 分,答出 3 点给满分,每 点 2 分。如果答水利、交通、政治、经济等方面不给分。) 三、16.D(解析:笃,坚定。) 17.C(解析:不相同的一组是 C 项,前一个是助词,理解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后 一个是助词,译为“的”;A 项介词,都译为“因为”;B 项连词,表承接;D 表介词,译为“在”。) 18.B(解析:A 项结合人物形象进行赏析。B 项紧扣文章内容,对文章的观点设置了 “陷阱”。本文是顺治九年侯方域写给宋荦的一封信,劝告宋荦守道,读书,不要结交天下杈 贵。C 项紧扣文章第三段的内容,结合内容进行赏析。 D 项则从候方域文章的写作风格入手, 结合本文进行鉴赏。) 19.公子之家昔为宰相/今为秀才/何可强同/顾舍其力之所能/可以得其真似/而必出于 不可得之数/以为聊似其外者 【评分标准】:漏断、错断扣 1 分,扣完为止。 20.(1)而只是为了博得一个交结贵人的名声,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2)能够达成真正相似,在于守道和读书。公子才气超群,干什么不可? 【评分标准】第一句翻译要点是“徒”、“仆”,词语各 1 分,句意通顺为 1 分。第二句翻 译要点是“克”、“轶”,词语各 1 分“何施不可”句式,1 分,句意通顺为 1 分。 【参考译文】我蒙受令尊太保公的深知,在危难中曾受到他的救援,您也不因为我学识 浅薄,几次将作品拿来和我商榷。我自认为郡中自从吴、徐二、三君去世以后,近二十年来, 再也没有象公子这样才华出众的人了,曾在心中和口头不止一次地赞颂过。现在我有些话要 谈谈,恳切希望公子能听进去。 我听贾开宗说,许多人认为太保公去世了,希望公子能出面结交天下的贵人,就象太保 在世时一样,做一个能象太保的人。我认为太保公在世时是天下的贵人,大家都愿意主动地 去接近他,并不是太保公自己去结交他们的。现在提建议 的人,却是想要公子主动去寻求和 结交他们,认为这样就能象太保了。其实这样不只是不象,而实在是距离更远了。以前郡中 的贵达子弟当然是有这样做的,但他们都有着雄厚的财力, (这样的)周旋交往也是煞费苦 心的。现在公子常有病,衰弱到体不胜衣的程度。太保公一生清廉,我相信他不会有多少资 财留给公子。所说的财与力这两方面,公子自己估量一下能有吗? 破了家业遭致贫困,劳累 身体招来病痛,而只是为了博得一个交结贵人的名声,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至于别人所讲的能象先辈一样才算有出息,不应该不加以分析。有的人是卿相的后代, 也接续做卿相,但也不一定不辱没他的先人;有的人同样是卿相的后代,却甘心情愿做一个 普通的读书人,也一样可以为祖辈父辈增光。如果公子不深入考虑这方面的道理,就象众人 所说的那样去做,也不过仿照太保公活着时的排场,求得表面上相似罢了,不能说是公子巳 经真象太保一样是宰相了。公子家过去是宰相,现在是秀才,怎么能强求相同呢?你想不顾 自己的力所不及,去求得真相似,结果是一定不能相似,只是表面相似罢了。这是为什么呢?
能够达成真正相似,在于守道和读书。公子才气超群,干什么不可?希望你暂且早晩爱惜调 养身体,病好之后,用众人所说的交结的才能,多收集古今书籍:用交结的力量,关起门来 努力治学,专心修养德行。这样一二十年以后,也不一定去作太保。就是不去作太保,太保 也一定含笑九泉。决不因为公子甘心当一个普通读书人,就会认为不能够象他一样。我恭敬 地再次向你致意。 21.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绿树与阑干彼此交映的景象,“偎”字又有亲昵的神态 反映出观景人缺少慰藉、寂寞孤单的心情。(2分,表达特色、作用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 22.刻画了一位独守空闺、孤独寂寞的女子形象。女主人公整日孤单,好不容易谁浓梦好, 偏是莺语惊醒,美好的梦境消失无踪:“乱”字暗示心情烦乱,“无处寻”写出了伤感与惆怅 (5分,需结合诗句分析。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3.道隐无名。(解析: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应是大音若无声,大象若无形。老 子认为,事物到了极致,就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给人以无音、无形的感觉,体现了隐藏 无名之道的本质。) 24.①“道”的本质是普通人是无法简单直接体会到的。②“道”的本质与它的呈现形态 是差异较大的(或:是隐藏在现象后面)③“道”是幽隐不显,不可以形体求见。(意思相近 即可)(解析:从上士、中士和下士对道的态度可知,道是隐在事物背后,一般人是无法认识 体会到的:由“建言有之”内容可知,道呈现形态是异常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可推知 道是幽隐不显,无形的。评分标准:答出1点得1分:答出2点,得3分。 【参考译文】上士听了道,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哈哈大 笑。不被嘲笑,不足以成为道。所以古代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 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河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 德好像懈怠的样子,质朴的德好似浑浊的样子:最洁白的好似污浊的样子,最方正的反而没 有棱角,贵重器具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乐声听起来没有声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 大道隐匿而没有名称,却唯有道善于辅助万物。 25.①而致千里/假舟楫者②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③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 数④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⑤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四、【立意探索】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题立意的关键是认真审读材料,从中提取关键 词句,所给材料的关键词句是“爱上了摄影,业余时间到街头拍摄”(兴趣爱好)、“精神追求”、 自由”等。根据这三点内容可得出以下三个立意 (1)精神之花,芳远益清。物质文明,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仅仅追求物质 文明还不够,人必须有精神上的追求,才能走出利己的小圈子,趋于高雅、高尚 (2)金钱诚可贵,自由价更高。我们不反对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金钱和尊重,但是 当金钱的获得影响到自己的精神自由、心灵追求的时候,金钱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相反 带来的是“约東”,是“痛苦”,这样的钱不要更好。 (3)兴趣为桨,个性扬帆。无论做什么事情,有兴趣,就会有动力:有兴趣,就会有快 乐。如果我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投入时间、精力,那么在快乐的付出中,可能会更快 地接近成功
能够达成真正相似,在于守道和读书。公子才气超群,干什么不可?希望你暂且早晚爱惜调 养身体,病好之后,用众人所说的交结的才能,多收集古今书籍;用交结的力量,关起门来 努力治学,专 心修养德行。这样一二十年以后,也不一定去作太保。就是不去作太保,太保 也一定含笑九泉。决不因为公子甘心当一个普通读书人,就会认为不能够象他一样。 我恭敬 地再次向你致意。 21.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绿树与阑干彼此交映的景象,“偎”字又有亲昵的神态, 反映出观景人缺少慰藉、寂寞孤单的心情。(2 分,表达特色、作用各 1 分。意思符合即可) 22.刻画了一位独守空闺、孤独寂寞的女子形象。女主人公整日孤单,好不容易谁浓梦好, 偏是莺语惊醒,美好的梦境消失无踪;“乱”字暗示心情烦乱,“无处寻”写出了伤感与惆怅 (5 分,需结合诗句分析。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3.道隐无名。(解析: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应是大音若无声,大象若无形。老 子认为,事物到了极致,就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给人以无音、无形的感觉,体现了隐藏 无名之道的本质。) 24.①“道”的本质是普通人是无法简单直接体会到的。②“道”的本质与它的呈现形态 是差异较大的(或:是隐藏在现象后面)③“道”是幽隐不显,不可以形体求见。(意思相近 即可)(解析:从上士、中士和下士对道的态度可知,道是隐在事物背后,一般人是无法认识 体会到的;由“建言有之”内容可知,道呈现形态是异常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可推知, 道是幽隐不显,无形的。评分标准:答出 1 点得 1 分;答出 2 点,得 3 分。 【参考译文】上士听了道,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哈哈大 笑。不被嘲笑,不足以成为道。所以古代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 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河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 德好像懈怠的样子,质朴的德好似浑浊的样子;最洁白的好似污浊的样子,最方正的反而没 有棱角,贵重器具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乐声听起来没有声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 大道隐匿而没有名称,却唯有道善于辅助万物。 25.①而致千里/假舟楫者②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③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 数④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⑤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四、【立意探索】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题立意的关键是认真审读材料,从中提取关键 词句,所给材料的关键词句是“爱上了摄影,业余时间到街头拍摄”(兴趣爱好)、“精神追求”、 “自由”等。根据这三点内容可得出以下三个立意: (1)精神之花,芳远益清。物质文明,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仅仅追求物质 文明还不够,人必须有精神上的追求,才能走出利己的小圈子,趋于高雅、高尚。 (2)金钱诚可贵,自由价更高。我们不反对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金钱和尊重,但是, 当金钱的获得影响到自己的精神自由、心灵追求的时候,金钱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相反, 带来的是“约束”,是“痛苦”,这样的钱不要更好。 (3)兴趣为桨,个性扬帆。无论做什么事情,有兴趣,就会有动力;有兴趣,就会有快 乐。如果我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投入时间、精力,那么在快乐的付出中,可能会更快 地接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