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与日本 1877年,黄遵宪随清朝第一任驻日公使何如 璋由上海乘轮船启程,在神户登陆,开始了 在日本的外交活动。 撰写《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 曾被日本历史学界称为中国“最有风度、最有 教养的外交家
1877年,黄遵宪随清朝第一任驻日公使何如 璋由上海乘轮船启程,在神户登陆,开始了 在日本的外交活动。 撰写《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 曾被日本历史学界称为中国“最有风度、最有 教养的外交家” 。 黄遵宪与日本
黄遵宪与日本友人的友谊 1880年,日本友人源辉声先生在征得黄遵宪 同意后,把《日本杂事诗》的部分原稿,埋藏在 东京墨江畔的家里,由黄遵宪题写了“日本杂事 诗最初稿冢”九个字,刻石竖碑,作为中日两国 人民永久友谊的象征 碑石上还刻着黄遵宪的两句诗:一卷诗兮 抔土,诗与土兮共千古。同时还有源辉声先生和 的诗:诗有灵兮土亦香,我愿与丽句兮永为邻。 源辉声先生逝世后,安葬于东京都北部的平 林寺,诗冢也被迁到该处。这件事成了中日文化 交流史上一段动人的佳话
黄遵宪与日本友人的友谊 1880年,日本友人源辉声先生在征得黄遵宪 同意后,把《日本杂事诗》的部分原稿,埋藏在 东京墨江畔的家里,由黄遵宪题写了“日本杂事 诗最初稿冢”九个字,刻石竖碑,作为中日两国 人民永久友谊的象征。 碑石上还刻着黄遵宪的两句诗:一卷诗兮一 抔土,诗与土兮共千古。同时还有源辉声先生和 的诗:诗有灵兮土亦香,我愿与丽句兮永为邻。 源辉声先生逝世后,安葬于东京都北部的平 林寺,诗冢也被迁到该处。这件事成了中日文化 交流史上一段动人的佳话
本文学习内容 1.黄遵宪诗歌创作理念 2人境庐联语初赏; 3.《今别离》内容解读 4.《今别离》艺术特色 5黄遵宪对于诗界革命的贡献 6.课外拓展:王闿运《今别离》之比较; 7.课余作业
1.黄遵宪诗歌创作理念; 2.人境庐联语初赏; 3.《今别离》内容解读; 4.《今别离》艺术特色; 5.黄遵宪对于诗界革命的贡献 6.课外拓展:王闿运《今别离》之比较; 7.课余作业。 本文学习内容
黄遵宪:诗界革新导师 黄遵宪: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梅州人。著 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 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 魔删二
黄遵宪: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梅州人。著 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 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 一 .黄遵宪:诗界革新导师
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黄遵宪被公认为晚清“诗界革命的 面旗帜”,论诗主张“我手写吾口” (《杂感》),以表现“点人未有之 物,未辟之境”,倡导“诗界革命”。 其诗长于古体,形式变化较多,语言 也较通俗。 其《人境庐诗草》的清新之风,一扫 旧体诗的陈腐暮气;其诗作真实生动 地记录了晚清绝大多数重大历史事件 因此生前即有晚清“诗史”之誉
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 黄遵宪被公认为晚清“诗界革命的一 面旗帜”,论诗主张“我手写吾口” (《杂感》),以表现“古人未有之 物,未辟之境”,倡导“诗界革命”。 其诗长于古体,形式变化较多,语言 也较通俗。 • 其《人境庐诗草》的清新之风,一扫 旧体诗的陈腐暮气;其诗作真实生动 地记录了晚清绝大多数重大历史事件, 因此生前即有晚清“诗史”之誉
注 行題一 只境蛋业 境 陈衍(1856 19378),字叔伊, 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 人,近代著名文学家。 与章炳麟、金天翮共倡 办国学会
陈衍(1856— 1937.8),字叔伊, 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 人,近代著名文学家。 与章炳麟、金天翮共倡 办国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