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_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18,文件大小:156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二10月份月考联考 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相对于西方文化重逻辑理性的言说,中国文化更偏重于诗性言说,但同时我们 也应看到,中国文化也有思辨性的一面。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中国文化史上思辨之 风最为浓厚的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激荡,辩士云涌。诸子的思辨成为中国文化 的理性基因,也深远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文论的处世态度和担当精神。诸子的思辨 艺术成为后世说理性文字的源头活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古代文论的言 说方式和文体风格。 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身处其中的有识之士对治国平天下各有构 想,也各有说辞。不少人常常游说于诸侯之间,成为一群专门靠思想与口才吃饭 的游说之士。他们没有权力和地位,但却能影响君王的决策,甚至影响时局的走 向。有的人佩印封侯,成为一国栋梁;有的人虽不为时人所重,其思想却成为中 华文化的根源性基因,持续地影响着后人, 诸子思辨求真求理的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理性基因,深远地影响着中国士人 特别是古代文论家们的处世态度和担当精神。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子们历来把文学 当作经国之大业,有天下大事舍我其谁的自信心和责任感,立德、立功、立言是 他们的人生目标。谦谦君子,遇人当礼让三分,原本是不好与人争辩,但人生短 暂,世道纷杂,为了建功立业,又不得不辩。 刘勰说:“辩立有断辞之义。”思辨性的语言思路淸晰、思想明确,给人一种 决断之美。诸子论辩讲究逻辑推理和论辩方法,注重逻辑的力量,就有这种断辞 之美。刘煕载指出:“战国说士之言……如善攻者使人不能守,善守者使人不能 攻也。”严密的逻辑推理,迫使对手甘拜下风,维护了自己的思想立场,就呈现 出一种“断辞之美”。 诸子的论辩艺术对后世文章影响很大,刘煕载就曾指出“韩文出于《孟子》。” 诸子对后世文论的思辨艺术也影响很大,如刘勰主张“剖情析采”,“剖析”就

2019---2020 学年度上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二 10 月份月考联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相对于西方文化重逻辑理性的言说,中国文化更偏重于诗性言说,但同时我们 也应看到,中国文化也有思辨性的一面。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中国文化史上思辨之 风最为浓厚的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激荡,辩士云涌。诸子的思辨成为中国文化 的理性基因,也深远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文论的处世态度和担当精神。诸子的思辨 艺术成为后世说理性文字的源头活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古代文论的言 说方式和文体风格。 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身处其中的有识之士对治国平天下各有构 想,也各有说辞。不少人常常游说于诸侯之间,成为一群专门靠思想与口才吃饭 的游说之士。他们没有权力和地位,但却能影响君王的决策,甚至影响时局的走 向。有的人佩印封侯,成为一国栋梁;有的人虽不为时人所重,其思想却成为中 华文化的根源性基因,持续地影响着后人。 诸子思辨求真求理的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理性基因,深远地影响着中国士人 特别是古代文论家们的处世态度和担当精神。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子们历来把文学 当作经国之大业,有天下大事舍我其谁的自信心和责任感,立德、立功、立言是 他们的人生目标。谦谦君子,遇人当礼让三分,原本是不好与人争辩,但人生短 暂,世道纷杂,为了建功立业,又不得不辩。 刘勰说:“辩立有断辞之义。”思辨性的语言思路清晰、思想明确,给人一种 决断之美。诸子论辩讲究逻辑推理和论辩方法,注重逻辑的力量,就有这种断辞 之美。刘熙载指出:“战国说士之言……如善攻者使人不能守,善守者使人不能 攻也。”严密的逻辑推理,迫使对手甘拜下风,维护了自己的思想立场,就呈现 出一种“断辞之美”。 诸子的论辩艺术对后世文章影响很大,刘熙载就曾指出“韩文出于《孟子》。” 诸子对后世文论的思辨艺术也影响很大,如刘勰主张“剖情析采”,“剖析”就

是一种理性思辨。章学诚称刘勰《文心雕龙》“体大思精”,就点出了《文心雕 龙》思辨性的“断辞之美”。古代文论中,大量的诗话、词话、曲话,虽然以松 散随性为主,但还是有一些思辨性言说。比如如清代查为仁说:“诗之厚,在意 不在辞;诗之雄,在气不在直;诗之灵,在空不在巧;诗之淡,在脱不在易;须 辨毫发于疑似之间。”辨析在毫发疑似之间,可见仔细揣摩、精心把玩之用心, 这是否也是一种思辨呢? (摘编自吴中胜《断辞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方文化看重理性的思辨,中国文化则是诗意的表达与理性的思辨并重,而后 者更成为中国文化的理性基因,影响着古代文论的处世态度和担当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交流碰撞,靠思想与口才纵横各国之间的辩 士纷纷涌现,使得这一时期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思辨之风最为浓厚的时期 C.充满理性思辨的言说以其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思想使对手折服,它讲求逻辑推 理和论辩方法,注重逻辑力量,维护自己的思想立场,给人一种决断之美 D.战国诸子的思辨艺术对后世文论的影响很大,比如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就主张“剖 情析采”,其《文心雕龙》被章学诚称“体大思精”,具有理性思辨色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的关键词是“诸子”“思辨”“影响”,全文紧紧围绕这三个关键词展开 论述。 B.文章先总说诸子的思辨艺术对后世的影响,然后分述其对中国文化及文论的影 响。 C.文章从源头及承袭角度阐述了诸子的思辨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证明中国文化不 乏思辨性。 D.文章引用刘勰、刘煕载、章学诚等人的观点或评价,充分阐释了“断辞之美” 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争鸣和思辨,中国文化就会失去重要的理性基因 B.我国古代的文人士子为了建功立业成就人生,不惜舍弃谦谦君子之风与人论辩 C.论辩中只有讲究逻辑推理和论辩方法,注重逻辑的力量,才会呈现出断辞之美

是一种理性思辨。章学诚称刘勰《文心雕龙》“体大思精”,就点出了《文心雕 龙》思辨性的“断辞之美”。古代文论中,大量的诗话、词话、曲话,虽然以松 散随性为主,但还是有一些思辨性言说。比如如清代查为仁说:“诗之厚,在意 不在辞;诗之雄,在气不在直;诗之灵,在空不在巧;诗之淡,在脱不在易;须 辨毫发于疑似之间。”辨析在毫发疑似之间,可见仔细揣摩、精心把玩之用心, 这是否也是一种思辨呢? (摘编自吴中胜《断辞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西方文化看重理性的思辨,中国文化则是诗意的表达与理性的思辨并重,而后 者更成为中国文化的理性基因,影响着古代文论的处世态度和担当精神。 B.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交流碰撞,靠思想与口才纵横各国之间的辩 士纷纷涌现,使得这一时期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思辨之风最为浓厚的时期。 C.充满理性思辨的言说以其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思想使对手折服,它讲求逻辑推 理和论辩方法,注重逻辑力量,维护自己的思想立场,给人一种决断之美。 D.战国诸子的思辨艺术对后世文论的影响很大,比如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就主张“剖 情析采”,其《文心雕龙》被章学诚称“体大思精”,具有理性思辨色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的关键词是“诸子”“思辨”“影响”,全文紧紧围绕这三个关键词展开 论述。 B.文章先总说诸子的思辨艺术对后世的影响,然后分述其对中国文化及文论的影 响。 C.文章从源头及承袭角度阐述了诸子的思辨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证明中国文化不 乏思辨性。 D.文章引用刘勰、刘熙载、章学诚等人的观点或评价,充分阐释了“断辞之美” 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如果没有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争鸣和思辨,中国文化就会失去重要的理性基因。 B.我国古代的文人士子为了建功立业成就人生,不惜舍弃谦谦君子之风与人论辩。 C.论辩中只有讲究逻辑推理和论辩方法,注重逻辑的力量,才会呈现出断辞之美

D.历代文论如《人间词话》等对诗词曲赋的仔细揣摩、精心把玩,应该也是一种 思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 地震,新闻机器人用时25秒写了一条速报,这条新闻通过中国地震台网官方微信 平台推送,实现了最快速度的全球首发。 这让人们想起了9年前的汶川地震和4年前的雅安地震。同样是地震,同样 是媒体全夭候关注,短短几年间,新闻的模样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一除了传统 获取新闻的方式,微博发布、微信互动、客户端即时更新、视频直播随时在现场…… 多端口呈现已成为毎一场“新闻战役”的标配。 当下爆款新闻产品,多是社交媒体与移动传播相结合,最接近面对面交流 的效果,人民日报社的H5产品就是很好的证明。”人民日报社研究部主任崔士鑫 认为,如果不是通过社交平台传播,很难出现类似天文数字的浏览量 崔士鑫提到的“天文数字浏览量”,是这些产品实现内容影响力提升最形象 的描述。 在2014~2016年间,国内83.7%的报刊出版单位,制定了未来3至5年融合 发展战略规划文本;90.12%的报刊出版单位出台了媒体融合的具体措施和工作安 排;超过三分之一的单位进行了项目实施。融合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报刊 业融合发展已经从加和式转型进入质效并重时期。 摘编自中国记协网《喜迎十九大之融合发展:开启媒体报道新代》 材料二: 《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12 月,中国网民数量已近6.9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近6.2亿

D.历代文论如《人间词话》等对诗词曲赋的仔细揣摩、精心把玩,应该也是一种 思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17 年 8 月 8 日 21 时 19 分,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 7.0 级 地震,新闻机器人用时 25 秒写了一条速报,这条新闻通过中国地震台网官方微信 平台推送,实现了最快速度的全球首发。 这让人们想起了 9 年前的汶川地震和 4 年前的雅安地震。同样是地震,同样 是媒体全天候关注,短短几年间,新闻的模样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 获取新闻的方式,微博发布、微信互动、客户端即时更新、视频直播随时在现场…… 多端口呈现已成为每一场“新闻战役”的标配。 “当下爆款新闻产品,多是社交媒体与移动传播相结合,最接近面对面交流 的效果,人民日报社的 H5 产品就是很好的证明。”人民日报社研究部主任崔士鑫 认为,如果不是通过社交平台传播,很难出现类似天文数字的浏览量。 崔士鑫提到的“天文数字浏览量”,是这些产品实现内容影响力提升最形象 的描述。 在 2014~2016 年间,国内 83.7%的报刊出版单位,制定了未来 3 至 5 年融合 发展战略规划文本;90.12%的报刊出版单位出台了媒体融合的具体措施和工作安 排;超过三分之一的单位进行了项目实施。融合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报刊 业融合发展已经从加和式转型进入质效并重时期。 ------摘编自中国记协网《喜迎十九大之融合发展:开启媒体报道新代》 材料二: 《艾瑞咨询:2016 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指出,截至 2015 年 12 月,中国网民数量已近 6.9 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近 6.2 亿

中国新媒体用户媒体选择分布 (%) 口5年前口2年前口最近3个月 视报杂广播门户户外视频类音频类新闻互联网 (不联网)纸 电台网站媒体网站网站客户端电视 /APP /APP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2016年1~3月网络新媒体调研数据) 材料三: 纵观传媒业的发展进程,技术一直是驱动其变革的重要力量。在技术“喜新 厌旧”本性的作用下,整个传媒行业在残酷的“破”与“立”之间寻找着动态的 平衡。 如果说web1.0和web2.0的关键词分别是“网络化”和“数字化”,那么 web3.0的关键词就是“智能化”。它与传媒业的耦合,催生了机器新闻写作,并 将内容生产范式从媒体精英式的内容产出和用户生产内容转换到算法生成内容。 在西方传媒界,机器新闻写作自2006年首次被引入以来,已经在体育报道、 财经报道、气象报道等诸多领域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美联社更是在机器写作之 外,启动编辑机器人对机器自动生成的稿件进行审查,成为第一家全面引入机器 新闻人的传媒机构。在中国,机器新闻写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其也已在传统媒体 和新媒体“双平台发力”。从腾讯财经的υ reamwriter到新华社的“快笔小新” 再到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这些写稿机器人的不断涌现以及升级换代,无不暗 示着传媒业深层次的改变。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全面渗透是近年来的一个现象级的发展,其 中,机器新闻写作是人工智能在传煤领域的具体应用之一。有研究表明,未来传 媒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关联在一起。 --摘编自喻国明等《新闻人的价值位移与人机协同的未来趋势》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6年1~3月,在用户常用的媒体形态中,用户使用比率最高的是视频类网 站/AP,最低的是杂志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2016 年 1~3 月网络新媒体调研数据) 材料三: 纵观传媒业的发展进程,技术一直是驱动其变革的重要力量。在技术“喜新 厌旧”本性的作用下,整个传媒行业在残酷的“破”与“立”之间寻找着动态的 平衡。 如果说 web1.0 和 web2.0 的关键词分别是“网络化”和“数字化”,那么 web3.0 的关键词就是“智能化”。它与传媒业的耦合,催生了机器新闻写作,并 将内容生产范式从媒体精英式的内容产出和用户生产内容转换到算法生成内容。 在西方传媒界,机器新闻写作自 2006 年首次被引入以来,已经在体育报道、 财经报道、气象报道等诸多领域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美联社更是在机器写作之 外,启动编辑机器人对机器自动生成的稿件进行审查,成为第一家全面引入机器 新闻人的传媒机构。在中国,机器新闻写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其也已在传统媒体 和新媒体“双平台发力”。从腾讯财经的 Dreamwriter 到新华社的“快笔小新” 再到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这些写稿机器人的不断涌现以及升级换代,无不暗 示着传媒业深层次的改变。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全面渗透是近年来的一个现象级的发展,其 中,机器新闻写作是人工智能在传媒领域的具体应用之一。有研究表明,未来传 媒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关联在一起。 ------摘编自喻国明等《新闻人的价值位移与人机协同的未来趋势》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2016 年 1~3 月,在用户常用的媒体形态中,用户使用比率最高的是视频类网 站/APP,最低的是杂志

B.对比两年前,除纸质传媒、电视(不联网)和广播电台外,其他媒体形态的用户 使用比率在最近3个月都呈上升趋势。 C.电视(不联网)的用户使用比率不断减少与互联网电视的用户使用比率不断增长 的对比,显示出新兴媒体形态具有强劲生命力 D.从图表可知,五年以来,新兴媒体形态的用户使用比率增长强劲,传统媒体形 态的用户使用比率下降明显。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材料一可知,多端口呈现已经成了媒体报道的标配,融合发展已经成了时 代潮流:根据材料二可知,这种新潮流形成的用户背景原因。 B.在技术“喜新厌旧”本性的作用下,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必然将实现新媒体形态 对传统新闻方式的彻底淘汰,九寨沟地震新闻报道即是例证之一。 C.在2014~2016年间,国内三分之二以上的报刊出版单位针对未来一段时间, 制定了融合发展战略规划文本,出台了具体措施与工作安排,并付诸实施 D.“智能化”催生了机器新闻写作,这些写稿机器人的不断涌现以及升级换代, 已带来传媒业的彻底变革,机器人的全面参与、主导是未来传媒业发展趋势。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新时代媒体报道的特点。(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医者 周国华 读高二那年,我妈病了,痛得满床打滚。我背着她到赤脚医生那里。医生为 她打了针止痛剂,手一摊:“怕是大病,赶紧送县医院。” 我借了辆三轮车,把我妈拉到县医院。医生诊断后,把我叫到一边:“你妈 得的是癌症,晚期了,花再多钱也没用,你自己决定吧。” 癌症?我眼前一阵发黑。我爸走得早,这些年来,我妈就靠种那点承包田供 我上学,如今… 不能这么放弃!我刚想办住院手续,我妈含笑进来说:“医生,给我开点药 吧,止疼的就行,我命硬,能挺过去。” 拗了半天,我还是按我妈的意思做了。我知道,我妈一旦决定了的事,没人 能改过来。回家的路上,我拼命憋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兜里只有三百块钱,那

B.对比两年前,除纸质传媒、电视(不联网)和广播电台外,其他媒体形态的用户 使用比率在最近 3 个月都呈上升趋势。 C.电视(不联网)的用户使用比率不断减少与互联网电视的用户使用比率不断增长 的对比,显示出新兴媒体形态具有强劲生命力。 D.从图表可知,五年以来,新兴媒体形态的用户使用比率增长强劲,传统媒体形 态的用户使用比率下降明显。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根据材料一可知,多端口呈现已经成了媒体报道的标配,融合发展已经成了时 代潮流;根据材料二可知,这种新潮流形成的用户背景原因。 B.在技术“喜新厌旧”本性的作用下,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必然将实现新媒体形态 对传统新闻方式的彻底淘汰,九寨沟地震新闻报道即是例证之一。 C.在 2014~2016 年间,国内三分之二以上的报刊出版单位针对未来一段时间, 制定了融合发展战略规划文本,出台了具体措施与工作安排,并付诸实施。 D.“智能化”催生了机器新闻写作,这些写稿机器人的不断涌现以及升级换代, 已带来传媒业的彻底变革,机器人的全面参与、主导是未来传媒业发展趋势。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新时代媒体报道的特点。(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医 者 周国华 读高二那年,我妈病了,痛得满床打滚。我背着她到赤脚医生那里。医生为 她打了针止痛剂,手一摊:“怕是大病,赶紧送县医院。” 我借了辆三轮车,把我妈拉到县医院。医生诊断后,把我叫到一边:“你妈 得的是癌症,晚期了,花再多钱也没用,你自己决定吧。” 癌症?我眼前一阵发黑。我爸走得早,这些年来,我妈就靠种那点承包田供 我上学,如今…… 不能这么放弃!我刚想办住院手续,我妈含笑进来说:“医生,给我开点药 吧,止疼的就行,我命硬,能挺过去。” 拗了半天,我还是按我妈的意思做了。我知道,我妈一旦决定了的事,没人 能改过来。回家的路上,我拼命憋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兜里只有三百块钱,那

是全家仅剩的那么一点点 或许天不绝人,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无意中听到有人说,邻乡有个老中医 挺神的,治好过一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我立马找了过去 老中医家里坐着很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老中医话不多,而且声音很轻 只是在搭脉后简单地问上几勹,就摇头晃脑开起了方子,完了,又叮嘱几句,也 看不出有啥高明之处。最后一个轮到我,老中医瞅了我一眼:“病人呢?” 我拿出医院的诊断书,讲了我妈的病情和家里的情况。我说来得急,我妈也 下不了地,先来问问。说到最后,我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掉。 老中医瞪了我一眼:“这么大了还哭,没出息。走,带我去看看。” 老中医给我妈搭完脉,捋着花白的山羊胡子在屋里踱来踱去。我垂手,惶惑 地盯着他。老中医让我把三轮车上那个蛇皮袋子拿进来。一打开,里面全是草药 老中医告诉我把这几把药分均匀,半年服完,应该就可以了,不行的话,再去找 我连连点头,掏出三百块钱:“只有这些了,别嫌少。 老中医没接钱,双手把玩着桌上的青花瓷瓶,左看右看,还不住地点头:“不 用了,你留着做学费吧,这个东西卖给我吧。” 我妈连忙摇手:“不,这是我的嫁妆,几块钱买来的,乡下人没闲心插花, 我常说,还不如碗勺来得实用呢 老中医晃头捻须,说:“实用不实用我不管,家里有一个,正好配个对。” 送走老中医,我和我妈还真不敢相信夭下竟有这种好事,诊费、药费没付不 说,还白白拿了一千块钱! 半年后,我陪着我妈去了医院,诊断结果让我欣喜若狂,我妈竟痊愈了! 我拿着锦旗去谢老中医,老中医一笑:“有钱了,就把瓶子赎回去,价钱嘛, 翻倍。”我点头 我如愿考上了医学院。用那些钱,我撑过了第一个学期。之后,我勤工俭学, 再没用过家里一分钱。毕业后,我凭着优异的成绩,被省城一家大医院聘用。我 接我妈进城,贷款买房,娶妻生子,进修深造· 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偶然观看《鉴宝》节目,里面一个青花瓷瓶引起了我 的注意,那个瓶子,看上去跟我家的一模一样。专家几百万的估价让我又吃惊又 愤怒,原来老中医早就知道瓶子的价值。我想起了老中医眯着眼的神情,哼,狡

是全家仅剩的那么一点点。 或许天不绝人,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无意中听到有人说,邻乡有个老中医 挺神的,治好过一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我立马找了过去。 老中医家里坐着很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老中医话不多,而且声音很轻, 只是在搭脉后简单地问上几句,就摇头晃脑开起了方子,完了,又叮嘱几句,也 看不出有啥高明之处。最后一个轮到我,老中医瞅了我一眼:“病人呢?” 我拿出医院的诊断书,讲了我妈的病情和家里的情况。我说来得急,我妈也 下不了地,先来问问。说到最后,我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掉。 老中医瞪了我一眼:“这么大了还哭,没出息。走,带我去看看。” 老中医给我妈搭完脉,捋着花白的山羊胡子在屋里踱来踱去。我垂手,惶惑 地盯着他。老中医让我把三轮车上那个蛇皮袋子拿进来。一打开,里面全是草药。 老中医告诉我把这几把药分均匀,半年服完,应该就可以了,不行的话,再去找 他。 我连连点头,掏出三百块钱:“只有这些了,别嫌少。” 老中医没接钱,双手把玩着桌上的青花瓷瓶,左看右看,还不住地点头:“不 用了,你留着做学费吧,这个东西卖给我吧。” 我妈连忙摇手:“不,这是我的嫁妆,几块钱买来的,乡下人没闲心插花, 我常说,还不如碗勺来得实用呢。” 老中医晃头捻须,说:“实用不实用我不管,家里有一个,正好配个对。” 送走老中医,我和我妈还真不敢相信天下竟有这种好事,诊费、药费没付不 说,还白白拿了一千块钱! 半年后,我陪着我妈去了医院,诊断结果让我欣喜若狂,我妈竟痊愈了! 我拿着锦旗去谢老中医,老中医一笑:“有钱了,就把瓶子赎回去,价钱嘛, 翻倍。”我点头。 我如愿考上了医学院。用那些钱,我撑过了第一个学期。之后,我勤工俭学, 再没用过家里一分钱。毕业后,我凭着优异的成绩,被省城一家大医院聘用。我 接我妈进城,贷款买房,娶妻生子,进修深造…… 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偶然观看《鉴宝》节目,里面一个青花瓷瓶引起了我 的注意,那个瓶子,看上去跟我家的一模一样。专家几百万的估价让我又吃惊又 愤怒,原来老中医早就知道瓶子的价值。我想起了老中医眯着眼的神情,哼,狡

诈,虚伪! 我憋着满肚子怨气去找老中医。老中医已去世,他儿子接过我的字条,一笑 家父说你会成为医生,果然没错。” 我突然想起,那天我对老中医说,我想放弃学业,赚钱养活我妈。我有点发 蒙,是不是自己太小人了? 里屋的橱柜上,摆放着两个青花瓷瓶,花纹一样,成色迥异。老中医的儿子 取过那个釉色发暗的瓶子:“民国的,不过也值几千块钱。” 我脸红了。瓶子的内壁上,依稀还能看到我儿时调皮的涂鸦,是我家的那个! 我疑惑地望着另一个青翠欲滴的花瓶。 “这个是我祖上为一官宦人家诊病时,那家主人给的。” 我掏出一万块钱,老中医的儿子执意只收下两千:“家父嘱咐,不敢有违。” 对着老中医的遗像,我郑重地磕了三个头。泪眼婆娑中,我又看到了那双似 笑非笑的眼睛,温馨,深邃。 块匾额悬在墙上,上面的两个字熠熠生辉 医者”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读高二那年”暗示妈生病“不是时候”和“我”需要治好妈的病的 迫切,也为后面突出老中医的医术医德做铺垫 B.老中医要青花瓷瓶并给一千块钱瓶钱是想帮助“我”,使“我”能治好妈的病 并完成学业,这体现了老中医高尚的医德 C.虽然文章很短,内容也是平常生活之事,但仍写得跌宕起伏而非平铺直叙,很 有可读性。 D.“我”去送锦旗的时候,老中医说赎瓶子价钱要翻倍,这体现了老中医也爱财, 这样就写出了老中医性格的复杂和真实 8.老中医医术高超,文章是怎样写出老中医的高超医术的?(6分) 9.小说最后以对老中医家中题有“医者”二字的匾额的描写作为结尾,这样处理 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柰布煮楚人也顼籍使将兵数汉及项覜灭高祖购求布千敢有贪质罪及三

诈,虚伪! 我憋着满肚子怨气去找老中医。老中医已去世,他儿子接过我的字条,一笑: “家父说你会成为医生,果然没错。” 我突然想起,那天我对老中医说,我想放弃学业,赚钱养活我妈。我有点发 蒙,是不是自己太小人了? 里屋的橱柜上,摆放着两个青花瓷瓶,花纹一样,成色迥异。老中医的儿子 取过那个釉色发暗的瓶子:“民国的,不过也值几千块钱。” 我脸红了。瓶子的内壁上,依稀还能看到我儿时调皮的涂鸦,是我家的那个! 我疑惑地望着另一个青翠欲滴的花瓶。 “这个是我祖上为一官宦人家诊病时,那家主人给的。” 我掏出一万块钱,老中医的儿子执意只收下两千:“家父嘱咐,不敢有违。” 对着老中医的遗像,我郑重地磕了三个头。泪眼婆娑中,我又看到了那双似 笑非笑的眼睛,温馨,深邃。 一块匾额悬在墙上,上面的两个字熠熠生辉——“医者”。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文章开头“读高二那年”暗示妈生病“不是时候”和“我”需要治好妈的病的 迫切,也为后面突出老中医的医术医德做铺垫。 B.老中医要青花瓷瓶并给一千块钱瓶钱是想帮助“我”,使“我”能治好妈的病 并完成学业,这体现了老中医高尚的医德。 C.虽然文章很短,内容也是平常生活之事,但仍写得跌宕起伏而非平铺直叙,很 有可读性。 D.“我”去送锦旗的时候,老中医说赎瓶子价钱要翻倍,这体现了老中医也爱财, 这样就写出了老中医性格的复杂和真实。 8.老中医医术高超,文章是怎样写出老中医的高超医术的?(6 分) 9.小说最后以对老中医家中题有“医者”二字的匾额的描写作为结尾,这样处理 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

族黍布质濮阳周氐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 即不能,原先自刭。”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 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朱家乃乘轺车之洛 阳,见汝阴侯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 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 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 拜为郎中。 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 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 “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 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 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 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布辞之官。楚人 曹丘生,与窦长君善,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 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 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 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 曹丘扬之也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舍匿/罪及 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B.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 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C.季布者/楚人也/颅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 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D.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 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 即不能,原先自刭。”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 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朱家乃乘轺车之洛 阳,见汝阴侯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 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 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 拜为郎中。 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 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 “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 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 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 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布辞之官。楚人 曹丘生,与窦长君善,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 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 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 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 曹丘扬之也。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舍匿/罪及 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B.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 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C.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 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D.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 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褐衣是用葛、兽毛等织就的粗布制成的衣物,是古时贫穷或地位低贱者的穿着。 B.单于本是匈奴人对其首领的专称,后来成为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首领的统称。 C.吕后名吕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惠帝时被尊为吕太后,在惠帝去世后临朝称制, D.河东指现在的山西西南部,因在黄河以东而得名,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季布被人搭救,得到髙祖赦免。汉髙祖悬赏捉拿他,他先藏身于周氏,后被周 氏扮作奴仆卖给朱家,经朱家劝说,汝阴侯滕公向高祖进言赦免了他。 B.季布敢于直言,阻止用兵匈奴。吕后受到单于的侮辱,樊哙要带兵讨伐,众将 都赞同,只有季布以高祖当年平城被围的旧事表示反对,此事才作罢。 C.季布被召人京,终未获得提拔。孝文帝听说他是贤人,便召他人京,欲任用他为 御史大夫,后因他人之言而放弃,他乘机向皇帝进言,然后离开京城 D.季布重诺之名,被曹丘生宣扬。楚人有“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 季布重诺的名声之所以能得以传扬,是因为曹丘生出游时到处为他宣扬。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 (2)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4.下列关于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逋 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褐衣是用葛、兽毛等织就的粗布制成的衣物,是古时贫穷或地位低贱者的穿着。 B.单于本是匈奴人对其首领的专称,后来成为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首领的统称。 C.吕后名吕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惠帝时被尊为吕太后,在惠帝去世后临朝称制, D.河东指现在的山西西南部,因在黄河以东而得名,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季布被人搭救,得到髙祖赦免。汉高祖悬赏捉拿他,他先藏身于周氏,后被周 氏扮作奴仆卖给朱家,经朱家劝说,汝阴侯滕公向高祖进言赦免了他。 B.季布敢于直言,阻止用兵匈奴。吕后受到单于的侮辱,樊哙要带兵讨伐,众将 都赞同,只有季布以高祖当年平城被围的旧事表示反对,此事才作罢。 C.季布被召人京,终未获得提拔。孝文帝听说他是贤人,便召他人京,欲任用他为 御史大夫,后因他人之言而放弃,他乘机向皇帝进言,然后离开京城。 D.季布重诺之名,被曹丘生宣扬。楚人有“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 季布重诺的名声之所以能得以传扬,是因为曹丘生出游时到处为他宣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 (2)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7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野泊对月有感 周 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 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4.下列关于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逋 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

B.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泂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 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C.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 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 D.后人评周莘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 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15.诗的颈尾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贾谊在《过秦论》的篇末指出“ ”是秦王朝 迅速灭亡的原因。 (2)《陈情表》用“ 两句写出了自己 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论 语·侍坐》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 ”,以美人衬托周 瑜的英姿勃发;再写“ ,以曹操军队的惨败反衬周瑜的 军事才能 (5)“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 的材料气质,达到 永存文字的理想。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 难、端正严肃、 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 法,早早有所区别。( 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 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 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 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

B.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 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C.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 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 D.后人评周莘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 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15. 诗的颈尾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10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 分) (1)贾谊在《过秦论》的篇末指出“ ”是秦王朝 迅速灭亡的原因。 (2)《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 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3)“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 , 。”《论 语·侍坐》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 ”,以美人衬托周 瑜的英姿勃发;再写“ ”,以曹操军队的惨败反衬周瑜的 军事才能。 (5)“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 “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三、语言文字运用(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 的材料气质,达到 永存文字的理想。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 难、端正严肃、 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 法,早早有所区别。( )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 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 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 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8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