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单项选择题 1.在古代,中日曾经友好交往。下列关于古代日本吸收中国先进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日本派遣留学生到中国(隋.唐)学习②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友好交往③中国佛教高僧东渡日本讲学, 传播中国先进文化④日本照搬中国的政治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管理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有关唐对外交往的正确叙述是() A.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B.天竺参照汉字创制了文字,在社会上至今还保留着唐人的某些风尚 C.唐太宗时,鉴真应日本邀请,东渡日本 D.唐玄宗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3.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頻繁。这一艘艘帆船反映了() A.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B.新罗派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C.商业贸易繁荣 D.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贸易的繁荣 4.“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 神。文中的“东瀛”指的是() A.天竺 B.朝鲜 C.日本 D.印度 5.某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设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围绕主题准 备出版以下四个内容,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内容不符合主题()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日本遣唐使来华 6.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 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的贡 献是() A.促进中日友好交流 维护了国家统 C.促进中印友好交流 D推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 7.如果你想知道唐朝人是怎样认识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的,你最好查阅我国古代哪 部典籍() A.《日本书纪》 B.《大唐西域记》 C.《金刚经》 D.《西游记》 8.从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这些史实得出的结论中()
第 4 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古代,中日曾经友好交往。下列关于古代日本吸收中国先进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日本派遣留学生到中国(隋.唐)学习②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友好交往③中国佛教高僧东渡日本讲学, 传播中国先进文化④日本照搬中国的政治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管理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有关唐对外交往的正确叙述是( ) A.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B.天竺参照汉字创制了文字,在社会上至今还保留着唐人的某些风尚 C.唐太宗时,鉴真应日本邀请,东渡日本 D.唐玄宗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3.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这一艘艘帆船反映了( ) A.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B.新罗派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C.商业贸易繁荣 D.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贸易的繁荣 4.“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 神。文中的“东瀛”指的是( ) A.天竺 B.朝鲜 C.日本 D.印度 5.某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设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围绕主题准 备出版以下四个内容,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内容不符合主题( )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日本遣唐使来华 6.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 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的贡 献是( ) A.促进中日友好交流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促进中印友好交流 D.推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 7.如果你想知道唐朝人是怎样认识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的,你最好查阅我国古代哪 部典籍( ) A.《日本书纪》 B.《大唐西域记》 C.《金刚经》 D.《西游记》 8.从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这些史实得出的结论中( )
日本共派唐使十几次,人数 多时一次就有五六百人,有众 多学问僧、留学生和专业技术 人员随行。他们把唐朝的典章 制度、天文历法、建筑技术以 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日本。 ①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②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比较频繁③唐朝只和日本、印度这两个 国家有往来 A.①②正确③错误 B.①正确②③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 D.①③错误②正确 、非选择题 9.新华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次主题为“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新闻在线】 材料一2014年4月14日,大型群雕《鉴真东渡》在江苏扬州大明寺鉴真广场正式落成。据了解, 《鉴真东渡》雕塑连底座高7.8米,宽13.8米,雕塑再现了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的情景。 材料二唐高僧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西行的目的地天竺是佛教发源地 玄奘曾在天竺那烂陀寺游学。2014年5月14日,一场主题为“在佛陀脚步之上”的展览在香港开幕 展品就包括出土自那烂陀寺的“文物” 【问题探究】 (1)请完成表格。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的异同 是否 身份目的地 遭遇 结伴 国 经千难万险,九死一生 西行 僧人② 次东渡,前五次失败,历经磨难④ 东渡
①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 ②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③唐朝只和日本、印度这两个 国家有往来 A.①②正确③错误 B.①正确②③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 D.①③错误②正确 二、非选择题 9.新华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次主题为“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新闻在线】 材料一 2014 年 4 月 14 日,大型群雕《鉴真东渡》在江苏扬州大明寺鉴真广场正式落成。据了解, 《鉴真东渡》雕塑连底座高 7.8 米,宽 13.8 米,雕塑再现了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的情景。 材料二 唐高僧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西行的目的地天竺是佛教发源地, 玄奘曾在天竺那烂陀寺游学。2014 年 5 月 14 日,一场主题为“在佛陀脚步之上”的展览在香港开幕, 展品就包括出土自那烂陀寺的“文物”。 【问题探究】 (1)请完成表格。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的异同 事件 身份 目的地 途中 遭遇 是否 结伴 是否 归国 玄奘 西行 僧人 ① 历经千难万险,九死一生 否 ⑤ 鉴真 东渡 僧人 ② ③____次东渡,前五次失败,历经磨难 ④ 否
(2)玄奘和鉴真在促进唐朝与外国的友好交往中分别作出了哪些贡献?他们在文化传播的方式上有何不 (3)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盛况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情感体验】 (4)我们从玄奘和鉴真的经历中能学到哪些精神? (5)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是什么。 【参考答案】 2.A3.A4.C5.A6.C7.B8.A 9.(1)①天竺②日本③六④是⑤是 (2)玄奘:贞观年间,西行天竺,是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的最杰出的使者。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专 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 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鉴真:东渡日本后,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 本视为艺术明珠。 方式:鉴真是向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玄奘是把天竺的文化带回唐朝 (3)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唐朝统治者鼓励和支持与 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2)玄奘和鉴真在促进唐朝与外国的友好交往中分别作出了哪些贡献?他们在文化传播的方式上有何不 同? (3)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盛况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情感体验】 (4)我们从玄奘和鉴真的经历中能学到哪些精神? (5)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2.A 3.A 4.C 5.A 6.C 7.B 8.A 9.(1)①天竺 ②日本 ③六 ④是 ⑤是 (2)玄奘:贞观年间,西行天竺,是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的最杰出的使者。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专 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 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鉴真:东渡日本后,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 本视为艺术明珠。 方式:鉴真是向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玄奘是把天竺的文化带回唐朝。 (3)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唐朝统治者鼓励和支持与 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4)做事坚持不懈,不怕艰苦,有坚强的毅力,不达目的不罢休。(合理即可) (5)一个国家要善于学习外国先进的文化,这样才有利于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开放有利于发展,保守导致 落后等。(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4)做事坚持不懈,不怕艰苦,有坚强的毅力,不达目的不罢休。(合理即可) (5)一个国家要善于学习外国先进的文化,这样才有利于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开放有利于发展,保守导致 落后等。(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1、一知 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 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 2、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4、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宋濂 5、“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6、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