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国际经济学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国际贸易 International Trade(理论与政策 Theory and Policy)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文档页数:133,文件大小:1.39MB,团购合买
Ch.1 导论 • 什么是国际经济学 • 国际经济学的特点 • 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国际经济学的发展概况 Ch.2 国际贸易的古典理论 •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 •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Ch.3 Neoclassical theory of trade •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and opportunity cost • Social indifference curve • Standard model of trade theory • Offer curve and the terms of trade Ch. 4 Factor endowment theory • Factor abundance and factor intensity • Assumptions of the theory • Factor endowment and H-O theory • Empirical test on H-O theory Ch.5新贸易理论 (New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技术差距理论(Technological Gap Theory)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 • 重叠需求理论(The Overlapping Demand Theory) • 递增收益理论(Increasing Return Theory) • 不完全竞争理论(Imperfect Competition Theory) Ch.6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

国际贸易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Policy

国际贸易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Policy

Ch.1导论 什么是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的特点 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国际经济学的发展概况

Ch.1 导论 • 什么是国际经济学 • 国际经济学的特点 • 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国际经济学的发展概况

什么是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是以国际经济交易 Internationa| Transactions)为研究对象 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它运用一般经济 的基本概念和分析工具,研究国际货物 (Goos)、服务( Services)和资产 ( Assests)交易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什么是国际经济学 • 国际经济学是以国际经济交易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为研究对象 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它运用一般经济 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工具,研究国际货物 (Goods)、服务(Services)和资产 (Assests)交易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国际经济学的特点 与一般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相比,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两 个明显的特点: 1.国际交易不同于国内交易。一般认为,生产要素在国内的流动性高于其在 国际之间的流动性。 2.国际经济关系发生在具有独立主权的不同经济实体之间,与之相联系,就 产生了不同的疆界和不同的货币。 不同疆界的存在,产生了对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限制,而这在一国内是不存在 的; 不同的货币通过 随时间的变动,产生了相对价格随时间变动的复杂性,而 这在一国之内同样是不存在的。 在政策制定上,一国政策的制定往往考虑的只是本国的国民福利和稳定而非世 界的福和稳定。不回家立的政畲目标住往是否二致的,这就金是致在某 最优关税( Optimal Tariff的征收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的关税大战。 经济体之间的相互连系使得一国的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不仅 会影响本国的资源配置,而且还会对其他国家的资源配置造成外溢效应。因此 部因素的影响,这就比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制定政策要复杂得多”就必须考多

国际经济学的特点 • 与一般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相比,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两 个明显的特点: • 1.国际交易不同于国内交易。一般认为,生产要素在国内的流动性高于其在 国际之间的流动性。 • 2.国际经济关系发生在具有独立主权的不同经济实体之间,与之相联系,就 产生了不同的疆界和不同的货币。 • 不同疆界的存在,产生了对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限制,而这在一国内是不存在 的; • 不同的货币通过汇率随时间的变动,产生了相对价格随时间变动的复杂性,而 这在一国之内同样是不存在的。 • 在政策制定上,一国政策的制定往往考虑的只是本国的国民福利和稳定而非世 界的福利和稳定。不同国家之间的政策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这就会导致在某 个国家是最优的政策选择,从世界范围来看则往往是非最佳的政策选择。例如, 最优关税(Optimal Tariff)的征收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的关税大战。 • 经济体之间的相互连系使得一国的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不仅 会影响本国的资源配置,而且还会对其他国家的资源配置造成外溢效应。因此, 在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一国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就必须考虑外 部因素的影响,这就比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制定政策要复杂得多

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区分为实物经济( Real Economy)方面和货币 经济( Monetary Economy)方面两个部分。 1.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实物经济方面,也称国际微观经济学( International Microeconomics)或国际贸易( International| Trade),它主要研究国际贸易和 国际要素流动,包括影响国际贸易和国际要素流动的主要因素,贸易和要素流 动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以及福利的影响,国家经济政策对贸易和要素流动的 影响等 国际经济学的国际贸易部分通常包括国际贸易理论( Trade Theory)和贸易政 策( Trade policy)两个部分,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它以单个国家为基本 分析单位,研究单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及其决定,这与微观经济学非常相似。国 尔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 The basis for trade)、贸易的模式(The Patterns of trade)以及贸易的利益( The gains from trade)。国际贸易政策 考察贸易限制的措施及其影响,贸易保护的原因和效果。 2.国际经济学研究的货币经济方面,也称国际宏观经济学( International Macroeconomics)或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 Finance),它主要研究国际收 支( Balance of Payments)及其调整过程,包括外汇市场和汇率决定,国际收 支及其在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调整过程等。 国际经济学的国际金融部分则包括汇率和外汇市场,国际收支及其调整等内容。 它涉及货币和总收支,收入水平和价格指数等宏观经济变量,这与宏观经济学 非常相似。外汇市场探讨一国货币与它国货币相交换的框架及汇率的决定;国 际收支用以测度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的总收入和总支出及其平衡;国际收支调 整研究在不同汇率和国际货币制度下,一国国际收支失衡调整过程及其对国内 经济的影响

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区分为实物经济(Real Economy)方面和货币 经济(Monetary Economy)方面两个部分。 • 1.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实物经济方面,也称国际微观经济学(International Microeconomics)或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它主要研究国际贸易和 国际要素流动,包括影响国际贸易和国际要素流动的主要因素,贸易和要素流 动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以及福利的影响,国家经济政策对贸易和要素流动的 影响等。 • 国际经济学的国际贸易部分通常包括国际贸易理论(Trade Theory)和贸易政 策(Trade Policy)两个部分,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它以单个国家为基本 分析单位,研究单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及其决定,这与微观经济学非常相似。国 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The Basis for Trade)、贸易的模式(The Patterns of Trade)以及贸易的利益(The Gains from Trade)。国际贸易政策 考察贸易限制的措施及其影响,贸易保护的原因和效果。 • 2.国际经济学研究的货币经济方面,也称国际宏观经济学(International Macroeconomics)或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它主要研究国际收 支(Balance of Payments)及其调整过程,包括外汇市场和汇率决定,国际收 支及其在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调整过程等。 • 国际经济学的国际金融部分则包括汇率和外汇市场,国际收支及其调整等内容。 它涉及货币和总收支,收入水平和价格指数等宏观经济变量,这与宏观经济学 非常相似。外汇市场探讨一国货币与它国货币相交换的框架及汇率的决定;国 际收支用以测度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的总收入和总支出及其平衡;国际收支调 整研究在不同汇率和国际货币制度下,一国国际收支失衡调整过程及其对国内 经济的影响

国际经济学的发展概况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

国际经济学的发展概况 •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 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1) 重商主义者以其错误的财富观为基础,推论出“奖出限入”的贸易政策 2.1776年,亚当·斯密( Adam smith)在《国富论》( The Welth of nations)中,系统阐述了分工 和自由经济的观点,批判了重商主义的财富观和贸易观,提出了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 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 3.1817年,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展了亚当斯密的理论,正确地提出和论证了国 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原理( 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确立了其后贸易理论发展的方向。后 来的学者都将国际贸易研究的重点放在比较优势原理上,不断探索决定比较优势的各种因素 4.穆勒(JSMi)、马歇尔( Alfred mars hal)和艾奇沃思( FY.Edgeworth)等,集中研究了贸 易条件的决定问题 5.1919年,赫克歇尔( E F Heckscher)在《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The Effect of Foreign Trad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一文中,首先论述了各国要素禀赋构成与贸易形态之间的关系, 他含翼星俄兼6my:(款有5写和影的是的其后 International trade)一书中,进一步阐述和发挥了赫克歇尔的要素禀赋理论。因而后来人们又称要 素禀赋理论为赫克歇尔一一俄林理论( Heckscher-Ohlin Theory,简称HO理论)。 6.1936年,哈伯勒( G Haberler)在《国际贸易理论》(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书中, 用机会成本理论( Opportunity Cost Theory)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在贸易理论的模型化方面作 奕质性的贡献。此外,勒纳( A P. Lerner、里昂惕夫( W, Leontief、米德( U.E. Meade)、萨 缪尔逊( PA Samuelson)等人将一般均衡分析的新古典模型与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融 均垂是鑫球耍骂究昂得資辣短请機型,可以说,这一标洋准化的贸易模型,就是新古爽学 ·7.1951年,里昂惕夫首次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HO理论进行了经验检验,发现美国作为世界上资 本最丰富的国家 出口部门是劳动密集型的,而进口替代部门则是资本密集型的,这就与H-O理 论预测的贸易模式相反,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 The Leontief paradox) 8.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克鲁格曼( P.R. Krugman)和赫尔普曼( EHelpman,为代表的 提出 (New Trade theory 贸易理论认为,除要素禀赋 差异外,规模经济亦是国际贸易的原因和贸易利益的另一个独立决定因素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1) • 1.重商主义者以其错误的财富观为基础,推论出“奖出限入”的贸易政策。 • 2.1776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The Welth of Nations)中,系统阐述了分工 和自由经济的观点,批判了重商主义的财富观和贸易观,提出了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 • 3.1817年,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理论,正确地提出和论证了国 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原理(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确立了其后贸易理论发展的方向。后 来的学者都将国际贸易研究的重点放在比较优势原理上,不断探索决定比较优势的各种因素。 • 4.穆勒(J.S.Mill)、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和艾奇沃思(F.Y.Edgeworth)等,集中研究了贸 易条件的决定问题。 • 5.1919年,赫克歇尔(E.F.Heckscher)在《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The Effect of Foreign Trad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一文中,首先论述了各国要素禀赋构成与贸易形态之间的关系, 以及贸易对各国收入分配的影响,提出了要素禀赋差异是决定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的观点。其后, 他的学生俄林(Bertil Ohlin)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一书中,进一步阐述和发挥了赫克歇尔的要素禀赋理论。因而后来人们又称要 素禀赋理论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eckscher-Ohlin Theory,简称H—O理论)。 • 6.1936年,哈伯勒(G.Haberler)在《国际贸易理论》(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一书中, 用机会成本理论(Opportunity Cost Theory)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在贸易理论的模型化方面作出 了实质性的贡献。此外,勒纳(A.P.Lerner)、里昂惕夫(W.Leontief)、米德(J.E.Meade)、萨 缪尔逊(P.A.Samuelson)等人将一般均衡分析的新古典模型与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融 为一体,最终形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标准模型。可以说,这一标准化的贸易模型,就是新古典学派一 般均衡理论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 7.1951年,里昂惕夫首次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H—O理论进行了经验检验,发现美国作为世界上资 本最丰富的国家,其出口部门是劳动密集型的,而进口替代部门则是资本密集型的,这就与H—O理 论预测的贸易模式相反,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The Leontief Paradox)。 • 8.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克鲁格曼(P.R.Krugman)和赫尔普曼(E.Helpman)为代表的 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所谓“新贸易理论”(New Trade Theory)。新贸易理论认为,除要素禀赋 差异外,规模经济亦是国际贸易的原因和贸易利益的另一个独立决定因素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2) 新贸易理论的出现有两大渊源: 产业内贸易( Intra-industry Trade),即发生在同一产业类别中的双 向贸易( TWo-way Trade),已成为主流。格鲁珀(HG. Grubel)和 劳埃德( P.J. Lloyd)在1975年还构造了一种测量产业内贸易密集度的 指数方法,用于测算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性。G-L产业内贸 易指数,与 B Balassa提出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略有不同。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产业组织理论出现了一次 大的突破,特别是博弈论方法被引入到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中之后,对 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主要是针对塞头市场)厂商行为的描述与研究,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78年,克鲁格曼在其博士论文《收益递增、垄 断竞争与国际贸易》( Increasing returns, Monopo| 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中,首次将迪克西特( A Dixit)和斯蒂格利 茨(JStg[tz)两人所共同提出的将差异产品和(内部)规模经济考虑 隻肉的垄断喜鲁模型,该楼型又称新瓚伯伦模智”推广到开放经 异性产品决定了贸易形态为产业内贸易 新贸易理论除了都强调规模经济的作用这一共同点外,并未形成统一的 分析框架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2) • 新贸易理论的出现有两大渊源: •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即发生在同一产业类别中的双 向贸易(Two-way Trade),已成为主流。格鲁珀(H.G.Grubel)和 劳埃德(P.J.Lloyd)在1975年还构造了一种测量产业内贸易密集度的 指数方法,用于测算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性。G—L产业内贸 易指数,与B.Balassa提出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略有不同。 •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产业组织理论出现了一次 大的突破,特别是博弈论方法被引入到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中之后,对 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主要是针对寡头市场)厂商行为的描述与研究,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78年,克鲁格曼在其博士论文《收益递增、垄 断竞争与国际贸易》(Increasing Returns,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中,首次将迪克西特(A.Dixit)和斯蒂格利 茨(J.Stiglitz)两人所共同提出的将差异产品和(内部)规模经济考虑 在内的垄断竞争模型(该模型又称“新张伯伦模型”)推广到开放经济 条件下,从模型上首次证明了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的另一起因,以及差 异性产品决定了贸易形态为产业内贸易。 • 新贸易理论除了都强调规模经济的作用这一共同点外,并未形成统一的 分析框架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3) 有三种类型的新贸易理论模型: 由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等人在垄断竞争模型基础上提出的新贸易理论模型。 ·由布兰德( A Brander)和斯潘瑟(BJ. Spencer)在寡头垄断模型基础上提 出的新贸易理论模型,该模型不仅阐述了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 而且还指出了在同质产品条件下,因厂商的非合作行为也会产生产业内贸易 “相互倾销”便是其中的一个特例。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围绕着垄断利润,不 仅厂商产闻,而且政府之间也可能发生争夺垄断利润的博弈行为因此,该理 论模型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发众多争论的战略性贸易 政策便是基于这一思想提出的。 由埃塞尔(w: Ethiar)最早提岀的外部经济模型。该理论模型不仅指出外部规 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该模型还指出了国际分工格局对 贸易利益不平衡性的影响,即不扃的国际分工格局对参与贸易的各方的经济发 展有不同的影响。 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它贊代了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从解释对象上 看,两种理论分别解释不同的贸易现象。新贸易理论主要解释产生在发达国家 间的产业内贸易现象;而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则主要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 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 Inter-industry Trade)。从理论基础上看,新贸易理 论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强调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结构和竞争性差异 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则以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强调国家之间在要 素禀赋上的差异性。两派的观点不仅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相反实际上表现出 种互补性,两者共同丰富和完善了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3) • 有三种类型的新贸易理论模型: • 由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等人在垄断竞争模型基础上提出的新贸易理论模型。 • 由布兰德(A.Brander)和斯潘瑟(B.J.Spencer)在寡头垄断模型基础上提 出的新贸易理论模型,该模型不仅阐述了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 而且还指出了在同质产品条件下,因厂商的非合作行为也会产生产业内贸易。 “相互倾销”便是其中的一个特例。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围绕着垄断利润,不 仅厂商之间,而且政府之间也可能发生争夺垄断利润的博弈行为。因此,该理 论模型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发众多争论的战略性贸易 政策便是基于这一思想提出的。 • 由埃塞尔(W.Ethiar)最早提出的外部经济模型。该理论模型不仅指出外部规 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该模型还指出了国际分工格局对 贸易利益不平衡性的影响,即不同的国际分工格局对参与贸易的各方的经济发 展有不同的影响。 • 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它替代了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从解释对象上 看,两种理论分别解释不同的贸易现象。新贸易理论主要解释产生在发达国家 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现象;而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则主要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 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从理论基础上看,新贸易理 论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强调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结构和竞争性差异; 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则以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强调国家之间在要 素禀赋上的差异性。两派的观点不仅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相反实际上表现出 一种互补性,两者共同丰富和完善了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基础的决定因素 供给方面 市场结构 需求方面 要素禀赋(新古典理 完全竞争、同质偏好 论) 收入分配 技术 (古典和新古典 要素生产率( 古典理论) 不完全竞争、差 规模经济(新异产品 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 贸易的 基础 图1—1贸易的基础

国际贸易基础的决定因素 供给方面 要素禀赋(新古典理 论) 技术 ——要素生产率( 古典理论) ——规模经济(新 贸易理论) 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同质 产品 (古典和新古典 ) 不完全竞争、差 异产品 (新贸易理论) 需求方面 偏好 收入分配 贸易的 基础 图1—1 贸易的基础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33页,可试读3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